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7998U -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7998U
CN219927998U CN202321155255.6U CN202321155255U CN219927998U CN 219927998 U CN219927998 U CN 219927998U CN 202321155255 U CN202321155255 U CN 202321155255U CN 219927998 U CN219927998 U CN 219927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bottom shell
air
waterproof
unmanned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52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欣林
田刚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552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7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7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7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解决了无人机底部结构散热和防水性能差、危害无人机内部电器元件正常工作从而影响飞行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壳组件、散热组件、上壳组件和防水组件;底壳组件包括底壳,上壳组件包括上壳体;底壳和上壳体扣合形成设备舱和下舱机臂内连接部;散热组件连接在所述底壳内;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导风板和风扇单元,散热板和导风板扣合形成散热腔;防水组件包括设置在设备舱接合面和下舱机臂内连接部的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下舱体设置多重散热、防水结构,定向通风散热性好,防水性能好,有利于无人机安全飞行。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飞行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出现了很多品类的智能化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通常适应多种飞行环境,且装备大量电气设备。由于飞行环境复杂、高集成电路多且发热量大,对无人机散热防水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无人机下舱体作为无人机内飞控设备集中安装所在,散热和防水的必要性显而易见,且缺一不可。
现有技术中,大多无人机下舱体对散热的考虑通常有如下几种方式:
1、不作无人机下舱体散热结构处理,后果是:无人机在高温持续光照的情况下,致使无人机下舱体较外界温度升高20℃-30℃;高热环境下,内部集成的飞控设备的电器元件和电路板将无法正常运行,威胁整机的安全。
2、无人机下舱体被动式散热:无人机下舱体的被动散热即为利用自身结构件进行散热。被动式散热后果是:散热量有限,仅适合微小型无人机,不适合稍大的、功能更多的无人机;同时,无人机下舱体的的结构件温升高,容易烫伤使用者。
3、无人机下舱体主动式散热:无人机下舱体的主动散热即为在自身结构上增加专门的散热装置。主动式散热后果是主动散热动力装置会产生较大振动,严重影响陀螺仪的运行,威胁无人机安全。另外,由于增加主动散热装置,增加了防水难度,防水性变差将影响无人机下舱体内电器设备正常工作。再有,由于增加了散热设备,使得无人机重量增大,影响无人机飞行性能。
现有技术中,大多无人机下舱体对防水的考虑通常采用局部设防的方式,整体防水性能较差,而且没有与散热结构统筹考虑。
无人机下舱体的散热性能以及防水性能不良,直接影响的飞控设别的安全,会造成飞控指令失真等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用以解决无人机下舱体散热防水性能差,不利于无人机下舱体飞控设备正常工作、影响无人机飞行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包括底壳组件、散热组件、上壳组件和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和底壳散热片防水圈;所述底壳组件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表面设置有底壳设备舱加强筋;所述上壳组件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表面设置有上壳设备舱加强筋;所述底壳设备舱加强筋和上壳设备舱加强筋扣合后形成设备舱和下舱机臂内连接部;所述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设置在所述底壳设备舱加强筋和上壳设备舱加强筋之间;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导风板和风扇单元,所述散热板和导风板扣合形成散热腔。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上还设置有底壳爆闪灯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上还设置有底壳进风部、底壳出风口、底壳散热板加强筋和底壳机臂内安装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组件上还设置有上壳机臂内安装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设备舱加强筋扣合上壳设备舱加强筋形成所述设备舱,所述底壳机臂内安装口与上壳机臂内安装口构成所述下舱机臂内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散热导风单元和散热板防水槽;所述底壳散热板加强筋连接在散热板防水槽内,所述底壳散热片防水圈设置在散热板防水槽和底壳散热板加强筋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导风单元包括多条导风条;所述散热导风单元呈Y型结构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导风单元的Y型中两个向上的分支端为导风出风口端,分别朝向所述底壳出风口;所述散热导风单元的Y型中向下的第三个分支端为导风进风口端;所述导风进风口端朝向所述底壳进风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导风单元的导风条在进风口端投影顶点连线形成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所述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圆心偏离风扇单元中心位置且所述导风进风口端前部以所述Y型结构的中分线开始分别向边侧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为与所述散热导风单元匹配的Y型结构;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板上板和导风侧板;所述导风板上板内面扣合在散热导风单元上端面上,所述导风侧板贴合在散热导风单元最外边的导风条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的进风口端覆盖导风条的前端,所述导风板的出风端覆盖所述散热导风单元的导风出风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成环套型结构,包括直线部和环套部;所述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横截面采用S造型;所述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的夹紧面上设置多条防水条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周边设置有多个底壳排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下舱体散热防水结构中散热板和导风板扣合后形成了被疏散热空气定向传播的散热腔,能够高效地通过风扇将无人机下舱体设备舱内产生的高热带出并进行定向疏散,提高了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下舱体散热防水结构在围绕散热腔的散热板和底壳之间、下舱机臂内外连接部与外接的机臂连接体接口处、围绕设备舱的底壳和上壳体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单元,且底壳和上壳体在外围的连接处通过上壳外卡台部与底壳内卡台部的紧密扣合,从结构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外界雨水等进入无人机下舱体。这种多层的防水措施,在保证通风散热的同时,确保了无人机下舱体内核心部的飞控设备的防水需要。同时,包括底壳附件等的任何从外部安装在底壳和/或上壳体上的附件均通过卡扣结构定位并用防水双面胶粘结,使得无人机下舱体防水全面、效果好。
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下舱体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下舱体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壳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与风扇散热防尘网、出风口散热防尘网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板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机臂防水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内表面结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壳;11.底壳爆闪灯安装部;12.底壳进风部;13.底壳出风口;14.底壳机臂外安装口;15.底壳内卡台部;16.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7.底壳散热板加强筋;18.底壳散热板安装部;19.底壳安装部;110.底壳附件安装部;111.风扇散热防尘网安装部;112.底壳排水孔;113.电路板连接器拓展接口;114.出风口散热防尘网安装部;115.底壳机臂内安装口;
2.散热组件;21.散热板;211.散热导风单元;212.散热板防水槽;213.散热板底壳安装部;214.散热板导风板安装部;22.导风板;221.导风上板;222.导风侧板;223.导风板爆闪灯安装部;224.导风板定位部;23.散热动力单元;231.风扇;232.风扇安装板;24.风扇散热防尘网;25.出风口散热防尘网;
3.上壳组件;31.上壳体;311.上壳外卡台部;312.上壳安装部;313.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1.上壳设备舱加强筋插接部;314.上壳机臂外安装口;315.上壳设备安装部;316.上壳机臂内安装口;32.设备模块;
41.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1.防水条凸起;42.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3.机臂防水圈;431.机臂防水圈内卡部;432.机臂防水圈外卡部;
5.爆闪灯组件;6.底壳附件;
01.散热腔;02.防水条底壳安装位;03.防水条上壳体安装位;04.设备舱;
100.机臂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图11,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定义:底壳1外侧垂直向下的方向为下;进风口端所在方向为前端,出风端所在方向为后端;螺丝防雨塞、紧固螺丝和防雨垫片组成防水紧固件;下舱机臂外连部由底壳1的底壳机臂外安装口14和上壳体31的上壳机臂外安装口314围合而成;下舱机臂内连接部由底壳1的底壳机臂内安装口115和上壳体31的上壳机臂内安装口316围合而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包括底壳组件、散热组件2、上壳组件3和防水组件。
底壳组件与上壳组件3扣合后紧固连接,内部形成无人机下舱;无人机下舱内部连接散热组件2,无人机下舱周边形成下舱机臂外连部,用于连接机臂连接体100。
如图1所示,防水组件包括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和机臂防水圈43。
如图10所示,机臂防水圈43为环套结构。具体的,机臂防水圈43为带有两个侧壁面的环槽结构,两个侧壁面分别为机臂防水圈内卡部431和机臂防水圈外卡部432。安装状态下机臂防水圈内卡部431位于本实施例下舱机臂外连部内壁面,机臂防水圈外卡部432位于本实施例下舱机臂外连部外壁面。
机臂防水圈43能有效阻滞外部雨水等液体动机臂连接处进入本实施例无人机下舱体内,避免雨水等进一步进入设备舱04,保护电子元器件免受损害。
具体的,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设置在无人机下舱内部。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设置在底壳1和上壳体31之间,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设置在散热板21和底壳1之间。
结合图3、图4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的安装面上沿外周设置有半个壁厚的外沿边,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的安装面上沿内周设置有半个厚度的内沿边,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的外沿边与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的内沿边扣合后,在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和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所围合内部构成设备舱04。
如图8所示,具体的,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设置在设备舱04接合面和下舱机臂内连接部。具体的,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和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连接处构成设备舱04接合面;设备舱04接合面间断处由底壳1和上壳体31构成下舱机臂内连接部。
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成环套型。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包括直线部和环套部,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的直线部设置在设备舱04接合面,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的环套部外圈设置在下舱机臂内连接部。
如图9所示,环套型的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横截面采用S造型,形成防水条底壳安装位02和防水条上壳体安装位03,以半包围形式在内连接上壳体31的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在外连接底壳1的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
优选的,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顶面间或设置有上壳设备舱加强筋插接部3131。上壳设备舱加强筋插接部3131设置有向上变窄的拔模角度,以便能够迅速插入防水条上壳体安装位03,将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迅速完整地安装在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上。
优选的,在防水条底壳安装位02和防水条上壳体安装位03中间部位的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两面,也就是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的S型结构中部的夹紧部两个相对面,设置多条防水条凸起411,在进一步增加防水效果的同时,增大弹性变形量,从而减小底壳1和上壳体31间的振动传递,有利于降低振动对飞控设备电子元器件安全运行的影响。
本实施例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的主体结构为底壳组件上的底壳1和上壳组件3的上壳体31。
结合图4和图11,底壳1上设置有底壳机臂外安装口14和底壳内卡台部15;对应的,上壳体31上设置有匹配结构的上壳安装部312和上壳外卡台部311。底壳1和上壳体31通过防水紧固件连接。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无人机下舱体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如图11所示,上壳组件3的主体结构为上壳体31。上壳体31上设置有上壳外卡台部311、上壳安装部312、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上壳机臂外安装口314、上壳设备安装部315和上壳机臂内安装口316。
其中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上设置有上壳设备舱加强筋插接部3131。
上壳组件3还包括设备模块32,设备模块32为主要发热体,通过紧固件在上壳设备安装部315处与上壳体31连接。
如图4所示,底壳1为薄壳体加辅助结构的复合壳体,底壳1的薄壳体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底壳进风部12、底壳爆闪灯安装部11和底壳出风口13。底壳进风部12、底壳爆闪灯安装部11设置在底壳1整体结构的中分线上,2个底壳出风口13以底壳1整体结构的中分线镜像对称设置。
结合图2和图4所示,在底壳1内表面上,以底壳进风部12中心位置为圆形,圆周布置有多个风扇散热防尘网安装部111,用于连接风扇散热防尘网24。
优选的,风扇散热防尘网安装部111为卡固柱,风扇散热防尘网24选用钢网,风扇散热防尘网24上相应的位置有过孔结构并采用热熔或压融工艺定位在底壳1上。风扇散热防尘网24与多个风扇散热防尘网安装部111过盈配合且热熔或压融固定,使得风扇散热防尘网24安装快捷并与底壳1一体化。因此设计,风扇散热防尘网24不容易受风扇231转动影响而产生抖动。
结合图2和图4所示,底壳出风口13外周设置有出风口散热防尘网安装部114。用于连接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
优选的,出风口散热防尘网安装部114为卡固柱;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选用钢网;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上相应的位置有过孔结构。通过热熔或压融工艺,将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定位在底壳1上。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与多个出风口散热防尘网安装部114过盈配合且热熔或压融固定在底壳1上,使得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安装快捷并与底壳1一体化。因此,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不容易受风扇231转动和飞控设备运转的影响而产生抖动。
底壳1的薄壳体内部,从中心向外,依次设置有底壳散热板加强筋17、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和底壳内卡台部15。
其中,底壳散热板加强筋17和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呈闭环结构,底壳进风部12、底壳爆闪灯安装部11和底壳出风口13被围合在底壳散热板加强筋17内。底壳散热板加强筋17外周的底壳1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底壳散热板安装部18。优选的,底壳散热板安装部18为带有过孔的柱台结构,用于通过防水紧固件连接散热板21。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上还设置有多个底壳机臂内安装口115。本实施例设置两两对称的4个底壳机臂内安装口115。
其中,底壳内卡台部15为分段结构,在底壳内卡台部15间隔段还设置有多个底壳机臂外安装口14,底壳机臂外安装口14位置与底壳机臂内安装口115方位对应,共同用于连接机臂连接体100。
其中,底壳1内表面周边,在底壳内卡台部15内侧,设置有底壳安装部19,用于通过防水紧固件连接上壳体31。优选的,底壳安装部19为到过孔的柱台。
其中,底壳1周边还设置有多个电路板连接器拓展接口113,用于外接扩展功能模块。电路板连接器拓展接口113上设置过盈连接的接口防水塞覆盖,既能够防水,还能防止接口防水塞脱落。
其中,底壳1周边上还设置有贯通壳体的底壳附件安装部110和底壳排水孔112。底壳附件安装部110用于安装包括按键在内的底壳附件6(底壳附件6不限于图2所示,底壳附件安装部110不限于图4所示)。
对底壳附件6中的任何一个零件的安装,包括爆闪灯组件5的安装,均采用限位结构加以限定、双面胶进行粘结的方式,保证各安装零件不仅位置稳固安,而且从内、外两面进行对底壳1的防水密封,保证安装处防水密封性好。
多个底壳排水孔112设置在底壳1周边,用于排泄通过风扇散热防尘网24和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进入无人机下舱体的雨水等流体。
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2安装在底壳1内部。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板21、导风板22、风扇单元23。另外,散热组件2还包括安装在底壳1上的风扇散热防尘网24和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
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风扇单元23设置在底壳1和散热板21之间,连接在散热板21上,具体位于对应底壳进风部12中心M1处。
风扇单元23包括风扇231和风扇安装板232,风扇231和风扇安装板232固接成一体。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风扇安装板232设置有安装耳和安装孔,散热板21表面在位于对应底壳进风部12中心M1处设置有螺孔结构的底壳风扇单元安装部。风扇单元23通过紧固件固连在散热板21上。风扇231所在的对应底壳进风部12中心M1位置是无人机飞控设备集中发热部位。风扇231转动能够带走设备舱04的大量的被加热的气体。
风扇231可以实施强制对流,以实现对高发热量电路以及元器件的持续散热。
在底壳1的内面向上,依次设置有导风板22和散热板21。导风板22和散热板21是散热组件2的主要功能件。
如图3所示,散热板21和导风板22扣合形成散热腔01。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散热板21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散热导风单元211,散热板21周边设置有环形的散热板防水槽212,散热板防水槽212的外围设置有散热板底壳安装部213,散热板底壳安装部213用于将连接散热组件2的主要功能件固接在底壳1。
散热导风单元211是散热板21上的主体功能结构,散热导风单元211包括多条导风条,散热导风单元211整体呈Y型结构布置。
散热导风单元211的Y型中两个向上的分支端为导风出风口端,分别朝向2个底壳出风口13;散热导风单元211的Y型中向下的第三个分支端为导风进风口端,导风进风口端朝向底壳进风部12。
散热导风单元211的Y型布置结构整体上为镜像对称结构,只是根据来风的方向,通过流体力学计算,具体设计了多个导风条的进风口端结构,使得每个导风条进风口端在长度以及相邻导风条进风口端间距上有所不同。具体的,本实施例设定风扇231以底壳进风部12中心M1点为圆心顺时针旋转,多个导风条的进风口端局部倾斜设置。
如图6所示,具体的,导风条的进风口端局部以散热板21的中心线为基准镜像,呈左右对称向中心倾斜,目的是在进风量最大的部位,相邻导风条形成的导风通道尽可能平行与进风的走向。
散热导风单元211的各个导风条投影到散热导风单元211所在的散热板21的平面上后,各导风条进风口端投影线的顶点的连线形成以M2点为圆心的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BCD。
优选的,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圆心M2相对于底壳进风部12中心M1在前后方向向底壳1的前端偏离、在左右方向向散热导风单元211在风扇231启动后最先承受后风力的B点方向偏离。这种设计使得各导风条进风口端位置由弧线BCD限定而长度不一。
优选的,散热导风单元211在风扇231启动后最先承受后风力的位置为最侧边的B点所在的导风通道、在通风过程中始终承受最大风力的导风通道位于C点左右,C点为风扇231外沿切线与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BCD的交点,该切线平行于底壳进风部12中心M1点和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BCD圆心M2点的连线。具体的,在散热导风单元211的Y型布置结构整体上基本为镜像对称结构的前提下,以图6中散热导风单元211的Y型布置结构的下半部分为例:
除Y型布置结构的中线上的导风条外,各导风条的前端相对于其自身的中部有局部的偏转,偏转方向迎向进风方向。经过流体力学计算,图6中本实施例的散热导风单元211的Y型布置结构的下半部分多个导风条前端部在C点处间距最大,向两侧的导风条进风口端部间距渐次减小。这种相邻导风条进风口端间距不一的设计优化了各导风条构成的导风通道气体流动效率,使得风扇231送出的热风以最佳流动方式快速进入散热腔01。散热导风单元211的多个导风条的倾斜进风口端通过圆弧过渡后在中部形成平行的中部导风条段,在导风出风口端形成Y型结构的两个对称的支路,分别朝向2个底壳出风口13。
散热导风单元211的中部和导风条出风口端为镜像对称结构。
散热导风单元211的进风口端在不考虑进风口端长度被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BCD限定的情况下也是镜像对称的;该设计使得保证导风条位于C点处导风量最大的前提下,制造工艺简单。导风板用于起到了整流风道、优化热风疏散渠道的作用。
另外,在散热导风单元211的多个导风条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散热板导风板安装部214,用于连接导风板22。具体的,散热板导风板安装部214为凸起结构。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散热板防水槽212内设置有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优选的,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粘结在散热板防水槽212的槽底,底壳1的底壳散热板加强筋17抵压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并限位在散热板防水槽212后,防水紧固件通过散热板底壳安装部213和底壳散热板安装部18将散热板21密封连接在底壳1上,使得底壳1和散热板21稳固连接成一个整体。
优选的,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采用硅胶发泡棉。硅胶发泡棉具有容易制作、可压缩性大、端头冗余粘结的优点。
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的设置,不但能够较好地隔绝外部流体进入散热腔01,还能够起到降低振动传递的作用,有利于电子元、器件正常工作。
如图7所示,导风板22包括导风板上板221和导风侧板222,导风板上板221内面扣合在散热导风单元211上端面上,导风侧板222内侧面贴合在散热导风单元211最外边的导风条外侧面上。
导风板22起到了整流风道、优化热风疏散渠道的作用。
导风板上板221上设置有爆闪灯安装部223,用于爆闪灯组件安装在底壳1的底壳爆闪灯安装部11处后在此处通过并散热。
导风板上板221上还设置有导风板定位部224,用于与散热板21连接。具体的,导风板定位部224为孔系结构,散热板导风板安装部214的凸起结构过盈通过导风板定位部224,通过热熔或压融工艺将导风板22定位在散热板21的导风条顶部上。使得导风板22和散热板21结构一体化,保证了散热组件2结构稳定以及散热腔01散热功能的稳定。
如图5所示,导风板22的进风口端覆盖散热导风单元211的前端,导风板22的出风端形成Y型结构的两个对称的支路,覆盖散热导风单元211的Y型导风出风口端。该设置能够使得风扇231输出的热风定向进入散热腔01并直接传输到底壳出风口13被排出,并在气流经过散热腔01的过程中,对安装在底壳爆闪灯安装部11的重要热源爆闪灯组件5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2形成从风扇231输送热风进入的导风进风口端,经由散热腔01,到底壳1的底壳出风口13送出的完整气流通道,将风扇231对设备舱04等核心热源的散热以及爆闪灯组件5产生的热量定向传送,不仅避免了废热对无人机机体内电子元器件的危害,而且散热效率高。
另外,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和风扇散热防尘网24能够防止大颗粒物从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底壳1内的无人机下舱。同时,出风口散热防尘网25和风扇散热防尘网24可能会导致雨水等流体进入。因此在底壳1上设置了底壳排水孔112,用于排出雨水等流体。
本实施例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对机臂连接体100采用了内、外两重安装定位和防水设置,一方面保证了机臂安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通讯线路在无人机机臂与无人机先舱体间连接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为环状结构和直线结构的一体设计,稳定保证了无人机下舱体的设备舱04的防水性;同时防水组件的3层设置确保了本实施例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防水性能安全、可靠。
本是实用新型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的散热防水结构融合了散热和防水的功能,有力保护了无人机舱体内飞控设备电子元器件的安全,其散热和防水结构适用性广泛,特别适用于小型无人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凡搭载了本装置的设备或设施,以扩大应用领域并产生复合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方法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组件、散热组件(2)、上壳组件(3)和防水组件(4);
所述防水组件(4)包括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和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
所述底壳组件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内表面设置有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所述上壳组件(3)包括上壳体(31);所述上壳体(31)内表面设置有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
所述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和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扣合后形成设备舱(04)和下舱机臂内连接部;所述下舱体设备腔防水圈(41)设置在所述底壳设备舱加强筋(16)和上壳设备舱加强筋(313)之间;
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板(21)、导风板(22)和风扇单元(23),所述散热板(21)和导风板(22)扣合形成散热腔(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上还设置有底壳爆闪灯安装部(11)、底壳进风部(12)、底壳出风口(13)、底壳机臂内安装口(115)和底壳散热板加强筋(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组件(3)上还设置有上壳机臂内安装口(3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机臂内安装口(115)与上壳机臂内安装口(316)构成所述下舱机臂内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1)上设置有散热导风单元(211)和散热板防水槽(212);所述底壳散热板加强筋(17)连接在散热板防水槽(212)内,所述底壳散热片防水圈(42)设置在散热板防水槽(212)和底壳散热板加强筋(1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导风单元(211)包括多条导风条;所述散热导风单元(211)呈Y型结构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导风单元(211)的Y型中两个向上的分支端为导风出风口端,分别朝向所述底壳出风口(13);所述散热导风单元(211)的Y型中向下的第三个分支端为导风进风口端;所述导风进风口端朝向所述底壳进风部(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22)为与所述散热导风单元(211)匹配的Y型结构;所述导风板(22)包括导风板上板(221)和导风侧板(222);所述导风板上板(221)内面扣合在散热导风单元(211)的上端面上,所述导风侧板(222)贴合在散热导风单元(211)最外边的导风条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22)的进风口端覆盖导风条的前端,所述导风板(22)的出风端覆盖所述散热导风单元(211)的导风出风口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周边设置有多个底壳排水孔(112)。
CN202321155255.6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 Active CN219927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5255.6U CN219927998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5255.6U CN219927998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7998U true CN219927998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5255.6U Active CN219927998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7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33361A1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扩展组件
KR20230085082A (ko) 비디오 램프
CN219927998U (zh)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
JP3569451B2 (ja) 放熱装置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JP3039360B2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
WO2022027890A1 (zh) 充电设备
CN209763320U (zh) 空调器
WO2024016510A1 (zh) 一种控制器壳体、中央控制器和汽车
CN115101853B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
CN21659606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9927999U (zh)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
JP3042541B2 (ja) ヒートパイプ式筐体冷却器
CN213457866U (zh) 一种穿透式风冷低噪机箱
CN116331537A (zh) 一种无人机机身及无人机
CN113873829A (zh) 一种防尘三维扫描仪
JPH03190510A (ja) 屋外形制御盤
CN219961155U (zh) 一种控制盒
JPS6342558Y2 (zh)
CN220730611U (zh) 一种应用于投影仪散热装置的风道结构
WO2022057537A1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扩展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6301246B (zh) 一种防水风冷刀片式机箱
CN218103719U (zh) 壳体结构、电控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CN216626287U (zh) 一种抗恶劣环境的全密封机箱
CN216626467U (zh) 一种强制风冷散热防水机箱
CN215342562U (zh) 一种散热风扇模组、芯片装配结构和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