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5623U - 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5623U
CN219955623U CN202320896447.6U CN202320896447U CN219955623U CN 219955623 U CN219955623 U CN 219955623U CN 202320896447 U CN202320896447 U CN 202320896447U CN 219955623 U CN219955623 U CN 219955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panel body
face frame
connecting portion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64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邹洛
吴雪良
唐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64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5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5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5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包括面框和面框本体,面框上设有第一连接部,面板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面框,面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能沿第一方向插接于第一连接部,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或与竖直方向成一倾角的方向。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上设有上述的面板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安装面板本体时,将面板本体沿第一方向推向面框,使第一连接件插接于第一连接部,从而完成面板本体的安装及固定,通过采用第一连接件插接于第一连接部的方式,与现有的面板安装方式相比,安装起来更加方便,安装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一种通过对空气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等进行调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装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现有的空调器都会在空调室内机上设置面板来遮挡内部结构,或者将一些控制按键设在面板上,现有的面板在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转轴,面板的底部设有卡扣,安装时,顶部的两个转轴先后插入到空调外壳中,旋转后再使用底部的卡扣扣合在空调外壳上,由于空调外壳上用于与转轴连接的孔较小,因此安装时需要慢慢对准才能将面板上的转轴插入到对应的孔中,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安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面板安装结构,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通过采用更加便于安装的面板安装结构,提高了空调室内机面板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包括:
面框,面框上设有第一连接部;
面板本体,面板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面框,面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能沿第一方向插接于第一连接部,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或与竖直方向成一倾角的方向。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设有朝下方开口的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沿竖直方向卡接于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槽的内壁相互抵顶,以限制第一连接件脱离第一连接部。
可选地,面框上靠近面板本体的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件的外径,第一连接件位于面板本体上靠近面框的侧面,第一连接件能沿水平方向插入到第一安装孔中,第一安装孔的底部边缘为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槽能沿竖直方向卡接于第一安装孔的底部边缘。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卡扣,面框上设有卡槽,第一连接槽卡接于第一连接部时,卡扣卡接于卡槽,以限制第一连接件脱离第一连接部。
可选地,面框上设有第二连接部,面板本体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第二连接件设有朝下方开口的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沿第一方向卡接于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连接槽的内壁相互抵顶,以限制第二连接件脱离第二连接部。
可选地,面框上靠近面板本体的侧面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连接件位于面板本体上靠近面框的侧面,第二连接件能沿水平方向插入到第二安装孔中,第二安装孔的底部边缘为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件能沿竖直方向卡接于第二安装孔的底部边缘。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二连接件的上方。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第一连接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第二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第二连接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面框上设有导向孔,面板本体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能沿水平方向插入到导向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上设有上述的面板安装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安装面板本体时,将面板本体沿第一方向推向面框,使第一连接件插接于第一连接部,从而完成面板本体的安装及固定,通过采用第一连接件插接于第一连接部的方式,与现有的面板安装方式相比,安装起来更加方便,安装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安装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面框;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第一安装孔;14、第二安装孔;20、面板本体;21、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30、卡扣;40、卡槽;50、导向孔;60、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包括面框10和面板本体20,面板本体20可拆卸地安装于面框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安装结构不仅可以应用于空调室内机,还可以应用于空调风扇、空气净化器等需要使用到面板的设备中,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采用面框10指代被安装设备的一部分,可以理解的是,在应用于空调室内机时,面框10可以理解为室内机外壳的前侧用于安装面板的那一部分,在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时,面框10可以理解为空气净化器外壳的前侧用于安装面板的那一部分,面框10可以广义地理解为被安装设备中安装有面板的那一部分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以将面板安装结构安装于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说明,因此,面框10为空调室内机外壳的前侧用于安装面板的那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7所示,面框10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面板本体20上设有第一连接件21,第一连接件21能沿第一方向插接于第一连接部11,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或与竖直方向成一倾角的方向,安装面板本体20时,将面板本体20沿第一方向推向面框10,使第一连接件21插接于第一连接部11,从而完成面板本体20的安装及固定,通过采用第一连接件21插接于第一连接部11的方式,与现有的面板安装方式相比,安装起来更加方便,安装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1设有朝下方开口的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沿竖直方向卡接于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与第一连接槽的内壁相互抵顶,以限制第一连接件21脱离第一连接部1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连接件21能够沿竖直方向卡接于第一连接部11,即第一连接部11能够相对地从下往上插入到第一连接槽中,更具体的是,面板本体20安装于面框10时,由于面板本体20是从前往后安装于面框10的,因此面板本体20会有一定的向前脱离的趋势,而第一连接槽卡接于第一连接部11时,第一连接槽的后内壁与第一连接部11的后外壁相互抵顶,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部11的相对固定,使面板本体20能够稳定地安装于面框10上,而通过这种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安装更加方便,安装效率更高。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面板本体20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在重力的作用下,面板本体20始终保持一个向下运动的趋势,而不会向上脱离面框10,因此,只需考虑面板本体20不会向前运动脱离面框10即可。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1上的第一连接槽朝下方开口且开口方向为与竖直方向成一倾角的方向,即此时的第一方向为与竖直方向成一倾角的方向,其中的倾角为30度、45度、60度等,从侧面看,第一连接槽朝斜下方开口,而第一连接部11则对应地朝斜上方开口,第一连接件21可以从上往下倾斜地卡接于第一连接部11,即第一连接部11能够相对地从下往上倾斜地插入到第一连接槽中,同样能够实现第一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部11的相对固定,使面板本体20能够安装于面框10上,安装也十分方便,安装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面框10上靠近面板本体20的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孔13,第一连接件21位于面板本体20上靠近面框10的侧面,即第一安装孔13位于面框10的前侧面,第一连接件21位于面板本体20的后侧面,第一安装孔13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件21的外径,更具体的是,第一安装孔13的内径需要远大于第一连接件21的外径,使第一连接件21能够在第一安装孔13内上下移动,而且第一连接件21能沿水平方向从前往后插入到第一安装孔13中,而且第一安装孔13的内径远大于第一连接件21的外径,这样的话第一连接件21才能更加方便快速地插入到第一安装孔13中,安装效率更高,而第一安装孔13的底部边缘即为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槽能沿竖直方向卡接于第一安装孔13的底部边缘。
安装面板本体20时,将面板本体20从前往后推向面框10,使第一连接件21进入到第一安装孔13中,第一连接件21插入到第一安装孔13后,从上往下推动面板本体20,使第一连接件21上的第一连接槽能够卡接于第一连接部11,即使第一连接槽能够卡接于第一安装孔13的底部边缘位置,从而完成第一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部11的相对固定,使面板本体20能够安装于面框10上。
现有的面板在安装时,顶部的两个转轴先后插入到空调外壳中,旋转后再使用底部的连接扣合在空调外壳上,由于空调外壳上用于与转轴连接的孔较小,因此安装时需要慢慢对准才能将面板上的转轴插入到对应的孔中,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安装效率低。而在本实施例中,面板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安装孔13的内径远大于第一连接件21的外径,因此安装时可以很容易地就将第一连接件21插入到第一安装孔13中,然后向下移动面板本体20,便能将第一连接槽卡接在第一连接部11上,从而完成面板本体20的固定,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安装起来更加方便,安装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槽的前内壁和后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部11的厚度,安装时可以使第一连接槽能够更加轻松地卡接于第一连接部11,更具体的是,第一连接件21的后端为向下弯折的弯钩状,面板本体20安装于面框10时,由于面板本体20是从前往后安装于面框10的,因此面板本体20会有一定的向前脱离的趋势,而第一连接件21的后端可以扣在第一连接部11上,可以防止面板本体20向前脱离,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部11的相对固定,使面板本体20能够稳定地安装于面框10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件21上设有卡扣30,面框10上设有卡槽40,第一连接槽卡接于第一连接部11时,卡扣30卡接于卡槽40,以限制第一连接件21脱离第一连接部11,更具体的是,卡扣30位于第一连接槽的后内壁,卡槽40位于面框10的后侧面,安装面板本体20时,将面板本体20从前往后推向面框10,使第一连接件21进入到第一安装孔13中,第一连接件21插入到第一安装孔13后,从上往下推动面板本体20,使第一连接件21上的第一连接槽能够卡接于第一连接部11,即使第一连接槽能够卡接于第一安装孔13的底部边缘位置,而此时卡扣30卡接于卡槽40,采用卡扣30和卡槽40实现进一步的固定,能够提升固定的效果,安装更加稳固,稳定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面框10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2,面板本体20上设有第二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件21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第二连接件22设有朝下方开口的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沿第一方向卡接于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槽的内壁相互抵顶,以限制第二连接件22脱离第二连接部12。面板本体20安装于面框10时,由于面板本体20是从前往后安装于面框10的,因此面板本体20会有一定的向前脱离的趋势,而第二连接槽卡接于第二连接部12时,第二连接槽的后内壁与第一连接部11的后外壁相互抵顶,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部11的相对固定,使面板本体20能够稳定地安装于面框10上,而通过这种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安装更加方便,安装效率更高。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件21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连接件21能够沿竖直方向卡接于第一连接部11,即第一连接部11能够相对地从下往上插入到第一连接槽中,同样地,第二连接件22也能够沿竖直方向卡接于第二连接部12,即第二连接部12也能够相对地从下往上插入到第二连接槽中。
更具体的是,第二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件21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第一连接件21可以位于第二连接件22的上方,第一连接件21也可以位于第二连接件22的下方,即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在竖直方向上对面板本体20的安装进行了一个双重的固定,能够更好地防止面板本体20脱离面框10,而且还能够防止面板本体20安装后绕水平轴线翻转,固定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面框10上靠近面板本体20的侧面设有第二安装孔14,第二连接件22位于面板本体20上靠近面框10的侧面,即第二安装孔14位于面框10的前侧面,第二连接件22位于面板本体20的后侧面,第二安装孔14的内径大于第二连接件22的外径,更具体的是,第二安装孔14的内径需要远大于第二连接件22的外径,使第二连接件22能够在第二安装孔14内上下移动,而且第二连接件22能沿水平方向从前往后插入到第二安装孔14中,而且第二安装孔14的内径远大于第二连接件22的外径,这样的话第二连接件22才能更加方便快速地插入到第二安装孔14中,安装效率更高,而第二安装孔14的底部边缘即为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槽能沿竖直方向卡接于第二安装孔14的底部边缘。
安装面板本体20时,将面板本体20从前往后推向面框10,使第二连接件22进入到第二安装孔14中,第二连接件22插入到第二安装孔14后,从上往下推动面板本体20,使第二连接件22上的第二连接槽能够卡接于第二连接部12,即使第二连接槽能够卡接于第二安装孔14的底部边缘位置,从而完成第二连接件22与第二连接部12的相对固定,使面板本体20能够更加稳定地安装于面框10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槽的前内壁和后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部12的厚度,安装时可以使第二连接槽能够更加轻松地卡接于第二连接部12,更具体的是,第二连接件22的后端为向下弯折的弯钩状,面板本体20安装于面框10时,由于面板本体20是从前往后安装于面框10的,因此面板本体20会有一定的向前脱离的趋势,而第二连接件22的后端可以扣在第二连接部12上,可以防止面板本体20向前脱离,从而实现第二连接件22与第二连接部12的相对固定,使面板本体20能够稳定地安装于面框10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1位于第二连接件22的上方,面板本体20安装在面框10后,若发生脱离,面板本体20由于重心较高,可能会发生翻转掉落的现象,第一连接件21上设有卡扣30,第一连接件21的连接稳定性更好,因此将第一连接件21设于第二连接件22的上方,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掉落的现象,稳定性更好。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2上也可以设有与第一连接件21上相类似的弹扣,面框10上设有相对应的限位槽,第二连接槽卡接于第二连接部12时,弹扣卡接于限位槽,以限制第二连接件22脱离第二连接部12,更具体的是,弹扣位于第二连接槽的后内壁,限位槽位于面框10的后侧面,安装面板本体20时,将面板本体20从前往后推向面框10,使第二连接件22进入到第二安装孔14中,第二连接件22插入到第二安装孔14后,从上往下推动面板本体20,使第二连接件22上的第二连接槽能够卡接于第二连接部12,即使第二连接槽能够卡接于第二安装孔14的底部边缘位置,而此时弹扣卡接于限位槽,采用弹扣和限位槽实现进一步的固定,能够提升固定的效果,安装更加稳固,稳定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连接件21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更具体的是,多个第一连接件21沿水平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分布,固定效果更好。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根据面板本体20的结构以及受力关系,多个第一连接件21之间的间隔也可以不一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2设有多个,多个第二连接件2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更具体的是,多个第二连接件22沿水平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分布,固定效果更好。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根据面板本体20的结构以及受力关系,多个第二连接件22之间的间隔也可以不一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1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21位于面板本体20的后侧面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第二连接件22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连接件22位于面框10的前侧面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可以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极大地减轻面框10和面板本体20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面框10上设有导向孔50,面板本体20上设有导向柱60,根导向柱60能沿水平方向插入到导向孔50中,更具体的是,导向孔50位于面框10的前侧面,导向柱60位于面板本体20的后侧面,安装面板时,导向柱60和导向孔50相互配合,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地将面板主体推向面框10,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面板本体2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向柱60,面框10上也在左右两侧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孔50,能够提升导向效果。更具体的是,面板主体安装于面框10时,位于左侧的导向柱60的左侧面能够与位于左侧的导向孔50的左边缘抵接,位于右侧的导向柱60的右侧面能够与位于右侧的导向孔50的右边缘抵接,除了实现导向效果,导向柱60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限位效果,使面板主体能够更好地固定于面框10,提升固定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孔50的内径需要远大于导向柱60的外径,使导向柱60能够在导向孔50内上下移动,而且导向柱60能沿水平方向从前往后插入到导向孔50中,而且导向孔50的内径远大于导向柱60的外径,这样的话导向柱60才能更加方便快速地插入到导向孔50中,安装效率更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和连接管道,连接管道的一端与空调室外机连接,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空调室内机连接,空调室内机上设有上述的面板安装结构,更具体的是,空调室内机包括机体和外壳,机体安装于外壳的内部,而面板安装结构中的面框10为空调室内机外壳的前侧用于安装面板的那一部分,即面板安装在外壳的前侧,通过采用实施例一的滤网拆装结构,在对空调室内机的面板进行安装时,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框,所述面框上设有第一连接部;
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面框,所述面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能沿第一方向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或与竖直方向成一倾角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朝下方开口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沿竖直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壁相互抵顶,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脱离所述第一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上靠近所述面板本体的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面板本体上靠近所述面框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件能沿水平方向插入到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底部边缘为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槽能沿竖直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底部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卡扣,所述面框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卡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时,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槽,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脱离所述第一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面板本体上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朝下方开口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内壁相互抵顶,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脱离所述第二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上靠近所述面板本体的侧面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面板本体上靠近所述面框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接件能沿水平方向插入到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底部边缘为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能沿竖直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底部边缘。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上设有导向孔,所述面板本体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能沿水平方向插入到所述导向孔中。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
CN202320896447.6U 2023-04-19 2023-04-19 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955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6447.6U CN219955623U (zh) 2023-04-19 2023-04-19 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6447.6U CN219955623U (zh) 2023-04-19 2023-04-19 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5623U true CN219955623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35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6447.6U Active CN219955623U (zh) 2023-04-19 2023-04-19 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5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9584B1 (en) Air-conditioner indoor unit
EP3699501A1 (en) Wall-mounted indoor air conditioning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9955623U (zh) 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JP7235679B2 (ja) 空調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7246719B (zh) 一种空调柜机的前壳体模组
CN216521991U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16347015U (zh) 空调器
WO2019037519A1 (zh) 格栅、面板组件和空调系统
CN214788100U (zh) 无叶风扇
CN21134555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01992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63756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909385U (zh) 空调顶盖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154471U (zh) 嵌入机面板、嵌入式空调
CN108006833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11854233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5412463U (zh) 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1563754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812871B (zh) 空调器
CN210220042U (zh) 空调室外机出风栅格与前面板装配结构及室外机、空调器
CN211575490U (zh) 卡扣组件和具有其的回风组件、风管机
WO2020207099A1 (zh) 窗式空调器
CN21403864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1033226U (zh) 排气扇通用出风结构
CN214038844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