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2610U - 一种烹饪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2610U
CN219962610U CN202320681343.3U CN202320681343U CN219962610U CN 219962610 U CN219962610 U CN 219962610U CN 202320681343 U CN202320681343 U CN 202320681343U CN 219962610 U CN219962610 U CN 219962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ube
cooking appliance
opening
accommodating spac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13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佳
张炳早
林敏瑜
王义斌
杨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13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2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2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2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电器,包括箱体、支撑件以及发热管,箱体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纳空间,支撑件设置于容纳空间,支撑件与容纳空间的顶部之间限定出安装区域,发热管设置于容纳空间,发热管经第一开口伸入容纳空间的安装区域并搭接在支撑件上,发热管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与箱体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电器,通过设置支撑件与发热管配合,用于使发热管搭接在支撑件上,提高了发热管的拆装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具设备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电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烤箱的发热管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箱体的底部与发热管罩之间。发热管拆卸时,需要拆开烤箱外壳的侧板、底板,然后拆卸发热管罩才能够取出,操作繁琐效率低,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烹饪电器,能够提高发热管的拆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电器,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纳空间;
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之间限定出安装区域;
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经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安装区域并搭接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发热管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一侧。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搭接部以及与所述搭接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搭接部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延伸,所述发热管搭接在所述搭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箱体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搭接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弯折形成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箱体卡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形成有卡接孔,所述卡勾卡入所述卡接孔,并与所述箱体过盈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延伸并与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抵接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形成在所述搭接部和/或所述连接部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搭接部的两端。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管包括发热管体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发热管体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箱体紧固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包括外壳组件以及具有烹饪腔的腔体模块,所述外壳组件罩设于所述腔体模块的外侧,并与所述腔体模块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腔体模块连接,所述发热管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腔体模块紧固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烹饪电器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撑件抵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烹饪电器为烤箱、空气炸锅、蒸箱和蒸烤箱的其中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电器,包括箱体、支撑件以及发热管,箱体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纳空间,支撑件设置于容纳空间,支撑件与容纳空间的顶部之间限定出安装区域,发热管设置于容纳空间,发热管经第一开口伸入容纳空间的安装区域并搭接在支撑件上,发热管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与箱体连接,即支撑件可以用于支撑发热管,支撑件结构简单,只需要用于支撑发热管,不需要采取其他连接方式与发热管固定,降低了成本。另外,安装发热管的时候,将发热管经第一开口伸入容纳空间的安装区域并搭接在支撑件上,即可以通过设置支撑件支撑发热管的同时,将发热管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与箱体连接,以实现对发热管的固定,拆卸发热管的时候,只需将发热管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解除与箱体之间的连接,即可将发热管从容纳空间取出,以实现对发热管的拆卸,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电器提高了发热管的拆装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烹饪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电器省略了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烹饪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烹饪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10a、烹饪腔;10b、第一开口;10c、容纳空间;10d、卡接孔;11、腔体模块;111、腔体前板;112、腔体后板;12、外壳组件;20、门体;30、支撑件;30a、搭接部;30b、连接部;30c、卡勾;30d、弯折部;40、发热管;41、发热管体;42、连接板;100、烹饪电器;100a、安装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顶”、“底”、“上”、“下”、“前”、“后”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至附图4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高度方向”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顶底方向,“背部”为基于附图3所示的后侧,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电器,请参阅图1至图5,包括箱体10、支撑件30以及发热管40。
需要说明的是,烹饪电器100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一实施例中,烹饪电器100为烤箱、空气炸锅、蒸箱和蒸烤箱的其中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以烹饪电器100为烤箱为例进行描述。
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不同功能的烹饪电器100上集成微波加热功能,实现微波与烤箱、蒸箱或蒸烤箱的分离,提高厨房使用便利性。示例性地,例如为微波蒸烤箱一体机。
请参阅图2至图4,箱体10包括具有第一开口10b的容纳空间10c,支撑件30设置于容纳空间10c,支撑件30与容纳空间10c的顶部之间限定出安装区域100a,即支撑件30与容纳空间10c的顶部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安装区域100a。
请参阅图2至图4,发热管40设置于容纳空间10c,发热管40经第一开口10b伸入容纳空间10c的安装区域100a并搭接在支撑件30上,发热管40靠近第一开口10b的一端与箱体10连接,即发热管40设置在安装区域100a内,并放置在支撑件30上,无需将发热管40与支撑件30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发热管40搭接在支撑件30上指的是发热管40放置在支撑件30的上方并与支撑件30抵接,支撑件30可以支撑发热管40,但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热管40可以与支撑件30发生相对位移,可以使得在不拆除支撑件30的情况下,分离支撑件30与发热管40。
请参阅图3和图4,支撑件30与容纳空间10c的顶部之间限定出安装区域100a,发热管40经第一开口10b伸入容纳空间10c的安装区域100a并搭接在支撑件30上,即通过设置支撑件30,且支撑件30与容纳空间10c的顶部之间限定出安装区域100a,发热管40经第一开口10b伸入容纳空间10c的安装区域100a,如此,可以对发热管40进行限位,限定发热管40与箱体10底部以及与烹饪电器100的烹饪腔10a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可以保障发热管40的加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障烹饪电器100的安全性能。
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发热管罩将发热管固定在箱体上,为了对发热管进行清洗或更换,需要拆卸外壳组件的底壳、左侧壳以及右侧壳,才能拆卸发热管罩,进而取出发热管,上述操作繁琐效率低,维修成本高。
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电器,包括箱体10、支撑件30以及发热管40,箱体10包括具有第一开口10b的容纳空间10c,支撑件30设置于容纳空间10c,支撑件30与容纳空间10c的顶部之间限定出安装区域100a,发热管40设置于容纳空间10c,发热管40经第一开口10b伸入容纳空间10c的安装区域100a并搭接在支撑件30上,发热管40靠近第一开口10b的一端与箱体10连接,即支撑件30可以用于支撑发热管40,支撑件30结构简单,只需要用于支撑发热管40,不需要采取其他连接方式与发热管40固定,降低了成本。另外,安装发热管40的时候,将发热管40经第一开口10b伸入容纳空间10c的安装区域100a并搭接在支撑件30上,即可以通过设置支撑件30支撑发热管40的同时,将发热管40靠近第一开口10b的一端与箱体10连接,以实现对发热管40的固定,拆卸发热管40的时候,只需将发热管40靠近第一开口10b的一端解除与箱体10之间的连接,即可将发热管40从容纳空间10c取出,以实现对发热管40的拆卸,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电器100提高了发热管40的拆装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箱体10包括具有烹饪腔10a的腔体模块11,烹饪腔10a为待烹饪的食物提供容纳空间10c。发热管40设置于容纳空间10c内,用于对烹饪腔10a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请参阅图1和图2,门体20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开口10b。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至图4,腔体模块11可以包括腔体前板111、腔体上板、腔体下板、腔体右侧板、腔体左侧板以及腔体后板112,腔体前板111、腔体上板、腔体下板、腔体右侧板、腔体左侧板以及腔体后板112共同围设形成烹饪腔10a。
请参阅图2至图4,箱体10包括外壳组件12,外壳组件12罩设于腔体模块11的外侧,并与腔体模块11限定出容纳空间10c,即外壳组件12设置腔体模块11的外侧,外壳组件12可以包括上外罩、下外罩、右外罩、左外罩以及后外罩。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口10b的朝向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第一开口10b朝向箱体10的后侧,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开口10b朝向箱体10的后侧设置,相比于设置在箱体10的前侧,在更加有利于对加热管安装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烹饪电器100的美观性。当然,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0b也可以朝向箱体10的左侧、右侧或者前侧。
支撑件30与腔体模块11连接,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支撑件30与腔体前板111连接。当然,支撑件30也可以与腔体下板、腔体右侧板、腔体左侧板的其中之一或者多个连接。
发热管40靠近第一开口10b的一端与腔体模块11紧固连接。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发热管40与腔体后板112连接。当然,发热管40也可以与腔体下板、腔体右侧板、腔体左侧板的其中之一或者多个连接。
一具体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发热管40包括发热管体41以及连接板42,连接板42连接在发热管体41靠近第一开口10b的一端,连接板42与箱体10紧固连接。如此,通过解除连接板42与与箱体10之间的紧固连接,即可直接向外侧移动发热管40,使发热管40退出容纳空间10c。
具体地,连接板42与腔体模块11紧固连接。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连接板42与腔体后板112连接。当然,连接板42也可以与腔体下板、腔体右侧板、腔体左侧板的其中之一或者多个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30的具体设置位置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支撑件30设置于容纳空间10c的与第一开口10b相对的一侧。即支撑件30与第一开口10b位于容纳空间10c的相对两侧,如此,可以通过将支撑件30设置在与第一开口10b相对的一侧的容纳空间10c,以使发热管40远离第一开口10b的一端搭接在支撑件30上,靠近第一开口10b的一端与箱体10连接,提高了发热管40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0设置于容纳空间10c的与第一开口10b相邻的至少一侧,即支撑件30设置在容纳空间10c的左侧和/或右侧。例如,当支撑件30设置在第一开口10b的相邻两侧,如此,可以通过将支撑件30设置于容纳空间10c的与第一开口10b相邻的至少一侧,以使发热管40的两侧搭接在支撑件30上,靠近第一开口10b的一端与箱体10连接,提高了发热管40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5,支撑件30包括搭接部30a以及与搭接部30a连接的连接部30b,连接部30b沿搭接部30a背离第一开口10b的一侧延伸,发热管40搭接在搭接部30a上,连接部30b与箱体10连接,如此,便于支撑件30通过连接部30b与腔体模块11连接,例如,当第一开口10b朝向箱体10的后侧,连接部30b沿搭接部30a背离第一开口10b的一侧延伸,即连接部30b朝向箱体10的前侧延伸,如此,便于连接部30b与腔体前板11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30b的具体数量在此不做限制,例如,连接部30b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连接部30b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部30b分别连接在搭接部30a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多个是指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30b与箱体10之间的连接结构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至图5,连接部30b远离搭接部30a的一端朝向容纳空间10c的顶部弯折形成卡勾30c,卡勾30c与箱体10卡接,即卡勾30c与箱体10的腔体前板111卡接,也就是说,连接部30b通过设置卡勾30c,并通过卡勾30c与腔体前板111卡接,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成本。
当然,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0b与箱体10之间还可以是插接、焊接、紧固连接等。
卡勾30c与箱体10的腔体前板111卡接的结构形式有多种,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箱体10形成有卡接孔10d,卡勾30c卡入卡接孔10d,并与箱体10过盈配合,即通过在箱体10上形成有与卡勾30c适配的卡接孔10d,以使卡勾30c能够卡入卡接孔10d,并与箱体10过盈配合,即卡勾30c与箱体10为紧配合,该实施例中,通过卡勾30c与与箱体10之间过盈配合,提高了连接部30b与箱体10的连接结构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当然,另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形成有卡接孔10d,卡勾30c卡入卡接孔10d,并与箱体10之间不是过盈配合,即卡勾30c与箱体10为松配合,通过其他零部件将支撑件30固定在容纳空间10c内。
一实施例中,烹饪电器100包括隔热层(图未示),隔热层设置在支撑件30的底部,并与支撑件30抵接。隔热层可以用于阻隔热量的传递,一方面,可以使得发热管40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地传递至烹饪腔10a,提高热量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以阻隔发热管4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烹饪电器100周侧的零部件上,提高了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能。
通过隔热层设置在支撑件30的底部,并与支撑件30抵接。如此,可以通过隔热层将支撑件30固定在容纳空间10c内,提高了支撑件30的稳定性,也就是说,通过设置隔热层将支撑件30固定在容纳空间10c内,支撑件30可以不设置其他结构与腔体模块11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隔热层还可以包覆在箱体10的周向侧壁上,即包覆在箱体10的底壁,左侧壁,右侧壁或者顶壁上。箱体10具有烹饪腔10a。隔热层包覆在箱体10的周向侧壁上,用于对箱体10进行保温,同时隔绝热辐射以降低设置在箱体10外侧的外壳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隔热层与箱体10的具体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例如通过设置绑扎件,将隔热层固定在箱体10上。
隔热层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隔热层例如是隔热棉。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支撑件30包括朝向容纳空间10c的顶部延伸并与容纳空间10c的顶部抵接的弯折部30d,弯折部30d的设置,可以对支撑件30进行限位,以使支撑件30与容纳空间10c的顶部之间限定出安装区域100a,即支撑件30与腔体下板之间限定出安装区域100a,可以防止支撑件30受到外力作用下朝向腔体下板移动,从而导致发热管40不能装配至安装区域100a,也就是说,弯折部30d的设置,进一步地提高了发热管40、支撑件30以及箱体10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弯折部30d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支撑件30的结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弯折部30d的具体设置位置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弯折部30d可以形成在搭接部30a上,也可以形成在连接部30b上,还可以同时形成在搭接部30a和连接部30b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连接部30b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部30b分别连接在搭接部30a的两端,两个连接部30b以及搭接部30a均形成有一个弯折部30d。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纳空间;
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之间限定出安装区域;
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经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安装区域并搭接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发热管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搭接部以及与所述搭接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搭接部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延伸,所述发热管搭接在所述搭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箱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搭接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弯折形成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箱体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形成有卡接孔,所述卡勾卡入所述卡接孔,并与所述箱体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延伸并与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抵接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形成在所述搭接部和/或所述连接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搭接部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包括发热管体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发热管体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箱体紧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外壳组件以及具有烹饪腔的腔体模块,所述外壳组件罩设于所述腔体模块的外侧,并与所述腔体模块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腔体模块连接,所述发热管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腔体模块紧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电器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撑件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电器为烤箱、空气炸锅、蒸箱和蒸烤箱的其中之一。
CN202320681343.3U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烹饪电器 Active CN219962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1343.3U CN219962610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烹饪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1343.3U CN219962610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烹饪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2610U true CN219962610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6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1343.3U Active CN219962610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烹饪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2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62610U (zh) 一种烹饪电器
US8925540B2 (en) Oven
JP4930192B2 (ja) 組み込み式加熱調理器
EP3324127B1 (en) Cooking oven
CN219438804U (zh) 蒸烤一体机
KR20190005145A (ko) 코일판 어셈블리와 전자기 조리기구
CN210197429U (zh) 发热体安装结构及电暖器
EP1891377A2 (en) A cooking device with terminal box
CN214370485U (zh) 隔热装置和灶具
CN215686707U (zh) 料理炉
CN213248323U (zh) 烹饪器具
CN220859882U (zh) 蒸烤箱箱体结构
CN220852218U (zh) 一种可适配多嵌槽的灶具底壳结构
CN115211716B (zh) 蒸烤设备
CN219895438U (zh) 烤箱
CN213551309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1961726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953164U (zh) 用于微波炉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微波炉
CN112369901B (zh) 磁条安装架、绕线盘、电磁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21012977U (zh) 一种烤箱发热板安装固定结构
CN108338695B (zh) 加热烹调器
CN220494835U (zh) 一种耐高温的电热锅底座
CN219249828U (zh) 烹饪器具
CN212281082U (zh) 一种小型化的三明治机
CN210511805U (zh) 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