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2753U -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2753U
CN220022753U CN202320316939.3U CN202320316939U CN220022753U CN 220022753 U CN220022753 U CN 220022753U CN 202320316939 U CN202320316939 U CN 202320316939U CN 220022753 U CN220022753 U CN 220022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testing
piece
fixture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169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传东
孙敏
徐伟平
董福华
钟小伟
张长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ke Energy Fei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ke Energy Fei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ke Energy Fei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ke Energy Fei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169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2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2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2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涉及光伏组件测试技术领域,其中,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用于与测试设备配合来测试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包括:工装主体;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工装主体上,所述连接组件用于电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测试设备;至少一个缓冲件,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朝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至少两个辅助缓冲件,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至少两个所述辅助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工装主体背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的相对两端。本申请可以避免测试工装发生形变,提高测试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组件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伏组件的生产结束后,还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一些电性能测试,如EL检测、伏安特性曲线测试等,测试时需要通过测试工装将光伏组件和测试设备进行电连接。
在进行电性能测试时,测试工装卡接在光伏组件的边框上,测试设备的探针下压后,悬空的测试工装容易产生形变,导致测试结果异常。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用于避免测试工装发生形变,提高测试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用于与测试设备配合来测试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包括:
工装主体;
连接组件,设置于工装主体上,连接组件用于电连接光伏组件和测试设备;
至少一个缓冲件,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缓冲件设置于连接组件朝向光伏组件的一侧;
至少两个辅助缓冲件,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至少两个辅助缓冲件设置于工装主体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的相对两端。
可选地,其中:
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工装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包括多个缓冲件,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朝向光伏组件的一侧。
可选地,其中:
测试设备包括探针,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第一连接件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片,第二连接件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用于通过探针与测试设备电连接;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导电片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与光伏组件电连接。
可选地,其中:
辅助缓冲件包括第一导向柱和套设在第一导向柱上的第一弹性件,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第一导向柱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一导向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位于工装主体内,第二端背离工装主体向远离光伏组件的方向延伸;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导向柱的第一端和工装主体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
可选地,其中:
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光伏组件测试工装还包括用于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卡接的多个卡接组件,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分别设置于工装主体相对两端;卡接组件包括卡接件、第二导向柱以及套设在第二导向柱上的第二弹性件,第二导向柱的一端与卡接件连接,另一端与工装主体的端部连接。
可选地,其中:
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光伏组件测试工装还包括多个L形导向柱,第一L形导向柱和第二L形导向柱分别设置于工装的相对两端;
L形导向柱具有沿光伏组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和沿光伏组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的一端与第二导向部的一端相接,第一导向部的另一端背离工装主体向远离光伏组件的方向延伸,第二导向部的另一端与卡接件连接;
辅助缓冲件包括套设在第一导向部上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导向部远离第二导向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工装主体连接;卡接组件包括套设在第二导向部上的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卡接件连接,另一端与工装主体连接。
可选地,其中:
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缓冲件具有第一高度h1,15mm≤h1≤18mm。
可选地,其中:
缓冲件为防静电缓冲件。
可选地,其中:
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第一连接件在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相应缓冲件在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第二连接件在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相应缓冲件在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用于测试光伏组件的电性能,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设备及光伏组件测试工装,测试设备用于与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电连接,光伏组件测试工装为第一方面所描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连接组件朝向光伏组件的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件,工装主体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辅助缓冲件。当测试设备与连接组件发生接触时,连接组件下方的缓冲件可以直接支撑连接组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连接组件及工装主体在受到接触力之后发生形变;设置于工装主体背离光伏组件一侧的辅助缓冲件可以为工装主体提供辅助缓冲作用,进一步防止工装主体的变形。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可以利用缓冲件和辅助缓冲件的缓冲作用避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发生形变,保证了测试设备与连接组件之间的充分接触,进而增大了测试设备与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电性能测试的正常及稳定进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组件测试的良率。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上电工装的侧视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上电工装受到探针压力后形变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俯视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左视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受到探针压力时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L形导向柱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上电工装的侧视图;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上电工装受到探针压力后形变的侧视图。
在光伏组件的生产结束后,还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一些电性能测试,如EL检测、伏安特性曲线测试等,测试时需要通过测试工装将光伏组件和测试设备进行电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进行电性能测试时,测试工装4卡接在光伏组件的边框上,测试设备的探针2下压与测试工装4上的铜片41接触,图2中的箭头即表示测试设备通过探针2施加给测试工装4的压力3。在使用目前的测试工装4进行测试时,由于测试工装4在铜片41位置处悬空且无支撑,探针2下压后使得测试工装4发生形变,探针2与铜片41之间的接触面减少,导致测试误判或黑串(指电池串短路)、零功率、低功率等测试结果异常。此外,目前的测试工装4仅能测试单一版型的光伏组件,不能随着组件版型的变化而适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用于避免测试工装发生形变,提高测试准确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俯视图;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左视图;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受到探针压力时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用于与测试设备配合来测试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包括:
工装主体10;
连接组件,设置于工装主体10上,连接组件用于电连接光伏组件和测试设备;
至少一个缓冲件13,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缓冲件13设置于连接组件朝向光伏组件的一侧;
至少两个辅助缓冲件14,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至少两个辅助缓冲件14设置于工装主体10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的相对两端。
具体实施时,如图3~图7所示,在对光伏组件进行电性能测试时,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与光伏组件的表面相对,工装主体10上的连接组件分别与光伏组件和测试设备电连接,实现了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和测试设备三者的电连接,其中,测试设备通过与连接组件接触实现电连接。
通过上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组成结构和具体实施过程可知,如图3~图7所示,在对光伏组件进行电性能测试时,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工装主体10与光伏组件的表面相对,设置于工装主体10上的连接组件可以分别电连接光伏组件和测试设备,使得测试设备可以通过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实现与光伏组件的电连接,便于后续进行电性能测试。其中,在进行电性能测试时,测试设备通过与连接组件接触的方式与连接组件电连接。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连接组件朝向光伏组件的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件13,即缓冲件13位于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之间,工装主体10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辅助缓冲件14。当测试设备与连接组件发生接触时,连接组件下方的缓冲件13可以直接支撑连接组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连接组件及工装主体10在受到接触力之后发生形变;设置于工装主体10背离光伏组件一侧的辅助缓冲件14可以为工装主体10提供辅助缓冲作用,进一步防止工装主体10的变形。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可以利用缓冲件13和辅助缓冲件14的缓冲作用避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发生形变,保证了测试设备与连接组件之间的充分接触,进而增大了测试设备与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测试设备与测试工装接触不良,从而保证了电性能测试的正常及稳定进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组件测试的良率,有良好的防误判效果,同时还延长了测试工装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如图3~图7所示,辅助缓冲件14不仅可以在工装主体10受到测试设备的接触力时提供辅助缓冲作用,当光伏组件版型更换发生厚度变化挤压工装主体10时,辅助缓冲件14也可以提供缓冲作用,不仅可以防止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发生挤压形变,还提高了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适应性。此外,在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工装主体10的两端支撑在光伏组件相对两侧的边框上,而辅助缓冲件14是直接作用在工装主体10上的,故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至少包括两个辅助缓冲件14,设于工装主体10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的相对两端,均衡了工装主体10两端受到的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可以包括一个缓冲件,在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缓冲件可以设置在整个工装主体与光伏组件之间,为整个工装主体及连接组件提供支撑及缓冲作用;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为整体式连接组件,在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缓冲件设置在整体式连接组件与光伏组件之间,支撑并缓冲整体式连接组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3~图7所示,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工装主体10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包括多个缓冲件13,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第一缓冲件130和第二缓冲件131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朝向光伏组件的一侧。
基于此,如图3~图7所示,连接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工装主体10两端的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在电性能测试时,测试设备通过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接触,实现了与光伏组件之间的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也可以包括多个缓冲件13,例如可以为两个,在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的状态下,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朝向光伏组件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件130和第二缓冲件131。在测试设备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接触的过程中,对应设置的第一缓冲件130和第二缓冲件131可以分别支撑并缓冲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通过防止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变形,针对性地保证了测试设备与连接件之间的充分接触,提高了电性能测试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示例性的,第一连接件可以与第一缓冲件相对应,也可以与第二缓冲件相对应,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定。以下以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缓冲件相对应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性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为不同极性的连接件,例如第一连接件为正极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为负极连接件,或者第一连接件为负极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为正极连接件,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图7所示,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第一连接件11在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相应缓冲件13在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第二连接件12在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相应缓冲件13在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
基于此,如图3~图7所示,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在光伏组件上时,第一连接件11与相应设置的缓冲件13在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重合,第二连接件12也与相应设置的缓冲件13在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重合,即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整体形状与相应的缓冲件13的整体形状相匹配,且接触面的面积相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缓冲件13与相应的连接件完全匹配,在防止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发生形变,提高测试准确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缓冲件13的体积,从而减少了测试成本。
示例性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一缓冲件可以采用形状相同的模具冲压成型,第二连接件和第二缓冲件可以采用形状相同的模具冲压成型,可以保证形成的缓冲件与相应的连接件形状更加匹配,同时,采用冲压成型工艺形成的缓冲件和连接件结构更加紧实,不易形变,可以进一步提高测试过程的稳定性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缓冲件和第一连接件之间、第二缓冲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可以通过胶黏剂进行连接,使得缓冲件与相应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不易脱落。胶黏剂的具体种类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测试设备包括探针2,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第一连接件11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片,第二连接件12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用于通过探针2与测试设备电连接;第一连接件1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件12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导电片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与光伏组件电连接。
基于此,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处于安装在光伏组件上的状态时,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分别具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如图6所示,在电性能测试时,测试设备中的探针2位于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正上方,沿着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下压至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接触。在探针2下压的过程中,悬空的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会因探针2的压力3发生形变,造成探针2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接触面积减少,导致电性能测试异常。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下方设置第一缓冲件130和第二缓冲件131,为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提供了支撑,避免了连接件的变形,从而保证了探针2与导电片之间的充分接触,提高了电性能测试的稳定性及准确性。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的一侧还分别设置有用于电连接光伏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还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第二连接端子还与第二导电片电连接,由此实现了测试设备、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和光伏组件三者之间的电连接,便于后续进行光伏组件的电性能测试。
示例性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可以通过光伏组件的接线盒与光伏组件电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可以为导电金属片,例如导电铜片等,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可以采用导线插接口等形式,此处仅做举例,并不具体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缓冲件13具有第一高度h1,15mm≤h1≤18mm。
基于此,如图6所示,在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处于安装在光伏组件上的状态时,由于缓冲件13位于测试工装与光伏组件之间,为了在缓冲测试工装的同时不影响到光伏组件本身,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缓冲件13具有的第一高度h1应处在15mm与18mm之间。若缓冲件13的第一高度h1小于15mm,则缓冲件13过薄,无法达到理想的缓冲效果,从而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若缓冲件13的第一高度h1大于18mm,则缓冲件13过厚,可能挤压到光伏组件及在光伏组件测试工装,不仅无法维持测试工装的水平形态,还可能造成光伏组件的损坏。
示例性的,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缓冲件具有的第一高度h1可以为15mm、16mm、17mm、18mm等等,此处仅做举例,并不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缓冲件可以为泡棉,具体材质可以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氯丁橡胶(Chloroprene Rubber,CR)、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EPDM)、聚乙烯(polyethylene,PE)等等,此处仅做举例,并不具体限定。
例如,缓冲件可以为EVA泡棉。
在一些示例中,缓冲件为防静电缓冲件。
由于光伏组件测试工装主要由金属材料制作,在电性能测试的过程中,金属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在与光伏组件接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对测试造成电干扰。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件可以为防静电缓冲件,在将光伏组件与金属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分隔开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防静电的缓冲件隔绝测试过程中的静电,使得测试过程免于电干扰,进一步提高了光伏组件电性能测试的稳定性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此时,缓冲件可以为防静电的EVA泡棉。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L形导向柱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局部示意图。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3~图8所示,辅助缓冲件14包括第一导向柱和套设在第一导向柱上的第一弹性件141,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第一导向柱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一导向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位于工装主体10内,第二端背离工装主体10向远离光伏组件的方向延伸;第一弹性件14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导向柱的第一端和工装主体10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
基于此,如图3~图8所示,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第一弹性件141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柱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工装主体10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的表面,由于第一导向柱的一端位于工装主体10内,另一端在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朝着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延伸,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受到探针2的压力3时,工装主体10发生形变,第一弹性件141也随之被拉伸,同时向工装主体10提供反作用力,将工装主体10向远离光伏组件的方向提拉,维持工装主体10的水平形态,进一步保证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可以与测试设备的探针2充分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性能测试的稳定性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如图3~图8所示,当光伏组件的版型更换发生厚度变化,尤其是组件变厚时,考虑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具有缓冲件13,安装至光伏组件上后,较厚的光伏组件会通过缓冲件13挤压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导致工装主体10发生反向形变,此时第一弹性件141也随之被压缩,同时向工装主体10提供反作用力,将工装主体10向靠近光伏组件的方向压,维持工装主体10的水平形态,在进一步提高电性能测试的稳定性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使得提高了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适应性。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可以利用辅助缓冲件14来适应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不需要针对不同版型的光伏组件来更换测试工装,安装方便,降低了现场作业人员的疲劳度。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其中一端,辅助缓冲件14可以设置不止一个,例如可以如图3所示设置两个,还可以设置更多,具体数量及位置可以根据测试成本及第一弹力件的限位能力等综合考虑,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3~图8所示,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光伏组件测试工装还包括用于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卡接的多个卡接组件15,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分别设置于工装主体10相对两端;卡接组件15包括卡接件151、第二导向柱以及套设在第二导向柱上的第二弹性件152,第二导向柱的一端与卡接件151连接,另一端与工装主体10的端部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3~图8所示,在将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至光伏组件上时,可以先将与第二弹性件152连接的卡接组件15向工装主体10的方向移动,第二弹性件152也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将卡接件151与光伏组件相对两边的边框对准,在第二弹性件152的弹力作用下,卡接件151可以卡接在边框上。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第二弹性件152的弹力,使得卡接组件15与工装主体1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进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光伏组件,同时保证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可以稳定支撑在光伏组件上,进一步提高了测试过程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一个卡接组件15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导向柱和多个套设在第二导向柱上的第二弹性件152,均匀分布在卡接件151和工装主体10的端部之间,使得卡接件151的移动更加灵活,同时使得卡接组件15在光伏组件上的支撑更加稳定。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其中一端,辅助缓冲件的位置可以自由调整,例如可以为靠近连接件、靠近卡接组件、位于连接件与卡接组件之间的工装主体上等等,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3~图8所示,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光伏组件测试工装还包括多个L形导向柱16,第一L形导向柱和第二L形导向柱分别设置于工装的相对两端;
L形导向柱16具有沿光伏组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161和沿光伏组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部162,第一导向部161的一端与第二导向部162的一端相接,第一导向部161的另一端背离工装主体10向远离光伏组件的方向延伸,第二导向部162的另一端与卡接件151连接;
辅助缓冲件14包括套设在第一导向部161上的第一弹性件141,第一弹性件141的一端与第一导向部161背离第二导向部16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工装主体10连接;卡接组件15包括套设在第二导向部162上的第二弹性件152,第二弹性件152的一端与卡接件151连接,另一端与工装主体10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3~图8所示,可以将卡接组件15中的第二导向柱及缓冲件14中的第一导向柱连在一起形成连杆结构,使得结构更具稳定性。此时,工装主体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形导向柱16,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处于安装在光伏组件上的状态时,L形导向柱16的两端分别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延伸,构成第一导向部161和第二导向部162。其中,第二导向部162的一端与第一导向部161的一端相连,与分开的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相比,端部相连的L形导向柱16不易掉落,结构稳定性更强,使用寿命也更长。第二导向部162的另一端与卡接件151相连接,为套设在第二导向部162上的第二弹性件152提供导向作用,使得第二弹性件152可以在第二导向部162的作用下沿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具体的,第二弹性件152的一端可以与卡接件151连接,另一端可以与工装主体10连接,使得卡接件151可以在第二弹性件152的弹力作用下来回移动,便于调节卡接件151与光伏组件边框之间的距离。第一导向部161的另一端背离工装主体10朝向远离光伏组件的方向延伸,为套设在第一导向部161上的第一弹性件141提供沿光伏组件厚度方向上的导向作用,且第一弹性件141的一端与第一导向部161背离第二导向部16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工装主体10连接,使得工装主体10可以在第一弹性件141的弹力作用下避免发生形变,提高了电性能测试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还可以包括用于调整工装主体长度的至少一个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在工装主体上,例如可以位于连接组件与卡接组件之间的位置,也可以位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位置等等,调节组件可以通过螺丝及调节孔的形式来调节工装主体的长度,也可以通过滑动连接的滑轨的形式来调节工装主体的长度等等,此处仅做举例,并不具体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用于测试光伏组件的电性能,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设备及光伏组件测试工装,测试设备用于与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电连接,光伏组件测试工装为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测试系统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当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时,连接组件朝向光伏组件的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件,工装主体背离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辅助缓冲件。当测试设备与连接组件发生接触时,连接组件下方的缓冲件可以直接支撑连接组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连接组件及工装主体在受到接触力之后发生形变;设置于工装主体背离光伏组件一侧的辅助缓冲件可以为工装主体提供辅助缓冲作用,进一步防止工装主体的变形。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可以利用缓冲件和辅助缓冲件的缓冲作用避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发生形变,保证了测试设备与连接组件之间的充分接触,进而增大了测试设备与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电性能测试的正常及稳定进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组件测试的良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测试设备配合来测试光伏组件的电性能,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包括:
工装主体;
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工装主体上,所述连接组件用于电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测试设备;
至少一个缓冲件,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朝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
至少两个辅助缓冲件,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至少两个所述辅助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工装主体背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的相对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工装主体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包括多个所述缓冲件,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包括探针,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所述第一连接件背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连接件背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用于通过所述探针与所述测试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缓冲件包括第一导向柱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柱上的第一弹性件,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所述第一导向柱沿所述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工装主体内,所述第二端背离所述工装主体向远离所述光伏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柱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工装主体背离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卡接的多个卡接组件,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工装主体相对两端;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件、第二导向柱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柱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卡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装主体的端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还包括多个L形导向柱,第一L形导向柱和第二L形导向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工装的相对两端;
所述L形导向柱具有沿所述光伏组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和沿所述光伏组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另一端背离所述工装主体向远离所述光伏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件连接;
所述辅助缓冲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上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部远离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装主体连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部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卡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装主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沿所述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缓冲件具有第一高度h1,15mm≤h1≤1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防静电缓冲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上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相应所述缓冲件在所述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相应所述缓冲件在所述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
10.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测试光伏组件的电性能,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设备及光伏组件测试工装,所述测试设备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电连接,所述光伏组件测试工装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CN202320316939.3U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Active CN220022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6939.3U CN220022753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6939.3U CN220022753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2753U true CN220022753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8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16939.3U Active CN220022753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2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6400B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便携式电子屏幕测试治具
CN207457297U (zh) 用于测试大电流软包锂电池的夹具
CN104049115A (zh) 聚合物软包电池检测夹具
CN202794237U (zh) 用于贴装电容元件老化试验的夹具
CN220022753U (zh)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CN201590462U (zh) 一种电池夹具
CN216285580U (zh) 一种集成电路通电测试设备
CN110587203A (zh) 一种电芯模组的端部焊接工装
KR100976538B1 (ko) 나이프형 절환 개폐기
CN105698993A (zh) 一种用于车门或滑动式天窗的夹紧力检测装置
CN211700767U (zh)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光伏组件
CN107855967B (zh) 一种浮动式平面定位平台
CN219268818U (zh) 稳定型测试装置
CN219891298U (zh) 探针夹具机构
CN217691780U (zh) 一种上电工装及测试系统
CN112147520A (zh) 一种软包电池边电压检测装置及边电压检测方法
CN210110713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测试工装
CN216622536U (zh) 一种用于穿心式分流器测试的检测工装
CN220438383U (zh) 一种转接测试结构
CN214622789U (zh) 边电压测试机构及电池生产线
CN210123966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测试工装
CN219715501U (zh) 一种仿电池测试治具
CN214473499U (zh) 一种电池性能测试固定支架
CN209311626U (zh) 一种端子台绝缘耐压测试工装
CN218071438U (zh) 一种光伏电池测试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