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5375U - 全罩式加工中心 - Google Patents

全罩式加工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5375U
CN219925375U CN202320765371.3U CN202320765371U CN219925375U CN 219925375 U CN219925375 U CN 219925375U CN 202320765371 U CN202320765371 U CN 202320765371U CN 219925375 U CN219925375 U CN 219925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ing center
operation port
processing
shell
f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53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江
张银城
骆镇福
林扬波
张定权
卓义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angsen N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angsen 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angsen N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angsen 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53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5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5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5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罩式加工中心,包括壳体、底座、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均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壳体,其罩在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上,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壳体开设主操作口及辅助操作口,所述主操作口及辅助操作口围绕所述加工机构设置;所述辅助操作口呈L形状,并位于所述壳体的转角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工中心具有多个操作口,其中在保留原有操作口的基础上,在壳体的转角处增加辅助操作口从而提高工件拆装的可能性,扩大工件拆装的便捷程度,多个侧面的操作口也达到提升了加工中心内的维修及维护,降低维修及维护难度、成本,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全罩式加工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操作口且便于操作的全罩式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全罩式加工中心已经成为机械加工中极为重要的加工设备之一,其具有加工密集且精密的特点,受到精密器械制造厂商的青睐。如中国公开专利申请号为2020350052.2阐述的用于地铁门门档加工的加工中心夹紧装置,其为全罩式的加工中心,即:加工区域被壳体包裹,工件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进行加工作业,这种加工中心的安全性高,但因壳体的限制,其加工工件的尺寸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开的现有技术方案具有在壳体的一个侧面山开设较大的操作口,从而能拆装较大的工件,满足生产需求。但,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案,仅具有一个操作口,对于工件装夹仅能由此一个操作口进行拆装,临近操作口拆装尺寸的工件需要配合吊装工具调整角度配合人工进行操作,才能达到加工要求,显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工件尺寸受限,工件拆装不便;另,现有技术中若设备后侧,也就是远离操作口的位置需要维修、维护,需要在完全停止生产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从停止生产至维修完毕至少需要数个小时,这也大大提升了加工成本、降低了加工效率。
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加工中心,达到方便工件拆装、设备内部方便维护及维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操作口且便于操作的全罩式加工中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罩式加工中心,包括壳体、底座、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其中:
所述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均装于所述底座内;
所述壳体,其罩在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上,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壳体开设主操作口及辅助操作口,所述主操作口及辅助操作口围绕所述加工机构设置;
所述辅助操作口呈L形状,并位于所述壳体的转角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助操作口由连通的两个缺口组成;
两个缺口分别开设在壳体临接的两个面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呈矩形,其包括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及顶面,其中:
所述主操作口开设在前面;
所述两个缺口分别开设在右侧面及后面上;
所述顶面开设让位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右侧面开设第三操作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助操作口内安装滑动门组,所述滑动门组由相对位移的两个滑动门构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个滑动门相互抵压,一个滑动门设置密封槽;
所述密封槽具有U形密封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滑台、加工座、调节座及刀库,其中:
所述滑台通过Y轴向丝杆滑动安装在加工座上;
所述加工座通过X轴向丝杆滑动安装在调节座上;
所述刀库通过加工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之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刀库的刀臂穿过所述让位口与刀库座连接;
所述刀库座与所述加工支架滑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屑机构包括双螺杆组件及排屑传输线,其中:
所述双螺杆组件具有两个螺杆组,两个螺杆组对称分布;
所述两个螺杆组与所述排屑传输线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屑传输线的排屑口下方配有排屑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工中心具有多个操作口,其中在保留原有操作口的基础上,在壳体的转角处增加辅助操作口,还在壳体的侧面增加第三操作口,所述辅助操作口、第三操作口与朱操作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不同侧面上,从而提高工件拆装的可能性,扩大工件拆装的便捷程度,即:在工件拆装过程中,配合多个侧面设置的操作口配合,从而大大提高工件拆装过程的便捷性,降低工件进出加工中心的难度,多个侧面的操作口也达到提升了加工中心内的维修及维护,在小型维修的情况下,仅需要停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即可完成维修作业,降低维修及维护难度、成本,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全罩式加工中心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全罩式加工中心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全罩式加工中心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全罩式加工中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说明书附图的标记说明如下:
11、前面;12、后面;13、左侧面;14、右侧面;15、顶面;150、让位口;
110、第一操作口;111、门板;112、第一操作台阶;120、第二操作口;1211、第一滑动门;1212、第二滑动门;122、第二操作台阶;123、U形密封件;
20、底座;
30、加工机构;310、调节座;311、X轴向丝杆;320、加工座;321、Y轴向丝杆;330、加工支架;331、升降滑轨;340、刀库;341、刀臂;342、刀臂座;350、滑台;
40、排屑机构;411、螺杆;412、排屑槽;420、排屑运输线;430、排屑车。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案,仅具有一个操作口,对于工件装夹仅能由此一个操作口进行拆装,临近操作口拆装尺寸的工件需要配合吊装工具调整角度配合人工进行操作,才能达到加工要求,显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工件尺寸受限,工件拆装不便;另,现有技术中若设备后侧,也就是远离操作口的位置需要维修、维护,需要在完全停止生产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从停止生产至维修完毕至少需要数个小时,这也大大提升了加工成本、降低了加工效率。
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不断研究发现一种全罩式加工中心,包括壳体、底座、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其中:
所述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均装于所述底座内;
所述壳体,其罩在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上,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壳体开设主操作口及辅助操作口,所述主操作口及辅助操作口围绕所述加工机构设置;
所述辅助操作口呈L形状,并位于所述壳体的转角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两个操作口,其中在保留原有操作口的基础上,在壳体的转角处增加辅助操作口,所述辅助操作口呈L形状,且置于壳体的转角处,利用L形的操作口在壳体两个相邻的侧面之上构成贯通的开口,从而给与工件更大的安装或拆卸的空间,也就是不仅仅是简单的开设操作口,而在壳体的转角处开设贯通的开口,作为所述辅助操作口,给与工件的拆装提供过多个方位的空间,大大减小对工件尺寸的限制,同时满足异形工件的拆装,也提高设备内部件的维护、维修的便捷性,降低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全罩式加工中心,其外壳上开设多个操作口,用于工件的装卸,所述一个操作口开设在加工中心的转角处,从而能够提高工件拆装操作的便捷性,同时能够将部件准确的进行定位装夹,提高加工精度。
如图1所示,所述全罩式加工中心包括底座20、壳体、加工机构30及排屑机构40,所述排屑机构40安装在底座20内,所述加工机构30置于所述排屑机构40之上,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底座20之上。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壳体包括四个侧面及一个顶面15,所述四个侧面分别为前面11、后面12、左侧面13及右侧面14,所述四个侧面相互垂直连接,构成矩形状的框体,所述顶面15固定在所述框体之上。所述前面11开设主操作口,所述主操作以下称为第一操作口110,所述第一操作口110的面积大于所述前面11面积的一半,为了适应拆装较大的工件,所述第一操作口110从前面11延伸至顶面15,继而呈L形连接的前面11与顶面15之间构成L形状的开口;所述第一操作口110由双开操作面控制开启或关闭,对应所述第一操作口110还设置第一操作台阶112,所述第一操作台阶112为双层台阶。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沿所述第一操作口110的方向设置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为固定在底座20之上的直线式滑轨,其上安装两个门板111,所述两个门板111相对位移,从而实现第一操作口110的开启或关闭。为了适应所述L形的第一操作口110,每个所述门板111为L形板体,其一端滑动安装在第一滑轨之上,另一端滑动安装在顶面15上。具体的说:每个所述门板111上具有透明的观察窗。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右侧面14与后面12垂直连接,继而在连接处构成直角状的转角,在所述转角处开设辅助操作口,所述辅助操作口一下称为第二操作口120,所述第二操作口120包括相互连通的两个缺口,两个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开设在右侧面14上,第二缺口开设在后面12上,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面积相同且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第二操作口120。具体的说: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统称为缺口,所述缺口呈矩形状,缺口的长边沿竖直方向设置,也就是垂直于底座20设置,缺口的短边沿水平方向设置,也就是平行于底座20设置,缺口内均具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为直线式滑轨并沿所述缺口短边设置,所述缺口内安装滑动门,所述滑动门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并沿第二滑轨方向滑动位移。即: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内均安装有滑动门,每个所述滑动门沿第二滑轨方向滑动位移,从而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第二缺口,在第一、第二缺口内的滑动门能相对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缺口的面积大于第二缺口的面积,所述第一缺口内安装第一滑动门1211,第二缺口内安装第二滑动门1212,所述第一滑动门1211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二滑动门1212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一滑动门1211与第二滑动门1212的滑动轨迹相互垂直,且第一滑动门1211及第二滑动门1212滑动沿所述壳体的内壁滑动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至图4所示,第一滑动门1211与第二滑动门1212相对滑动至相抵时,所述第二滑动门1212抵在所述第一滑动门1211的侧面,为了提升第一、第二滑动门1212相对滑动闭合后的密封性,在所述第一滑动门1211的侧面设置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置U形密封件123,所述U形密封件123为硅胶件,其截面呈U形,第二滑动门1212抵在第一滑动门1211的侧面之时,所述第二滑动门1212的边沿插入所述密封槽内,确保第一、第二滑动门1212能够稳定的关闭所述第二操作口120,也可以单独开启任意缺口。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操作口120处装配有第二操作台阶122,所述第二操作台阶122为L形台阶,其优选为双层台阶。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滑动门12均设置便于数控中心内情况的观察窗。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壳体的左侧面13之上开设第三操作口,所述第三操作口与第二操作口120中的一个缺口分别置于壳体的左、右侧面14上,呈相对设置的关系,所述第三操作口通过盒体安装开合门,从而达到便捷检修的目的。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全罩式的全罩式加工中心的壳体的转角处增加第二操作口120,提高工件在角落定位装夹的便捷性,还能增加对加工中心检修的便捷性,所述第二操作口120、第三操作口与第一操作口110配合构成了多操作口的结构,达到提升了整个加工中心中工件拆装以及设备检修的便捷性。
结合图5至图6所示,所述加工中心包括加工座320、调节座310,加工支架330及刀库340。所述的底座20包括所述调节座310及两个废料盘,所述调节座310的两侧分别安装废料盘,两个废料盘安装在调节座310的两侧,构成了所述底座20。具体的说:所述加工作滑动安装在调节座310之上,所述加工支架330与调节座310连接并相互垂直,所述刀库340固定在所述加工支架330的顶端。
结合图5至图6所示,所述调节座310位于所述前、后面12之间,且其的一端对应前面11的第一操作口110设置,具体的说:所述前、后面12相互平行且固定在所述调节座310的两端的端处。所述加工支架330固定在调节座310的端处,该加工支架330与调节座310垂直连接,所述加工支架330位于所述后面12的外侧,并靠近所述后面12临接设置。具体的说:所述调节座310呈矩形状,其长边沿所述壳体的侧面方向设置,也就是:调节座310的短边沿壳体的前面11、后面12方向设置,所述调节座310上安装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轴向沿所述调节座310的长边方向设置,从而达到相对第一操作口110的前后调节功能。
结合图5至图6所示,所述加工座320滑动安装在所述调节座310之上,也就是说:所述加工座320具有滑套,所述滑套与调节丝杆滑动连接,设定所述调节丝杆为X轴向丝杆311,所述加工座320通过滑套与X轴向丝杆311滑动连接,实现加工座320沿X轴向的滑动调节。具体的说:所述加工座320安装有Y轴向丝杆321,加工座320呈矩形状,加工座320的长边方向与调节座310的长边方向垂直,Y轴向丝杆321沿所述加工座320的长边方向,即:所述Y轴向丝杆321与X轴向丝杆311相互垂直。所述Y轴向丝杆321上滑动安装有滑台350。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三操作口及第二操作口120的一个缺口分别对应Y轴向丝杆321的两端,也就是:所述第三操作口及第二操作口120的一个缺口置于所述加工座320的两端,所述加工座320上定位装夹待加工的工件,也就是加工完毕的成品也置于所述加工座320上,从而能够便捷的检查工件装夹是否到位、工件加工情况、检修全罩式加工中心内部件等操作,在满足工件的加工需求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件、设备等检修、维护、维修的便捷性。
结合图5至图6所示,所述加工支架330沿竖直方向设置升降滑轨331,所述升降滑轨331包括Z轴向滑轨及Z轴向丝杆。所述刀库340固定在加工支架330顶端,该刀库340朝向加工座320的一侧具有刀库340进出口,所述刀臂341通过刀臂座342从刀库340进出口处放入或取出所需刀具。具体的说:所述刀臂座342滑动安装在加工支架330上,所述刀臂座342与升降滑轨331滑动连接,并沿所述升降滑轨331方向滑动位移,从而与所述滑台配合。所述刀臂341的一端与刀臂座342铰接,另一端为刀具抓取端。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为了适配置顶安装的刀库340,继而壳体的顶面15开设让位口150,所述让位口150的尺寸以允许所述刀臂341进行取刀及送刀为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让位口150呈矩形状。
结合图5至图6所示,所述排屑机构40包括双螺杆411组件及排屑传输线,所述双螺杆411组件包括两组对称分布的螺杆411组,每个所述螺杆411组包括螺杆411及排料槽,所述排料槽位于所述废料盘内,所述排料槽为开口朝重力反方向的U形槽,所述排料槽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螺杆411的最大外径,排料槽的一端为排屑端,所述螺杆411置于所述U形槽,所述螺杆411有电机驱动单向旋转,从而将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料及废屑朝排屑端推进,所述排屑端与排屑传输线连通。所述排屑传输线可以为皮带传输线或链条传输线,两个所述螺杆411组的排屑端均与所述排屑传输线连接,并由所述排屑传输线将废料及废屑传输至壳体之外,所述排屑传输线具有排屑口,所述排屑口下方设置排屑车430,所述排屑车430为一可移动的推车,达到数据加工中心的同一排屑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全罩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底座、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其中:
所述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均装于所述底座内;
所述壳体,其罩在加工机构及排屑机构上,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壳体开设主操作口及辅助操作口,所述主操作口及辅助操作口围绕所述加工机构设置;
所述辅助操作口呈L形状,并位于所述壳体的转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罩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操作口由连通的两个缺口组成;
两个缺口分别开设在壳体临接的两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罩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矩形,其包括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及顶面,其中:
所述主操作口开设在前面;
所述两个缺口分别开设在右侧面及后面上;
所述顶面开设让位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罩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面开设第三操作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罩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操作口内安装滑动门组,所述滑动门组由相对位移的两个滑动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罩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动门相互抵压,一个滑动门设置密封槽;
所述密封槽具有U形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罩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包括滑台、加工座、调节座及刀库,其中:
所述滑台通过Y轴向丝杆滑动安装在加工座上;
所述加工座通过X轴向丝杆滑动安装在调节座上;
所述刀库通过加工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之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罩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的刀臂穿过所述让位口与刀库座连接;
所述刀库座与所述加工支架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罩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机构包括双螺杆组件及排屑传输线,其中:
所述双螺杆组件具有两个螺杆组,两个螺杆组对称分布;
所述两个螺杆组与所述排屑传输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罩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传输线的排屑口下方配有排屑车。
CN202320765371.3U 2023-04-10 2023-04-10 全罩式加工中心 Active CN219925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5371.3U CN219925375U (zh) 2023-04-10 2023-04-10 全罩式加工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5371.3U CN219925375U (zh) 2023-04-10 2023-04-10 全罩式加工中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5375U true CN219925375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7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5371.3U Active CN219925375U (zh) 2023-04-10 2023-04-10 全罩式加工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5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41012A1 (zh) 一种格栅螺钉自动组立专机
US11834117B2 (en) System for mounting a door hinge of a vehicle
CN219925375U (zh) 全罩式加工中心
CN210588075U (zh) 用于电机涡轮箱左右端盖钻孔的自动钻攻机
CN1608797A (zh) 卧式机械加工中心
WO2018145437A1 (zh) 一种门框导轨的自动拧螺母装置
CN212370224U (zh) 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CN109396905B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钻孔装置夹持机构
CN216410665U (zh) 一种蜗轮蜗杆测试工装
CN114347042B (zh) 一种基于结构光的stm32单片机控机械臂
CN214666691U (zh) 一种仪表台总成预装配检具
CN114654110B (zh) 一种高精度大幅面激光切割机
CN212683107U (zh) 高精度镁铝合金底板机械加工专用设备
CN112318211A (zh) 一种紧凑型带多工位不停机换料功能的卧式加工中心
CN220659327U (zh) 一种手机拆解用铣床
CN219484588U (zh) 落料导向装置及加工机床
CN218170057U (zh) 一种ac壳间隙定位治具
CN219819159U (zh) 上下料工装及磁流变抛光设备
CN215035915U (zh) 一种刀具位移装置
CN117381461B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智能化操作面板
CN219563458U (zh) 一种钢琴键盖铰链孔钻孔机
CN219704389U (zh) 一种数控车床降温冷却装置
CN218225784U (zh) 一种精雕机床的门结构及精雕机床
CN219335844U (zh) 一种铆接治具自动适应装置
CN112378678B (zh) 用于汽车玻璃升降系统试验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