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9900U -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9900U
CN219969900U CN202190000831.2U CN202190000831U CN219969900U CN 219969900 U CN219969900 U CN 219969900U CN 202190000831 U CN202190000831 U CN 202190000831U CN 219969900 U CN219969900 U CN 219969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extension
extending
chassis
angl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900008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谷川润子
中川英亮
铃木和启
岩崎谦二郎
柳健慈
五十岚则昭
高桥庆介
黑泽千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9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9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能够通过角撑架高效地提高车架的刚性。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具备从底架(18)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架(19),后架(19)具备从底架(18)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9a)和从上方延伸部(19a)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19b),在上方延伸部(19a)的后部(60)设置有角撑架(20),底架(18)具备延伸至比连接底架(18)与上方延伸部(19a)的连接部(57)靠后方的位置的延长部(18b),角撑架(20)沿着后部(60)上下延伸,角撑架(20)的下端部(20a)与延长部(18b)连接,角撑架(20)的上端部(20b)与后方延伸部(19b)连接。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鞍乘型车辆的车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前立管、从前立管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从主框架向后方延伸的底架、以及从底架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架的鞍乘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后架的下表面设置作为角撑架的加强板,来提高后架的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8057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鞍乘型车辆的车架中,期望通过角撑架高效地提高车架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车辆的车架中,能够通过角撑架高效地提高车架的刚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具备:前立管;从所述前立管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从所述主框架向后方延伸的底架;以及从所述底架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架,所述后架具备从所述底架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以及从所述上方延伸部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在所述上方延伸部的后部设置有角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具备延伸至比连接所述底架与所述上方延伸部的连接部靠后方的位置的延长部,所述角撑架沿着所述后部上下延伸,所述角撑架的下端部与所述延长部连接,所述角撑架的上端部与所述后方延伸部连接。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底架是前后延伸的管材,所述延长部是使所述管材延长至比所述连接部靠后方的位置而形成的部分。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角撑架的所述下端部的下缘前后延伸,所述角撑架具备从所述下缘的后端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角撑架的所述下缘及所述突出部被焊接于所述延长部的侧面。
并且,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下缘位于比所述底架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突出部向下方至少延伸至所述轴线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角撑架具备沿着所述后部上下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和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的所述侧壁的后端的后壁,所述侧壁的前缘与所述后部连接,所述角撑架的所述下端部借助于所述侧壁的下缘而与所述延长部接合,所述角撑架的所述上端部借助于所述侧壁的上缘而与所述后方延伸部接合。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连杆部件将动力单元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连杆部件被摆动自如地连接于所述角撑架。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止动部与所述连杆部件抵接从而限制所述连杆部件的摆动范围,所述止动部被设置于所述角撑架。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同乘者用的后座踏板被设置于所述角撑架。
实用新型效果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具备:前立管;从前立管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从主框架向后方延伸的底架;以及从底架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架,后架具备从底架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以及从上方延伸部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在上方延伸部的后部设置有角撑架,底架具备延伸至比连接底架与上方延伸部的连接部靠后方的位置的延长部,角撑架沿着后部上下延伸,角撑架的下端部与延长部连接,角撑架的上端部与后方延伸部连接。
根据该结构,底架的延长部与后架的后方延伸部通过被设置于后架的上方延伸部的后部的角撑架而连接,因此,能够高效地提高车架的刚性。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底架是前后延伸的管材,延长部是使管材延长至比连接部靠后方的位置而形成的部分。
根据该结构,延长部是使作为管材的底架延长至比连接部靠后方的位置而形成的部分,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设置延长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提高车架的刚性。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角撑架的下端部的下缘前后延伸,角撑架具备从下缘的后端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角撑架的下缘及突出部被焊接于延长部的侧面。
根据该结构,角撑架中,除了下缘之外,还将从下缘的后端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焊接于延长部的侧面,因此,能够有效地缓和角撑架与延长部的焊接部处的应力集中。
并且,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下缘位于比底架的轴线靠上方的位置,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突出部向下方至少延伸至轴线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突出部向下方延伸至底架的至少轴线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突出部设置于上下的较大的范围,能够有效地缓和应力集中。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角撑架具备沿着后部上下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和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侧壁的后端的后壁,角撑架的下端部借助于侧壁的下缘而与延长部接合,角撑架的上端部借助于侧壁的上缘而与后方延伸部接合。
根据该结构,角撑架具备左右一对侧壁及后壁,因此,角撑架的刚性变高。因此,能够通过角撑架有效地提高车架的刚性。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连杆部件将动力单元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连杆部件摆动自如地连接于角撑架。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利用角撑架的简单的构造将连杆部件与车架连接。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止动部与连杆部件抵接从而限制连杆部件的摆动范围,所述止动部被设置于角撑架。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利用角撑架的简单的构造设置限制连杆部件的摆动范围的止动部。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同乘者用的后座踏板设置于角撑架。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利用角撑架的简单的构造来设置同乘者用的后座踏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是车体罩等被卸下使得车架露出的状态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3是从前方观察车架的正视图。
图4是在车架中设置有角撑架的部分的左视图。
图5是从后方侧观察车架中设置有角撑架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左侧的角撑架的左视图。
图7是从前方侧观察左侧的角撑架的图。
图8是沿图4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从前方侧观察连杆部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说明中,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左”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的左视图。
自动二轮车1是踏板型的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车架10;将前轮2支承为转向自如的前叉11;支承于车架10的后部的动力单元12;后轮3;以及供乘员以跨骑的方式落座的座椅13。
自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架10等车体的车体罩14。
图2是卸下车体罩14等使得车架10露出的状态的自动二轮车1的左视图。图3是从前方观察车架10的正视图。
车架10具备:设置于车架10的前端部的前立管15;与前立管15的后表面连接的前部角撑架16;以及从前部角撑架16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框架17。此外,前部角撑架16也可以视为主框架17的一部分。
另外,车架10具备从主框架17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底架18和从底架18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架19。
详细而言,各后架19具备从底架18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9a和从上方延伸部19a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19b。上方延伸部19a及后方延伸部19b均前低后高地倾斜,但后方延伸部19b比上方延伸部19a更接近水平。
并且,车架10具备设置于后架19的上方延伸部19a的后部角撑架20。
另外,车架具备:在前部角撑架16的下方在车宽方向(左右方向)连接左右的主框架17的第一横梁21a;在第一横梁21a的下方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的主框架17的第二横梁21b;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的底架18的第三横梁21c;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的后架19的前部的第四横梁21d;以及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的后架19的后部的第五横梁21e。
前叉11由前立管15支承为左右转向自如。
前叉11具备: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前立管15的转向轴(未图示);固定于上述转向轴的下端部的桥部件22;以及支承于桥部件22、并从桥部件22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叉管23。
前轮2支承于架设在左右的叉管23的下端部之间的车轴2a。
转向用的把手24被安装于前叉11的上端部。
动力单元12在后架19的下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动力单元12是一体地设置有将后轮3支承为摆动自如的臂部30和驱动后轮3的发动机31的单元式摆动发动机。
发动机31是内燃机。发动机31具备收纳曲轴(未图示)的曲轴箱部32和从曲轴箱部32的前表面向前方延伸的缸部33。与上述曲轴连接的活塞(未图示)在缸部33内进行往复运动。缸部33从曲轴箱部32通过左右的后架19的前部之间而向后架19的前方延伸。
臂部30从曲轴箱部32的左右方向一侧(左侧)的侧面部向后方延伸。
后轮3支承于在臂部30的后端部设置的车轴3a。
臂部30相对于位于车宽的中央的后轮3而向偏向左侧。即,臂部30从曲轴箱部32通过后轮3的左侧方而向后方延伸。
臂部30形成为中空。在臂部30内收纳有使用了带轮和V型带的无级变速器(未图示)。发动机31的驱动力经由上述无级变速器而传递至后轮3。
在臂部30的上表面部安装有空气滤清器箱35。取入到空气滤清器箱35中的外部空气在被空气滤清器箱35净化后,供给到发动机31。
自动二轮车1具备将动力单元12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车架10的后部的连杆部件38(图2)。
连杆部件38借助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摆动轴39而与车架10的角撑架20连接。
另外,连杆部件38经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二摆动轴40而与曲轴箱部32的上部连接。
动力单元12以连杆部件38的第一摆动轴39及第二摆动轴40为中心上下摆动。
在臂部30的后端部与车架10的后端部之间架设有后缓冲器41。
参照图1,座椅13以沿着后架19的后方延伸部19b的方式配置,由后方延伸部19b从下方支承。
供就座于座椅13的前部的驾驶员放脚的踏板42位于座椅13的前下方,并由底架18从下方支承。
同乘者就坐于座椅13的后部,供同乘者放脚的左右一对后座踏板43被设置于角撑架。
车体罩14具备:上罩44,其覆盖把手24;前罩45,其从前方覆盖前立管15等车架10的前部;内罩46,其从后方覆盖前立管15等车架10的前部;下罩47,其从侧方覆盖底架18;以及后侧罩48,其从侧方覆盖座椅13的下方的车体。
前挡泥板49被安装于前叉11。
参照图2,通过使连续的1根管材25在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弯曲,从而一体地形成左侧的主框架17及左侧的底架18。即,左侧的主框架17及左侧的底架18由1根管材25构成。
右侧的主框架17及右侧的底架18也同样地由1根管材25构成。主框架17及底架18为左右一对,因此,管材25设置有2根。
管材25的截面为圆形。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底架18以稍微前低后高的姿态呈直线状前后延伸。底架18的轴线18a以稍微前低后高的姿态前后延伸。
图4是车架10中设置有角撑架20的部分的左视图。图5是从后方侧观察车架10中设置有角撑架20的部分的立体图。在图4以及图5中,还图示了连杆部件38。
参照图2、图4及图5,左右的各后架19通过使连续的1根管材50在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弯曲而形成。即,通过将1根管材50弯曲而形成上方延伸部19a及后方延伸部19b。
后架19的管材50的截面为圆形。构成后架19的管材50的壁厚小于构成主框架17及底架18的管材的壁厚。
后架19的上方延伸部19a以与水平相比更接近铅直的姿态从底架18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
上方延伸部19a的下端部51以沿着底架18的上表面的方式向前方弯曲。
另外,下端部51在沿下端部51的轴向观察时是以将下端部51的部分处的管材50的下半部切掉的方式形成的半圆状。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下端部51的下缘51a、51b以沿着底架18的轴线18a的方式前后延伸。下缘51a、51b是上述半圆状的部分的下缘,彼此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地设置为一对。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下缘51a、51b位于比底架18的轴线18a靠上方的位置。即,下缘51a、51b与底架18的上部连接。
上方延伸部19a通过沿着下缘51a、51b前后延伸的焊缝52而与底架18接合。
详细而言,一方下缘51a与底架18的上部的车宽方向的外侧面接合,另一方下缘51b与底架18的上部的车宽方向的内侧面接合。
后架19的后方延伸部19b以与铅直相比更接近水平的姿态从上方延伸部19a的上端向后方延伸。
后方延伸部19b具备从上方延伸部19a的上端呈圆弧状向后方弯曲的弯曲部55和从弯曲部55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主体部56。
上方延伸部19a的下端部51是将底架18与上方延伸部19a连接的连接部57。
底架18具备延伸至比连接部57靠后方的位置的延长部18b。
延长部18b是使构成底架18的管材25直接延长至比连接部57靠后方的位置而形成的部分。
角撑架20被设置于左右的各上方延伸部19a的后部60。
角撑架20以沿着后部60后倾的姿态上下延伸。角撑架20的下端部20a与底架18的延长部18b连接。角撑架20的上端部20b与后架19的后方延伸部19b连接。
即,角撑架20将延长部18b和后方延伸部19b上下连接。
图6是左侧的角撑架20的左视图。图7是从前方侧观察左侧的角撑架20的图。图8是沿图4中的VIII-VIII线剖视图。此外,左右的角撑架20左右大致对称,因此,在此主要参照左侧的角撑架20进行说明。
参照图4~图8,角撑架20具备:左右一对侧壁61、62,它们沿着上方延伸部19a的后部60上下延伸;以及后壁63,其在车宽方向上连接侧壁61、62的后端。
侧壁61是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以板厚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
侧壁62是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与侧壁61对置,且相对于侧壁61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侧壁61的前缘61a和侧壁62的前缘62a以沿着上方延伸部19a的轴线19a1后倾的姿态上下延伸。
侧壁61通过沿着前缘61a的焊缝64而与后部6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接合。
侧壁62通过沿着前缘62a的焊缝65(图5)而与后部60的车宽方向内侧的面接合。
后壁63从后方覆盖上方延伸部19a的后部60。后壁63在延长部18b与后方延伸部19b之间上下延伸。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后壁63以沿着上方延伸部19a的轴线19a1后倾的姿态上下延伸。
详细而言,后壁63具备设置于角撑架20的上部的上侧后壁68和设置于上侧后壁68的下方的下侧后壁69。
后壁63在上侧后壁68与下侧后壁69之间具备向后方开放的开口部70。
上侧后壁68具备将上侧后壁68的上部以沿着后方延伸部19b的下表面的方式切除而形成的上侧切口部68a。
下侧后壁69具备将下侧后壁69的下部以沿着延长部18b的上表面的方式切除而形成的下侧切口部69a。
侧壁61及侧壁62在延长部18b与后方延伸部19b之间上下延伸。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侧壁61的上缘61b和侧壁62的上缘62b沿着后方延伸部19b的轴线19b1向后上方延伸。
侧壁61的上缘61b通过沿着上缘61b的焊缝71而与弯曲部55的下表面部以及主体部56的下表面部接合。
侧壁62的上缘62b通过沿着上缘62b的焊缝72(图5)而与弯曲部55的下表面部及主体部56的下表面部接合。
即,角撑架20的上端部20b借助于上缘61b及上缘62b而与后方延伸部19b的前端部的下表面部接合。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侧壁61的下缘61c和侧壁62的下缘62c(图5)沿着底架18的轴线18a前后延伸。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下缘61c和下缘62c位于比底架18的轴线18a靠上方的位置。下缘61c及下缘62c是角撑架20的下端部20a的下缘。
另外,侧壁61具备从下缘61c的后端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61d。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突出部61d以沿着上方延伸部19a的轴线19a1的方式后倾。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突出部61d从下缘61c跨过底架18的轴线18a延伸至轴线18a的下方的位置。突出部61d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向下方至少延伸至轴线18a的位置。
侧壁62具备从下缘62c的后端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62d。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突出部62d以沿着上方延伸部19a的轴线19a1的方式后倾。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突出部62d从下缘62c跨过底架18的轴线18a延伸至轴线18a的下方的位置。突出部62d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向下方至少延伸至轴线18a的位置。
侧壁61通过沿着下缘61c及突出部61d的前缘的焊缝73而与底架18的延长部18b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接合。
侧壁62通过沿着下缘62c及突出部62d的前缘的焊缝74(图5)而与底架18的延长部18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接合。
参照图5及图8,角撑架20的后壁63的下侧切口部69a的周缘部的下部从后方覆盖延长部18b的后端面的一部分。
下侧切口部69a的上端相对于延长部18b的后端面的上部向上方离开。角撑架20的内部空间的下端部从下侧切口部69a与后方的外侧连通。
参照图4和图6,在侧壁61设置有孔部76。
后座踏板43具有安装在侧壁61上的踏板支架43a和支承在踏板支架43a上的踏板43b(图1)。
踏板支架43a是从侧壁61向后方延伸的棒状。踏板支架43a被插入到孔部76中,与侧壁61接合。
角撑架20具备连接连杆部件38的连杆连接部77。连杆连接部77是沿车宽方向贯通侧壁61及侧壁62的孔部。连杆连接部77设置在踏板支架43a的上方。
连杆部件38经由贯插于连杆连接部77的第一摆动轴39(图2)而与角撑架20连接。第一摆动轴39设置有左右一对,分别安装于左右的角撑架20。
图9是从前方侧观察连杆部件38的图。
参照图2、图4、图5以及图9,连杆部件38具备经由第一摆动轴39(图2)而与左侧的角撑架2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1a和经由第一摆动轴39而与右侧的角撑架2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1b。
另外,连杆部件38具备:棒状的左右连接部件82,其将一侧(左侧)的第一连接部81a与另一侧(右侧)的第一连接部81b在左右方向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83,其与曲轴箱部32的上部连接。
第一连接部81a的前部从左侧的角撑架20的开口部70被插入角撑架20的内部空间中,并支承于第一摆动轴39。
第一连接部81b的前部从右侧的角撑架20的开口部70被插入角撑架20的内部空间,并支承于第一摆动轴39。
左右连接部件82的一端与左侧的第一连接部81a的后部连接。左右连接部件82的另一端与右侧的第一连接部81b的后部连接。
第二连接部83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筒状部件。第二连接部83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第一连接部81a与第一连接部81b之间的位置,并与左右连接部件82的下表面结合。第二连接部83配置在第一连接部81a、81b的下方。
连杆部件38通过贯插于曲轴箱部32的上部以及第二连接部83的筒内的第二摆动轴40(图2)而与曲轴箱部32连接。
并且,连杆部件38具备从左侧的第一连接部81a的后部向上方及下方延伸的臂部件84。
臂部件84配置在左侧的角撑架20的后壁63的正后方。在臂部件84的上端部设置有从后方与上侧后壁68对置的上侧抵接部84a。在臂部件84的下端部设置有从后方与下侧后壁69对置的下侧抵接部84b。
连杆部件38随着动力单元12的摆动而以第一摆动轴39为中心摆动。
通过使与第一连接部81a一体地摆动的臂部件84从后方与角撑架20的后壁63抵接来限制连杆部件38的摆动范围。即,后壁63是与连杆部件38抵接从而限制连杆部件38的摆动范围的止动部。
详细而言,当动力单元12摆动至上方的极限位置时,上侧抵接部84a与上侧后壁68抵接。当动力单元12摆动至下方的极限位置时,下侧抵接部84b与下侧后壁69抵接。
参照图4及图5,在车架10中,底架18的延长部18b与后架19的后方延伸部19b通过角撑架20上下连接,因此,能够高效地提高车架10的刚性。因此,即使是使构成后架19的管材50的壁厚小于构成主框架17及底架18的管材25的壁厚而实现轻量化的结构,也能够提高后架19的刚性。另外,设置了角撑架20的部分的重量变大,但角撑架20位于自动二轮车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靠近中央部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小重量增加对自动二轮车1的行驶性能的影响。
另外,角撑架20的下端部20a与延长部18b的上部连接,不会延伸到比延长部18b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例如,与将角撑架设置至底架的下端面的结构相比,能够将角撑架20上下紧凑地设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的车架10具备:前立管15;从前立管15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17;从主框架17向后方延伸的底架18;以及从底架18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架19,后架19具备从底架18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9a和从上方延伸部19a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19b,在上方延伸部19a的后部60设置有角撑架20,底架18具备延伸至比连接底架18与上方延伸部19a的连接部57靠后方的位置的延长部18b,角撑架20沿着后部60上下延伸,角撑架20的下端部20a与延长部18b连接,角撑架20的上端部20b与后方延伸部19b连接。
根据该结构,底架18的延长部18b与后架19的后方延伸部19b通过设置于后架19的上方延伸部19a的后部60的角撑架20而连接,因此,能够高效地提高车架10的刚性。
另外,底架18是前后延伸的管材25,延长部18b是使管材25延长到比连接部57靠后方的位置而形成的部分。
根据该结构,延长部18b是使作为管材25的底架18延长到比连接部57靠后方的位置而形成的部分,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设置延长部18b。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提高车架10的刚性。
另外,角撑架20的下端部20a的下缘61c、62c前后延伸,角撑架20具备从下缘61c、62c的后端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61d、62d,角撑架20的下缘61c、62c及突出部61d、62d被焊接于延长部18b的侧面。
根据该结构,角撑架20除了下缘61c、62c之外,还将从下缘61c、62c的后端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61d、62d焊接于延长部18b的侧面。因此,能够将应力分散于下缘61c、62c及突出部61d、62d,能够有效地缓和角撑架20与延长部18b之间的焊接部的应力集中。
并且,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下缘61c、62c位于比底架18的轴线18a靠上方的位置,突出部61d、62d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向下方至少延伸至轴线18a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突出部61d、62d向下方延伸至底架18的至少轴线18a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突出部61d、62d设置于上下的较大的范围,能够有效地缓和应力集中。
另外,角撑架20具备沿着后部60上下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61、62和将左右的侧壁61、62的后端在车宽方向连接的后壁63,角撑架20的下端部20a借助于侧壁61、62的下缘61c、62c而与延长部18b接合,角撑架20的上端部20b借助于侧壁61、62的上缘61b、62b而与后方延伸部19b接合。
根据该结构,角撑架20具备左右一对侧壁61、62及后壁63,因此,角撑架20的刚性变高。因此,能够通过角撑架20有效地提高车架10的刚性。
另外,连杆部件38将动力单元12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连杆部件38摆动自如地连接于角撑架20。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利用角撑架20的简单的构造将连杆部件38连接于车架10。
另外,作为与连杆部件38抵接从而限制连杆部件38的摆动范围的止动部的后壁63被设置于角撑架20。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利用角撑架20的简单的构造设置限制连杆部件38的摆动范围的止动部。
另外,同乘者用的后座踏板43被设置于角撑架20。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利用角撑架20的简单的构造来设置同乘者用的后座踏板43。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表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自动二轮车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具备2个前轮或后轮的3轮的鞍乘型车辆及具备4个以上车轮的鞍乘型车辆。
标号说明
1: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0:车架;
12:动力单元;
15:前立管;
17:主框架;
18:底架;
18a:轴线;
18b:延长部;
19:后架;
19a:上方延伸部;
19b:后方延伸部;
20:角撑架;
20a:下端部;
20b:上端部;
25:管材;
38:连杆部件;
43:后座踏板;
57:连接部;
60:后部;
61、62:侧壁;
61a、62a:前缘;
61b、62b:上缘;
61c、62c:下缘(下端部的下缘、侧壁的下缘);
61d、62d:突出部;
63:后壁(止动部)。

Claims (7)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具备:前立管(15);从所述前立管(15)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17);从所述主框架(17)向后方延伸的底架(18);以及从所述底架(18)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架(19),所述后架(19)具备从所述底架(18)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19a)以及从所述上方延伸部(19a)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19b),在所述上方延伸部(19a)的后部(60)设置有角撑架(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架(18)具备延伸至比连接所述底架(18)与所述上方延伸部(19a)的连接部(57)靠后方的位置的延长部(18b),
所述角撑架(20)沿着所述后部(60)上下延伸,所述角撑架(20)的下端部(20a)与所述延长部(18b)连接,所述角撑架(20)的上端部(20b)与所述后方延伸部(19b)连接,
所述底架(18)是前后延伸的管材(25),所述延长部(18b)是使所述管材(25)延长至比所述连接部(57)靠后方的位置而形成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撑架(20)的所述下端部(20a)的下缘(61c、62c)前后延伸,所述角撑架(20)具备从所述下缘(61c、62c)的后端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61d、62d),
所述角撑架(20)的所述下缘(61c、62c)及所述突出部(61d、62d)被焊接于所述延长部(18b)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下缘(61c、62c)位于比所述底架(18)的轴线(18a)靠上方的位置,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突出部(61d、62d)向下方至少延伸至所述轴线(18a)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撑架(20)具有沿着所述后部(60)上下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61、62)和在车宽方向连接左右的所述侧壁(61、62)的后端的后壁(63),
所述侧壁(61、62)的前缘(61a、62a)与所述后部(60)连接,
所述角撑架(20)的所述下端部(20a)借助于所述侧壁(61、62)的下缘(61c、62c)而与所述延长部(18b)接合,所述角撑架(20)的所述上端部(20b)借助于所述侧壁(61、62)的上缘(61b、62b)而与所述后方延伸部(19b)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连杆部件(38)将动力单元(12)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连杆部件(38)摆动自如地连接于所述角撑架(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止动部与所述连杆部件(38)抵接从而限制所述连杆部件(38)的摆动范围,所述止动部被设置于所述角撑架(2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同乘者用的后座踏板(43)被设置于所述角撑架(20)。
CN202190000831.2U 2020-11-10 2021-08-25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 Active CN2199699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7414 2020-11-10
JP2020-187414 2020-11-10
PCT/JP2021/031171 WO2022102205A1 (ja) 2020-11-10 2021-08-25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9900U true CN219969900U (zh) 2023-11-07

Family

ID=81601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90000831.2U Active CN219969900U (zh) 2020-11-10 2021-08-25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102205A1 (zh)
CN (1) CN219969900U (zh)
WO (1) WO202210220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1970B (zh) * 2010-02-25 2013-01-11 Kwang Yang Motor Co Speed ​​of the locomotive frame
JP6220702B2 (ja) * 2014-03-03 2017-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6002707B2 (ja) * 2014-03-17 2016-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6977146B2 (ja) * 2018-03-23 2021-1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イプフレームの強化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02205A1 (zh) 2022-05-19
WO2022102205A1 (ja) 2022-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283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abs配置構造
JP677286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10316296B (zh) 二轮机动车的座椅框架
WO201200839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0962971B (zh) 跨骑型车辆
US20060283648A1 (en) Vehicle-use transmission manipulating device
US9555850B2 (en) Saddle-type vehicle
CN219969900U (zh)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
US10723401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saddle type vehicle
JP729651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8688754B (zh) 一种跨步式车辆
JP473192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
JP730968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220640134U (zh)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
JP738563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3643322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エンジンの懸架構造
JP746269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11873048B2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CN108137120B (zh) 车辆的车架结构
JP5307497B2 (ja) 低床式鞍乗り型車両
JP2022184501A (ja) 鞍乗型車両
EP2781441A1 (en) Saddle type vehicle
WO2020178848A1 (en) Front cover of vehicle
JP2020050317A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輪懸架装置
JP2020050318A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輪懸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