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9620U - 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9620U
CN219889620U CN202321276240.5U CN202321276240U CN219889620U CN 219889620 U CN219889620 U CN 219889620U CN 202321276240 U CN202321276240 U CN 202321276240U CN 219889620 U CN219889620 U CN 219889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moke collecting
casing
collecting hood
sm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762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兰威
张舟
罗如锋
王�琦
胡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762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9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9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9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烟装置,包括机壳、可升降的集烟罩、设置在集烟罩底部的油盒,所述集烟罩露于机壳下方时,所述机壳内形成第一油路,第一油路由机壳的底板经过集烟罩的内部进入油盒,所述集烟罩隐于机壳内时,所述机壳内形成第二油路,第二油路由机壳的底板经过集烟罩的前方空间进入油盒。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集烟装置的油烟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油路路径较短能够提高排油效率,第二油路能够避免油滴落不精准的问题,提高了排油的适配性。

Description

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属于厨房电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某类集烟装置,其机壳内设有可以升降的集烟罩,在集烟罩底部设置油盒,在非工作状态下集烟罩隐于机壳内,在工作状态下集烟罩下降并露于机壳下方用于吸烟,工作状态或非工作状态下均需要将机壳内的油排放至油盒内。集烟罩在升降时尤其是下降至露于壳体下方时,集烟罩和机壳之间会出现间隙,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机壳内的油路中断,可能会导致油在间隙处滴落,从而影响到油排放至油盒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集烟装置,包括机壳、可升降的集烟罩、设置在集烟罩底部的油盒,所述集烟罩露于机壳下方时,所述机壳内形成第一油路,第一油路由机壳的底板经过集烟罩的内部进入油盒,所述集烟罩隐于机壳内时,所述机壳内形成第二油路,第二油路由机壳的底板经过集烟罩的前方空间进入油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内设有导油结构,所述集烟罩隐于机壳内时,所述导油结构用于引导油沿第二油路流动,和/或所述集烟罩露于机壳下方时,所述导油结构用于引导油沿第一油路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盒的顶面前部露出集烟罩的正面,并且设有漏油孔,所述第二油路经过漏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油结构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靠近集烟罩的边缘处,所述导油结构可以在集烟罩升降时转动,使得所述导油结构在集烟罩隐于机壳内时引导油沿第二油路流动、在集烟罩露于机壳下方时引导油沿第一油路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油结构具有远离集烟罩且转动连接在底板上的第一端部、靠近集烟罩的第二端部及位于导油结构顶部的导油面,所述集烟罩隐于机壳内所述导油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所述集烟罩露于机壳下方时所述导油结构处于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导油结构的第一端部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端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导油结构的第二端部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端部,并且第二端部所滴落的油能进入集烟罩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油结构设有弹性复位件,用于驱使导油结构转动复位至第二状态,所述集烟罩隐于机壳内时,集烟罩的正面支撑在导油结构的底部,使得导油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所述集烟罩露于机壳下方时,所述导油结构的第二端部位于集烟罩的顶部开口上方,或者所述导油结构的第二端部通过设置在集烟罩正面的缺口伸入集烟罩的内部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设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转动连接座,所述转动连接座上设有转轴,所述导油结构的第一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和两个转动连接座的转轴插接配合的插孔,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转轴和导油结构,或者,所述转动连接座上设有插孔,所述导油结构的第一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和两个转动连接座的插孔插接配合的转轴,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转轴和转动连接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油结构顶面的左右两侧高于导油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具有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的边缘向机壳内延伸形成有收口框,所述收口框靠近集烟罩的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封边,所述封边在位于导油结构上方位置设有出油结构,用于将底板上的油滴落在导油结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边在出油结构处设有断口,所述出油结构包括从封边断口两侧向底板外延伸出的侧面板、由收口框向外延伸出的底面板,两个侧面板和底面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侧面板之间的宽度沿油在出油结构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口框处设有油网板,所述油网板设有允许油烟进入机壳内的网孔。
一种油烟机,包括所述集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集烟罩隐于机壳内时,油盒距离底板较近,即直接从集烟罩的前方空间滴落并且精准地通过漏油孔进入油盒;集烟罩露于机壳的下方时,油滴落至集烟罩内并最终排入油盒,可以避免油从集烟罩和机壳的间隙处滴落至台面等情况,从而可以确保排油的正常化;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分别匹配集烟罩的两种不同位置状态,提高了排油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案例,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施案例的集烟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案例的集烟装置在侧视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案例的传动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施案例的传动组件在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案例中油烟上升路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案例中第一油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案例中第二油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案例中集烟罩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案例中导油结构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案例中导油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案例中油网板和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实施案例的集烟装置,参照图1、图2,包括机壳1、集烟罩2、挡烟板3。机壳1具有一个底板11,底板11上具有第一进烟口d1,该底板11可以设置成由后往前向上倾斜的斜面,也可以设置成水平面,挡烟板3设置在第一进烟口d1处并且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底板11上,挡烟板3的转动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第一进烟口d1,挡烟板3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一进烟口d1的前侧边处,使得挡烟板3打开后第一进烟口d1后,具有防止油烟外溢的拢烟作用。
机壳1在该底板11的后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敞口,集烟罩2设置在机壳1内并可以上下升降移动,集烟罩2设有第二进烟口d2,集烟罩2可以露于机壳下方,也可以隐于机壳1内。
机壳1内设有风机12,集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进烟口d1打开、第二进烟口d2露于机壳下方,风机启动使得油烟从第一进烟口d1和第二进烟口d2处被吸入到机壳1内,从而实现双吸烟模式。
机壳1内设有驱动器41、以及由驱动器41驱动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同时和集烟罩2、挡烟板3传动连接,在驱动器41的作用下,传动组件可以同步驱使挡烟板3转动、集烟罩2升降,使得挡烟板3打开第一进烟口d1、集烟罩2露于机壳下方,或者挡烟板3关闭第一进烟口d1、集烟罩2隐于机壳内,前者为集烟装置的工作状态,后者为集烟装置的停机状态。
在本实施案例中,挡烟板3、集烟罩2共用同一个驱动器41作为转动、升降的动力源,使用同一套传动组件用来驱动。
从生产制造成本的角度考虑,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挡烟板3、集烟罩2各自配置一套传动机构以及驱动器41,能够压缩生产制造的材料成本以及加工成本。
从产品精简化的角度考虑,相比于现有技术机壳内的两套传动机构,本实施案例设置的传动组件能够在结构上实现大幅度的精简化,结构的零部件组成越少,则运行时的故障率越低,因此本实施案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加稳定可靠的产品力。
从机壳内空间布局的角度考虑,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机壳内对两个驱动器以及两个传动机构进行空间布局,而在本实施案例中,只需对一个驱动器41以及一个传动组件进行空间布局,不仅节省了在机壳1内占据的空间,也有利于机壳1内其他零部件的位置以及空间布局,优化了机壳1内的总体空间布局。
从用户使用体验的角度考虑,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挡烟板的转动、集烟罩的升降需要单独操控,在本实施案例中,用户只需启动驱动器41即可同步驱动挡烟板3的转动以及集烟罩2的升降,操控更加方便,使得用户能够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参照图3、图4,对于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圆弧齿条42,其中单齿轮由驱动器41驱动,圆弧齿条42的一端连接挡烟板3,圆弧齿条42和齿轮组的其中一个齿轮啮合连接。在驱动器41的驱动下,齿轮组传动圆弧齿条42,驱使挡烟板3绕其转动轴线进行转动,从而能够打开第一进烟口d1或者关闭第一进烟口d1。
传动组件也可以使用单齿轮替代齿轮组,在这种实施方式下,驱动器41连接单齿轮的转轴,单齿轮和圆弧齿条42啮合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有技术关于挡烟板驱动的技术方案中,在机壳内设置连接挡烟板的伸缩推杆,伸缩推杆通过伸缩活动以及自身的转动从而能够驱使挡烟板转动,然而,挡烟板有着拢烟的需求,对于转动的最大角度有要求,即对伸缩推杆的原始长度以及最大伸出长度有要求,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机壳的内部需要在前后方向上具备相匹配的纵深空间用于装配伸缩推杆,从而导致集烟装置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较厚。
在本实施案例中,圆弧齿条42在传动挡烟板3的过程中,是绕着挡烟板3的转动轴线进行转动,并不依赖于前后方向的纵深空间,因此对于机壳1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没有特定要求,从而使得本实施案例的集烟装置,在整体上能够实现超薄化的结构设置,使得集烟装置所占据的空间能够得到大幅度的压缩。
对于传动组件用于传动集烟罩的部分,在本实施案例中,传动组件还包括直线齿条43,直线齿条43沿竖向延伸并且连接集烟罩2,在传动组件设置齿轮组的实施方式下,直线齿条43和齿轮组的另一个齿轮啮合连接,在传动组件设置单齿轮的实施方式下,直线齿条43和单齿轮啮合连接。本实施案例的传动组件,通过圆弧齿条42、直线齿条43和单齿轮或齿轮组啮合连接,在设置单个驱动器41的情况下,能够同步地驱使挡烟板3的转动、集烟罩2的升降。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机壳1内部需要设置纵深空间来安装伸缩推杆,使得机壳1的前后厚度较厚,挡烟板3不宜设置过大,以避免挡烟板3转动打开过程中有碰撞的风险,因此导致挡烟板3的大小设置受到了限制,即使得机壳1底板11上的第一进烟口d1的大小同样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机壳1底板11具有大面积的实面,使得烹饪时,油烟上升过程中一部分油烟直接进入第一进烟口d1,另一部分冲击到实面上再沿着实面进入第一进烟口d1,从而延长了油烟的上升路径导致吸烟效率不佳。
参照图3、图4并结合图5,在本实施案例中,基于圆弧齿条42传动挡烟板3的传动机制,使得机壳1的前后厚度可以设置地较薄,即实现了机壳1结构的超薄化,在此基础上,挡烟板3的大小不会受到限制,使得挡烟板3的面积基本和机壳1的底板11面积相同,继而使得第一进烟口d1能够基本覆盖了机壳1的底板11。在烹饪时,油烟上升过程中能够沿着竖直向上的最短路径直接进入到第一进烟口d1内,从而能够提高第一进烟口d1的进烟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一进烟口d1和第二进烟口d2在前后方向上被机壳1底板11上大面积的实面间隔开,因此挡烟板3在打开状态下基本只能对进入第一进烟口d1的油烟具有拢烟效果,对于进入第二进烟口d2的油烟的拢烟效果则微乎其微。而在本实施案例中,由于第一进烟口d1基本覆盖了机壳1的底板11,使得第一进烟口d1和第二进烟口d2在前后方向上相邻近,因此挡烟板3对于第一进烟口d1和第二进烟口d2都能够起到较好的拢烟效果,以进一步提高进烟效率,避免油烟逃逸。
继续参照图3、图4,在本实施案例中,传动组件设置的是双齿轮的齿轮组,具体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44和第二齿轮45,其中,第一齿轮44和圆弧齿条42啮合连接,第二齿轮45和直线齿条43啮合连接,驱动器41连接第一齿轮44或者第二齿轮45的转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一齿轮44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45,驱动器41连接第一齿轮44的转轴。由于第一齿轮44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45,使得第一齿轮44的转轴转速小于第二齿轮45的转轴,可以降低驱动器41的功率要求。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二齿轮45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44,驱动器41连接第二齿轮45的转轴。
在本实施案例中,第一齿轮44和第二齿轮45为上下位置关系,两者在前后方向上可以些许错开,仅需两者在整体上为上下位置关系即可。在这种设置方式下,使得啮合连接第一齿轮44的圆弧齿条42和挡烟板3转动轴线之间的间距最大化,即力臂最大化,能够降低圆弧齿条42推动挡烟板3的动力需求,从而降低对驱动器41的功率要求。
本实施案例的传动组件,通过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45的直径关系、位置关系的设置,能够降低对驱动器41的功率要求,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可以更为小型的型号类型,有利于机壳1内的空间布置。
在本实施案例中,第二齿轮45的宽度大于第一齿轮44,使得第一齿轮44和直线齿条43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以避免两者发生干涉。
传动组件外设置有壳体46,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单齿轮设置在壳体46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齿轮组设置在壳体46内。具体到本实施案例中,第一齿轮44和第二齿轮45设置在壳体46内,壳体46开设有第一开口46a以及第二开口46b,其中第一齿轮44的部分露出第一开口46a和圆弧齿条42啮合连接,第二齿轮45的部分露出第二开口46b和直线齿条43啮合连接。壳体46将第一齿轮44和第二齿轮45罩盖,可以减少两者所沾染的油污,从而具有较好的防油性能。
在本实施案例中,壳体46包括第一半壳461和第二半壳462,两者拼合成壳体46。其中,第二半壳462设有连接耳4621,连接耳4621连接在机壳1的内侧面上。
在本实施案例中,驱动器41设置为电机,电机安装固定在壳体46上。
在本实施案例中,挡烟板3的一侧边设有转动连接在机壳1上的转动连接件31,另一侧边连接圆弧齿条42。由于圆弧齿条42在传动过程中是绕着挡烟板3的转动轴线转动的,圆弧齿条42对于挡烟板3的作用力始终是垂直于其板面的,圆弧齿条42不仅起到了推动挡烟板3转动的作用,而且在挡烟板3打开后起到了对挡烟板3的支撑作用,因此挡烟板3只需配置有转动连接件31以匹配其转动即可。而在现有技术中,基于伸缩推杆对挡烟板3的作用方式,挡烟板3还需再配置一个支撑臂结构用于支撑挡烟板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案例在结构上更加精简。
圆弧齿条42的咬齿形成在其外弧面上,圆弧齿条42至少一侧设有台阶结构421,台阶结构421沿着圆弧齿条的延伸方向所延伸,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台阶结构421可以和但齿轮的侧面相抵,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台阶结构421可以和齿轮组的对应的齿轮侧面相抵。具体到本实施案例中,台阶结构421可以和第一齿轮44的侧面抵接,从而起到限制圆弧齿条42和第一齿轮44的轴向相对位移,从而能够避免圆弧齿条42和第一齿轮44出现啮合打滑的情况发生,在本实施案例中,圆弧齿条42仅在远离连接件31的一侧设有台阶结构421,也可以在圆弧齿条42的另一侧设置台阶结构421,或者在圆弧齿条42的两侧均设置台阶结构421。圆弧齿条4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422,连接座422连接在挡烟板3的内表面上。
参照图1、图2、图5,对于集烟罩2,在本实施案例中,集烟罩2的正面设置有集烟槽21,集烟槽21的槽口形成了第二进烟口d2。集烟槽21在其上槽壁上开设有连通集烟罩2内外的第三进烟口d3,进入集烟槽21的油烟再通过第三进烟口d3进入到集烟罩2内,使得集烟罩2具有较好的拢烟效果。另外,第三进烟口d3设置在集烟槽21的上槽壁上,使得用户在烹饪时不会观察到,使得集烟罩2整体上较为美观。
参照图2,在本实施案例中,机壳1内设有竖向延伸的滑轨51,集烟罩2上设有至少一个滑动连接在滑轨51上的滑动连接件52,使得集烟罩2可以沿着机壳1上下升降移动,滑动连接件52可以设置单个,那么单个滑动连接件52则需具备一定的长度,也可以设置多个,竖向间隔开布置。另外,也可以将滑轨51设置在集烟罩2上,将滑动连接件52设置在机壳1上。
在本实施案例中,滑轨51、滑动连接件52分别设置在机壳1的内侧面、集烟罩2的外侧面,使得滑轨51和滑动连接件52不在机壳1内的前后方向上占用空间,从而支撑机壳1的结构能够超薄化。
对于滑轨51和滑动连接件52的具体滑动连接方式,在本实施案例中,滑轨5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511,滑动连接件52设为卡嵌在滑槽511内。
参照图6和图7并结合图1,在本实施案例中,集烟罩2的底部设有油盒7,油盒7用于收集由于吸烟在集烟装置内所形成的油,集烟罩2露于机壳1下方时,机壳1内的油由经过集烟罩2的内部进入油盒7,即形成第一油路r1。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时,机壳1内的油经过集烟罩2的前方空间进入油盒7,即形成第二油路r2。
在本实施案例中,机壳1内靠近集烟罩2处设有导油结构6,导油结构6用于引机壳1内的油流动并滴落。导油结构6在集烟罩2升降过程中可以转动,从而改变油的流动路径,使得集烟罩2露于机壳1下方时,油从导油结构6上滴落,进入集烟罩2的内部,最终进入油盒7;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时,油从导油结构6上滴落,经过集烟罩2的前方空间,最终进入油盒7。
在本实施案例中,油盒7的顶部前侧露出集烟罩2的正面,并且设有漏油孔71,集烟罩2隐于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时,油在集烟罩2的前方空间滴落,并且通过漏油孔71进入油盒7。
在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时,油盒7距离底板11较近,因此油可以直接从集烟罩2的前方空间滴落并且精准地通过漏油孔71进入油盒7,能够提高排油效率,然而在集烟罩2下降并且露于机壳1的下方时,在集烟罩2和机壳1存在间隙的情况下,由于更改了油路,油滴落至集烟罩2内,使得能够最终排入油盒7。
通过导油结构6的设置,可以根据集烟罩2的不同位置(位于机壳1下方、隐于机壳1内)改变油的流动路径,并形成了第一油路r1和第二油路r2,以匹配集烟装置在工作状态、停机状态下两种排油方式,这两种排油方式共有一个油盒7。
参照图8-12,在本实施案例中,导油结构6具有远离集烟罩2的第一端部61、靠近集烟罩2的第二端部62、位于导油结构6顶部的导油面63,其中第一端部61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底板11靠近集烟罩2的边缘处,导油结构6可以上下转动,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时,导油结构6处于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导油结构6的第一端部61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端部62,使得导油面63上的油朝第一端部61流动,并从第一端部61滴落至底板11上,然后油在底板11上流动,在集烟罩2的前方空间滴落,通过漏油孔71最终进入油盒7。集烟罩2下降并露于机壳1下方时,导油结构6处于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导油结构6转动使得第二端部62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端部61,并且第二端部62伸入至集烟罩2的内部空间,使得导油面63上的油超第二端部62流动,并从第二端部62滴落进入集烟罩2内,最终进入油盒7。
在本实施案例中,导油结构6设置有弹性复位件64,在弹性复位件64的弹力作用下,能够驱使导油结构6转动复位至第一状态,即引导油滴入集烟罩2的状态,第二端部62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端部61。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时,集烟罩2的正面支撑在导油结构6的底部,使得导油结构6的第一端部61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端部62,在本实施案例中,由于集烟罩2的正面设有集烟槽21,集烟槽21的槽口下沿支撑在导油结构6的底面上,从而使得油能够从第一端部61滴落,并通过漏油孔71进入油盒7。当集烟罩2下降时,导油结构6失去集烟槽21的槽口下沿的支撑作用,在弹性复位件64的弹力作用下导油结构6转动复位,直至集烟槽21的槽口上沿抵在导油结构6的顶面即导油面63上,使得导油结构6转动并且第二端部62贴于集烟罩2的正面并发生相对滑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下,集烟罩2的正面设置有缺口22,第二端部62沿集烟罩2的正面滑动,直至第二端部62滑动至缺口22处,导油结构6在弹性复位件64的弹力作用下,导油结构6转动复位,第二端部62通过缺口22伸入到集烟罩2的内部空间,使得油能够从第二端部62滴落至集烟罩2的内部空间,这种实施方式通常用于集烟罩2半打开状态,即没有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应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二端部62滑动至集烟罩2的顶部开口上方,在弹性复位件64的弹力作用下,导油结构6转动复位,使得油同样能够从第二端部62滴落至集烟罩2的内部空间,这种实施方式用于集烟罩2全打开状态,即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应用。
在本实施案例中,机壳1的底板11设有两个间隔开的转动连接座65,转动连接座65上设有转轴651,导油结构6的第一端部6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和转轴651插接配合的插孔652,使得导油结构6能够绕转轴651转动。
在本实施案例中,其中一个转动连接座65装配弹性复位件64,或者两个转动连接座65都装配弹性复位件64,弹性复位件64设为涡卷弹簧,转动连接座65设有容纳涡卷弹簧的空间65a、以及允许涡卷弹簧伸出的开口65b,涡卷弹簧套于转轴651外,其一端连接转轴651,另一端通过开口65b伸出转动连接座65,并且连接导油结构6。将弹性复位件64设为涡卷弹簧,使得导油结构6在复位状态下沿两个方向转动均能够在弹性复位件64的作用下复位,从而满足本实施案例对于导油结构6的转动需求。
导油结构6顶面的左右两侧高于导油面63,从而能够防止油出现侧漏的情况。在本实施案例中,导油结构6顶面在其左右两侧设有堤面631,两个堤面631之间的部分为导油面63,堤面631高于导油面63从而防止侧漏。
在本实施案例中,底板11具有镂空区域,镂空区域的边缘向机壳1内延伸形成有收口框111,收口框111靠近集烟罩2的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封边112,封边112防止油滴落,封边112在位于导油结构6上方的位置设有出油结构113,油沿着封边112流动,并从出油结构113滴落至导油结构6上。
在本实施案例中,封边112在出油结构113处设有断口,出油结构113包括从封边112的断口两侧向外延伸出的侧面板1131、由收口框111向外延伸出并且和两个侧板1131连接的底面板1132,两个侧面板1131和底面板1132形成了导油槽,两个侧面板1131的宽度沿油在出油结构113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即导油槽的槽宽沿出油方向逐渐减小,具有汇集油的作用。
在本实施案例中,收口框111处设有油网板13,油网板13设有网孔131用于允许油烟进入壳体1内,油网板13能够起到引导油流向封边112边缘并滴落至导油结构6上。油网板13采用柔性硅胶材料热压或注塑成网状镂空形状,表面喷涂疏油层使其具有更好的导油效果。
在本实施案例中,收口框111上设有多个安装柱114,油网板13贴于收口框111上,油网板13的边缘处在对应安装柱114的部位设有安装孔132,安装柱114穿过安装孔132固定安装油网板13,安装柱114使用弹性材质,例如硅胶材质,口径略微大于安装孔132,穿过安装柱132后实现紧固,即使得安装柱114和安装孔132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案例中,收口框111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115,油网板13的边缘处在对应定位槽115的部位设有限位磁吸件133,通过限位磁吸件133和定位槽115的磁吸能够在安装油网板13时精准定位。另外,限位磁吸件133嵌设在油网板13的内部,起到对限位磁吸件133的保护作用,以免其脱落。
实施案例2:
一种油烟机,包括集烟装置,集烟装置如实施案例1所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案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案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案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可升降的集烟罩(2)、设置在集烟罩(2)底部的油盒(7),所述集烟罩(2)露于机壳(1)下方时,所述机壳(1)内形成第一油路(r1),第一油路(r1)由机壳(1)的底板(11)经过集烟罩(2)的内部进入油盒(7),所述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时,所述机壳(1)内形成第二油路(r2),第二油路(r2)由机壳(1)的底板(11)经过集烟罩(2)的前方空间进入油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设有导油结构(6),所述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时,所述导油结构(6)用于引导油沿第二油路(r2)流动;和/或,所述集烟罩(2)露于机壳(1)下方时,所述导油结构(6)用于引导油沿第一油路(r1)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盒(7)的顶面前部露出集烟罩(2)的正面,并且设有漏油孔(71),所述第二油路(r2)经过漏油孔(7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结构(6)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1)靠近集烟罩(2)的边缘处,所述导油结构(6)可以在集烟罩(2)升降时转动,使得所述导油结构(6)在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时引导油沿第二油路(r2)流动、在集烟罩(2)露于机壳(1)下方时引导油沿第一油路(r1)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结构(6)具有远离集烟罩(2)且转动连接在底板(11)上的第一端部(61)、靠近集烟罩(2)的第二端部(62)及位于导油结构(6)顶部的导油面(63),所述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所述导油结构(6)处于第一状态,所述集烟罩(2)露于机壳(1)下方时所述导油结构(6)处于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导油结构(6)的第一端部(61)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端部(62),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导油结构(6)的第二端部(62)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端部(61),并且第二端部(62)所滴落的油能进入集烟罩(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结构(6)设有弹性复位件(64),用于驱使导油结构(6)转动复位至第二状态,所述集烟罩(2)隐于机壳(1)内时,集烟罩(2)的正面支撑在导油结构(6)的底部,使得导油结构(6)处于第一状态,所述集烟罩(2)露于机壳(1)下方时,所述导油结构(6)的第二端部(62)位于集烟罩(2)的顶部开口上方,或者所述导油结构(6)的第二端部(62)通过设置在集烟罩(2)正面的缺口(22)伸入集烟罩(2)的内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设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转动连接座(65),所述转动连接座(65)上设有转轴(651),所述导油结构(6)的第一端部(61)的两侧分别设有和两个转动连接座(65)的转轴(651)插接配合的插孔(652),所述弹性复位件(64)连接转轴(651)和导油结构(6);或者,所述转动连接座(65)上设有插孔(652),所述导油结构(6)的第一端部(61)的两侧分别设有和两个转动连接座(65)的插孔(652)插接配合的转轴(651),所述弹性复位件(64)连接转轴(651)和转动连接座(6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结构(6)顶面的左右两侧高于导油面(63)。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具有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的边缘向机壳(1)内延伸形成有收口框(111),所述收口框(111)靠近集烟罩(2)的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封边(112),所述封边(112)在位于导油结构(6)上方位置设有出油结构(113),用于将底板(11)上的油滴落在导油结构(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112)在出油结构(113)处设有断口,所述出油结构(113)包括从封边(112)的断口两侧向底板(11)外延伸出的侧面板(1131)、及由收口框(111)向外延伸出的底面板(1132),两个侧面板(1131)和底面板(1132)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面板(1131)之间的宽度沿油在出油结构(113)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框(111)处设有油网板(13),所述油网板(13)设有允许油烟进入机壳(1)内的网孔(131)。
13.一种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集烟装置。
CN202321276240.5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 Active CN219889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6240.5U CN219889620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6240.5U CN219889620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9620U true CN219889620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4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76240.5U Active CN219889620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96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93860B (zh) 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
KR20100051956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9889620U (zh) 一种集烟装置以及油烟机
CN110594814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1084240U (zh) 一种空调用出风装置及包含其的空调
CN112902250A (zh) 一种进风组件及应用有该进风组件的吸油烟机
CN110925836A (zh) 面板组件、机箱及油烟净化装置
CN111750399B (zh) 吸油烟机
CN21437059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210425178U (zh) 一种双进风抽油烟机
CN220506843U (zh) 吸油烟机
CN212408789U (zh) 吸油烟机
CN113390116A (zh) 一种顶吸式吸油烟机的运动机构
CN216769543U (zh) 集烟罩及台式油烟机
CN220135550U (zh) 顶侧双吸式吸油烟机
CN220958579U (zh) 吸油烟机
KR20100086831A (ko) 공기조화기
CN220541190U (zh) 吸油烟机
CN220551985U (zh) 吸油烟机
CN219828930U (zh) 吸油烟机
CN220379731U (zh) 一种控制组件驱动装置和厨电设备
CN216844817U (zh) 一种带双油网的翻板式吸油烟机
CN216984572U (zh) 一种蒸制烹饪装置的排气结构及蒸箱
CN220541189U (zh) 吸油烟机
CN220958612U (zh) 一种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