CN220042123U - 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 Google Patents

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2123U
CN220042123U CN202321598298.1U CN202321598298U CN220042123U CN 220042123 U CN220042123 U CN 220042123U CN 202321598298 U CN202321598298 U CN 202321598298U CN 220042123 U CN220042123 U CN 220042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lithium
battery pack
battery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82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锋
赖玖智
廖兴群
潘党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p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p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p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p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82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2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2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2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上述的电池储能器包括锂电模组以及锂电包保护结构;锂电包保护结构包括锂电包安装支架以及锂电池电极片,锂电包安装支架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锂电安装上架以及锂电安装下架,锂电池电极片包括正极电片、负极电片以及多个锂电串接电片,每一锂电串接电片分别连接至少两个锂电池的正负极,正极电片与负极电片设置于锂电安装上架和锂电安装下架中的任意一个上。锂电安装上架和锂电安装上架位于锂电模组的上下两端,以将锂电模组直接固定,提高了对各锂电池的安装连接强度,正极电片和负极电片位于锂电包安装支架的同一侧,使得电池储能器所占空间减小,有效降低了电池储能电站的整体重量。

Description

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背景技术
目前,储能电源包括外壳、电池组及与电池组电连接的电路组,电路组主要包括逆变器和电路板,电池组主要为多个单体电芯组装形成的模组,电池组和电路组统一安装在外壳内,外壳具有防尘、防水等防护功能,起到较好的防护功能。其中,电池组通过扎带进行固定安装,之后再通过电池组的两端分别输出正负电极,以实现电能输出,例如,申请号为CN202210915659.4的中国专利申请。
然而,传统的储能电源通过扎带的方式受限于扎带的制作标准,一种扎带只能适用于指定数量和大小的电池,经常容易出现过松的情况,导致电池的安装连接强度较差,而且,电池组的电极引出位置在不同端,导致储能电源内部需要的空间增大,即储能电源的体积较大,从而导致储能电源的整体重量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同时兼具减小体积以及提高电池的安装连接强度的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池储能器,包括:锂电模组以及锂电包保护结构;所述锂电模组包括多个锂电池;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包括锂电包安装支架以及锂电池电极片,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用于与储能保护壳连接,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锂电安装上架以及锂电安装下架,所述锂电模组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之间,所述锂电池电极片包括正极电片、负极电片以及多个锂电串接电片,多个所述锂电串接电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以及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上,每一所述锂电串接电片分别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锂电池的正负极,所述正极电片与所述负极电片设置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和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中的任意一个上,所述正极电片用于所述锂电模组的正极的电能传输,所述负极电片用于所述锂电模组的负极的电能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电安装上架开设有多个第一锂电凹槽,所述第一锂电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锂电模组,每一所述锂电池的至少部分收容于一所述第一锂电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电安装下架开设有多个第二锂电凹槽,所述第二锂电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锂电模组,每一所述锂电池的至少部分收容于一所述第二锂电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还包括第一电包限位片,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上,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位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的边缘,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与所述锂电模组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还包括与第二电包限位片,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上,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位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的边缘,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与所述锂电模组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还包括第一电包固定凸起,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靠近所述锂电模组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锂电池之间,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还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还包括第二电包固定凸起,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靠近所述锂电模组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锂电池之间,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还与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连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穿设连接铜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还包括多个电池阻胀板,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和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电池阻胀板,每一所述电池阻胀板分别抵接两个相邻设置的锂电池。
一种电池储能电站,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储能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锂电安装上架和锂电安装上架位于锂电模组的上下两端,以将锂电模组直接固定,无需考虑锂电池的数量以及大小,提高了对各锂电池的安装连接强度,而且,正极电片和负极电片位于锂电包安装支架的同一侧,使得电池储能器所占空间减小,有效降低了电池储能电站的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池储能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储能器中锂电包保护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锂电包保护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储能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储能器包括锂电模组以及锂电包保护结构;所述锂电模组包括多个锂电池;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包括锂电包安装支架以及锂电池电极片,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用于与储能保护壳连接,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锂电安装上架以及锂电安装下架,所述锂电模组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之间,所述锂电池电极片包括正极电片、负极电片以及多个锂电串接电片,多个所述锂电串接电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以及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上,每一所述锂电串接电片分别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锂电池的正负极,所述正极电片与所述负极电片设置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和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中的任意一个上,所述正极电片用于所述锂电模组的正极的电能传输,所述负极电片用于所述锂电模组的负极的电能传输。锂电安装上架和锂电安装上架位于锂电模组的上下两端,以将锂电模组直接固定,无需考虑锂电池的数量以及大小,提高了对各锂电池的安装连接强度,而且,正极电片和负极电片位于锂电包安装支架的同一侧,使得电池储能器所占空间减小,有效降低了电池储能电站的整体重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储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电池储能器包括锂电模组300以及锂电包保护结构400。所述锂电模组300包括多个的锂电池,例如,多个所述锂电池错位排列或者矩阵排列。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400包括锂电包安装支架410以及锂电池电极片420。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410用于与储能保护壳连接,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410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锂电安装上架412以及锂电安装下架414。所述锂电模组300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之间。所述锂电池电极片420包括正极电片422、负极电片424以及多个锂电串接电片426。多个所述锂电串接电片426分别设置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以及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上,每一所述锂电串接电片426分别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锂电池的正负极。所述正极电片422与所述负极电片424设置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和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中的任意一个上,所述正极电片422用于所述锂电模组300的正极的电能传输,所述负极电片424用于所述锂电模组300的负极的电能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锂电安装上架412和锂电安装上架412位于锂电模组300的上下两端,以将锂电模组300直接固定,无需考虑锂电池的数量以及大小,提高了对各锂电池的安装连接强度,而且,正极电片422和负极电片424位于锂电包安装支架410的同一侧,使得电池储能器所占空间减小,有效降低了电池储能电站的整体重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开设有多个第一锂电凹槽402,所述第一锂电凹槽402的开口朝向所述锂电模组300,每一所述锂电池的至少部分收容于一所述第一锂电凹槽40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锂电凹槽402开设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的内侧,具体地,所述第一锂电凹槽402与所述锂电模组300所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锂电凹槽402内收容有所述锂电池的部分,使得所述锂电池卡设在所述第一锂电凹槽402内,从而使得所述锂电池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相互卡接,以提高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与所述锂电模组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锂电凹槽402错位排列或者矩阵排列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上,所述第一锂电凹槽402与所述锂电池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开设有多个第二锂电凹槽404,所述第二锂电凹槽404的开口朝向所述锂电模组300,每一所述锂电池的至少部分收容于一所述第二锂电凹槽404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锂电凹槽404开设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的内侧,具体地,所述第二锂电凹槽404与所述锂电模组300所在空间连通。所述第二锂电凹槽404内收容有所述锂电池的部分,使得所述锂电池卡设在所述第二锂电凹槽404内,从而使得所述锂电池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相互卡接,以提高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与所述锂电模组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锂电凹槽404错位排列或者矩阵排列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上,所述第二锂电凹槽404与所述锂电池一一对应,而且,所述第二锂电凹槽404还与所述第一锂电凹槽402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400还包括第一电包限位片416,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416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上,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416位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的边缘,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416与所述锂电模组300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416位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的顶角边缘处,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416与所述锂电模组300的最外层抵接,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416对所述锂电模组300进行限位阻挡,使得所述锂电模组300稳定设置于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410内,便于提高所述锂电模组300与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41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400还包括第二电包限位片418,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418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上,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418位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的边缘,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418与所述锂电模组300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418位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的顶角边缘处,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418与所述锂电模组300的最外层抵接,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418对所述锂电模组300进行限位阻挡,使得所述锂电模组300稳定设置于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410内,便于提高所述锂电模组300与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41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418与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416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418与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416共同夹持所述锂电模组300,进一步提高所述锂电模组300与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41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400还包括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靠近所述锂电模组300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锂电池之间,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还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位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的内侧,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分别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和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连接,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对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和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进行支撑,使得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为所述锂电模组30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了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和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对所述锂电模组300的过度挤压。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400还包括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靠近所述锂电模组300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锂电池之间,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还与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位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的内侧,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分别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和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连接,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对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和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进行支撑,使得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为所述锂电模组30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了所述锂电安装上架412和所述锂电安装下架414对所述锂电模组300的过度挤压。
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开设有第一固定孔406,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406连通的第二固定孔408,所述第一固定孔406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408用于穿设连接铜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406位于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上,所述第二固定孔408位于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上,所述第一固定孔406与所述第二固定孔408对位连通,使得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的内部与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的内部连通,从而使得所述连接铜柱直接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406和所述第二固定孔408后,实现对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与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的对位连接,以提高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410的整体连接强度。
又进一步地,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400还包括多个电池阻胀板450,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和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电池阻胀板450,每一所述电池阻胀板450分别抵接两个相邻设置的锂电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和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阻胀板450,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和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分别位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锂电池之间,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430和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440上设置的电池阻胀板450将相邻的锂电池分隔,使得相邻的锂电池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减少了锂电池之间的热量传递,避免了所述锂电模组300出现过热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电站,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储能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储能器包括锂电模组以及锂电包保护结构;所述锂电模组包括多个锂电池;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包括锂电包安装支架以及锂电池电极片,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用于与储能保护壳连接,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锂电安装上架以及锂电安装下架,所述锂电模组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之间,所述锂电池电极片包括正极电片、负极电片以及多个锂电串接电片,多个所述锂电串接电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以及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上,每一所述锂电串接电片分别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锂电池的正负极,所述正极电片与所述负极电片设置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和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中的任意一个上,所述正极电片用于所述锂电模组的正极的电能传输,所述负极电片用于所述锂电模组的负极的电能传输。锂电安装上架和锂电安装上架位于锂电模组的上下两端,以将锂电模组直接固定,无需考虑锂电池的数量以及大小,提高了对各锂电池的安装连接强度,而且,正极电片和负极电片位于锂电包安装支架的同一侧,使得电池储能器所占空间减小,有效降低了电池储能电站的整体重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储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锂电模组,所述锂电模组包括多个锂电池;
锂电包保护结构,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包括锂电包安装支架以及锂电池电极片,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用于与储能保护壳连接,所述锂电包安装支架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锂电安装上架以及锂电安装下架,所述锂电模组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之间,所述锂电池电极片包括正极电片、负极电片以及多个锂电串接电片,多个所述锂电串接电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以及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上,每一所述锂电串接电片分别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锂电池的正负极,所述正极电片与所述负极电片设置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和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中的任意一个上,所述正极电片用于所述锂电模组的正极的电能传输,所述负极电片用于所述锂电模组的负极的电能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开设有多个第一锂电凹槽,所述第一锂电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锂电模组,每一所述锂电池的至少部分收容于一所述第一锂电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开设有多个第二锂电凹槽,所述第二锂电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锂电模组,每一所述锂电池的至少部分收容于一所述第二锂电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还包括第一电包限位片,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上,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位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的边缘,所述第一电包限位片与所述锂电模组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还包括第二电包限位片,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安装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上,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位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的边缘,所述第二电包限位片与所述锂电模组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还包括第一电包固定凸起,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与所述锂电安装上架靠近所述锂电模组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锂电池之间,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还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还包括第二电包固定凸起,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与所述锂电安装下架靠近所述锂电模组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锂电池之间,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还与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连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穿设连接铜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包保护结构还包括多个电池阻胀板,所述第一电包固定凸起和所述第二电包固定凸起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电池阻胀板,每一所述电池阻胀板分别抵接两个相邻设置的锂电池。
10.一种电池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储能器。
CN202321598298.1U 2023-06-20 2023-06-20 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Active CN220042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8298.1U CN220042123U (zh) 2023-06-20 2023-06-20 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8298.1U CN220042123U (zh) 2023-06-20 2023-06-20 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2123U true CN220042123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44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8298.1U Active CN220042123U (zh) 2023-06-20 2023-06-20 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2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84024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CN219476906U (zh) 一种电芯成型模组
CN212161901U (zh) 一种具有倍率放电均衡温场散热装置的电池包
CN215896625U (zh) 一种带长电芯的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20042123U (zh) 电池储能器以及电池储能电站
CN219534713U (zh) 一种抗震胶体储能电池
CN205050892U (zh) 一种插接安装的电池箱
CN21961064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5771343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15527824U (zh) 一种储能模块及电池
CN212907887U (zh) 一种电池模块、电池模组及电气设备
CN211719648U (zh) 电池组件及电池包
CN211062804U (zh) 一种新型串并联模块结构
CN209729985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106786U (zh) 电池模组堆叠结构以及锂电池
CN21621388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
CN212257524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的电池安装结构
CN218548576U (zh) 可加热的软包电池模组
CN218896797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16850188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8300144U (zh) 电池模组
CN218070151U (zh)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
CN220209098U (zh) 电池储能结构以及电池储能设备
CN216597756U (zh) 一种电芯固定架
CN213212315U (zh) 紧凑型电芯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