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7999U -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7999U
CN219927999U CN202321155384.5U CN202321155384U CN219927999U CN 219927999 U CN219927999 U CN 219927999U CN 202321155384 U CN202321155384 U CN 202321155384U CN 219927999 U CN219927999 U CN 219927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top cover
unmanned aerial
waterproof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53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欣林
田刚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he Airpl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553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7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7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7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属于无人机装备技术领域,解决了无人机顶部结构散热和防水性能差、不利于无人机内部电器元件正常工作而影响飞行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机身顶部散热防水结构包括顶盖组件、散热组件和防水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和导风板;散热板中部设置有导风条单元,散热板周边设置有散热板防水密封槽;导风板扣合在导风条单元上形成散热腔;顶盖组件包括顶盖,顶盖内表面中部设置有顶盖加强筋;顶盖加强筋扣合在散热板防水密封槽内;顶盖加强筋和散热板防水密封槽之间设置有散热板胶圈。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机身顶部散热防水结构定向通风散热、防水性能好,有利于无人机安全飞行。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机身顶部散热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飞行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出现了很多品类的智能化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通常适应多种飞行环境,且装备大量电气设备,对散热和防水有综合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由于无人机执行任务的飞行环境复杂、高集成度的电路聚集空间狭小,对无人机的散热防水的要求格外严格。
其中,无人机顶部壳体作为无人机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部位,优先要考虑利用其对内部热源进行散热,同时要考虑防水问题。
现有技术中,大多无人机顶部对散热的考虑通常有如下几个垂方式:
1、不作顶部散热结构处理,后果是:无人机顶部在高温持续光照的情况下,致使无人机舱体较外界温度升高20℃-30℃;高热环境下,内部集成电器元件和电路板将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威胁整机的安全。
2、顶部被动式散热。无人机顶部的被动散热即为利用自身结构件进行散热。被动式散热后果是:散热量有限,仅适合微小型,不适合稍大的功能更多的无人机;同时,无人机顶部结构件温升高,容易烫伤使用者。
3、顶部主动式散热:无人机顶部的主动散热即为在自身结构上增加专门的散热装置。主动式散热后果是主动散热动力装置会产生较大振动,严重影响陀螺仪的运行,威胁无人机安全。另外,由于增加主动散热装置,增加了防水难度,防水性变差将影响无人机下舱体内电器设备正常工作。再有,由于增加了散热设备,使得无人机重量增大,影响无人机飞行性能。
现有技术中,大多无人机顶部对防水的考虑通常采用局部设防的方式,整体防水性能较差,而且没有与散热结构统筹考虑。
充分优化无人机的散热性能以及防水性能,以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必须在无人机顶部结构上做文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用以解决无人机散热防水性能差,不利于无人机内部电器元件正常工作而影响飞行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包括顶盖组件、散热组件和防水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导风板和散热板胶圈;所述散热板中部设置有导风条单元,所述散热板周边设置有散热板防水密封槽;所述导风板扣合在导风条单元上形成散热腔;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内表面中部设置有顶盖加强筋;所述顶盖加强筋扣合在散热板防水密封槽内;所述顶盖加强筋和散热板防水密封槽之间设置有所述散热板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爆闪灯安装部和/或扩展功能模块接口;所述扩展功能模块接口处设置有扩展功能模块接口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还设置爆闪灯安装部和顶盖出口防尘网安装口。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风扇单元、风扇散热防尘网和出风口散热防尘网;所述风扇单元连接在顶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单元位于顶盖散热进风口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上还包括散热板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顶盖散热进风口;所述导风条单元呈Y型结构布置,所述导风条单元包括多条导风条。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条单元的Y型中两个向上的分支端为导风条出风口端,分别朝向散热板出风口;所述导风条单元的的Y型中向下的第三个分支端为导风进风口端且朝向所述顶盖散热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条单元的导风条在进风口端投影顶点连线形成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所述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圆心偏离风扇单元中心位置且所述导风条单元的进风口端前部以所述Y型结构的中分线开始分别向边侧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为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第一导风板爆闪灯安装孔、第一导风板出口安装孔和第一导风板进口安装槽;所述第一导风板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风扇散热防尘网和出风口散热防尘网。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为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爆闪灯安装孔和第二导风板进口安装槽,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前端连接风扇散热防尘网。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内表面周边设置有顶盖防水密封槽,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顶盖防水条;所述顶盖防水条安装在顶盖防水密封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胶圈采用硅胶发泡棉。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电源按键安装位,所述电源按键安装位上依次连接有电源按键、电源按键防水垫和电源按键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机身顶部散热防水结构中散热板和导风板扣合后形成了被疏散热空气定向传播的散热腔,能够高效地将无人机的内部热源散发的热量进行定向疏散,提高了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机身顶部散热防水结构,在散热板和顶盖之间、顶盖和其下部连接的无人机中壳组件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单元,且任何从外部安装在顶盖上的顶部安装附件安装在和顶盖与无人机中壳组件之间的侧边安装附件均通过卡扣结构定位并用防水双面胶粘结,使得顶盖组件防水全面、防水性能好。
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顶盖半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带有第一导风板的散热腔围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带有第二导风板的散热腔围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图3中E-E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散热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散热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第一导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第二导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与无人机中壳组件安装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顶盖;11.顶盖加强筋;12.顶盖散热进风口;13.扩展功能模块接口;131.扩展功能模块接口出水口;14.爆闪灯安装部;15.顶盖出口防尘网安装口;16.顶盖防水密封槽;17.顶盖散热板连接部;18.顶盖安装部;19.顶盖防水外卡槽;2.风扇单元;3.爆闪灯单元;4.风扇散热防尘网;41.风扇散热防尘网安装孔;5.散热板;51.散热板出风口;52.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3.导风条单元;54.散热板安装部;;6-1.第一导风板;6-11.第一导风板爆闪灯安装孔;6-12.第一导风板出口安装孔;6-13.第一导风板进口安装槽;6-2.第二导风板;6-21.第二导风板爆闪灯安装孔;6-22.第二导风板进口安装槽;7.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1.出风口散热防尘网安装孔;81.散热板胶圈;82.顶盖防水条;90.电源按键;91.电源按键防水垫;92.电源按键支架;100.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200.无人机中壳组件;201.中壳上端内卡部;
M1.散热风扇中心;M2.导风条单元进入端弧线中心;M31.第一散热腔;M32.第二散热腔;
001.侧边安装附件;002.顶部安装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图11,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定义:顶盖1外侧垂直向上的方向为上,顶盖1内侧垂直向下的方向为下;进风口端所在方向为前端,出风端所在方向为后端;螺丝防雨塞、紧固螺丝和防雨垫片组成防水紧固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100包括顶盖组件、散热组件和防水组件。其中,顶盖组件的主体结构为顶盖1。
本实施例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包括顶盖组件、散热组件和防水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5、导风板和散热板胶圈81;散热板5中部设置有导风条单元53,散热板5周边设置有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2;导风板扣合在导风条单元53上形成散热腔。
顶盖组件主体结构内顶盖1内表面中部设置有顶盖加强筋11;顶盖加强筋11扣合在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2内;所述顶盖加强筋11和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2之间设置有散热板胶圈81。
具体技术方案介绍如下:
结合图1和图6所示,顶盖1为薄壳体加辅助结构的复合壳体,顶盖1的薄壳体上依次设置有顶盖散热进风口12、爆闪灯安装部14和顶盖出口防尘网安装口15。顶盖1周边设置有多个扩展功能模块接口13。
本实施例优选的,在顶盖1两侧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1个扩展功能模块接口13。扩展功能模块接口13处还设置有扩展功能模块接口出水口131。扩展功能模块接口出水口131能够将意外进入扩展功能模块接口13的雨水等流体排出。
顶盖1内表面中部设置有顶盖加强筋11,顶盖1内表面周边设置有顶盖防水密封单元、顶盖散热板连接部17和顶盖安装部18。顶盖散热板连接部17为螺纹结构,顶盖安装部18为过孔结构。
如图6所示,顶盖防水密封单元包括顶盖防水密封槽16和顶盖防水外卡槽19。顶盖防水密封槽16为沟槽状结构,设置在顶盖1内表面两侧后端周边,顶盖防水外卡槽19的外卡结构设置在顶盖1内表面前端周边。
如图11所示,无人机中壳组件200上端面周边设置有与顶盖防水密封单元匹配的结构。具体为,无人机中壳组件200上端面周边设置有中壳上端内卡部201。
结合图2和图11所示,顶盖1向下通过顶盖防水条82密封连接无人机中壳组件200。
结合图6和图11所示,顶盖1内表面周边设置的顶盖防水密封槽16在两侧和后端能够形成通槽,在顶盖1内表面后侧端被侧边安装附件001的安装结构分割成多段,因此,顶盖防水条82包括1条较长的边后侧防水条和多个前端侧防水条。
顶盖1和无人机中壳组件200安装时,较长的边后侧防水条粘结设置在顶盖防水密封槽16内的槽底上,无人机中壳组件200的中壳上端内卡部201在该处插入顶盖防水密封槽16内并上下方向挤压边后侧防水条;多个前端侧防水条粘结在无人机中壳组件200前端的中壳上端内卡部201上,无人机中壳组件200前端的中壳上端内卡部201与顶盖1上的顶盖防水外卡槽19相互左右挤压,将多个前端侧防水条限位在结合部。
顶盖1和无人机中壳组件200的安装密封安装结构稳定,防水性能好。
在无人机中壳组件200的上端面周边设置有与顶盖安装部18结构匹配的中壳安装部,中壳安装部为螺孔结构。无人机中壳组件200和顶盖1通过在安装部设置紧固件,压合顶盖防水条82后稳固连接成一个整体。
优选的,连接无人机中壳组件200和顶盖1的紧固件为防水紧固件,能够在连接件处形成防水结构。
另外,在顶盖1上部还连接有顶部安装附件002,在顶盖1和无人机中壳组件200连接处的侧壁面还连接有侧边安装附件001。顶部安装附件002包括广播模块和电源按钮90等,侧边安装附件001包括多个前面装饰片和侧面装饰片。对顶部安装附件002和侧边安装附件001中的任何一个零件的安装,均采用限位结构加以限定、双面胶进行粘结的方式,保证各安装零件不仅位置稳固安,而且从内、外两面进行上层防水密封,保证安装处防水密封性好。
如图1所示,优选的,顶盖1上还设置有电源按键安装位,电源按键安装位上依次连接有电源按键90、电源按键防水垫91和电源按键支架92。
具体的,本实施例电源按键90设置在顶盖1的电源按键安装位上,电源按键90上设置环套型的电源按键防水垫91,电源按键支架92压固在设置在电源按键防水垫91,按键螺丝从外向内依次穿过电源按键支架92、电源按键防水垫91和电源按键90,将电源按键90紧固在顶盖1上。这种电源按键支架92加电源按键防水垫91的防水结构,能够较好保证电源按键90处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电源按键防水垫91采用随型设计的硅胶材料,具体为环套型硅胶防水垫。
所有其他零件安装在本实施例的实用新型结构上均适用这种限位结构加双面胶粘结的方式。该连接方式不但能够防止安装零件的脱落,还能保证无人机舱体整体性防水功能。
在顶盖1内部安装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5、导风板、风扇单元2、风扇散热防尘网4和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
风扇单元2设置在顶盖1和散热板5之间,连接在顶盖1上,具体位于散热风扇中心M1处。风扇单元2包括风扇和风扇安装体,风扇和风扇安装体固接成一体。风扇可以实施强制对流,以实现对高发热量电路的持续散热。
具体的,顶盖1内表面位于顶盖散热进风口12处还设置有螺孔结构的顶盖风扇单元安装部。风扇安装体上设置有与顶盖风扇单元安装部位置匹配的风扇顶盖连接部,风扇顶盖连接部具体为风扇安装体上的过孔结构。顶盖1和风扇单元2通过防水紧固件在散热风扇中心M1点处固。散热风扇中心M1点所在位置与顶盖散热进风口12中心位置重合,该处是无人机视觉主板等集中发热部位。风扇转动能够带走大量的热流体。
风扇散热防尘网4连接在顶盖散热进风口12的内表面,风扇散热防尘网4周边设置有风扇防尘网安装孔。2个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对称设置,分别连接在顶盖1的2个顶盖出口防尘网安装口15处,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周边设置有出风口防尘网安装孔。
风扇散热防尘网4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在顶盖1内表面。
在顶盖1的内面向下,依次设置有导风板和散热板5。导风板和散热板5是散热组件的主要功能件。
其中,顶盖1与散热板5周边连接,导风板连接在散热板5中部。这种连接方式,对内部的重要功能电子元器件来说,具有良好的隔绝外部热量进入的作用。
其中,如图5所示,导风板和散热板5之间还形成了流动性良好的散热腔。
如图7和图8所示,散热板5中部设置有导风条单元53,散热板5远端两边堆成设置有2个散热板出风口51,散热板5周边还设置有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2和散热板安装部54;导风板包括导风板上板和导风板侧板,导风板上板内板面扣合在导风条单元53上端面上,导风板侧板内面贴合在导风条单元53最外边的导风条外侧面上。
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2内设置有散热板胶圈81,散热板胶圈81粘结在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2的槽底。顶盖1的顶盖加强筋11通过挤压散热板胶圈81限位在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2内。顶盖1的顶盖散热板连接部17与散热板5的散热板安装部54匹配,散热板安装部54为过孔结构。散热板5和顶盖1通过在安装部设置紧固件,在压紧散热板胶圈81后稳固连接成一个整体。
优选的,散热板胶圈81采用硅胶发泡棉。硅胶发泡棉具有容易制作、可压缩性大、端头冗余粘结的优点。
散热板胶圈81的设置,不但能够较好地隔绝外部流体进入散热腔,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降低振动传递的作用,有利于电子元、器件正常工作。
导风条单元53是散热板5上的主体功能结构,导风条单元53包括多条导风条,导风条单元53呈Y型结构布置。
导风条单元53的Y型中两个向上的分支端为导风条出风口端,分别朝向散热板出风口51;导风条单元53的Y型中向下的第三个分支端为导风进风口端且朝向顶盖散热进风口12。
导风条单元53的Y型布置结构从整体上为镜像对称结构,只是根据来风的方向,通过流体力学计算,具体设计了多个导风条的进风口端结构,使得每个导风条进风口端在长度以及相邻导风条进风口端间距上有所不同。具体的,风扇以散热风扇中心M1点为圆心逆时针旋转,多个导风条的进风口端局部倾斜设置。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风条的进风口端局部以散热板5的中心线为基准镜像,呈左右对称向边侧倾斜设置,目的是在进风量最大的部位,相邻导风条形成的导风通道尽可能平行与进风的走向。
导风条单元53的各个导风条投影到导风条单元53所在的散热板5的平面上后,各导风条进风口端投影线的顶点的连线形成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BCD,其圆心为M2点导。
优选的,导风条单元进入端弧线圆心M2相对于散热风扇中心M1在前后方向向顶盖1的前端偏离、在左右方向向导风条单元53在风扇启动后最先承受后风力的B点方向偏离。这种设计使得各导风条进风口端位置由弧线BCD限定而长度不一。
优选的,导风条单元53在风扇启动后最先承受后风力的位置为最侧边的B点所在端的导向条、通风过程中始终承最大风力的导风条位于C点左右,C点为风扇外沿切线与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BCD的交点,该切线平行于散热风扇中心M1点和导风条单元进入端弧线中心M2点的连线。
在导风条单元53的Y型布置结构整体上基本为镜像对称结构的前提下,以图8中导风条单元53的Y型布置结构的上半部分为例:
除Y型布置结构的中线上的导风条外,各导风条的前端相对于其自身的中部有局部的偏转,偏转方向迎向进风方向。经过流体力学计算,图8中本实施例导风条单元53的Y型布置结构上半部分的多个导风条前端部在C点处间距最大,向两侧的导风条进风口端部间距渐次减小。这种相邻导风条进风口端间距不一的设计优化了各导风条构成的导风通道气体流动效率,使得风扇送出的热风以最佳流动方式快速进入散热腔。
导风条单元53的多个导风条进风口端通过圆弧过渡后在中部呈平行设置,在导风条出风口端形成Y型结构的两个对称的支路,分别朝向散热板出风口51。
导风条单元53的中部和导风条出风口端为镜像对称结构。导风条单元53的进风口端在不考虑进风口端长度被导风条进风口端布置弧线BCD限定的情况下也是镜像对称的;该设计使得保证导风条位于C点处导风量最大的前提下,制造工艺简单。
导风板起到了整流风道、优化热风疏散渠道的作用。
如图3和图9所示,可选的,导风板为第一导风板6-1。
第一导风板6-1的第一导风板上板上设置有第一导风板爆闪灯安装孔6-11、第一导风板出口安装孔6-12和第一导风板进口安装槽6-13。
风扇散热防尘网4上有第一导风板进口安装槽6-13匹配的风扇散热防尘网安装孔41,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上有和第一导风板出口安装孔6-12匹配的出风口散热防尘网安装孔71。第一导风板6-1两端分别连接风扇散热防尘网4和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
第一导风板6-1在导风条出风口端形成Y型结构的两个对称的支路处设置有弯折板,用于搭接风扇散热防尘网4第一导风板6-1的弯折板随风扇散热防尘网4的边沿处形状而设计。
爆闪灯单元3安装在顶盖1的爆闪灯安装部14。爆闪灯单元3包括爆闪灯底座和爆闪灯。第一导风板爆闪灯安装孔6-11为第一导风板6-1上在顶盖1的内表面安装爆闪灯底座的预留的位置。爆闪灯底座设置有爆闪灯电源设备,是重要热源。
如图5所示,第一导风板6-1和散热板5扣合,形成从风扇输送热风进入的导风进风口端到散热板出风口51的导风条出风口端的完整、封闭的第一散热腔M31,将风扇对视觉支板等核心热源的散热以及爆闪灯电源设备的散热进行定向传送,不仅避免了废热对无人机机体内电子元器件的危害,而且散热效率高。
同时,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也具备将顶盖1内的热量向外疏散的功能。从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进入的雨水也可以通过散热板出风口51排出,此处结构融合了防水和散热的功能。
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和风扇散热防尘网4都能够防止大颗粒物进入顶盖1内。
另外,第一导风板6-1不仅扣合在散热板5上,两端还固接风扇散热防尘网4和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该设置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机身顶部散热防水结构的一体化,减小了风扇等引起的振动。该设置减少了电子元器件工作性能受温度和振动的影响。
如图4和图10所示,可选的,导风板为第二导风板6-2。
第二导风板6-2上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爆闪灯安装孔6-21和第二导风板进口安装槽6-22。
风扇散热防尘网4的风扇散热防尘网安装孔41也与第二导风板进口安装槽6-13匹配的,第二导风板6-2前端连接风扇散热防尘网4。
第二导风板6-2上也预留有爆闪灯安装孔6-11。第二导风板6-2后端位于爆闪灯安装孔6-11后形成Y字的2个支路。
第二导风板6-2的上板整体为平板,导风条出风口端形成Y型结构的两个对称的支路没有搭接风扇散热防尘网4。
如图5所示,第二导风板6-2和散热板5扣合,形成从风扇开始的导风进风口端到散热板出风口51的导风条出风口端的第二散热腔M32,将风扇对视觉支板等核心热源的散热以及爆闪灯电源设备的散热从导风进风口端定向传送至导风条出风口端。该设置使得第二导风板6-2制作工艺简单,使得爆闪灯电源设备的散热采取了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两种方式,散热效率高。
另外,第二导风板6-2扣合在散热板5上后,还在前端与风扇散热防尘网4固接,增加了第二导风板6-2的结构稳定性,也有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机身顶部散热防水结构的一体化、减小风扇等引起的振动的技术效果。第二导风板6-2扣合在散热板5的结构也能够减少电子元器件工作性能受温度和振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机身顶部散热防水结构融合了散热和防水的功能,有力保护了无人机舱体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和防水结构适用性广泛,可以用于飞行器设计当中,特别适用于小型无人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凡搭载了本装置的设备或设施,以扩大应用领域并产生复合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方法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组件、散热组件和防水组件;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5)、导风板和散热板胶圈(81);
所述散热板(5)中部设置有导风条单元(53),所述散热板(5)周边设置有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2);所述导风板扣合在导风条单元(53)上形成散热腔;
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1),所述顶盖(1)内表面中部设置有顶盖加强筋(11);所述顶盖加强筋(11)扣合在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2)内;所述顶盖加强筋(11)和散热板防水密封槽(52)之间设置有所述散热板胶圈(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上还设置有爆闪灯安装部(14)和/或扩展功能模块接口(13);
所述扩展功能模块接口(13)处设置有扩展功能模块接口出水口(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风扇单元(2)、风扇散热防尘网(4)和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所述风扇单元(2)连接在顶盖(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5)上还包括散热板出风口(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顶盖散热进风口(12);所述导风条单元(53)呈Y型结构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条单元(53)包括多条导风条;所述导风条单元(53)的Y型中两个向上的分支端为导风条出风口端,分别朝向散热板出风口(51);所述导风条单元(53)的Y型中向下的第三个分支端为导风进风口端且朝向所述顶盖散热进风口(1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为第一导风板(6-1);所述第一导风板(6-1)上设置有第一导风板爆闪灯安装孔(6-11)、第一导风板出口安装孔(6-12)和第一导风板进口安装槽(6-13);所述第一导风板(6-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风扇散热防尘网(4)和出风口散热防尘网(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为第二导风板(6-2);所述第二导风板(6-2)上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爆闪灯安装孔(6-21)和第二导风板进口安装槽(6-22),所述第二导风板(6-2)的前端连接风扇散热防尘网(4)。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内表面周边设置有顶盖防水密封槽(16),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顶盖防水条(82);所述顶盖防水条(82)安装在顶盖防水密封槽(16)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胶圈(81)采用硅胶发泡棉。
CN202321155384.5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 Active CN219927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5384.5U CN219927999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5384.5U CN219927999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7999U true CN219927999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501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5384.5U Active CN219927999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7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30085082A (ko) 비디오 램프
CN219927999U (zh)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顶盖装置
CN209763320U (zh) 空调器
CN209944579U (zh) 电器盒及空调器
CN219164432U (zh) 一体变频机中的风冷变频器
CN219927998U (zh) 一种带有散热防水结构的无人机下舱体
JP4042520B2 (ja) 通信機器の実装構造とその放熱方法
CN116331537A (zh) 一种无人机机身及无人机
CN212987147U (zh) 一种防水底座及防水底座内部的防水盒
CN216346707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1429851U (zh) 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CN210153619U (zh) 一种散热且防水的舞台灯
CN210123102U (zh) 投光灯
CN210123103U (zh) 投光灯及其散热壳体
CN211952647U (zh) 一种散热灯罩
CN206207160U (zh) 一种投光灯
CN214627761U (zh) 一种无人机多功能散热装置
CN219961155U (zh) 一种控制盒
CN219938808U (zh) 散热结构及充电桩
CN218788899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热管理装置
CN219706762U (zh) 用于车辆的扶手组件及车辆
CN219087690U (zh) 驱动器和控制柜
CN213768943U (zh) 无人机机头及无人机
CN216429881U (zh) 气泵的散热端盖
CN219082895U (zh) 一种方便装配且散热好的led车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