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8937U -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8937U
CN219988937U CN202321605154.4U CN202321605154U CN219988937U CN 219988937 U CN219988937 U CN 219988937U CN 202321605154 U CN202321605154 U CN 202321605154U CN 219988937 U CN219988937 U CN 219988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electric heater
integrated substrate
thermal management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051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怡伶
陈晓强
王东
陈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051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8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8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8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压缩机与电加热器;集成基板,同时与所述压缩机及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所述集成基板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电加热器共用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设置集成基板,使集成基板同时与压缩机及电加热器电连接,并在集成基板上设置适于压缩机与电加热器共用的控制模块,从而能够节约控制模块、线束接插件和高压线束等,简化接线复杂程度,降低装配过程的安装复杂程度,使机舱布置空间更加简洁。

Description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热管理系统通常包括独立设置的空调箱、冷凝器、水泵、冷却器、电加热器、压缩机和管路等零部件。对于新能源车辆,压缩机和电加热器等零部件通常由高压平台驱动,每个零件中各有线束接插件与高压线连接,布置复杂,接插工序多且容易出错,整体成本较高。并且压缩机和电加热器分别独立布置在机舱内部,对机舱布置位置要求较高,且线束较多,容易造成机舱杂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以解决压缩机和电加热器分别独立布置造成线束较多且接线复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
压缩机与电加热器;
集成基板,同时与所述压缩机及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所述集成基板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电加热器共用的控制模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设置集成基板,使集成基板同时与压缩机及电加热器电连接,并在集成基板上设置适于压缩机与电加热器共用的控制模块,从而能够节约控制模块、线束接插件和高压线束等,简化接线复杂程度,降低装配过程的安装复杂程度,使机舱布置空间更加简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线束接插件,与所述集成基板电连接,所述线束接插件上设置有接插口,所述接插口适于使所述集成基板与外部电路导通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设置线束接插件,能够在压缩机与电加热器共同与集成基板电连接后,将集成基板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线路汇总引出,从而节约线束接插件和高压线束的数量,降低材料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与所述集成基板经由第一线束相连接,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集成基板经由第二线束相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设置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能够快速实现压缩机与集成基板以及电加热器与集成基板的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成基板与所述线束接插件经由第三线束相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集成基板与线束接插件经由第三线束相连接,能够在压缩机与电加热器共同与集成基板电连接后,将集成基板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线路,通过第三线束汇总引出至线束接插件,从而节约线束接插件和高压线束的数量,降低材料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安装支架,将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电加热器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设置安装支架,将压缩机与电加热器固定连接,能够方便实现压缩机和电加热器的整体布置,进而方便为压缩机和电加热器共同配置集成基板,使布局更加紧凑,机舱布置空间更加美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电加热器的其中一侧表面经由固定件相连接;
延伸部,由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压缩机一侧延伸;
吊装孔,形成于所述延伸部上,所述吊装孔与所述压缩机上形成的吊装部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电加热器设置于所述集成基板的同侧,所述线束接插件设置于所述集成基板背离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电加热器的一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将压缩机与电加热器设置于集成基板的同侧,能够合理利用集成基板沿厚度方向一侧的纵向空间,减少横向空间的占用,使机舱更加简洁,布局更合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所述电加热器与线束接插件均设置于所述集成基板的同侧;
沿高度方向,所述线束接插件、所述压缩机、所述电加热器依序设置;
或者,沿高度方向,所述线束接插件、所述电加热器、所述压缩机依序设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及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内的如上述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通过设置集成基板,使集成基板同时与压缩机及电加热器电连接,并在集成基板上设置适于压缩机与电加热器共用的控制模块,并通过设置线束接插件,能够在压缩机与电加热器共同与集成基板电连接后,将集成基板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线路汇总引出,从而能够节约控制模块、线束接插件和高压线束等,简化接线复杂程度,降低装配过程的安装复杂程度,使机舱布置空间更加简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包括新能源汽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理集成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理集成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11、吊装部;2、电加热器;3、安装支架;31、吊装孔;32、延伸部;33、固定板;4、集成基板;5、线束接插件;51、接插口;61、第一线束;62、第二线束;63、第三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车辆热管理系统通常包括独立设置的空调箱、冷凝器、水泵、冷却器、电加热器、压缩机和管路等零部件。对于新能源车辆,其电压输出主要有高压平台和低压平台两种形式,高压平台主要用于驱动车辆、驱动压缩机和电加热器等零部件。低压平台主要负责驱动车上所有控制器、娱乐系统和车身系统等用电需求。压缩机和电加热器等零部件通常由高压平台驱动,每个零件中各有线束接插件与高压线连接,布置复杂,接插工序多且容易出错,整体成本较高。并且压缩机和电加热器分别独立布置在机舱内部,对机舱布置位置要求较高,且线束较多,容易造成机舱杂乱。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能够减少压缩机和电加热器与高压平台之间的线束数量,使接线操作更加简化。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
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
集成基板4,同时与压缩机1及电加热器2电连接,集成基板4上设置有适于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共用的控制模块。
可选的,集成基板4内设置有PCB板及控制芯片等控制模块,集成基板4内还可以设置有通信模块等元件。集成基板4同时与压缩机1及电加热器2电连接,从而使压缩机1和电加热器2能够共用一套集成基板4内的控制模块,无需为压缩机1和电加热器2分别单独设置控制模块,避免造成性能冗余,进而也无需为压缩机1和电加热器2分别设置连接线束,能够使两者共同连接在同一个集成基板4上,从而达到节约控制模块、线束接插件和高压线束等成本的目的,通过减少线束,还能够简化接线复杂程度,使机舱布置空间更加简洁,提高机舱美观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设置集成基板4,使集成基板4同时与压缩机1及电加热器2电连接,并在集成基板4上设置适于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共用的控制模块,从而能够节约控制模块、线束接插件和高压线束等,简化接线复杂程度,降低装配过程的安装复杂程度,使机舱布置空间更加简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线束接插件5,与集成基板4电连接,线束接插件5上设置有接插口51,接插口51适于使集成基板4与外部电路导通连接。
可选的,所述线束接插件5可以作为集成基板4与外部电路导通连接的汇总接头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设置线束接插件5,能够在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共同与集成基板4电连接后,将集成基板4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线路汇总引出,从而节约线束接插件和高压线束的数量,降低材料成本。
可选的,所述线束接插件5上设置的接插口51,具体可以包括高压接插口与低压接插口,高压接插口通过高压线与外部高压电源连接,从而实现电力输送;低压接插口通过低压线与整车控制单元电连接,从而实现控制信号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压缩机1与集成基板4经由第一线束61相连接,电加热器2与集成基板4经由第二线束6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设置第一线束61与第二线束62,能够快速实现压缩机1与集成基板4以及电加热器2与集成基板4的连接。
可选的,通过使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均布置在集成基板4的接头附近位置,能够缩短第一线束61与第二线束62的长度,节约成本。
作为变形,压缩机1与集成基板4的连接还可以通过接插端子实现,通过在集成基板4上设置接插端子插口,并在压缩机1上对应设置接插端子插头,能够快捷实现压缩机1与集成基板4的连接。额外的,为了方便接插端子插口与接插端子插头的对正,压缩机1与集成基板4上还可以设置有定位导向结构,方便压缩机1与集成基板4的快速插接。需要说明的,接插端子插口与接插端子插头的位置可以互换,即,集成基板4上设置接插端子插头,压缩机1上对应设置接插端子插口。
同样的,作为变形,电加热器2与集成基板4的连接也可以通过接插端子实现,通过在集成基板4上设置接插端子插口,并在电加热器2上对应设置接插端子插头,能够快捷实现电加热器2与集成基板4的连接。额外的,为了方便接插端子插口与接插端子插头的对正,电加热器2与集成基板4上还可以设置有定位导向结构,方便电加热器2与集成基板4的快速插接。需要说明的,接插端子插口与接插端子插头的位置可以互换,即,集成基板4上设置接插端子插头,电加热器2上对应设置接插端子插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集成基板4与线束接插件5经由第三线束6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集成基板4与线束接插件5经由第三线束63相连接,能够在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共同与集成基板4电连接后,将集成基板4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线路,通过第三线束63汇总引出至线束接插件5,从而节约线束接插件和高压线束的数量,降低材料成本。
可选的,通过压缩机1和电加热器2共用一块集成基板4,集成基板4通过第一线束61、第二线束62、第三线束63分别和压缩机1、电加热器2和线束接插件5连接,用于实现启动和控制,集成度更高,缩减线束及接插件数量,简化接线复杂程度,使机舱布置空间更加简洁。
作为变形,集成基板4与线束接插件5的连接还可以通过接插端子实现,通过在集成基板4上设置接插端子插口,并在线束接插件5上对应设置接插端子插头,能够快捷实现线束接插件5与集成基板4的连接。额外的,为了方便接插端子插口与接插端子插头的对正,线束接插件5与集成基板4上还可以设置有定位导向结构,方便线束接插件5与集成基板4的快速插接。需要说明的,接插端子插口与接插端子插头的位置可以互换,即,集成基板4上设置接插端子插头,线束接插件5上对应设置接插端子插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安装支架3,将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设置安装支架3,将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固定连接,能够方便实现压缩机1和电加热器2的整体布置,进而方便为压缩机1和电加热器2共同配置集成基板4,使布局更加紧凑,机舱布置空间更加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安装支架3包括:固定板33,固定板33与电加热器2的其中一侧表面经由固定件相连接;
延伸部32,由固定板33朝向压缩机1一侧延伸;
吊装孔31,形成于延伸部32上,吊装孔31与压缩机1上形成的吊装部11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加热器2可以构造为方壳状结构,所述固定板33与电加热器2的其中一侧表面经由固定件相连接,其具体可以与电加热器2的其中一个面积相对较大的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保证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33与电加热器2的其中一侧表面平行设置,从而能够借由电加热器2的表面对固定板33起到支撑作用,进而保证固定板33对延伸部32的支撑。
延伸部32的伸长长度能够保证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靠近且不接触,从而在保证空间利用率的基础上,避免两者刚性接触带来的振动相互传递的缺陷。
所述延伸部32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板33呈角度设置,可选的,所述延伸部32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板33呈直角设置。
延伸部32与固定板33的转角处还可以形成有加强筋,以提高延伸部32的结构强度。
在延伸部32远离固定板33的一侧开设有吊装孔31,吊装孔31与压缩机1上形成的吊装部1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安装支架3与压缩机1的固定。
安装支架3通过螺钉分别与压缩机1和电加热器2连接,即,固定板33与电加热器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螺钉固定连接,吊装孔31与压缩机1上形成的吊装部11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螺钉进行锁紧固定。
可选的,第一螺钉的轴线与第二螺钉的轴线呈角度设置,从而保证安装支架3不易受力松脱。
额外的,压缩机1与集成基板4通过螺钉连接;电加热器2与集成基板4通过螺钉连接。
本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模块整体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或者电驱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设置于集成基板4的同侧,线束接插件5设置于集成基板4背离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通过将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设置于集成基板4的同侧,能够合理利用集成基板4沿厚度方向一侧的纵向空间,减少横向空间的占用,使机舱更加简洁,布局更合理。
额外的,线束接插件5设置于集成基板4背离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的一侧,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布置,方便与外部电路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4所示,压缩机1、电加热器2与线束接插件5均设置于集成基板4的同侧;
沿高度方向,线束接插件5、压缩机1、电加热器2依序设置;
或者,沿高度方向,线束接插件5、电加热器2、压缩机1依序设置。
需要说明的,高度方向可以是与重力方向相平行的方向。
结合图3所示,在一种实现形式中,线束接插件5设置于电加热器2背离压缩机1的一侧。
结合图4所示,在一种实现形式中,线束接插件5设置于压缩机1背离电加热器2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车辆本体,及设置于车辆本体内的如上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设置集成基板4,使集成基板4同时与压缩机1及电加热器2电连接,并在集成基板4上设置适于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共用的控制模块,并通过设置线束接插件5,能够在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共同与集成基板4电连接后,将集成基板4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线路汇总引出,从而能够节约控制模块、线束接插件和高压线束等,简化接线复杂程度,降低装配过程的安装复杂程度,使机舱布置空间更加简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包括新能源汽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与电加热器(2);
集成基板(4),同时与所述压缩机(1)及所述电加热器(2)电连接,所述集成基板(4)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电加热器(2)共用的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线束接插件(5),与所述集成基板(4)电连接,所述线束接插件(5)上设置有接插口(51),所述接插口(51)适于使所述集成基板(4)与外部电路导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集成基板(4)经由第一线束(61)相连接,所述电加热器(2)与所述集成基板(4)经由第二线束(6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基板(4)与所述线束接插件(5)经由第三线束(6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安装支架(3),将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电加热器(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与所述电加热器(2)的其中一侧表面经由固定件相连接;
延伸部(32),由所述固定板(33)朝向所述压缩机(1)一侧延伸;
吊装孔(31),形成于所述延伸部(32)上,所述吊装孔(31)与所述压缩机(1)上形成的吊装部(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电加热器(2)设置于所述集成基板(4)的同侧,线束接插件(5)设置于所述集成基板(4)背离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电加热器(2)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所述电加热器(2)与线束接插件(5)均设置于所述集成基板(4)的同侧;
沿高度方向,所述线束接插件(5)、所述压缩机(1)、所述电加热器(2)依序设置;
或者,沿高度方向,所述线束接插件(5)、所述电加热器(2)、所述压缩机(1)依序设置。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及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内的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新能源汽车。
CN202321605154.4U 2023-06-21 2023-06-21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 Active CN219988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5154.4U CN219988937U (zh) 2023-06-21 2023-06-21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5154.4U CN219988937U (zh) 2023-06-21 2023-06-21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8937U true CN219988937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05154.4U Active CN219988937U (zh) 2023-06-21 2023-06-21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8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6196A (zh) 车辆
CN100438720C (zh) 用于车辆的集成电模块结构
CN102237659A (zh) 汽车接线盒
CN106785744A (zh) 一种模块化印制板式矩形混装插头连接器
CN219988937U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
CN210000169U (zh) 集成控制装置及电动车
WO2012099101A1 (ja) 基板間接続端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バータ、電動圧縮機
CN212046774U (zh) 电加热装置、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和机动车辆
CN102098874A (zh) 一种汽车中央电器盒印制线路板
CN104094505B (zh) 电动机控制组件
CN112803199A (zh) 水电一体插头、插座、电池机构和插接方法
CN214112216U (zh) 转接组件、压缩机与加热器的集成控制器以及车载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11511152A (zh) 一种基于主控柜集成液压功能模块装置
CN220233341U (zh) 一种下托盘
CN218449798U (zh) 一种电动车电机驱动器集成式汇流排
CN219575507U (zh) 一种继电器转换装置
CN210466252U (zh) 一种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结构
CN218958200U (zh) 一种车身线束
CN219498215U (zh) 用于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中的高压输入接线模块
CN219946274U (zh) 用于搬运机器人的控制器结构
CN211106853U (zh) 大功率车用空调控制器
CN212211057U (zh) 车载通信装置及含有该通信装置的车辆
CN110171469B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
CN212626552U (zh) 一种配电盒及车辆
KR20140118602A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파워 릴레이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