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8299U -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8299U
CN220018299U CN202321593198.XU CN202321593198U CN220018299U CN 220018299 U CN220018299 U CN 220018299U CN 202321593198 U CN202321593198 U CN 202321593198U CN 220018299 U CN220018299 U CN 220018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ipeline
pipeline body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31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葳
王庆飞
高俊
叶乃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ou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ou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ou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ou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31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8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8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8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管道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包括管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道本体下方的支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表面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表面的承重板和对称安装在所述承重板表面的弧形支架;能方便对管道本体进行支撑固定,避免管道本体在对接一定长度后,在管道本体的对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避免支架发生倾倒,有利于提高支撑的稳定性,能使得连接处于固定罩与挡圈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中,避免管道本体的对接处出现间隙引发泄漏,同时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对固定罩与挡圈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的温度实时监控,对连接处进行检测避免余热因泄漏问题导致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高炉多采用蓄热式热风炉,其工作原理是先燃烧煤气,用产生的烟气加热蓄热室的格子砖,再将冷风通过炽热的格子砖进行加热,然后将热风炉轮流交替地进行燃烧和送风,使高炉连续获得高温热风,而余热回收管道在热风炉内使用时是用来将热风炉内的余热进行回收的;
经查公开(公告)号CN202222996512.0公开了一种热风炉用余热回收管道,此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热风炉用余热回收管道,包括余热回收管道主体,余热回收管道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定向滑轨,定向滑轨关于余热回收管道主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定向滑轨的上端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的表面设置有止滑组件等技术内容,并公开了该种热风炉用余热回收管道,能够加强连接时的密封性,避免余热泄漏,加强了管子连接件和余热回收管道主体之间的连接性,还提高了余热回收率等技术效果”;
虽然该设计能够加强连接时的密封性,避免余热泄漏,加强了管子连接件和余热回收管道主体之间的连接性,但是此设计在实际使用时,余热回收管道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的长度进行对接,在对直径大、长度长的管道连接过程中,目前通常采用吊装设备将管道吊起,然后人力微调管道的位置,以实现管道两端与待对接的管道对接,在对接完成后由于管道的重力始终向下,而在管道的对接处的受力作用较大,长时间的受力容易出现变形,进而使管道的对接处的密封垫与管道之间容易的出现间隙引发泄漏,则需要对管道的对接处进行支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可以方便对管道本体进行支撑固定,避免管道本体在对接一定长度后,在管道本体的对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避免支架发生倾倒,有利于提高支撑的稳定性,能使得连接处于固定罩与挡圈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中,避免管道本体的对接处出现间隙引发泄漏,同时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对固定罩与挡圈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的温度实时监控,对连接处进行检测避免余热因泄漏问题导致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包括管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道本体下方的支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表面的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表面的承重板和对称安装在所述承重板表面的弧形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弧形支架表面的环箍,所述弧形支架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管道本体相匹配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F形辅助支杆,两个组所述F形辅助支杆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F形辅助支杆的同一端均安装有齿轮,所述支架的表面对称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啮合在所述齿条的表面,且所述承重板的底面对称安装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板表面开设的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架表面开设的通孔内滑动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贯穿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承重板相连接,且所述T形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支架的表面,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与所述承重板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架表面开设的条形槽内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调节板相连接,所述导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支架表面开设的条形槽内,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杆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管道本体端部的对接密封组件,所述对接密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管道本体一端端部的连接法兰一和安装在所述管道本体另一端的连接法兰二以及等间距安装在所述连接法兰一一侧的多个螺杆,相邻的两个所述管道本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一、所述连接法兰二和所述螺杆以及螺帽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管道本体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装有密封圈,且所述固定罩表面开设的安装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罩内,所述连接法兰二的表面一体成型有挡圈,所述固定罩与所述挡圈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支撑组件,通过设置承重板、弧形支架和环箍的配合,方便对管道本体进行初步的支撑固定,避免管道本体在对接一定长度后,在管道本体的对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使啮合连接在齿条表面的齿轮围绕在转轴带动两个组F形辅助支杆同时向外侧转动,对支撑在承重板表面的管道本体进行二次支撑,避免支架发生倾倒,有利于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2、与此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对接密封组件,在随着两个相邻的管道本体对接时,能使得固定罩与挡圈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避免管道本体的对接处出现间隙引发泄漏,同时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对固定罩与挡圈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的温度实时监控,对连接处进行检测避免余热因泄漏问题导致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圈、螺杆、固定罩和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齿条、楔形块和弹簧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杆、导杆和弹簧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管道本体;11、支架;
2、支撑组件;21、承重板;22、弧形支架;23、环箍;24、楔形块;25、调节板;26、齿条;27、F形辅助支杆;28、齿轮;29、T形杆;201、弹簧一;202、导向杆;203、导杆;204、弹簧二;
3、对接密封组件;31、连接法兰一;32、连接法兰二;33、挡圈;34、螺杆;35、螺帽;36、密封槽;37、密封圈;38、固定罩;39、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包括管道本体1以及设置在管道本体1下方的支架11。
本实施方案中:经查公开(公告)号CN202222996512.0公开了一种热风炉用余热回收管道,此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热风炉用余热回收管道,包括余热回收管道主体,余热回收管道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定向滑轨,定向滑轨关于余热回收管道主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定向滑轨的上端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的表面设置有止滑组件等技术内容,并公开了该种热风炉用余热回收管道,能够加强连接时的密封性,避免余热泄漏,加强了管子连接件和余热回收管道主体之间的连接性,还提高了余热回收率等技术效果”;虽然该设计能够加强连接时的密封性,避免余热泄漏,加强了管子连接件和余热回收管道主体之间的连接性,但是此设计在实际使用时,余热回收管道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的长度进行对接,在对直径大、长度长的管道连接过程中,目前通常采用吊装设备将管道吊起,然后人力微调管道的位置,以实现管道两端与待对接的管道对接,在对接完成后由于管道的重力始终向下,而在管道的对接处的受力作用较大,长时间的受力容易出现变形,进而使管道的对接处的密封垫与管道之间容易的出现间隙引发泄漏,则需要对管道的对接处进行支撑,结合实际使用而言,此问题显然是现实存在且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鉴此,为解决此技术问题,在本申请文件上加入了支撑组件2和对接密封组件3。
结合上述内容,为了方便对管道本体1进行支撑,还包括安装在支架11表面的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设置在支架11表面的承重板21和对称安装在承重板21表面的弧形支架22以及安装在弧形支架22表面的环箍23,弧形支架22的表面开设有与管道本体1相匹配的凹槽。
本实施方案中:在对管道本体1进行对接支撑时,首先采用吊装设备将管道吊起,然后人力微调管道的位置,将管道本体1放置在弧形支架22表面开设的凹槽内,管道本体1在其自身的重量的作用下,能够滚落至凹槽的最低处,从而实现对管道本体1的初步支撑固定,并将设置在弧形支架22表面的环箍23夹压在管道本体1的表面,使管道本体1处于弧形支架22和环箍23之间有利于提高管道本体1在支撑时的稳定性,避免管道本体1在对接一定长度后,在管道本体1的对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架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F形辅助支杆27,两个组F形辅助支杆27均通过转轴与支架11转动连接,两个F形辅助支杆27的同一端均安装有齿轮28,支架11的表面对称设置有调节板25,调节板25的两侧均设置有齿条26,齿轮28啮合在齿条26的表面,且承重板21的底面对称安装有楔形块24,楔形块24滑动连接在调节板25表面开设的槽内。
本实施例中:基于此设置,以便于在将管道本体1放置在弧形支架22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时,在管道本体1自身的重量的作用下,能够下压承重板21使承重板21向下移动,此时安装在承重板21底面的楔形块24能够拉动调节板25促使齿条26跟随移动,便能够使啮合连接在齿条26表面的齿轮28围绕在转轴带动两个组F形辅助支杆27同时向外侧转动,对支撑在承重板21表面的管道本体1进行二次支撑,避免支架11发生倾倒,有利于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架11表面开设的通孔内滑动连接有T形杆29,T形杆29贯穿支架11的一端与承重板21相连接,且T形杆29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一201,弹簧一201的一端抵接在支架11的表面,弹簧一201的另一端与承重板21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基于此设置,以便于在管道本体1自身的重量的作用下,使承重板21向下移动过程中,承重板21能够在T形杆29的限位导向下稳定的向下移动,此时设置的弹簧一201受力压缩,在将管道本体1抬离承重板21的表面时,在设置的弹簧一201自身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带动承重板21复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架11表面开设的条形槽内安装有导杆203,导杆20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杆202,导向杆202与调节板25相连接,导杆203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二204,弹簧二204的一端抵接在支架11表面开设的条形槽内,弹簧二204的另一端与导杆203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基于此设置,以便于承重板21向下移动,使安装在承重板21底面的楔形块24能够拉动调节板25促使齿条26跟随移动时,与调节板25相连接的导向杆202能够在导杆203的表面滑动,有利于提高调节板25在移动时的稳定性,此时设置的弹簧二204受力压缩,在将管道本体1抬离承重板21的表面时,在设置的弹簧一201自身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带动调节板25复位。
结合上述内容,为了提高管道本体1连接处的稳定性以及密封性,还包括安装在管道本体1端部的对接密封组件3,对接密封组件3包括安装在管道本体1一端端部的连接法兰一31和安装在管道本体1另一端的连接法兰二32以及等间距安装在连接法兰一31一侧的多个螺杆34,相邻的两个管道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法兰一31、连接法兰二32和螺杆34以及螺帽35相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在对两个相邻的管道本体1对接处理时,需要将两个相邻的管道本体1相邻一端的连接法兰一31和连接法兰二32对准,并将安装在连接法兰一31一侧的螺杆34穿入至另一个管道本体1的连接法兰二32表面开设的多个孔中,并向螺杆34外露的一端旋入螺帽35,并借助工具将螺帽35拧紧,即可完成对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管道本体1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固定罩38,固定罩38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36,密封槽36内嵌装有密封圈37,且固定罩38表面开设的安装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9,温度传感器39的检测端延伸至固定罩38内,连接法兰二32的表面一体成型有挡圈33,固定罩38与挡圈33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基于此设置,在对两个相邻的管道本体1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将密封圈37嵌装在固定罩38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36内,在随着两个相邻的管道本体1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直至相贴合时,能够使固定罩38抵紧在挡圈33的一侧,并对固定罩38一侧的密封圈37进行挤压,使得固定罩38与挡圈33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避免连接处发生长时间的受力容易出现变形,进而使管道本体1的对接处出现间隙引发泄漏,同时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39能够对固定罩38与挡圈33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的温度实时监控。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39与外部终端通过信号连接,方便将固定罩38与挡圈33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的温度实时监控并上传至外部终端,对连接处进行检测避免余热因泄漏问题导致浪费,温度传感器39与外部终端通过信号连接,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其结构和原理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另作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对管道本体1进行对接支撑时,首先采用吊装设备将管道吊起,然后人力微调管道的位置,将管道本体1放置在弧形支架22表面开设的凹槽内,管道本体1在其自身的重量的作用下,能够滚落至凹槽的最低处,从而实现对管道本体1的初步支撑固定,并将设置在弧形支架22表面的环箍23夹压在管道本体1的表面,使管道本体1处于弧形支架22和环箍23之间有利于提高管道本体1在支撑时的稳定性,在管道本体1自身的重量的作用下,能够下压承重板21使承重板21向下移动,此时安装在承重板21底面的楔形块24能够拉动调节板25促使齿条26跟随移动,便能够使啮合连接在齿条26表面的齿轮28围绕在转轴带动两个组F形辅助支杆27同时向外侧转动,对支撑在承重板21表面的管道本体1进行二次支撑,避免支架11发生倾倒,同时避免管道本体1在对接一定长度后,在管道本体1的对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在对两个相邻的管道本体1对接处理时,需要将两个相邻的管道本体1相邻一端的连接法兰一31和连接法兰二32对准,并将安装在连接法兰一31一侧的螺杆34穿入至另一个管道本体1的连接法兰二32表面开设的多个孔中,并向螺杆34外露的一端旋入螺帽35,并借助工具将螺帽35拧紧,在随着两个相邻的管道本体1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直至相贴合时,能够使固定罩38抵紧在挡圈33的一侧,并对固定罩38一侧的密封圈37进行挤压,使得固定罩38与挡圈33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避免连接处发生长时间的受力容易出现变形,进而使管道本体1的对接处出现间隙引发泄漏,同时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39能够对固定罩38与挡圈33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的温度实时监控,对连接处进行检测避免余热因泄漏问题导致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包括管道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管道本体(1)下方的支架(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11)表面的支撑组件(2);
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1)表面的承重板(21)和对称安装在所述承重板(21)表面的弧形支架(22)以及安装在所述弧形支架(22)表面的环箍(23),所述弧形支架(22)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管道本体(1)相匹配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F形辅助支杆(27),两个组所述F形辅助支杆(27)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1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F形辅助支杆(27)的同一端均安装有齿轮(28),所述支架(11)的表面对称设置有调节板(25),所述调节板(25)的两侧均设置有齿条(26),所述齿轮(28)啮合在所述齿条(26)的表面,且所述承重板(21)的底面对称安装有楔形块(24),所述楔形块(24)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板(25)表面开设的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表面开设的通孔内滑动连接有T形杆(29),所述T形杆(29)贯穿所述支架(11)的一端与所述承重板(21)相连接,且所述T形杆(29)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一(201),所述弹簧一(201)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支架(11)的表面,所述弹簧一(201)的另一端与所述承重板(21)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表面开设的条形槽内安装有导杆(203),所述导杆(20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杆(202),所述导向杆(202)与所述调节板(25)相连接,所述导杆(203)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二(204),所述弹簧二(204)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支架(11)表面开设的条形槽内,所述弹簧二(204)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杆(203)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管道本体(1)端部的对接密封组件(3),所述对接密封组件(3)包括安装在所述管道本体(1)一端端部的连接法兰一(31)和安装在所述管道本体(1)另一端的连接法兰二(32)以及等间距安装在所述连接法兰一(31)一侧的多个螺杆(34),相邻的两个所述管道本体(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一(31)、所述连接法兰二(32)和所述螺杆(34)以及螺帽(3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固定罩(38),所述固定罩(38)的一侧开设有密封槽(36),所述密封槽(36)内嵌装有密封圈(37),且所述固定罩(38)表面开设的安装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9),所述温度传感器(39)的检测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罩(38)内,所述连接法兰二(32)的表面一体成型有挡圈(33),所述固定罩(38)与所述挡圈(33)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CN202321593198.X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Active CN220018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3198.XU CN22001829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3198.XU CN22001829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8299U true CN220018299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3198.XU Active CN22001829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8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30245U (zh) 一种恒载荷应力腐蚀试验机
CN220018299U (zh)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管道支撑连接结构
CN102635375B (zh) 一种盾构管片的吊运装置
CN203336093U (zh) 一种高炉系统中的煤气下降管
CN107934781A (zh) 三点定位缓冲接触装置
CN209566132U (zh) 一种防损伤电池抓取机构
CN116378484A (zh) 一种焦炉复产维修用的临时大棚及其建造方法
CN110748735A (zh) 一种高温风管液压驱动膨胀节
CN203373316U (zh) 一种焦炉炉口检修防护装置
CN215797957U (zh) 一种焦炉上升管内衬辅助安装吊具
CN215894230U (zh) 一种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焊接强度检测仪
CN113357664A (zh) 一种锅炉膜式水冷壁标高调整吊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42175A (zh) 焦炉热修炭化室墙局部破损的方法
CN106352099A (zh) 一种耐高温的烟气阀
CN218627784U (zh) 一种适用于冶金炉窑电极孔高温烟气密封的装置
CN219443419U (zh) 一种中包烘烤器
CN219978223U (zh) 一种靶板检测装置
CN201176423Y (zh) 一种双球面密封件
CN220101512U (zh) 泵用止推装置
CN2118961U (zh) 钟罩式退火炉
CN217616715U (zh) 一种可伸缩式沥青装车吸烟环保装置
CN217381591U (zh) 一种窑炉密封装置
CN216976230U (zh) 一种焦炉上升管直管开裂修补装置
CN216513448U (zh) 一种盖板玻璃窑炉的护墙装置
CN203307362U (zh) 一种高炉系统中的重力除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ei Wai

Inventor after: Wang Qingfei

Inventor after: Gao Jun

Inventor after: Ye Naiwei

Inventor before: Wei Wei

Inventor before: Wang Qingfei

Inventor before: Gao Jun

Inventor before: Ye Naiw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