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5306U - 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5306U
CN220015306U CN202321180589.9U CN202321180589U CN220015306U CN 220015306 U CN220015306 U CN 220015306U CN 202321180589 U CN202321180589 U CN 202321180589U CN 220015306 U CN220015306 U CN 220015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low
muffler
carb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805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宏阁
贾滨
秦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Motorcycle Techn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Motorcycle Techn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Motorcycle Techn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Motorcycle Techn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11805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5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5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5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涉及消声装置技术领域,消声器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中层隔板,第一盖体上设置有排气入口;第二盖体与第一壳体扣合,第二盖体上设置有排气出口;中层隔板设置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中层隔板与第一盖体形成第一腔室,第一腔室被构造为降低经排气入口进入的气体的流速,中层隔板与第二盖体形成第二腔室,中层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气孔,过气孔被构造为允许第一腔室内的气体流动至第二腔室,以干涉消声,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低碳节能。

Description

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允许流动介质通过的同时有效抑制噪声传播的器件,也是通用动力上的重要组成部件。消声器研究的方向是:降噪好、背压低、对发动机造成的功率损失小、节约能源、制造成本低等。相关技术中,消声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消声器中的涡流来降低噪音,当空气流经消声器时,会产生一种涡流,这种涡流会吸收一些声波的能量,从而降低噪音。但是,消声器中产生涡流的结构一般很复杂,用料繁多,整体结构重量大,制造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用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第一腔室、过气孔和第二腔室消声降噪,制造工艺简单,节省材料,低碳节能,制造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排气入口;
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扣合,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排气出口;以及
中层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中层隔板与所述第一盖体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被构造为降低经所述排气入口进入的气体的流速,所述中层隔板与所述第二盖体形成第二腔室,所述中层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气孔,所述过气孔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气体流动至所述第二腔室,以干涉消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个所述过气孔均匀间隔分布形成通气区域,多个所述过气孔的面积与所述排气入口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6-1.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排气入口与所述通气区域交错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过气孔(21)的孔径范围为1mm-5mm。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排气出口处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以允许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气体排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通孔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的面积与所述排气入口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8-1.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通孔设置有一个,所述通孔的面积与所述排气入口的面积比值为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的面积与所述排气入口的面积比值为1.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盖体和/或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有加强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盖体、所述中层隔板和所述第二盖体的厚度范围为0.6mm-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碳消声器,第一盖体、中层隔板和第二盖体依次扣合,第一盖体和中层隔板形成第一腔室,中层隔板和第二盖体形成第二腔室,气体从排气入口进入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容积大,能够降低经排气入口进入的气体的流速;接着,气体流经过气孔从第一腔室流动至第二腔室,气流在流经过气孔的过程中,气流与过气孔的孔壁发生摩擦,实现微穿孔消声;气流进入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容积变大,气流与第二腔室的内壁碰撞,在第二腔室内气流汇合进行干涉消声,最后气流流经排气出口排出,能够有效消声降噪,并且消声器结构简单,使用冲孔、拉伸工艺,制造工艺简单,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实现节省材料,低碳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的低碳消声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的低碳消声器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的低碳消声器的再一爆炸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具体如下:
1、第一盖体;
11、排气入口;
2、中层隔板;
21、过气孔;
3、第二盖体;
31、排气出口;
4、第一腔室;
5、第二腔室;
6、通气区域;
7、排气管;
71、通孔;
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诸如“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向性术语用于表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需要理解的是,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它们表示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因此,这些方向性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消声器研究的方向是降噪好、背压低、对发动机造成的功率损失小、节约能源、制造成本低等。相关技术中,消声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消声器中的涡流来降低噪音,当空气流经消声器时,会产生一种涡流,这种涡流会吸收一些声波的能量,从而降低噪音。但是,消声器中产生涡流的结构一般很复杂,用料繁多,整体结构重量大,制造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包括第一盖体1、中层隔板2和第二盖体3。第一盖体1上设置有排气入口11。第二盖体3与第一壳体扣合,第二盖体3上设置有排气出口31。中层隔板2设置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3之间,中层隔板2与第一盖体1形成第一腔室4,第一腔室4被构造为降低经排气入口11进入的气体的流速,中层隔板2与第二盖体3形成第二腔室5,中层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过气孔21,过气孔21被构造为允许第一腔室4内的气体流动至第二腔室5,以干涉消声。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低碳消声器,第一盖体1、中层隔板2和第二盖体3依次扣合,第一盖体1和中层隔板2形成第一腔室4,中层隔板2和第二盖体3形成第二腔室5,气体从排气入口11进入第一腔室4,第一腔室4容积大,能够降低经排气入口11进入的气体的流速;接着,气体流经过气孔21从第一腔室4流动至第二腔室5,气流在流经过气孔21的过程中,气流与过气孔21的孔壁发生摩擦,实现微穿孔消声;气流进入第二腔室5,第二腔室5容积变大,气流与第二腔室5的内壁碰撞,在第二腔室5内气流汇合进行干涉消声,最后气流流经排气出口31排出,能够有效消声降噪,并且消声器结构简单,使用冲孔、拉伸工艺,制造工艺简单,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实现节省材料,低碳节能的效果。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盖体1、中层隔板2和第二盖体3依次通过卡件过盈配合或者通过螺栓依次连接并安装固定。第一盖体1与中层隔板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4,第一盖体1的中部向着远离中层隔板2的方向凸起,中层隔板2的中部向着远离第一盖体1的方向凸起,增大了第一腔室4的容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气体从排气入口11进入第一腔室4,第一腔室4容积大,能够降低经排气入口11进入的气体的流速,此外,气流与中层隔板2碰撞,气流汇合进行干涉消声,能够有效消声降噪。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盖体1、中层隔板2和第二盖体3的厚度范围为0.6mm-1.0mm,厚度优选为0.8mm,能够降低自身重量。第一盖体1的内部还可以焊接加强板,在减重降碳的同时有效增加局部强度,避免用料过多,实现节能降碳。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中层隔板2的过气孔21通过冲孔工艺加工成型,过气孔21为圆孔,过气孔21的孔径范围为1mm-5mm,为了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过气孔21的孔径范围优选为1mm-2mm。多个过气孔21均匀间隔分布形成通气区域6,排气入口11与通气区域6交错设置,多个过气孔21的面积与排气入口11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6-1.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排气入口11与通气区域6交错设置,有利于气流碰撞中层隔板2,在第一腔室4内气流汇合进行干涉消声。过气孔21能够调节消声器的排气背压,进而改变消声器的功率损失和降噪能力。过气孔21通过冲孔工艺加工成型,制造工艺简单,用料少成本低廉,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盖体3向着远离中层隔板2的方向凸起,从而增大了第二腔室5的容积,气流通过过气孔21进入第二腔室5,第二腔室5容积变大,气流与第二腔室5的内壁碰撞,在第二腔室5内气流汇合进行干涉消声,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盖体3的外壁设置有加强筋8,有效增加第二盖体3的局部强度,第一盖体1的外壁也可以设置有加强筋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排气出口31设置于第二盖体3的侧壁,提高了气流与第二盖体3的内壁发生碰撞的概率,增强了气流汇合程度,利于第二腔室5内的气流汇合进行干涉消声,提升消声降噪的效果。排气出口31也可以设置于第二盖体3与中层隔板2相对的一侧。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排气出口31处设置有排气管7,排气管7实现变径,调节排气背压,进而改变消声器的功率损失和降噪能力。排气管7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71,通孔71以允许第二腔室5内的气体排出,若干个通孔71的面积与排气入口11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8-1.2。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孔71可以设置有一个,通孔71的面积与排气入口11的面积比值为0.8。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孔71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通孔71的面积与排气入口11的面积比值为1.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调节通孔71的直径和数量,能够调节消声器的排气背压,进而改变消声器的功率损失和降噪能力。过气孔21通过冲孔工艺加工成型,制造工艺简单,用料少成本低廉,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第一盖体1、中层隔板2和第二盖体3依次扣合,第一盖体1和中层隔板2形成第一腔室4,中层隔板2和第二盖体3形成第二腔室5,气体从排气入口11进入第一腔室4,第一腔室4容积大,能够降低经排气入口11进入的气体的流速;接着,气体流经过气孔21从第一腔室4流动至第二腔室5,气流在流经过气孔21的过程中,气流与过气孔21的孔壁发生摩擦,实现微穿孔消声;气流进入第二腔室5,第二腔室5容积变大,气流与第二腔室5的内壁碰撞,在第二腔室5内气流汇合进行干涉消声,最后气流流经排气出口31排出,能够有效消声降噪,并且消声器结构简单,使用冲孔、拉伸工艺,制造工艺简单,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实现节省材料,低碳节能的效果。
以上所述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体(1),所述第一盖体(1)上设置有排气入口(11);
第二盖体(3),所述第二盖体(3)与所述第一盖体扣合,所述第二盖体(3)上设置有排气出口(31);以及
中层隔板(2),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1)和所述第二盖体(3)之间,所述中层隔板(2)与所述第一盖体(1)形成第一腔室(4),所述第一腔室(4)被构造为降低经所述排气入口(11)进入的气体的流速,所述中层隔板(2)与所述第二盖体(3)形成第二腔室(5),所述中层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过气孔(21),所述过气孔(21)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腔室(4)内的气体流动至所述第二腔室(5),以干涉消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过气孔(21)均匀间隔分布形成通气区域(6),多个所述过气孔(21)的面积与所述排气入口(11)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6-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入口(11)与所述通气区域(6)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孔(21)的孔径范围为1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低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出口(31)处设置有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上设置有通孔(71),所述通孔(71)以允许所述第二腔室(5)内的气体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71)的面积与所述排气入口(11)的面积比值范围为0.8-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1)设置有一个,所述通孔(71)的面积与所述排气入口(11)的面积比值为0.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71)的面积与所述排气入口(11)的面积比值为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和/或所述第二盖体(3)设置有加强筋(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所述中层隔板(2)和所述第二盖体(3)的厚度范围为0.6mm-1.0mm。
CN202321180589.9U 2023-05-17 2023-05-17 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 Active CN220015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0589.9U CN220015306U (zh) 2023-05-17 2023-05-17 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0589.9U CN220015306U (zh) 2023-05-17 2023-05-17 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5306U true CN220015306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94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80589.9U Active CN220015306U (zh) 2023-05-17 2023-05-17 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5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83782A (en) Multi-chamber muffler with selective sound absorbent material placement
US6932188B2 (en) Silencer for vacuum cleaner
JPH0712650Y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サイレンサ
US9453452B2 (en) Muffler
JP2007205275A (ja) 消音器
CN103573365A (zh) 排气系统的排气承载部件
US8136627B2 (en) Exhaust silencer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690479B2 (en) Silencer
JP4166593B2 (ja) 消音器
CN220015306U (zh) 适用于非道路小型发动机的低碳消声器
KR101417128B1 (ko) 소음기
CN210768980U (zh) 一种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用消声器
CN112177887A (zh) 排气消音结构及压缩机
KR100946493B1 (ko) 자동차의 배기 소음기
JPH0240243Y2 (zh)
CN212624782U (zh) 一种排气放空消声器
JPH03246312A (ja) 自動車用消音器
JPH1113450A (ja) 車両用マフラ
CN219795492U (zh) 进排气消声器
CN220302208U (zh) 排气消音装置及摩托车
CN210977634U (zh) 双出气多管迷路结构排气消声器
CN220791388U (zh) 消声装置、进气系统及车辆
CN216691215U (zh) 一种降低低频段噪声的汽车消声器
CN214500462U (zh) 一种复式消声装置
CN217462306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