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1555U - 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1555U
CN219931555U CN202321244969.4U CN202321244969U CN219931555U CN 219931555 U CN219931555 U CN 219931555U CN 202321244969 U CN202321244969 U CN 202321244969U CN 219931555 U CN219931555 U CN 219931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wall
support device
rod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49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飞
姜靖涛
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49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1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1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1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包括两个连接板体以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支撑杆,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支撑杆相互组合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用于连接建筑外墙,所述第二板体用于连接墙外悬挑架的下部;两个所述连接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建筑外墙之间,且两个所述连接板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建筑外墙的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板体朝向所述建筑外墙的投影区域小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建筑外墙的投影区域。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确保三角支撑装置能够确实地分担墙外悬挑架的部分载荷力矩,保证墙外悬挑架的稳固度。

Description

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墙外悬挑架通常是指悬挑式安装的支撑架体,将其安装于建筑物外侧的墙面上,为建筑施工人员提供一个能够于建筑物外侧壁的高处站立作业的平台。其中,为了确保墙外悬挑架能够稳固安装于建筑物外侧墙面,一般会在墙外悬挑架的下部设置三角支撑装置,将三角支撑装置的一直角边贴合建筑外墙,另一直角边贴合墙外悬挑架的下部,利用三角支撑装置分担墙外悬挑架的部分载荷力矩至建筑外墙上,从而提高墙外悬挑架的稳固度。在相关技术中,由于建筑外墙表面平整度不佳,存在或多或小凹凸不平的地方,使得三角支撑装置未必能与建筑外墙完成贴合,无法预期地分担墙外悬挑架的部分载荷力矩,导致墙外悬挑架的稳固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旨在实现确保三角支撑装置能够确实地分担墙外悬挑架的部分载荷力矩,保证墙外悬挑架的稳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角支撑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板体以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支撑杆,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支撑杆相互组合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用于连接建筑外墙,所述第二板体用于连接墙外悬挑架的下部;两个所述连接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建筑外墙之间,且两个所述连接板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建筑外墙的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板体朝向所述建筑外墙的投影区域小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建筑外墙的投影区域。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第一固定螺栓穿过,以利用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将所述连接板体固定于所述建筑外墙上;所述连接板体的中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同轴对齐,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用于供第二固定螺栓穿过,以利用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将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建筑外墙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体的外侧边缘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对所述第一板体进行预定位。
可选地,所述第二板体用于连接所述墙外悬挑架的安装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墙外悬挑架的连接面积。
可选地,包括两根平行并列设置的所述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侧。
可选地,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水平设置,且所述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所述支撑杆。
可选地,每根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均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上连接有垂直设置的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二加固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板体。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固杆之间通过第三加固杆相连接,且所述第三加固杆水平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支撑杆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墙外悬挑架,包括上述的三角支撑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组件与建筑外墙之间增加连接板体,且两个连接板体分别位于支撑组件的第一板体朝向建筑外墙的表面的相对两侧,以确保第一板体通过连接板体作用于建筑外墙的作用力左右平衡。由于连接板体朝向建筑外墙的投影区域小于第一板体朝向建筑外墙的投影区域,相当于减小了支撑组件与建筑外墙之间的间接接触面积,使得对建筑外墙表面的平整度要求降低,只需保证与连接板体相连接的建筑外墙的平整度满足要求即可。从而有利于将支撑组件安装于建筑外墙表面的同时,确保三角支撑装置能够确实地分担墙外悬挑架的部分载荷力矩,保证墙外悬挑架的稳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角支撑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角支撑装置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角支撑装置一实施例中连接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三角支撑装置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参考附图1-4,包括两个连接板体1以及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以及支撑杆5,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以及支撑杆5相互组合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其中第一板体3用于连接建筑外墙6,第二板体4用于连接墙外悬挑架(附图未示出)的下部;两个连接板体1设置在第一板体3与建筑外墙6之间,且两个连接板体1分别位于第一板体3朝向建筑外墙6的表面的相对两侧;连接板体1朝向建筑外墙6的投影区域小于第一板体朝向建筑外墙6的投影区域。
本实施例通过在支撑组件2与建筑外墙6之间增加连接板体1,且两个连接板体1分别位于支撑组件2的第一板体3朝向建筑外墙6的表面的相对两侧,以确保第一板体通过连接板体1作用于建筑外墙6的作用力左右平衡。由于连接板体1朝向建筑外墙6的投影区域小于第一板体朝向建筑外墙6的投影区域,相当于减小了支撑组件2与建筑外墙6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对建筑外墙6表面的平整度要求降低,从而有利于将支撑组件2安装于建筑外墙6表面的同时,确保三角支撑装置能够确实地分担墙外悬挑架的部分载荷力矩,保证墙外悬挑架的稳固度。
具体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支撑杆5之间均为焊接连接。如此设置,通过采用焊接的方式对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支撑杆5进行相互固定,以提高支撑组件2自身的牢固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连接板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用于供第一固定螺栓7穿过,以利用第一固定螺栓7将连接板体1固定于建筑外墙6上;连接板体1的中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通孔102,第一板体上设有若干第三通孔301,第二通孔102与第三通孔301同轴对齐,第二通孔102与第三通孔301用于供第二固定螺栓8穿过,以利用第二固定螺栓8将支撑组件2安装于建筑外墙6上。如此设置,安装时,先通过第一固定螺栓7将连接板体1安装于建筑外墙6上,再通过第二固定螺栓8依次穿过第三通孔301以及第二通孔102,以将支撑组件2安装于建筑外墙6上,同时使得连接板体1位于支撑组件2与建筑外墙6之间,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连接板体1的外侧边缘设有凸起部103,凸起部103用于对第一板体进行预定位。如此设置,通过凸起部103使得当对支撑组件2安装至建筑外墙6上时,能够对第一板体进行预定位。可以理解的,通过凸起部103对第一板体的外侧表面进行限制,以达到对第一板体进行预定位的目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第二板体4用于连接墙外悬挑架的安装面积大于第二板体4与墙外悬挑架的连接面积。如此设置,使得将墙外悬挑架安装至第二板体4上时有更多的安装区域,便于施工人员对墙外悬挑架与第二板体4进行安装,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包括两根平行并列设置的支撑杆5,两根支撑杆5分别连接第一板体3以及第二板体4的两侧。如此设置,由于本申请中要求第二板体4用于连接墙外悬挑架的安装面积大于第二板体4与墙外悬挑架的连接面积,使得第二板体4具有一定宽度。为了保证具有一定宽度的第二板体4与第一板体3的刚度满足要求,通过设置两根平行并列设置的支撑杆5以提高第一板体3与第二板体4之间的连接刚度,从而提高三角形结构的支撑组件2的稳定性,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支撑组件2发生变形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两根支撑杆5之间设有支撑横杆9,支撑横杆9水平设置,且支撑横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支撑杆5。如此设置,通过在两根支撑杆5之间设置支撑横杆9,以提高两根支撑杆5之间的相对稳定性,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两根支撑杆5之间发生相对变形,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每根支撑杆5与第一板体3之间均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加固杆10;第一加固杆10上连接有垂直设置的第二加固杆11,第二加固杆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板体4。如此设置,设置第一加固杆10以及第二加固杆11以提高支撑组件2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支撑组件2发生变形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加固杆10之间通过第三加固杆12相连接,且第三加固杆12水平设置。如此设置,通过在相邻两根第一加固杆10之间设置第三加固杆12,以提高两根第一加固杆10之间的相对稳定性,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两根第一加固杆10之间发生相对变形,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墙外悬挑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的三角支撑装置。由于本墙外悬挑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的其它内容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三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板体以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支撑杆,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支撑杆相互组合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用于连接建筑外墙,所述第二板体用于连接墙外悬挑架的下部;两个所述连接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建筑外墙之间,且两个所述连接板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建筑外墙的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板体朝向所述建筑外墙的投影区域小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建筑外墙的投影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第一固定螺栓穿过,以利用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将所述连接板体固定于所述建筑外墙上;所述连接板体的中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同轴对齐,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用于供第二固定螺栓穿过,以利用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将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建筑外墙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体的外侧边缘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对所述第一板体进行预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用于连接所述墙外悬挑架的安装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墙外悬挑架的连接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并列设置的所述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水平设置,且所述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所述支撑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均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上连接有垂直设置的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二加固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板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固杆之间通过第三加固杆相连接,且所述第三加固杆水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支撑杆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10.一种墙外悬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三角支撑装置。
CN202321244969.4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 Active CN219931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4969.4U CN21993155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4969.4U CN21993155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1555U true CN219931555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502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4969.4U Active CN21993155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1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7666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CN112172500A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931555U (zh) 一种三角支撑装置以及墙外悬挑架
CN214780164U (zh) 用于轿厢安装的固定夹具
CN212145089U (zh) 汽车中横梁定位夹紧装置及系统
CN210652659U (zh) 汽车水箱安装框架、汽车白车身以及汽车
CN220173578U (zh) 一种机柜安装底座
JP4964791B2 (ja) 支柱基礎構造
CN212641452U (zh) 一种桩锤的背面导向结构
CN212534112U (zh) 一种支撑连接件
CN219673008U (zh) 一种转角连接件及低压配电柜
CN216304913U (zh) 一种安装大型显示屏的支撑钢结构
CN219491313U (zh) 一种幕墙立柱与建筑主体楼面连接结构
CN212479542U (zh) 一种工程车油泵固定架
CN21744126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机械设备用支撑柱
CN220434175U (zh) 一种墙外悬挑架
CN220155659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的压条结构
CN218405803U (zh) 一种插板式钢牛腿托架
CN219136207U (zh) 一种臂架支撑结构及工程车辆
CN21556330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梁柱连接构件
CN218083323U (zh) 一种钢架养护窑
CN220798152U (zh) 安装支架、光伏设备和光伏电站
CN216216188U (zh) 一种电机安装支脚结构及其柴油发电机组
CN215977738U (zh) 一种建筑地板与建筑墙板的t形连接结构
CN219491718U (zh) 建筑模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