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1956U -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 Google Patents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01956U CN220001956U CN202320905542.8U CN202320905542U CN220001956U CN 220001956 U CN220001956 U CN 220001956U CN 202320905542 U CN202320905542 U CN 202320905542U CN 220001956 U CN220001956 U CN 2200019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teeth
- occlusion
- appliance
- dental appli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4283 incis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464 cusp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55 dental ar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61274 Malocclu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489 deciduous tee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0356 Congenital anomal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8314 Dyspla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63 bicusp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81 dep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059 diagnostic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68 ge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73 mandib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772 mu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8169 periodontal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245 periodont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16 photochemical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牙齿正畸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包括:用于容纳上颌至少部分牙齿的若干个牙齿收纳腔,所述若干个牙齿收纳腔中至少两个前牙区牙齿收纳腔的舌侧分别设有咬合调整结构,所述咬合调整结构由牙齿收纳腔的部分舌侧面向舌侧凸起形成,用于与对颌牙咬合接触时打开前牙咬合;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咬合调整结构之间的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相邻两个咬合调整结构,以增加所连接的咬合调整结构在咬合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牙齿正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
背景技术
错颌畸形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在生长发育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深覆合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错颌畸形之一,前牙深覆是由于上下颌牙弓和/或上下颌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垂直向发育异常造成的错颌畸形,其表现是上前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唇面长度三分之一以上,或下前牙切缘咬合于上前牙牙冠舌侧切三分之一以上,使得患者很容易咬伤牙龈,导致前牙的牙周炎疾病及面部关节等疾病。
针对深覆合的治疗装置也有多种,如有上颌平面导板、摇椅弓、多用途弓和种植钉等,对隐形矫治来说常用的有上颌前牙区舌侧添加BiteRamp(平面导板),与对颌前牙咬合接触产生对下前牙的压低效果,相当于一种咬合调整结构。
现有隐形矫治器结合平面导板的形式是在前牙区多个牙位的舌侧添加离散设置的平导板,即单个牙位添加一个平导板,平导板呈空泡结构。在咬合接触时,因隐形矫治器材质限制,容易出现咬弯、咬塌等情况,尤其当应用在深覆合同时深覆盖(上颌切牙切缘到下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3mm)的患者时,为使平导板能够与下前牙切端有充分的咬合接触,在设计时增加平导板矢状向长度,且深覆合患者咬合力偏大,此时咬弯、咬塌等情况会更严重,造成矫治精度降低,或者矫治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解决如何改善咬合调整结构容易出现咬弯、咬塌等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用于容纳上颌至少部分牙齿的若干个牙齿收纳腔,所述若干个牙齿收纳腔中至少两个前牙区牙齿收纳腔的舌侧分别设有咬合调整结构,所述咬合调整结构由牙齿收纳腔的部分舌侧面向舌侧凸起形成,用于与对颌牙咬合接触时打开前牙咬合;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咬合调整结构之间的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相邻两个咬合调整结构,以增加所连接的咬合调整结构在咬合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矫治系统,包括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中至少两个为上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至少两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中咬合调整结构的高度满足:在咬合时打开前牙咬合的高度相同。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中在相邻两个咬合调整结构之间增设连接部,将多个咬合调整结构互相连接,在受力产生变形时,互相连接的咬合调整结构形成互相牵制作用,从而增加咬合调整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可见,本申请实施方式在相邻两个咬合调整结构之间增设连接部的方式可以改善咬合调整结构容易出现咬弯、咬塌等情况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在咬合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相连接的咬合调整结构在咬合方向上的厚度。限定连接部不超出咬合调整结构的作用面,一方面可以减少佩戴后患者的异物感,另一方面在厚度更小时,在咬合调整结构作用面的垂直方向上有一定高度差,形成表面的凹凸变化,增加咬合向的咬合调整结构的强度。
进一步地,连接部朝向对颌的表面相对于相连接的咬合调整结构的朝向对颌的表面,在垂直向上更远离对颌。进一步限定连接部在朝向对颌方向的表面相对咬合调整结构内收,减少佩戴后患者的异物感,且在咬合调整结构作用面的垂直方向上有一定高度差,形成表面的凹凸变化,增加咬合向的咬合调整结构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在矢状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咬合调整结构在矢状向的长度的2/3。限定连接部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保持前牙区矫治器弹性,避免限制前牙移动,尽可能避免干扰牙齿的正常矫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在矢状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3mm,且大于或等于0.3mm。进一步限定连接部的长度,使得在增加抗变形能力的同时,减少对矫治器弹性的影响,实现两者的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咬合调整结构在矢状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7mm,且大于或等于2mm。限定咬合调整结构在矢状向的长度可以保证咬合时前牙区的接触,同时提供合适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咬合调整结构自靠近牙齿收纳腔的一侧向远离该牙齿收纳腔的一侧,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由相连接的两个咬合调整结构之间的所述壳状矫治器的舌侧表面沿矢状向凸起形成,且与所述咬合调整结构联通。通过矫治器表面凸起的联通结构实现连接部,不仅结构简单,且可以兼容目前常用的矫治器加工方式,无需调整工艺流程,便于推广与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和/或所述咬合调整结构内置有加强块。通过设置加强块加强矫治器强度,进一步避免连接部和/或所述咬合调整结构的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其相连接的两个咬合调整结构之间的所述壳状矫治器的舌侧表面呈间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1mm。
进一步地,各咬合调整结构在近远中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4mm,且大于或等于2.5mm。本实施方式通过控制咬合调整结构的尺寸,以便尽量保留舌侧矫治器对牙齿的包裹,减少对矫治力的影响。
进一步地,最靠近后牙的咬合调整结构的远中侧向相邻的牙齿收纳腔的近中侧延伸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在矢状向的长度从该咬合调整结构的远中侧向相邻的牙齿收纳腔的近中侧逐渐减小。在最靠近后牙的咬合调整结构的远中侧设置过渡部,一方面同样可以增加咬合调整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减小由该咬合调整结构在远中侧高度突变形成的压膜褶皱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部在矢状向的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相连的咬合调整结构在矢状向上长度的2/3。限定过渡部的最大高度较小,减少对咬合调整结构的刚度影响。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位置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平导板、连接部和对颌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前牙区”、“后牙区”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36-38页中对于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后牙区包括前磨牙以及磨牙,以FDI标记法显示为4-8的牙齿。前牙区FDI标记法显示为1-3的牙齿,前牙区的牙齿包括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另外,对于处于乳牙期阶段的牙齿进行说明,“前牙区”、“后牙区”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40-41页中对于乳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包括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三类,前牙区包括乳切牙和乳尖牙,其中,乳切牙包括乳中牙和乳侧切牙,后牙区包括乳磨牙,其中,乳磨牙包括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
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矢状向”根据《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中的定义,具体为X射线中心线从被检者身体的前方或后方射入,与矢状面平行的方向。
本申请提供了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用于容纳上颌至少部分牙齿的若干个牙齿收纳腔,所述若干个牙齿收纳腔中至少两个前牙区牙齿收纳腔的舌侧分别设有咬合调整结构,所述咬合调整结构由牙齿收纳腔的部分舌侧面向舌侧凸起形成,用于与对颌牙咬合接触时打开前牙咬合;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咬合调整结构之间的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相邻两个咬合调整结构,以增加所连接的咬合调整结构在咬合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的对本申请记载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以咬合调整结构为平导板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包括:用于容纳上颌至少部分牙齿的若干个牙齿收纳腔10,所述若干个牙齿收纳腔10中四个前牙区牙齿收纳腔10的舌侧分别设有平导板20,本实施例中共设四个平导板20,分别位于前牙区2-2的舌侧,平导板20由牙齿收纳腔10的部分舌侧面向舌侧凸起形成,用于与对颌牙咬合接触时打开前牙咬合。具体的说,平导板20朝向对颌的一侧为平导板20的作用面,用于在咬合时和对颌牙齿接触,在咬合发力时给下颌前牙施加向下的压力,以实现压低前牙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壳状牙齿矫治器1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平导板20之间的连接部21,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平导板20,以增加所连接的平导板20在咬合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其中,咬合方向为下颌进行咬合动作时沿咬合路径的方向。
具体的说,四个平导板20之间,共设置三个连接部21。更具体的说,如图3所示,连接部21在咬合方向上的厚度S1小于或等于相连接的平导板20在咬合方向上的厚度S2,限定连接部21的厚度不超出平导板20的作用面,一方面可以减少佩戴后患者的异物感,另一方面在厚度更小时,在平导板20作用面的垂直方向上有一定高度差T,形成表面的凹凸变化,增加咬合向的平导板20的强度。部分实施例中,连接部21朝向对颌的表面211相对于相连接的咬合调整结构20的朝向对颌的表面201,在垂直向上更远离对颌。以图3为例,30为对颌牙齿,301为对颌咬合面的最高位置,进一步限定连接部21在朝向对颌方向的表面211相对平导板20内收,减少佩戴后患者的异物感,且在平导板20作用面的垂直方向上有一定高度差,形成表面的凹凸变化,增加咬合向的平导板20的强度。
继续对连接部21的尺寸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在矢状向的长度L2小于或等于所述平导板20在矢状向的长度L1的2/3。具体应用中,也可以进一步设定其长度L2小于或等于所述平导板20在矢状向的长度L1的1/2。限定连接部21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保持前牙区矫治器弹性,避免限制前牙移动,尽可能避免干扰牙齿的正常矫正。
部分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1在矢状向的长度L2小于或等于3mm,且大于或等于0.3mm。如3mm、2.5mm、2mm等。进一步限定连接部21的长度,使得在增加抗变形能力的同时,减少对矫治器弹性的影响,实现两者的平衡。而且,在整个矫治器上连接部21有多个,各连接部21在矢状向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实际前牙位置来确定。
继续对平导板20的尺寸进行说明,所连接的平导板20在矢状向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7mm,且大于或等于2mm。如4mm、5mm等。限定平导板20在矢状向的长度可以进一步保证咬合时前牙区的接触,同时为前牙提供合适的压力。实际应用中,平导板20在矢状向的长度可以根据咬合时下颌前牙的位置确定,保证咬合时下颌前牙能准确抵持平导板20。
部分实施例中,各平导板20在近远中方向上的宽度W小于或等于4mm,且大于或等于2.5mm。本实施方式通过控制平导板20的尺寸,以便尽量保留舌侧矫治器对牙齿的包裹,减少对矫治力的影响。
部分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平导板20自靠近牙齿收纳腔10的一侧向远离该牙齿收纳腔10的一侧,厚度S2逐渐减小。这个形状使得平导板20和壳状矫治器连接更为牢固。
进一步说明,连接部21由相连接的两个平导板20之间的所述壳状矫治器的舌侧表面沿矢状向凸起形成,且与所述平导板20联通。通过矫治器表面凸起的联通结构实现连接部21,不仅结构简单,且可以兼容目前常用的矫治器加工方式,无需调整工艺流程,便于推广与实现。
部分实施例中,在凸起的中空结构中,可以设置加强结构,如连接部21或所述平导板20内置有加强块,或者两者均内置有加强块。通过设置加强块加强矫治器强度,进一步避免连接部21和/或所述平导板20的损坏。加强块可以是与中空结构形状大致匹配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单体结构,如采用3D打印制作,将打印制作出的块状单体结构放入中空部分,以减少连接部21和所述平导板20的损坏可能性。加强块还可以采用树脂填充的形式,如制作时向中空部分挤入流动的树脂,待树脂固化后,则形成加强块。实际应用中,设置加强结构的形式多种多样,不限于上述方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针对制造工艺,本实施方式中的壳状牙齿矫治器1可以为一体结构,采用热压膜成型技术制造,具体热压膜成型过程大致包括:基于相应的数字化牙颌模型及一系列中间数字化牙颌模型进行3D打印,制作出包括平导板20、连接部21等结构的实体牙颌模型,之后用膜片在上述实体的牙颌模型上热压成型的方式得到包含牙齿形状的壳状牙科器械,之后在所述包含牙齿形状的壳状牙科器械上沿牙龈线或邻近牙龈线处切割,从而得到能够容纳牙齿的壳状牙齿矫治器1。
本实施方式中的壳状牙齿矫治器1在佩戴时,佩戴于患者上颌,每个牙齿收纳腔10对应包裹一个牙齿,凸起的平导板20分别对应前牙各个牙齿。使用时,患者下颌可以同样佩戴所需的矫治器,也可以不佩戴矫治器,咬合时,下颌前牙能够咬到平导板20的作用面。
可见,本实施方式中壳状牙齿矫治器1中在相邻两个平导板20之间增设连接部21,将多个平导板20互相连接,在受力产生变形时,互相连接的平导板20形成互相牵制作用,从而增加平导板20的抗变形能力。可见,本申请实施方式在相邻两个平导板20之间增设连接部21的方式可以改善平导板20容易出现咬弯、咬塌等情况的问题。另外,限定连接部21的部分尺寸,可以保持前牙区矫治器弹性,避免限制前牙移动,尽可能避免干扰牙齿的正常矫正。另一方面,由于平导板为从矫治器表面凸出的部分,对矫治器表面来说,高度突变,容易在压膜工艺的矫治器生产过程中出现褶皱等问题,从而导致矫治器精细度下降,而本实施方式中添加连接部后,有效改善高度突变问题,使得高度逐阶变化,减少出现褶皱问题的概率,提升矫治器的精细度。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同样以咬合调整结构为平导板20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壳状牙齿矫治器1的连接部21由相连接的两个平导板20之间的所述壳状矫治器的舌侧表面沿矢状向凸起形成(如图4所示),且与所述平导板20联通,而本实施方式中的壳状牙齿矫治器1的连接部21与其相连接的两个平导板20之间的所述壳状矫治器的舌侧表面呈间隙设置。
如图5所示,连接部21与其相连接的两个平导板20之间的所述壳状矫治器的舌侧表面101不接触,该间隙K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1mm。限定尽量小的间隙,可以更多保留壳状矫治器牙弓方向的弹性,同时,减少对矫治器舌侧外表面的影响,减少矫治器对牙齿舌侧施力的准确性。
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可以采用3D打印的方法对设计出来的壳状牙齿矫治器1数字模型进行打印制作。采用3D打印方式制作的方式只需要在设计数字化牙科器械模型时,在模型上设计所需的结构(如平导板20、连接部21等),后续在打印阶段一并打印,无需多余工序,一次获得,所得的牙科器械牢固度也好。本实施方式中的增材制造方式可以为SLA(光固化)打印或DLP(数字光处理)打印,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3D打印技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值得一提的是,实际应用中,间隙设置的连接部还可以采用其他工艺方式制作,如采用粘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在平导板的相应位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同样以咬合调整结构为平导板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为平导板新增过渡部,以便进一步增加平导板的抗变形能力。
如图6和图7所示,最靠近后牙的平导板20的远中侧向相邻的牙齿收纳腔10的近中侧延伸有过渡部22,所述过渡部22在矢状向的长度从该平导板20的远中侧向相邻的牙齿收纳腔10的近中侧逐渐减小。如平导板20设置在前牙区2-2牙齿舌侧,那么双侧对应2号牙的平导板20的远中侧均延伸有过渡部22;如平导板20设置在前牙区3-3牙齿舌侧,那么双侧对应3号牙的平导板20的远中侧均延伸有过渡部22。可以看出,在最靠近后牙的平导板20的远中侧设置过渡部22,一方面同样可以增加平导板20的抗变形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减小由该平导板20在远中侧高度突变形成的压膜褶皱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部22在矢状向的最大长度L3小于或等于相连的平导板20在矢状向上长度的2/3。限定过渡部22的最大长度较小,减少对平导板20的刚度影响。另外,为减少佩戴后患者的口腔异物感,过渡部22在咬合方向上的厚度也可以限定小于相连接的平导板20在咬合方向上的厚度。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咬合调整结构为平导板20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咬合调整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如斜导板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矫治系统,包括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中至少两个为上述任意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至少两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中咬合调整结构的高度满足:在咬合时打开前牙咬合的高度相同。
具体的说,患者在整个矫治过程中可能用到几十组壳状牙齿矫治器,部分应用中可能全部壳状牙齿矫治器需要添加咬合调整结构,部分应用中可能只有部分壳状牙齿矫治器需要添加咬合调整结构,在添加了咬合调整结构的各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中,随着矫治进程的持续,咬合关系慢慢改善,咬合调整结构的高度也可能需要调整,调整的目标高度需要满足,在各矫治器佩戴后,在咬合时打开前牙咬合的高度相同。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例是实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上颌至少部分牙齿的若干个牙齿收纳腔,所述若干个牙齿收纳腔中至少两个前牙区牙齿收纳腔的舌侧分别设有咬合调整结构,所述咬合调整结构由牙齿收纳腔的部分舌侧面向舌侧凸起形成,用于与对颌牙咬合接触时打开前牙咬合;
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咬合调整结构之间的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相邻两个咬合调整结构,以增加所连接的咬合调整结构在咬合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咬合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相连接的咬合调整结构在咬合方向上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朝向对颌的表面相对于相连接的咬合调整结构的朝向对颌的表面,在垂直向上更远离对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矢状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咬合调整结构在矢状向的长度的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矢状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3mm,且大于或等于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调整结构在矢状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7mm,且大于或等于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调整结构自靠近牙齿收纳腔的一侧向远离该牙齿收纳腔的一侧,厚度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相连接的两个咬合调整结构之间的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舌侧表面沿矢状向凸起形成,且与所述咬合调整结构联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或所述咬合调整结构内置有加强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其相连接的两个咬合调整结构之间的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舌侧表面呈间隙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1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各咬合调整结构在近远中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4mm,且大于或等于2.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最靠近后牙的咬合调整结构的远中侧向相邻的牙齿收纳腔的近中侧延伸形成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在矢状向的长度从该咬合调整结构的远中侧向相邻的牙齿收纳腔的近中侧逐渐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在矢状向的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相连的咬合调整结构在矢状向上长度的2/3。
15.一种矫治系统,包括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中至少两个为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至少两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中咬合调整结构的高度满足:在咬合时打开前牙咬合的高度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05542.8U CN220001956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05542.8U CN220001956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01956U true CN220001956U (zh) | 2023-11-14 |
Family
ID=88689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05542.8U Active CN220001956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01956U (zh) |
-
2023
- 2023-04-20 CN CN202320905542.8U patent/CN2200019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84804A (zh) | 一种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牙科矫治器械的设计系统 | |
JP3242965U (ja) | シェル状歯列矯正器具、歯列矯正セット及びシステム | |
CN111497248A (zh) | 一种用于下颌骨异常重定位的矫治器制备方法 | |
CN112754691B (zh) | 一种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 |
CN209884376U (zh) | 一种定制式牙齿矫正系统 | |
WO2023231904A1 (zh) |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 |
CN210931950U (zh) | 一种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以及壳状牙科矫治系统 | |
CN211156366U (zh) |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壳状牙科器械套组以及牙科矫治系统 | |
CN114073594A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设计和制备方法、牙齿矫治套组和系统 | |
CN210204955U (zh) | 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 | |
CN217938416U (zh) |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 |
CN220001956U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 |
WO2021170101A1 (zh) | 牙齿矫治器、牙科器械、牙齿矫治套组和牙齿矫治系统以及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 |
CN114052950B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 |
CN214104679U (zh) | 一种膜片、壳状牙齿矫治器、矫治套组及矫治系统 | |
CN220293676U (zh) | 牙齿正畸矫治器械以及牙齿正畸矫治系统 | |
CN220293678U (zh) |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 | |
CN220109868U (zh) | 牙齿正畸矫治器械 | |
CN220898823U (zh) | 壳状牙科器械及矫治系统 | |
CN220459432U (zh) |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 |
CN221691388U (zh) |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以及一系列牙科系统 | |
CN221243065U (zh) | 一种牙齿矫治系统 | |
CN220898824U (zh) | 壳状牙科器械及壳状牙科器械套组 | |
CN221470024U (zh) | 牙科矫治系统 | |
CN221672054U (zh) | 用于反颌病例的平导附件、壳状牙齿矫治器以及牙科器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