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4466U - 酵素制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酵素制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4466U
CN220034466U CN202320903082.5U CN202320903082U CN220034466U CN 220034466 U CN220034466 U CN 220034466U CN 202320903082 U CN202320903082 U CN 202320903082U CN 220034466 U CN220034466 U CN 220034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pipeline
stirring
container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30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本营
武雅娟
李晶
曹咏梅
张现春
王曼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ntougou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Beijing Mentougou District Nat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Bas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ntougou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Beijing Mentougou District Nat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Ba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ntougou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Beijing Mentougou District Nat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Bas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ntougou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Beijing Mentougou District Nat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Base
Priority to CN2023209030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4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4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4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酵素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酵素制备系统,包括:发酵容器、破碎装置、搅拌装置、出料装置、出渣装置和排气装置;破碎装置、搅拌装置、出料装置、出渣装置和排气装置均与发酵容器连接;破碎装置用于对发酵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且将破碎后的发酵原料输送至发酵容器,搅拌装置用于对发酵容器内的发酵混合物进行搅拌处理,出料装置用于排出发酵后的发酵产物,出渣装置用于排出发酵后的废渣。本实用新型的酵素制备系统,实现发酵原料的破碎混合和进料,发酵过程中的搅拌和排气以及发酵后发酵产物的排出和废渣的排出的连续作业,有利于提升酵素的生产效率,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酵素制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酵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酵素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果园废弃物是指在种植果树的园地里产生的落叶、病果、落果及无法食用的果实等,废弃物堆积在果园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病虫害的传播,影响果树生长,因此,需合理处置果园废弃物,并实现资源化利用。随着对生态绿色农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利用果蔬废弃物生产环保酵素,并将环保酵素作为肥料和病虫害防治产品用于生态绿色农产品生产中,受到一定的应用。
环保酵素的制备过程包括发酵原料的破碎混合,发酵原料的进料,发酵过程中的搅拌和排气,以及发酵后酵素的排出和废渣的排出。传统制备酵素的过程中,制备酵素的多个设备通常相互独立,发酵原料破碎混合后,多通过作业人员转送入发酵容器内,或者发酵过程中作业人员需定期对发酵混合物进行搅拌以及排气,或者酵素以及废渣的排出需要作业人员参与,酵素的生产效率低,同时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酵素制备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酵素的设备存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酵素制备系统,包括:发酵容器、破碎装置、搅拌装置、出料装置、出渣装置和排气装置;
所述破碎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出料装置、所述出渣装置和所述排气装置均与所述发酵容器连接;
所述破碎装置用于对发酵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且将破碎后的发酵原料输送至所述发酵容器,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对所述发酵容器内的发酵混合物进行搅拌处理,所述出料装置用于排出发酵后的发酵产物,所述出渣装置用于排出发酵后的废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酵素制备系统,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破碎设备和第一管路;
所述破碎设备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发酵容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的通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酵素制备系统,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组件;
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发酵容器的顶端,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所述搅拌组件设于所述发酵容器内,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组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酵素制备系统,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件,所述搅拌件设于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酵素制备系统,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输送泵、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
所述输送泵的进口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发酵容器连接,所述输送泵的出口端与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用于与储液容器连接;
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路的通断,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路的通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酵素制备系统,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入口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酵素制备系统,所述出渣装置包括第四管路和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发酵容器的底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用于与收集容器连接;
所述第四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四管路,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管路的通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酵素制备系统,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第五管路和排气阀;
所述第五管路设于所述发酵容器的顶端,所述排气阀设于所述第五管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五管路的通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酵素制备系统,所述发酵容器设有观测窗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酵素制备系统,所述酵素制备系统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破碎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和所述出渣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酵素制备系统,破碎装置、搅拌装置、排气装置、出料装置和出渣装置均集成于发酵容器,此酵素制备系统实现发酵原料的破碎混合和进料,发酵过程中的搅拌和排气以及发酵后发酵产物的排出和废渣的排出的连续作业,有利于提升酵素的生产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酵素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发酵容器;2:破碎装置;21:破碎设备;22:第一管路;23:第一控制阀;3:搅拌装置;31:电机;32:搅拌组件;4:出料装置;41:输送泵;42:第二管路;43:第二控制阀;44:第三管路;45:第三控制阀;5:出渣装置;51:第四管路;52:第四控制阀;6:排气装置;61:第五管路;62: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酵素制备系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酵素制备系统,包括:发酵容器1、破碎装置2、搅拌装置3、出料装置4、出渣装置5和排气装置6;破碎装置2、搅拌装置3、出料装置4、出渣装置5和排气装置6均与发酵容器1连接。
破碎装置2用于对发酵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且将破碎后的发酵原料输送至发酵容器1,搅拌装置3用于对发酵容器1内的发酵混合物进行搅拌处理,出料装置4用于排出发酵后的发酵产物,出渣装置5用于排出发酵后的废渣。
具体地,发酵容器1可为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容器,发酵容器1的容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发酵容器1的容量为1~5吨,发酵容器1可选用不锈钢材料或者聚乙烯材料制备形成。发酵容器1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发酵容器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发酵容器1也可以为可拆卸式结构。例如发酵容器1包括容器本体和盖体,以发酵容器1为方形为例进行说明,容器本体为一端呈敞口的方形容器,盖体盖设于容器本体的敞口处,盖体和容器本体可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容器本体和盖体之间夹设有密封垫,保障发酵容器1的密封性。
破碎装置2用于对发酵原料进行破碎混合处理,发酵原料包括果园废弃物、红糖和水,果园废弃物包括落果、坏果等,果园废弃物、红糖和水可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例如果园废弃物、红糖和水按照3:1:1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破碎装置2与发酵容器1连接,经过破碎混合后的发酵原料被输送至发酵容器1内。
发酵原料进入发酵容器1内开始厌氧发酵,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搅拌装置3定期地对发酵容器1内的发酵混合物进行搅拌,以提高发酵效率。此外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容器1内的压力过大时会出现发酵容器1破裂的现象,影响发酵质量。发酵容器1内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排气装置6对发酵容器1进行排气,保障发酵容器1内的压力不大于预设压力。
发酵完成后,废渣沉淀于发酵容器1的底部,发酵产物即液态的酵素悬浮于废渣的上方。出料装置4和出渣装置5均与发酵容器1连接,出料装置4可将酵素排出,出渣装置5可将废渣排出。
破碎装置2对发酵原料进行破碎混合,破碎混合后的发酵原料被输送至发酵容器1内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搅拌装置3对发酵混合物进行搅拌,以提升发酵效率,同时排气装置6能够基于发酵容器1内的压力进行排气处理,保障发酵容器1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发酵完成后,通过出料装置4排出酵素,通过出渣装置5排出废渣。破碎装置2、搅拌装置3、排气装置6、出料装置4和出渣装置5均与发酵容器1集成化,制备酵素的整个流程中,多个装置协同作用,有利于提升酵素的生产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量。植物酵素包括食用酵素、环保酵素、日化酵素、饲用酵素、农用酵素等,本实用新型的酵素制备系统主要应用于利用果园废弃物来制备酵素,制备的酵素为环保酵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破碎装置2、搅拌装置3、排气装置6、出料装置4和出渣装置5均集成于发酵容器1,此酵素制备系统实现发酵原料的破碎混合和进料,发酵过程中的搅拌和排气以及发酵后发酵产物的排出和废渣的排出的连续作业,有利于提升酵素的生产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破碎装置2包括破碎设备21和第一管路22;破碎设备21通过第一管路22与发酵容器1连接,第一管路2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23,第一控制阀23用于控制第一管路22的通断。
具体地,破碎装置2包括破碎设备21和第一管路22,破碎设备21可选用1.5~3kw的打浆机,将果园废弃物和其他物料进行破碎混合,第一管路22的一端与破碎设备21的出口端连通,第一管路22的另一端与发酵容器1连通。以发酵容器1为方形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发酵容器1包括多个侧板、底板和顶板,多个侧板、底板和顶板围合形成发酵容器1,第一管路22的另一端可以与发酵容器1的顶板连接,第一管路22的另一端也可以与发酵容器1的侧板连接。
第一管路22的材质可为聚乙烯材质或不锈钢材质,第一管路22可选用管径大的聚乙烯管,例如第一管路22选用管径规格为63mm的聚乙烯管,保障发酵原料顺畅流入发酵容器1。
第一管路2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23,第一控制阀23可为手动阀、电磁阀或者气控阀。破碎作业完成后,第一控制阀23开启,第一管路22导通,发酵原料沿第一管路22流入发酵容器1;发酵容器1内填充预设容量的发酵原料后,第一控制阀23关闭,第一管路22处于断开状态,发酵原料在发酵容器1内开始发酵。破碎设备21通过第一管路22与发酵容器1连接,第一控制阀23开启,实现破碎混合后的发酵原料进入发酵容器1内,第一控制阀23关闭,保障发酵过程中发酵容器1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破碎设备21通过第一管路22与发酵容器1连接,第一控制阀23控制第一管路22的导通或断开,可实现发酵原料的破碎混合及流入发酵容器1内的自动化作业,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提升酵素的生产效率。
如图1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搅拌装置3包括电机31和搅拌组件32;电机31设于发酵容器1的顶端,电机31与搅拌组件32连接,搅拌组件32设于发酵容器1内,电机31用于驱动搅拌组件32转动。
具体地,搅拌装置3包括电机31和搅拌组件32,电机31可与发酵容器1的顶板连接,电机31位于顶板的中心区域处,电机31的输出端与搅拌组件32连接,搅拌组件32位于发酵容器1内,搅拌组件32远离电机31的一端与发酵容器1的底板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预设距离不做具体限制,例如预设距离的范围为40~60mm,保障能够对发酵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
电机31能够正转和反转,搅拌过程中电机31带动搅拌组件3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预设圈数,或者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预设圈数,或者交替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预设圈数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预设圈数,以使发酵混合物混合均匀,提升发酵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31安装于发酵容器1的顶板,电机31带动搅拌组件32对发酵混合物进行搅拌,整体结构紧凑,同时能够充分地对发酵混合物进行搅拌,提升发酵混合物的均匀性,进一步有利于提升发酵效率。
如图1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搅拌组件32包括搅拌轴和搅拌件,搅拌件设于搅拌轴远离所述电机31的一端。
具体地,搅拌组件32包括搅拌轴和搅拌件,搅拌轴和搅拌件可均为不锈钢制件。搅拌件可呈杆状或者叶片状等,例如多个搅拌杆绕搅拌轴的轴线间隔环向布设,或者多个搅拌叶片绕搅拌轴的轴线间隔环向布设。
发酵混合物中的颗粒物位于发酵容器1的底部,搅拌件位于搅拌轴远离电机31的一端,既能保障对发酵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同时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如图1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出料装置4包括输送泵41、第二管路42和第三管路44;输送泵41的进口端通过第二管路42与发酵容器1连接,输送泵41的出口端与第三管路44连接,第三管路44用于与储液容器连接;第二管路42上设有第二控制阀43,第二控制阀43用于控制第二管路42的通断,第三管路44上设有第三控制阀45,第三控制阀45用于控制第三管路44的通断。
具体地,输送泵41通过第二管路42与发酵容器1连接,输送泵41通过第三管路44与储液容器连接,第二管路42和第三管路44可均选用管径小的聚乙烯管制作,例如第二管路42和第三管路44均选用管径规格为25mm的聚乙烯管制作,输送泵41可选用自吸式抽水泵。
第二管路42可从发酵容器1的顶板处伸入发酵容器1内,第二管路42也可从发酵容器1的侧板处伸入发酵容器1内,第二管路42的一端位于发酵容器1内的底部,第二管路42的另一端与输送泵41的进口端连接。第二控制阀43安装于第二管路42上,第二控制阀43可以为手动阀、电磁阀或者气控阀,第二控制阀43用于实现第二管路42的通断。第三管路44的一端与输送泵41的出口端连接,第三管路44的另一端伸入储液容器内。第三控制阀45安装于第三管路44上,第三控制阀45可以为手动阀、电磁阀或者气控阀,第三控制阀45用于实现第三管路44的通断。
发酵过程中,第二控制阀43和第三控制阀45关闭,第二管路42和第三管路44处于断开状态,保障发酵容器1内的密封性。发酵完成后,第二控制阀43和第三控制阀45开启,第二管路42和第三管路44导通,输送泵41将发酵容器1内的酵素沿第二管路42和第三管路44泵送至储液容器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送泵41的进口端通过第二管路42与发酵容器1连接,输送泵41的出口端通过第三管路44与出液容器连接,第二控制阀43控制第二管路42的通断,第三控制阀45控制第三管路44的通断,可实现酵素排出的自动化作业,同时能够保障发酵过程中发酵容器1内的密封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出料装置4还包括过滤件,过滤件设于第二管路42的入口端。
具体地,第二管路42具有相对的两端,第二管路42的入口端位于发酵容器1内,第二管路42的出口端与输送泵41的进口端连接,过滤件设于第二管路42的入口端。
过滤件可以为过滤网,泵送过程中,过滤网可以过滤掉酵素中的大尺寸的颗粒物,避免大尺寸的颗粒物进入第二管路42中,随酵素排出。过滤件可阻挡大尺寸的颗粒物进入第二管路42中,避免堵塞第二管路42,保障酵素流动的顺畅性,同时过滤掉大尺寸的颗粒物,有利于提升酵素的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酵素的出料作业过程中,过滤件能够阻挡大尺寸的颗粒物进入第二管路42中,保障酵素的顺畅排出,同时有利于提升酵素的质量。
如图1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出渣装置5包括第四管路51和第四控制阀52,第四管路51的一端与发酵容器1的底端连接,第四管路51的另一端用于与收集容器连接;第四控制阀52设于第四管路51,用于控制第四管路51的通断。
具体地,出渣装置5包括第四管路51和第四控制阀52,第四管路51可选用管径较大的聚乙烯管制作,例如第四管路51选用管径为63mm的聚乙烯管制作,保障废渣的顺畅排出。收集容器靠近发酵容器1设置,第四管路51的一端与发酵容器1的侧板的底部区域连通,第四管路51的另一端伸入收集容器内。第二管路42、第三管路44和第四管路51可位于发酵容器1的同一侧。
第四控制阀52设于第四管路51上,第四控制阀52可以为手动阀、电磁阀或者气控阀,第四控制阀52用于实现第四管路51的通断。发酵过程中,第四控制阀52关闭,第四管路51处于断开状态,保障发酵容器1内的密封性。发酵完成后,第四控制阀52开启,第四管路51导通,发酵容器1内的废渣可沿第四管路51排出至收集容器内。可以理解的是,进行废渣的排出作业时,可将发酵容器1的盖体打开,作业人员可手持喷头对发酵容器1进行冲洗,第四管路51处于导通状态,废渣沿第四管路51排出至收集容器内。也可发酵容器1上设有喷头,喷头与供水管路连通,进行废渣的排出作业时,喷头开启,喷头可旋转,对发酵容器1内部进行冲洗,废渣沿第四管路51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管路51与发酵容器1的底部区域连通,第四控制阀52控制第四管路51的通断,可实现废渣排出的自动化作业,同时能够保障发酵过程中发酵容器1内的密封性。
如图1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排气装置6包括第五管路61和排气阀62;第五管路61设于发酵容器1的顶端,排气阀62设于第五管路61,用于控制第五管路61的通断。
具体地,排气装置6包括第五管路61和排气阀62,第五管路61可安装于发酵容器1的顶板上,第五管路61也可安装于发酵容器1的侧板的顶部区域,第五管路61的一端与发酵容器1连通,第五管路61的另一端安装有排气阀62。
发酵容器1内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排气阀62开启,第五管路61导通,发酵容器1内的气体可沿第五管路61排出至外部环境;发酵容器1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预设压力,排气阀62关闭,第五管路61处于断开状态。
发酵过程中,发酵容器1内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排气阀62开启,气体可排出至外部环境,保障发酵容器1内的压力维持在预设压力范围内,避免发酵容器1出现破裂现象,保障发酵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发酵容器1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预设压力,排气阀62关闭,保障发酵过程中发酵容器1的密封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酵容器1设有观测窗口。
具体地,发酵容器1的顶板或者侧板设有观测窗口,作业人员可通过观测窗口观察发酵的进度和发酵的程度,以便在发酵完成后,及时排出酵素和废渣。此外通过观测窗口观察发酵混合物的状态,可在发酵混合物在发酵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能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酵素制备系统还包括控制器;破碎装置2、搅拌装置3、出料装置4和出渣装置5均与控制器连接。
具体地,破碎装置2包括破碎设备21、第一管路22和第一控制阀23,第一控制阀23设于第一管路22,第一控制阀23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控制阀23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第一管路22的导通或断开,实现发酵原料的进料作业的自动化。
搅拌装置3包括电机31和搅拌组件32,电机31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电机31启动或关闭,电机31能够驱动搅拌组件32转动,实现发酵过程中搅拌作业的自动化。
出料装置4包括输送泵41、第二管路42和第三管路44,输送泵41通过第二管路42与发酵容器1连接,输送泵41通过第三管路44与储液容器连接,第二控制阀43设于第二管路42,第三控制阀45设于第三管路44,第二控制阀43和第三控制阀45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二控制阀43的开启和关闭以及第三控制阀45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第二管路42的导通或断开以及第三管路44的导通或断开,实现酵素排出作业的自动化。
出渣装置5包括第四管路51和第四控制阀52,第四管路51与发酵容器1的底部连通,第四控制阀52设于第四管路51,控制器能够控制第四控制阀52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第四管路51的导通或断开,实现废渣排出作业的自动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破碎装置2、搅拌装置3、出料装置4和出渣装置5均与控制器连接,可实现酵素生产过程中发酵原料的进料、发酵混合物的搅拌、酵素的排出以及废渣的排出的自动化作业,有效提升酵素的生产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酵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容器、破碎装置、搅拌装置、出料装置、出渣装置和排气装置;
所述破碎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出料装置、所述出渣装置和所述排气装置均与所述发酵容器连接;
所述破碎装置用于对发酵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且将破碎后的发酵原料输送至所述发酵容器,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对所述发酵容器内的发酵混合物进行搅拌处理,所述出料装置用于排出发酵后的发酵产物,所述出渣装置用于排出发酵后的废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破碎设备和第一管路;
所述破碎设备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发酵容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组件;
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发酵容器的顶端,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所述搅拌组件设于所述发酵容器内,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组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酵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件,所述搅拌件设于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输送泵、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
所述输送泵的进口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发酵容器连接,所述输送泵的出口端与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用于与储液容器连接;
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路的通断,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路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酵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第二管路的入口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装置包括第四管路和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发酵容器的底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用于与收集容器连接;
所述第四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四管路,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管路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第五管路和排气阀;
所述第五管路设于所述发酵容器的顶端,所述排气阀设于所述第五管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五管路的通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容器设有观测窗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酵素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酵素制备系统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破碎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和所述出渣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CN202320903082.5U 2023-04-20 2023-04-20 酵素制备系统 Active CN220034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3082.5U CN220034466U (zh) 2023-04-20 2023-04-20 酵素制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3082.5U CN220034466U (zh) 2023-04-20 2023-04-20 酵素制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4466U true CN220034466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3082.5U Active CN220034466U (zh) 2023-04-20 2023-04-20 酵素制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4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73033U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机
CN108704707A (zh) 一种粉碎效果好的生物有机肥原料粉碎设备
CN107500819B (zh) 一种水肥发酵装置
CN213060691U (zh) 一种利用菌渣废料制备有机肥的制备装置
CN111893141A (zh) 厨房等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分解处理方法
CN106673743A (zh) 一种利用餐厨垃圾制备肥料的设备
CN111733033A (zh) 一种酒坊酿酒用发酵设备及操作方法
CN220034466U (zh) 酵素制备系统
CN111893027A (zh) 厨房等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构件
CN209797798U (zh) 一种沼液有机肥料的加工设备
CN214528761U (zh) 一种均匀喷洒菌剂的秸秆腐熟装置
CN217103632U (zh) 一种用于有机肥生产搅拌通气单元
CN113909277B (zh) 一种可资源化再利用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5947622A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发酵处理站
CN214327721U (zh) 一种适用于秸秆厌氧发酵的处理装置
CN215312297U (zh) 一种肥料反应制备装置
CN213818897U (zh) 一种农业育苗施肥装置
KR102405243B1 (ko) 가수 분해 시스템
CN212174820U (zh) 一种多肽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加工用的搅拌装置
CN112111382A (zh) 一种高效沼气发酵系统
CN114591833A (zh) 一种食品用酶生产萃取装置
CN209276515U (zh) 多物料联合发酵干式厌氧消化成套装置
CN220520489U (zh) 一种厌氧发酵设备
CN211020008U (zh) 一种家用堆肥浇灌一体化装置
CN213755714U (zh) 一种水肥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