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2221U - 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52221U CN219952221U CN202320648042.0U CN202320648042U CN219952221U CN 219952221 U CN219952221 U CN 219952221U CN 202320648042 U CN202320648042 U CN 202320648042U CN 219952221 U CN219952221 U CN 2199522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nch pipe
- branch
- pipe
- hollow
- degre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1208 Crucible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能够尽可能的减轻铸钢节点的重量,主管和支管之间通过空心半球连接,减少节点处的应力集中,提升铸钢节点的支撑强度,该铸钢节点包括:空心球体、12支管和第十三主管,空心球体表面分布有12支管,空心球体内设置有空心腔体,空心腔体为一个半径为160mm的球形腔体和4个截面为90°扇形的扩大腔构成,扩大腔基于球形腔体球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每个扩大腔之间间距为80mm;第十三主管与空心球体的半径相同,空心球体的下半部分进入到第十三主管内,使空心球体呈空心半球体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钢节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为了满足各种结构跨度上的造型及功能要求,使连接构件的节点日以增进了复杂的要求,传统的构件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发展需求。
现有的树型铸钢节点,其设计有一主管和与该主管相贯的多根支管,由于钢管相贯的节点由于相贯线的存在,主管和支管的连接处采用实心或者半实心钢管,使得其在生产施工上不便,且在节点处容易出现应力集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能够尽可能的减轻铸钢节点的重量,主管和支管之间通过空心半球连接,空心半球和主管的直径匹配,减少节点处的应力集中,提升铸钢节点的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该铸钢节点包括:空心球体、12支管和第十三主管,空心球体表面分布有12支管,空心球体内设置有空心腔体,空心腔体为一个半径为160mm的球形腔体和4个截面为90°扇形的扩大腔构成,扩大腔基于球形腔体球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每个扩大腔之间间距为80mm;第十三主管与空心球体的半径相同,空心球体的下半部分进入到第十三主管内,使空心球体呈空心半球体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十三主管的直径为600mm,第十三主管距离球心长度为495mm,第十三主管的端部向球心方向设置有圆环形槽体,圆环形槽体的底部为弧形底,圆环形槽体距离第十三主管端面194mm,圆环形槽体的大圆直径为390mm,圆环形槽体的小圆直径为140mm,第十三主管切有30°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12支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一支管的轴线与第十三主管的轴线重合,第一支管内设置有一斜度为2°的直径为64mm的第一圆底圆柱槽,第一支管直径为114mm;第一支管的端面到球心的距离为7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12支管包括第二支管,以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为截面,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夹角为91°;第二支管的直径为159mm,第二支管的端面到球心的距离为720mm;第二支管内设置有一斜度为2°的直径为109mm的第二圆底圆柱槽;第二圆底圆柱槽的深度为4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12支管包括第三支管、第四支管、第九支管和第十支管,第三支管、第四支管、第九支管和第十支管过球心,且均位于同一截面,第三支管和第九支管的截面方向上设置有吊耳,第三支管、第四支管位于第一支管的一侧,第九支管和第十支管位于第一支管的另一侧;第三支管与第一支管的夹角为53°;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的夹角为37°;第九支管和第一支管的夹角为51°;第九支管和第十支管的夹角为36°。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12支管包括第五支管,第五支管与第一支管的夹角为89°;第五支管与第三支管的夹角为35°。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12支管包括第六支管,第六支管与第一支管的夹角为41°;第六支管和第五支管的夹角为33°。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12支管包括第七支管,第七支管与第一支管的夹角为87°;第七支管和第六支管的夹角为1°。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12支管包括第8支管,第8支管与第二支管的夹角为175°;第8支管与第一支管的夹角为68°。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12支管包括第十一支管、第十二支管,第十一支管、第十二支管位于第六支管和第七支管的相对侧;第十一支管和第十二支管的夹角为2°;第十一支管和第一支管的夹角为43°;第十二支管和第一支管的夹角为93°;第十一支管内设置有与空心腔体贯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的铸钢节点设置有第十三主管,第十三主管的直径与顶部的空心球体直径相同,且空心球体的一半嵌入到第十三主管内,分布的12支管设置于上半部分的空心球体上,在不改变空心球体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提升铸钢节点的支撑强度;保证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大大减少铸钢节点整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三主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一支管和第十二支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空心球体0、第一支管1、第二支管2、第三支管3、第四支管4、第五支管5、第六支管6、第七支管7、第八支管8、第九支管9、第十支管10、第十一支管11、第十二支管12、第十三主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该铸钢节点包括:空心球体0、12支管和第十三主管13,空心球体0表面分布有12支管,空心球体0内设置有空心腔体,空心腔体为一个半径为160mm的球形腔体和4个截面为90°扇形的扩大腔构成,扩大腔基于球形腔体球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每个扩大腔之间间距为80mm;第十三主管13与空心球体0的半径相同,空心球体0的下半部分进入到第十三主管13内,使空心球体0呈空心半球体状。
相较于原有的半球铸钢节点,本实施例中的空心球体0和嵌入到第十三主管13中的球形腔体和扩大腔能够尽可能的扩大内部空腔,减少铸钢节点的重量。
具体的,第十三主管13的直径为600mm,第十三主管13距离球心长度为495mm,第十三主管13的端部向球心方向设置有圆环形槽体,圆环形槽体的底部为弧形底,圆环形槽体距离第十三主管13端面194mm,圆环形槽体的大圆直径为390mm,圆环形槽体的小圆直径为140mm,第十三主管13切有30°倒角。将第十三主管13设置为圆环形的槽体,而非圆柱槽体,用于提升主管的连接强度和提升承载力。
12支管的第一支管1,第一支管1的轴线与第十三主管13的轴线重合,第一支管1内设置有一斜度为2°的直径为64mm的第一圆底圆柱槽,第一支管1直径为114mm;第一支管1的端面到球心的距离为720mm。
第二支管,以第一支管1和第二支管2为截面,第一支管1和第二支管2的夹角为91°;第二支管2的直径为159mm,第二支管2的端面到球心的距离为720mm;第二支管2内设置有一斜度为2°的直径为109mm的第二圆底圆柱槽;第二圆底圆柱槽的深度为420mm。
12支管包括第三支管3、第四支管4、第九支管9和第十支管10,第三支管3、第四支管4、第九支管9和第十支管10过球心,且均位于同一截面,第三支管3和第九支管9的截面方向上设置有吊耳,第三支管3、第四支管4位于第一支管1的一侧,第九支管9和第十支管10位于第一支管1的另一侧;第三支管3与第一支管1的夹角为53°;第三支管3和第四支管4的夹角为37°;第九支管9和第一支管1的夹角为51°;第九支管9和第十支管10的夹角为36°。
第三支管3为直径245mm,到球心长度为720mm的管体,其内部设置有第三圆底圆柱槽,第三圆底圆柱槽直径为181mm,斜度为2°,深度为420mm。
第四支管4为直径180mm,到球心长度为720mm的管体,其内部设置有第四圆底圆柱槽,第四圆底圆柱槽直径为130mm,斜度为2°,深度为420mm。
第九支管9为直径219mm,到球心长度为720mm的管体,其内部设置有第九圆底圆柱槽,第九圆底圆柱槽直径为163mm,斜度为2°,深度为420mm。
第十支管10为直径219mm,到球心长度为720mm的管体,其内部设置有第十圆底圆柱槽,第十圆底圆柱槽直径为163mm,斜度为2°,深度为420mm。
第五支管5,第五支管5与第一支管1的夹角为89°;第五支管5与第三支管3的夹角为35°。第五支管5为直径180mm,到球心长度为720mm的管体,其内部设置有第五圆底圆柱槽,第五圆底圆柱槽直径为130mm,斜度为2°,深度为420mm。
12支管包括第六支管6,第六支管6与第一支管1的夹角为41°;第六支管6和第五支管5的夹角为33°。第六支管6为直径219mm,到球心长度为720mm的管体,其内部设置有第六圆底圆柱槽,第六圆底圆柱槽直径为163mm,斜度为2°,深度为420mm。
12支管包括第七支管7,第七支管7与第一支管1的夹角为87°;第七支管7和第六支管6的夹角为1°。第七支管7为直径180mm,到球心长度为720mm的管体,其内部设置有第七圆底圆柱槽,第七圆底圆柱槽直径为130mm,斜度为2°,深度为420mm。
12支管包括第八支管8,第八支管8与第二支管2的夹角为175°;第八支管8与第一支管1的夹角为68°。第八支管8为直径159mm,到球心长度为720mm的管体,其内部设置有第八圆底圆柱槽,第八圆底圆柱槽直径为109mm,斜度为2°,深度为420mm。
12支管包括第十一支管11、第十二支管12,第十一支管11、第十二支管12位于第六支管6和第七支管7的相对侧;第十一支管11和第十二支管12的夹角为2°;第十一支管11和第一支管1的夹角为43°;第十二支管12和第一支管1的夹角为93°;第十一支管11内设置有与空心腔体贯通的通孔。
第十一支管11为直径245mm,到球心长度为720mm的管体,其内部设置有与空心腔体贯通的斜度为4°的通孔,第八圆底圆柱槽直径为181mm。
第十二支管12为直径159mm,到球心长度为720mm的管体,其内部设置有第十二圆底圆柱槽,第十二圆底圆柱槽直径为109mm,斜度为2°,深度为420mm。
综上所述,铸钢节点设置有第十三主管13,第十三主管13的直径与顶部的空心球体0直径相同,且空心球体0的一半嵌入到第十三主管13内,分布的12支管设置于上半部分的空心球体0上,在不改变空心球体0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提升铸钢节点的支撑强度;保证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大大减少铸钢节点整体的重量。
本说明书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例说明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形式。应理解,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可以多种替代形式实施。附图无需按比例绘制;可放大或缩小一些特征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当作限定解释,仅仅是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多种形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参考任一附图说明和描述的多个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中说明的特征组合以形成未明确说明或描述的实施例。说明的组合特征提供用于典型应用的代表实施例。然而,与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一致的特征的多种组合和变型可以根据需要用于特定应用或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钢节点包括:空心球体,所述空心球体表面分布有12支管,所述空心球体内设置有空心腔体,所述空心腔体为一个半径为160mm的球形腔体和4个截面为90°扇形的扩大腔构成,所述扩大腔基于所述球形腔体球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每个所述扩大腔之间间距为80mm;
第十三主管,所述第十三主管与所述空心球体的半径相同,所述空心球体的下半部分进入到所述第十三主管内,使所述空心球体呈空心半球体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三主管的直径为600mm,第十三主管距离所述球心长度为495mm,所述第十三主管的端部向所述球心方向设置有圆环形槽体,所述圆环形槽体的底部为弧形底,所述圆环形槽体距离第十三主管端面194mm,所述圆环形槽体的大圆直径为390mm,圆环形槽体的小圆直径为140mm,所述第十三主管切有30°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12支管包括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轴线与所述第十三主管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支管内设置有一斜度为2°的直径为64mm的第一圆底圆柱槽,所述第一支管直径为114mm;所述第一支管的端面到所述球心的距离为7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12支管包括第二支管,以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为截面,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夹角为91°;所述第二支管的直径为159mm,所述第二支管的端面到所述球心的距离为720mm;所述第二支管内设置有一斜度为2°的直径为109mm的第二圆底圆柱槽;所述第二圆底圆柱槽的深度为4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12支管包括第三支管、第四支管、第九支管和第十支管,所述第三支管、第四支管、第九支管和第十支管过球心,且均位于同一截面,所述第三支管和第九支管的截面方向上设置有吊耳,所述第三支管、第四支管位于第一支管的一侧,所述第九支管和第十支管位于第一支管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支管与第一支管的夹角为53°;所述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的夹角为37°;第九支管和第一支管的夹角为51°;所述第九支管和第十支管的夹角为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12支管包括第五支管,所述第五支管与所述第一支管的夹角为89°;所述第五支管与所述第三支管的夹角为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12支管包括第六支管,所述第六支管与所述第一支管的夹角为41°;所述第六支管和所述第五支管的夹角为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12支管包括第七支管,所述第七支管与所述第一支管的夹角为87°;所述第七支管和所述第六支管的夹角为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12支管包括第8支管,所述第8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的夹角为175°;所述第8支管与所述第一支管的夹角为6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12支管包括第十一支管、第十二支管,所述第十一支管、第十二支管位于第六支管和第七支管的相对侧;所述第十一支管和第十二支管的夹角为2°;所述第十一支管和第一支管的夹角为43°;所述第十二支管和第一支管的夹角为93°;所述第十一支管内设置有与所述空心腔体贯通的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48042.0U CN219952221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48042.0U CN219952221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52221U true CN219952221U (zh) | 2023-11-03 |
Family
ID=88538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48042.0U Active CN219952221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52221U (zh) |
-
2023
- 2023-03-29 CN CN202320648042.0U patent/CN2199522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952221U (zh) | 一种十二支管空心半球铸钢节点 | |
CN220318767U (zh) | 一种横向多支撑铸钢节点 | |
CN221255747U (zh) | 一种具有斜下支撑支管的树形铸钢节点 | |
CN220318800U (zh) | 一种具有贯通主管的铸钢节点 | |
CN219491324U (zh) | 一种空间树杈型铸钢节点 | |
CN219196255U (zh) | 一种九支管球形铸钢节点 | |
CN220538886U (zh) | 一种大型曲面钢框架铸钢节点 | |
CN220133125U (zh) | 一种单侧双主管铸钢空心球节点 | |
CN204984285U (zh) | 一种连接稳固的海洋钻杆螺纹接头 | |
CN218952446U (zh) | 一种八支管球形铸钢节点 | |
CN218952415U (zh) | 一种对称四分叉树型铸钢节点 | |
CN219952261U (zh) | 一种双层空间大悬挑结构用铸钢节点 | |
CN218952407U (zh) | 一种大型四分叉铸钢节点 | |
CN212509215U (zh) | 一种轴径向分体式向心关节轴承 | |
CN219137988U (zh) | 一种新型树形铸钢节点 | |
CN219138149U (zh) | 一种具有异形主管的大型四分叉铸钢节点 | |
CN210346457U (zh) | 斜支柱支撑组件及包括其的间接空冷塔 | |
CN203257087U (zh) | 高强快拆钢管支架体系 | |
CN211571969U (zh) | 装配式节点连接结构 | |
CN219671673U (zh) | 一种多方向钢管连接铸钢节点 | |
CN210369330U (zh) | 一种大直径厚板钢结构空心球体 | |
CN219852129U (zh) | 用于钛合金空心节点球的热脱脂辅助装置 | |
CN116220195B (zh) | 焊接空心球节点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3017131U (zh) | 一种钢管对接大小头 | |
CN219753464U (zh) | 一种下小上大的钢柱变径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