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7822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7822U
CN220017822U CN202320634360.1U CN202320634360U CN220017822U CN 220017822 U CN220017822 U CN 220017822U CN 202320634360 U CN202320634360 U CN 202320634360U CN 220017822 U CN220017822 U CN 220017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ll
heat
heat insulation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43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宝龙
周兆涛
胡伟
赵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343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7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7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7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内胆和隔热盖板,内胆向前敞开,隔热盖板设置于内胆的内部,以与内胆的后壁共同限定出蒸发器室,隔热盖板还包括壳板和隔热保温板,壳板内限定出隔热空间,隔热保温板设置于隔热空间,并且隔热保温板的周围与隔热空间的内壁的间隙充注有隔热保温发泡料。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盖板具备优良的保温性能,能够降低蒸发器室通过隔热盖板向储物间室传递的冷量。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风冷冰箱的箱体中具有用于容纳蒸发器的蒸发器室,蒸发器室需要盖板将其封闭,以形成相对密封的环境。为了降低蒸发器室直接通过盖板向储物间室传递冷量,有必要对盖板的保温性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冰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隔热盖板的保温性能,降低蒸发器室通过隔热盖板向储物间室传递的冷量。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隔热盖板的密封性,进一步提升隔热盖板的保温性能。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内胆和隔热盖板,内胆向前敞开,隔热盖板设置于内胆的内部,以与内胆的后壁共同限定出蒸发器室;隔热盖板还包括:壳板,其内限定出隔热空间;隔热保温板,设置于隔热空间,并且隔热保温板的周围与隔热空间的内壁的间隙充注有隔热保温发泡料。
可选地,壳板包括前后设置的前壳板与后壳板,前壳板与后壳板相扣合,以限定出隔热空间。
可选地,后壳板还包括外围板和第一凸起板,外围板具有内缘,第一凸起板位于外围板的后侧,第一凸起板向外围板的正投影处于外围板的内部,第一凸起板的外缘与外围板的内缘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内胆的后壁包括第一抵接壁和第二抵接壁,第一抵接壁具有内缘,第二抵接壁处于第一抵接壁的后侧,第二抵接壁的外缘与第一抵接壁的内缘通过第一连接壁相连;冰箱配置成:当壳板安装于内胆的后壁时,外围板与第一抵接壁相贴合,第一凸起板与第二抵接壁相贴合。
可选地,冰箱还配置成:当壳板安装于内胆的后壁时,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壁相贴合。
可选地,第一凸起板具有内缘;后壳板还包括第二凸起板,第二凸起板位于第一凸起板的后侧,第二凸起板向第一凸起板的正投影处于第一凸起板的内部,第二凸起板的外缘与第一凸起板的内缘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内胆的后壁包括第三抵接壁,第三抵接壁处于第二抵接壁的后侧,第三抵接壁的外缘与第二抵接壁的内缘通过第二连接壁相连;冰箱配置成:当壳板安装于内胆的后壁时,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连接壁相贴合。
可选地,后壳板还包括:进料部,呈向前敞开的罩体,连接于第二凸起板的后侧,其顶部开设有用于充注隔热保温发泡料的注料口,进料部配置成将由注料口注入其内的隔热保温发泡料引导至第二凸起板的前侧。
可选地,进料部具有与第二凸起板相平行的后板以及连接于第二凸起板与后板下缘之间的引导板;引导板设置成自后向前且向下延伸,以便将隔热保温发泡料引导至第二凸起板的前侧。
可选地,第三抵接壁、第二连接壁以及第二凸起板共同限定出蒸发器室;且隔热保温板配置成使其向内胆后壁的正投影完全覆盖蒸发器室。
可选地,第二凸起板的前表面形成有多个沿横向间隔布置的导流槽,以便引导隔热保温发泡料;和/或,第二凸起板上开设有多个发泡排气孔,以排出隔热空间内的空气。
可选地,隔热盖板还包括:外置保温层,设置于壳板的后侧,以提升隔热盖板的保温性。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由于隔热盖板设置于内胆的内部,以与内胆的后壁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蒸发器的蒸发器室,隔热盖板的壳板内部限定出隔热空间,隔热保温板设置于隔热空间,并且隔热保温板的周围与隔热空间的内壁的间隙充注有隔热保温发泡料,隔热保温板以及隔热保温发泡料能够大大提升隔热盖板的保温性能,降低蒸发器室通过隔热盖板向储物间室传递的冷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后壳板的外围板具有内缘,后壳板的第一凸起板位于外围板的后侧,第一凸起板向外围板的正投影处于外围板的内部,第一凸起板的外缘与外围板的内缘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内胆的第一抵接壁具有内缘,第二抵接壁处于第一抵接壁的后侧,第二抵接壁的外缘与第一抵接壁的内缘通过第一连接壁相连,当壳板安装于内胆的后壁时,外围板与第一抵接壁相贴合,第一凸起板与第二抵接壁相贴合,进一步提升隔热盖板的保温性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与隔热盖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与隔热盖板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与隔热盖板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隔热盖板中后壳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进深”等指示的方位或置关系为基于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作为参考,并参考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以确定,例如指示方位的“前”指的是朝向用户的一侧。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1,该冰箱1可包括箱体10,箱体10可包括外壳和一个或多个内胆12,外壳位于整体冰箱1的最外侧,以保护整个冰箱1。内胆12与外壳、内胆12与内胆12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形成发泡层),以降低内胆12向外散热。每个内胆12可以限定出向前敞开的储物间室120,并且储物间室120可以被配置成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等等。具体的储物间室120的数量和功能可以根据预先的需求进行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室的保藏温度可为2~9℃,或者可为4~7℃;冷冻室的保藏温度可为-22~-14℃,或者可为-20~16℃,变温室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储存合适的食物,或者作为保鲜储藏室。
进一步地,箱体10的储物间室120还可被进一步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空间,以便用户储藏不同种类的食材。例如,储物间室120还可被分隔出用于制冰碎冰的制冰室等。
进一步地,该冰箱1可包括门体20,门体20设置于箱体10前侧,用于开闭储物间室120。例如门体20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设置箱体10前部的一侧,通过枢转的方式开闭储物间室120,门体20的数量可以与储物间室120的数量匹配,从而可以将储物间室120逐一单独开启。例如可以为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分别设置冷藏室门体20、冷冻室门体20、变温室门体2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门体20也可以采用平开门、对开门、侧滑门、抽拉门等形式。
进一步地,该冰箱1还可包括制冷系统,制冷系统提供冷量,以实现冷藏、冷冻、变温的储物环境。制冷系统可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等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蒸发器配置成直接或间接地向储物间室120内提供冷量。例如在风冷冰箱1中,箱体10内还具有蒸发器室14,蒸发器室14通过风路系统与储物间室120连通,且蒸发器室14内设置蒸发器,出口处设置有风机,以向储物间室120进行循环制冷。
需要说明的是,蒸发器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例如,蒸发器为一个(即单系统制冷系统),蒸发器室14可形成于冷冻内胆12内,该蒸发器室14通过风路系统连接所有的储物间室120,以利用单个蒸发器为所有的储物间室120提供冷量。再例如,蒸发器为两个(即双系统制冷系统),两个蒸发器分别为冷冻间室和冷藏间室提供冷量,用于容纳两个蒸发器的蒸发器室14分别形成于对应的内胆12内。
除此之外,蒸发器的设置还可根据冰箱1特定功能来配置。例如,可以为上述所提及的制冰室单独设置一个小型蒸发器,以专门用于为形成冰块提供冷量。
参见图2至图4,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12与隔热盖板30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12与隔热盖板30的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胆12与隔热盖板30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冰箱1还可包括隔热盖板30,隔热盖板30设置于内胆12的内部,以与内胆12的后壁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蒸发器的蒸发器室14。
该隔热盖板30还可包括壳板和隔热保温板330。壳板的内部限定出隔热空间302,隔热保温板330设置于隔热空间302,并且隔热保温板330的周围与隔热空间302的内壁的间隙充注有隔热保温发泡料。
隔热保温板330可为真空隔热板(VIP板),其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导热系数低(一般小于0.035W/m·k)。当其被设置壳板的隔热空间302后,能够大大提升隔热盖板30的保温性能,降低蒸发器室14通过隔热盖板30向储物间室120传递的冷量。
进一步地,隔热保温板330与隔热空间302的内壁间隙充注有隔热保温发泡料。隔热保温发泡料的作用一是用于固定隔热保温板330在隔热空间302的位置,使隔热盖板30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二是隔热保温发泡料本身也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性能,也能够提升隔热盖板30的保温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该隔热盖板30可以参与任意蒸发器室14的形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但是,技术人员发现,当隔热盖板30被用于形成制冰蒸发器室14时,由于凭借优良的隔热保温能力,可以将制冰蒸发器室14从冷冻室移动到冷藏室内,防止冷冻室内的味道传递到冰块,从而提高制冰质量。
参见图3至图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隔热盖板30中后壳板320的示意图,其中图5a示出了后壳板320的前侧,图5b示出了后壳板320的后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板还可包括前后设置的前壳板310与后壳板320,前壳板310与后壳板320相扣合,以限定出隔热空间302。
具体地,前壳板310的后侧周缘上可设置定位槽312,后壳板320的前侧周缘可设置定位凸起321,二者相配合可实现前壳板310与后壳板320扣合时预连接。在前壳板310与后壳板320扣合后,还可通过螺钉、卡扣等紧固件进一步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后壳板320还可包括外围板322和第一凸起板323,外围板322具有内缘,第一凸起板323位于外围板322的后侧,第一凸起板323向外围板322的正投影处于外围板322的内部,第一凸起板323的外缘与外围板322的内缘通过第一连接板324相连。
内胆12的后壁还可包括第一抵接壁121和第二抵接壁122,第一抵接壁121具有内缘,第二抵接壁122处于第一抵接壁121的后侧,第二抵接壁122的外缘与第一抵接壁121的内缘通过第一连接壁123相连。当壳板安装于内胆12的后壁时,外围板322与第一抵接壁121相贴合,第一凸起板323与第二抵接壁122相贴合(图4所示)。
也就是说,后壳板320利用外围板322和第一凸起板323形成有第一台阶,而内胆12的后壁利用第一抵接壁121和第二抵接壁122也形成有第二台阶,在将隔热盖板30装配至内胆12的后壁上时,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形配连接,这样能够提升隔热盖板30与内胆12的后壁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升隔热盖板30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地,当壳板安装于内胆12的后壁时,第一连接板324与第一连接壁123相贴合(图4所示),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隔热盖板30与内胆12的后壁之间的密封性,而且还能够利用第一连接板324与第一连接壁123的配合约束隔热盖板30在高度方向活动的自由度,使得隔热盖板30装配后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板323具有内缘。后壳板320还可包括第二凸起板325,第二凸起板325位于第一凸起板323的后侧,第二凸起板325向第一凸起板323的正投影处于第一凸起板323的内部,第二凸起板325的外缘与第一凸起板323的内缘通过第二连接板326相连。
内胆12的后壁还可包括第三抵接壁124,第三抵接壁124处于第二抵接壁122的后侧,第三抵接壁124的外缘与第二抵接壁122的内缘通过第二连接壁125相连。当壳板安装于内胆12的后壁时,第二连接板326与第二连接壁125相贴合。
也就是说,后壳板320利用第一凸起板323和第二凸起板325形成有第三台阶,而内胆12的后壁利用第二抵接壁122和第三抵接壁124也形成有第四台阶,在将隔热盖板30装配至内胆12的后壁上时,第三台阶与第四台阶形配连接,这样能够提升隔热盖板30与内胆12的后壁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升隔热盖板30的保温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326的周缘向后伸出多个卡勾326a,第三抵接壁124上形成有多个卡槽(图中未示出),当壳板安装于内胆12的后壁时,多个卡勾326a与多个卡槽一一对应地相配合。在安装隔热盖板30的过程中,使壳板的后壳体朝后,并逐渐靠近内胆12的后壁,进而使第二连接板326与第二连接壁125相贴合,第一连接板324与第一连接壁123相贴合,外围板322与第一抵接壁121相贴合,第一凸起板323与第二抵接壁122相贴合,最终卡勾326a与卡槽相配合,完成安装。
此外,由于卡勾326a形成于第二连接板326的周缘,卡槽形成于第三抵接壁124,也就是说,当壳板安装于内胆12的后壁时,卡勾326a与卡槽被隐藏在隔热盖板30的后侧,这样不会影响其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抵接壁124、第二连接壁125以及第二凸起板325共同限定出蒸发器室14。隔热保温板330配置成使其向内胆12后壁的正投影完全覆盖蒸发器室14。
也就是说,蒸发器室14的开口可理解为由第二连接壁125的轮廓限定出,由于第二连接壁125与第二连接板326相贴合,而第二连接板326的外围还具有外围板322以及第一凸起板323,因此处于壳体内的隔热保温板330可以设置得比蒸发器室14的开口更大,这样隔热保温板330在正对蒸发器室14的开口方向上完全包围蒸发器室14,进一步提升隔热盖板30的保温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隔热保温板330的每侧边缘比蒸发器室14的开口边缘外延至少10mm以上。
参见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后壳板320还可包括进料部340,进料部340呈向前敞开的罩体,连接于第二凸起板325的后侧,其顶部开设有用于充注隔热保温发泡料的注料口341a,进料部340配置成将由注料口341a注入其内的隔热保温发泡料引导至第二凸起板325的前侧。
具体地,该进料部340还可包括顶板341、后板342、底板343和两个侧板344。顶板341可形成于第二凸起板325的顶壁后缘,并向后延伸。后板342可形成于顶板341的后缘,并向下延伸,也即顶板341与第二凸起板325相平行。底板343形成于后板342的下缘,并向前延伸并连接至第二凸起板325的后表面。两个侧板344分别处于进料部340的横向两侧,以封闭进料部340的侧部。
进料部340用于将隔热保温发泡料导入隔热空间302。在将隔热保温发泡料注入隔热空间302时,可将液态的隔热保温发泡料原料通过注料口341a注入进料部340,隔热保温发泡料原料沿着进料部340的壁面导入隔热空间302,即填补了隔热保温板330的周围与隔热空间302的内壁的间隙,最终经过冷却定型后,完成制作隔热盖板30。
进一步地,注料口341a上还可配有密封盖350,在注料完成之后封闭进料部340。
进一步地,进料部340的的底板343还可设置成自后向前且向下延伸的引导板,这样当液态的隔热保温发泡料原料通过注料口341a注入进料部340后,可利用引导板自后向前且向下光滑地引导隔热保温发泡料原料。
进一步地,第二凸起板325的前表面形成有多个沿横向间隔布置的导流槽328,以便引导隔热保温发泡料。
进一步地,第二凸起板325上开设有多个发泡排气孔327,以排出隔热空间302内的空气。多个发泡排气孔327可分成多组,可设置在后壳板320中部、底部、周缘上等位置。每组中发泡排气孔327的间距可设置在15mm至25mm。
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热盖板30还可包括外置保温层360,外置保温层360设置于壳板的后侧,以提升隔热盖板30的保温性。
具体地,该外置保温层360可包括铝片362和PE铝箔保温材料364,铝片362可设置于后壳板320的下方,PE铝箔保温材料364设置于铝片362与后壳板320之间。PE铝箔保温材料364又称PE铝箔保温泡棉,其具有较强的保温、隔热等性能,能够提升隔热盖板30的保温性。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和隔热盖板,所述内胆向前敞开,所述隔热盖板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内部,以与所述内胆的后壁共同限定出蒸发器室;所述隔热盖板还包括:
壳板,其内限定出隔热空间;
隔热保温板,设置于所述隔热空间,并且所述隔热保温板的周围与所述隔热空间的内壁的间隙充注有隔热保温发泡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板包括前后设置的前壳板与后壳板,所述前壳板与所述后壳板相扣合,以限定出所述隔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壳板还包括外围板和第一凸起板,所述外围板具有内缘,所述第一凸起板位于所述外围板的后侧,所述第一凸起板向所述外围板的正投影处于所述外围板的内部,所述第一凸起板的外缘与所述外围板的内缘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
所述内胆的后壁包括第一抵接壁和第二抵接壁,所述第一抵接壁具有内缘,所述第二抵接壁处于所述第一抵接壁的后侧,所述第二抵接壁的外缘与所述第一抵接壁的内缘通过第一连接壁相连;
所述冰箱配置成:当所述壳板安装于所述内胆的后壁时,所述外围板与所述第一抵接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凸起板与所述第二抵接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冰箱还配置成:当所述壳板安装于所述内胆的后壁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板具有内缘;
所述后壳板还包括第二凸起板,所述第二凸起板位于所述第一凸起板的后侧,所述第二凸起板向所述第一凸起板的正投影处于所述第一凸起板的内部,所述第二凸起板的外缘与所述第一凸起板的内缘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
所述内胆的后壁包括第三抵接壁,所述第三抵接壁处于所述第二抵接壁的后侧,所述第三抵接壁的外缘与所述第二抵接壁的内缘通过第二连接壁相连;
所述冰箱配置成:当所述壳板安装于所述内胆的后壁时,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壁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板还包括:
进料部,呈向前敞开的罩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凸起板的后侧,其顶部开设有用于充注隔热保温发泡料的注料口,所述进料部配置成将由所述注料口注入其内的隔热保温发泡料引导至所述第二凸起板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凸起板相平行的后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凸起板与所述后板下缘之间的引导板;
所述引导板设置成自后向前且向下延伸,以便将隔热保温发泡料引导至所述第二凸起板的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抵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以及所述第二凸起板共同限定出所述蒸发器室;且
所述隔热保温板配置成使其向所述内胆后壁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蒸发器室。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起板的前表面形成有多个沿横向间隔布置的导流槽,以便引导所述隔热保温发泡料;和/或,
所述第二凸起板上开设有多个发泡排气孔,以排出所述隔热空间内的空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盖板还包括:
外置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壳板的后侧,以提升所述隔热盖板的保温性。
CN202320634360.1U 2023-03-27 2023-03-27 冰箱 Active CN220017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4360.1U CN220017822U (zh) 2023-03-27 2023-03-27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4360.1U CN220017822U (zh) 2023-03-27 2023-03-27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7822U true CN220017822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2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4360.1U Active CN220017822U (zh) 2023-03-27 2023-03-27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7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79247A1 (en) Fresh food compartment ice box door
EP2787312B1 (en) Refrigerator
KR20120011273A (ko) 냉장고
WO2024021618A1 (zh) 制冷设备
CN114001513A (zh) 制冷设备
CN111023679A (zh) 一种冷藏风道机构及冰箱
CN220017822U (zh) 冰箱
WO2012140854A1 (ja) 冷蔵庫
CN219199628U (zh) 制冷电器
CN216347262U (zh) 冰箱
CN108507257B (zh) 风冷式制冷设备
CN218348958U (zh) 冰箱
JP3425314B2 (ja) 冷蔵庫
CN219199635U (zh) 冷藏冷冻装置
KR101260559B1 (ko) 냉장고
CN107120892B (zh) 变容积风冷式制冷设备
CN219037255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20771597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115371327B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9531315U (zh) 冰箱
CN217483066U (zh) 一种冰箱
CN216620391U (zh) 一种可避免漏冷的冷柜
CN214371218U (zh) 一种回风组件及包含其的冰箱
CN218846593U (zh) 一种冰箱
CN115200291A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