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1897U -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1897U
CN220031897U CN202321649750.2U CN202321649750U CN220031897U CN 220031897 U CN220031897 U CN 220031897U CN 202321649750 U CN202321649750 U CN 202321649750U CN 220031897 U CN220031897 U CN 220031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box
impact beam
collision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97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晶
王世春
鲍玉鹏
刘华义
邓井井
梁虎
胡智勇
何建烽
尹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97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1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1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1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该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吸能盒和连接支架,吸能盒前端面与防撞梁内侧面分离开,吸能盒前端面包括前端第一面和前端第二面,前端第一面与前端第二面的连接端比前端第一面与前端第二面的分离端更靠近防撞梁内侧面,前端第一面位于前端第二面的朝向车外的一侧,连接支架用于连接防撞梁和吸能盒。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通过将吸能盒前端面与防撞梁内侧面分离开,使得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防撞梁通过连接支架将碰撞力传递至吸能盒,避免了防撞梁与吸能盒直接固连时防撞梁易断裂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可以更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该防撞梁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碰撞安全性能受到广泛关注,防撞梁与吸能盒的连接影响车辆的碰撞性能,相关技术中,较多数防撞梁与吸能盒采用焊接(固连)连接,在车辆前端发生碰撞例如发生中心柱碰时,防撞梁挤压吸能盒,使吸能盒溃缩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但是,这种连接结构的防撞梁总成在碰撞过程中的吸能效果较差,且防撞梁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吸能效果较好且防撞梁不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防撞梁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吸能盒和连接支架;所述吸能盒位于所述防撞梁的一侧,所述吸能盒具有距离所述防撞梁最近的吸能盒前端面,所述防撞梁具有朝向所述吸能盒的防撞梁内侧面,所述吸能盒前端面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分离开,所述吸能盒前端面构造为“V”形且包括前端第一面和前端第二面,所述前端第一面与所述前端第二面的连接端比所述前端第一面与所述前端第二面的分离端更靠近所述防撞梁内侧面,所述前端第一面位于所述前端第二面的朝向车外的一侧,所述连接支架用于连接所述防撞梁和所述吸能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总成,通过将吸能盒前端面与防撞梁内侧面分离开,使得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防撞梁通过连接支架将碰撞力传递至吸能盒,避免了防撞梁与吸能盒直接固连时防撞梁易断裂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可以更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撞梁内侧面、所述前端第一面和所述前端第二面均沿竖向设置;其中,所述前端第一面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平行;和/或,在从所述前端第一面到所述前端第二面的方向上,所述前端第二面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端第二面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之间的角度为8°~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防撞梁之间通过第一外紧固件相连接,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前端第一面和所述前端第二面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外紧固件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能盒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盒顶横板、盒底横板及位于所述盒顶横板和所述盒底横板之间的至少一层盒中间横板,所述第一竖板连接所述盒顶横板、所述盒底横板和所述盒中间横板的横向一端,所述第二竖板连接所述盒顶横板、所述盒底横板和所述盒中间横板的横向另一端,所述盒顶横板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盒中间横板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盒底横板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盒中间横板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能盒的高度大于所述防撞梁的高度,所述第一竖板的前边沿和所述第二竖板的前边沿均包括:竖向边沿、位于所述竖向边沿上方的上斜边沿、位于所述竖向边沿下方的下斜边沿,所述竖向边沿的高度与所述防撞梁的高度相等;所述上斜边沿与所述竖向边沿相连,所述上斜边沿的上端向远离所述防撞梁的方向延伸;所述下斜边沿与所述竖向边沿相连,所述下斜边沿的下端向远离所述防撞梁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竖板和/或所述第二竖板上设有盒体诱导溃缩筋,所述盒体诱导溃缩筋沿竖向延伸至所述盒顶横板和所述盒底横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能盒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吸能盒相对分离开且位于所述防撞梁的同一侧,所述至少两个吸能盒相对于所述防撞梁的中心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对分离开的所述至少两个吸能盒的靠近所述防撞梁的一端距离大于其远离所述防撞梁的一端距离,且所述吸能盒内侧面与车辆前后方向的夹角为3°~5°。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所述防撞梁总成为前防撞梁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吸能盒前端面与防撞梁内侧面分离开,使得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防撞梁通过连接支架将碰撞力传递至吸能盒,避免了防撞梁与吸能盒直接固连时防撞梁易断裂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可以更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的俯视图;
图3是防撞梁、吸能盒和大灯支架总成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吸能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吸能盒的俯视图;
图6是吸能盒、外侧支架、套筒和第一外紧固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防撞梁总成100;
防撞梁1、防撞梁内侧面11、套筒12、中间段13、第一端段14、第二端段15;
吸能盒2、第一吸能盒2a、第二吸能盒2b、吸能盒内侧面21、吸能盒外侧面22、吸能盒上侧面23、吸能盒下侧面24、吸能盒前端面25、前端第一面251、前端第二面252、第一竖板261、第二竖板262、盒顶横板263、盒底横板264、中间横板265、上斜边沿271、竖向边沿272、下斜边沿273、盒体诱导溃缩筋28;
内侧支架3;
外侧支架4、第一本体第一板411、第一本体第三板413、第二本体第一板421、第二本体第三板423、第一台阶段45、第三台阶段46、第一外紧固件47、螺母471、螺栓472、第二本体紧固件482;
大灯支架总成5、第一大灯支架总成5a、第二大灯支架总成5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100及具有该防撞梁总成100的车辆。
参照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100可以包括防撞梁1、吸能盒2和连接支架。
吸能盒2位于防撞梁1的一侧,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梁1可以是前防撞梁,此时,吸能盒2位于防撞梁1的后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梁1可以是后防撞梁,此时,吸能盒2位于防撞梁1的前侧。下面为了描述方便,以防撞梁1是前防撞梁为例来对防撞梁总成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进行描述。
吸能盒2沿车辆的前后方向(F1-F2方向)延伸,防撞梁1沿车辆的左右方向(F3-F4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吸能盒2沿车辆的前后方向(F1-F2方向)延伸”指的可以是吸能盒2的延伸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F1-F2方向)平行,也可以是吸能盒2大致沿车辆的前后方向(F1-F2方向)延伸,例如吸能盒2的延伸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F1-F2方向)之间具有较小的夹角,例如5°的夹角。类似地,“防撞梁1沿车辆的左右方向(F3-F4方向)延伸”指的可以是防撞梁1的延伸方向与车辆的左右方向(F3-F4方向)平行,也可以是防撞梁1大致沿车辆的左右方向(F3-F4方向)延伸,例如防撞梁1的延伸方向与车辆的左右方向(F3-F4方向)之间具有较小的夹角,例如5°的夹角。
参照图1-图3所示,吸能盒2具有距离防撞梁1最近的吸能盒前端面25,防撞梁1具有朝向吸能盒2的防撞梁内侧面11,吸能盒前端面25与防撞梁内侧面11分离开,连接支架用于连接防撞梁1和吸能盒2。参照图1-图2所示,两个吸能盒2分别为第一吸能盒2a和第二吸能盒2b,第一吸能盒2a和第二吸能盒2b均位于防撞梁1的后侧,且第一吸能盒2a和第二吸能盒2b分离开,第一吸能盒2a位于左侧,第二吸能盒2b位于右侧。防撞梁1包括中间段13以及位于中间段13一端的第一端段14、位于中间段13另一端的第二端段15,第一吸能盒2a适于与中间段13和第一端段14的连接处对齐,第二吸能盒2b适于与中间段13和第二端段15的连接处对齐。第一吸能盒2a的吸能盒前端面25和第二吸能盒2b的吸能盒前端面25均与防撞梁内侧面11分离开。第一吸能盒2a和第二吸能盒2b均通过连接支架实现与防撞梁1的连接。
相关技术中,防撞梁1与吸能盒2直接焊接固定相连,而未设置连接支架,这样,车辆发生中心柱碰时,防撞梁1的中间段13向后凹陷、向内旋转时,容易在中间段13与对应端段的连接处发生断裂。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将吸能盒前端面25与防撞梁内侧面11分离开,使得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防撞梁1通过连接支架将碰撞力传递至吸能盒2,避免了防撞梁1与吸能盒2直接固连时防撞梁1易断裂的问题。
进一步地,吸能盒前端面25构造为非平面,由此,在防撞梁1受到碰撞而发生变形的初期,防撞梁1能够先挤压连接支架,而使吸能盒前端面25能够避让开防撞梁1。
吸能盒2具有朝向相对吸能盒的吸能盒内侧面21和背向相对吸能盒的吸能盒外侧面22,同一根吸能盒2的吸能盒内侧面21和吸能盒外侧面22相背设置,且吸能盒内侧面21和吸能盒外侧面22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F1-F2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吸能盒内侧面21和吸能盒外侧面22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指的可以是吸能盒内侧面21和吸能盒外侧面22均与车辆的前后方向(F1-F2方向)平行,也可以是吸能盒内侧面21和吸能盒外侧面22大致沿车辆的前后方向(F1-F2方向)延伸,例如吸能盒内侧面21和吸能盒外侧面22均与车辆的前后方向(F1-F2方向)之间具有较小的夹角,例如5°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连接支架可以包括内侧支架3和外侧支架4,内侧支架3连接防撞梁内侧面11与吸能盒内侧面21,外侧支架4至少部分地位于吸能盒外侧面22的外侧,且外侧支架4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相连,第一本体部与防撞梁1相连接,第二本体部与吸能盒2相连接。当车辆发生中心柱碰时,防撞梁1的中间段13受力向车后方向凹陷,在此过程中,中间段13挤压左右两个内侧支架3,并拉扯左右两个外侧支架4,内侧支架3上的内侧诱导结构溃缩变形,外侧支架4上的外侧诱导结构拉伸变形,使得防撞梁1的中间段13的左半部分围绕中间段13与第一端段14的连接处旋转,中间段13的右半部分围绕中间段13与第二端段15的连接处旋转。也就是说,中心柱碰工况下,内侧诱导结构和外侧诱导结构用于诱导防撞梁1的中间段13向车后方向凹陷、向内旋转变形。
进一步地,参照图6所示,第一本体部可以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板411和第一本体第三板413,防撞梁1具有防撞梁上侧面和防撞梁下侧面,第一本体第一板411与防撞梁上侧面相连接,第一本体第三板413与防撞梁下侧面相连接。防撞梁1夹设于第一本体第一板411与第一本体第三板413之间,且第一本体第一板411和第一本体第三板413通过第一外紧固件47实现与防撞梁1相连接,第一外紧固件47的轴线沿竖向延伸,且第一外紧固件47的轴线形成为扭转中心线。当车辆发生中心柱碰时,防撞梁1的中间段13受力向车后方向凹陷,在此过程中,中间段13拉扯外侧支架4,使外侧支架4变形,使得防撞梁1的中间段13围绕扭转中心线旋转。可选地,第一外紧固件47可以是螺栓、抽芯铆钉等。
参照图6所示,防撞梁1上固定设置有套筒12,第一外紧固件47包括螺栓472和螺母471,螺栓472穿过第一本体第一板411的安装孔、套筒12的套筒孔与第一本体第三板413的安装孔后与螺母471固定。
参照图6所示,第二本体部可以包括第二本体第一板421和第二本体第三板423,第二本体第一板421和第二本体第三板423通过第二本体紧固件482实现与吸能盒2固定。具体而言,吸能盒2具有吸能盒上侧面23、吸能盒下侧面24,第二本体第一板421与吸能盒上侧面23通过第二本体紧固件482相连接,第二本体第三板423与吸能盒下侧面24通过第二本体紧固件482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撞梁总成100,通过将吸能盒前端面25与防撞梁内侧面11分离开,使得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防撞梁1通过连接支架将碰撞力传递至吸能盒2,避免了防撞梁1与吸能盒2直接固连时防撞梁1易断裂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100可以更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5所示,吸能盒前端面25构造为“V”形,且吸能盒前端面25包括前端第一面251和前端第二面252,前端第一面251与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比前端第一面251与前端第二面252的分离端更靠近防撞梁内侧面11,换言之,“V”形吸能盒前端面25的开口朝向车后方向,这样,在防撞梁1的中间段13受到碰撞力向后凹陷时或防撞梁1的第一端段14或第二端段15受到碰撞力向后凹陷时,前端第一面251的分离端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间隙不小于前端第一面251的连接端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间隙,前端第二面252的分离端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间隙不小于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间隙,这给防撞梁1的变形提供了空间,由此,防撞梁1的中间段13、第一端段14和第二端段15容易向后变形。
进一步地,前端第一面251位于前端第二面252的朝向车外的一侧。例如对于第一吸能盒2a而言,第一吸能盒2a的前端第一面251位于前端第二面252的左侧。对于第二吸能盒2b而言,第二吸能盒2b的前端第一面251位于前端第二面252的右侧。
前端第一面251与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为3mm~7mm,若该距离过小,则存在匹配问题,吸能盒2与防撞梁1易接触,连接支架的连接作用大大弱化;若该距离过大则吸能盒2的传力变形不稳定,吸能盒2易偏折。可选地,前端第一面251与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mm、4mm、5mm、6mm、7mm等,当然,前端第一面251与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3mm~7mm之间的其他数值,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撞梁内侧面11、前端第一面251和前端第二面252均沿竖向设置。换言之,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上,防撞梁内侧面11、前端第一面251和前端第二面252均为线段。
其中,前端第一面251与防撞梁内侧面11平行。可选地,前端第一面251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等于前端第一面251与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即前端第一面251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也为3mm~7mm。防撞梁1的第一端段14和第二端段15因造型原因设计的皆向车尾方向翘曲,防撞梁1在受到正面碰撞的较大碰撞力时可以通过马上将连接支架变形,直接与吸能盒2(前端第一面251与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接触并传递碰撞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从前端第一面251到前端第二面252的方向上,前端第二面252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这样,前端第二面252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允许防撞梁1的中间段13相对于吸能盒2更易扭转。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端第二面252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角度为8°~30°。参照图3所示,前端第二面252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角度为α,α满足关系式:8°≤α≤30°,若α角度过小,则防撞梁1无法扭转变形,若α角度过大,则吸能盒2无法稳定传力,防撞梁1与吸能盒2的扭转变形模型发生改变。可选地,α可以是8°、10°、15°、20°、25°、30°等,当然,α也可以是8°~30°之间的其他数值,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可选地,防撞梁内侧面11为弧形,因此为保证V字型吸能盒前端面25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间隙是均匀的,靠近外侧的前端第一面251有一定的弧度,视觉效果上前端第一面251在水平面内的投影是一条近似直线,靠近内侧的前端第二面252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相对间隙比较大,防撞梁1向内偏转,因此内侧前端第二面252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间隙需要预留的更多,前端第二面252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也是一条近似直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支架与防撞梁1之间通过第一外紧固件47相连接,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前端第一面251和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与第一外紧固件47正对,换言之,前端第一面251和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与第一外紧固件47的连线平行于F1-F2方向,以便于防撞梁1围绕第一外紧固件47的轴线更好地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吸能盒2为目字型结构,吸能盒2包括第一竖板261、第二竖板262、盒顶横板263、盒底横板264及至少一层盒中间横板265,盒中间横板265位于盒顶横板263和盒底横板264之间,第一竖板261连接盒顶横板263、盒底横板264和盒中间横板265的横向一端,第二竖板262连接盒顶横板263、盒底横板264和盒中间横板265的横向另一端,盒顶横板263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大于盒中间横板265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盒底横板264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大于盒中间横板265与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换言之,盒中间横板265较长,盒顶横板263、盒底横板264较短,方便吸能盒2与连接支架相连接,有利于结构的紧凑布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6所示,吸能盒2的高度大于防撞梁1的高度,第一竖板261的前边沿和第二竖板262的前边沿均包括:竖向边沿272、上斜边沿271和下斜边沿273,上斜边沿271位于竖向边沿272的上方,下斜边沿273位于竖向边沿272的下方,竖向边沿272的高度与防撞梁1的高度相等;上斜边沿271与竖向边沿272相连,上斜边沿271的上端向远离防撞梁1的方向延伸;下斜边沿273与竖向边沿272相连,下斜边沿273的下端向远离防撞梁1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上斜边沿271的下端与竖向边沿272的上端相连,上斜边沿271的上端向车后方向延伸;下斜边沿273的上端与竖向边沿272的下端相连,下斜边沿273的下端向车后方向延伸,以便于与连接支架相适配,能够避让连接支架的相关结构,方便吸能盒2与连接支架相连接,有利于结构的紧凑布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6所示,第一本体第一板411与第二本体第一板421通过第一台阶段45相连,第一本体第三板413与第二本体第三板423通过第三台阶段46相连,且第二本体第一板421和第二本体第三板42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本体第一板411和第一本体第三板413之间的距离。第一台阶段45与上斜边沿271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三台阶段46与下斜边沿273的倾斜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竖板261和/或第二竖板262上设有盒体诱导溃缩筋28,盒体诱导溃缩筋28沿竖向延伸至盒顶横板263和盒底横板264。在图3-图5的示例中,第一竖板261和第二竖板262上均设有盒体诱导溃缩筋28。在图中未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诱导溃缩筋28可以设置在第一竖板261和第二竖板262的其中一个上。在正面碰撞变形中,盒体诱导溃缩筋28可以起到诱导溃缩变形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吸能盒2为多个,例如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吸能盒2相对分离开,且多个吸能盒2均位于防撞梁1的同一侧。至少两个吸能盒2相对于防撞梁1的中心对称设置。例如,参照图1-图2所示,两个吸能盒2为第一吸能盒2a和第二吸能盒2b,第一吸能盒2a和第二吸能盒2b相对于防撞梁1的中心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分离开的两个吸能盒2的靠近防撞梁1的一端距离大于其远离防撞梁1的一端距离,且吸能盒内侧面21与车辆前后方向的夹角为3°~5°。例如在图2-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吸能盒2a和第二吸能盒2b的前端距离大于其后端距离,吸能盒内侧面21与车辆前后方向的夹角为β,β满足关系式:3°≤β≤5°。若β角度过小,则防撞梁1不易扭转变形,若β角度过大,则吸能盒2无法稳定传力,防撞梁1与吸能盒2的扭转变形模型发生改变。可选地,β可以是3°、4°、5°等,当然,β也可以是3°~5°之间的其他数值,这里不再一一列举。通过设置3°≤β≤5°,使得吸能盒2在正面碰撞时能够提供更大的Y向(即F3-F4方向)拉力,可有效吸收并分解传力,提供更大的Y向宽度,对正面碰撞的工况更加友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100。
可选地,防撞梁总成100为前防撞梁总成。前防撞梁总成位于车身的前部,在车辆的前端发生碰撞时,前防撞梁总成能够吸收碰撞能量。
防撞梁1的前方两端均设有大灯支架总成5,如图1-图2所示,防撞梁1的前方左端设有第一大灯支架总成5a,防撞梁1的前方右端设有第二大灯支架总成5b,左大灯安装于第一大灯支架总成5a,右大灯安装于第二大灯支架总成5b。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吸能盒前端面25与防撞梁内侧面11分离开,使得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防撞梁1通过连接支架将碰撞力传递至吸能盒2,避免了防撞梁1与吸能盒2直接固连时防撞梁1易断裂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总成100可以更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或“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撞梁(1);
吸能盒(2);所述吸能盒(2)位于所述防撞梁(1)的一侧,所述吸能盒(2)具有距离所述防撞梁(1)最近的吸能盒前端面(25),所述防撞梁(1)具有朝向所述吸能盒(2)的防撞梁内侧面(11),所述吸能盒前端面(25)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11)分离开,所述吸能盒前端面(25)构造为“V”形且包括前端第一面(251)和前端第二面(252),所述前端第一面(251)与所述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比所述前端第一面(251)与所述前端第二面(252)的分离端更靠近所述防撞梁内侧面(11),所述前端第一面(251)位于所述前端第二面(252)的朝向车外的一侧;
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用于连接所述防撞梁(1)和所述吸能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11)、所述前端第一面(251)和所述前端第二面(252)均沿竖向设置;
其中,所述前端第一面(251)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11)平行;和/或,在从所述前端第一面(251)到所述前端第二面(252)的方向上,所述前端第二面(252)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第二面(252)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角度为8°~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防撞梁(1)之间通过第一外紧固件(47)相连接,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前端第一面(251)和所述前端第二面(252)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外紧固件(47)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包括第一竖板(261)、第二竖板(262)、盒顶横板(263)、盒底横板(264)及位于所述盒顶横板(263)和所述盒底横板(264)之间的至少一层盒中间横板(265),所述第一竖板(261)连接所述盒顶横板(263)、所述盒底横板(264)和所述盒中间横板(265)的横向一端,所述第二竖板(262)连接所述盒顶横板(263)、所述盒底横板(264)和所述盒中间横板(265)的横向另一端,所述盒顶横板(263)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盒中间横板(265)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所述盒底横板(264)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盒中间横板(265)与所述防撞梁内侧面(11)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的高度大于所述防撞梁(1)的高度,所述第一竖板(261)的前边沿和所述第二竖板(262)的前边沿均包括:
竖向边沿(272),所述竖向边沿(272)的高度与所述防撞梁(1)的高度相等;
位于所述竖向边沿(272)上方的上斜边沿(271),所述上斜边沿(271)与所述竖向边沿(272)相连,所述上斜边沿(271)的上端向远离所述防撞梁(1)的方向延伸;
位于所述竖向边沿(272)下方的下斜边沿(273),所述下斜边沿(273)与所述竖向边沿(272)相连,所述下斜边沿(273)的下端向远离所述防撞梁(1)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261)和/或所述第二竖板(262)上设有盒体诱导溃缩筋(28),所述盒体诱导溃缩筋(28)沿竖向延伸至所述盒顶横板(263)和所述盒底横板(26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吸能盒(2)相对分离开且位于所述防撞梁(1)的同一侧,所述至少两个吸能盒(2)相对于所述防撞梁(1)的中心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撞梁总成(100),其特征在于,相对分离开的所述至少两个吸能盒(2)的靠近所述防撞梁(1)的一端距离大于其远离所述防撞梁(1)的一端距离,且所述吸能盒内侧面(21)与车辆前后方向的夹角为3°~5°。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总成(100),所述防撞梁总成(100)为前防撞梁总成。
CN202321649750.2U 2023-06-26 2023-06-26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20031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9750.2U CN220031897U (zh) 2023-06-26 2023-06-26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9750.2U CN220031897U (zh) 2023-06-26 2023-06-26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1897U true CN220031897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1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9750.2U Active CN220031897U (zh) 2023-06-26 2023-06-26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1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315311A1 (en) Vehicle end portion structure
CN109923002B (zh) 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CN110481477B (zh) 吸能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923001B (zh) 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CN109906174B (zh) 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CN211731294U (zh) 前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JP7387772B2 (ja) 車体フロントサイドメンバー構造
JP4856740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3862434U (zh) 一种门槛梁及汽车地板结构
CN220031897U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JP4766422B2 (ja)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CN214648105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防撞梁结构
CN112623029B (zh) 一种汽车纵梁
CN210526649U (zh) 一种防撞吸能结构
KR20140039664A (ko)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CN209757029U (zh)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N219838527U (zh) 前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3768723U (zh) 平台化车身的前部结构
CN219544705U (zh) 防撞梁、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N220076321U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986544U (zh) 汽车前端车架结构及汽车
CN116639080A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JP4687033B2 (ja) 車体の前部構造
CN215284690U (zh) 汽车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N218112558U (zh) 防撞横梁、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