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8061U - 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8061U
CN219948061U CN202320476199.XU CN202320476199U CN219948061U CN 219948061 U CN219948061 U CN 219948061U CN 202320476199 U CN202320476199 U CN 202320476199U CN 219948061 U CN219948061 U CN 219948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assembly
screen assembly
piece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61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诒号
张晓南
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61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8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8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8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该显示屏总成包括屏幕组件、从动转件、传力弧齿和驱动组件,所述屏幕组件包括屏本体和颈件,所述颈件的一端与所述屏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转件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转件即与所述屏幕组件相连又与所述传力弧齿相连,所述传力弧齿与所述驱动组件的一部分啮合,能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从动转件转动,令所述屏幕组件翻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总成具有较佳的美观性,具有简约大气的风格。

Description

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显示屏总成多包括驱动组件和能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翻转的屏幕组件,其中屏幕组件包括屏本体,显示屏总成的大部分结构(例如驱动组件)多被遮掩在一对应的配合装置中(例如车辆副仪表板总成内),无法被直接看到,只有屏本体和一些与屏本体相连的结构能在屏本体翻转时露出于配合装置外。
具体地,屏本体的朝向支撑杆的侧表面上多设置有转轴或滑块结构,支撑杆的一端多通过该转轴或滑块结构与屏本背向观者的侧表面中心相连,另一端则与电机之类的驱动组件相连,使得支撑杆能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屏本体完成翻转动作。此类方案的缺点在于,无论在屏幕组件周侧设置怎样的遮挡结构,由于存在支撑杆且支撑杆与屏本体背面的转轴(或滑块)结构相连,当屏本体完全翻起后,细长的支撑杆及与转轴(或滑块)结构会不可避免地在屏本体的一侧大面积地暴露,由于支撑杆与转轴(或滑块)结构之间存在连接处,转轴或滑块结构之间又与屏本体之间存在连接处,因此支撑杆与转轴(或滑块)结构的暴露易给人以显示屏总成结构繁复的观感,进而影响整个显示屏总成的美观性,使显示屏总成难以具有简约大气的风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包括屏幕组件、从动转件、传力弧齿和驱动组件,所述屏幕组件包括屏本体和颈件,所述颈件的一端与所述屏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转件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转件即与所述屏幕组件相连又与所述传力弧齿相连,所述传力弧齿与所述驱动组件的一部分啮合,能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从动转件转动,令所述屏幕组件翻转。
可选地,所述从动转件包括相连的主体和配合部,所述显示屏总成还包括座体和支承组件,所述座体上设有贯穿区和镂空区,所述支承组件包括支承杆;所述主体位于所述座体上并覆盖至少部分的所述贯穿区,所述传力弧齿穿入所述贯穿区并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配合部伸入所述镂空区中,所述支承杆的一部分穿设在所述配合部中,一部分穿入位于所述镂空区侧边的所述座体中,所述从动转件能以所述支承杆为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座体包括第一实体部、第二实体部和第三实体部,所述第二实体部位于所述第一实体部和第二实体部之间,两镂空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实体部与所述第二实体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实体部与所述第三实体部之间,用于容纳不同的配合部;一支承杆穿设在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实体部中,另一支承杆穿设在另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实体部中。
可选地,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配合部内的旋转阻尼,所述旋转阻尼包括能相对运动的内圈部和外圈部,所述配合部上设有贯穿其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的一部分容纳所述支承杆的一部分,一部分与所述旋转阻尼配合;所述旋转阻尼中,所述外圈部与所述配合部卡接,所述外圈部能经所述从动转件带动相对于所述内圈部转动。
可选地,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连接杆和功能块,所述旋转阻尼和所述功能块距所述支承杆由近到远依次设置,所述功能块位于所述配合部的侧边并被固定在所述座体上,所述连接杆的一部分穿入所述内圈部中并与所述内圈部固定连接,一部分穿入所述功能块中并与所述功能块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功能块上设有能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穿孔,所述连接杆包括相连的小径部和大径部,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大径部的外表面上设有齿牙,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内圈部通过齿牙咬合的方式卡接,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功能块通过齿牙咬合的方式卡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总成、中间壳体和数量至少为一的齿轮单元,至少一所述齿轮单元与所述中间壳体可转动相连,所述传力弧齿至少与一齿轮单元啮合,所述电机总成能驱动齿轮单元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力弧齿转动;所述传力弧齿上设有一相对其周边向外凸伸的凸块,所述中间壳体上设有一导向槽,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导向槽上并能沿所述导向槽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还包括配合装置和屏配合件;所述屏本体和所述座体分别位于所述屏配合件的两个相对侧,所述屏配合件上设有可供所述颈件于其内翻转和穿行的贯穿孔,所述颈件穿过所述贯穿孔并与所述从动转件固定连接;所述配合装置上设有内凹区域,所述屏配合件架设在所述内凹区域上并与所述配合装置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屏配合件一侧的所述屏本体露出于所述内凹区域外,位于所述屏配合件另一侧的显示屏总成的至少一部分处在所述内凹区域内,为所述配合装置所遮挡。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
可选地,所述配合装置为副仪表板总成,所述屏本体位于所述屏配合件之上,所述座体、所述传力弧齿和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屏配合件之下,所述屏本体露出于所述内凹区域并能外露至乘员舱内,所述屏配合件的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内凹区域周侧的所述配合装置固定连接,一部分与座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
综上所述,通过将与屏本体翻转动作相关的结构均设置在屏本体之下,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一种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其中在屏本体的侧表面上,未设有易给人以结构繁复感的支撑杆以及转轴(或滑块)结构,因此相较于侧表面与支撑杆以及转轴(或滑块)结构相连的显示屏总成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总成具有较佳的美观性,具有简约大气的风格。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总成、屏配合件和配合装置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以及装配后的显示屏总成和屏配合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屏配合件和配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以及显示屏总成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总成的爆炸图及屏配合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总成局部结构的爆炸图一(座体和支承组件隐藏)。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总成的结构示意图(部分座体隐藏)。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总成局部结构的爆炸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总成局部结构的爆炸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总成局部结构的爆炸图四。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总成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总成部分结构的爆炸图五。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承组件、分体盖件和从动转件装配后此三者的剖面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与传力弧齿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爆炸图一。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部分结构的示意图(第一侧壳体隐藏)。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爆炸图二。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部分结构与传力弧齿装配后的示意图(第一侧壳体隐藏)。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体与驱动组件之间连接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B、C-连接点,1-配合装置,11-内凹区域,12-卡口,2-屏配合件,21-卡头,22-贯穿孔,23-凸台;
3-屏幕组件,31-屏本体,32-颈件,321-第一组成部,322-第二组成部,3221-第一安装孔,323-第二安装孔,33-导柱,34-电学接口;
4-从动转件,41-主体,411-第一插口,412-第二插口,413-容纳槽,414-凸柱,415-第三安装孔,42-配合部,421-卡接孔,43-安装台,431-第一紧固孔,44-第二紧固孔;
5-传力弧齿,51-凹槽,52-第三紧固孔,53-凸块;6-驱动组件,61-齿轮单元,611-第一齿轮单元,612-第二齿轮单元,613-第三齿轮单元,62-第一侧壳体,63-第二侧壳体,64-中间壳体,641-导向槽,65-电机总成,66-轴承件;
7-座体,71-贯穿区,72-镂空区72,73-托举部,74-第一实体部,75-第二实体部,751-本体,752-分体盖件,7521-孔洞,76-第三实体部,77-缺口;
8-支承组件,81-支承杆,82-旋转阻尼,821-内圈部,822-外圈部,823-卡接部,83-连接杆,831-大径部,832-小径部,84-功能块,84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相连”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在某些情况下,当表达某物与某物固定连接时,具体的连接方式也有可能包括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配合装置1、一显示屏总成以及一屏配合件2,其中配合装置1为位于车辆后排座位之间的后副仪表板总成,配合装置1上设有内凹区域11,屏配合件2架设在内凹区域11上,屏配合件2的前部、左部和右部分别于所述内凹区域11的前侧、左侧和右侧与配合装置1固定连接,屏配合件2的后部与显示屏总成的一部分固定连接;显示屏总成包括屏幕组件3,屏幕组件3包括屏本体31,屏本体31处在屏配合件2的上侧并露出于配合装置1之外,能外露至乘员舱内。
优选地,屏配合件2的前部、左部和右部上均设有卡头21,配合装置1上对应设有能与卡头21卡接的卡口12,同时屏配合件2的后部与显示屏总成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以使屏配合件2能稳固地架设在内凹区域11上。
请进一步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屏幕组件3还包括颈件32,显示屏总成还包括从动转件4、传力弧齿5和驱动组件6,其中传力弧齿5和驱动组件6均位于从动转件4的下方,颈件32与屏本体31的后部连为一体且朝屏本体31的下方延伸;与之相对应地,屏配合件2上设有可供颈件32于其内翻转穿行的贯穿孔22,颈件32穿设在贯穿孔22中,其上端与屏本体31固定连接,其下端与从动转件4固定连接。
承上述,从动转件4与即与颈件32相连也与传力弧齿5相连,传力弧齿5同时还与驱动组件6相连,驱动组件6包括数量至少为一的齿轮单元61,至少一齿轮单元61与传力弧齿5啮合,使得传力弧齿5能在驱动组件6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从动转件4转动,使从动转件4带动屏幕组件3翻转。本实施例中,当屏本体31处于未翻转状态时,屏本体31水平设置并受屏配合件2承托;当需要屏本体31翻转时,通过控制齿轮单元61的转动幅度,即可控制屏本体31翻转的幅度,使屏本体31翻转至特定角度。
如此,本实施例中的屏本体31上未设有转轴或滑块结构,且未采用有支撑杆与转轴或滑块结构相连的方案,屏本体31仅于其后部与颈件32这一个部件一体连接,从动转件4、传力弧齿5和驱动组件6均位于屏本体31之下;这样一来,只需在屏本体31周侧设置合理的遮挡结构和/或控制传力弧齿5的转动幅度,即可使在屏本体31的翻转过程中,乘员于视觉上只能见到仅与颈件32直接相连的屏本体31,从而给乘员以显示屏总成结构简约大气的观感,进而提升显示屏总成的美观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总成还包括如图3和图4所示的座体7,座体7为中间低左右端高的异形件,座体7的中部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其的贯穿区71,座体7的前部呈乁型,是经座体7的中部先斜向上延伸再水平向前延伸从而形成异形部位;座体7的后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三个实体部,这些实体部为自座体7中部的不同位置分别向上延伸从而形成的异型部位,且在这三个实体部中,相邻的实体部之间存在前后贯穿的镂空区72。以座体7的乁型前部中向前延伸的平台为托举部73,以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三个实体部分别为第一实体部74、第二实体部75和第三实体部76,本实施例中,当显示屏总成与配合装置1装配完成后,托举部73将位于屏配合件2的下方并被屏配合件2所遮挡,同时还与配合装置1的前部固定连接。
与之相对应地,从动转件4具体包括主体41和两个配合部42,其中主体41为倾斜设置的板件,配合部42为自主体41的后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异形体,从动转件4的后部上共计设有两个彼此间隔的配合部42;当显示屏总成与配合装置1装配完成后,如图5和图6所示,从动转件4的主体41将置于座体7的中部之上,从动转件4的两个配合部42将分别伸入两个镂空区72中,驱动组件6将与座体7的下部固定连接且其一部分将穿入贯穿区71中,传力弧齿5将穿设在贯穿区71中并具有露出于座体7中部上侧的部分,该部分与主体41固定连接,使传力弧齿5能带动从动转件4作翻转运动,进而令从动转件4能带动与其相连的屏幕组件3翻转。
请转回参阅图3和图4,由于从动转件4会在传力弧齿5的带动下转动,易知位于镂空区72中的配合部42也会进行翻转,因此,显示屏总成还进一步地包括支承组件8,支承组件8包括与配合部42一一对应设置的支承杆81,支承杆81的一部分穿设在从动转件4中,另一部分穿设在座体7中,使得从动转件4能以所述支承杆81为轴转动,确保从动转件4转动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两根支承杆81,在第一实体部74与第二实体部75之间,一支承杆81穿设在一配合部42和第二实体部75中;在第二实体部75与第三实体部76之间,另一支承杆81穿设在另一配合部42和第二实体部75中。
进一步地,由于既要在相邻的实体部之间设置镂空区72,又要在各实体部上设有与支承杆81配合的孔,因此为了简化座体7的制备难度,本实施例中对第二实体部75进行了分体设置;更为具体而言,第二实体部75包括与座体7的中部连为一体的本体751,还包括与本体751的上部可拆卸连接的分体盖件752,分体盖件752的左右端上设有用于分别穿入两根支承杆81的两个孔洞7521,采用单独生产分体盖件752的方式,能大幅度降低座体7的生产制备难度。
优选地,前述三个实体部的上端还与屏配合件2固定连接,以实现前述屏配合件2的后部与部分显示屏总成固定连接的设置;对此更为详细的描述是,屏配合件2的后端设有如图4和图5所示的三个凸台23,三个凸台23分别位于第一实体部74、第二实体部75和第三实体部76的上侧,并分别与第一实体部74、第二实体部75和第三实体部7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如前所述地,屏幕组件3包括屏本体31和颈件32;基于此,本实施例中从动转件4与屏幕组件3的配合关系具体为:颈件3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且连为一体的第一组成部321和第二组成部322,其中第一组成部321为朝前拱起的弧状,第二组成部322大致为长方体,从动转件4与屏幕组件3装配完成后,第二组成部322倾斜置于主体41之上,第一组成部321位于配合部42的前侧。
优选地,为更好地与屏幕组件3配合,在从动转件4的下部上还设有多个如图7和图8所示的安装台43,安装台43彼此间隔并自主体41的下端斜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且每个安装台43上设有第一紧固孔431;与第一紧固孔431对应地,第二组成部32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221(见图9),诸如螺栓之类的固定件能穿入第一紧固孔431和第一安装孔3221中,将颈件32的下部与从动转件4稳固连接在一起。
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9,在从动转件4的中上部还更优选地还设有第二紧固孔44,与之相对应地,在第一组成部321和第二组成部322的交界处设有第二安装孔323,诸如螺栓之类的固定件能穿入第二紧固孔44和第二安装孔323中,将颈件32的中部与从动转件4稳固连接在一起。
请进一步地参阅图10,在第二组成部322的面向主体41的表面上,还设有朝主体41凸伸的导柱33和电学接口34,相对应地,在主体41上还设有分别能与导柱33和电学接口34的第一插口411和第二插口412;在安装屏幕组件3与从动转件4时,先使导柱33和电学接口34分别与第一插口411和第二插口412配合,能使屏幕组件3与从动转件4处于预装配的状态,随后,再将螺栓之类的固定件穿入第一紧固孔431和第一安装孔3221或第二紧固孔44和第二安装孔323中,即可将屏幕组件3与从动转件4紧固在一起,使屏幕组件3能受被传力弧齿5带动的从动转件4所带动,进而转动。
请继续参阅图9和图10,传力弧齿5具体为月牙形状,其下边缘为拱起的弧形,且该下边缘上沿其走向设有一排齿牙;本实施例中,传力弧齿5与从动转件4的配合关系具体为:在主体41朝向传力弧齿5的表面上设有容纳槽413,自容纳槽413的槽底向外凸伸形成有一凸柱414,同时在主体41的中部设有三个贯穿容纳槽413的第三安装孔415;与之对应地,传力弧齿5的朝向主体41的前端能与容纳槽413配合,该端部上设有能与凸柱414配合的凹槽51,凹槽51的周侧设有能与第三安装孔415对齐的第三紧固孔52;需要传力弧齿5与从动转件4配合时,使传力弧齿5的前端与本体751配合,使诸如螺栓之类的固定件穿入第三紧固孔52和第三安装孔415中,即可将传力弧齿5与从动转件4固定在一起,使传力弧齿5能在驱动组件6的带动下带动从动转件4翻转,进而令屏幕组件3翻转。
请进一步参阅图11和图12,由前可知从动转件4的两个配合部42分别位于第一实体部74和第二实体部75之间以及第二实体部75与第三实体部76之间,且支承组件8包括支承杆81,支承杆81的一部分穿设在分体盖件752中,另一部分穿设在配合部42中,从动转件4能以支承杆81为轴转动。基于该结构,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承组件8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阻尼82、连接杆83和功能块84,其中旋转阻尼82和功能块84距支承杆81由近到远依次设置,旋转阻尼82位于配合部42内部,与从动转件4卡接,同时旋转阻尼82在配合部42的内部与支承杆81的远离配合部42的端部相接触;连接杆83的一部分穿入旋转阻尼82中并与旋转阻尼82卡接,另一部分穿入功能块84中并与功能块84卡接,功能块84位于配合部42与座体7之间并被固定在座体7上(见图11),与之相对应地,在座体7的第一实体部74和第二实体部75的上端,均对应设有用于容纳功能块84的缺口77。
更为具体而言,支承杆81的伸出于分体盖件752之外的部分呈T型,旋转阻尼82包括能发生相对转动的内圈部821和外圈部822(因旋转阻尼82属于现有技术,本文及附图将不赘述和展示其详细结构),配合部42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贯穿其的卡接孔421,连接杆83包括连为一体且直径不同的大径部831和小径部832,功能块84上设有可供连接杆83穿入其中的穿孔841。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孔421包括相对而言靠近分体盖件752的部分和远离分体盖件752的另一部分,其靠近分体盖件752的部分为T型并能与支承杆81相配合,其远离分体盖件752的另一部分为旋转阻尼82外轮廓的仿形状;支承组件8安装完成后,支承杆81伸出于分体盖件752的部分穿入卡接孔421靠近分体盖件752的部分中,旋转阻尼82与卡接孔421远离分体盖件752的另一部分卡接,同时旋转阻尼82的内圈部821与所述支承杆81位于所述卡接孔421中的端部相接触,旋转阻尼82的外圈部822与配合部42卡接。
承上述,连接杆83的小径部832的一部分以及大径部831的外侧表面上设有齿牙,与之相对应地,内圈部821中设有能与小径部832上的齿牙相咬合的凹凸特征(图未示),功能孔的穿孔841具有T型横截面,该穿孔841的内侧壁上也设有能与大径部831上的齿牙相咬合的凹凸特征(图未示);小径部832穿入内圈部821中,并通过其上的齿牙特征与内圈部821卡接,大径部831穿入功能块84中,并也通过其上的齿牙特征与内圈部821卡接,同时功能块84被固定在座体7上,其远离分体盖件752的一侧表面与座体7的缺口77的侧壁接触。
如此,支承组件8相当于被架设在座体7的第一实体部74和第三实体部76之间;当从动转件4存在转动趋势时,由于旋转阻尼82的内圈部821与连接杆83固定相连,连接杆83与功能块84固定相连,功能块84又被固定在座体7上,旋转阻尼82的外圈部822将被所述配合部42带动,相对于所述内圈部821转动,并对从动转件4施以阻碍其实现转动的阻尼力;需要说明的是,该阻尼力能被驱动组件6提供的驱动力所克服。
本实施例中,旋转阻尼82的设置目的在于,当从动转件4及与其相连的屏幕组件3、传力弧齿5等部件翻转完成后,旋转阻尼82能与驱动组件6相协同,确保从动转件4及与其相连的屏幕组件3、传力弧齿5等部件能在翻转至一定角度后稳当悬停,不会由于诸如环境震荡(例如行车颠簸)等因素而发生晃动现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旋转阻尼82的外轮廓为异形状,外圈部822为椭圆形,且自外圈部822的下部向下凸伸形成有一卡接部823,该卡接部823的存在能确保旋转阻尼82与配合部42之间存在可靠的卡接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本体751、分体盖件752、支承杆81、旋转阻尼82、连接杆83和功能块84之间的分体设置还具有便于装配的优点;具体而言请结合图12与图13,在分体盖件752未安装在本体751上的前提下,这些部件涉及的优选装配步骤依次包括:
S1:将分体盖件752放入两个配合部42之间;
S2:使支承杆81穿入卡接孔421和分体盖件752中,直至T型的支承杆81与卡接孔421中同为T型的部分配合到位;
S3:将旋转阻尼82置入卡接孔421中;
S4:将连接杆83的大径部831穿入功能块84中并与功能块84卡接,此时连接杆83的小径部832的一部分位于功能块84中,另一部分露出于功能块84之外;
S5:携功能块84,将连接杆83的露出于功能块84之外的小径部832穿入旋转阻尼82的内圈部821中,与内圈部821固定连接;
S6:把形成相连关系的本体751、分体盖件752、支承杆81、旋转阻尼82、连接杆83和功能块84放在无分体盖件752的座体7上,使分体盖件752与本体751固定连接,功能块84与座体7的对应部分(第一实体部74或第二实体部75)固定连接。
其中,在步骤S4中,还可以使连接杆83的大径部831与功能块84通过压装固定连接在一起,或在卡接的同时与功能块84过盈配合,以使大径部831与功能块之间具有更可靠的固定连接关系;同理,在步骤S5中,还可以使连接杆83的小径部832在卡接的同时与旋转阻尼82过盈配合,以使小径部832与旋转阻尼82之间具有更可靠的固定连接关系。
由上可知,由于本体751、分体盖件752、支承杆81、旋转阻尼82、连接杆83和功能块84之间的分体设置,本实施例中的这些部件能以分体盖件752为装配起始件,朝远离分体盖件752的方向(例如向左或向右)进行逐一装配;基于此,通过定义这些零件之间的配合到位关系,即可在前述装配过程中自然地于功能块84与配合部42之间留出缝隙,于分体盖件752与配合部42之间留出缝隙,确保从动转件4不会与功能块84或座体7之间发生不必要的摩擦,从动转件4在驱动组件6的带动下能顺利转动。进一步地,基于该结构,前述功能块84紧贴缺口77侧壁的设置还能在行车过程中限制从动转件4左右晃动的范围。
当然地,上述装配步骤并不具有唯一性,在明确“以分体盖件752为装配起始件,朝远离分体盖件752的方向(例如向左或向右)进行逐一装配”这一装配原则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这些步骤进行调整。
可选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支承杆81设置为与旋转阻尼82相抵,和/或连接杆83与缺口77相抵,以便支承组件8紧凑地安装在从动转件4和座体7上。
请进一步参阅图14和图15,如前所述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6包括数量至少为一的齿轮单元61,至少一齿轮单元61与传力弧齿5啮合;对此更为详细的描述是,驱动组件6位于传力弧齿5的下方,并包括第一侧壳体62、第二侧壳体63、中间壳体64、电机总成65和三个齿轮单元61,以这三个齿轮单元61分别为第一齿轮单元611、第二齿轮单元612和第三齿轮单元613,其中中间壳体64位于第一侧壳体62和第二侧壳体63之间,第二侧壳体63位于中间壳体64与电机总成65之间,电机总成65在外观上呈一异形箱体,其包括设置于其内的电机本体(图未示,属现有技术,不赘述)。
在驱动组件6中,第一侧壳体62与中间壳体64固定连接,中间壳体64与第二侧壳体63固定连接,第二侧壳体63与电机总成65固定连接。此外,第一齿轮单元611上仅设有一个齿轮,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壳体62与中间壳体64之间,通过轴承件66分别与第一侧壳体62和中间壳体64相连;第三齿轮单元613包括具有同轴传动关系的一大一小两个齿部,其中大齿部位于第二侧壳体63朝向中间壳体64的一侧,通过轴承件66与中间壳体64相连,小齿部如图16所示地伸入电机总成65中并用于与电机本体相连,能被电机本体带动着转动;与第三齿轮单元613相对应地,第二齿轮单元612也包括具有同轴传动关系的一大一小两个齿部,如图16和图17所示地,第二齿轮单元612穿设在中间壳体64上,其大齿部位于第一侧壳体62和中间壳体64之间,通过轴承件66与第一侧壳体62相连,同时还与第一齿轮单元611啮合,其小齿部位于第二侧壳体63朝向中间壳体64的一侧,与第二侧壳体63通过轴承件66相连,同时还与第三齿轮单元63啮合。
请进一步参阅图17和图18,传力弧齿5位于大部分的中间壳体64之上并与第一齿轮单元611啮合;如此,当电机本体驱动第三齿轮单元613转动时,第三齿轮单元613、第二齿轮单元612和第一齿轮单元611之间将发生传动,令传力弧齿5最终被带动着转动。基于此,通过控制电机本体,可以控制齿轮单元61的转动幅度,进而控制前述屏幕组件3翻转的幅度,使屏本体31翻转至特定角度;同时,当屏幕组件3翻转到特定角度后,电机总成65与前述提及的旋转阻尼82将一同给予屏幕组件3阻力,确保屏幕组件3不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晃动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前述第一齿轮单元611、第二齿轮单元612和第三齿轮单元613的目的还在于: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控制这些齿轮单元61中的各齿轮具有不同的参数,来调节传力弧齿5转动的速度,使传力弧齿5的转速不会受限于取决于电机本体的转速。当然地,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6中,齿轮的设置数量的多少,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调整的。同理,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6也可以只包括一电机本体,此时直接在该电机本体的转轴上安装单个齿轮,再使该齿轮与传力弧齿5啮合即可。
请转回参阅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还于第一侧壳体62上优选设有连接点A,在第二侧壳体63上优选设有连接点B和C;如图19所示地,座体7上设有与这些连接点对应设置的孔;当第一侧壳体62、中间壳体64和第二侧壳体63装配完成后,使螺栓穿过连接点A、连接点B、连接点C,即可将驱动组件6如前所述地固定在座体7上。
请转回参阅图17和图18,本实施例于中间壳体64上更优选地还设有一弧形导向槽641,与之相对应地,传力弧齿5上设有一相对于其周侧部分向外凸伸的凸块53;当传力弧齿5转动时,该凸块53将沿弧形导向槽641运动。
请转回参阅图1和图2,基于上述结构可知,在将显示屏总成安装在配合装置1上后,屏本体31、屏配合件2、从动转件4的一小部分和座体7的一小部分将位于配合装置1之外,从动转件4的大部分结构、座体7的大部分结构和传力弧齿5均被配合装置1所遮挡;优选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中的任一种,对显示屏总成能外露至乘员舱的结构进行更为详细的设置:
1、在设计用于盖在副仪表板总成上的饰盖结构时,使屏本体31、屏配合件2、从动转件4的一小部分和座体7的一小部分能外露至乘员舱内;如此,当屏幕组件3翻转时,乘员在视觉上基本只能见到屏本体31仅与颈件32直接相连,同时,从乘员作为观者的角度来看,颈件32还会将从动转件4的露出部分完全遮挡住;
2、在设计用于盖在副仪表板总成上的饰盖结构时,只使屏本体31和屏配合件2能外露至乘员舱内,也即饰盖结构的高度高于前述从动转件4的一小部分和座体7的一小部分;如此,当屏幕组件3翻转时,乘员在视觉上只能见到屏本体31与颈件32直接相连的显示屏总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之所以使用的是“能外露至乘员舱内”这一描述,是因为在某些实施例中,副仪表板总成上的饰盖结构可能还包括单独盖设在屏本体31上的保护盖,乘员需使用显示屏总成时,需先移除该保护盖对屏本体31的遮挡,将屏本体31外露至乘员舱内才可进行后续操作。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上易知本实用新型中的配合装置1显然还可以为前副仪表板总成,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的;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显示屏总成显然不止可以应用于车辆内部,与其对应装配的配合装置1显然不止可以为副仪表板总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需要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将该显示屏总成应用于其他场景中。
综上所述,通过将与屏本体31翻转动作相关的结构均设置在屏本体31之下,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一种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其中在屏本体31的侧表面上,未设有易给人以结构繁复感的支撑杆以及转轴(或滑块)结构,因此相较于侧表面与支撑杆以及转轴(或滑块)结构相连的显示屏总成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总成具有较佳的美观性,更容易具有简约大气的风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组件(3)、从动转件(4)、传力弧齿(5)和驱动组件(6),所述屏幕组件(3)包括屏本体(31)和颈件(32),所述颈件(32)的一端与所述屏本体(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转件(4)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转件(4)即与所述屏幕组件(3)相连又与所述传力弧齿(5)相连,所述传力弧齿(5)与所述驱动组件(6)的一部分啮合,能在所述驱动组件(6)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从动转件(4)转动,令所述屏幕组件(3)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转件(4)包括相连的主体(41)和配合部(42),所述显示屏总成还包括座体(7)和支承组件(8),所述座体(7)上设有贯穿区(71)和镂空区(72),所述支承组件(8)包括支承杆(81);所述主体(41)位于所述座体(7)上并覆盖至少部分的所述贯穿区(71),所述传力弧齿(5)穿入所述贯穿区(71)并与所述主体(41)相连;所述配合部(42)伸入所述镂空区(72)中,所述支承杆(81)的一部分穿设在所述配合部(42)中,一部分穿入位于所述镂空区(72)侧边的所述座体(7)中,所述从动转件(4)能以所述支承杆(81)为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7)包括第一实体部(74)、第二实体部(75)和第三实体部(76),所述第二实体部(75)位于所述第一实体部(74)和第二实体部(75)之间,两镂空区(7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实体部(74)与所述第二实体部(75)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实体部(75)与所述第三实体部(76)之间,用于容纳不同的配合部(42);一支承杆(81)穿设在一配合部(42)和所述第二实体部(75)中,另一支承杆(81)穿设在另一配合部(42)和所述第二实体部(75)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8)还包括位于所述配合部(42)内的旋转阻尼(82),所述旋转阻尼(82)包括能相对运动的内圈部(821)和外圈部(822),所述配合部(42)上设有贯穿其的卡接孔(421),所述卡接孔(421)的一部分容纳所述支承杆(81)的一部分,一部分与所述旋转阻尼(82)配合;所述旋转阻尼(82)中,所述外圈部(822)与所述配合部(42)卡接,所述外圈部(822)能经所述从动转件(4)带动相对于所述内圈部(821)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8)还包括连接杆(83)和功能块(84),所述旋转阻尼(82)和所述功能块(84)距所述支承杆(81)由近到远依次设置,所述功能块(84)位于所述配合部(42)的侧边并被固定在所述座体(7)上,所述连接杆(83)的一部分穿入所述内圈部(821)中并与所述内圈部(821)固定连接,一部分穿入所述功能块(84)中并与所述功能块(84)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块(84)上设有能与所述连接杆(83)配合的穿孔(841),所述连接杆(83)包括相连的小径部(832)和大径部(831),所述小径部(832)和所述大径部(831)的外表面上设有齿牙,所述小径部(832)与所述内圈部(821)通过齿牙咬合的方式卡接,所述大径部(831)与所述功能块(84)通过齿牙咬合的方式卡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总成(65)、中间壳体(64)和数量至少为一的齿轮单元(61),至少一所述齿轮单元(61)与所述中间壳体(64)可转动相连,所述传力弧齿(5)至少与一齿轮单元(61)啮合,所述电机总成(65)能驱动齿轮单元(6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力弧齿(5)转动;所述传力弧齿(5)上设有一相对其周边向外凸伸的凸块(53),所述中间壳体(64)上设有一导向槽(641),所述凸块(53)位于所述导向槽(641)上并能沿所述导向槽(641)运动。
8.一种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还包括配合装置(1)和屏配合件(2);所述屏本体(31)和所述显示屏总成的座体(7)分别位于所述屏配合件(2)的两个相对侧,所述屏配合件(2)上设有可供所述颈件(32)于其内翻转和穿行的贯穿孔(22),所述颈件(32)穿过所述贯穿孔(22)并与所述从动转件(4)固定连接;所述配合装置(1)上设有内凹区域(11),所述屏配合件(2)架设在所述内凹区域(11)上并与所述配合装置(1)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屏配合件(2)一侧的所述屏本体(31)露出于所述内凹区域(11)外,位于所述屏配合件(2)另一侧的显示屏总成的至少一部分处在所述内凹区域(11)内,为所述配合装置(1)所遮挡。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装置(1)为副仪表板总成,所述屏本体(31)位于所述屏配合件(2)之上,所述座体(7)、所述传力弧齿(5)和所述驱动组件(6)位于所述屏配合件(2)之下,所述屏本体(31)露出于所述内凹区域(11)并能外露至乘员舱内,所述屏配合件(2)的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内凹区域(11)周侧的所述配合装置(1)固定连接,一部分与座体(7)固定连接。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
CN202320476199.XU 2023-03-13 2023-03-13 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Active CN219948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6199.XU CN219948061U (zh) 2023-03-13 2023-03-13 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6199.XU CN219948061U (zh) 2023-03-13 2023-03-13 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8061U true CN219948061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3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6199.XU Active CN219948061U (zh) 2023-03-13 2023-03-13 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8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0103B (zh) 车门后视镜
CN101163613B (zh) 显示装置
JP3624134B2 (ja) 補器の車体取付用ブラケット
CN219948061U (zh) 屏幕组件可翻转的显示屏总成、显示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CN114801933B (zh) 一种座椅电动头枕
CN111055741A (zh) 一种座椅后桌板
JPH0939630A (ja) 自動車用のヘツドレスト
CN217705650U (zh) 一种外后视镜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5752202U (zh) 显示器组件、车辆座椅装置以及车辆
JP2007159369A (ja) ケーブルのガイド装置
JP6012286B2 (ja) ターンランプ付きドアミラー
CN220910225U (zh) 一种转动机构、显示装置及车辆
CN110239319B (zh) 汽车的顶棚构造
CN220220595U (zh) 一种电动翻转装置和翻转屏幕
JP2002544050A (ja) ミラーアクチュエータハウジング構造
CN211442061U (zh) 折叠头枕安装结构
CN221213783U (zh) 一种车载中控屏运动结构以及汽车
CN113183887B (zh) 一种中控显示屏总成
CN220220609U (zh) 用于车载显示屏的翻转装置及车载显示屏系统
CN218858227U (zh) 带有椅体旋转机构的儿童安全座椅
CN1507396A (zh) 用于尤其用来放置汽车后视镜的支撑板的机动偏转装置
CN214607214U (zh) 一种汽车内部部件
CN219192048U (zh)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结构
EP1551667B1 (e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JP2006307507A (ja) 車両用ドアチェッカ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