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3710U - 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3710U
CN219993710U CN202320888720.0U CN202320888720U CN219993710U CN 219993710 U CN219993710 U CN 219993710U CN 202320888720 U CN202320888720 U CN 202320888720U CN 219993710 U CN219993710 U CN 219993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ditch
plates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87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喜晖
郑吴悰
颜其鹏
刘进
董一君
李凯乐
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87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3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3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3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包括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以及设置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和电力电缆槽之间的水沟,该方案将整个电缆槽塑钢模块合理分割成多块小模块,具体地,将通信信号电缆槽分为四块小模块进行拼接,将电力电缆槽分为五块小模块进行拼接,将水沟分为四块小模块进行拼接,分割后的小模块的搬运非常方便,也易拼装,单人可实现拼装,省去了机械吊装过程,无需占用行车道,减少安全隐患。此外,塑钢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模板拼缝严密平整,便于脱模,脱模后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度、光洁度满足现有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要求,可保证施工质量。并且,塑钢模板节能环保,可回收再生产,循环使用,也符合低碳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
背景技术
铁路隧道水沟电缆槽断面小,轮廓线多,一般分为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排水沟,根据铁路设计及运营要求,水沟电缆槽必须一次浇筑成型。传统工艺采用小块钢膜进行拼装,支模、浇筑、脱模,模板转运为人工配合机械吊装,吊装时占用行车道,导致隧道在一定时间内道路堵塞,不利于隧道整体施工组织安排,而且隧道内视线较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模板吊装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需要配备较多的工人。由于吊装工艺施工繁琐,只能安排单侧施工,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能够快速实现各板块间的拼接,拼缝严密平整且拼装后的模板强度高,转场便捷,单人可完成安拆作业,无须机械作业,有利于施工组织安排,减少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包括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以及设置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和电力电缆槽之间的水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和水沟均由塑钢模板拼接形成;
所述通信信号电缆槽包括第一T型板、第一三角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T型板倒置设置,两侧形成有第一拼接槽,所述第一竖板有两块且竖向拼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拼接槽上,所述第一三角板拼接固定于处于外侧的第一竖板上端且斜面端朝向水沟侧;
所述电力电缆槽包括第二T型板、第二三角板、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所述第二T型板倒置设置,两侧形成有第二拼接槽,所述第二竖板有两块且竖向拼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拼接槽上,述第二三角板拼接固定于处于外侧的第二竖板上端且与第一三角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竖板定位于所述处于外侧的第二竖板侧部;
所述水沟包括第三T型板和第四竖板;所述第三T型板由两块具有相对斜面的异形板拼接固定形成,两块异形板上均形成有第三拼接槽,所述第四竖板有两块且竖向拼接固定在所述第三拼接槽上;
所述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和水沟的上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整个电缆槽塑钢模块合理分割成多块小模块,具体地,将通信信号电缆槽分为四块小模块进行拼接,将电力电缆槽分为五块小模块进行拼接,将水沟分为四块小模块进行拼接,分割后的小模块的搬运非常方便,也易拼装,单人可实现拼装,省去了机械吊装过程,无需占用行车道,减少安全隐患。
此外,塑钢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模板拼缝严密平整,便于脱模,脱模后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度、光洁度满足现有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要求,可保证施工质量。并且,塑钢模板节能环保,可回收再生产,循环使用,也符合低碳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长度相等且小于第四竖板的长度,所述第四竖板的长度小于第三竖板的长度;两块第二竖板之间的间距大于两块第一竖板之间的间距。该技术方案中,水沟通水因而较两侧槽体设置的低,电力电缆槽通线多,较信号电缆槽宽;具体地,在本案实际应用中,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长为25cm,第四竖板长为60cm,第三竖板长为105cm;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宽度也相等,第二T型板宽度为35cm,第一T型板宽度为20cm。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的尺寸是相同的,且相对设置。通过各模块的尺寸设置可便于模板切割制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一T型板、第一竖板与第一三角板、第二竖板与第二T型板、第四竖板与异形板以及两块异形板的拼接处对应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插入第一把手型扣件将所述拼接处固定连接。该技术方案中,各模板间通过第一把手型扣件固定,手型扣件便于人工操作安装,省去机械设备的使用,减少安全隐患。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沟的纵向长度较长,既第四竖板相对较重,且为了避免浇模时,第三T型板松动或有脱开的风险,将其分割成两块异形板,两块异形板通过斜面相抵相互作用且在这两个斜面上用第一把手型扣件加固,提高水沟下部的强度,增强浇模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槽钢板,所述第一槽钢板架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塑钢及水沟的上端中部,两端部支顶于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之间;所述第一槽钢板与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四竖板、第一三角板以及第二三角板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上插入第二把手型扣件以使第一槽钢板与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塑钢及水沟分别固定连接。该技术方案中,在本案具体的实际应用中,使用长1.03m的I10型槽钢既第一槽钢板将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塑钢及水沟加固连成整体,方便浇模;由于第一槽钢板是贴合设置,为了便于安装,此处使用第二把手型扣件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第二槽钢板,所述第二槽钢板设置于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塑钢及水沟的侧端上方,且一端架设于第三竖板上,另一端架设于第一三角板上并与隧道内的边墙固定;所述第二槽钢板与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四竖板、第一三角板以及第二三角板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上拧入螺栓以使第二槽钢板与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塑钢及水沟分别固定连接。该技术方案中,在本案具体的实际应用中,使用长1.55m的I10型槽钢既第二槽钢板进一步将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塑钢及水沟加固连成整体,并将三个槽体与边墙和第三竖板连接,方便三个槽体悬空浇模;由于第二槽钢板架设在三个槽体上方,此处使用规格长为20cm、直径为2.5cm的长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竖板外侧纵向贴合设有钢管,隧道边墙上安装设有挂钩,所述钢管的上端伸出第三竖板的上端且与挂钩之间连接设有拉锁。该技术方案中,钢管、挂钩和两者间拉锁的设置,进一步有效的加固模板,防止浇筑过程中涨模。
作为优选,所述拉锁包括相连接的定尺封闭环拉锁和可调节开放式拉钩拉锁。该技术方案中,采用两段式拉锁连接钢管和挂钩,可确保拉锁的稳定性,同时其中一段为可调节开放式拉钩拉锁可调节钢管与挂钩之间的连接距离,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信信号电缆槽的拼装分解示意图。
图3为电力电缆槽的拼装分解示意图。
图4为水沟的拼装分解示意图。
图5为各板块之间的拼装固定示意图。
图6为第一槽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第一槽钢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第二槽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第二槽钢板的安装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9所示的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包括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以及设置于通信信号电缆槽1和电力电缆槽2之间的水沟3;所述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和水沟3均由塑钢模板拼接形成;
所述通信信号电缆槽1包括第一T型板4、第一三角板5和第一竖板6;所述第一T型板4倒置设置,两侧形成有第一拼接槽7,所述第一竖板6有两块且竖向拼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拼接槽7上,所述第一三角板5拼接固定于处于外侧的第一竖板6上端且斜面端朝向水沟3侧;
所述电力电缆槽2包括第二T型板8、第二三角板9、第二竖板10和第三竖板11;所述第二T型板8倒置设置,两侧形成有第二拼接槽12,所述第二竖板10有两块且竖向拼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拼接槽12上,述第二三角板9拼接固定于处于外侧的第二竖板10上端且与第一三角板5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竖板11定位于所述处于外侧的第二竖板10侧部;
所述水沟3包括第三T型板和第四竖板15;所述第三T型板由两块具有相对斜面的异形板13拼接固定形成,两块异形板13上均形成有第三拼接槽14,所述第四竖板15有两块且竖向拼接固定在所述第三拼接槽14上;
所述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和水沟3的上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整个电缆槽塑钢模块合理分割成多块小模块,具体地,将通信信号电缆槽1分为四块小模块进行拼接,将电力电缆槽2分为五块小模块进行拼接,将水沟3分为四块小模块进行拼接,分割后的小模块的搬运非常方便,也易拼装,单人可实现拼装,省去了机械吊装过程,无需占用行车道,减少安全隐患。
此外,塑钢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模板拼缝严密平整,便于脱模,脱模后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度、光洁度满足现有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要求,可保证施工质量。并且,塑钢模板节能环保,可回收再生产,循环使用,也符合低碳要求。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该塑钢模板每平方米为15Kg,轻便易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板6和第二竖板10的长度相等且小于第四竖板15的长度,所述第四竖板15的长度小于第三竖板11的长度;两块第二竖板10之间的间距大于两块第一竖板6之间的间距。该技术方案中,水沟通水因而较两侧槽体设置的低,电力电缆槽通线多,较信号电缆槽宽;具体地,在本案实际应用中,第一竖板6和第二竖板10长为25cm,第四竖板15长为60cm,第三竖板11长为105cm;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竖板6和第二竖板10的宽度也相等,第二T型板宽度为35cm,第一T型板宽度为20cm。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的尺寸是相同的,且相对设置。通过各模块的尺寸设置可便于模板切割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板6与第一T型板4、第一竖板6与第一三角板5、第二竖板10与第二T型板8、第四竖板15与异形板13以及两块异形板13的拼接处对应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插入第一把手型扣件16将所述拼接处固定连接。该技术方案中,各模板间通过第一把手型扣件16固定,手型扣件便于人工操作安装,省去机械设备的使用,减少安全隐患。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沟的纵向长度较长,既第四竖板相对较重,且为了避免浇模时,第三T型板松动或有脱开的风险,将其分割成两块异形板,两块异形板通过斜面相抵相互作用且在这两个斜面上用第一把手型扣件加固,提高水沟下部的强度,增强浇模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槽钢板17,所述第一槽钢板17架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塑钢及水沟3的上端中部,两端部支顶于第一三角板5和第二三角板9之间;所述第一槽钢板17与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10、第四竖板15、第一三角板5以及第二三角板9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连接孔18,所述第二连接孔18上插入第二把手型扣件19以使第一槽钢板17与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塑钢及水沟3分别固定连接。该技术方案中,在本案具体的实际应用中,使用长1.03m的I10型槽钢既第一槽钢板17将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塑钢及水沟加固连成整体,方便浇模;由于第一槽钢板17是贴合设置,为了便于安装,此处使用第二把手型扣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第二槽钢板20,所述第二槽钢板20设置于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塑钢及水沟3的侧端上方,且一端架设于第三竖板11上,另一端架设于第一三角板5上并与隧道内的边墙100固定;所述第二槽钢板20与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10、第四竖板15、第一三角板5以及第二三角板9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三连接孔21,所述第三连接孔21上拧入螺栓22以使第二槽钢板20与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塑钢及水沟3分别固定连接。该技术方案中,在本案具体的实际应用中,使用长1.55m的I10型槽钢既第二槽钢板20进一步将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塑钢及水沟加固连成整体,并将三个槽体与边墙和第三竖板连接,方便三个槽体悬空浇模;由于第二槽钢板20架设在三个槽体上方,此处使用规格长为20cm、直径为2.5cm的长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竖板11外侧纵向贴合设有钢管23,隧道边墙100上安装设有挂钩24,所述钢管23的上端伸出第三竖板11的上端且与挂钩24之间连接设有拉锁。该技术方案中,钢管23、挂钩24和两者间拉锁的设置,进一步有效的加固模板,防止浇筑过程中涨模。
进一步地,所述拉锁包括相连接的定尺封闭环拉锁25和可调节开放式拉钩拉锁26。该技术方案中,采用两段式拉锁连接钢管23和挂钩24,可确保拉锁的稳定性,同时其中一段为可调节开放式拉钩拉锁26可调节钢管与挂钩之间的连接距离,使用范围广。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针对现有隧道水沟电缆槽中,在搭模时,拼装麻烦以及搬运转场不方便,以及拼完后需在机械辅助下吊装施工,存在效率低且占用行车道的安全隐患。上述方案通过将电缆槽合理分割成易拼装的几个模块,方便拼装搭建,易于搬运;且电缆槽模板是塑钢模板拼装,轻便的同时,表面光滑,易于脱模;同时采用手型扣件,长螺栓和两段式拉锁加固,便于人工安装且提高浇模时的模板稳定性。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竖板11是定位固定在地面上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包括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以及设置于通信信号电缆槽(1)和电力电缆槽(2)之间的水沟(3);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和水沟(3)均由塑钢模板拼接形成;
所述通信信号电缆槽(1)包括第一T型板(4)、第一三角板(5)和第一竖板(6);所述第一T型板(4)倒置设置,两侧形成有第一拼接槽(7),所述第一竖板(6)有两块且竖向拼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拼接槽(7)上,所述第一三角板(5)拼接固定于处于外侧的第一竖板(6)上端且斜面端朝向水沟(3)侧;
所述电力电缆槽(2)包括第二T型板(8)、第二三角板(9)、第二竖板(10)和第三竖板(11);所述第二T型板(8)倒置设置,两侧形成有第二拼接槽(12),所述第二竖板(10)有两块且竖向拼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拼接槽(12)上,述第二三角板(9)拼接固定于处于外侧的第二竖板(10)上端且与第一三角板(5)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竖板(11)定位于所述处于外侧的第二竖板(10)侧部;
所述水沟(3)包括第三T型板和第四竖板(15);所述第三T型板由两块具有相对斜面的异形板(13)拼接固定形成,两块异形板(13)上均形成有第三拼接槽(14),所述第四竖板(15)有两块且竖向拼接固定在所述第三拼接槽(14)上;
所述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和水沟(3)的上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6)和第二竖板(10)的长度相等且小于第四竖板(15)的长度,所述第四竖板(15)的长度小于第三竖板(11)的长度;两块第二竖板(10)之间的间距大于两块第一竖板(6)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6)与第一T型板(4)、第一竖板(6)与第一三角板(5)、第二竖板(10)与第二T型板(8)、第四竖板(15)与异形板(13)以及两块异形板(13)的拼接处对应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插入第一把手型扣件(16)将所述拼接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槽钢板(17),所述第一槽钢板(17)架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塑钢及水沟(3)的上端中部,两端部支顶于第一三角板(5)和第二三角板(9)之间;所述第一槽钢板(17)与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10)、第四竖板(15)、第一三角板(5)以及第二三角板(9)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连接孔(18),所述第二连接孔(18)上插入第二把手型扣件(19)以使第一槽钢板(17)与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塑钢及水沟(3)分别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第二槽钢板(20),所述第二槽钢板(20)设置于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塑钢及水沟(3)的侧端上方,且一端架设于第三竖板(11)上,另一端架设于第一三角板(5)上并与隧道内的边墙(100)固定;所述第二槽钢板(20)与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10)、第四竖板(15)、第一三角板(5)以及第二三角板(9)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三连接孔(21),所述第三连接孔(21)上拧入螺栓(22)以使第二槽钢板(20)与通信信号电缆槽(1)、电力电缆槽(2)塑钢及水沟(3)分别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板(11)外侧纵向贴合设有钢管(23),隧道边墙(100)上安装设有挂钩(24),所述钢管(23)的上端伸出第三竖板(11)的上端且与挂钩(24)之间连接设有拉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锁包括相连接的定尺封闭环拉锁(25)和可调节开放式拉钩拉锁(26)。
CN202320888720.0U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 Active CN219993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8720.0U CN219993710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8720.0U CN219993710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3710U true CN219993710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8720.0U Active CN219993710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3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93710U (zh) 一种快速拼装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
CN208578064U (zh) 用于管廊箱型伸缩底板和矮墙的组合模
CN112609881A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
CN110344553B (zh) 一种楼梯吊装施工拼缝后浇带的支模结构及支模工艺
CN213654236U (zh) 一种榫卯式的预留管槽模具
CN211108558U (zh) 一种双t板模具
CN210976598U (zh) 一种建筑用阳拐角模板
CN210713822U (zh) 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
CN111636676A (zh) 一种建筑模板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3806562U (zh) 一种墙体浇筑模板用混用夹
CN211848986U (zh) 用于固定连续梁悬臂段端头模板的加固结构
CN115126217B (zh) 一种采用铝合金模板的剪力墙及楼板模板的施工装置
CN217000838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挂模板
CN214784522U (zh) 一种混凝土钢模板
CN218438252U (zh) 基于钢结构建筑外悬挑现浇砼构件的装配式支模体系
CN220377825U (zh) 腋角模板组件
CN216920995U (zh) 一种利于拼接安装的双p板
CN211313372U (zh) 一种建造房屋用的建筑结构模块
CN211900635U (zh) 一种组合式仰拱定型钢模板
CN215803184U (zh) 一种墙垛连接装置
CN214942341U (zh) 一种用于变形缝混凝土墙体浇筑的铝模
CN212957175U (zh) 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及其混凝土楼面结构
CN21767998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
CN218438288U (zh) 便调式铝模斜支撑系统
CN215038556U (zh) 一种u型砌块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