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0333U -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0333U
CN219890333U CN202321174540.2U CN202321174540U CN219890333U CN 219890333 U CN219890333 U CN 219890333U CN 202321174540 U CN202321174540 U CN 202321174540U CN 219890333 U CN219890333 U CN 219890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onveying
detection
cross rod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45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精伟
肖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ncheng Automobile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ncheng Automobile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ncheng Automobile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ncheng Automobile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45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0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0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0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轴承外圈高度的外圈高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轴承内圈高度的内圈高度检测机构、用于运输轴承的传送机构,外圈高度检测机构、内圈高度检测机构分别设置第一探测横杆、第二探测横杆,并且设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大小来判断轴承高度是否合格,整体结构简单,检测手段合理,而且检测精度高,大大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轴承高度是否合格的检测机。
背景技术
轴承检测需要有尺寸检测、游隙检测,现有技术中,轴承高度检测主要是通过测量数据来判断是否合格,比较麻烦,而且测量精度决定着检测精度。而实际上,各个轴承的高度差别非常小,检测精度还是不够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的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包括,
用于检测轴承外圈高度的外圈高度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基座以及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气缸,还包括设于第一基座上连接第一气缸并且上下运动的第一运动部,第一运动部外侧设第一压块,第一压块下端设第一探测横杆,第一压块上方接触设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探测横杆的长度配合外圈径向长度设置,且所述第一探测横杆下表面配合内圈内凹有内凹槽;
用于检测轴承内圈高度的内圈高度检测机构,包括第二基座以及设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二气缸,还包括设于第二基座上连接第二气缸并且上下运动的第二运动部,第二运动部外侧设第二压块,第二压块下端设第二探测横杆,第二压块上方接触设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探测横杆的长度配合内圈径向长度设置;
用于运输轴承的传送机构,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将轴承由上一工位传送输入的输入带以及位于外圈高度检测机构、内圈检测机构下方的传送台,传送台外侧设有左右往复运动的传送板,传送板靠近传送台一侧间隔开设用于容置轴承的传送槽,传送槽位置分别对应相应工位。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剔除不合格产品的剔除机构,剔除机构包括位于传送台一侧的推送气缸,传送台上对应剔除气缸位置开设剔除孔,第一推送气缸伸缩端设承接板置于剔除孔内并且与传送台相衔接。
作为优选,第一压块、第二压块上分别开设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分别通过螺钉传送条形孔与第一运动部、第二运动部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分别设有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前端分别设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分别设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上设标准轴承,所述标准轴承通过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推送至第一探测横杆、第二探测横杆下方或收回。
作为优选,传送台上对应第一探测横杆、第二探测横杆下方分别设轴承限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输入带对应传送台入口处设挡板,输入带上方还设有刮板,刮板高度小于轴承高度。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探测横杆、第二探测横杆先通过标准轴承调整好基准高度,而后通过与检测轴承进行接触,判断位于第一压块、第二压块上方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其压力值是否正常,如果压力过大,说明轴承高度过高,如果压力过小,则说明轴承高度过小,均为不合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大小来判断轴承高度是否合格,整体结构简单,检测手段合理,而且检测精度高,大大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圈高度检测机构、内圈高度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轴承外圈高度的外圈高度检测机构1、用于检测轴承内圈高度的内圈高度检测机构2、用于将轴承在各个工位间运输的传送机构。
传送机构包括将轴承由上一装置传送输入的传送带7、位于传送带下游位置的传送台13,外圈高度检测机构1、内圈高度检测机构2依次并列设置,传送台13便位于外圈高度检测机构1、内圈高度检测机构2下方。
传送带7通过电机5驱动并通过设置挡板12将轴承输送至传送台入口对应位置,且传送带上设限高杆6保证轴承平放输送。传送台外侧设有左右往复运动的传送板14,传送板14靠近传送台一侧间隔开设用于容置轴承的传送槽15,传送槽15位置分别对应各工作工位。传送板14被横向驱动机构17驱动左右往复运动,被纵向驱动机构16进行前后往复运动。工作时,传送板由纵向驱动机构16驱动靠近传送台14将轴承置入其传送槽15内,并由横向驱动机构17驱动再沿着传送台横向向右运动,就将轴承由上一工位传送入下一工位,然后传送板14再退出,等工位动作完成后,再进行推送传送。
整个装置还包括用于剔除不合格产品的剔除机构,剔除机构位于传送台一侧的推送气缸19,传送台上对应剔除机构位置开设剔除孔21,推送气缸19伸缩端设承接板20置于剔除孔21内。当轴承测试合格时,承接板20衔接于传送台供轴承正常通过,当不合格时,推送气缸19将承接板20抽离,则轴承掉落于剔除孔21内,剔除孔下方设剔除轨道。
如图3所示,外圈高度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基座以及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气缸3,还包括设于第一基座上连接第一气缸并且上下运动的第一运动部22,第一运动部外侧设第一压块25,第一压块25位于传送台上方,第一压块下端设第一探测横杆26,第一压块上方接触设第一压力传感器23,第一探测横杆26的长度配合外圈径向长度设置,且第一探测横杆下表面配合内圈内凹有内凹槽27。检测外圈高度时,第一气缸3驱动第一运动部22整体向下运动直至第一探测横杆26接触轴承外圈,由于第一探测横杆下表面设内凹槽27,则内圈的高度对第一探测横杆的高度位置不影响。第一压块25上方设第一压力传感器23,第一压块25受到的压力传递给第一压力传感器23。第一压块上设第一条形孔24,第一压块通过螺钉穿设第一条形孔固定连接第一运动部,通过该第一条形孔24来调整好第一压块25即第一探测横杆26的基准高度。第一探测横杆调整好基准位置后,传送机构将轴承传送至该工位下时,即位于传送台上,第一探测横杆向下运动至基准位置后,根据第一探测横杆26与轴承之间压力大小则可以判断轴承高度尺寸是偏大还是偏小还是合格。如果轴承外圈高度偏大,则第一探测横杆与轴承外圈之间压力较大,被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若果高度偏小,则第一探测横杆与轴承外圈之间无压力,被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有次判断轴承外圈高度是否合格。
如图3所示,内圈高度检测机构检测原理与结构和外圈高度检测机构近似,内圈高度检测机构包括第二基座以及设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二气缸4,还包括设于第二基座上连接第二气缸并且上下运动的第二运动部28,第二运动部外侧设第二压块30,第二压块下端设第二探测横杆31,第二压块30上方接触设第二压力传感器29,第二探测横杆31的长度配合内圈径向长度设置。由于检测内圈高度,第二探测横杆31只要匹配内圈外径即可,即尺寸短于第一探测横杆。第二压块上设第二条形孔32,第二压块通过螺钉穿设第二条形孔固定连接第二运动部28,通过该第二条形孔32来调整好第二压块即第二探测横杆的基准高度。同理,通过第二探测横杆31与内圈之间的压力大小被第二压力传感器29捕获后,来判断判断轴承内圈高度是否合格。
如图1所示,第一基座、第二基座还分别设有第一伸缩气缸8、第二伸缩气缸10,第一伸缩气缸8、第二伸缩气缸10前端分别设第一固定块9、第二固定块11,第一固定块9、第二固定块11上分别设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上分别标准轴承,标准轴承通过各伸缩气缸推送至相应的工位下方,用于校准基准位置。即先通过标准轴承调整好第一探测横杆、第二探测横杆的基准位置,后续气缸将其下压时,只需要推送至基准位置即可,再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测量压力值大小。
对应外圈高度检测机构、内圈高度检测机构的传送台上分别设轴承限位槽18,分别用于对轴承进行限位,防止任意滑动影响检测。
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前,先通过标准轴承都校准好基准位置,即通过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调整好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的基准高度位置。
轴承由传送带7传送至传送台13前端入口位置时,由于外侧设置挡板12,则轴承被阻挡在传送台对应位置,传送板14由其对应的驱动机构将其推送,使轴承分别置于其对应的传送槽15内,传送板14轴向向右运动,将轴承传送至第一工位,外圈高度检测机构1下方,传送板再退出。外圈高度检测机构1下方的传送台上设轴承限位槽18将轴承限位,轴承限位槽深度较浅,故不影响传送。第一气缸3驱动第一压块25向下运动至基准位置,第一探测横杆26接触轴承外圈,由于已经调整好基准高度,则第一压力传感器23捕获第一探测横杆26与轴承外圈之间的压力大小从而判断外圈高度是否合格。检测结束后,第一气缸3回复,所有部件回复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个产品。传送板将轴承传送至下一工位,即内圈高度检测机构2。同理,第二气缸4驱动第二压块30向下运动至基准位置,第二探测横杆31接触轴承内圈,并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42检测内圈高度是否合格。如果前面两者都合格,则至下一工位时,剔除机构的推送气缸19不动作,其承接板20置于剔除孔21内,如果有任意一个不合格,则推送气缸19将承接板20抽离,轴承掉落于剔除孔21内,剔除孔21内设有相应的剔除轨道进行落料。
本实用新型将探测横杆调整至基准位置,然后再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大小来判断轴承高度是否合格,整体结构简单,检测手段合理,而且检测精度高,大大提高了效率。

Claims (6)

1.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检测轴承外圈高度的外圈高度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基座以及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气缸,还包括设于第一基座上连接第一气缸并且上下运动的第一运动部,第一运动部外侧设第一压块,第一压块下端设第一探测横杆,第一压块上方接触设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探测横杆的长度配合外圈径向长度设置,且所述第一探测横杆下表面配合内圈内凹有内凹槽;
用于检测轴承内圈高度的内圈高度检测机构,包括第二基座以及设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二气缸,还包括设于第二基座上连接第二气缸并且上下运动的第二运动部,第二运动部外侧设第二压块,第二压块下端设第二探测横杆,第二压块上方接触设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探测横杆的长度配合内圈径向长度设置;
用于运输轴承的传送机构,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将轴承由上一工位传送输入的输入带以及位于外圈高度检测机构、内圈检测机构下方的传送台,传送台外侧设有左右往复运动的传送板,传送板靠近传送台一侧间隔开设用于容置轴承的传送槽,传送槽位置分别对应相应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剔除不合格产品的剔除机构,剔除机构包括位于传送台一侧的推送气缸,传送台上对应剔除气缸位置开设剔除孔,第一推送气缸伸缩端设承接板置于剔除孔内并且与传送台相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第二压块上分别开设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分别通过螺钉传送条形孔与第一运动部、第二运动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分别设有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前端分别设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分别设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上设标准轴承,所述标准轴承通过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推送至第一探测横杆、第二探测横杆下方或收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台上对应第一探测横杆、第二探测横杆下方分别设轴承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带对应传送台入口处设挡板,输入带上方还设有限高杆,限高杆高度小于轴承高度。
CN202321174540.2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890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4540.2U CN219890333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4540.2U CN219890333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0333U true CN219890333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9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4540.2U Active CN219890333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0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1922B (zh) 法兰零件尺寸自动检测机
CN109404425B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CN110940275A (zh) 一种回转体内腔尺寸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9890333U (zh)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CN110813781A (zh) 针管检堵机构
CN106140647A (zh) 检测设备
CN101476865B (zh) 轴承外套圈防尘槽尺寸检测装置
CN213194638U (zh) 一种钢珠类零件直径批量检测装置
CN106979848B (zh) 一种长方体空腔工件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019945B (zh) 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窜动量及漏装检测设备
CN210614403U (zh) 一种轴承全自动外径检测机
CN219829720U (zh) 一种轴承尺寸检测装置
CN113419161A (zh) 一种射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9702709U (zh) 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
CN107814186B (zh) 一种用于气密性检测设备的送样机构
CN215878849U (zh) 一种水泵轴承的径向游隙自动测量装置
CN219531949U (zh) 一种光学调节装置
CN209840904U (zh) 一种轴承圈的厚度检测机构
CN211563732U (zh) 针管检堵机构
CN116511072A (zh) 一种多功能轴承检测机
CN211678840U (zh) 一种在线式转子换向器检测设备
CN214320936U (zh) 一种轮毂轴承配件自动检测设备
CN116273940B (zh) 一种轴承滚针直径自动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1217597U (zh) 一种自动去除次品的纸箱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17425715U (zh) 基于服装生产用金属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