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4046U - 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 - Google Patents

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4046U
CN219964046U CN202321594700.9U CN202321594700U CN219964046U CN 219964046 U CN219964046 U CN 219964046U CN 202321594700 U CN202321594700 U CN 202321594700U CN 219964046 U CN219964046 U CN 219964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craper
circular ring
body part
low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47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啸林
赵宇洪
代承刚
余航
曾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ese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ese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ese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ese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47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4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4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4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Handl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折叠刮板包括:本体部以及铰接于本体部至少一端处的折叠部,折叠部可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往本体部转动预定角度,折叠部处于初始未转动时,折叠部与本体部齐平。以折叠刮板前进方向为正面,本体部背面贴于下架设置,并沿下架高度方向移动设置;下架上间隔设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第二圆环位于第一圆环前侧;折叠部外侧端连接一绳体,绳体依次穿过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后连接于本体部;当折叠刮板沿下架高度方向移动至与水面接触时,绳体处于张紧状态。撇渣机具有所述折叠刮板。在返程时折叠部可向前侧折叠一定角度,以避让气浮池内壁的牛腿,便于实现升起刮板后进行返回行程。

Description

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
背景技术
在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池中,一般使用撇渣机对水面漂浮的进行小颗粒胶黏物推赶,以使这些小颗粒胶黏物集中到池体一端,便于收集。现有的撇渣机一般通过往复移动来实现推赶过程,其中,前进行程时撇渣机的刮板对胶黏物进行推赶,到池体一端后,胶黏物被推赶到收集槽;而后进行返回行程,在返回行程时,若未将刮板升起至脱离水面的位置,直接返程,则刮板在水面的扰动会带着部分胶黏物向池体另一端扩散,影响推赶收纳效果;而许多池体通过牛腿来架设行车导轨,牛腿多设于池体至少一内壁,若是升起刮板后进行返程,则会造成刮板与牛腿的干涉;而前一种不升起刮板直接返程的方式,则不会与牛腿干涉。因此,形成了仅能选择其中一种好处的局面,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相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在返程时折叠部可向前侧折叠一定角度,以避让气浮池内壁的牛腿,便于实现升起刮板后进行返回行程。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折叠刮板,包括:本体部以及铰接于本体部至少一端处的折叠部,折叠部可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往本体部转动预定角度,折叠部处于初始未转动时,折叠部与本体部齐平。
折叠部内侧端与本体部外侧端之间通过合页连接,以折叠刮板前进方向为正面,合页连接于折叠部正面和本体部正面。
进一步,本体部正面设有限位板,用于对折叠部旋转的最大角度进行限定
进一步,以折叠刮板前进方向为正面,本体部背面贴于下架设置,并沿下架高度方向移动设置;下架上间隔设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第二圆环位于第一圆环前侧;折叠部外侧端连接一绳体一端,绳体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后连接于本体部;当折叠刮板沿下架高度方向移动至与水面接触时,绳体处于张紧状态。
进一步,下架包括多对竖向支撑杆,每对竖向支撑杆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分别位于最外侧的一对竖向支撑杆上,本体部背面贴于每对竖向支撑杆中位于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前侧的一个竖向支撑杆设置。位于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前侧的至少一个竖向支撑杆上设有限位护套,本体部位于限位护套和竖向支撑杆之间。
一种撇渣机,包括行车架以及所述的折叠刮板,行车架跨设于气浮池上方,并沿气浮池长度方向移动设置,折叠刮板通过竖杆连接位于行车架上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折叠刮板升降。气浮池至少一内侧壁具有阵列的牛腿,牛腿顶部设有导轨,用于架设行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刮板设置为本体部和可转动的折叠部,以便于在升起刮板后进行返程时,在遇到气浮池内壁的牛腿时,可以通过转动避让,避免干涉影响行程;同时由于可升起刮板后再返程,从而可以避免刮板沿水面返回引起的胶黏物反向扩散;
2、通过绳体和两个圆环的设置,可以在下降到水面时保持收紧,以使折叠板相对稳定的与本体部齐平以形成一个整体刮板平面,便于推刮;在上升到预定高度后,绳体松弛,从而解除了对折叠部的限定,给折叠部的转动提供了空间,便于其避让牛腿进行转动;
3、通过设置限位板可以避免折叠部转动过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折叠刮板处于初始未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一。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折叠刮板处于初始未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折叠部旋转一定角度的状态结构示意图一。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折叠部旋转一定角度的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折叠部旋转一定角度的状态结构示意图三。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撇渣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撇渣机的折叠刮板处于初始未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撇渣机应用于气浮池且折叠部旋转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A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浮池9内侧壁会阵列设有牛腿8,用于形成对气浮池9顶部的支撑,牛腿顶部可用于铺设导轨,以便于在导轨上架设设撇渣机,撇渣机的行车架就可配合于导轨以便于进行往复移动。而在当牛腿8存在时,由于其一般采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结构,会在气浮池9侧壁形成凸出结构,如此,当撇渣机的刮板上升后,在回程过程中,刮板两端部分区域就会与牛腿干涉,造成无法回程。
针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刮板,如图1-图5所示,包括本体部11以及铰接于本体部11至少一端处的折叠部12,折叠部12可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往本体部11转动预定角度,折叠部12处于初始未转动时,折叠部12与本体部11齐平。
在用于进行对水面的胶黏物进行推刮时,折叠部12处于初始未转动状态,折叠部12与本体部11齐平形成一个整体的推刮平面,如图1和图2所示;在需要进行回程时,折叠部12可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往本体部11转动预定角度,以避让气浮池的牛腿,如图3-图5所示。
具体的,折叠部12内侧端与本体部11外侧端之间通过合页13连接,以折叠刮板前进方向为正面,合页13连接于折叠部12正面和本体部正面,从而在需要折叠或旋转时,仅能向一个方向转动,避免反向转动。
如图3和图5所示,为了对折叠部12旋转的最大角度进行限定,比如限定为仅能转动40度等,以避免旋转过度,可在本体部11正面设有限位板15。当然,限定的转动角度需要满足可以避让牛腿为准。
本体部11背面贴于撇渣机的下架3设置,并沿下架3高度方向移动设置,具体可在撇渣机上的升降机构驱动下升降;下架3上间隔设有第一圆环41和第二圆环42,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第二圆环42位于第一圆环41前侧;折叠部12外侧端连接一绳体4一端,绳体4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圆环41、第二圆环42后连接于本体部11,具体的绳体4可采用钢丝绳;当折叠刮板沿下架3高度方向移动至与水面接触时,绳体4处于张紧状态,当折叠刮板沿下架3高度方向升起至返回行程所需高度时,绳体4处于松弛状态,此时随着撇渣机的移动,折叠刮板在遇到气浮池的牛腿时,折叠部12可在与牛腿接触时被顶起折叠,实现避让。
具体的,撇渣机的下架3包括多对竖向支撑杆31,每对竖向支撑杆31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圆环41和第二圆环42分别位于最外侧的一对竖向支撑杆31上,从而实现第一圆环41和第二圆环42的间隔设置。同时可将第一圆环41和第二圆环42设在同一高度,以便于张紧时更稳定。本体部11背面贴于每对竖向支撑杆31中位于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前侧的一个竖向支撑杆31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位于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前侧的至少一个竖向支撑杆31上设有限位护套5,本体部11位于限位护套5和竖向支撑杆31之间,从而使得折叠刮板限位于限位护套5和竖向支撑杆31之间,提高升降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折叠部12外侧端连接有耐油橡胶板14,从而利用耐油橡胶板14与气浮池侧壁进行摩擦接触,实现对侧壁水面处的附着物一并刮除。
本申请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撇渣机,如图6-图9所示,包括行车架7以及前文实施例所述的折叠刮板,行车架7跨设于气浮池9上方,并沿气浮池9长度方向移动设置,折叠刮板通过竖杆2连接位于行车架7上的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用于驱动折叠刮板升降。气浮池9至少一内侧壁具有阵列的牛腿8,牛腿8顶部设有导轨,用于架设行车架7。具体的,升降机构6可采用螺旋升降机。
在进行前进行程时,将折叠刮板下降至与水面接触,具体使下部伸入到水面以下5cm左右,此时绳体4处于收紧状态,折叠部12与本体部11处于同一平面,齐平形成一个整体平面,如图7所示;然后使行车架7沿导轨移动开始进行推刮,折叠刮板将会推送水面的胶黏物向气浮池9一端移动,最终通过气浮池9一端的收集槽进行收集;在需要进行返回行程时,将折叠刮板升起一定高度,此时绳体4处于松弛状态,随着行车架7以返回方向进行返程移动,折叠部12背面在遇到牛腿8时,其被顶起,使折叠部12向正面转动,直到通过牛腿8,从而实现了返回行程对折叠刮板进行升起,并升起后返回移动时不会与牛腿8干涉造成无法移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刮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11)以及铰接于本体部(11)至少一端处的折叠部(12),折叠部(12)可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往本体部(11)转动预定角度,折叠部(12)处于初始未转动时,折叠部(12)与本体部(11)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刮板,其特征在于,折叠部(12)内侧端与本体部(11)外侧端之间通过合页(13)连接,以折叠刮板前进方向为正面,合页(13)连接于折叠部(12)正面和本体部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刮板,其特征在于,以折叠刮板前进方向为正面,本体部(11)背面贴于下架(3)设置,并沿下架(3)高度方向移动设置;
下架(3)上间隔设有第一圆环(41)和第二圆环(42),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第二圆环(42)位于第一圆环(41)前侧;
折叠部(12)外侧端连接一绳体(4)一端,绳体(4)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圆环(41)、第二圆环(42)后连接于本体部(11);
当折叠刮板沿下架(3)高度方向移动至与水面接触时,绳体(4)处于张紧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刮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圆环(41)和第二圆环(42)处于同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刮板,其特征在于,下架(3)包括多对竖向支撑杆(31),每对竖向支撑杆(31)沿折叠刮板前进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圆环(41)和第二圆环(42)分别位于最外侧的一对竖向支撑杆(31)上,本体部(11)背面贴于每对竖向支撑杆(31)中位于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前侧的一个竖向支撑杆(3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刮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折叠刮板前进方向前侧的至少一个竖向支撑杆(31)上设有限位护套(5),本体部(11)位于限位护套(5)和竖向支撑杆(3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刮板,其特征在于,以折叠刮板前进方向为正面,本体部(11)正面设有限位板(15),用于对折叠部(12)旋转的最大角度进行限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刮板,其特征在于,折叠部(12)外侧端连接有耐油橡胶板(14)。
9.一种撇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架(7)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刮板,行车架(7)跨设于气浮池(9)上方,并沿气浮池(9)长度方向移动设置,折叠刮板通过竖杆(2)连接位于行车架(7)上的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用于驱动折叠刮板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撇渣机,其特征在于,气浮池(9)至少一内侧壁具有阵列的牛腿(8),牛腿(8)顶部设有导轨,用于架设行车架(7)。
CN202321594700.9U 2023-06-21 2023-06-21 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 Active CN219964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4700.9U CN219964046U (zh) 2023-06-21 2023-06-21 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4700.9U CN219964046U (zh) 2023-06-21 2023-06-21 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4046U true CN219964046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8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4700.9U Active CN219964046U (zh) 2023-06-21 2023-06-21 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4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85050B1 (ko) 사각 침전조의 스컴-슬러지 제거장치
CN105736021A (zh) 一种隧道自动防水板台车
CN101249882A (zh) 一种螺旋桨升降及换向装置
CN219964046U (zh) 折叠刮板及具有其的撇渣机
CN109853355B (zh) 一种导梁前置的车载应急机械化桥及其架设方法
CN112196469B (zh) 一种桥梁桩基使用的扩桩设备
CN209925016U (zh) 一种门架锚护机
CN111074903A (zh) 钢支撑可周转的基坑施工方法
JP3018161U (ja) 汚泥掻寄装置
CN112942032B (zh)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装置
CN209941484U (zh) 一种旋杆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
CN219971931U (zh) 一种气浮池行车式撇渣机
CN209815603U (zh) 一种伸展式活盐机构
SU383771A1 (ru) Люсто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машина
JP2001224908A (ja) 汚泥掻寄装置
CN217679065U (zh) 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的打桩船
CN217802270U (zh) 预制管片抹平装置
CN219033139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河道垃圾打捞器
CN218989876U (zh) 一种梳齿式桥梁伸缩装置
CN218439210U (zh) 钻扩盘钻机
CN114180657B (zh) 一种钢丝绳牵引式格栅除污机
CN214462787U (zh) 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CN114604751B (zh) 基于门式起重机的扭王字块的安装方法
CN218757041U (zh) 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限位导向装置
CN114904853B (zh) 盘扣式钢管清洗机及清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