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3873U - 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3873U
CN219973873U CN202321290678.9U CN202321290678U CN219973873U CN 219973873 U CN219973873 U CN 219973873U CN 202321290678 U CN202321290678 U CN 202321290678U CN 219973873 U CN219973873 U CN 219973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wood frame
support
bracket
assemb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06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可儿
曹志光
曹文凯
曹俊杰
沈绍辉
何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exin Bamboo & W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exin Bamboo & W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exin Bamboo & W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exin Bamboo & W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06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3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3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3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具体涉及模板技术领域,包括竹木框架,所述竹木框架的内部且靠近其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调节框板,所述调节框板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调节框板内部的传动螺杆,且传动螺杆的外壁设有与调节框板内壁竖向滑动连接的螺纹套环块,所述螺纹套环块的两侧均固定有收纳支架,每个收纳支架的上表面均设有竖向贯穿竹木框架的联动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收纳支架带动联动支架向上移动,联动支架沿着竹木框架内部竖向上移,根据实际支撑长度调节横向收缩支架的竖向支撑长度,因此使用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局限性更小,适应性更广。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背景技术
建造房屋或桥梁等浇注混凝土所用的模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木板钉制的,由于所用木板表面不经加工相当粗糙,脱模后建筑物表面亦不平整、不光滑,订制模板费工费时,又不能重复使用,浪费大量木材,随着木材的短缺,这种模板正逐步被淘汰;另一类是竹木框架模板,这种模板虽能重复使用,且不用木材,工作效率亦较高。
现有公开文献中,专利公开号CN21619656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及快速搭拆墙模体系,针对拆装过程中极易造成对面板和背楞的损伤,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低,周转次数少,增大使用成本。为此,行业内需要一种组合竹木框架模板,以消除装拆过程中对面板和骨架的损伤,从而可在按设定规格制作后可替换现有铝模板;该专利则通过竹木框架模板可多次反复拆装而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墙模采用,墙模体系具有前述模板相同的有益效果,且搭设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但是该框架模板还存在如下缺陷;
该框架模板在使用时,虽然可以对板材起到支撑加固作用,但是在加固时框架模板长度为固定长度,难以根据实际支撑长度调节,因此使用该框架模板时局限性较大,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包括竹木框架,所述竹木框架的内部且靠近其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调节框板,所述调节框板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调节框板内部的传动螺杆,且传动螺杆的外壁设有与调节框板内壁竖向滑动连接的螺纹套环块,所述螺纹套环块的两侧均固定有收纳支架,每个收纳支架的上表面均设有竖向贯穿竹木框架的联动支架,所述联动支架的顶端焊接有横向收缩支架,两个所述横向收缩支架的相反一侧均设有加固支架。
优选地,所述传动螺杆与螺纹套环块之间螺纹连接,且传动螺杆和螺纹套环块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两个所述联动支架均与竹木框架之间竖向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加固支架均与竹木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收缩支架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多个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的装配对接孔,且装配对接孔的竖截面形状设为圆形,所述竹木框架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传动螺杆的底端同轴连接有横截面形状设为六边形的旋转帽,所述旋转帽与传动螺杆之间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正向旋转旋转帽,旋转帽带动传动螺杆在调节框板内部旋转,同时传动螺杆带动螺纹套环块在螺纹的作用下沿着调节框板内部竖向上移,同时螺纹套环块带动两个收纳支架向上移动,收纳支架带动联动支架向上移动,联动支架沿着竹木框架内部竖向上移,当横向收缩支架的顶部接触到支撑位置时,即可停止转动旋转帽,这样传动螺杆停止旋转,再将各个钉顺着横向收缩支架内部的装配对接孔插入,即可将横向收缩支架固定在混凝土建筑挤压模板上,其他钉插入到定位孔内部对竹木框架起到两边缘固定的作用,起到调节作用。
优选地,所述竹木框架的一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L形支架,两个所述第一L形支架的相对一面均设有第二L形支架,所述第二L形支架的下倾斜面上固定有L形加固支板,所述第一L形支架和第二L形支架之间且靠近其底部位置处焊接有加固杆,两个所述第二L形支架之间焊接有加固支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钉插入到第一L形支架和第二L形支架的孔位内,以及其他螺钉插入到L形加固支板内部底部的孔位中,加固支杆对两个第二L形支架起到横向支撑作用,加固杆对第二L形支架和第一L形支架起到横向支撑作用,L形加固支板对第一L形支架和第二L形支架起到倾斜支撑的作用,第一L形支架对竹木框架起到倾斜支撑作用,而第二L形支架对加固支架起到倾斜支撑作用,增加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传动螺杆带动螺纹套环块在螺纹的作用下沿着调节框板内部竖向上移,收纳支架带动联动支架向上移动,联动支架沿着竹木框架内部竖向上移,根据实际支撑长度调节横向收缩支架的竖向支撑长度,因此使用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局限性更小,适应性更广;
2、加固支杆对两个第二L形支架起到横向支撑作用,加固杆对第二L形支架和第一L形支架起到横向支撑作用,加固支杆对两个第二L形支架起到横向支撑作用,加固杆对第二L形支架和第一L形支架起到横向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调节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第一L形支架与L形加固支板连接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竹木框架;2、调节框板;3、传动螺杆;4、螺纹套环块;5、收纳支架;6、联动支架;7、横向收缩支架;8、加固支架;9、装配对接孔;10、定位孔;11、旋转帽;12、第一L形支架;13、L形加固支板;14、加固杆;15、第二L形支架;16、加固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该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使传动螺杆带动螺纹套环块在螺纹的作用下沿着调节框板内部竖向上移,收纳支架带动联动支架向上移动,联动支架沿着竹木框架内部竖向上移,根据实际支撑长度调节横向收缩支架的竖向支撑长度,因此使用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局限性更小,适应性更广,调节机构的具体结构设置如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1-3所示,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调节框板2内部的传动螺杆3,且传动螺杆3的外壁设有与调节框板2内壁竖向滑动连接的螺纹套环块4,螺纹套环块4的两侧均固定有收纳支架5,每个收纳支架5的上表面均设有竖向贯穿竹木框架1的联动支架6,联动支架6的顶端焊接有横向收缩支架7,两个横向收缩支架7的相反一侧均设有加固支架8;
本实施例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的使用原理,当需要使用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时,可以正向旋转旋转帽11,旋转帽11带动传动螺杆3在调节框板2内部旋转,同时传动螺杆3带动螺纹套环块4在螺纹的作用下沿着调节框板2内部竖向上移,同时螺纹套环块4带动两个收纳支架5向上移动,收纳支架5带动联动支架6向上移动,联动支架6沿着竹木框架1内部竖向上移,当横向收缩支架7的顶部接触到支撑位置时,即可停止转动旋转帽11,这样传动螺杆3停止旋转,再将各个钉顺着横向收缩支架7内部的装配对接孔9插入,即可将横向收缩支架7固定在混凝土建筑挤压模板上,其他钉插入到定位孔10内部对竹木框架1起到两边缘固定的作用,通过两个加固支架8可以增加竹木框架1内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横向收缩支架7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多个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的装配对接孔9,且装配对接孔9的竖截面形状设为圆形,以便于将各个钉顺着横向收缩支架7内部的装配对接孔9插入,即可将横向收缩支架7固定在混凝土建筑挤压模板上,起到对接固定的作用,竹木框架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0以便于将其他钉插入到定位孔10内部对竹木框架1起到两边缘固定,增加竹木框架1的稳定性,传动螺杆3的底端同轴连接有横截面形状设为六边形的旋转帽11,旋转帽11与传动螺杆3之间焊接固定,以便于旋转帽11带动传动螺杆3在调节框板2内部旋转,同时传动螺杆3带动螺纹套环块4在螺纹的作用下沿着调节框板2内部竖向上移,起到联动的作用,而且旋转帽11为六边形旋转起来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1-4所示,竹木框架1的一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L形支架12,两个第一L形支架12的相对一面均设有第二L形支架15,第二L形支架15的下倾斜面上固定有L形加固支板13,第一L形支架12和第二L形支架15之间且靠近其底部位置处焊接有加固杆14,两个第二L形支架15之间焊接有加固支杆16;
根据上段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螺钉插入到第一L形支架12和第二L形支架15的孔位内,以及其他螺钉插入到L形加固支板13内部底部的孔位中,加固支杆16对两个第二L形支架15起到横向支撑作用,加固杆14对第二L形支架15和第一L形支架12起到横向支撑作用,L形加固支板13对第一L形支架12和第二L形支架15起到倾斜支撑的作用,第一L形支架12对竹木框架1起到倾斜支撑作用,而第二L形支架15对加固支架8起到倾斜支撑作用。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包括竹木框架(1),所述竹木框架(1)的内部且靠近其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调节框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板(2)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调节框板(2)内部的传动螺杆(3),且传动螺杆(3)的外壁设有与调节框板(2)内壁竖向滑动连接的螺纹套环块(4),所述螺纹套环块(4)的两侧均固定有收纳支架(5),每个收纳支架(5)的上表面均设有竖向贯穿竹木框架(1)的联动支架(6),所述联动支架(6)的顶端焊接有横向收缩支架(7),两个所述横向收缩支架(7)的相反一侧均设有加固支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杆(3)与螺纹套环块(4)之间螺纹连接,且传动螺杆(3)和螺纹套环块(4)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联动支架(6)均与竹木框架(1)之间竖向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加固支架(8)均与竹木框架(1)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收缩支架(7)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多个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的装配对接孔(9),且装配对接孔(9)的竖截面形状设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木框架(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杆(3)的底端同轴连接有横截面形状设为六边形的旋转帽(11),所述旋转帽(11)与传动螺杆(3)之间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木框架(1)的一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L形支架(12),两个所述第一L形支架(12)的相对一面均设有第二L形支架(15),所述第二L形支架(15)的下倾斜面上固定有L形加固支板(13),所述第一L形支架(12)和第二L形支架(15)之间且靠近其底部位置处焊接有加固杆(14),两个所述第二L形支架(15)之间焊接有加固支杆(16)。
CN202321290678.9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Active CN219973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0678.9U CN219973873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0678.9U CN219973873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3873U true CN219973873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6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0678.9U Active CN219973873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3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73873U (zh) 一种装配式竹木框架模板
CN108589772B (zh) 用于管廊顶板的台模系统及早拆模板的早拆方法
CN109812005B (zh) 型钢上的悬挑板用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4658747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建筑工程用木模板
CN209637208U (zh) 一种用于后浇带悬臂的回顶加固结构
CN113914614A (zh) 一次性浇筑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
CN113323143A (zh) 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
CN216109673U (zh) 一种大型装配化的清水混凝土复合模板体系
CN220790572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组合式建筑模板
CN218862104U (zh) 一种柱模板加固结构
CN213766348U (zh) 一种预制柱模板结构
CN218912245U (zh) 一种板式梁模板加固装置
CN215407373U (zh) 一种建筑模板以及建筑模板结构
CN220908725U (zh) 一种钢结构衔接处的加强钢结构
CN215368895U (zh) 一种可调节装配式楼承板支撑装置
JP2001159240A (ja) コンクリート直仕上げ工法と治具
CN216340926U (zh) 装配式梁体模板
CN219281351U (zh) 一种横梁吊梁的加固结构
CN21111481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板接缝处理模板体系
CN214006542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模板钢筋骨架
CN220889417U (zh) 一种可调节脚手架底座
CN212897564U (zh) 一种变截面梁柱支撑模板
CN219528403U (zh) 建筑用拆卸式梁模板
CN217924898U (zh) 一种房屋钢结构建筑平面模板支架承托装置
CN221053292U (zh) 一种便于安拆的弧形穹顶车站型钢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