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7541U - 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7541U
CN219967541U CN202321432042.3U CN202321432042U CN219967541U CN 219967541 U CN219967541 U CN 219967541U CN 202321432042 U CN202321432042 U CN 202321432042U CN 219967541 U CN219967541 U CN 219967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transmission rod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20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枭
丁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zhou Yingl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zhou Yingl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zhou Yingl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zhou Yingl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20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7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7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7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水平方向转动设置有螺杆,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螺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抛光组件,抛光组件内对称设置有侧抛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气缸实现三个抛光轮向曲轴靠近,具有提高抛光效率以及在无需改变抛光轮尺寸的情况下,对有任意宽度轴颈和连杆颈的曲轴进行抛光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
背景技术
曲轴是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运动变成循环运动;其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有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连杆颈。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曲轴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其轴杆的光滑性,以及后续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一般需要相应的抛光机对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颈进行抛光处理。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砂带对曲轴进行抛光处理,但砂带宽度确定、更换砂带较为麻烦。CN218461843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曲轴加工用抛光机,包括:底座;两个L型架,两个所述L型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L型架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两个所述传动组件之间通过砂带传动连接;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动轴一端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套。此实用新型虽然实现了砂带的更换以及对更换后的不同宽度的砂带进行定位,但在更换砂带时不免需要停止抛光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通过一个气缸实现三个抛光轮向曲轴靠近,具有提高抛光效率以及在无需改变抛光轮尺寸的情况下,对有任意宽度轴颈和连杆颈的曲轴进行抛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水平方向转动设置有螺杆,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螺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方设置有夹持块,所述推动块与夹持块相接触,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推动块与第一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夹持块与支撑块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块上方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一,所述传动杆一上转动连接有抛光轮,所述夹持块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抛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启动驱动螺杆转动,控制与螺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块以及支撑板移动,从而控制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抛光组件移动;抛光组件中第一气缸启动驱动推动块移动,从而控制夹持块上下移动,控制与夹持块通过传动杆一转动连接的抛光轮能够上升下降,从而使抛光轮与不同尺寸的曲轴接触进行抛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抛机构包括与夹持块侧壁相接触的接触轮、与接触轮转动连接的传动杆二、与传动杆二远离接触轮一端固定连接的传动杆三、与传动杆三远离传动杆二一端转动连接的抛光轮,所述传动杆二与传动杆三构成“V”型,所述传动杆二与传动杆三的固定端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抛机构通过夹持块的上下运动控制接触轮在夹持块的侧壁上滚动,使与支撑杆铰接的传动杆二和传动杆三控制抛光轮相互靠近和远离,从而使抛光轮与曲轴接触,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曲轴,同时提高抛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凹槽一,所述推动块底部设置有与凹槽一契合的凸槽一;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凹槽二,所述夹持块上设置有与凹槽二契合的凸槽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与凸槽的对应设置,使得推动块与夹持块沿设定的方向移动,保证三个抛光轮能够与曲轴接触,保证抛光工作的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传动杆二与传动杆三的固定端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能够为两个传动杆二和传动杆三提供支撑力,使侧抛机构的两个抛光轮始终与曲轴接触,完成抛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内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针,所述机架内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曲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机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顶针,顶针与曲轴一端转动连接,曲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结构稳定,可减小曲轴在抛光时的径向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块上设置有斜向的第一楔形部,所述夹持块的两侧倾斜角度相等且所述夹持块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楔形部契合的第二楔形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楔形部与第二楔形部的设计,使得推动块在移动时能够控制夹持块的竖向位置;夹持块两侧倾斜角度相同,能够实现侧抛机构中接触轮同步运动,令与传动杆三转动连接的抛光轮实现同步靠近或远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与支撑架上设置有供螺杆贯穿的孔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孔洞的设计使得螺杆转动的时候不会受到支撑座和支撑架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抛光组件设计有下抛和侧抛组件,三个抛光轮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实现对曲轴的靠近接触完成抛光工作,提高了抛光效率;同时三个抛光轮之间的距离可变,因此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曲轴上,提高了抛光机的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抛光组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螺杆转动实现移动,保证抛光组件能够对曲轴上的不同部位进行抛光,实用性较高。
3、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顶针,顶针与曲轴一端转动连接,曲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结构稳定,可减小曲轴在抛光时的径向位移。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气缸实现3个抛光轮向曲轴靠近的动作,节省能源。
5、本实用新型采用抛光轮对曲轴进行抛光,能够在无需改变抛光轮尺寸的情况下,对有任意宽度轴颈和连杆颈的曲轴进行抛光,只需通过第一电机控制螺杆旋转实现抛光组件移动即可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抛光组件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螺杆;3、第一电机;4、移动块;5、支撑板;6、抛光组件;61、固定板;62、推动块;63、夹持块;64、第一气缸;65、支撑块;66、传动杆一;67、侧抛机构;671、接触轮;672、传动杆二;673、传动杆三;674、支撑杆;7、抛光轮;8、弹簧;9、支撑座;10、第二气缸;11、顶针;12、第二电机;13、传动带;14、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3,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包括机架1,机架1内水平方向转动设置有螺杆2,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螺杆2转动的第一电机3,螺杆2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4,移动块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上设置有抛光组件6,抛光组件6包括设置在支撑板5上的固定板61,固定板61上滑动连接有推动块62,推动块62上方设置有夹持块63,推动块62与夹持块63相接触,固定板61上设置有第一气缸64,推动块62与第一气缸64输出端固定连接,固定板61垂直设置有支撑块65,夹持块63与支撑块65滑动连接,夹持块63上方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一66,传动杆一66上转动连接有抛光轮7,夹持块63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抛机构67;侧抛机构67包括与夹持块63侧壁相接触的接触轮671、与接触轮671转动连接的传动杆二672、与传动杆二672远离接触轮671一端固定连接的传动杆三673、与传动杆三673远离传动杆二672一端转动连接的抛光轮7,传动杆二672与传动杆三673构成“V”型,传动杆二672与传动杆三673的固定端铰接有支撑杆674,支撑杆67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1上。第一电机3启动驱动螺杆2转动,控制与螺杆2螺纹连接的移动块4以及支撑板5移动,从而控制设置在支撑板5上的抛光组件6移动;抛光组件6中第一气缸64启动驱动推动块62移动,从而控制夹持块63上下移动,控制与夹持块63通过传动杆一66转动连接的抛光轮7能够上升下降,从而使抛光轮7与不同尺寸的曲轴接触进行抛光;侧抛机构67通过夹持块63的上下运动控制接触轮671在夹持块63的侧壁上滚动,使与支撑杆674铰接的传动杆二672和传动杆三673控制抛光轮7相互靠近和远离,从而使两侧的抛光轮7与曲轴接触,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曲轴,同时提高抛光效率。
固定板61上设置有凹槽一,推动块62底部设置有与凹槽一契合的凸槽一;支撑块65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凹槽二,夹持块63上设置有与凹槽二契合的凸槽二,凹槽与凸槽的对应设置,使得推动块62与夹持块63沿设定的方向移动,保证三个抛光轮7能够与曲轴接触,保证抛光工作的完成。
两个传动杆二672与传动杆三673的固定端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8,弹簧8能够为两个传动杆二672和传动杆三673提供支撑力,使侧抛机构67的两个抛光轮7始终与曲轴接触,完成抛光。
机架1内部设有支撑座9,支撑座9上设有第二气缸10,第二气缸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针11,机架1内部设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主动轮通过传动带13与从动轮转动连接,从动轮与曲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轴承与支撑架14固定连接,支撑架14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0输出端固定连接顶针11,顶针11与曲轴一端转动连接,曲轴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架14固定连接,结构稳定,可减小曲轴在抛光时的径向位移。
推动块62上设置有斜向的第一楔形部,夹持块63的两侧倾斜角度相等且所述夹持块63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楔形部契合的第二楔形部,第一楔形部与第二楔形部的设计,使得推动块62在移动时能够控制夹持块63的竖向位置;夹持块63两侧倾斜角度相同,能够实现侧抛机构67中接触轮671同步运动,令与传动杆三673转动连接的抛光轮7实现同步靠近或远离。
支撑座9与支撑架14上设置有供螺杆2贯穿的孔洞,孔洞的设计使得螺杆2转动的时候不会受到支撑座9和支撑架14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需要抛光的曲轴放置在顶针11与轴承之间,第一电机3启动,控制螺杆2旋转,进而控制抛光组件6移动至需要抛光位置,随后第一气缸64启动,控制推动块62移动,使夹持块63上升,通过传动杆一66与夹持块63连接的抛光轮7上升与曲轴底部接触;通过两侧的接触轮671沿夹持块63两侧转动,从而控制与传动杆三673连接的两个侧抛光轮7相互靠近直至与曲轴接触,随后第二电机12启动,通过传动带13控制从动轮转动,实现曲轴转动,开始抛光。

Claims (7)

1.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水平方向转动设置有螺杆(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螺杆(2)转动的第一电机(3),所述螺杆(2)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抛光组件(6),所述抛光组件(6)包括设置在支撑板(5)上的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上滑动连接有推动块(62),所述推动块(62)上方设置有夹持块(63),所述推动块(62)与夹持块(63)相接触,所述固定板(61)上设置有第一气缸(64),所述推动块(62)与第一气缸(64)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61)垂直设置有支撑块(65),所述夹持块(63)与支撑块(65)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块(63)上方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一(66),所述传动杆一(66)上转动连接有抛光轮(7),所述夹持块(63)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抛机构(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抛机构(67)包括与夹持块(63)侧壁相接触的接触轮(671)、与接触轮(671)转动连接的传动杆二(672)、与传动杆二(672)远离接触轮(671)一端固定连接的传动杆三(673)、与传动杆三(673)远离传动杆二(672)的一端转动连接的抛光轮(7),所述传动杆二(672)与传动杆三(673)构成“V”型,所述传动杆二(672)与传动杆三(673)的固定端铰接有支撑杆(674),所述支撑杆(67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1)上设置有凹槽一,所述推动块(62)底部设置有与凹槽一契合的凸槽一;所述支撑块(65)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凹槽二,所述夹持块(63)上设置有与凹槽二契合的凸槽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杆二(672)与传动杆三(673)的固定端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部设有支撑座(9),所述支撑座(9)上设有第二气缸(10),所述第二气缸(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针(11),所述机架(1)内部设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13)与从动轮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曲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与支撑架(1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4)与机架(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62)上设置有斜向的第一楔形部,所述夹持块(63)的两侧倾斜角度相等且所述夹持块(63)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楔形部契合的第二楔形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9)与支撑架(14)上设置有供螺杆(2)贯穿的孔洞。
CN202321432042.3U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 Active CN219967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2042.3U CN219967541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2042.3U CN219967541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7541U true CN219967541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1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2042.3U Active CN219967541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7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4771Y (zh) 一种高效抛光机
CN219967541U (zh) 一种适用曲轴轴颈的抛光机
CN211940284U (zh) 一种曲面打磨设备
CN111360654B (zh) 轴端打磨设备及方法
CN218284943U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材料翻转打磨机构
CN110977894A (zh) 一种新型铸铁件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04604061U (zh) 一种多工位曲面抛光机
CN20817926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加工抛光装置
CN113263393B (zh) 一种飞机金属零件表面质量提升装置
CN115723046A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
CN213004571U (zh)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1805986U (zh) 一种新型铸铁件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09491593U (zh) 一种工件内腔去毛刺装置
CN2279966Y (zh) 长钢件连续调质自动矫直装置
CN210173263U (zh) 一种不锈钢镜面偏心抛光机
CN208409530U (zh) 一种玻璃加工用抛光设备
CN219967468U (zh) 一种用于曲轴的抛光机
CN219075270U (zh) 一种箱包金属拉杆生产用杆体压槽装置
CN218697105U (zh) 一种铸件加工打磨机
CN220575448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光伏板去毛边装置
CN217860396U (zh) 一种连杆螺栓毛刺去除机
CN216398992U (zh) 一种电动车轮毂用高效打磨抛光装置
CN220094200U (zh) 一种可上下抛光的抛光治具
CN216577231U (zh) 一种异形艺术家具抛光装置及其支撑机构
CN212683367U (zh) 冷却辊摇摆式修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