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1712U -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1712U
CN220041712U CN202321491901.6U CN202321491901U CN220041712U CN 220041712 U CN220041712 U CN 220041712U CN 202321491901 U CN202321491901 U CN 202321491901U CN 220041712 U CN220041712 U CN 220041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ner shell
clamping
matche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19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鹏飞
乐金辉
张小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nsh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nsh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nsh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nsh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19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1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1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1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多组触头组件、电磁系统,壳体包括罩盖、弱电绝缘壳体、强电绝缘壳体,弱电绝缘壳体包括第一内壳、第二内壳,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电磁系统的弱电容置腔,强电绝缘壳体包括设置第一内壳上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外盖、第二外盖,第一内壳与第一外壳之间、第二内壳与第二外壳之间、第一外壳与第一外盖之间、第二外壳与第二外盖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触头组件的强电容置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效率高、高安全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力与弹簧弹力相配合,实现触头的接通和分断的。交流接触器有两种工作状态:失电状态(释放状态)和得电状态(动作状态)。当吸引线圈通电后,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衔铁被吸合,与衔铁相连的连杆带动触头动作,使常闭触头断接触器处于得电状态;当吸引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复开,使常开触头闭合,位弹簧作用下释放,所有触头随之复位,接触器处于失电状态。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电磁系统(弱电部分)、触头系统(强电部分),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弱电部分和强电弱电之间基本无隔离,距离较近,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性不高。且现有的交流接触器无法实现模块化装配,装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效率高、高安全性的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多组触头组件、用于驱动多组触头组件执行分合闸动作的电磁系统,所述的壳体包括罩盖、设置在罩盖内的弱电绝缘壳体、设置在罩盖内的强电绝缘壳体,所述的弱电绝缘壳体包括第一内壳、设置在第一内壳上的第二内壳,所述的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电磁系统的弱电容置腔,所述的强电绝缘壳体包括设置第一内壳上的第一外壳、设置在第二内壳上的第二外壳、设置在第一外壳上的第一外盖、设置在第二外壳上的第二外盖,所述的第一内壳与第一外壳之间、第二内壳与第二外壳之间、第一外壳与第一外盖之间、第二外壳与第二外盖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触头组件的强电容置腔,所述的罩盖内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外盖、第二外盖相配合的卡子,所述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外盖、第二外盖分别设置有与卡子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的卡子卡合在卡槽内,且构成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外盖、第二外盖与罩盖的卡接配合。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电磁系统、触头组件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弱电容置腔、强电容置腔,从而可实现电磁系统与触头系统的强弱电分隔,绝缘距离更大,安全性能更高,从而强电容置腔内的触头系统产生的磁场不会干扰弱电容置腔内的电磁系统,可避免该交流接触器因干扰磁场而误动作,有利于提高该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可靠性。电磁系统、触头组件与壳体采用模块化装配,装配效率更高。且第一内壳、第二内壳、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外盖、第二外盖装配在罩盖内,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壳体的装配效率。从而该交流接触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效率高、高安全性的优点。
特别地,所述的电磁系统包括线圈架、设置在线圈架上的线圈、设置在线圈架内的铁芯、对应铁芯两端处设置在线圈架上的两个轭铁、转动设置在弱电容置腔内且与两个轭铁相配合的衔铁组件,所述的衔铁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弱电容置腔内的注塑件、设置在注塑件上的衔铁、与注塑件联动配合且用于驱动触头组件执行分合闸的连杆,所述的衔铁两端具有延伸在注塑件外且与两个轭铁相配合的吸合部,所述的连杆随注塑件动作且可驱动触头组件执行分合闸动作。电磁系统集成模块化结构设计,从而可实现电磁系统与壳体的模块化装配,装配效率更高。
特别地,所述的触头组件包括设置在强电容置腔内的支架、设置在强电容置腔内的静触头、设置在支架上且与静触头相配合的动触头、设置在支架上的弹簧支架、设置在弹簧支架与动触头之间的扭簧,所述的弹簧支架与连杆之间设置有联动轴,所述的联动轴随连杆动作且可带动弹簧支架动作。触头组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从而可实现触头组件与壳体的模块化装配,装配更便捷,且触头组件设置在强电容置腔内,从而可将触头组件与电磁系统分隔开,从而有利于提升该交流接触器的安全性能。
特别地,所述的第一内壳上设置有卡板,卡板上设置有卡接孔,所述的第二内壳上设置有卡接孔相配合的卡接块,所述的卡接块卡合在卡接孔内,且构成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的卡接配合。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的装配,装配效率更高。
特别地,所述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卡孔,所述的第一内壳、第二内壳上分别设置有与卡孔相配合的卡块,所述的卡块卡合在卡孔内,且构成第一外壳与第一内壳、第二外壳与第二内壳的卡接配合。第一外壳与第一内壳、第二外壳与第二内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装配,从而有利于提高该交流接触器的装配效率。
特别地,所述的第一外盖、第二外盖内设置有卡接凸块,所述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卡接凸块相配合的卡接槽,所述的卡接凸块卡合在卡接槽内,且构成第一外盖与第一外壳、第二外盖与第二外壳的卡接配合。第一外盖与第一外壳、第二外盖与第二外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装配,从而有利于提高该交流接触器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罩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0、多组触头组件20、用于驱动多组触头组件20执行分合闸动作的电磁系统30,所述的壳体10包括罩盖11、设置在罩盖11内的弱电绝缘壳体12、设置在罩盖11内的强电绝缘壳体13,所述的弱电绝缘壳体12包括第一内壳121、设置在第一内壳121上的第二内壳122,所述的第一内壳121与第二内壳122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电磁系统30的弱电容置腔120,所述的强电绝缘壳体13包括设置第一内壳121上的第一外壳131、设置在第二内壳122上的第二外壳132、设置在第一外壳131上的第一外盖133、设置在第二外壳132上的第二外盖134,所述的第一内壳121与第一外壳131之间、第二内壳122与第二外壳132之间、第一外壳131与第一外盖133之间、第二外壳132与第二外盖134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触头组件20的强电容置腔130,所述的罩盖11内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外壳131、第二外壳132、第一外盖133、第二外盖134相配合的卡子111,所述的第一外壳131、第二外壳132、第一外盖133、第二外盖134分别设置有与卡子111相配合的卡槽1300,所述的卡子111卡合在卡槽1300内,且构成第一外壳131、第二外壳132、第一外盖133、第二外盖134与罩盖11的卡接配合。所述的第一内壳121上设置有卡板1211,卡板1211上设置有卡接孔1212,所述的第二内壳122上设置有卡接孔1212相配合的卡接块1221,所述的卡接块1221卡合在卡接孔1212内,且构成第一内壳121与第二内壳122的卡接配合。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的装配,装配效率更高。所述的第一外壳131、第二外壳132上分别设置有卡孔1301,所述的第一内壳121、第二内壳122上分别设置有与卡孔1301相配合的卡块1200,所述的卡块1200卡合在卡孔1301内,且构成第一外壳131与第一内壳121、第二外壳132与第二内壳122的卡接配合。第一外壳与第一内壳、第二外壳与第二内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装配,从而有利于提高该交流接触器的装配效率。所述的第一外盖133、第二外盖134内设置有卡接凸块1302,所述的第一外壳131、第二外壳132上分别设置有卡接凸块1302相配合的卡接槽1303,所述的卡接凸块1302卡合在卡接槽1303内,且构成第一外盖133与第一外壳131、第二外盖134与第二外壳132的卡接配合。第一外盖与第一外壳、第二外盖与第二外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装配,从而有利于提高该交流接触器的装配效率。
如图2和3所示,所述的电磁系统30包括线圈架31、设置在线圈架31上的线圈32、设置在线圈架31内的铁芯33、对应铁芯33两端处设置在线圈架31上的两个轭铁34、转动设置在弱电容置腔120内且与两个轭铁34相配合的衔铁组件35,所述的衔铁组件35包括转动设置在弱电容置腔120内的注塑件351、设置在注塑件351上的衔铁352、与注塑件351联动配合且用于驱动触头组件20执行分合闸的连杆36,所述的衔铁352两端具有延伸在注塑件351外且与两个轭铁34相配合的吸合部3521,所述的连杆随注塑件动作且可驱动触头组件执行分合闸动作。电磁系统集成模块化结构设计,从而可实现电磁系统与壳体的模块化装配,装配效率更高。所述的触头组件20包括设置在强电容置腔130内的支架21、设置在强电容置腔130内的静触头22、设置在支架21上且与静触头22相配合的动触头23、设置在支架21上的弹簧支架24、设置在弹簧支架24与动触头23之间的扭簧25,所述的弹簧支架24与连杆36之间设置有联动轴26,所述的联动轴26随连杆36动作且可带动弹簧支架24动作。触头组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从而可实现触头组件与壳体的模块化装配,装配更便捷,且触头组件设置在强电容置腔内,从而可将触头组件与电磁系统分隔开,从而有利于提升该交流接触器的安全性能。
电磁系统、触头组件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弱电容置腔、强电容置腔,从而可实现电磁系统与触头系统的强弱电分隔,绝缘距离更大,安全性能更高,从而强电容置腔内的触头系统产生的磁场不会干扰弱电容置腔内的电磁系统,可避免该交流接触器因干扰磁场而误动作,有利于提高该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可靠性。电磁系统、触头组件与壳体采用模块化装配,装配效率更高。且第一内壳、第二内壳、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外盖、第二外盖装配在罩盖内,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壳体的装配效率。从而该交流接触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效率高、高安全性的优点。

Claims (6)

1.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多组触头组件、用于驱动多组触头组件执行分合闸动作的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罩盖、设置在罩盖内的弱电绝缘壳体、设置在罩盖内的强电绝缘壳体,所述的弱电绝缘壳体包括第一内壳、设置在第一内壳上的第二内壳,所述的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电磁系统的弱电容置腔,所述的强电绝缘壳体包括设置第一内壳上的第一外壳、设置在第二内壳上的第二外壳、设置在第一外壳上的第一外盖、设置在第二外壳上的第二外盖,所述的第一内壳与第一外壳之间、第二内壳与第二外壳之间、第一外壳与第一外盖之间、第二外壳与第二外盖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触头组件的强电容置腔,所述的罩盖内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外盖、第二外盖相配合的卡子,所述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外盖、第二外盖分别设置有与卡子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的卡子卡合在卡槽内,且构成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外盖、第二外盖与罩盖的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系统包括线圈架、设置在线圈架上的线圈、设置在线圈架内的铁芯、对应铁芯两端处设置在线圈架上的两个轭铁、转动设置在弱电容置腔内且与两个轭铁相配合的衔铁组件,所述的衔铁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弱电容置腔内的注塑件、设置在注塑件上的衔铁、与注塑件联动配合且用于驱动触头组件执行分合闸的连杆,所述的衔铁两端具有延伸在注塑件外且与两个轭铁相配合的吸合部,所述的连杆随注塑件动作且可驱动触头组件执行分合闸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组件包括设置在强电容置腔内的支架、设置在强电容置腔内的静触头、设置在支架上且与静触头相配合的动触头、设置在支架上的弹簧支架、设置在弹簧支架与动触头之间的扭簧,所述的弹簧支架与连杆之间设置有联动轴,所述的联动轴随连杆动作且可带动弹簧支架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壳上设置有卡板,卡板上设置有卡接孔,所述的第二内壳上设置有卡接孔相配合的卡接块,所述的卡接块卡合在卡接孔内,且构成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的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卡孔,所述的第一内壳、第二内壳上分别设置有与卡孔相配合的卡块,所述的卡块卡合在卡孔内,且构成第一外壳与第一内壳、第二外壳与第二内壳的卡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盖、第二外盖内设置有卡接凸块,所述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卡接凸块相配合的卡接槽,所述的卡接凸块卡合在卡接槽内,且构成第一外盖与第一外壳、第二外盖与第二外壳的卡接配合。
CN202321491901.6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Active CN220041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1901.6U CN22004171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1901.6U CN22004171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1712U true CN220041712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7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1901.6U Active CN22004171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1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28650U (zh) 抗短路电流触头结构
CN205319100U (zh) 一种平衡力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20041712U (zh)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CN107507739B (zh) 一种密封式触点组件
CN220106369U (zh) 交流接触器
CN116666159A (zh) 交流接触器
CN220106375U (zh) 一种带辅助触头的交流接触器
CN220106367U (zh) 交流接触器
CN212750735U (zh) 一种双极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结构
CN113319759A (zh) 一种磁致伸缩弹片式微夹持装置
CN219163272U (zh) 一种用于监测继电器触点状态的辅助触点结构
CN212032955U (zh) 一种应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驱动机构及磁保持继电器
CN215183354U (zh) 一种推拉式电磁铁
CN219958887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6015207U (zh) 一款低弹跳快速吸合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20691929U (zh) 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9321257U (zh) 一种交直流继电器结构
CN220106373U (zh) 一种转换型直流接触器
CN218333625U (zh) 交流线圈继电器
CN219696355U (zh) 一种采用磁钢代替弹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20774235U (zh) 一种小型化大电流双路继电器
CN216957938U (zh) 电磁脱扣机构及断路器
CN219163281U (zh) 一种稳定接触的磁保持继电器结构
CN215183355U (zh) 一种推拉式电磁铁
CN220796596U (zh) 接触器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