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3479U -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3479U
CN220003479U CN202321301115.5U CN202321301115U CN220003479U CN 220003479 U CN220003479 U CN 220003479U CN 202321301115 U CN202321301115 U CN 202321301115U CN 220003479 U CN220003479 U CN 220003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sieve
door
opening
box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11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鸣
黄清云
陆朝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mcel Electronic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mcel Electronic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mcel Electronic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mcel Electronic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11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3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3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3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密封的分子筛箱,分子筛箱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子筛箱内通过多个竖隔板分隔成多个分子筛容纳腔,多个分子筛容纳腔内填充有多种分子筛颗粒,竖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孔,分子筛容纳腔的底部倾斜设置,分子筛容纳腔的侧面设置有可开关的分子筛颗粒出口,分子筛颗粒出口设置于分子筛容纳腔底部低的一侧且分子筛颗粒出口与分子筛容纳腔低的一侧的底部相邻,分子筛容纳腔上设置有可开关的分子筛颗粒入口。本申请中分子筛箱分为多个不同空间,分别装填不同类型分子筛颗粒,以吸附不同种类的有机废气,适用范围广泛,分子筛颗粒不燃,避免了安全隐患,且对有机废气吸附性好,装箱量低,设备占地小。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液蒸馏提纯再生行业产生的有机废气浓度较低、种类较多,传统的处理方法为水吸收+活性炭吸附。由于活性炭吸附过程是有机物质浓缩的过程,而且活性炭可燃,在高温天气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活性炭吸附处理有机废气需要很大的装箱量,设备占地较大,并要经常更换,产生大量废活性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废气处理装置存在的设备占地较大、更换频繁、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密封的分子筛箱,分子筛箱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子筛箱内通过多个竖隔板分隔成多个分子筛容纳腔,多个分子筛容纳腔内填充有多种分子筛颗粒,竖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孔,分子筛容纳腔的底部倾斜设置,分子筛容纳腔的侧面设置有可开关的分子筛颗粒出口,分子筛颗粒出口设置于分子筛容纳腔底部低的一侧且分子筛颗粒出口与分子筛容纳腔低的一侧的底部相邻,分子筛容纳腔上设置有可开关的分子筛颗粒入口。
本实用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子筛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吸附性好、装箱量低、设备占地小。将分子筛箱通过竖隔板分隔成多个分子筛容纳腔,不同的分子筛容纳腔填充不同的分子筛颗粒,以吸附不同种类的有机废气,以使其适用范围广泛,且可在一种类型的分子筛颗粒吸附饱和后,只更换该类型分子筛即可,减少危废产生量。通过将分子筛容纳腔的底部倾斜设置,可便于将吸附饱和后的分子筛颗粒从分子筛颗粒出口排出,再从分子筛颗粒入口重新填充,从而实现分子筛颗粒的更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分子筛箱通过横隔板分为多层,相邻两层间设置有气体通道。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横隔板将分子筛箱分成多层,可进一步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
进一步,分子筛颗粒出口包括第一开口和设置于第一开口处的第一门,第一门与分子筛箱铰接。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打开第一门,使得分子筛颗粒可从第一开口排出分子筛箱。
进一步,第一开口为长方形,第一门为与第一开口匹配的长方形,第一门的底部与分子筛箱连接,第一门的四周设置有密封胶条。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门的底部与分子筛箱连接,打开第一门时,第一门可与分子筛容纳腔底面形成一个平面,从而便于将分子筛颗粒的快速排出及收集。通过密封胶条可使第一门与分子筛箱形成密封,避免有机废气外逸。
进一步,分子筛颗粒入口包括第二开口和设置于第二开口处的第二门,第二门包括与第二开口匹配的挡板和设置于挡板两侧的侧板,挡板底部与分子筛箱连接,侧板上设置有滑槽,分子筛箱上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固定杆,固定杆设置于滑槽内。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侧板上的滑槽与分子筛箱上的固定杆,可使侧板沿着滑槽移动,从而将第二门打开,并可利用挡板和侧板形成倾斜的滑道,便于分子筛颗粒沿着滑道快速进入分子筛容纳腔。
所述第二开口为长方形,所述挡板为与所述第二开口匹配的长方形,所述挡板四周设置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出气口连接有吸气泵。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吸气泵可为有机废气提供动力,使其从分子筛箱的进气口向出气口流动,从而依次经过各类分子筛颗粒完成吸附。
进一步,分子筛箱连接有水喷淋塔和除雾器,水喷淋塔与除雾器连接,除雾器与进气口连接。
本实用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喷淋塔可先对有机废气进行水吸收,再经除雾器去除水分后,再经过分子筛颗粒进一步去除,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中分子筛箱分为多个不同空间,分别装填不同类型分子筛颗粒,有针对性吸附不同有机废气,当一种类型分子筛颗粒吸附饱和后,只更换该类型分子筛颗粒即可,减少危废产生量。
2、本申请中分子筛箱可以根据废气实际产生情况,快速便捷地更换装填的分子筛颗粒种类,以吸附不同种类的有机废气,适用范围广泛。
3、分子筛颗粒不燃,避免了安全隐患,且对有机废气吸附性好,装箱量低,设备占地小,吸附饱和的分子筛颗粒可再生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喷淋塔,2、除雾器,3、分子筛箱,4、分子筛容纳腔,5、第一门,6、第二门,7、挡板,8、侧板,9、滑槽,10、固定杆,11、竖隔板,12、横隔板,13、气体通道,14、吸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喷淋塔1、除雾器2、密封的分子筛箱3和吸气泵14。分子筛箱3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子筛箱3的进气口与除雾器2的出气口连接,分子筛箱3的出气口与吸气泵14连接。
分子筛箱3内通过多个竖隔板11分隔成多个分子筛容纳腔4,不同分子筛容纳腔4内填充有不同种分子筛颗粒,竖隔板11上设置有通风孔,使得气体可依次流过每个分子筛容纳腔4。分子筛箱3通过横隔板12分为多层,相邻两层间设置有气体通道13,使得气体可从分子筛箱3的一层流向另一层。
分子筛容纳腔4的底部倾斜设置,分子筛容纳腔4的侧面设置有可开关的分子筛颗粒出口。分子筛颗粒出口包括长方形的第一开口和设置于第一开口处的与第一开口匹配的长方形的第一门5,第一门5的底边与分子筛容纳腔4底部低的一侧接触,第一门5的底部与分子筛箱3铰接,从而使得第一门5打开时,第一门5可与分子筛箱3的底面形成一个平面。第一门5的四周设置有密封胶条。第一门5与分子筛箱3的锁紧与打开可通过卡扣、门闩等方式实现。
分子筛容纳腔4上设置有可开关的分子筛颗粒入口。分子筛颗粒入口包括长方形的第二开口和设置于第二开口处与第二开口匹配的长方形的第二门6。第二门6包括与第二开口匹配的挡板7和通过焊接设置于挡板7两侧的侧板8,挡板7底部与分子筛箱3铰接,侧板8上设置有贯通的滑槽9,分子筛箱3上通过焊接设置有与滑槽9匹配的固定杆10,固定杆10穿于滑槽9内,从而使得第二门6可沿着滑槽9进行开关。挡板7四周设置有密封胶条。第二门6与分子筛箱3的锁紧与打开可通过卡扣、门闩等方式实现。
使用时,有机废气先经过水喷淋塔进行水吸收,再经除雾器去除水分后,进入分子筛箱3内,有机废气在吸气泵14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分子筛箱3内的分子筛容纳腔4,经过分子筛容纳腔4内的不同种类的分子筛颗粒的吸附后,再从吸气泵14排出。当某种分子筛颗粒吸附饱和后,打开该分子筛容纳腔4上的第一门5通过第一门5将其中分子筛颗粒全部排出,再关上第一门5,再打开第二门6,通过第二门6将新的分子筛颗粒装入该分子筛容纳腔4内,即完成该种分子筛颗粒的更换。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分子筛箱(3),所述分子筛箱(3)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分子筛箱(3)内通过多个竖隔板(11)分隔成多个分子筛容纳腔(4),多个所述分子筛容纳腔(4)内填充有多种分子筛颗粒,所述竖隔板(11)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分子筛容纳腔(4)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分子筛容纳腔(4)的侧面设置有可开关的分子筛颗粒出口,所述分子筛颗粒出口设置于所述分子筛容纳腔(4)底部低的一侧且所述分子筛颗粒出口与所述分子筛容纳腔(4)低的一侧的底部相邻,所述分子筛容纳腔(4)上设置有可开关的分子筛颗粒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箱(3)通过横隔板(12)分为多层,相邻两层间设置有气体通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颗粒出口包括第一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的第一门(5),所述第一门(5)与所述分子筛箱(3)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为长方形,所述第一门(5)为与所述第一开口匹配的长方形,所述第一门(5)的底部与所述分子筛箱(3)连接,所述第一门(5)的四周设置有密封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颗粒入口包括第二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二门(6),所述第二门(6)包括与所述第二开口匹配的挡板(7)和设置于所述挡板(7)两侧的侧板(8),所述挡板(7)底部与所述分子筛箱(3)连接,所述侧板(8)上设置有滑槽(9),所述分子筛箱(3)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9)匹配的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设置于所述滑槽(9)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为长方形,所述挡板(7)为与所述第二开口匹配的长方形,所述挡板(7)四周设置有密封胶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连接有吸气泵(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箱(3)连接有水喷淋塔(1)和除雾器(2),所述水喷淋塔(1)与所述除雾器(2)连接,所述除雾器(2)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CN202321301115.5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20003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1115.5U CN220003479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1115.5U CN220003479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3479U true CN220003479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0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1115.5U Active CN220003479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3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03479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7153425U (zh) 多功能模块组合式高压光解离子净化装置
CN210993760U (zh) 胺化废气处理装置
CN107456854A (zh) 便于安装管理的光解离子净化系统
CN112843970A (zh) 一种环保烟气处理装置
CN216630245U (zh) 一种废气处理设备
CN214972900U (zh) Voc废气处理装置及废气吸附塔
CN111013315A (zh) 有机废气吸附脱附装置
CN206688524U (zh) 干式低浓度有机废气净化器
CN112843933B (zh) 一种除尘系统的气液混合单元
CN104984639A (zh) 一种化工废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CN105944517B (zh) 一种零气耗余热再生压缩空气干燥系统
CN210410180U (zh)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装置
CN212790381U (zh) 一种酸性废气净化器的吸附装置
CN211069560U (zh) 一种一体式有机废气吸附以及冷凝回收脱附设备
CN112058083A (zh) 一种防污染环保型硫化气体处理装置
CN209763379U (zh) 一种复混肥生产车间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08927879U (zh) 一种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的吸附浓缩装置
CN203458946U (zh) 一种吸收有害气体的装置
CZ20013945A3 (cs) Způsob zpětného získávání nebo odlučování oxyfluoridů síry ze směsí plynů
CN205730620U (zh) 高效空气过滤器
CN111550846A (zh) 一种内循环油烟机
CN220599970U (zh) 一种用于化工气体的压缩过滤装置
CN213995354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10154358U (zh) 一种木材烘干窑废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