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2485U - 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 - Google Patents

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2485U
CN219892485U CN202321024344.7U CN202321024344U CN219892485U CN 219892485 U CN219892485 U CN 219892485U CN 202321024344 U CN202321024344 U CN 202321024344U CN 219892485 U CN219892485 U CN 219892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ine
charging module
shell
module
connec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43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狄
马腾
彭美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43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2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2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2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属于电气技术领域。该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数据线功能组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并且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台阶结构实现压靠;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形成收容腔容纳数据线功能组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台阶结构实现压靠,这能够有效提升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外壳体的结构刚度,减小该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在插座固定过程中的变形量,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受力后装配开裂。

Description

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集成有多种充电接口的插座被广泛应用,例如,在用户不携带数据线的情况下,为了方便对电子设备的充电,可以使用集成有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插座,以允许电子设备插座自带的数据线进行充电。
然而,相关技术提供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外壳体通常由两个子壳体相对卡接而制备得到,当插座的固定架装配于墙壁上时,墙壁施压至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外壳体使其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所述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数据线功能组件;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台阶结构实现压靠;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收容腔来容纳所述数据线功能组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第一侧具有第一上台阶,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第一侧具有第一下台阶,所述第一上台阶压靠于所述第一下台阶;
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第二侧具有第二下台阶,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第二侧具有第二上台阶,所述第二上台阶压靠于所述第二下台阶。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抵接段和第二连接段;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段、第二抵接段和第四连接段;
所述第一上台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面向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侧;
所述第一下台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面向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一侧;
所述第二下台阶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面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侧;
所述第二上台阶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段的面向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能够整体拆卸地装配于电气装置中;
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四连接段分别与所述电气装置上相应位置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四连接段分别与所述电气装置上相应位置处采用螺钉相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侧围,所述第一侧围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均悬空布置;
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二侧围,所述第二侧围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顶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和所述第四连接段均悬空布置;
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四连接段上均具有内螺纹孔,所述电气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腔相应位置处对应设置有螺孔柱,对应连通的所述内螺纹孔和所述螺孔柱与所述螺钉螺纹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围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围的第一侧各自设置有第一半槽,两个所述第一半槽配合构成第一导向槽;
所述第一侧围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二侧围的第二侧各自设置有第二半槽,两个所述第二半槽配合构成第二导向槽;
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与相应位置处的所述螺孔柱配合构成导向定位机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线功能组件包括卷线机构、数据线、数据线模块电路板和第一电连接件;
所述数据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数据线模块电路板,另一端伸出至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且所述数据线绕设于所述卷线机构,所述卷线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数据线的伸缩;
所述数据线模块电路板还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暴露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用于与插座中对应设置的第二电连接件电性接触。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具有弹性,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被配置为能够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相接触时发生弹性形变。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固定架、面板和至少两个充电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充电模块位于由所述固定架和所述面板构成的腔体内;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充电模块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所述充电模块具有第一台阶,与所述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所述充电模块相邻的另一所述充电模块具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压靠于所述第二台阶。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所述充电模块为第一充电模块;
与所述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所述充电模块相邻的另一所述充电模块为第二充电模块;
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的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相邻的一侧具有避让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能够作为整体可拆卸的独立模块使用,该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台阶结构实现压靠,这能够有效提升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外壳体的结构刚度,减小该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在插座固定过程中的变形量,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受力后装配开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一视角获取的一示例性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二视角获取的一示例性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在去除面板和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后得到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示例性插座在去除面板后得到的局部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在去除面板后得到的局部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在去除面板后得到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插座在去除面板和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充电模块后得到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一视角获取的一示例性相邻的两个充电模块之间的布置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二视角获取的一示例性相邻的两个充电模块之间的布置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00、充电模块;
1、第一台阶;2、第二台阶;3、隔挡件;4、第一电连接件;
5、强电电路板;6、第二电连接件;7、弱电电路板;8、第一导向结构;9、第二导向结构;10、第一连接结构;11、第二连接结构;
111、外壳体; 112、第一功能组件;
121、盖板; 122、第二功能组件;
101、第一壳体;
1011、第一上台阶;1012、第二下台阶;1013、第一顶板;1014、第一侧围;10131、第一连接段;10132、第一抵接段;10133、第二连接段;
102、第二壳体;
1021、第一下台阶;1022、第二上台阶;1023、第二顶板;1024、第二侧围;10231、第三连接段;10232、第二抵接段;10233、第四连接段;
103、数据线功能组件;
1031、卷线机构;1032、数据线;1033、数据线模块电路板;
1041、内螺纹孔;1042、螺孔柱;
1043、第一导向槽; 10430、第一半槽;
1044、第二导向槽; 10440、第二半槽;
105、避让槽;
200、固定架;
300、面板。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相关技术提供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外壳体通常由两个子壳体相对卡接而制备得到,当插座的固定架装配于墙壁上时,墙壁施压至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外壳体使其容易变形。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该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例如,其能够整体拆卸地装配于电气装置中,举例来说,该电气装置为一种插座,该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能够装配于插座的固定架。
如附图1所示,该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和数据线功能组件103。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通过台阶结构实现压靠;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配合形成收容腔来容纳数据线功能组件10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能够作为整体可拆卸的独立模块使用,该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通过台阶结构实现压靠,这能够有效提升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外壳体111的结构刚度,减小该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在插座固定过程中的变形量,防止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在受力后装配开裂。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结合图2所示,第一壳体101的顶端第一侧具有第一上台阶1011,第二壳体102的顶端第一侧具有第一下台阶1021,第一上台阶1011压靠于第一下台阶1021。参见图1,第一壳体101的顶端第二侧具有第二下台阶1012,第二壳体102的顶端第二侧具有第二上台阶1022,第二上台阶1022压靠于第二下台阶1012。
通过在第一壳体101的顶端两侧分别布置上台阶和下台阶,以及,在第二壳体102的顶端两侧分别布置下台阶和上台阶,所形成的台阶结构对称布置,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两者相互压靠,从而形成结构稳定性及刚度更强的外壳体111。
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配合构成的外壳体111的形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设计即可,例如,外壳体111为矩形形状,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为矩形形状的壳体对半分隔后形成的形状。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第一壳体101包括第一顶板1013,第一顶板10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0131、第一抵接段10132和第二连接段10133。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第二壳体102包括第二顶板1023,第二顶板10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段10231、第二抵接段10232和第四连接段10233。
第一上台阶1011位于第一连接段10131的面向第三连接段10231的一侧;第一下台阶1021位于第二连接段10133的面向第四连接段10233的一侧;第二下台阶1012位于第三连接段10231的面向第一连接段10131的一侧;第二上台阶1022位于第四连接段10233的面向第二连接段10133的一侧。
第一抵接段10132作为第一顶板1013的主体段,以及,第二抵接段10232作为第二顶板1023的主体段,两者适配对接接触。位于第一抵接段10132两侧的第一连接段10131和第二连接段10133和位于第二抵接段10232两侧的第三连接段102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基于上台阶和下台阶来实现压靠。
可以理解地,第一壳体101的第一顶板1013和第二壳体102的第二顶板1023配合构成外壳体111的顶壁部分,第一顶板1013的第一抵接段10132和第二顶板1023的第二抵接段10232上设置有避让孔,以允许数据线1032穿过其中并引入至诸如插座等电气装置的外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段10131和第二连接段10133的长度相同,第一抵接段10132的长度可以为第一连接段10131的长度的2倍-10倍。同样地,第三连接段102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的长度相同,第二抵接段10232的长度可以为第三连接段10231的长度的2倍-10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能够整体拆卸地装配于电气装置中,该电气装置例如可以为插座。
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构成的外壳体111与电气装置,例如与插座的固定架2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举例来说,可以使第一连接段101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分别与电气装置,例如插座的固定架200上相应位置处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与固定架200之间整体保持稳定的连接效果。
上述涉及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磁吸连接、粘扣连接、铆接等。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段101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分别与电气装置,例如插座的固定架200上相应位置处采用螺钉相连接。
对于实现第一连接段101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与插座的固定架200相连接的螺钉来说,其轴向可以垂直与第一连接段101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所在平面(即螺钉正面插入),或者,其轴向也可以平行于第一连接段101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所在平面(即螺钉侧面插入)。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第一壳体101还包括第一侧围1014,第一侧围1014的顶端与第一顶板1013连接,第一连接段10131和第二连接段10133均悬空布置。第二壳体102还包括第二侧围1024,第二侧围1024的顶端与第二顶板1023连接,第三连接段102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均悬空布置。
第一连接段101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上均具有内螺纹孔1041,参见图3,电气装置包括固定架200,固定架200的内腔相应位置处对应设置有螺孔柱1042,对应连通的内螺纹孔1041和螺孔柱1042与螺钉螺纹连接。
通过使第一连接段10131、第二连接段10133、第三连接段102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均悬空布置,在第一连接段10131和第四连接段10233上分别设置内螺纹孔1041,以及,固定架200的相应位置处设置螺孔柱1042,利用螺钉贯穿并螺纹连接于内螺纹孔1041和螺孔柱1042即可。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第一侧围1014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围1024的第一侧各自设置有第一半槽10430,两个第一半槽10430配合构成第一导向槽1043。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第一侧围1014的第二侧和第二侧围1024的第二侧各自设置有第二半槽10440,两个第二半槽10440配合构成第二导向槽1044。
参见图4,第一导向槽1043和第二导向槽1044与相应位置处的螺孔柱1042配合构成导向定位机构。
也就是说,第一导向槽1043和第二导向槽1044为导向槽形式的第一导向结构8(参见图7和图9),固定架200中的螺孔柱1042为导向凸块形式的第二导向结构9(参见图7和图9),通过如此设置,使得螺孔柱1042兼具连接结构和导向结构,在保证多样化效果的前提下,对于简化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结构和插座结构也十分有利。
关于第一侧围1014,第一侧围1014的顶端与第一顶板1013相连接(例如,与第一顶板1013的第一抵接段10132相连接)。关于第二侧围1024,第二侧围1024的顶端与第二顶板1023相连接(例如,与第二顶板1023的第二抵接段10232相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侧围1014和第二侧围1024均包括顺次垂直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
在将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组装为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外壳体111时,第一侧围1014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围1024的第一侧壁适配地对接接触,第一侧围1014的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围1024的第三侧壁适配地对接接触。
在一些示例中,导向槽形式的第一导向结构8设置为两个,一个第一导向结构8同时设置于第一侧围1014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围1024的第一侧壁(即导向槽的一半位于第一侧围1014的第一侧壁,另一半位于第二侧围1024的第一侧壁),以及,另一个第一导向结构8同时设置于第一侧围1014的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围1024的第三侧壁。
进一步结合附图3所示,以第一壳体101与隔挡件3相邻布置举例来说,第一侧围1014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暴露第一电连接件4的通孔,以使得第一电连接件4外露。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5所示,数据线功能组件103包括:卷线机构1031、数据线1032、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和第一电连接件4。数据线1032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另一端伸出至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外部,且数据线1032绕设于卷线机构1031,卷线机构1031用于控制数据线1032的伸缩。
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还与第一电连接件4电性连接,且第一电连接件4暴露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中的一个的侧壁上,第一电连接件4用于与插座中对应设置的第二电连接件6电性接触。
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分别与数据线1032和第一电连接件4电性连接,这样,第一电连接件4接收弱电并将其传递至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进而传递至数据线1032,以供用户取电。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连接件4具有弹性,第一电连接件4被配置为能够在与第二电连接件6相接触时发生弹性形变。
基于第一电连接件4的弹性势能,有效提升第一电连接件4和第二电连接件6在电接触时的接触压力,提高接触效果。由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可拆卸特性,第一电连接件4的弹性设计能够确保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在拆卸后并再次装入后,第一电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6仍然保持稳定可靠的接触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连接件4包括:基座和弹性触片,弹性触片装配于基座上。
基座为绝缘材质,基座固定连接于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其用于承载弹性触片,弹性触片还与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电性导通。
通过基座来对弹性触片进行硬支撑,使其弹性变形运动以及复位运动始终稳定,且提高其耐疲劳特性,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连接件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电连接件4均匀地间隔布置于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上。相应地,第二电连接件6的数量也为多个,以与多个第一电连接件4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地,隔挡件3上设置的第二电连接件6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一电连接件4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即,一个第一电连接件4对应连接有一个第二电连接件6。
举例来说,如附图5所示,数据线功能组件103中,第一电连接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电连接件4位置相对地布置于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上。
通过布置多个第一电连接件4和多个第二电连接件6,其提供的多处接触点位相比单一位置的接触点位来说,接触特征在接触时的受力更为均衡,这利于提高各电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另外,第一电连接件4和第二电连接件6的数量增加,还能够降低接触特征之间的接触电阻,提升载流面积,进而稳定电接触效果。
数据线1032可以呈扁平状,其以多圈单列方式逐层依次缠绕在卷线机构1031上。
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的结构根据卷线机构1031的布置来进行适应性设计即可,例如,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为圆环形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卷线机构1031,可以采用本领域用于数据线1032插座中的任何卷线机构1031。
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数据线1032通过卷线机构1031进行伸缩及收纳,能够解决数据线1032在插座外部的线体外露过长,无收纳功能,精致度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卷线机构1031至少具有以下功能:能够对数据线1032的伸出运动和缩回运动进行控制,当用户拉动数据线1032使其伸长至期望长度后,卷线机构1031基于其内部卡固特征来对数据线1032进行止动,用户即可使用数据线1032进行充电作业。
以及,充电完毕后,通过操作卷线机构1031,卷线机构1031基于其复位特征,使得数据线1032自动收回并回卷收纳,其中,触发卷线机构1031的复位特征的方式可以是再次拉动处于止动状态下的数据线1032,或者,还可以是,按压卷线机构1031外露于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上的按压特征。
举例来说,卷线机构1031至少包括固定座和发条弹簧,固定座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定位柱,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设置有穿入安装槽的连接柱;发条弹簧设置在安装槽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定位柱和连接柱。数据线1032绕设在固定座的外周,当数据线1032被拉出时,将带动固定座转动,从而使得发条弹簧被拉伸或压缩(依据发条弹簧的安装方式而定)。
卷线机构1031内设置有卡固特征,例如,该卡固特征可以是一种可活动的卡爪件,以在数据线1032伸长至期望长度后对其进行卡紧止动。
卷线机构1031内设置有复位特征,例如,该复位特征可以是与上述卡爪件传动连接的驱动块,该驱动块用于驱动卡爪件的打开或者闭合,从而实现对数据线1032的卡紧或者释放。
另一方面,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至少两个充电模块100、固定架200和面板300,所述至少两个充电模块100位于由所述固定架200和所述面板300构成的腔体内;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充电模块100为如上所述的任一种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具有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所有优点。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充电模块100,以使得插座可以集成有多种充电接口,提高插座通用性。由于数据线1032在使用时频繁拖拽,使得其损坏的几率较大,通过将其作为可以整体拆卸的独立模块,以便于在损坏时及时维修或者更换,这利于减小维修或更换成本,简化维修或更换流程。
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设置为可整体拆卸的独立模块。如附图7和附图8所示,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具有第一台阶1,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相邻的另一充电模块100具有第二台阶2;第一台阶1压靠于第二台阶2。
第一台阶1设置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中靠近插座的固定架200隔挡件3的那个的一侧。举例来说,第一壳体101与插座的固定架200内部设置的隔挡件3相邻布置,那么,第一台阶1设置于第一顶板1013的背离第二顶板1023的一侧。
特别地,在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上设置第一台阶1,在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相邻的另一充电模块100上设置第二台阶2,第一台阶1压靠于第二台阶2,这样,不仅不影响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插拔,还能够使其压靠于相邻的充电模块100,从而有效减小插座在装配过程中导致的变形量,提升插座整体结构刚度,进而提高插座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中的充电模块1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
在至少两个充电模块100中,至少存在两个充电模块100的类型是不同的,例如,可以使全部的充电模块100的类型各自不同,也可以使其中部分充电模块100的类型相同,剩余部分的充电模块100的类型彼此不同。
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其可以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充电模块100,或者,其也可以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充电模块100。
对于每一个充电模块100,其可以是单一的接口类型,也可以是同时集成有多种接口类型。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充电模块的类型除了包括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交流充电模块、USB充电模块、Type-C充电模块、Lightning充电模块、网线接口充电模块等。
对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数据线上的接头类型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头、MiniUSB接头、Micro USB接头、Lightning充电头等。
对于交流充电模块,其可以是具有二极充电接口的充电模块,具有三极充电接口的充电模块,或者,具有二/三极充电接口的充电模块等。
对于USB充电模块,其可以是具有USB接口的充电模块、具有Mini USB接口的充电模块、具有Micro USB接口的充电模块等。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8和附图9所示,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100和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相邻的另一充电模块100之间具有隔挡件3。
通过设置隔挡件3,来将相邻两个充电模块100之间进行有效隔离,这方便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高效拆装。
其中,隔挡件3可以为挡板形式,隔挡件3可以固定于插座的固定架200的内腔中,也可以直接固定连接于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相邻的另一充电模块100,同时额外地承担除了挡板之外的其他功能。
以下以隔挡件3的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特征来进一步示例性说明其布置,参见图10和附图11,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上具有第一电连接件4。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相邻的另一充电模块100包括强电电路板5,强电电路板5至少用于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的转换。隔挡件3为弱电挡板,隔挡件3与强电电路板5电性连接,且隔挡件3上具有第二电连接件6,第二电连接件6与第一电连接件4电性接触。
在上述示例中,隔挡件3可以设置为电路板形式,从而实现强电电路板5和弱电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应用时,强电电路板5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传递至弱电挡板形式的隔挡件3(即弱电挡板形式的隔挡件3接收弱电),弱电挡板形式的隔挡件3将弱电进一步传递至与其相邻的弱电模块。
可见,隔挡件3不仅能够对相邻的两个充电模块100的装配位置进行有效分区,而且,还能够将强电区域和弱电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弱电的传输,这对于提高插座内部各部件的高效协同效果且简化插座内部布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隔挡件3呈板状结构,以使其体积小型化,从而节省插座的内部空间。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通过在其上设置第一电连接件4,以及,在弱电挡板形式隔挡件3上相应位置处设置第二电连接件6,这样,弱电模块插入到位后,其上的第一电连接件4与第二电连接件6电性接触,进而实现电性导通。
第一电连接件4和第二电连接件6的接触特征可以设计为触点、触片、触头等常见的接头形式,并且,对于每一个第一电连接件4和每一个第二电连接件6,其上的触点、触片或触头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第一电连接件4设置为对称布置的多个。相应地,第二电连接件6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电连接件6与第一电连接件4一一对应。
以第一电连接件4为触片形式举例来说,通过布置多个第一电连接件4和多个第二电连接件6,其提供的多处接触点位相比单一位置的接触点位来说,接触特征在接触时的受力更为均衡,这利于提高各电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电连接件4和第二电连接件6的数量增加,还能够降低接触特征之间的接触电阻,提升载流面积,进而稳定电接触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对于弱电挡板形式的隔挡件3,其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与强电电路板5电性连接。
举例来说,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例如焊锡),来使弱电挡板形式的隔挡件3与强电电路板5固定连接同时电性导通。
在制备弱电挡板形式的隔挡件3时,可以直接采用设计好线路的电路板来进行切割制备,或者,也可以通过提供绝缘基体和导电线路,使导电线路嵌入至绝缘基体中来制备得到。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使第一电连接件4和第二电连接件6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弹性。至少可以使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第一电连接件4具有弹性,例如为弹性触片形式,相应地,隔挡件3上的第二电连接件6可以具有弹性,也可以为刚性的。当然,使第二电连接件6具有弹性,以及,第一电连接件4为刚性的也是可行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使第一电连接件4和第二电连接件6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弹性,基于其弹性势能,能够确保两者在电接触时的接触压力,提高接触效果,而且,由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其具有可拆卸特性,这样弱电模块在拆卸后并再次装入后,第一电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6仍然能够保持稳定可靠的接触效果。
举例来说,第一电连接件4具有弹性,第二电连接件6具有刚性,例如,第一电连接件4包括弹性触点或者弹性触片,相应地,第二电连接件6包括硬触点或者硬引脚。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相邻的另一充电模块100包括弱电接口模块和/或强电插座模块。
例如,以独立模块形成存在的充电模块100为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相邻的充电模块100可以为弱电接口模块(例如USB接口模块)、强电插座模块(例如为二极或者三极接口模块)或者是两者的组合。
在一些示例中,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相邻的另一充电模块100为弱电接口模块,例如,该插座的充电接口为收缩数据线接口+USB接口的组合形式。
如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弱电接口模块除了弱电接口之外,还包括有弱电电路板7,弱电接口电性连接于弱电电路板7以接收弱电。弱电电路板7和强电电路板5位于隔挡件3的同一侧,隔挡件3还通过第二电连接件6与弱电电路板7电性连接。
也就是说,弱电挡板形式的隔挡件3接收来自强电电路板5所转换的弱电,并将弱电分别传递至弱电电路板7和第一电连接件4(相邻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进而对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和弱电接口模块进行弱电输入。
弱电电路板7和强电电路板5位于隔挡件3的同一侧,以及,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位于隔挡件3的另一侧,这样,隔挡件3对插座内部强电区域和弱电区域进行隔离,确保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无强电,减少安全隐患。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10所示,弱电电路板7与强电电路板5上下间隔布置,进一步地,弱电电路板7与强电电路板5进一步设置有绝缘挡件,例如绝缘挡柱、绝缘挡板等,这不仅确保在两者之间进行强、弱电区域隔离,同时还使得两者在插座内部的布置更加紧凑化。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插座的固定架200上具有至少两个容置腔以分别容纳充电模块100,也就是说,每一个充电模块100分别容纳于相应的容置腔内。如附图7所示,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导向结构8,对应于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容置腔的内壁上具有第二导向结构9。
第一导向结构8与第二导向结构9相配合,用于引导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向相应的容置腔中的插入。
通过如上设置第一导向结构8和第二导向结构9,两者配合,能够引导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向相应的容置腔中的插入,确保其顺利插入到位以实现精确可靠的电接触。
第一导向结构8和第二导向结构9可以设计为任意起到导向作用的结构,举例来说,第一导向结构8和第二导向结构9中的一个为导向槽,另一个为导向凸块。例如,第一导向结构8为导向槽,第二导向结构9为导向凸块。
上述结构形式的导向结构,不仅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还起到对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进行定位的目的,防止该充电模块100在不同于插入方向的其他方向上发生位移,进一步提高电接触可靠性。
举例来说,在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的外壳体111的相对的两个外壁上分别设置一个导向槽形式的第一导向结构8,相应地,在固定架200的内壁上相应位置处设置导向凸块形式的第二导向结构9。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7所示,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上具有第一连接结构10;插座的固定架200上具有第二连接结构11;第一连接结构10与第二连接结构11可拆卸连接。
第一连接结构10与第二连接结构1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磁吸连接、铆接等。
以螺钉连接举例来说,第一连接结构10也就是上述的内螺纹孔1041,第二连接结构11也就是上述的螺孔柱1042,采用螺钉贯穿内螺纹孔1041和螺孔柱1042并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实现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在固定架200内部的安装。这使得插座内部各组件的配合更加高效及紧凑,有效简化插座内部结构。
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插座,至少存在一个充电模块100设置为不可整体拆卸的,可以使不可整体拆卸的充电模块100和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相邻布置。
在一些示例中,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包括:外壳体111和装配于外壳体111的数据线功能组件103,外壳体111的一侧的顶端具有第一台阶1。
第一台阶1设置于外壳体111的面向不可整体拆卸的充电模块100的一侧,第一台阶1为上凹式台阶,其具有用于抵接的顶部表面。
如附图8所示,不可整体拆卸的所述充电模块100包括:盖板121和第二功能组件122(例如为电接口功能组件),第二功能组件122位于固定架200内部,盖板121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架200的上端口,盖板121的一侧具有第二台阶2。
第二台阶2设置于盖板121的面向可整体拆卸的充电模块100的一侧,第二台阶2为下凹式台阶,其具有用于抵接的底部表面。
第一台阶1搭接于第二台阶2时,第一台阶1的顶部表面与第二台阶2的底部表面相抵接。
不可整体拆卸的充电模块100包括电接口功能组件和盖板121,盖板121用于将第二功能组件122压设于固定架200内部,以实现该充电模块100在固定架200中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使不可整体拆卸的充电模块100和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相邻布置,这样,通过第一台阶1搭接于第二台阶2,使得盖板121得以稳定放置,防止固定架200在装配后(例如装配于墙壁上之后),固定架200会装配变形进而导致盖板121失稳。
在一些示例中,盖板121通过卡扣连接于固定架200的端口处,例如,盖板121为矩形或者类似矩形形状,其中一个侧部设置有第二台阶2来与第一台阶1相搭接,其余三侧分别设置卡扣来与固定架200的端口处设置的卡槽相卡接。可以理解地,盖板121上具有开孔以允许相应的充电模块100的充电接口由此贯穿并暴露于插座的面板300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充电模块100为第一充电模块,与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充电模块100相邻的另一充电模块100为第二充电模块。如附图8所示,第二充电模块的与第一充电模块相邻的一侧具有避让槽105。
例如,避让槽105可以设计为允许撬具的端部进入,以促进撬具对第一充电模块的撬起。示例性地,该撬具可以是螺丝刀。或者,避让槽105还可以设计为允许用户的手指端部进入,使得用户能够利用手指来扳起第一充电模块。
在一些示例中,避让槽105设置于盖板121的与第一充电模块相邻的一侧,例如位于该侧的中部,进一步地,避让槽105的槽底壁可以倾斜向下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和数据线功能组件(103);
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之间通过台阶结构实现压靠;
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配合形成收容腔来容纳所述数据线功能组件(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顶端第一侧具有第一上台阶(1011),所述第二壳体(102)的顶端第一侧具有第一下台阶(1021),所述第一上台阶(1011)压靠于所述第一下台阶(1021);
所述第一壳体(101)的顶端第二侧具有第二下台阶(1012),所述第二壳体(102)的顶端第二侧具有第二上台阶(1022),所述第二上台阶(1022)压靠于所述第二下台阶(1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包括第一顶板(1013),所述第一顶板(10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0131)、第一抵接段(10132)和第二连接段(10133);
所述第二壳体(102)包括第二顶板(1023),所述第二顶板(10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段(10231)、第二抵接段(10232)和第四连接段(10233);
所述第一上台阶(101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0131)的面向所述第三连接段(10231)的一侧;
所述第一下台阶(102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0133)的面向所述第四连接段(10233)的一侧;
所述第二下台阶(1012)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段(10231)的面向所述第一连接段(10131)的一侧;
所述第二上台阶(1022)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段(10233)的面向所述第二连接段(1013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能够整体拆卸地装配于电气装置中;
所述第一连接段(10131)和所述第四连接段(10233)分别与所述电气装置上相应位置处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0131)和所述第四连接段(10233)分别与所述电气装置上相应位置处采用螺钉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1)还包括第一侧围(1014),所述第一侧围(1014)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板(101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1013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0133)均悬空布置;
所述第二壳体(102)还包括第二侧围(1024),所述第二侧围(1024)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顶板(1023)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10231)和所述第四连接段(10233)均悬空布置;
所述第一连接段(10131)和所述第四连接段(10233)上均具有内螺纹孔(1041),所述电气装置包括固定架(200),所述固定架(200)的内腔相应位置处对应设置有螺孔柱(1042),对应连通的所述内螺纹孔(1041)和所述螺孔柱(1042)与所述螺钉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围(1014)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围(1024)的第一侧各自设置有第一半槽(10430),两个所述第一半槽(10430)配合构成第一导向槽(1043);
所述第一侧围(1014)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二侧围(1024)的第二侧各自设置有第二半槽(10440),两个所述第二半槽(10440)配合构成第二导向槽(1044);
所述第一导向槽(1043)和所述第二导向槽(1044)与相应位置处的所述螺孔柱(1042)配合构成导向定位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功能组件(103)包括卷线机构(1031)、数据线(1032)、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和第一电连接件(4);
所述数据线(1032)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另一端伸出至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外部,且所述数据线(1032)绕设于所述卷线机构(1031),所述卷线机构(1031)用于控制所述数据线(1032)的伸缩;
所述数据线模块电路板(1033)还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4)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电连接件(4)暴露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中的一个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连接件(4)用于与插座中对应设置的第二电连接件(6)电性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4)具有弹性,所述第一电连接件(4)被配置为能够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6)相接触时发生弹性形变。
10.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至少两个充电模块(100)、固定架(200)和面板(300),所述至少两个充电模块(100)位于由所述固定架(200)和所述面板(300)构成的腔体内;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充电模块(100)设置为可整体拆卸的独立模块,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所述充电模块(10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所述充电模块(100)具有第一台阶(1),与所述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所述充电模块(100)相邻的另一所述充电模块(100)具有第二台阶(2),所述第一台阶(1)压靠于所述第二台阶(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所述充电模块(100)为第一充电模块;
与所述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的所述充电模块(100)相邻的另一所述充电模块(100)为第二充电模块;
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的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相邻的一侧具有避让槽(105)。
CN202321024344.7U 2023-04-28 2023-04-28 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 Active CN219892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4344.7U CN219892485U (zh) 2023-04-28 2023-04-28 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4344.7U CN219892485U (zh) 2023-04-28 2023-04-28 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2485U true CN219892485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11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4344.7U Active CN219892485U (zh) 2023-04-28 2023-04-28 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2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18554A (en) Back-mount ganged electrical outlets
CN213425977U (zh) 一种电机与控制器一体化结构
RU2388120C2 (ru) Компонент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й коробки и безвинтово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CN219892485U (zh) 收缩数据线充电模块及插座
CN113328268A (zh) 连接组件、线缆插头以及线缆组件
JP2010027246A (ja) 直流コンセント
CN210897888U (zh) 一种新型带保险的可快速接线的两芯电源连接器
CN115189178B (zh) 一种易于维护的快装式光伏接线盒
CN217427153U (zh) 光伏连接器
EP3382772B1 (en) Master battery, slave battery, and battery kit
CN116345218A (zh) 一种插座
JP2010067458A (ja) 直流コンセン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セント装置
CN213185857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10156269U (zh) 一种开关
CN216794464U (zh) 抽出式开关
JP2010129232A (ja) 防水コンセント
KR100799890B1 (ko) 직류기기의 전원플러그 착탈장치
JP5351697B2 (ja) 配線装置
JP2010073351A (ja) 配線装置
KR20090059869A (ko) 홀더 및 이를 구비한 차량용 커넥터
CN218997125U (zh) 一种掀盖式接线端子及配电系统
CN220492269U (zh) 连接结构和插座
CN216408905U (zh) 快速拔插取电结构及层板灯
CN220291165U (zh) 一种插座
CN217788812U (zh) 一种接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