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7856U - 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7856U
CN220027856U CN202321581430.8U CN202321581430U CN220027856U CN 220027856 U CN220027856 U CN 220027856U CN 202321581430 U CN202321581430 U CN 202321581430U CN 220027856 U CN220027856 U CN 220027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manual
transferring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14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清宇
梅林刚
明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y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y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14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7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7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7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涉及组装输送线设备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包括垫台,垫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运输腔,运输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运腔和第二转运腔,运输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转送组件和第二转送组件,第一转送组件包括顶板,顶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转轴,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螺杆的侧壁套设有活动座,活动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活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推板,第一转送组件和第二转送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检测器;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的对置于运输腔上不同部件进行分拣运送。

Description

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输送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组装设备是指将产品的若干零部件通过紧配、卡扣、螺纹连接、粘合、铆合、焊接等方式组合到一起,得到符合预定尺寸精度及功能的成品的机械设备,在对产品进行组装时需要将各个零部件进行提前准备,而各个零部件的准备需要通过运输腔进行运送,而现有的组装输送线设备在进行使用时,功能单一,仅可进行运输,不具有分拣的效果,因此需在运输腔的两侧设置较多工位,以对运输腔上的部件进行分拣,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组装输送线设备在进行使用时,功能单一,仅可进行运输,不具有分拣的效果,因此需在运输腔的两侧设置较多工位,以对运输腔上的部件进行分拣,较为耗时耗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包括垫台,所述垫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运输腔,所述运输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运腔和第二转运腔,所述运输腔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转送组件和第二转送组件,所述第一转送组件与第一转运腔相对应,所述第二转送组件与第二转运腔相对应,所述第一转送组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侧壁与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远离顶板的一面与运输腔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座用于对电机起到支撑安装的作用,立板用于对顶板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所述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所述螺杆的侧壁套设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活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推板,所述弧形推板与运输腔的运输带相对应,所述第一转送组件和第二转送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侧壁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检测器以及照明灯均与运输腔的运输带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运腔和第二转运腔结构相同且相互对应,所述第一转运腔和第二转运腔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第二转送组件和第一转送组件结构相同且相互对应,通过运输腔来对组装所需的部件进行运送,当部件移动至第一转送组件前的检测器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对比,若是检测到的部件与检测器内设定的部件相同,且第一转送组件开始作业,从而将部件推送到第一转运腔上,以待进行后续组装使用,当检测到的部件与检测器内设定的部件不相同时,则第一转送组件不启动,部件仍在运输腔的作用下继续进行向前移动,若是移动至第二转送组件前的检测器时,若是此检测器内设定的部件与运输腔上部件相同,且第二转送组件启动,从而将部件推送到第二转运腔上,设置的检测器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且每个检测器内设定的部件可以不同。
优选地,所述运输腔的侧壁设置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的数量有两个,且所述送料口分别与第一转运腔以及第二转运腔相对应,第一转送组件和第二转送组件进行作业时,可以通过送料口将运输腔上的部件推送到第一转运腔和第二转运腔上。
优选地,所述活动座的侧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与螺纹孔相配合,所述活动座的侧壁且在螺纹孔的两侧贯穿设置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与导向杆相对应,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底面与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启动电机,螺杆在转轴的作用下进行转动,通过螺杆与螺纹孔的相互配合,以及在导向杆与导向口的配合下,从而可以使得活动座带动弧形推板进行移动,所述检测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检测器的一端与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的检测器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且每个检测器内设定的部件可以不同,第二连接杆用于使得检测器上的壳体与顶板相连接,以对检测器进行限位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转运腔和第二转运腔,以及第一转送组件和第二转送组件可以以对组装所需的部件进行分拣运送,且第一转运腔和第二转运腔,以及第一转送组件和第二转送组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数量的增减,以便更好的对置于运输腔上不同部件进行分拣运送;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检测器和照明灯,通过照明灯可以更好的提供照明,工作人员进行巡检,设置的检测器可以对部件进行检测对比,如若是检测到的部件与检测器内设定的部件相同,且第一转送组件开始作业,从而将部件推送到第一转运腔上,以待进行后续组装使用,当检测到的部件与检测器内设定的部件不相同时,则第一转送组件不启动,部件仍在运输腔的作用下继续进行向前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台;2、运输腔;3、第一转运腔;4、第二转运腔;5、第一转送组件;6、第二转送组件;7、送料口;8、立板;9、顶板;10、固定座;11、电机;12、转轴;13、螺杆;14、导向杆;15、凸块;16、活动座;17、第一连接杆;18、弧形推板;19、螺纹孔;20、导向口;21、第二连接杆;22、检测器;23、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包括垫台1,垫台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运输腔2,运输腔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运腔3和第二转运腔4,运输腔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转送组件5和第二转送组件6,第一转送组件5与第一转运腔3相对应,第二转送组件6与第二转运腔4相对应,第一转送组件5包括顶板9,顶板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转轴12,转轴12远离电机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14,螺杆13的侧壁套设有活动座16,活动座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7,第一连接杆17远离活动座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推板18,弧形推板18与运输腔2的运输带相对应,第一转送组件5和第二转送组件6的一侧均设置有检测器22,检测器22的侧壁设置有照明灯23,检测器22以及照明灯23均与运输腔2的运输带相对应。
第一转运腔3和第二转运腔4结构相同且相互对应,第一转运腔3和第二转运腔4之间留有距离,第二转送组件6和第一转送组件5结构相同且相互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运输腔2来对组装所需的部件进行运送,当部件移动至第一转送组件5前的检测器22时,通过检测器22进行检测对比,若是检测到的部件与检测器22内设定的部件相同,且第一转送组件5开始作业,从而将部件推送到第一转运腔3上,以待进行后续组装使用,当检测到的部件与检测器22内设定的部件不相同时,则第一转送组件5不启动,部件仍在运输腔2的作用下继续进行向前移动,若是移动至第二转送组件6前的检测器22时,若是此检测器22内设定的部件与运输腔2上部件相同,且第二转送组件6启动,从而将部件推送到第二转运腔4上,设置的检测器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且每个检测器22内设定的部件可以不同。
运输腔2的侧壁设置有送料口7,送料口7的数量有两个,且送料口7分别与第一转运腔3以及第二转运腔4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送组件5和第二转送组件6进行作业时,可以通过送料口7将运输腔2上的部件推送到第一转运腔3和第二转运腔4上。
电机11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的侧壁与顶板9的侧壁固定连接,顶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立板8,立板8远离顶板9的一面与运输腔2的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10用于对电机11起到支撑安装的作用,立板8用于对顶板9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活动座16的侧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螺纹孔19,螺杆13与螺纹孔19相配合,活动座16的侧壁且在螺纹孔19的两侧贯穿设置有导向口20,导向口20与导向杆14相对应,导向杆1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15,凸块15的底面与顶板9的顶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11,螺杆13在转轴12的作用下进行转动,通过螺杆13与螺纹孔19的相互配合,以及在导向杆14与导向口20的配合下,从而可以使得活动座16带动弧形推板18进行移动。
检测器2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1远离检测器22的一端与顶板9的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检测器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且每个检测器22内设定的部件可以不同,第二连接杆21用于使得检测器22上的壳体与顶板9相连接,以对检测器22进行限位固定。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组装所需的部件依次置于运输腔2上,以进行运送,且打开照明灯23,当部件移动至第一转送组件5前的检测器22时,通过检测器22进行检测对比,若是检测到的部件与检测器22内设定的部件相同,且第一转送组件5开始作业,从而将部件推送到第一转运腔3上,以待进行后续组装使用,当检测到的部件与检测器22内设定的部件不相同时,则第一转送组件5不启动,部件仍在运输腔2的作用下继续进行向前移动,若是移动至第二转送组件6前的检测器22时,若是此检测器22内设定的部件与运输腔2上部件相同,且第二转送组件6启动,从而将部件推送到第二转运腔4上;
如第一转送组件5开始作业,此时电机11启动,螺杆13在转轴12的作用下进行转动,通过螺杆13与螺纹孔19的相互配合,以及在导向杆14与导向口20的配合下,从而可以使得活动座16带动弧形推板18进行移动,进而可以通过弧形推板18将部件从送料口7推送到第一转运腔3上,以待进行后续的组装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包括垫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台(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运输腔(2),所述运输腔(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运腔(3)和第二转运腔(4),所述运输腔(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转送组件(5)和第二转送组件(6),所述第一转送组件(5)与第一转运腔(3)相对应,所述第二转送组件(6)与第二转运腔(4)相对应,所述第一转送组件(5)包括顶板(9),所述顶板(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远离电机(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14),所述螺杆(13)的侧壁套设有活动座(16),所述活动座(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7),所述第一连接杆(17)远离活动座(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推板(18),所述弧形推板(18)与运输腔(2)的运输带相对应,所述第一转送组件(5)和第二转送组件(6)的一侧均设置有检测器(22),所述检测器(22)的侧壁设置有照明灯(23),所述检测器(22)以及照明灯(23)均与运输腔(2)的运输带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腔(3)和第二转运腔(4)结构相同且相互对应,所述第一转运腔(3)和第二转运腔(4)之间留有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送组件(6)和第一转送组件(5)结构相同且相互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腔(2)的侧壁设置有送料口(7),所述送料口(7)的数量有两个,且所述送料口(7)分别与第一转运腔(3)以及第二转运腔(4)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的侧壁与顶板(9)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立板(8),所述立板(8)远离顶板(9)的一面与运输腔(2)的侧壁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16)的侧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螺纹孔(19),所述螺杆(13)与螺纹孔(19)相配合,所述活动座(16)的侧壁且在螺纹孔(19)的两侧贯穿设置有导向口(20),所述导向口(20)与导向杆(14)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15),所述凸块(15)的底面与顶板(9)的顶面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2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1),所述第二连接杆(21)远离检测器(22)的一端与顶板(9)的侧壁固定连接。
CN202321581430.8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 Active CN220027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1430.8U CN220027856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1430.8U CN220027856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7856U true CN220027856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7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1430.8U Active CN220027856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7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772A (zh) 全自动上料流水线
CN104175110A (zh)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CN104175108B (zh) 一种产品运输流水线机构
CN109941726A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106312549A (zh) 一种led面板灯自动装配设备
CN102556674A (zh) 循环式件烟叠/拆垛装置
CN106586180A (zh) 一种硅晶片拼装料盒及其自动上料装置
CN209871639U (zh) 一种接驳一体机
CN220027856U (zh) 一种手自动多功能组装输送线设备
CN105632814B (zh) 一种汽车开关插片自动装配设备
CN213706956U (zh) 一种具有合流装置的输送系统及支流导轨
CN108680851A (zh) 一种大尺寸电路板自动测试机
CN209515845U (zh) 一种直线式电池注液机
CN213529713U (zh) 一种led自动检测分拣装置
CN214732668U (zh) 一种贴板设备
CN104993790A (zh) 一种检测强光型太阳能电池的自动测试设备
CN210156706U (zh) 一种插座l级、n级与底壳自动组装机
CN211108286U (zh) 一种装盒机自动升降式纸盒扩容机构
CN209256231U (zh) 一种轴承装配机用自动上料装置
CN203993066U (zh)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CN203993068U (zh) 一种产品运输流水线机构
CN210781559U (zh) 一种pcb板送料机构
CN203120384U (zh) 立式led元件上料器
CN207723081U (zh) 灯丝板的自动检测系统
CN113071734A (zh) 上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