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4933U - 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4933U
CN220024933U CN202320948298.3U CN202320948298U CN220024933U CN 220024933 U CN220024933 U CN 220024933U CN 202320948298 U CN202320948298 U CN 202320948298U CN 220024933 U CN220024933 U CN 220024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switching tube
port
voltag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482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482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4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4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4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系统,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设备和基座,清洁设备包括电压检测单元、第一端口和多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多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一电压输入端和地之间,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多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中的相邻两个第一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第一端口连接于多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中的相邻两个第一分压电阻之间;基座包括第二端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分压电阻,第二端口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分压电阻接地;当清洁设备位于基座上的预设位置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接触形成导电连接;当清洁设备离开预设位置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离。根据本申请的清洁系统可以低成本地判断清洁设备是否处于基座上的预设位置。

Description

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清洁系统通常由清洁设备(例如手持式电拖把、拖地机器人、扫拖地机器人等)和基座组成,当清洁设备处于基座上的预设位置时,基座可以对清洁设备进行充电、烘干等,清洁设备需要识别其是否位于基座上的预设位置,并在其不位于基座上的预设位置时进入清洁模式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在其位于基座上的预设位置时禁止进入清洁模式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充电状态、烘干状态等。
目前,清洁设备和基座上通常分别设置有霍尔传感器和磁铁,以便识别清洁设备处于基座上的预设位置。霍尔传感器和磁铁成本相对较高,且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大,且霍尔传感器和磁铁感应距离要求尽量靠近,这增加了清洁系统的结构设计难度。
因此需要进行改进,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所述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设备和基座;
所述清洁设备包括电压检测单元、第一端口和多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多个串联的所述第一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一电压输入端和地之间,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多个串联的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所述第一端口连接于所述多个串联的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之间;
所述基座包括第二端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端口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分压电阻接地;
当所述清洁设备位于所述基座上的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接触形成导电连接;
当所述清洁设备离开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系统,清洁设备位于基座上的预设位置和离开该预设位置时,有不同的分压电阻参与分压,从而,电压检测单元可以检测到不同的电压值,进而,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电压值判断清洁设备是否位于基座上的预设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系统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较低,且可以有效降低清洁系统的结构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申请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座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PWM信号生成单元通过第一端口输出的PWM信号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清洁设备,110-电压检测单元,120-第一端口,130、131-第一分压电阻,140-第一电压输入端,150-PWM信号生成单元,151-控制器,
200-基座,210-第二端口,220-第二分压电阻,230-PWM驱动单元,231-控制组件,240-用电器件,250-第二电压输入端,260-第三电压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申请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参照附图1对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清洁系统进行示例性说明,该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设备100和基座200。清洁设备100可以为洗地机(也称为手持式电拖把)、非手持式的拖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器人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0可以包括充电触点、电池、滚筒、电机、吸水风机、污水箱及显示屏等,滚筒是外边包有布料的圆筒,圆筒的一端与电机相接,电机带动滚筒转动,从而可以擦洗地板,吸水风机可以在擦洗地板的同时把污水吸进污水箱。基座200也可以称为底座或基站,其可以包括充电触点、供电单元等。当清洁设备100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清洁设备100上的充电触点与基座200上的充电触点接触形成电连接,基座200通过充电触点对清洁设备100的电池进行充电,清洁设备100通过显示屏显示充电状态等。当清洁设备100离开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清洁设备100启动电机、吸水风机等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0包括电压检测单元110、第一端口120、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串联设置且整体连接于第一电压输入端140和地之间,也即第一电压输入端140通过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与地连接,从而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可以对第一电压输入端140输入的电压进行分压。第一电压输入端140可以与清洁设备100中的电池连接,电池通过第一电压输入端140输出数值恒定的电压(例如5V或其它合适数值的电压)。电压检测单元110连接于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之间,用于检测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之间的电压。电压检测单元110可以为单片机或其它合适的电压检测器件,电压检测单元110具有模数转换器,该模数转换器可以将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之间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而可以根据该数据信号确定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之间的电压。第一端口120连接于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基座200包括第二端口210和第二分压电阻220,第二端口210通过第二分压电阻220接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压电阻130(131)和第二分压电阻220可以为电阻本身,也可以为具有固定电阻值的其它电子器件。当清洁设备100位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第一端口120和第二端口210接触形成导电连接,此时,第一分压电阻131和第二分压电阻220并联,第一分压电阻131和第二分压电阻220整体与第一分压电阻130并联,第一分压电阻130、第一分压电阻131和第二分压电阻220共同参与分压,电压检测单元110可以检测到第一电压值。当清洁设备100离开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第一端口120和第二端口210分离,此时第一电压输入端140通过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与地连接,仅第一分压电阻130和第一分压电阻131参与分压,电压检测单元110可以检测到第二电压值,第二电压值显然不同于第一电压值。从而,本实施例的清洁设备100可以根据电压检测单元110检测到的电压值来判断清洁设备100是否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也即,电压检测单元110检测到的电压为第一电压值时,清洁设备100位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电压检测单元110检测到的电压为第二电压值时,清洁设备100不位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本实施例的清洁系统无需在清洁设备100和基座200上设置霍尔传感器和磁铁就可判断清洁设备100是否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较低,且可以有效降低清洁系统的结构设计难度。此外,对于不同型号的基座200,其中的第二分压电阻220可以配置为不同的阻值,从而,当清洁设备100位于不同型号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电压检测单元110检测到的第一电压值也各不相同,进而,可以根据电压检测单元110检测到的电压值,来确定基座200的型号,从而提升清洁设备100的兼容性。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压电阻的数量可以为3个或更多个,3个或更多个第一分压电阻串联设置且整体连接于第一电压输入端140和地之间,也即第一电压输入端140通过3个或更多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与地连接,电压检测单元110用于检测3个或更多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中的相邻两个第一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第一端口120连接于3个或更多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中的相邻两个第一分压电阻之间。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分压电阻220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更多个,2个或更多个第二分压电阻220串联设置且整体连接于第二端口210和地之间。
参见附图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清洁系统中,清洁设备100还包括PWM信号生成单元150,PWM信号生成单元150连接于第一端口120,用于通过第一端口120输出PWM信号。基座200还包括的PWM驱动单元230和用电器件240,PWM驱动单元230与第二端口210和用电器件240连接,用于在第一端口120和第二端口210接触形成导电连接时,根据来自第一端口120的PWM信号驱动用电器件240工作。用电器件240可以包括基座200上风扇、加热器或其它合适的功能器件,风扇用于在清洁设备100位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对清洁设备100的滚筒进行吹风,以吹干滚筒,加热器用于加热风扇吹出的风或用于直接对滚筒进行加热,以烘干滚筒。本申请实施例的清洁系统,通过单线端口(也即第一端口120和第二端口210)同时实现在位检测(判断清洁设备100是否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和启动用电器件240的功能,有效简化了清洁设备100和基座200的布线。
参见附图3、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清洁系统中,清洁设备100包括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电压检测单元110、第一端口120和PWM信号生成单元150,基座200包括分压电阻R5、分压电阻R6、PWM驱动单元230和用电器件240。
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串联连接,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压输入端140连接,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与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与分压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分压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电压检测单元110为具有模数转换器的单片机,其与分压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用于检测分压电阻R2和分压电阻R3之间的电压。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分压电阻R3的第一端与电压检测单元11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RC滤波电路以进行滤波。第一端口120与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分压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口210连接,分压电阻R5的第二端与分压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分压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当清洁设备100未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第一端口120与第二端口210分离,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从第一电压输入端140进行分压。当清洁设备100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第一端口120与第二端口210接触形成导电连接,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与分压电阻R5、分压电阻R6并联,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5、分压电阻R6共同从第一电压输入端140进行分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压输入端140输入的电压为5V,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分压电阻R5、分压电阻R6的阻值分别为5.1KΩ、51KΩ、51KΩ、4.7KΩ、2.4KΩ,当清洁设备100未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电压检测单元110检测到电压约为2.38V,当清洁设备100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电压检测单元110检测到电压约为1.34V,从而,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电压值,判断清洁设备100是否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当判定清洁设备100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清洁设备100可以通过其上的显示屏显示诸如充电状态等信息,当判定清洁设备100不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清洁设备100可以进入清洁模式(诸如拖地模式等)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并在显示屏上显示与清洁模式相关的信息。
PWM信号生成单元150包括控制器151和第一开关管Q1,控制器151与第一开关管Q1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导通和截止,第一开关管Q1与第一端口120和地连接,当第一开关管Q1导通时,第一端口120接地,当第一开关管Q1截止时,第一端口120与地断开。具体地,控制器151可以为具有PWM发生器的单片机(控制器151与电压检测单元110可以为同一单片机),其用于产生PWM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导通和截止。第一开关管Q1为NMOS管,其栅极与控制器151连接,源极接地,漏极与第一端口120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和栅极还通过电阻R4连接。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也可以为三极管。当控制器151产生PWM信号为处于高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和漏极导通,第一端口120接地,第一端口120处于低电平;当控制器151产生PWM信号为处于低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和漏极截止,第一端口120不接地,第一端口120处于高电平。从而,当清洁设备100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PWM信号生成单元150可以控制第一端口120在高低电平之间切换,以在第一端口120处产生PWM信号,并通过第一端口120输出至第二端口210。由于第一端口120处于低电平时,电压检测单元110检测到的电压为0V,无法正常判断清洁设备100是否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第一端口120处于高电平时,电压检测单元110可以正常检测电压以判断清洁设备100是否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因此,该第一端口120处的PWM信号需要有较长的时间处于高电平(PWM信号处于高电平时间需要远大于处于低电平的时间),以进行在位检测,以便及时侦测到清洁设备100离开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口120处的PWM信号的波形如图4所示,该PWM信号为短时间方波(高低电平不断切换)和长时间高电平(持续高电平)的组合信号,短时间方波和长时间高电平不断交替,短时间的方波的持续时间远小于长时间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短时间方波的持续时间例如可以为0.5ms或其它合适的时间,长时间的方波的持续时间可以为500ms或其它合适的时间。
PWM驱动单元230包括控制组件23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控制组件231与第二电压输入端250、第二端口210和第二开关管Q2连接,控制组件231用于根据来自第一端口120的PWM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管Q2导通或截止。第三开关管Q3与第二开关管Q2、用电器件240和第三电压输入端260连接,第三开关管Q3配置为在第二开关管Q2导通时导通,当第三开关管Q3导通时,第三电压输入端260通过第三开关管Q3对用电器件240进行供电以使用电器件进行工作。
具体地,控制组件231包括电阻R7、第四开关管Q4、电阻R8、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电阻R9和电阻R10。电阻R7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压输入端250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250可以与基座200上供电单元连接,该供电单元用于接收外部供电以在第二电压输入端250产生电压输入。该供电单元可以包括电源线、与电源线(直接或间接)电连接的变压器、与变压器(直接或间接)电连接的整流电路、与整流电路(直接或间接)电连接的滤波电路和与滤波电路(直接或间接)电连接的稳压电路。电阻R7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与第二端口210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三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4为三极管,其第一端为发射极、第二端为基极、第三端为集电极。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开关管Q4也可以为NMOS管。第四开关管Q4用于在第一端口120输出的PWM信号处于高电平时导通,使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在第一端口120输出的PWM信号处于低电平时截止。电阻R8的第一端与第四开关Q4管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用于使自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的方向导通(相反的方向截止)。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用于使自地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的方向导通(相反的方向截止)。电阻R9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与第三开关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管Q2为三极管,其第一端为基极,第二端为集电极,第三端为发射极。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管Q2也可也为NMOS管。当清洁设备100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且第一端口120处于低电平时,第四开关管Q4截止,第二电压输入端250、电阻R7、电阻R8、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和地形成充电回路,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充电,第二电容C2的容量可以配置为远小于第一电容C1,从而可以使第二电容C2的电压远大于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电压通过电阻R9驱动第二关管Q2导通。当清洁设备100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且第一端口120处于高电平时,第四开关管Q4导通,第一电容C1、电阻R8、第四开关管Q4、第二二极管D2形成放电回路,第二电容C2、电阻R9、电阻R10形成放电回路,第一电容C1通过电阻R8放电,电阻R8起到放电限流的作用,第二电容C2通过电阻R9和电阻R10放电。第一二极管D1的设置使得只能通过其对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第二电容C2不能通过其进行放电,从而第二电容C2只能通过电阻R9和电阻R10放电。
在本实施例中,PWM驱动单元230还包括第三电容C3、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和电阻R14。电阻R11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压输入端260连接,第三电压输入端260可以与基座200上供电单元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连接,电阻R13的第一端与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14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与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三端与用电器件240的第一端连接,用电器件240的第二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关管Q3为PMOS管,其第一端为源极,第二端为栅极,第三端为漏极。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开关管Q3也可也为三极管。当第二开关管Q2导通时,第三电压输入端260、电阻R11、电阻R12、第二开关管Q2和地形成的回路导通,电阻R11两端的电压驱动第三开关管Q3导通,第三电压输入端260、第三开关管Q3、用电器件240和地形成的回路导通,用电器件240接受第三电压输入端260的供电进行工作,同时,第三电容C3通过电阻R14进行放电。当第二开关管Q2截止时,第三电压输入端26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2、第三电容C3和地形成的回路导通,电阻R11两端的电压驱动第三开关管Q3导通,第三电容C3开始充电,第三电容C3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相应地,电阻R11两端的电压逐渐减小,一定时间后,电阻R11两端的电压小于第三开关管Q3的阈值电压(也即使第三开关管Q3导通的最小电压),第三开关管Q3截止,用电器件240断电停止工作。也即,第三电容C3可以起到缓启的作用,使第三开关管Q3在第二开关管Q2截止后不会立即截止,而是保持导通状态一段时间,之后再截止。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端口120处的PWM信号为短时间方波时,方波可以通过第四开关管Q4、电阻R8、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和地形成电压,驱动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二开关管Q2导通时,第三电压输入端260、电阻R11、电阻R12、第二开关管Q2和地形成的回路导通,电阻R11两端的电压驱动第三开关管Q3导通,第三电压输入端260、第三开关管Q3、用电器件240和地形成的回路导通,第三电压输入端260通过第三开关管Q3对用电器件240进行供电以使用电器件240进行工作。当第一端口120处的PWM信号为长时间高电平时,第四开关管Q4截止,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放电至0V,第二开关管Q2截止,第三电压输入端26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2、第三电容C3和地形成的回路导通,电阻R11两端的电压驱动第三开关管Q3导通,第三电压输入端260、第三开关管Q3、用电器件240和地形成的回路导通,用电器件240接受第三电压输入端260的供电继续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容C3配置为使得第三开关管Q3在第二开关管Q2截止后保持导通状态的时间大于长时间高电平持续的时间,从而可以使长时间高电平持续的时间内,第三开关管Q3始终保持导通状态,也即,第三开关管Q3在PWM信号为短时间方波和长时间高电平时均保持导通状态,用电器件240在PWM信号为短时间方波和长时间高电平时均处于工作状态。当用电器件240为风扇时,只要通过PWM信号生成单元150在第一端口120处产生如图5所示的PWM信号,可以使风扇在清洁设备100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持续工作以吹干清洁设备100的滚筒。在清洁设备100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时,如果需要控制用电器件240停止工作,只需要通过PWM信号生成单元150在第一端口120处产生持续高电平即可。在本申请实施中,由于第一端口120处的PWM信号处于高电平状态的时间远远大于处于低电平状态的时间,因此,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可以通过电压检测单元110检测到的电压判断清洁设备100是否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延迟不超过0.5ms(也即小于短时间方波持续的时间)。也即,本实施例的清洁系统,在用电器件240工作的同时,也能够近乎实时检测清洁设备100是否处于基座200上的预设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PWM驱动单元230还包括第四电容C4、保险丝F1、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五电容C5。第四电容C4的两端分别与用电器件240的两端连接,用于进行EMI滤波。保险丝F1连接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三端和用电器件240之间,用于在用电器件240短路时熔断,使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三端和用电器件240之间断开,避免第三电压输入端260在用电器件240短路时通过第三开关管Q3和短路的用电器件240接地,造成诸如起火之类的危险情况的发生。第三二极管D3的两端分别与用电器件240的两端连接,且允许自用电器件240第二端向用电器件240第一端的方向导通(相反方向截止),用于防止负压。第五电容C5的两端分别与电阻R11的两端连接,用于滤波和使电路缓慢启动。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231由电阻、电容、开关管、二极管组成,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无需在基座200上配置特定的诸如单片机之类的控制器来控制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在其它一些实施例,控制组件231也可以包括为单片机(或其它合适的控制器)及相应的外围电路,该单片机可以配置为根据来自第一端口120的PWM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和电阻R14。可以替换成其它数量的电阻或其它类型的电子器件,只要其替换后,满足如下条件即可:第三开关管Q3可以在第二开关管Q2导通时导通,电容C3可以在第二开关管Q2导通时进行放电,在第二开关管Q2截止时进行充电,第三开关管Q3在第二开关管Q2的充电过程中导通预设时间。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PWM驱动单元230中也可以不设置电阻R13、电阻R14和第三电容C3,此时,PWM驱动单元230可以根据来自第一端口130的PWM信号驱动用电器件240间歇性工作。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申请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申请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申请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清洁系统,所述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设备和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设备包括电压检测单元、第一端口和多个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多个串联的所述第一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一电压输入端和地之间,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多个串联的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所述第一端口连接于所述多个串联的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之间;
所述基座包括第二端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端口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分压电阻接地;
当所述清洁设备位于所述基座上的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接触形成导电连接;
当所述清洁设备离开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PWM信号生成单元,所述PWM信号生成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端口输出PWM信号;
所述基座还包括的PWM驱动单元和用电器件,所述PWM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用电器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接触形成导电连接时,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端口的PWM信号驱动所述用电器件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PWM信号生成单元包括控制器和第一开关管;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开关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通断;
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一端口和地连接,当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时,所述第一端口接地,当所述第一开关管截止时,所述第一端口与地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PWM驱动单元包括控制组件、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
所述控制组件与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端口的PWM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或截止;
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用电器件和第三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时导通,当所述第三开关管导通时,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管对所述用电器件进行供电以使所述用电器件进行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阻R7、第四开关管、电阻R8、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二二极管、电阻R9和电阻R10;
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PWM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三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三电容配置为在所述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时进行放电,在所述第二开关管截止时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管配置为在所述第三电容的充电过程中导通预设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PWM驱动单元还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和电阻R14;
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
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电阻R1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用电器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用电器件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PWM驱动单元还包括第四电容、保险丝和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四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用电器件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通过所述保险丝与所述用电器件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用电器件的两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电器件包括风扇和/或加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设备为洗地机、拖地机器人或扫拖一体机器人。
CN202320948298.3U 2023-04-24 2023-04-24 清洁系统 Active CN220024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8298.3U CN220024933U (zh) 2023-04-24 2023-04-24 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8298.3U CN220024933U (zh) 2023-04-24 2023-04-24 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4933U true CN220024933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48298.3U Active CN220024933U (zh) 2023-04-24 2023-04-24 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4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8769Y (zh) 真空吸尘器
CN203263300U (zh) 电扫除装置
JP4299437B2 (ja) 小型電気装置用の洗浄装置
JP4838883B2 (ja) エネルギー源の不足電圧を検出するための回路装置
US5363534A (en) Vacuum cleaner and suction tube for use with a vacuum cleaner
CN220024933U (zh) 清洁系统
CN104539274A (zh) 一种复位电路及WiFi通信系统
CA2027552A1 (en) Arrangement for a vacuum cleaner
CN104720718A (zh) 洗碗机和洗碗机的控制方法
CN217987472U (zh) 洗地机
CN209358513U (zh) 一种延时关机电路、主板和净水器
WO2016143390A1 (ja) 電気掃除装置
CN212620993U (zh) 一种扫地机水箱水位的检测装置及扫地机
CN204442329U (zh) 一种机械开关遥控化模块及智能开关
CN109814437A (zh) 零功耗待机唤醒电路及电器设备
CN208211979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JPS5838525A (ja) 電動式床用吸込装置
JP2003000503A (ja) 電気掃除機
US5117172A (en) Continuous battery-charging replacing device
JP2002078654A (ja) 電気掃除機
CN203243081U (zh) 电气设备
CN218381195U (zh) 一种水满检测电路及拖地机基站
CN107340719B (zh) 开机自锁装置及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9602337B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EP0677908A2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oupling an internal ground to an external grou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