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6320U - 一种锻造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锻造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6320U
CN219966320U CN202321011508.2U CN202321011508U CN219966320U CN 219966320 U CN219966320 U CN 219966320U CN 202321011508 U CN202321011508 U CN 202321011508U CN 219966320 U CN219966320 U CN 219966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forging
product
lower di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15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开永
刘现
王永
周佑才
周永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uizho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uizho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uizho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uizho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15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6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6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6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锻造模具技术领域的锻造成型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要求在锻造时,必须按所需的分模线锻造成型,由于此要求,导致模具型腔窄而深,在锻造成型过程中由于模腔两侧受张力影响,模具极容易开裂的问题。其包括预锻模具和精锻模具,预锻模具包括第一上模、第一下模和第一驱动机构;精锻模具包括第二上模、第二下模和第二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产品锻造,通过预锻模具对于产品先进行横向锻造工作,预锻采用横向分模,避免预锻模具开裂;通过精锻模具对于产品进行纵向锻造工作,预锻完成后的产品尺寸接近成品,减少了产品在精锻成型时所要求的打击力,减少了精锻模具两侧所受的张力,避免精锻模具开裂。

Description

一种锻造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造成型模具,属于锻造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锻造模具是指一种能使坯料成形为模锻件的工具。锻造模具是模锻件生产中必需的关键工艺装备,是设备每一行程都需要使用的工具,在模锻件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锻造模具可根据锻造温度的不同分为热锻模、温锻模和冷锻模。在对于汽车内部重要零件进行加工工作时通常需要使用锻造模具。
在对于汽车复位杆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零件的强度及锻造成型的流线方向,部分产品要求在锻造时,必须按所需的分模线锻造成型,由于此要求,导致模具型腔窄而深,在锻造成型过程中由于模腔两侧受张力影响,模具极容易开裂,且小头部位容易充不足,导致模具损坏,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且产品成型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锻造成型模具,解决部分产品要求在锻造时,必须按所需的分模线锻造成型,由于此要求,导致模具型腔窄而深,在锻造成型过程中由于模腔两侧受张力影响,模具极容易开裂,且小头部位容易充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锻造成型模具,包括预锻模具和精锻模具,所述预锻模具包括第一上模、第一下模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一下模合模,以对于产品进行横向锻造工作;
所述精锻模具包括第二上模、第二下模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模与所述第二下模合模,以对于所述产品进行纵向锻造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模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下模顶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侧匹配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模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二下模顶部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一侧匹配开设有多个第四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下模包括下模主体和开设于所述下模主体顶部的下模腔,所述下模腔与所述产品相匹配,所述下模主体内于所述下模腔下方设有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用于将所述产品从所述下模腔中向上顶起。
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模主体底部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滑动连接的顶料板,所述顶料板顶部设有顶杆,所述空腔顶部于所述顶杆外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顶杆滑动连接,所述通槽与所述下模腔内壁底部连通,所述顶杆至少能够将所述下模腔中的所述产品向上顶起。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的数量为两个并分设于所述顶料板顶部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一下模外壁相远离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模具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模顶部开设有第二模具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该锻造成型模具,通过预锻模具和精锻模具配合,通过预锻模具对于产品先进行横向锻造工作,预锻采用横向分模,减少了预锻成型过程中预锻模具侧壁所受的张力,从而避免预锻模具出现开裂,同时保证了产品原料的流动性,解决了预锻工作中产品小头直径充不满的问题;通过精锻模具对于产品进行纵向锻造工作,使得产品的分模线满足加工需求,预锻完成后的产品尺寸接近成品,减少了产品在精锻成型时所要求的打击力,从而减少了精锻模具两侧所受的张力,避免精锻模具出现开裂,保证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料板与顶杆配合,顶料板带动顶杆向着空腔内部运动,从而将完成精锻的产品从空腔中顶起,以便于产品进行拿取更换工作,保证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锻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上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精锻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精锻模具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完成精锻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完成预锻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锻模具;11、第一上模;12、第一下模;13、第一定位孔;14、第二定位孔;2、精锻模具;21、第二上模;22、第二下模;221、下模主体;222、下模腔;223、空腔;224、顶料板;225、顶杆;226、通槽;23、第三定位孔;24、第四定位孔;3、产品;4、第一模具定位孔;5、第二模具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锻造成型模具,包括预锻模具1和精锻模具2,所述预锻模具1包括第一上模11、第一下模12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模11与所述第一下模12合模,以对于产品3进行横向锻造工作;所述精锻模具2包括第二上模21、第二下模22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模21与所述第二下模22合模,以对于所述产品3进行纵向锻造工作。
具体地,工作时,首先对于产品3进行预锻工作,将产品3的原料放置于第一上模11和第一下模12之间,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上模11和第一下模12合模,以对于产品3进行横向锻造工作,由于预锻采用的是横向分模,减少了预锻成型过程中第一上模11和第一下模12侧壁受到的张力,避免两者出现开裂,从而避免损坏,并且由于横向分模,产品3原料的流动性得以改善,解决了预锻工作中小头直径充不满的问题;当产品3的预锻工作成型后,对于产品3进行精锻工作,将预锻完成的产品3放置于第二上模21和第二下模22之间,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上模21和第二下模22合模,对于产品3进行纵向锻造工作,从而将产品3按照所需的分模线锻造成型,满足产品3的加工需求,以保证产品3的强度以及流线方向,同时,由于产品3已进行了预锻工作,预锻完成的产品3尺寸接近成品的产品3尺寸,从而大大减少了产品3在进行精锻工作时所要求的打击力,可减少60%以上,从而使得精锻成型过程中第二上模21和第二下模22两侧所受的张力减小,避免两者出现开裂,从而避免两者出现损坏,同时,通过预锻模具1和精锻模具2配合,使得产品3便于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预锻模具1和精锻模具2配合,通过预锻模具1对于产品3先进行横向锻造工作,预锻采用横向分模,减少了预锻成型过程中预锻模具1侧壁所受的张力,从而避免预锻模具1出现开裂,同时保证了产品3原料的流动性,解决了预锻工作中产品3小头直径充不满的问题;通过精锻模具2对于产品3进行纵向锻造工作,使得产品3的分模线满足加工需求,预锻完成后的产品3尺寸接近成品,减少了产品3在精锻成型时所要求的打击力,从而减少了精锻模具2两侧所受的张力,避免精锻模具2出现开裂,保证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果。
如图1-3所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上模11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3,所述第一下模12顶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3一侧匹配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4,工作时,可在第一定位孔13或第二定位孔14的内部安装导向柱,当第一上模11和第一下模12合模时,将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3和第二定位孔14对齐,导向柱位于两者的内部,从而对于第一上模11和第一下模12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如图4-5所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上模21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定位孔23,所述第二下模22顶部于所述第三定位孔23一侧匹配开设有多个第四定位孔24,工作时,可在第三定位孔23或第四定位孔24内安装导向柱,第二上模21和第二下模22合模时,将第三定位孔23和第四定位孔24对齐,从而对于第二上模21和第二下模22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如图4-5所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下模22包括下模主体221和开设于所述下模主体221顶部的下模腔222,所述下模腔222与所述产品3相匹配,所述下模主体221内于所述下模腔222下方设有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用于将所述产品3从所述下模腔222中向上顶起,所述顶料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模主体221底部的空腔223,所述空腔223内设有滑动连接的顶料板224,所述顶料板224顶部设有顶杆225,所述空腔223顶部于所述顶杆225外侧开设有通槽226,所述通槽226与所述顶杆225滑动连接,所述通槽226与所述下模腔222内壁底部连通,所述顶杆225至少能够将所述下模腔222中的所述产品3向上顶起,所述顶杆225的数量为两个并分设于所述顶料板224顶部两侧。
具体地,产品3进行精锻时,将产品3的底部放置于下模主体221上的下模腔222内部,当第二上模21和第二下模22完成产品3的精锻工作后,将第二上模21和第二下模22分离,此时顶料机构工作,推动顶料板224向着空腔223内部进行运动,空腔223对于顶料板224起到导向作用,顶料板224带动顶杆225向着下模腔222进行运动,通槽226对于顶杆225起到导向作用,当顶料板224向上运动至一定程度后,顶杆225随之运动至空腔223的一侧并与产品3的底部进行接触,而后顶料板224继续运动,从而带动顶杆225继续向着空腔223内部运动,从而将完成精锻的产品3从空腔223中顶起,以便于产品3进行拿取更换工作,保证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可选的,所述顶杆225的数量为两个并分设于所述顶料板224顶部两侧,两个顶杆225分别与产品3的底部两侧接触,保证了产品3被顶起时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上模11和所述第一下模12外壁相远离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模具定位孔4,用于对第一上模11和第一下模12的位置进行定位工作;所述第二上模21顶部开设有第二模具定位孔5,用于对第二上模21的位置进行定位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预锻模具(1)和精锻模具(2),所述预锻模具(1)包括第一上模(11)、第一下模(12)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模(11)与所述第一下模(12)合模,以对于产品(3)进行横向锻造工作;
所述精锻模具(2)包括第二上模(21)、第二下模(22)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模(21)与所述第二下模(22)合模,以对于所述产品(3)进行纵向锻造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11)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3),所述第一下模(12)顶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3)一侧匹配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模(21)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定位孔(23),所述第二下模(22)顶部于所述第三定位孔(23)一侧匹配开设有多个第四定位孔(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模(22)包括下模主体(221)和开设于所述下模主体(221)顶部的下模腔(222),所述下模腔(222)与所述产品(3)相匹配,所述下模主体(221)内于所述下模腔(222)下方设有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用于将所述产品(3)从所述下模腔(222)中向上顶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模主体(221)底部的空腔(223),所述空腔(223)内设有滑动连接的顶料板(224),所述顶料板(224)顶部设有顶杆(225),所述空腔(223)顶部于所述顶杆(225)外侧开设有通槽(226),所述通槽(226)与所述顶杆(225)滑动连接,所述通槽(226)与所述下模腔(222)内壁底部连通,所述顶杆(225)至少能够将所述下模腔(222)中的所述产品(3)向上顶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25)的数量为两个并分设于所述顶料板(224)顶部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11)和所述第一下模(12)外壁相远离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模具定位孔(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模(21)顶部开设有第二模具定位孔(5)。
CN202321011508.2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锻造成型模具 Active CN219966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1508.2U CN21996632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锻造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1508.2U CN21996632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锻造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6320U true CN219966320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1508.2U Active CN21996632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锻造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6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61488U (zh) 一种碾环开坯锻造液压机
CN110682507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2264570A (zh) 一种具有内凹型轮井部的铝合金车轮的锻造模具及使用方法
CN111230026A (zh) 专用于深盲孔双联轴齿坯件的立式终锻模
CN219966320U (zh) 一种锻造成型模具
CN211965786U (zh) 一种带深盲孔的双联轴齿坯件的立式终锻模
CN214644256U (zh) 一种异型管的冲孔模具
CN214517506U (zh) 一种用于薄壁铸件的加工模具
CN211489484U (zh) 一种多用途组合式锻造模具
CN210333910U (zh) 一种汽车滑动叉无飞边成型装置
CN210080667U (zh) 航空发动机铝合金筒体件铸造模具
CN109773112B (zh) 一种镦头复合模具及镦头件的制造方法
CN220329872U (zh) 一种1600t压力机用带顶出机构的镶块锻造模具模座
CN22141488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t型桥零件精密锻造模具
CN219838142U (zh) 一种模具的斜抽芯机构
CN216397881U (zh) 一种自动出料的冷精整成型模架
CN220679256U (zh) 一种环形锻件锻造模具
CN215849392U (zh) 一种新型塑胶模具
CN21696609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用冲压模具
CN220129408U (zh) 一种二次顶出且带强脱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5614775U (zh) 一种五金锻压模具
CN215315125U (zh) 一种移门把手模具
CN216397883U (zh) 带主法兰阀体锻件左右共模多向模锻模具结构
CN216150886U (zh) 一种汽车开窗纵梁模具结构
CN219169397U (zh) 一种加工滑动天窗前支撑件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