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6059U - 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6059U
CN219936059U CN202321141814.8U CN202321141814U CN219936059U CN 219936059 U CN219936059 U CN 219936059U CN 202321141814 U CN202321141814 U CN 202321141814U CN 219936059 U CN219936059 U CN 219936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plug
test
adapter plug
position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418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wei Power Industry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wei Power Industr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wei Power Industry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wei Power Industr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418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6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6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6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包括:脉冲测试设备、模组搬运机器人、测试滑台装置;所述测试滑台装置包括测试滑台底板、转接对插连接结构、电池模组定位结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测试滑台底板上,所述电池模组定位结构固定于驱动组件,所述电池模组定位结构用于放置电池模组;所述转接对插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转接插头和第二转接插头,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插头固定于测试滑台底板上,且与脉冲测试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插头固定于电池模组定位结构上,且与电池模组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电池模组定位结构移动使得第一转接插头与所述第二转接插头对接。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模组装配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其中脉冲测试需要使用大电流进行充放电测试,测试过程中对于线束接触稳定性要求较高,否则影响测试精度甚至出现漏电短路风险。目前脉冲测试自动对插对于测试线束接头与待测产品的相对偏差要求极高,难以实现产业化,主流脉冲测试方案还是人工插接线束。
现有脉冲测试方案为产品输送到位后,人员进入测试设备安全围栏,进行测试线束与产品连接,存在人员操作隐患,通常需要配备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措施,且效率低速度慢通常成为整线的瓶颈工序。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解决测试线束与产品自动连接对插过程中对于测试设备线束与产品输出极之间相对位置存在偏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包括:脉冲测试设备、模组搬运机器人、测试滑台装置;
所述测试滑台装置包括测试滑台底板、转接对插连接结构、电池模组定位结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测试滑台底板上,所述电池模组定位结构固定于驱动组件,所述电池模组定位结构用于放置电池模组;所述转接对插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转接插头和第二转接插头,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插头固定于测试滑台底板上,且与脉冲测试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插头固定于电池模组定位结构上,且与电池模组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电池模组定位结构移动使得第一转接插头与所述第二转接插头对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全围栏,用于将模组搬运机器人、测试滑台装置设置于安全围栏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模组搬运机器人为六轴机器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接插头通过第一连接线束与所述脉冲测试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插头通过第二连接线束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定位结构上设置有翻转气缸组件,所述翻转气缸组件上设置有测试探针,所述测试探针接触电池模组的输出极,所述测试探针通过第二连接线束与第二转接插头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气缸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测试探针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探针采用铜镀金材质双探针,和/或所述测试探针为锯齿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为无杆驱动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接插头为转接对插公头,第二转接插头为转接对插母头;或者所述第一转接插头为转接对插母头,第二转接插头为转接对接公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接插头的高度与第二转接插头的高度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中转的转接公母头配合将第一连接线束、第二连接线束的柔性连接转换为刚性对插,使得连接精度高且可以规避产品一致性、重复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本方案可以实现测试过程全流程自动化,第一连接线束、第二连接线束分别连接转接公母头,便于线束分段维护更换,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试滑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待测机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试滑台结构示意图;
其中,1.脉冲测试设备;2.模组搬运机器人;3.测试滑台装置;31.测试滑台底板;32.转接对插连接结构;321.第一转接插头;322.第二转接插头;33.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4.驱动组件;35.第一连接线束;36.第二连接线束;37.翻转气缸组件;38.探针;4.安全围栏;5.电池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脉冲测试设备1、模组搬运机器人2、测试滑台装置3、安全围栏4。
脉冲测试设备1用于对不同电压等级的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充放电的模组选择合适的充放电电压。
模组搬运机器人2为六轴机器人,机器人搭载模组抓手,满足模组自动上下料,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机器人。
安全围栏4用于在人机交互时起到安全防护作用,避免人员随意进出,该围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模组搬运机器人2、测试滑台装置3均设置于安全围栏4内部。
测试滑台装置3包括测试滑台底板31、转接对插连接结构32、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驱动组件34、第一连接线束35、第二连接线束36。
测试滑台底板31可以为长方形结构,且可以通过在底部安装地脚,进而可以设置于与模组搬运机器人2、脉冲测试设备1相对应的位置,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将侧面固定安装于脉冲测试设备1外壳上,具体的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驱动组件34设置于测试滑台底板31上,驱动组件34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为无杆驱动气缸,以保证有效行程,且减少气缸自身的尺寸,降低整体测试滑台长度节约空间;驱动组件34带动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无杆气缸的原理与现有技术类似,本实施例不做过多赘述。
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用于放置电池模组5,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可以为方形结构,以提供电池模组5的整体支撑,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设置于驱动组件34上,设置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也可根据现有技术设定,以使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可以在驱动组件34的作用下在滑台上滑动,进而实现电池模组5的测试。
转接对插连接结构32包括第一转接插头321和第二转接插头322,第一转接插头321固定于测试滑台底板31上,且通过第一连接线束35与脉冲测试设备1电连接;第二转接插头322固定于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上,且通过第二连接线束36与设置于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上的电池模组5电连接;具体的:
第一转接插头321通过安装块安装于测试滑台底板31的一端,即测试滑台底板31的一端表面安装有方形安装块,第一转接插头321安装于方形安装块上,其安装的位置与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的位置相对应。
第二转接插头322通过安装块安装于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的一端,即第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的一端表面安装有方形安装块,第二转接插头322安装于方形安装块上,其安装的位置与第一转接插头321的位置相对应,即第一转接插头321安装的高度与第二转接插头322安装的高度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接插头321为转接对插公头,第二转接插头322为转接对插母头;或者第一转接插头321为转接对插母头,第二转接插头322为转接对接公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接插头321的高度与第二转接插头322的高度相对应。第一转接插头321与第二转接插头322的高度需要相同且相适配,从而可以减少对电池模组5定位精度的依赖;即当电池模组5移动至第一转接插头321的位置处时,第二转接插头322的可以刚好与第一转接插头321配合,以实现第一转接插头321与第二转接插头322刚性连接,进而实现待测模组454电池模组5的测试。
第一连接线束35的一端与脉冲测试设备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线束35的另一端与第一转接插头321电性连接。第二连接线束36的一端与第二转接插头322电性连接,第二连接线束36的另一端与电池模组连接,实现脉冲测试设备1与电池模组5的贯通连接,以实现对电池模组5的测试。
电池模组定位结构33上设置有翻转气缸组件37,翻转气缸组件37上设置有测试探针38。
翻转气缸组件37包括两个翻转气缸,每个翻转气缸均包括电机、旋转轴、固定件,旋转轴两端分别与电机、固定件连接,电机可以带动旋转轴左右旋转,进而带动固定件左右旋转,电机也可以带动旋转轴以及固定件做升降运动,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固定件上还开设有与测试探针38相适配的开口,以使测试探针38的测试头穿过该开口并可以压于电池模组5的正/负输出极上。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探针38的数量为两个,测试探针38的材质选用铜镀金材质,以提高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测试探针38可以采用双探针,可以保证接触可靠性;测试探针38可以为锯齿状,采用锯齿状保证能够刺穿电池模组5输出极表面的氧化层。
本实施例通过将测试结构的线束与产品连接的线束断开,分别连接中转的转接对插连接结构,中转的转接对插连接结构设置在一个统一基准的滑台上,转接对插连接结构对插精度可以有效保证,从而规避了对于待测产品定位精度的依赖,便于实现自动化脉冲测试。
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人上下料的电池模组脉冲测试装置的使用方式为:
初始状态下,电池模组定位结构置于远离第一转接插头的一端,即处于取料位;当电池模组进入模组搬运机器人覆盖范围时,翻转气缸组件带测试探针旋转打开,以使测试探针不置于放置电池模组位置的上方,此时模组搬运机器人抓取电池模组将其放置于电池模组定位结构上;
接着翻转气缸组件带测试探针旋转至电池模组的上方,并将测试探针压紧在电池模组正负输出极上;
接着驱动组件带动电池模组定位结构移动,进而带动电池模组向第一转接插头的方向移动,以使电池模组进入测试位置,当电池模组移动到目标为止后,第二转接插头与第一转接插头配合,进而实现第二转接插头与第一转接插头刚性对插,完成电池模组输出极与脉冲测试设备连接;
脉冲测试设备启动测试程序,完成对电池模组的脉冲测试;当测试完成后,驱动组件带动电池模组定位结构以及其上的电池模组向远离第一转接插头的方向移动,进而离开测试位置到达取料位,此时其上的第二转接插头与第一转接插头分离,完成电池模组输出极与脉冲测试设备断开;
接着翻转气缸组件带测试探针转动打开,模组搬运机器人抓取测试完成的电池模组离开,完成电池模组自动脉冲测试,等待下一个模组进站测试。
本实施例通过中转的转接对插连接结构配合将第一连接线束、第二连接线束的柔性连接转换为刚性对插,使得连接精度高且可以规避产品一致性、重复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本方案可以实现测试过程全流程自动化,第一连接线束、第二连接线束分别连接转接对插连接结构,便于线束分段维护更换,降低维护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人上下料的电池模组脉冲测试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将驱动组件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丝杆的形式替代,位移可控且精度更高;将翻转气缸组件采用可移动的龙门式框架和升降气缸的形式替代;其核心是将第一连接线束断开,中间通过中转的转接对插连接结构配合对插,将整体线束连接贯通,将柔性连接转换为公母配刚性连接,重复定位精度高,实现机器人上下料模组脉冲测试全流程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测试设备、模组搬运机器人、测试滑台装置;所述测试滑台装置包括测试滑台底板、转接对插连接结构、电池模组定位结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测试滑台底板上,所述电池模组定位结构固定于驱动组件,所述电池模组定位结构用于放置电池模组;所述转接对插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转接插头和第二转接插头,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插头固定于测试滑台底板上,且与脉冲测试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插头固定于电池模组定位结构上,且与电池模组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电池模组定位结构移动使得第一转接插头与所述第二转接插头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围栏,用于将模组搬运机器人、测试滑台装置设置于安全围栏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搬运机器人为六轴机器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插头通过第一连接线束与所述脉冲测试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插头通过第二连接线束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定位结构上设置有翻转气缸组件,所述翻转气缸组件上设置有测试探针,所述测试探针接触电池模组的输出极,所述测试探针通过第二连接线束与第二转接插头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气缸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测试探针的数量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探针采用铜镀金材质双探针,和/或所述测试探针为锯齿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为无杆驱动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插头为转接对插公头,第二转接插头为转接对插母头;或者所述第一转接插头为转接对插母头,第二转接插头为转接对接公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插头的高度与第二转接插头的高度相对应。
CN202321141814.8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Active CN219936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1814.8U CN219936059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1814.8U CN219936059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6059U true CN219936059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8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41814.8U Active CN219936059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6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5945A (zh) 机械扫描式串联电池组电压检测方法及装置
KR20140141452A (ko) 충방전 시험 장치, 충방전 시험 시스템, 충방전 시험 장치용의 급전 어댑터 및 충방전 시험 방법
CN219936059U (zh) 一种电池模组脉冲测试系统
CN212323361U (zh) 动力电池组检测用插头组件、全自动连接装置和检测线
CN110828762B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模组的检测焊接装置及检测焊接方法
CN116643185A (zh) 一种蓄电池用通电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9955781U (zh) 基于无人叉车应用的充电桩
CN212321803U (zh) 一种智能化电池组下线检测设备、电池组生产线
CN210693861U (zh) 一种在线电池串el检测通断电装夹机构
CN211062764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快速对接固定结构
CN208076680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顶盖板的电性能检测装置
CN117031093B (zh) 对插机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电池生产线
CN109901073A (zh) 对插装置、电池模组充放电检测系统及自动对插方法
CN216747905U (zh) 虚焊检测设备和虚焊检测系统
CN217133330U (zh) 一种铅酸电池容量检测装置
CN117214715B (zh) 一种蓄电池监测设备
CN218850421U (zh) 用于加工超级电容的多工位常温充电机构
CN207198302U (zh) 动力电池模组自动化测试系统
CN220552893U (zh) 一种铝壳方形电池测试设备及其换型机构和传动机构
CN219609175U (zh) 一种电芯模组自动化测试装置
CN212366894U (zh) 动力电池充放电精准定位结构
CN219303745U (zh) 一种电池并联充放电系统
CN218470860U (zh) 电容老化机的多工位预充电机构
CN219349010U (zh) 一种空调加热芯性能检测设备
CN220064134U (zh) 一种蓄电池外壳体高压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