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4962U - 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4962U
CN219974962U CN202321325472.5U CN202321325472U CN219974962U CN 219974962 U CN219974962 U CN 219974962U CN 202321325472 U CN202321325472 U CN 202321325472U CN 219974962 U CN219974962 U CN 219974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pump body
vertical axial
guide vane
flow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54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n's Pump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s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s Pump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s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54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4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4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4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包括泵体立管,所述泵体立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泵体出水弯管,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轴流泵技术领域。该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通过储渣圆盘、锥体过滤网板、叶片以及毛刷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及时将水中细小的砂石拦截下来,在毛刷的扫动下,能将细小砂石扫落进储渣圆盘的内部,实现统一收集,避免细小砂石进入泵体立管中击打叶轮,延长立式轴流泵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衔接内衬管以及第二防锈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将损坏的锥体过滤网板及时更换掉,保证滤渣组件的拦截效果,储渣圆盘中存储的细小砂石清理出来较为方便,以便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轴流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在抽水的过程中,由于水中会存在细小的砂石,细小的砂石进入泵管中会击打叶轮的表面,频繁击打最终会使叶轮发生断裂,影响正常使用,缺乏有效将细小砂石拦截的结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解决了在抽水的过程中,由于水中会存在细小的砂石,细小的砂石进入泵管中会击打叶轮的表面,频繁击打最终会使叶轮发生断裂,影响正常使用,缺乏有效将细小砂石拦截的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包括泵体立管,所述泵体立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泵体出水弯管,所述泵体出水弯管的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泵轴,所述泵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叶轮,所述泵轴的外壁下部固定套设有导叶体组件,所述泵体立管的外壁下部固定套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泵体立管的底部套设有滤渣组件,所述滤渣组件包括储渣圆盘,所述储渣圆盘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的内腔下部贯穿有衔接内衬管,所述衔接内衬管与内螺纹套之间通过若干第二防锈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衔接内衬管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锥体过滤网板,所述锥体过滤网板的底部中间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部一圈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叶片,所述储渣圆盘的底部中间固定贯穿有吸水导管。
优选的,所述泵轴的底部贯穿泵体出水弯管的顶部且位于泵体立管的内部,所述导叶体组件位于叶轮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滤渣组件的顶部与第一法兰盘之间通过若干第一防锈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套螺纹套设在泵体立管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套的外壁上部固定套设有第二法兰盘,若干所述第一防锈螺栓均匀螺纹贯穿在第二法兰盘与第一法兰盘的内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转轴左右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设置有毛刷,两个所述毛刷的上部均与锥体过滤网板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储渣圆盘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螺纹贯穿有密封塞。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通过储渣圆盘、锥体过滤网板、叶片以及毛刷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及时将水中细小的砂石拦截下来,在毛刷的扫动下,能将细小砂石扫落进储渣圆盘的内部,实现统一收集,避免细小砂石进入泵体立管中击打叶轮,延长立式轴流泵的使用寿命。
(2)、该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通过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衔接内衬管以及第二防锈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将损坏的锥体过滤网板及时更换掉,保证滤渣组件的拦截效果,储渣圆盘中存储的细小砂石清理出来较为方便,以便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渣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1、泵体立管;2、泵体出水弯管;3、放置盒;4、伺服电机;5、泵轴;6、叶轮;7、导叶体组件;8、第一法兰盘;9、滤渣组件;91、储渣圆盘;92、内螺纹套;93、第二法兰盘;94、衔接内衬管;95、第二防锈螺栓;96、锥体过滤网板;97、转轴;98、叶片;99、毛刷;910、吸水导管;911、密封塞;10、第一防锈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技术方案:
如图1-2示出了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包括泵体立管1,泵体立管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泵体出水弯管2,泵体出水弯管2的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放置盒3,放置盒3的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泵轴5,泵轴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叶轮6,泵轴5的外壁下部固定套设有导叶体组件7,泵体立管1的外壁下部固定套设有第一法兰盘8,泵体立管1的底部套设有滤渣组件9,滤渣组件9包括储渣圆盘91,储渣圆盘9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套92,内螺纹套92的内腔下部贯穿有衔接内衬管94,衔接内衬管94与内螺纹套92之间通过若干第二防锈螺栓95螺纹连接,衔接内衬管94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锥体过滤网板96,锥体过滤网板96的底部中间转动设置有转轴97,转轴97的下部一圈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叶片98,储渣圆盘91的底部中间固定贯穿有吸水导管910。
通过储渣圆盘91、锥体过滤网板96、叶片98以及毛刷99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及时将水中细小的砂石拦截下来,在毛刷99的扫动下,能将细小砂石扫落进储渣圆盘91的内部,实现统一收集,避免细小砂石进入泵体立管1中击打叶轮6,延长立式轴流泵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3示出了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泵轴5的底部贯穿泵体出水弯管2的顶部且位于泵体立管1的内部,导叶体组件7位于叶轮6的上方,滤渣组件9的顶部与第一法兰盘8之间通过若干第一防锈螺栓10螺纹连接,内螺纹套92螺纹套设在泵体立管1的下部,内螺纹套92的外壁上部固定套设有第二法兰盘93,若干第一防锈螺栓10均匀螺纹贯穿在第二法兰盘93与第一法兰盘8的内部之间,转轴97左右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设置有毛刷99,两个毛刷99的上部均与锥体过滤网板96的底部相接触,储渣圆盘9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螺纹贯穿有密封塞911。
通过第一法兰盘8、第二法兰盘93、衔接内衬管94以及第二防锈螺栓95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将损坏的锥体过滤网板96及时更换掉,保证滤渣组件9的拦截效果,储渣圆盘91中存储的细小砂石清理出来较为方便,以便重复使用。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伺服电机4工作带动叶轮6和导叶体组件7转动,将水流向上抽吸,经过泵体出水弯管2的右端排出,过程中水流先通过吸水导管910进入储渣圆盘91,通过锥体过滤网板96再进入泵体立管1的内部,在锥体过滤网板96的作用下,水中细小的砂石被拦截下来,同时在水流的冲击下,叶片98和转轴97转动,毛刷99随之旋转,在毛刷99的扫动下,将锥体过滤网板96底部粘附的细小砂石扫落,扫落的细小砂石进入储渣圆盘91的内部,在储渣圆盘91中实现统一收集,随着锥体过滤网板96的长时间使用,若锥体过滤网板96发生损坏,要将其进行更换,过程中首先将各个第一防锈螺栓10旋拧下来,然后旋转内螺纹套92,将内螺纹套92从泵体立管1的底部取下,接着将各个第二防锈螺栓95旋拧下来,解除衔接内衬管94与内螺纹套92之间的连接,然后将损坏的锥体过滤网板96从内螺纹套92的顶部取出,更换新的锥体过滤网板96即可,将左右两个密封塞911旋拧掉,将储渣圆盘91中储存的细小砂石清理出来,最后将滤渣组件9恢复到原位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包括泵体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立管(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泵体出水弯管(2),所述泵体出水弯管(2)的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放置盒(3),所述放置盒(3)的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泵轴(5),所述泵轴(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叶轮(6),所述泵轴(5)的外壁下部固定套设有导叶体组件(7),所述泵体立管(1)的外壁下部固定套设有第一法兰盘(8),所述泵体立管(1)的底部套设有滤渣组件(9),所述滤渣组件(9)包括储渣圆盘(91),所述储渣圆盘(9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套(92),所述内螺纹套(92)的内腔下部贯穿有衔接内衬管(94),所述衔接内衬管(94)与内螺纹套(92)之间通过若干第二防锈螺栓(95)螺纹连接,所述衔接内衬管(94)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锥体过滤网板(96),所述锥体过滤网板(96)的底部中间转动设置有转轴(97),所述转轴(97)的下部一圈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叶片(98),所述储渣圆盘(91)的底部中间固定贯穿有吸水导管(9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5)的底部贯穿泵体出水弯管(2)的顶部且位于泵体立管(1)的内部,所述导叶体组件(7)位于叶轮(6)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渣组件(9)的顶部与第一法兰盘(8)之间通过若干第一防锈螺栓(10)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套(92)螺纹套设在泵体立管(1)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套(92)的外壁上部固定套设有第二法兰盘(93),若干所述第一防锈螺栓(10)均匀螺纹贯穿在第二法兰盘(93)与第一法兰盘(8)的内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97)左右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设置有毛刷(99),两个所述毛刷(99)的上部均与锥体过滤网板(96)的底部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渣圆盘(9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螺纹贯穿有密封塞(911)。
CN202321325472.5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 Active CN219974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5472.5U CN21997496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5472.5U CN21997496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4962U true CN219974962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5472.5U Active CN21997496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49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7136A (zh) * 2023-11-21 2023-12-22 江苏华强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轴流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7136A (zh) * 2023-11-21 2023-12-22 江苏华强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轴流泵
CN117267136B (zh) * 2023-11-21 2024-02-09 江苏华强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轴流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74962U (zh) 一种带导叶体组件的立式轴流泵
CN218266534U (zh) 一种用于排污泵的过滤装置
CN207393486U (zh) 一种无堵塞液下式排污泵
CN204703293U (zh) 小型井下管道清理设备
CN208275904U (zh) 一种日用化工品加工料筒内壁清洗装置
CN214319529U (zh) 一种空压机房的空气过滤装置
CN218014678U (zh) 一种带有清洁球的反应釜清洗装置
CN211525108U (zh) 一种悬臂式单级离心泵
CN114704473B (zh) 一种防凹槽积水的双吸泵
CN211865961U (zh) 洗砂分砂一体化装置
CN210386740U (zh) 一种便于清洗棱镜的清洗装置
CN112845320A (zh) 一种五板对流冲击式机械部件清洗设备
CN206965223U (zh) 一种砂石可翻动的过滤器
CN219378311U (zh) 一种化工罐清底设备
CN218945780U (zh) 一种铝型材表面高效清洗装置
CN221028826U (zh) 一种抓棉机的配套装置
CN219333414U (zh) 组件式污水处理格栅系统
CN212188292U (zh) 一种滤筒除尘器
CN210189226U (zh) 一种加工中心机的全自动护罩冲屑装置
CN219091545U (zh) 一种喷砂车间用湿式除尘器
CN220495885U (zh) 一种压缩空气过滤装置
CN218790348U (zh) 毛刷滚筒清洗机
CN211802888U (zh) 一种大米加工用自动出料发酵罐
CN210531195U (zh) 一种矿物开采用通风机
CN219809141U (zh) 一种节能型wqd污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