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3067U - 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 - Google Patents

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3067U
CN219933067U CN202321523856.8U CN202321523856U CN219933067U CN 219933067 U CN219933067 U CN 219933067U CN 202321523856 U CN202321523856 U CN 202321523856U CN 219933067 U CN219933067 U CN 219933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ressure
cage
cavity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38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静
唐加名
王珍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ou Shangh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ou Shangh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ou Shangh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ou Shangh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238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3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3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3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文氏管组成的主控阀、针阀组、压力流量调节阀组,阀体内的主阀瓣弹性连接主控阀的前壁;针阀组内设置有第一针阀和第二针阀,第一针阀的进口连通阀体的前侧,第一针阀的第一阀腔连通第二针阀的第二阀腔,第二阀腔同时连通阀瓣腔和压力流量调节阀组;压力流量调节阀组包括中间体以及两端的压力先导阀和流量先导阀,调节阀包括阀盖和先导阀笼,先导阀笼嵌设在中间体的端部,先导阀笼内设置有密封圈和阀杆,中间体设置有连通第二阀腔的进液通道,介质经进液通道进入压力先导阀,减压后进入流量先导阀,再次减压后分别连通压力先导阀、文氏管的前开口和文氏管的喉口,模块化设计,整体构造简单。

Description

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一种专门用于飞机加油车上的压力流量控制阀,用于在飞机进行压力加油过程中控制加油流量和压力,确保加油过程安全可控。
如图1所示,液体由右侧进入主控阀91阀体中,流经压力控制阀92和流量控制阀93,主控阀91的瓣腔901内的压力释放掉,主控阀91在自身液压作用下推开主阀瓣94而开启,其中压力控制阀92对主控阀91压力,即文氏管前端开口压力,进行调节,而流量控制阀93控制文氏管95前端开口和文氏管95喉口之间的压力差来进行流量调节,其中压力控制阀92和流量控制阀93均为活塞式调节阀,使得常规的压力流量控制阀存在较多的零散部件,现场装配或者维护用时长,比较麻烦,此外,在更换一些零部件时,还存在原配管位置匹配性差,需要重新配管的问题,增加了停工成本,同时较多的配管还存在泄漏点多,故障率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其中各组合体,比如针阀组和压力流量调节阀组,均为一体式模块化设计,可以作为预备库存件,装配、调试和维护都非常方便,能够大大节约现场装配或者维护的时间,极大的减少工时;同时,在维修时可以直接更换整个模块,简单快捷,替换下来的问题模块可返厂进行详细地拆解分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整体构造紧凑,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其中通过调节螺钉可以灵活调整压力先导阀和/或流量先导阀的初始压力值,进一步提升了通用性,可广泛用于各种工况环境下。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包括由阀体和文氏管包绕形成的主控阀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针阀组和压力流量调节阀组,其中所述阀体的后端开口密封连接所述文氏管的前端开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主阀瓣和弹性件,其中所述主阀瓣通过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主控阀的阀瓣腔的前壁,且所述弹性件保持在受压缩状态,以给所述主阀瓣提供初始弹性力而在初始状态下使所述主阀瓣密封所述文氏管的前端开口;
所述针阀组内设置有第一针阀和第二针阀,其中所述第一针阀的进口连通所述阀体的前侧,所述第一针阀的第一阀腔连通所述第二针阀的第二阀腔,所述第二阀腔于一侧连通所述阀瓣腔,并于另外一侧连通所述压力流量调节阀组;
所述压力流量调节阀组包括中间体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体的两端的两个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阀盖和先导阀笼,其中所述阀盖于外周侧连接所述中间体,所述先导阀笼固定嵌设在所述中间体的端部,且所述先导阀笼内设置有密封圈和与所述密封圈相配合定向移动的阀杆,其中所述中间体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阀腔的进液通道,两个所述调节阀分别被定义为压力先导阀和流量先导阀,且所述压力先导阀内的所述先导阀笼被定义为第一阀笼,所述流量先导阀内的所述先导阀笼被定义为第二阀笼,其中所述第一阀笼的外侧端连通所述进液通道,所述第一阀笼的笼腔通过所述中间体内的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笼的外侧端,所述第二阀笼的内侧端通过所述中间体内的第二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笼的内侧端,并连通所述文氏管的进液口,所述流量先导阀的阀腔连通所述文氏管的喉口,所述压力先导阀的阀腔连通外部大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主阀瓣相配合的导向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阀体与所述主阀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靠近所述主阀瓣的开口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文氏管于所述前端开口处嵌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正对所述主阀瓣的密封边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调节阀内还设置有弹簧和膜片,其中所述膜片被压紧设置在所述阀盖和所述中间体之间,阀杆、所述膜片和所述弹簧同轴设置,所述阀杆通过阀杆座依次连接所述膜片和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阀盖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调节阀于所述外壁设置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贯穿所述外壁,并通过弹簧垫圈连接所述弹簧,所述调节螺钉的外侧螺纹连接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抵接在所述阀盖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中间体与两端的所述阀盖组装成为长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所述调节螺钉对称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弹性件被实施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压力流量控制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视角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中压力流量调节阀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说明书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2至图5,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其中所述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包括由阀体11和文氏管12包绕形成的主控阀10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11上的针阀组20和压力流量调节阀组30,其中所述阀体11的后端开口密封连接所述文氏管12的前端开口,其中所述阀体11内设置有主阀瓣13和弹性件14,其中所述弹性件14被优选实施为弹簧,其中所述主阀瓣13通过所述弹性件14弹性连接所述主控阀10的阀瓣腔101的前壁,且所述弹性件14保持在受压缩状态,以给所述主阀瓣13提供初始弹性力而在初始状态下使所述主阀瓣13密封所述文氏管12的前端开口,也就是说,当阀瓣腔101内保持一定的压力P1,且该压力和阀前压力P2相等时,基于所述弹性件14的反弹作用,所述主阀瓣13被所述弹性件14推动而密封在所述文氏管12的前端开口位置,主控阀10完全关闭;
所述针阀组20内设置有第一针阀21和第二针阀22,其中所述第一针阀21的进口连通所述主控阀10的前侧,同时所述第一针阀21的第一阀腔201连通所述第二针阀22的第二阀腔202,而所述第二阀腔202于底侧连通所述阀瓣腔101,并于另外一侧连通所述压力流量调节阀组30;
所述压力流量调节阀组30包括中间体31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体31的两端的两个调节阀32,其中所述调节阀32包括阀盖321和先导阀笼,其中所述阀盖321于外周侧连接所述中间体31,其中所述先导阀笼固定嵌设在所述中间体321的端部,且所述先导阀笼内设置有密封圈323和与所述密封圈323相配合能够左右定向移动的阀杆324,其中所述中间体31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阀腔202的进液通道301;
更具体的,两个所述调节阀32分别被定义为压力先导阀和流量先导阀,且所述压力先导阀内的所述先导阀笼被定义为第一阀笼3221,所述流量先导阀内的所述先导阀笼被定义为第二阀笼3222,其中所述第一阀笼3221的外侧端连通所述进液通道301,同时所述第一阀笼3221的笼腔通过所述中间体31内的第一连接通道302连通所述第二阀笼3222的外侧端,而所述第二阀笼3222的内侧端通过所述中间体31内的第二连接通道303连通所述第一阀笼3221的内侧端,并连通所述文氏管12的进液口102,其中所述流量先导阀的阀腔连通所述文氏管12的喉口103,同时所述压力先导阀的阀腔连通外部大气。
在工作过程中,当轻质清洁液体,比如清水或者燃油等介质由左端进入所述主控阀10时,介质首先进入所述第一针阀21,然后经由所述第一阀腔201进入所述第二阀腔202,然后经由所述第二阀腔202、并通过所述进液通道301流至所述压力先导阀的第一阀笼3221的外侧端,同时所述第二阀腔202的压力与所述阀瓣腔101内的压力进行互换,基于压力大小而来回移动;
当开始工作时,所述阀瓣腔101内的压力被释放掉,主控阀10在自身液压作用下推开所述主阀瓣13,进而使得所述主控阀10开启,所述压力先导阀对主控阀10压力,即所述文氏管12前压力进行调节,所述流量先导阀通过控制所述文氏管12进液口102和喉口103之间的压差来对主控阀10进行流量调节;
当所述阀瓣腔101内的压力与阀前压力相等时,在所述弹性件14的反弹作用下,所述主阀瓣13被紧紧地抵接在所述文氏管12的前端开口,使得所述主控阀10完全关闭,只有当所述阀瓣腔101内的压力经所述针阀组20和所述压力流量调节阀组30释放,使阀瓣腔101内的压力明显小于阀前压力时,主阀瓣13被面积差所产生的液压推力推动而离开所述文氏管12,主控阀10才会逐渐再次开启;
此外,阀前介质经由所述针阀组20流入所述压力先导阀,经所述第一阀笼3221减压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道302进入所述流量先导阀,然后经由第二阀笼3222再次减压后,部分流入所述第一阀笼3221的内侧端,部分通过第一配管41流入所述文氏管12的进液口102,还有部分经过所述流量先导阀的作用流入所述流量先导阀的阀腔,进而通过第二配管42流入所述文氏管12的喉口103,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配管41感应到的是所述文氏管12的前压力,为相对高压,而所述第二配管42感应到的是文氏管12喉口103的压力,为相对低压,根据文氏管的工作原理,流经流量由文氏管12流通面积和压差来决定,期间所述压力先导阀控制所述第一阀笼3221的内侧端的压力,所述流量先导阀控制文氏管12前和文氏管12喉口103之间的压力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1内设置有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主阀瓣13相配合的导向筋15,使得所述主阀瓣13能够稳定的定向左右移动,进而确保该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工作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1与所述主阀瓣1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6,同时,所述第一密封圈16靠近所述主阀瓣13的开口位置,用于在所述主阀瓣13左右往复移动时提供密封作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文氏管12于所述前端开口处嵌设有第二密封圈17,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圈17正对所述主阀瓣13的密封边沿,用于提升所述主阀瓣13和所述文氏管1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更加易于实现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32内还设置有弹簧325和膜片326,其中所述膜片326被压紧设置在所述阀盖321和所述中间体31之间,同时阀杆324、所述膜片326和所述弹簧325同轴设置,其中所述阀杆324通过阀杆座327依次连接所述膜片326和所述弹簧325,而所述弹簧3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阀盖321的外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调节阀32于所述外壁设置有调节螺钉328,其中所述调节螺钉328贯穿所述外壁,并通过弹簧垫圈329连接所述弹簧325,同时所述调节螺钉328的外侧螺纹连接套设有螺母330,所述螺母330抵接在所述阀盖321的端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调节螺钉328调节所述压力先导阀和/或所述流量先导阀的初始压力值,使得该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能够被良好的应用在各种工况环境中,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间体31与两端的所述阀盖321组装成为长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同时所述调节螺钉328对称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的两端,使得所述压力流量调节阀组30的结构更加紧凑,且易于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用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表示任何顺序,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可将这些用语解释为名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8)

1.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阀体和文氏管包绕形成的主控阀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针阀组和压力流量调节阀组,其中所述阀体的后端开口密封连接所述文氏管的前端开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主阀瓣和弹性件,其中所述主阀瓣通过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主控阀的阀瓣腔的前壁,且所述弹性件保持在受压缩状态,以给所述主阀瓣提供初始弹性力而在初始状态下使所述主阀瓣密封所述文氏管的前端开口;
所述针阀组内设置有第一针阀和第二针阀,其中所述第一针阀的进口连通所述阀体的前侧,所述第一针阀的第一阀腔连通所述第二针阀的第二阀腔,所述第二阀腔于一侧连通所述阀瓣腔,并于另外一侧连通所述压力流量调节阀组;
所述压力流量调节阀组包括中间体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体的两端的两个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阀盖和先导阀笼,其中所述阀盖于外周侧连接所述中间体,所述先导阀笼固定嵌设在所述中间体的端部,且所述先导阀笼内设置有密封圈和与所述密封圈相配合定向移动的阀杆,其中所述中间体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阀腔的进液通道,两个所述调节阀分别被定义为压力先导阀和流量先导阀,且所述压力先导阀内的所述先导阀笼被定义为第一阀笼,所述流量先导阀内的所述先导阀笼被定义为第二阀笼,其中所述第一阀笼的外侧端连通所述进液通道,所述第一阀笼的笼腔通过所述中间体内的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笼的外侧端,所述第二阀笼的内侧端通过所述中间体内的第二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笼的内侧端,并连通所述文氏管的进液口,所述流量先导阀的阀腔连通所述文氏管的喉口,所述压力先导阀的阀腔连通外部大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主阀瓣相配合的导向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所述主阀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靠近所述主阀瓣的开口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氏管于所述前端开口处嵌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正对所述主阀瓣的密封边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内还设置有弹簧和膜片,其中所述膜片被压紧设置在所述阀盖和所述中间体之间,阀杆、所述膜片和所述弹簧同轴设置,所述阀杆通过阀杆座依次连接所述膜片和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阀盖的外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于所述外壁设置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贯穿所述外壁,并通过弹簧垫圈连接所述弹簧,所述调节螺钉的外侧螺纹连接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抵接在所述阀盖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与两端的所述阀盖组装成为长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所述调节螺钉对称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的两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被实施为弹簧。
CN202321523856.8U 2023-06-14 2023-06-14 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 Active CN219933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3856.8U CN219933067U (zh) 2023-06-14 2023-06-14 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3856.8U CN219933067U (zh) 2023-06-14 2023-06-14 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3067U true CN219933067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501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3856.8U Active CN219933067U (zh) 2023-06-14 2023-06-14 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3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8121B2 (en) Fluid control valve with sensing port
JP5389787B2 (ja) 高圧双方向弁
CN101749465A (zh) 一种双阀座减压阀
KR100389534B1 (ko) 2포트 밸브
US6431149B1 (en) Fuel supply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10007353A1 (en) Pilot type two-port valve
JP4226486B2 (ja) ガス用レギュレータ
CN219933067U (zh) 轴流式压力流量调节阀
CN113339517B (zh) 一种超高温气体流量调节阀
CN212480143U (zh) 气动截止阀
CN112554930B (zh) 液压系统
CN219974649U (zh) 燃气减压阀
CN215172654U (zh) 调压阀
JP4084758B2 (ja) 減圧弁
CN114076198A (zh) 气动截止阀
RU2243439C2 (ru) Обратный клапан
JP4217173B2 (ja) 減圧弁
KR200439331Y1 (ko) 압력레귤레이터
CN217355719U (zh) 电控主阀阀芯
CN110608300A (zh) 一种单向更换接口气路装置
CN219953574U (zh) 一种高压输出的耐压计量泵
CN114623021B (zh) 一种压力调节系统
CN220581737U (zh) 一种新式限位隔膜阀
LU500908B1 (en) Pressure regulator for compressed gas with adjustable gas pressure sensing assembly
CN217815197U (zh) 一种控制器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