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5495U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15495U CN220015495U CN202321536530.9U CN202321536530U CN220015495U CN 220015495 U CN220015495 U CN 220015495U CN 202321536530 U CN202321536530 U CN 202321536530U CN 220015495 U CN220015495 U CN 2200154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compressor
- stabilizing ring
- pump body
- body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584 silencer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7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726 refrigerant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49 pul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其中压缩机包括壳体、泵体组件和稳油环,泵体组件连接于壳体内,泵体组件包括主轴承和气缸,主轴承连接于气缸的上端面;稳油环设于壳体内且环绕泵体组件设置,稳油环位于气缸的下端面的上方,且位于泵体组件的排气口所在端面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增设稳油环,使压缩机的油池位于稳油环的下方,有效隔绝电机组件的下部空间的流场对油池的影响,使油池的油面更为稳定;稳油环的设置位置能够避免电机组件的下部空间的压力过大,使冷冻油的回流通道更为顺畅,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电机组件带动曲轴做旋转运动,并通过泵体组件实现对冷媒气体的压缩做功。但是,电机组件的转子的高速旋转与泵体组件的排气口处的高压气体形成紊乱的流场,扰乱了压缩机的油池油面的稳定性,使得冷冻油随冷媒气体一起到达电机组件的上部空间,同时也扰乱了电机组件的上部空间沿电机组件的定子回落的油路。而且由于电机组件的下部空间的压力大于上部空间的压力,冷冻油容易在定子的上端面大量积存,以及油池油面过低的现象;进而使压缩机的吐油量过大,而且会影响泵体组件的各运动副的润滑状况,使得各零部件之间的磨耗增加,最终影响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能够降低吐油量,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壳体;泵体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泵体组件包括主轴承和气缸,所述主轴承连接于所述气缸的上端面;稳油环,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环绕所述泵体组件设置,所述稳油环位于所述气缸的下端面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泵体组件的排气口所在端面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位于气缸的下端面的上方且位于泵体组件的排气口所在端面的下方设置稳油环,稳油环环绕泵体组件设置,使压缩机的油池位于稳油环的下方,有效隔绝电机组件的下部空间的流场对压缩机的油池的影响,使油池的油面更为稳定,减少了冷冻油进入电机组件的上部空间的量。同时,稳油环的设置位置能够避免电机组件的下部空间的压力过大,使冷冻油的回流通道更为顺畅,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缸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气缸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主轴承的横截面积,所述稳油环位于所述主轴承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缸设有沿所述泵体组件的轴向贯穿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稳油环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上方,并遮挡所述第一连通孔的至少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稳油环为圆环状,所述稳油环的内径大于所述主轴承的最大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缸设有滑片槽,所述稳油环设有落油通道,所述落油通道位于所述滑片槽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于所述泵体组件的轴向的投影面上,所述落油通道的投影和所述滑片槽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轴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主轴承设有沿所述泵体组件的轴向贯穿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稳油环设于所述主轴承的上方,并遮挡所述第二连通孔的至少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稳油环的下端面与所述气缸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气缸的高度为H,满足:L≤H。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稳油环的挡油面积为S,所述壳体的内壁的横截面轮廓的面积为P,满足:S≥0.1P。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稳油环包括沿所述泵体组件的周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挡边,所述挡边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转动的曲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稳油环的外周沿向内周沿的方向上,所述稳油环向下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稳油环的外周沿设有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缩机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绕组,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定子绕组的围设空间内;所述排气孔为所述泵体组件的排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压缩机通过在位于气缸的下端面的上方且位于泵体组件的排气口所在端面的下方设置稳油环,稳油环环绕泵体组件设置,使压缩机的油池位于稳油环的下方,有效隔绝电机组件的下部空间的流场对压缩机的油池的影响,使油池的油面更为稳定,减少了冷冻油进入电机组件的上部空间的量。同时,稳油环的设置位置能够避免电机组件的下部空间的压力过大,使冷冻油的回流通道更为顺畅,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和稳油环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泵体组件和稳油环的俯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的稳油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稳油环的剖视图;
图9为图4所示的稳油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稳油环的剖视图;
图11为图4所示的稳油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壳体100;主壳体110;上壳体120;下壳体130;容纳腔140;底座150;
泵体组件200;主轴承210;第一排气孔211;第一气缸220;第一连通孔221;滑片槽222;隔板组件230;第二气缸240;副轴承250;曲轴260;主轴部261;偏心部262;排气口270;消音器280;第二排气孔281;滑片290;
电机组件300;定子310;定子铁芯311;定子绕组312;转子320;
排气管400;
储液器500;进气管510;
稳油环600;落油通道610;挡边620;第一板段621;第二板段622;折边6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可以应用于制冷系统或热泵系统等,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为系统提供高温高压的冷媒。压缩机可以用于空调、冰箱、饮水机等制冷系统,也可以用于空气能热水器、地暖系统等热泵系统。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壳体100、泵体组件200和电机组件300。壳体100内形成有容纳腔140,泵体组件200和电机组件300固定连接于容纳腔140内。可以理解的是,泵体组件200和电机组件30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00,也可以通过热套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00,还可以采用其他可行的固定方式,在此不再具体限定。容纳腔140的底部形成为油池,油池容置冷冻油,冷冻油用于对泵体组件200和电机组件300实现润滑作用,提高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100包括主壳体110、上壳体120和下壳体130。主壳体110为圆筒状,上壳体120固定连接于主壳体110的上端,下壳体130固定连接于主壳体110的下端,下壳体130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50,底座150用于压缩机的安装。压缩机还包括排气管400和储液器500。排气管400连接于壳体100的上端,例如固定连接于上壳体120的上端。储液器500与主壳体110连接,例如通过连接带连接,从而提高储液器500的连接稳定性。储液器500通过进气管510连接于泵体组件200,为泵体组件200提供冷媒气体。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泵体组件200包括两个气缸,因此进气管510设有两根,两根进气管510分别为对应的两个气缸提供冷媒气体。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双泵压缩机。可以理解的是,泵体组件200包括主轴承210、第一气缸220、隔板组件230、第二气缸240和副轴承250。主轴承210、第一气缸220、隔板组件230、第二气缸240和副轴承250沿图2中的上下方向依次连接。第一气缸220和第二气缸240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00,从而实现泵体组件200的稳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泵体组件200还可以通过主轴承210、副轴承250等部件与壳体100固定连接。
电机组件300包括定子310和转子320,定子31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定子310的中部形成空腔,转子320转动设于空腔内。泵体组件200还包括曲轴260,曲轴260与转子320固定连接,并通过电机组件300驱动旋转。曲轴260包括相连接的主轴部261和两个偏心部262。主轴部261与主轴承210和副轴承250转动连接,两个偏心部262分别转动设于第一气缸220和第二气缸240。曲轴260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从进气管510进入气缸的冷媒气体进行压缩做功,并通过泵体组件200的排气口270将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排出至壳体100的容纳腔140内,最后通过排气管400排出压缩机。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还可以为单泵压缩机。可以理解的是,泵体组件200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轴承210、气缸和副轴承250。泵体组件200还包括曲轴260,曲轴260的主轴部261与主轴承210和副轴承250转动连接,曲轴260的偏心部262转动设于气缸内。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还包括稳油环600,稳油环600设于壳体100的容纳腔140内,稳油环600可以固定连接于壳体100的内壁,或者固定连接于主轴承210,又或者固定连接于气缸,具体连接方式在此不再限定。稳油环600环绕泵体组件200设置,并构造成环状结构。稳油环600配置为位于气缸的下端面的上方,且位于泵体组件200的排气口270所在端面的下方。由于稳油环600配置为位于气缸的下端面的上方,因此稳油环600覆盖在油池的上方,不会影响油池对泵体组件200的润滑作用。由于稳油环600配置为位于泵体组件200的排气口270所在端面的下方,因此稳油环600不会影响排气口270排气。可以理解的是,泵体组件200的排气口270的排气气流会在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产生流场,稳油环600的设置能够有效隔绝流场对油池的影响,使油池的油面更为稳定;而且有效阻挡冷冻油在流场的作用下向上导流,减少了冷冻油进入电机组件300的上部空间的量,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量。
泵体组件200的排气口270的排气气流通过排气通道进入电机组件300的上部空间,排气通道一般通过转子320的通气孔以及转子320和定子310之间的间隙构成。冷冻油通过回流通道回流至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回流通道一般通过定子310的通气孔以及定子310和壳体100之间的间隙构成。
当压缩机高速运行时,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的流场紊乱加剧,会增加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的压力,而且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一般大于电机组件300的上部空间,此时很容易出现回流通道不畅的问题,冷冻油在电机组件300的上部空间大量积存,导致油池液面过低的现象。此种情况不仅会使压缩机的吐油量增大,而且会影响泵体组件200各运动副的润滑状况,使泵体组件200的磨耗增加,最终影响到压缩机的可靠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油环600的设置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增大了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避免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的压力过大,使冷冻油的回流通道更为顺畅,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本实施例的压缩机为多泵压缩机时,稳油环600被配置为位于多个气缸中最上方的气缸(即与主轴承210直接连接的气缸,下文同)的下端面的上方,且位于泵体组件200的排气口270所在端面的下方。
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油环600用于分隔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使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分隔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位于稳油环600的上方,第二腔体位于稳油环600的下方,油池位于第二腔体内。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形成用于供冷冻油回流至油池的通道,通道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稳油环600具有隔绝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的流场的作用,也具有阻挡油池的冷冻油向上导流的作用。
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油环600用于阻挡排气口270的气流进入稳油环600下方的空间。稳油环600的阻挡作用应当理解为阻挡了进入稳油环600下方的空间的部分气流或者大部分气流,而不能仅仅理解为阻挡了所有的气流。需要说明的是,稳油环600还可以为不完全阻挡,只是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进行了阻挡。稳油环600阻挡了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的流场向下作用于油池,使油池的油面稳定下来。
为了描述方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以双泵压缩机为例进行介绍。
参照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组件200,通过第一气缸220与壳体100的内壁连接而实现泵体组件200的安装。因此,主轴承210的横截面积可以设计为小于主轴承210的横截面积。为了保证冷冻油能够顺利通过第一气缸220回流至油池,沿垂直于曲轴260的平面上,第一气缸220凸出于主轴承210的部分可以设有第一连通孔22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通孔221可以是第一气缸220上的孔,也可以是第一气缸220和壳体100的内壁之间围设形成的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油环600位于主轴承210的外壁和主壳体110的内壁之间,有利于避免油池的冷冻油向上溢出至稳油环600并被气流带走至电机组件300的上部空间的情况,同时保证了稳油环600对流场的阻挡,提高了稳油环600对油池的液面稳定性的作用,而且用料更少、制造成本更低。可以理解的是,稳油环600可以固定连接于壳体100、主轴承210或第一气缸220,稳油环600与壳体100、主轴承210或第一气缸220可以通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的方式,例如通过连接件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在此不再限定。
参照图4和图5所示,泵体组件200还包括消音器280,消音器280用于降低泵体组件200的排气噪音。消音器280连接于主轴承210,例如消音器280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主轴承210朝向电机组件300的一端。主轴承210设有第一排气孔211,消音器280覆盖于第一排气孔211,消音器280的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孔281,第二排气孔281为泵体组件200的排气口270。可以理解的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排气孔281还可以设于消音器280的外周壁。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气缸220设有沿泵体组件200的轴向贯穿的第一连通孔221。第一连通孔221可以设有多个,多个第一连通孔221沿第一气缸220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连通孔221可以设置为长条状,从而保证冷冻油回流的顺畅度。稳油环600位于第一连通孔221的上方,稳油环600遮挡第一连通孔221的至少部分,例如遮挡整个第一连通孔221,或者遮挡第一连通孔221的部分。一方面,稳油环600遮挡第一连通孔221可以避免油池的冷冻油直接通过第一连通孔221向上溢出至稳油环600的上端面,从而被气流带走至电机组件300的上部空间,造成压缩机的吐油量增大。另一方面,稳油环600还可以通过未遮挡的第一连通孔221的部分,将冷冻油快速回流至油池中,提高冷冻油的回流效率。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主轴承210和主壳体110的内壁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泵体组件200的稳定安装。主轴承210设有沿泵体组件200的轴向贯穿的第二连通孔,第一气缸220的横截面积小于主轴承210的横截面积,从而保证冷冻油可以通过第二连通孔回流。稳油环600设于主轴承210的上方,遮挡第二连通孔的至少部分。稳油环600可以与主轴承210或者主壳体110连接,稳油环600遮挡第二连通孔可以避免油池的冷冻油直接通过第二连通孔向上溢出至稳油环600的上端面,从而被气流带走至电机组件300的上部空间,造成压缩机的吐油量增大。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示,由于主壳体110为圆筒状,而且主轴承210也为圆柱状,为了实现稳油环600更好的阻挡流场的效果,稳油环600设置为圆环状。参照图5所示,稳油环600的内径大于主轴承210的最大外径。稳油环600的内壁和主轴承210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间隙用于使冷冻油回流至油池。可以理解的是,稳油环600的内壁和主轴承210的外壁之间的间隙可以为沿泵体组件200的周向均匀设置,上述间隙也可以为不均匀的间隙,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稳油环600还可以设有通孔,通孔用于使冷冻油回流到油池。通孔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圆孔,又或者一个或多个长条孔,通孔的具体形状需根据实际产品的需要和稳油环600的结构强度进行设计,在此不再限定。
参照3、图5和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气缸220设有滑片槽222,泵体组件200还包括滑片290,滑片290在滑片槽222的滑动。稳油环600设有落油通道610,落油通道610可以为通孔,通孔可以与稳油环600的内孔连通,或者与稳油环600的内孔间隔设置。落油通道610位于滑片槽222的上方,因此通过落油通道610收集并导流的冷冻油,可以渗透到滑片槽222内,对滑片290和滑片槽222的摩擦副进行润滑,提升泵体组件200的各摩擦副的润滑效果,提高泵体组件200的运行稳定性。
参照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垂直于泵体组件200的轴向的投影面上,落油通道610的投影和滑片槽222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可以理解的是,落油通道610的投影与滑片槽222的投影重叠时,通过落油通道610收集并导流的冷冻油可以直接渗透到滑片槽222内,进一步提升了泵体组件200各摩擦副的润滑效果。
参照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沿泵体组件200的轴向,稳油环600的下端面与第一气缸220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第一气缸220的高度为H,满足L小于或等于H。当满足上述参数范围时,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的较大,因此不会因为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过小而导致该空间压力过大,进而改善了冷冻油回落的顺畅性,保证了油池中冷冻油的量,提升了泵体组件200的润滑效果。
参照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稳油环600的挡油面积为S,壳体100的内壁的横截面轮廓的面积为P,满足S大于或等于0.1P。需要说明的是,当稳油环600为水平环状时,挡油面积为稳油环600的下表面的面积;当稳油环600为锥形环状或异形结构时,稳油环600为在垂直于泵体组件200的轴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面积。满足上述参数范围时,稳油环600才能够更好地起到阻挡泵体组件200的排气气流作用于油池,从而稳定油池液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稳油环600,参照图7和图8所示,稳油环600为水平环状。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稳油环600,参照图9和图10所示,稳油环600包括沿泵体组件200的周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挡边620。在垂直于泵体组件200的轴向的投影面上,多个挡边620的投影可以相互间隔设置,多个挡边620的投影可以部分重叠设置,具体不再限定。从压缩机的俯视图判断,即自上向下看,挡边620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向上倾斜设置,第一方向为与曲轴260的转动方向(即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曲轴260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挡边620的至少部分沿顺时针方向向上倾斜设置。举例来说,参照图9所示,挡边620包括第一板段621和第二板段622,第一板段621和第二板段622固定连接,且第二板段622位于第一板段621沿第一方向的前端,第一板段621为水平设置,第二板段622为相对于第一板段621向上倾斜设置。由于油池在流场的作用下,冷冻油会螺旋向上导流,即沿曲轴260的旋转方向(即第二方向)螺旋向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油环600的设计,可以将螺旋向上的冷冻油向下导流,有效避免冷冻油向上溢出至稳油环600的上端面,稳油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稳油环600,参照图11所示,在稳油环600的外周沿向内周沿的方向上,稳油环600向下倾斜设置。因此,稳油环600能够实现对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的流场进行阻挡的同时,稳油环600向下倾斜能够实现对回流至稳油环600的冷冻油进行导流,使冷冻油能够快速导流到油池中,从而更好地稳定油池的液面,保证泵体组件200的润滑效果,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参照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稳油环600的外周沿设有折边630,折边630与壳体100的内壁固定连接。折边630可以相对于稳油环600向上设置,或者相对于稳油环600向下设置。举例来说,稳油环600的外径与主壳体110的内径相等,折边630与主壳体110的内壁焊接固定,从而实现稳油环600和壳体100的稳定连接,装配制造性好,生产效率高。本实施例的稳油环600不需要固定连接于消音器280,因此无需为了避让消音器280的安装螺丝而设置用于装配消音器280的避让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油环600采用折边630的设计,稳油环600的高度可以灵活调整,适应各种排量机型对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的设计需求。例如大排量机型需要更大的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避免气体流速过大产生压力脉动恶化。
当稳油环600为图9所示的实施例,多个挡边620分别与折边630固定连接,使得制造更加方便,安装更为简单。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稳油环600也可以直接与壳体100的内壁焊接固定。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310包括定子铁芯311和定子绕组312,定子绕组312沿定子铁芯311的周向环绕设置。泵体组件200还包括消音器280,消音器280设有第二排气孔281。第二排气孔281位于定子绕组312的围设空间内,第二排气孔281为泵体组件200的排气口270。本实施例的排气口270的设置可以有效提升流场的稳定性。当排气口270位于定子绕组312的围设空间内时,排气口270的排气气流沿轴向方向会引流至电机组件300的上部空间,沿周向方向会被定子绕组312阻挡,因此可以降低流场对回流通道的流动干扰。
参照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中央空调等,也可以为冰箱、冷柜等,还可以是空气能热水器、地暖系统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压缩机通过在位于气缸的下端面的上方且位于泵体组件200的排气口270所在端面的下方设置稳油环600,稳油环600环绕泵体组件200设置,使压缩机的油池位于稳油环600的下方,有效隔绝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的流场对压缩机的油池的影响,使油池的油面更为稳定,减少了冷冻油进入电机组件300的上部空间的量。同时,稳油环600的设置位置能够避免电机组件300的下部空间的压力过大,使冷冻油的回流通道更为顺畅,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由于制冷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4)
1.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泵体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泵体组件包括主轴承和气缸,所述主轴承连接于所述气缸的上端面;
稳油环,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环绕所述泵体组件设置,所述稳油环位于所述气缸的下端面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泵体组件的排气口所在端面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气缸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主轴承的横截面积,所述稳油环位于所述主轴承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设有沿所述泵体组件的轴向贯穿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稳油环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上方,并遮挡所述第一连通孔的至少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油环为圆环状,所述稳油环的内径大于所述主轴承的最大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设有滑片槽,所述稳油环设有落油通道,所述落油通道位于所述滑片槽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泵体组件的轴向的投影面上,所述落油通道的投影和所述滑片槽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主轴承设有沿所述泵体组件的轴向贯穿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稳油环设于所述主轴承的上方,并遮挡所述第二连通孔的至少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油环的下端面与所述气缸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气缸的高度为H,满足:L≤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油环的挡油面积为S,所述壳体的内壁的横截面轮廓的面积为P,满足:S≥0.1P。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油环包括沿所述泵体组件的周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挡边,所述挡边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转动的曲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稳油环的外周沿向内周沿的方向上,所述稳油环向下倾斜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油环的外周沿设有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绕组,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定子绕组的围设空间内;所述排气孔为所述泵体组件的排气口。
14.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36530.9U CN220015495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36530.9U CN220015495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15495U true CN220015495U (zh) | 2023-11-14 |
Family
ID=8868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36530.9U Active CN220015495U (zh) | 2023-06-15 | 2023-06-15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15495U (zh) |
-
2023
- 2023-06-15 CN CN202321536530.9U patent/CN2200154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3385B (zh) |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的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应用 | |
CN112160908A (zh) |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 |
CN211449040U (zh) | 压缩机 | |
CN113958503A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US11680568B2 (en) | Compressor oil management system | |
CN220015495U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13628005U (zh) |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 |
CN116517838A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17926303U (zh) |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
CN215521276U (zh) | 进气分配装置及包括该进气分配装置的压缩机 | |
CN112664459B (zh) | 压缩机、空调器 | |
CN112392727B (zh) | 油路结构、曲轴、压缩机及空调器 | |
CN211370724U (zh) |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其并联系统 | |
CN110985393B (zh) |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相应的回油压降控制方法、空调器 | |
CN221610190U (zh) | 压缩机、制冷设备和稳油环 | |
CN219366272U (zh) | 一种压缩机用排气管以及压缩机 | |
CN209027154U (zh) | 压缩机用油分离器、压缩机以及制冷系统 | |
CN209370076U (zh) | 压缩机 | |
CN109595171B (zh) |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
CN112196765A (zh) | 一种压缩机曲轴、压缩机及冰箱 | |
CN117703762A (zh) | 压缩机、制冷设备和稳油环 | |
CN216198992U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118309656B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114294232B (zh) | 一种降低排油率的油分离装置及旋转压缩机 | |
CN221033113U (zh) |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