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2698U -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2698U
CN219982698U CN202320433964.XU CN202320433964U CN219982698U CN 219982698 U CN219982698 U CN 219982698U CN 202320433964 U CN202320433964 U CN 202320433964U CN 219982698 U CN219982698 U CN 219982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rib
valve
condensing
vap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39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涛
张磊
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2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2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蒸汽阀组件包括阀盖、阀座和阻流冷凝件;阀座和阀盖之间形成蒸汽腔,蒸汽腔设有与烹饪空间连通进汽口和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出汽口;阻流冷凝件设置在蒸汽腔中且将蒸汽腔分隔成多个彼此连通的蒸汽阻流冷凝腔,蒸汽阻流冷凝腔包括与进汽口连通的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和与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设置有蒸汽在此被阻流冷凝为液体而形成的水密封构造;阀盖设置有第一阀盖挡筋,阀座对应地设置有第二阀座挡筋,第一阀盖挡筋和第二阀座挡筋均设置在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朝向彼此延伸,第一阀盖挡筋和第二阀座挡筋在蒸汽阀组件的纵向切面上的投影部分地重叠。

Description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已知的诸如电饭锅和电压力锅的烹饪器具,实现无可见蒸汽排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在烹饪器具中设置水箱,将烹饪空间中的蒸汽通过蒸汽管路排至提前蓄好冷水的水箱内,使蒸汽直接接触冷水而液化,从而实现无可见蒸汽排出。然而在烹饪开始前需要用户预先向水箱中倒入冷水,并且烹饪结束后需要用户将水箱拆下而排出水箱中的水,操作较为麻烦,用户使用体验较差。此外,有部分食材内的物质经过蒸汽通道被输送到水箱内,使得水箱内容易滋生细菌甚至发臭,并且在水箱积水过多时有溢水风险。第二种为基于微压烹饪器具平台,使烹饪空间与外界空气隔绝,通过火力控制和温控感应并在高压作用下,使内锅中的米水温度超过100℃而不沸腾,从而将食材煮熟,并实现无可见蒸汽排出。然而由于烹饪空间中压力较大,因此烹饪器具的相关零部件强度需满足压力等级,并且需要做高压防护措施,使得烹饪器具的结构复杂而导致成本较高。此外,需要设置泄压装置,烹饪结束后,泄压过程会排出一部分可见蒸汽。
因此,需要一种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
根据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蒸汽阀组件,用于烹饪器具,所述蒸汽阀组件包括:
阀盖;
阀座,所述阀座与所述阀盖连接,并且和所述阀盖之间形成蒸汽腔,所述蒸汽腔设置有进汽口和出汽口,所述进汽口设置于所述阀座并且与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空间连通,所述出汽口设置于所述阀盖并且与外界大气连通;以及
阻流冷凝件,所述阻流冷凝件设置在所述蒸汽腔中,并且将所述蒸汽腔分隔成多个彼此连通的蒸汽阻流冷凝腔,所述蒸汽阻流冷凝腔包括与所述进汽口连通的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和与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
其中,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设置有蒸汽在此被阻流冷凝为液体而形成的水密封构造;
所述阀盖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阀盖挡筋,所述阀座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阀座挡筋,所述第一阀盖挡筋和所述第二阀座挡筋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朝向彼此延伸,所述第一阀盖挡筋和所述第二阀座挡筋在所述蒸汽阀组件的纵向切面上的投影部分地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汽阀组件,通过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设置有蒸汽在此被阻流冷凝为液体而形成的水密封构造,因此从进汽口进入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的过热饱和蒸汽必须完全浸没过冷凝水后才能够流出,而从烹饪空间进入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的过热饱和蒸汽在浸没冷凝水时,与冷凝水充分换热降温到100℃以下,从而大量冷凝液化而融入在冷凝水中,以能够减少蒸汽排出,而便于实现烹饪过程中无可见蒸汽的排放;此外,第一阀盖挡筋和第二阀座挡筋均朝向彼此延伸,并且在蒸汽阀组件的纵向切面上的投影部分地重叠,以能够延长蒸汽在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中的流动路径,增大蒸汽的对流换热面积,并且增大蒸汽的流通阻力,以增加对流换热时间,增大换热量,进一步实现烹饪过程中无可见蒸汽的排放。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盖挡筋构造为向下延伸的条形筋,所述第二阀座挡筋构造为向上延伸的条形筋,并且所述第二阀座挡筋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阀盖挡筋的下表面。
根据本方案,第一阀盖挡筋和第二阀座挡筋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第二阀座挡筋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阀盖挡筋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E4满足:1mm≤E4≤10mm。
根据本方案,当E1满足上述范围时,不仅使得在冷凝件下挡筋的自由端和冷凝水收集槽之间的蒸汽流通截面积较为合适,同时使得烹饪器具不易溢锅。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盖挡筋的自由端靠近或者接触所述第二阀座挡筋的自由端,以将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分隔成至少一个第二蒸汽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的高度H3满足:10mm≤H3≤50mm,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的宽度W1满足:16mm≤W1≤30mm。
根据本方案,H3和W1满足上述范围时,不仅能够使得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具有较好的冷凝效果,同时能够使得冷凝件侧挡筋具有合适的高度和间距,以便于清洗阻流冷凝件。
可选地,所述阀座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水收集槽,所述冷凝水收集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围绕所述进汽口的周向设置,所述阻流冷凝件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件下挡筋,所述冷凝件下挡筋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所述冷凝件下挡筋的自由端延伸进入所述冷凝水收集槽围成的空间并进入到所述冷凝水收集槽中,所述蒸汽被所述冷凝件下挡筋阻流冷凝为液体而蓄积在所述冷凝水收集槽中,使得所述液体淹没所述冷凝件下挡筋的所述自由端而形成所述水密封构造。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冷凝水收集槽和冷凝件下挡筋,蒸汽被冷凝件下挡筋阻流冷凝为液体而蓄积在冷凝水收集槽中,随着液体越积越多,使得液体淹没冷凝件下挡筋的自由端而形成烹饪空间内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水密封构造,从而阻碍烹饪空间内部的蒸汽流向外界,以便于实现烹饪过程中无可见蒸汽的排放,并且阀座和阻流冷凝件的结构简单。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冷凝件下挡筋将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分隔成底部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蒸汽通道;并且/或者
所述冷凝件下挡筋的所述自由端设置有多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冷凝水收集槽的底面之间的最大距离E1满足:1mm≤E1≤5mm。
根据本方案,当E1满足上述范围时,不仅使得在冷凝件下挡筋的自由端和冷凝水收集槽之间的蒸汽流通截面积较为合适,同时使得烹饪器具不易溢锅。
可选地,所述阀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阀座挡筋,所述第一阀座挡筋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围绕所述进汽口的周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阀座挡筋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冷凝水收集槽。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阀座挡筋,能够使得冷凝水蓄积在阀座上,以便于实现水密封构造。
可选地,所述蒸汽阻流冷凝腔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的第一蒸汽孔、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以及将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的第二蒸汽孔,所述阻流冷凝件和所述阀座之间围绕形成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所述阀盖、所述阀座和所述阻流冷凝件的外周壁部分围绕形成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所述阀盖和所述阻流冷凝件围绕形成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所述第一蒸汽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座挡筋处,所述第二蒸汽孔设置于所述阻流冷凝件。
根据本方案,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未被冷凝液化的蒸汽能够经由第一蒸汽孔进入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在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中与阀盖、阀座和阻流冷凝件换热而冷凝为液体,在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中未被冷凝液化的蒸汽能够经由第二蒸汽孔进入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在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中与阀盖和阻流冷凝件换热而冷凝为液体,并且蒸汽阀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可选地,所述阀盖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阀盖挡筋,所述阻流冷凝件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件上挡筋,所述第二阀盖挡筋和所述冷凝件上挡筋均设置在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朝向彼此延伸,以将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分隔成至少一个第三蒸汽通道。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在阀盖上的出汽口与外界大气连通,烹饪过程中,当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温度高于外界大气10℃以上时,能够使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内的干空气和湿空气与外界大气进行强制对流换热,从而利用外界环境为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以及阀盖上的出汽口冷却降温,此时外界温度较低的大气填充于阀盖上的出汽口,使得从出汽口排出的气体温度远远低于100℃,以避免烹饪过程中用户触摸出汽口后造成烫伤;通过设置第二阀盖挡筋和冷凝件上挡筋,以能够延长蒸汽的流动路径,增大蒸汽的对流换热面积,并且增大蒸汽的流通阻力,以增加对流换热时间,增大换热量,以便于进一步实现烹饪过程中无可见蒸汽的排放。
可选地,所述阻流冷凝件包括冷凝件主体,所述冷凝件下挡筋构造为从所述冷凝件主体向下延伸的环形结构,所述冷凝件上挡筋构造为从所述冷凝件主体向上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所述冷凝件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倾斜的引流面,所述第二蒸汽孔设置在所述引流面的最低位置处。
根据本方案,阻流冷凝件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够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有倾斜的引流面,并且将第二蒸汽孔设置在引流面的最低位置处,以便于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中的冷凝液绕过冷凝件上挡筋而最终到达第二蒸汽孔处。
可选地,所述引流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1满足:A1≥1°。
根据本方案,当A1满足上述范围时,引流面的引流效果较好,能够确保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中滴落的冷凝水流到第二蒸汽孔处,避免了冷凝水在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内积水。
可选地,所述冷凝件上挡筋与所述冷凝件主体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A2满足:A2≥3°,并且/或者
相邻两个所述冷凝件上挡筋之间呈八字形排布,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冷凝件上挡筋之间的最短距离E5满足:E5≥5mm。
根据本方案,当A2满足上述范围时,能够避免第三蒸汽阻流冷凝强中的冷凝水积攒在冷凝件上挡筋的根部,能够确保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中滴落的冷凝水流到第二蒸汽孔处,避免了冷凝水在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内积水;当E5满足上述范围时,能够使得相邻的冷凝件上挡筋之间的距离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便于清洗阻流冷凝件,尤其便于清洗冷凝件上挡筋。
可选地,所述阀座还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蒸汽阀组件的最低位置处,并且与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
根据本方案,通过在蒸汽阀组件的最低位置处设置排水孔,能够使得蒸汽阻流冷凝腔中的液体能够通过排水孔自动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煲体;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阀组件,所述蒸汽阀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盖体,
其中,当所述蒸汽阀组件连接至所述盖体时,所述进汽口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烹饪器具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盖体处于打开状态,其中蒸汽阀处于未完全安装好的状态,并且省略了可拆盖组件;
图3为图1中的烹饪器具局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盖体和蒸汽阀组件;
图4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蒸汽阀组件的阀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阻流冷凝件、阀座、第一密封件、进气密封圈和可拆盖组件;
图8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阻流冷凝件、阀座和第一密封件;
图9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阀盖处于打开状态;
图10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仅示出了阀盖和阻流冷凝件;
图11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阀座、阻流冷凝件、阀盖、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
图12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阻流冷凝件和阀盖,并且阻流冷凝件未安装至阀盖;
图13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阻流冷凝件、阀盖、第一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
图14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阻流冷凝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盖体在关闭状态下的盖体和蒸汽阀组件的局部结构;
图16为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内衬、蒸汽阀组件和未完全安装好的可拆盖组件;
图17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18为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内衬和未完全安装好的蒸汽阀组件;
图19为图3中的蒸汽阀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阀座、阀盖和第二密封件;
图20为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阀座、阀盖、第二密封件和内衬;
图21为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盖体处于打开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器具
110:煲体
111:中板
112:煲体外壳
113:底座
115:内锅
116:枢转轴
117:蓄水槽
120:盖体
121:面板
122:面盖
123:内衬
124:可拆盖组件
125:锁头
126:内衬挡筋
127:内衬凸起
128:出汽孔
130:蒸汽阀组件
131:蒸汽腔
132: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
133: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
134: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
135:进汽口
136:出汽口
137:排水孔
138:第一蒸汽通道
139:第二蒸汽通道
140:阀盖
141:阀盖主体
143:第一阀盖挡筋
144:第二阀盖挡筋
145:第二凹槽
146:配合部
147:卡钩
148:第一卡钩凸起
149:第二卡钩凸起
150:阀座
151:阀座主体
152:第一阀座挡筋
152a:内圈阀座挡筋
152b:中间阀座挡筋
152c:外圈阀座挡筋
153:第二阀座挡筋
154:排水部
155:卡槽
156:冷凝水收集槽
157:阀座凸筋
158:安装轴
159:阀座凸起
160:阻流冷凝件
161:冷凝件主体
162:冷凝件下挡筋
162a:第一冷凝件下挡筋
162b:第二冷凝件下挡筋
164:冷凝件上挡筋
165:第一缺口
166:第一凹槽
167:安装部
168:第三凹槽
171:第一蒸汽孔
172:第二蒸汽孔
176:阀盖卡扣
177:冷凝件卡接部
178:第二缺口
179:第三蒸汽通道
181:排水密封圈
182:第一密封件
183:第二密封件
184:第三密封件
185:进汽密封圈
186:引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其主要包括煲体110和盖体120。煲体110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115可以固定设置于内锅收纳部处,或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15的清洗。内锅115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110中包括用于加热内锅115的加热装置,例如发热盘,以对内锅115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空气炸锅、炖锅、蒸锅、煎烤机、烤箱、炒菜机、电水壶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下面将结合烹饪器具100为电饭煲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该烹饪器具100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盖体120具有与煲体110基本上对应的形状。盖体120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110上,具体地,其通过枢转轴116枢接至煲体110,并能够绕枢转轴116所在的枢转轴116线在相对于煲体110的盖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自由枢转,以方便对煲体110进行盖合和打开。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其覆盖在内锅115之上,和内锅115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120上通常还具有锅口密封圈,锅口密封圈可以由例如橡胶材料制成,其设置在盖体120和内锅115之间,用于在盖体120处于盖合状态时密封烹饪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煲体110和盖体120的靠近枢转轴116的一侧为后侧,与之相反,煲体110和盖体120的远离枢转轴116的一侧为前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描述烹饪器具100的各个部件、部分等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上”、“下”、“上方”、“下方”、“向上”、“向下”、“朝上”、“朝下”等是相对于处于水平放置且正立状态下的烹饪器具100而言的。如果没有其它的限定,方向术语“朝内”、“朝外”、“向内”、“向外”、“内侧”、“外侧”等中的“内”是指靠近烹饪器具100的中心,“外”是指远离烹饪器具100的中心。
如图2至图3和图16所示,烹饪器具100还包括蒸汽阀组件130。蒸汽阀组件130可拆卸地连接至盖体120,并且设置在盖体120的靠后的位置处。具体地,盖体120包括面盖组件、设置在面盖组件下方的内衬123和设置在内衬123下方的可拆盖组件124。面盖组件位于盖体的外侧,即最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汽阀组件130设置在面盖组件的内侧,使得蒸汽阀组件130能够从盖体120的内侧安装或者拆卸,以便于清洗整个蒸汽阀组件130。
具体地,面盖组件包括面板121和面盖122。面板121由透明的塑料或者玻璃制成。面盖122设置在面板121的下方,并且面板121粘贴至面盖122的上表面。内衬123设置在面盖122的下方并且连接至面盖122。蒸汽阀组件130设置在内衬123和可拆盖组件124之间,并且可拆卸地连接至内衬123。可以理解,蒸汽阀组件13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蒸汽阀组件130还可以设置在盖体120的其他位置处,或者还可以设置在煲体110上。
如图3至图5所示,蒸汽阀组件130主要包括阀盖140和设置在阀盖140的下方的阀座150。阀座150与阀盖140连接,并且阀座150和阀盖140均可以由食品级材料制成。阀座150和阀盖140之间形成蒸汽腔131。蒸汽腔131设置有进汽口135和出汽口136,进汽口135设置于阀座150并且与烹饪器具100的烹饪空间连通,出汽口136设置于阀盖140并且与外界大气连通。当蒸汽阀组件130连接至盖体120时,进汽口135与烹饪空间连通。
蒸汽腔131内形成有蒸汽通道,并且该蒸汽通道连通进汽口135和出汽口136,其中蒸汽通道的至少一段上设置有蒸汽在此被阻流冷凝为液体而形成的水密封构造。具体地,该蒸汽通道包括第一蒸汽通道138(参见图5和图8)、与第一蒸汽通道138连通的第二蒸汽通道139(参见图11)以及与第二蒸汽通道139连通的第三蒸汽通道179(参见图5),第一蒸汽通道138与进汽口135连通,第三蒸汽通道179与出汽口136连通,出汽口136设置在第三蒸汽通道179的末端。
蒸汽阀组件130还包括阻流冷凝件160。阻流冷凝件160可以由食品级材料制成。阻流冷凝件160设置在蒸汽腔131中,如图5和图9所示,阻流冷凝件160在蒸汽阀组件130的横向切面上的投影覆盖在阀盖140在该横向切面上的投影的中央区域。换句话说,阻流冷凝件160设置在阀盖140的中间位置处,并且阻流冷凝件160在水平参考平面上的投影覆盖在阀盖140在该水平参考平面上的投影的中央区域。由此,阻流冷凝件160的体积较小,并且结构较为简单,不仅便于清洗,同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5所示,阻流冷凝件160将蒸汽腔131分隔成多个连通的蒸汽阻流冷凝腔。具体地,蒸汽阻流冷凝腔包括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与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连通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和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连通的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与进汽口135连通,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与出汽口136连通,出汽口136设置在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的末端。因此,烹饪空间中的高温蒸汽能够从进汽口135进入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阻流冷凝件160和阀座150之间围绕形成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水密封构造位于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中。阀盖140、阀座150和阻流冷凝件160的外周壁部分之间围绕形成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阀盖140和阻流冷凝件160之间围绕形成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
图7中阴影部分为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所占的空间。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设置在蒸汽阀组件130的中间并且靠下的部分(参见图5)。如图5、图7和图8所示,阀座150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水收集槽156。冷凝水收集槽156设置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中,并且构造为围绕进汽口135的周向设置。冷凝水收集槽156的开口朝上开放,并且其截面大致构造为U形。具体地,阀座150包括阀座主体151,冷凝水收集槽156设置在阀座主体151的上侧,即构造为从阀座主体15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凹槽。图5、图7和图8中示例性地示出了两个冷凝水收集槽156,冷凝水收集槽156优选地构造为环形凹槽,并且该两个冷凝水收集槽156同轴地设置。
阻流冷凝件160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件下挡筋162。冷凝件下挡筋162设置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中,并且构造为圆环形结构。冷凝件下挡筋162的自由端延伸进入冷凝水收集槽156围成的空间并进入到冷凝水收集槽156中,并且冷凝件下挡筋162与冷凝水收集槽156的内表面(例如底面)之间存在间隙。蒸汽被冷凝件下挡筋162阻流冷凝为液体而蓄积在冷凝水收集槽156中,使得液体淹没冷凝件下挡筋162的自由端而形成水密封构造。具体地,阻流冷凝件160包括冷凝件主体161,冷凝件下挡筋162构造为从冷凝件主体161向下延伸的环形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凝件下挡筋162将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分隔成底部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蒸汽通道138。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三个第一蒸汽通道138,该三个第一蒸汽通道138沿着进汽口135的径向排布,并且相邻两个第一蒸汽通道138的底部连通。第一蒸汽通道138大致构造为圆环形通道,并且第一蒸汽通道138的截面大致构造为长方形。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冷凝件下挡筋162的自由端(即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一缺口165。第一缺口165构造为从冷凝件下挡筋162的下端面从上延伸的豁口。第一缺口165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U形、正方形、长方形或者其他任意合适的形状。该多个第一缺口165沿冷凝件下挡筋162的周向间隔设置。优选地,该多个第一缺口165沿冷凝件下挡筋162的周向间隔等间距地设置。具体地,第一缺口165的下端位于冷凝水收集槽156中,既低于阀座主体151的上表面,第一缺口165的上端位于冷凝水收集槽156的外部,既高于阀座主体151的上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凝件下挡筋162包括第一冷凝件下挡筋162a和设置在第一冷凝件下挡筋162a外侧的第二冷凝件下挡筋162b。第一冷凝件下挡筋162a和第二冷凝件下挡筋162b均构造为圆环形,并且第一冷凝件下挡筋162a和第二冷凝件下挡筋162b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多个第一缺口165。
阀座150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阀座挡筋152。第一阀座挡筋152构造为从阀座主体15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环形结构。第一阀座挡筋152设置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中并且围绕进汽口135的周向设置,并且相邻两个第一阀座挡筋152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冷凝水收集槽156。
具体地,第一阀座挡筋152包括形成有进汽口135的内圈阀座挡筋152a、设置在内圈阀座挡筋152a外侧的中间阀座挡筋152b以及设置在中间阀座挡筋152b外侧的外圈阀座挡筋152c。也就是说,中间阀座挡筋152b沿径向设置在内圈阀座挡筋152a和外圈阀座挡筋152c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圈阀座挡筋152c的上表面高于内圈阀座挡筋152a的上表面,内圈阀座挡筋152a的上表面高于中间阀座挡筋152b的上表面。第一冷凝件下挡筋162a沿径向设置在内圈阀座挡筋152a和中间阀座挡筋152b之间。第二冷凝件下挡筋162b沿径向设置在中间阀座挡筋152b和外圈阀座挡筋152c之间。
如图8所示,蒸汽阻流冷凝腔还包括将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蒸汽孔171。第一蒸汽孔171位于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的较高的位置处,并且设置于外圈阀座挡筋152c处。具体地,如图4和图9所示,外圈阀座挡筋152c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缺口178,第一蒸汽孔171为设置在外圈阀座挡筋152c上的第二缺口178与阻流冷凝件160之间所形成的通孔(参见图11)。图5中示例性地示出了两个第二缺口178,因此形成有两个第一蒸汽孔171。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蒸汽孔171还可以为设置在外圈阀座挡筋152c上的任意合适形状的通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烹饪开始时,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的内部为常温干燥状态,即无冷凝水和冷凝水滴。当烹饪一段时间之后,当内锅115中的水达到100℃后开始核态沸腾,烹饪空间中的高温蒸汽由进汽口135进入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中。进入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中的高温蒸汽与温度较低的阻流冷凝件160和阀座150换热,使得一部分高温蒸汽冷凝液化而附着在阻流冷凝件160上(例如附着在冷凝件下挡筋162上),而未被冷凝液化的一部分高温蒸汽以及烹饪空间中受热膨胀的干空气可通过第一缺口165,最后到达第一蒸汽孔171而进入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中。图8中的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了烹饪空间中的高温蒸汽在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中的流动路径。
随着阻流冷凝件160上的冷凝水滴越积越多,在重力的作用下这些冷凝水掉落到阀座150上。由于冷凝水收集槽156的位置最低,因此冷凝水最先蓄积在冷凝水收集槽156中。随着从阻流冷凝件160上掉落的冷凝水越来越多,冷凝水将冷凝水收集槽156填充满并且蓄积在冷凝件主体161的上表面上。当蓄积在冷凝件主体161的上表面上的冷凝水越来越多,冷凝水的液面高度逐渐淹没设置在冷凝件下挡筋162上的第一缺口165,从而在此处形成水密封构造。由于烹饪空间处于密封状态,当此时烹饪空间中的蒸汽流动时,这些蒸汽必须在水密封构造处完全浸没过冷凝水后才能够流出。由于液态的冷凝水与阀座150直接接触,可以与阀座150充分换热,使得冷凝水温度小于100℃。而从烹饪空间中进入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中的100℃过热饱和蒸汽在浸没冷凝水时,与冷凝水充分换热降温到100℃以下,而大量冷凝液化并融入在冷凝水中,以减少可见蒸汽的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两道水密封构造,其中内圈阀座挡筋152a、第一冷凝件下挡筋162a、中间阀座挡筋152b和阀座主体151(具体指阀座主体151的上表面和冷凝水收集槽156)之间共同形成第一道水密封构造,中间阀座挡筋152b、第二冷凝件下挡筋162b、外圈阀座挡筋152c和阀座主体151(具体指阀座主体151的上表面和冷凝水收集槽156)之间共同形成第二道水密封构造,并且该第二道水密封构造围绕该第一道水密封构造设置。
如图8所示,第一缺口165和冷凝水收集槽156的底面之间的最大距离E1为水密封构造的关键尺寸,如果E1的取值过小则会导致蒸汽的流通截面积较小,容易导致溢锅,如果E1的取值过大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水密封。因此在冷凝件下挡筋162(包括第一冷凝件下挡筋162a和第二冷凝件下挡筋162b)的端部的所有第一缺口165形成的有效蒸汽流通总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进汽口135的截面积的前提下,E1的取值应当越小越好。优选地,1mm≤E1≤5mm。例如,E1可以为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或者5mm。进一步优选地,E1=2.4mm±0.5mm。
内圈阀座挡筋152a的高度H1应当高于烹饪结束后的冷凝水的液面高度,防止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中的阀座150上的冷凝水溢过进汽口135而回流到内锅115中导致米饭滴白。优选地,5mm≤H1≤30mm。例如,H1可以为5mm、7.5mm、10mm、12.5mm、15mm、17.5mm、20mm、22.5mm、25mm、27.5mm或者30mm。进一步优选地,H1=9mm±0.5mm。
中间阀座挡筋152b的高度H2不仅影响到水密封构造的蓄水量,同时还会影响到烹饪空间中的压力值,并且会对溢锅产生影响。优选地,1mm≤H2-E1≤5mm。也就是说,1mm+E1≤H2≤5mm+E1,当E1优选为2.4mm时,3.4mm≤H2≤7.4mm。例如,H2可以为3.4mm、3.9mm、4.4mm、4.9mm、5.4mm、5.9mm、6.4mm、6.9mm或者7.4mm。进一步优选地,H2=5.4mm±0.5mm。
优选地,第一冷凝件下挡筋162a和内圈阀座挡筋152a之间的距离E2满足:3mm≤E2≤5mm,并且第一冷凝件下挡筋162a和中间阀座挡筋152b之间的距离E3满足:2mm≤E3≤5mm。例如,E2可以为3mm、3.5mm、4mm、4.5mm或者5mm,E3可以为2mm、2.5mm、3mm、3.5mm、4mm、4.5mm或者5mm。进一步优选地,E2=4mm±0.5mm,E3=3mm±0.5mm。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阻流冷凝件160设置有第一凹槽166。第一凹槽166构造为开口朝下开放的凹槽,并且第一凹槽166的截面构造为U形。蒸汽阀组件13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82。第一密封件182优选地由食品级的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第一密封件182沿着第一凹槽166的周向设置在第一凹槽166中。外圈阀座挡筋152c的自由端(即上端)沿着第一凹槽166的周向延伸进入第一凹槽166,并且沿着第一密封件182的周向压紧第一密封件182,以将第一密封件182固定在第一凹槽166中。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182,能够使得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处于密封状态。
图9中阴影部分为形成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的结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围绕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设置。如图9至图11所示,阀盖140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阀盖挡筋143,阀座150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阀座挡筋153,第一阀盖挡筋143和第二阀座挡筋153均设置在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中并且朝向彼此延伸。优选地,第一阀盖挡筋143和第二阀座挡筋153在蒸汽阀组件130的纵向切面上的投影部分地重叠。具体地,阀盖140包括阀盖主体141,第一阀盖挡筋143构造为从阀盖主体14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条形筋。第二阀座挡筋153构造为从阀座主体15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条形筋。第二阀座挡筋153的上表面高于第一阀盖挡筋143的下表面。
第一阀盖挡筋143的自由端靠近或者接触第二阀座挡筋153的自由端,以将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分隔成至少一个第二蒸汽通道139。本实施方式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第二蒸汽通道139,该两个第二蒸汽通道139相对地设置在冷凝件主体161的两侧(参见图10)。第二蒸汽通道139大致构造为长方体形状,并且相邻两个第二蒸汽通道139之间首尾相连。
如图11所示,第二蒸汽通道139的高度H3取值越大冷凝效果越好,但H3的取值过大会导致蒸汽阀组件130较难清洗,并且加工较为困难,同时盖体120的高度也限制了H3的取值。优选地,10mm≤H3≤50mm。例如,H3可以为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者50mm。进一步优选地,H3=33mm±0.5mm。
第二蒸汽通道139的宽度W1的取值越小冷凝效果越好,但H3的取值过小会导致蒸汽阀组件130较难清洗,并且加工较为困难。优选地,16mm≤W1≤30mm。如,H3可以为16mm、18mm、20mm、22mm、24mm、26mm、28mm或者30mm。进一步优选地,W1=18.6mm±0.5mm。
优选地,第二阀座挡筋153的上表面和第一阀盖挡筋143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E4满足:1mm≤E4≤10mm,以降低第二蒸汽通道139中的蒸汽从第二阀座挡筋153和第一阀盖挡筋143之间的间隙进入到与其相邻的第二蒸汽通道139中的可能性。例如,E4可以为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者10mm。进一步优选地,E4=4mm±0.5mm。
如图5和图9至图11所示,蒸汽阀组件13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83。第二密封件183优选地由食品级的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阀座150的外周边缘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阀座凸筋157,阀盖140的外周边缘对应地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凹槽145。第二密封件183沿着第二凹槽145的周向设置在第二凹槽145中。阀座凸筋157的自由端沿着第二凹槽145的周向延伸进入第二凹槽145,并且沿着第二密封件183的周向压紧第二密封件183,以将第二密封件183固定在第二凹槽145中。因此,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183,能够使得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处于密封状态。
如图5和图9至图10所示,蒸汽阻流冷凝腔还包括将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与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连通的第二蒸汽孔172,第二蒸汽孔172设置于阻流冷凝件16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蒸汽孔172设置在冷凝件主体161上。第二蒸汽孔172可以构造为圆形通孔。优选地,第二蒸汽孔172的最小直径D1满足:4mm≤D1≤10mm。例如,D1可以为4mm、5mm、6mm、7mm、8mm、9mm或者10mm。进一步优选地,D1=6mm±0.5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蒸汽孔172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第二蒸汽孔172还可以构造为其他任何合适形状的通孔。
图10中的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了从第一蒸汽孔171进入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中的蒸汽在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中的流动路径。即从第一蒸汽孔171进入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中的蒸汽依次经过每一个第二蒸汽通道139,并最后到达第二蒸汽孔172而进入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中,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蒸汽的对流换热面积,并且增大蒸汽的流通阻力,以增加对流换热时间,增大换热量。
图12中阴影部分为形成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的结构,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设置在蒸汽阀组件130的中间并且靠上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设置在第一蒸汽阻冷凝腔132的上方,并且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围绕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设置。
如图12至图14所示,阀盖140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阀盖挡筋144。第二阀盖挡筋144构造为从阀盖主体14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长条形结构。阻流冷凝件160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件上挡筋164。冷凝件上挡筋164构造为从冷凝件主体16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长条形结构。第二阀盖挡筋144和冷凝件上挡筋164均设置在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中,并且朝向彼此延伸,以将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分隔成至少一个第三蒸汽通道179。从图12中可以看出形成有一个第三蒸汽通道17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阀盖挡筋144和冷凝件上挡筋164的数量为多个。图12和图13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四个第二阀盖挡筋144和四个冷凝件上挡筋164。
冷凝件主体161的上表面设置有倾斜的引流面186,第二蒸汽孔172设置在引流面186的最低位置处。在引流面186的作用下,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中的冷凝水能够绕过冷凝件上挡筋164最后到达第二蒸汽孔172。优选地,引流面186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1满足:A1≥1°(参见图13)。例如A1可以为1°、1.5°、2°、2.5°、3°、3.5°或者4°。进一步优选地,A1=2°±0.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为了避免冷凝水积攒在冷凝件上挡筋164的根部,便于蓄积在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中的冷凝液经由第二蒸汽孔172进入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中,将冷凝件上挡筋164与冷凝件主体161的宽度方向成角度地设置。优选地,冷凝件上挡筋164与冷凝件主体161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A2满足:A2≥3°。例如,A2可以为3°、4°、5°、6°、7°、8°、9°或者10°。具体地,相邻两个冷凝件上挡筋164之间呈八字形排布,相邻两个第二阀盖挡筋144之间对应地呈八字形排布。为了便于清洗阻流冷凝件160,相邻两个冷凝件上挡筋164之间的最短距离E5满足:E5≥5mm。例如,E5可以为5mm、6mm、7mm、8mm、9mm或者10mm。进一步优选地,E5=8.4mm±0.5mm。
如图13所示,为了便于清洗蒸汽阀组件130,第二阀盖挡筋144和冷凝件上挡筋164的高度H4不易过高。优选地,0<H4≤10mm。例如,H4可以为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者10mm。进一步优选地,第二阀盖挡筋144的高度H41满足:H41=8.4mm±0.5mm,冷凝件上挡筋164的高度H42满足:H42=9.2mm±0.5mm。
图12和图1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从第二蒸汽孔172进入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中的蒸汽在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中的流动路径。即从第二蒸汽孔172进入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中的蒸汽能够经过第三蒸汽通道179,并最后到达出汽口136,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蒸汽的对流换热面积,并且增大蒸汽的流通阻力,以增加对流换热时间,增大换热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经过发明人多次试验确认,烹饪空间中的高温蒸汽在经过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和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冷却后,即可实现整个烹饪过程中无可见蒸汽排出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确保烹饪器具100在工作时无蒸汽排出,在不增加额外零部件及成本的前提下,设置了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以能够增加冷却性能余量,进一步防止可见蒸汽直接排到外界。此外,由于出汽口136与外界大气连通,使得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与外界大气换热,以能够降低出汽口136的温度,避免烫伤用户。
如图5和图13所示,蒸汽阀组件13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84。第三密封件184优选地由食品级的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阻流冷凝件160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三凹槽168,第三凹槽168围绕冷凝件上挡筋164设置。第三凹槽168构造为开口朝上开放的U形凹槽。第三密封件184沿着第三凹槽168的周向设置在第三凹槽168中,并且第三密封件184的上端抵靠至阀盖140的阀盖主体141的下表面,阀盖主体141将第三密封件184压紧在第三凹槽168中。因此,通过设置第三密封件184,能够使得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处于密封状态。
如图6和图15所示,阀座150还设置排水部154,排水部154设置在蒸汽阀组件130的靠近枢转轴116的一端。排水部154设置有排水孔137,排水孔137设置在蒸汽阀组件130的靠近枢转轴116的一端,并且位于蒸汽阀组件130的最低位置处,即位于阀座150的后端,并且位于阀座150的最低位置处。排水孔137与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是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的状态,还是盖体120打开的过程中,或者是盖体12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排水孔137都位于蒸汽阀组件130的最低位置处。当盖体120打开后,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132冷凝水能够经由第一蒸汽孔171进入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中,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中的冷凝水能够经由第二蒸汽孔172进入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133中的冷凝水能够通过位于最低位置处的排水孔137排出。
蒸汽阀组件130还包括排水密封圈181。排水密封圈181优选地由食品级的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排水密封圈181的上端连接至排水部154。如图1至图2所示,煲体110包括位于顶部的中板111、位于底部的底座113和设置在中板111和底座113之间的煲体外壳112。内锅115设置在煲体外壳112和中板111的内侧,并且设置在底座113的上方。如图15所示,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排水密封圈181的下端抵靠至中板111。也就是说,中板111能够封堵排水孔137,此时蒸汽阀组件130中的冷凝水不能够通过排水孔137排出。如图21所示,当盖体120打开时,排水密封圈181与中板111脱离接触,使得蒸汽阀组件130中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通过排水孔137排出而落到中板111上。
如图2、图15和图21所示,中板111的上表面设置有蓄水槽117,蓄水槽117设置在中板111的靠近枢转轴116的一端(即位于中板111的后端),并且沿着中板111的宽度方向延伸。蓄水槽117构造为开口朝上开放的凹槽,并且排水孔137对应蓄水槽117设置。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排水密封圈181的下端抵靠至蓄水槽117的底面(参见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当盖体120的开合角度等于或者大于45°时,即可实现蒸汽阀组件130中任意部位处的冷凝水的排出而无残留。因此,能够实现在整个烹饪过程中蒸汽阀组件130中收集的冷凝水不会滴回到内锅115中而导致米饭滴白。
由于烹饪结束后,用户在打开盖体120取饭时必然会使得每次烹饪后蒸汽阀组件130中的冷凝水排出,因此能够避免蒸汽阀组件130中的冷凝水越积越多,并且无需用户额外地操作而排出冷凝水。
此外,蓄水槽117还可以收集从可拆盖组件124上滴落的冷凝水,并且储存在蓄水槽117中的冷凝水方便用户擦干或者任其自然晾干。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用户使用烹饪器具100时的必然性常规操作,实现蒸汽阀组件130的冷凝水的排水和处理,没有增加用户的额外操作,因此其排水具有自动化效果,并且排水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成本。
如图4至图5和图17至图19所示,阀座150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轴158,阀盖140的一端设置有配合部146,阀盖140的另一端设置有卡钩147,配合部146可转动地安装至安装轴158(例如,卡在安装轴158的底部),卡钩147卡接至阀座150的外周边缘,以将阀座150安装至阀盖140。
更具体地,如图19所示,卡钩147包括第一卡钩凸起148,第一卡钩凸起148设置在卡钩147的自由端,并且构造为向上延伸的凸起。阀座150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阀座凸起159,第一卡钩凸起148卡持至阀座凸起159。在阀盖140和阀座150安装时,向右扳动卡钩147,使得第一卡钩凸起148进入到阀座凸起159的内侧,以将第一卡钩凸起148卡接至阀座凸起159。
如图9至图10和图12所示,阻流冷凝件160可拆卸地连接至阀盖140。可以理解,根据需要,阻流冷凝件160还可以可拆卸地连接至阀座150。具体地,阀盖140设置有多个阀盖卡扣176,阻流冷凝件160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冷凝件卡接部177,阀盖卡扣176卡接至冷凝件卡接部177,以将阻流冷凝件160可拆卸地连接至阀盖140。该多个阀盖卡扣176和多个冷凝件卡接部177均相对于地设置在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134的两侧,即相对地设置在第三密封件184的两侧。图12和图15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六个阀盖卡扣176和六个冷凝件卡接部177。
更具体地,阀盖卡扣176与阀盖主体141连接,并且构造为L形结构。冷凝件卡接部177构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壁结构。在将阻流冷凝件160安装至阀盖140时,可以将阻流冷凝件160与阀盖140平行地放置,并且将阀盖卡扣176和冷凝件卡接部177的位置相对应,推动阻流冷凝件160即可将阻流冷凝件160可拆卸地安装至阀盖140。
如图2、图16和图18所示,内衬123设置有内衬挡筋126和内衬凸起127。内衬挡筋126设置在内衬123的靠近枢转轴116的一端,即内衬123的后端。内衬凸起127相对于内衬挡筋126距离枢转轴116更远,也就是说,内衬凸起127相对于内衬挡筋126更靠近内衬123的前端。蒸汽阀组件130的一端插接在内衬挡筋126的内侧,蒸汽阀组件130的另一端卡接至内衬凸起127,以将蒸汽阀组件130可拆卸地连接至内衬。
具体地,阀座150的下侧抵靠至内衬挡筋126,阀盖140的卡钩147卡接至内衬凸起127,以将蒸汽阀组件130可拆卸地连接至内衬123。更具体地,如图20所示,卡钩147设置有第二卡钩凸起149,第二卡钩凸起149卡持在内衬凸起127的内侧。在第二卡钩凸起149卡接至内衬凸起127后,在内衬凸起127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整个卡钩147发生一定的压缩变形,使得第一卡钩凸起148和阀座凸起159之间的卡接更加牢靠,同时也能使得第二卡钩凸起149和内衬凸起127之间的卡接更加牢靠。
如图2、图6、图16和图18所示,阀座150的底部设置有卡槽155。卡槽155设置在阀座150的靠近枢转轴116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阀座150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槽155,该两个卡槽155相对地设置。盖体120还包括锁头125,锁头125设置在内衬123的远离枢转轴116的一端,即内衬的前端。可拆盖组件124的一端(即后端)插接至卡槽155,并且可拆盖组件124的另一端(即前端)卡接至锁头125,以将可拆盖组件124可拆卸地连接至内衬12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00,只有当蒸汽阀组件130安装到位后,才能安装可拆盖组件124,否则无法安装可拆盖组件124,因此具有防漏装蒸汽阀组件130的效果。
如图5和图7所示,烹饪器具100还包括进汽密封圈185。进汽密封圈185优选地由食品级的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可拆盖组件124设置有出汽孔128。出汽孔128与进汽口135的位置相对应,并且构造为圆形通孔。进汽密封圈185的一端(具体地指下端)围绕出汽孔128的周向设置于可拆盖组件124,进汽密封圈185的另一端(具体地指上端)围绕进汽口135的周向抵靠至阀座主体151,以对蒸汽阀组件130和可拆盖组件124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烹饪空间中的蒸汽经由蒸汽阀组件130和可拆盖组件124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盖体120的其他位置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4)

1.一种蒸汽阀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组件包括:
阀盖;
阀座,所述阀座与所述阀盖连接,并且和所述阀盖之间形成蒸汽腔,所述蒸汽腔设置有进汽口和出汽口,所述进汽口设置于所述阀座并且与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空间连通,所述出汽口设置于所述阀盖并且与外界大气连通;以及
阻流冷凝件,所述阻流冷凝件设置在所述蒸汽腔中,并且将所述蒸汽腔分隔成多个彼此连通的蒸汽阻流冷凝腔,所述蒸汽阻流冷凝腔包括与所述进汽口连通的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和与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的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
其中,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设置有蒸汽在此被阻流冷凝为液体而形成的水密封构造;
所述阀盖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阀盖挡筋,所述阀座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阀座挡筋,所述第一阀盖挡筋和所述第二阀座挡筋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朝向彼此延伸,所述第一阀盖挡筋和所述第二阀座挡筋在所述蒸汽阀组件的纵向切面上的投影部分地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盖挡筋构造为向下延伸的条形筋,所述第二阀座挡筋构造为向上延伸的条形筋,并且所述第二阀座挡筋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阀盖挡筋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阀座挡筋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阀盖挡筋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E4满足:1mm≤E4≤
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盖挡筋的自由端靠近或者接触所述第二阀座挡筋的自由端,以将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分隔成至少一个第二蒸汽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的高度H3满足:10mm≤H3≤50mm,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的宽度W1满足:16mm≤W1≤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水收集槽,所述冷凝水收集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围绕所述进汽口的周向设置,所述阻流冷凝件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件下挡筋,所述冷凝件下挡筋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所述冷凝件下挡筋的自由端延伸进入所述冷凝水收集槽围成的空间并进入到所述冷凝水收集槽中,所述蒸汽被所述冷凝件下挡筋阻流冷凝为液体而蓄积在所述冷凝水收集槽中,使得所述液体淹没所述冷凝件下挡筋的所述自由端而形成所述水密封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冷凝件下挡筋将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分隔成底部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蒸汽通道;并且/或者
所述冷凝件下挡筋的所述自由端设置有多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冷凝水收集槽的底面之间的最大距离E1满足:1mm≤E1≤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阀座挡筋,所述第一阀座挡筋设置在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围绕所述进汽口的周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阀座挡筋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冷凝水收集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阻流冷凝腔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的第一蒸汽孔、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以及将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与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的第二蒸汽孔,所述阻流冷凝件和所述阀座之间围绕形成所述第一蒸汽阻流冷凝腔,所述阀盖、所述阀座和所述阻流冷凝件的外周壁部分围绕形成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所述阀盖和所述阻流冷凝件围绕形成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所述第一蒸汽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座挡筋处,所述第二蒸汽孔设置于所述阻流冷凝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阀盖挡筋,所述阻流冷凝件对应地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件上挡筋,所述第二阀盖挡筋和所述冷凝件上挡筋均设置在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中并且朝向彼此延伸,以将所述第三蒸汽阻流冷凝腔分隔成至少一个第三蒸汽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冷凝件包括冷凝件主体,所述冷凝件下挡筋构造为从所述冷凝件主体向下延伸的环形结构,所述冷凝件上挡筋构造为从所述冷凝件主体向上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所述冷凝件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倾斜的引流面,所述第二蒸汽孔设置在所述引流面的最低位置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1满足:A1≥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件上挡筋与所述冷凝件主体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A2满足:A2≥3°,并且/或者
相邻两个所述冷凝件上挡筋之间呈八字形排布,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冷凝件上挡筋之间的最短距离E5满足:E5≥5mm。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还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蒸汽阀组件的最低位置处,并且与所述第二蒸汽阻流冷凝腔连通。
14.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阀组件,所述蒸汽阀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盖体,
其中,当所述蒸汽阀组件连接至所述盖体时,所述进汽口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CN202320433964.XU 2022-12-29 2023-03-03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9826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8337 2022-12-29
CN2022235883378 2022-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2698U true CN219982698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570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3450.8U Active CN220327314U (zh) 2022-12-29 2023-03-03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2320433964.XU Active CN219982698U (zh) 2022-12-29 2023-03-03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2320459537.9U Active CN219982701U (zh) 2022-12-29 2023-03-03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3450.8U Active CN220327314U (zh) 2022-12-29 2023-03-03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59537.9U Active CN219982701U (zh) 2022-12-29 2023-03-03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2032731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7314U (zh) 2024-01-12
CN219982701U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6648U (zh) 烹饪器具的盛放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6060170U (zh) 烹饪器具
CN105768846A (zh) 用于微波炉的真空锅及微波炉
KR102332831B1 (ko) 펌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식기세척기
CN219982698U (zh)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JP2009285231A (ja) 炊飯器
CN216060141U (zh) 烹饪器具
CN220069520U (zh)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20109579U (zh)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9982700U (zh) 烹饪器具
CN219982699U (zh) 蒸汽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KR101158468B1 (ko) 넘침방지 기능을 갖는 가마솥
CN211533959U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KR200323694Y1 (ko) 넘침 방지 냄비뚜껑 손잡이
KR101440981B1 (ko) 전기밥솥의 증기 포집 장치
CN211242809U (zh)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US5992303A (en) Cooker with deodorizing liquification means
CN210471873U (zh) 一种电锅
CN211511431U (zh) 蒸烤一体机
CN112006523B (zh) 烹饪器具的盛放组件和烹饪器具
KR100302952B1 (ko) 조리용 무취냄비
CN208709393U (zh) 烹饪器具
JPH053833A (ja) 水蒸気捕集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調理器
CN110575078A (zh) 防滴水锅盖及烹饪器皿
CN220124455U (zh) 一种高温速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