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1306U - 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1306U
CN219881306U CN202321437023.XU CN202321437023U CN219881306U CN 219881306 U CN219881306 U CN 219881306U CN 202321437023 U CN202321437023 U CN 202321437023U CN 219881306 U CN219881306 U CN 219881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diesel engine
punch
profiling
chai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70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传范
申建中
张众
肖方健
胡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Yuchen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Yuchen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Yuchen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Yuchen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70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1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1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1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包括芯轴、第一顶杆、用于使柴油机链轮脱模的第二顶杆、第三顶杆、压型外上冲、位于压型外上冲下方并与压型外上冲同轴的压型外下冲、套设在压型外下冲外侧的压型阴模、套设在压型阴模外侧的下一冲模具、固定设置于压型外下冲下部的第一导向柱和固定设置于第一导向柱下部的下二冲模具。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生产效率高,设计的脱模结构有效解决了柴油机链轮脱模易卡死的问题,同时设置在下冲模具内的限位块保证了模具定位的准确性,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柴油机链轮制造生产中,很多厂商会采用粉末冶金的方式来制得柴油机链轮,这种制造方式具有节约金属材料,降低产品成本的优点,同时制得的产品纯度高,且粉末冶金法能保证材料成分配比的正确性和均匀性。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在粉末冶金压铸机完成柴油机链轮的压铸成型后由于柴油机链轮上具有不对称分布的凸起柱体,故在脱模时易发生柴油机链轮倾斜与模具卡死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易损坏模具。因此提出了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设置有与柴油机链轮凸起柱体相对接的顶杆,并在柴油机链轮上增加了用于辅助脱模的脱模凸柱,这避免了柴油机链轮在脱模时发生倾斜卡死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包括芯轴、第一顶杆、用于使柴油机链轮脱模的第二顶杆、第三顶杆、压型外上冲、位于压型外上冲下方并与压型外上冲同轴的压型外下冲、套设在压型外下冲外侧的压型阴模、套设在压型阴模外侧的下一冲模具、固定设置于压型外下冲下部的第一导向柱、固定设置于第一导向柱下部的下二冲模具、设置于下二冲模具下方的下三冲模具、端部插接于下二冲模具内底部固定设置于下三冲模具上部的第二导向柱和固定设置于压铸机上位于下三冲模具中心孔位置的推进气缸,所述下一冲模具包括套设在压型阴模外侧的下一冲模具本体和设置于下一冲模具本体下方用于限制压型阴模位移的限位块,所述芯轴、第一顶杆和第三顶杆均穿过第二导向柱、下二冲模具、第一导向柱和压型外下冲,所述第二顶杆穿过下二冲模具、第一导向柱和压型外下冲,所述芯轴、第一顶杆和第三顶杆底端均固定设置在推进气缸上,所述第二顶杆固定设置在第二导向柱上部,所述柴油机链轮为上凹下凸的结构。在粉末冶金压铸机的模具中安装有与柴油机链轮结构相对应的顶杆,不光可以保证柴油机链轮的成型质量,同时可以高效完成柴油机链轮的完整脱模,避免柴油机链轮脱模时发生卡死,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通过在粉末冶金压铸机上安装限制压型阴模位移的限位块可以帮助确保压型阴模的准确定位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开模时,下一冲模具会由于惯性下降一段距离,这极易带动压型阴模冲撞下方模具而对两者产生损伤,故该限位块也起到了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压型外上冲包括设置于压型外上冲端部侧面的上齿腔、开设于压型外上冲中心位置的上芯轴孔、开设于压型外上冲内的上第三顶杆孔和开设于压型外上冲内的上第一顶杆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型外下冲包括设置于压型外下冲端部侧面的下齿腔、开设于压型外下冲中心位置的下芯轴孔、开设于压型外下冲内的下第二顶杆孔、开设于压型外下冲内的下第三顶杆孔和开设于压型外下冲内的下第一顶杆孔,所述下齿腔与上齿腔对接,所述下第三顶杆孔与上第三顶杆孔同轴,所述下第一顶杆孔与上第一顶杆孔同轴,所述下芯轴孔与上芯轴孔同轴,所述下齿腔与上齿腔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柴油机链轮包括开设于柴油机链轮中心位置的中心孔、固定设置于柴油机链轮凹陷区域上的工艺凸柱、固定设置于柴油机链轮凹陷区域上用于辅助柴油机链轮脱模的脱模凸柱、开设于柴油机链轮凹陷区域上的第一工艺孔和开设于柴油机链轮齿圈上的第二工艺孔,所述工艺凸柱和脱模凸柱均与柴油机链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工艺凸柱数量为1个,所述脱模凸柱数量为2个且与工艺凸柱共同按圆周均匀分布,第一工艺孔数量均为3个且按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工艺孔数量为2个且对称分布于柴油机链轮上。在柴油机链轮上设计3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凸柱,使得柴油机链轮在压铸完成后可以顺利地从模具中脱出,避免柴油机链轮与模具间发生卡死。脱模凸柱的功能仅是用于辅助脱模,故需在烧结工序前去除;由于在烧结工序前脱模凸柱还未与柴油机链轮牢固连接,故脱模凸柱可以被较轻松地去除且不影响柴油机链轮的设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杆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顶杆和第三顶杆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在粉末冶金压铸机的模具中安装有与柴油机链轮结构相对应的顶杆,不光可以保证柴油机链轮的成型质量,同时可以高效完成柴油机链轮的完整脱模,避免柴油机链轮脱模时发生卡死,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2、通过在粉末冶金压铸机上安装限制压型阴模位移的限位块可以帮助确保压型阴模的准确定位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开模时,下一冲模具会由于惯性下降一段距离,这极易带动压型阴模冲撞下方模具而对两者产生损伤,故该限位块也起到了防护作用。
3、在柴油机链轮上设计3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凸柱,使得柴油机链轮在压铸完成后可以顺利地从模具中脱出,避免柴油机链轮与模具间发生卡死。脱模凸柱的功能仅是用于辅助脱模,故需在烧结工序前去除;由于在烧结工序前脱模凸柱还未与柴油机链轮牢固连接,故脱模凸柱可以被较轻松地去除且不影响柴油机链轮的设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生产效率高,设计的脱模结构有效解决了柴油机链轮脱模易卡死的问题,同时设置在下冲模具内的限位块保证了模具定位的准确性,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中压型外上冲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中压型外上冲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中压型外下冲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中压型外下冲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中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中柴油机链轮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中柴油机链轮的俯视图。
图中,1-压型阴模;2-压型外上冲;201-上齿腔;202-上芯轴孔;203-上第三顶杆孔;204-上第一顶杆孔;4-压型外下冲;401-下齿腔;402-下芯轴孔;403-下第二顶杆孔;404-下第三顶杆孔;405-下第一顶杆孔;6-下一冲模具;7-第一导向柱;8-下二冲模具;9-第一顶杆;10-第二顶杆;11-第三顶杆;12-芯轴;13-下三冲模具;14-下一冲模具本体;15-限位块;16-柴油机链轮;1601-工艺凸柱;1602-中心孔;1603-第一工艺孔;1604-第二工艺孔;1605-脱模凸柱;17-推进气缸;18-第二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6所示,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16脱模装置,包括芯轴12、第一顶杆9、用于使柴油机链轮16脱模的第二顶杆10、第三顶杆11、压型外上冲2、位于压型外上冲2下方并与压型外上冲2同轴的压型外下冲4、套设在压型外下冲4外侧的压型阴模1、套设在压型阴模1外侧的下一冲模具6、固定设置于压型外下冲4下部的第一导向柱7、用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柱7下部的下二冲模具8、设置于下二冲模具8下方的下三冲模具13、端部插接于下二冲模具8中心孔1602内且底部用螺栓固定设置于下三冲模具13上部的第二导向柱18和固定设置于压铸机上位于下三冲模具13中心孔1602位置的推进气缸17,下一冲模具6包括套设在压型阴模1外侧的下一冲模具本体14和设置于下一冲模具本体14下方用于限制压型阴模1位移的限位块15,芯轴12、第一顶杆9和第三顶杆11均穿过第二导向柱18、下二冲模具8、第一导向柱7和压型外下冲4,第二顶杆10穿过下二冲模具8、第一导向柱7和压型外下冲4,芯轴12、第一顶杆9和第三顶杆11底端均固定设置在推进气缸17上,第二顶杆10固定设置在第二导向柱18上部。第一顶杆9数量为2个,第二顶杆10和第三顶杆11数量均为3个。柴油机链轮16为上凹下凸的结构。在粉末冶金压铸机的模具中安装有与柴油机链轮16结构相对应的顶杆,不光可以保证柴油机链轮16的成型质量,同时可以高效完成柴油机链轮16的完整脱模,避免柴油机链轮16脱模时发生卡死,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通过在粉末冶金压铸机上安装限制压型阴模1位移的限位块15可以帮助确保压型阴模1的准确定位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开模时,下一冲模具6会由于惯性下降一段距离,这极易带动压型阴模1冲撞下方模具而对两者产生损伤,故该限位块15也起到了防护作用。
压型外上冲2包括设置于压型外上冲2端部侧面的上齿腔201、开设于压型外上冲2中心位置的上芯轴孔202、开设于压型外上冲2内的上第三顶杆孔203和开设于压型外上冲2内的上第一顶杆孔204。压型外下冲4包括设置于压型外下冲4端部侧面的下齿腔401、开设于压型外下冲4中心位置的下芯轴孔402、开设于压型外下冲4内的下第二顶杆孔403、开设于压型外下冲4内的下第三顶杆孔404和开设于压型外下冲4内的下第一顶杆孔405,下齿腔401与上齿腔201对接,下第三顶杆孔404与上第三顶杆孔203同轴,下第一顶杆孔405与上第一顶杆孔204同轴,下芯轴孔402与上芯轴孔202同轴,下齿腔401与上齿腔201结构相同。
参照图7和图8所示,柴油机链轮16包括开设于柴油机链轮16中心位置的中心孔1602、固定设置于柴油机链轮16凹陷区域上的工艺凸柱1601、固定设置于柴油机链轮16凹陷区域上用于辅助柴油机链轮16脱模的脱模凸柱1605、开设于柴油机链轮16凹陷区域上的第一工艺孔1603和开设于柴油机链轮16齿圈上的第二工艺孔1604,工艺凸柱1601和脱模凸柱1605均与柴油机链轮16为一体式结构,工艺凸柱1601数量为1个,脱模凸柱1605数量为2个且与工艺凸柱1601共同按圆周均匀分布,第一工艺孔1603数量均为3个且按圆周均匀分布,第二工艺孔1604数量为2个且对称分布于柴油机链轮16上。在柴油机链轮16上设计3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凸柱,使得柴油机链轮16在压铸完成后可以顺利地从模具中脱出,避免柴油机链轮16与模具间发生卡死。脱模凸柱1605的功能仅是用于辅助脱模,故需在烧结工序前去除;由于在烧结工序前脱模凸柱1605还未与柴油机链轮16牢固连接,故脱模凸柱1605可以被较轻松地去除且不影响柴油机链轮16的设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限位块15由气缸驱动下降,同时压型阴模1也会随着限位块15下降直至压型阴模1底部承靠在第一导向柱7顶部,使得压型阴模1保持固定位置;接着由气缸驱动下一冲模具本体14使其上升,直至顶部与压型外下冲4上的下齿腔401顶部持平。随后推进气缸17推动芯轴12、第一顶杆9和第三顶杆11上升,使得芯轴12、第一顶杆9和第三顶杆11的端部超出压型外下冲4的顶部;然后下一冲模具本体14继续上升直至顶部与芯轴12顶部持平,这便在下模处形成了一个腔体。待完成上述动作后,送粉装置将冶金粉末灌装入腔体内,接着压型外上冲2下压,在压型外上冲2、压型外下冲4和压型阴模1间形成柴油机链轮16成型腔体。在压铸2s后,下一冲模具本体14下降露出压型外上冲2和压型外下冲4的齿腔,同时限位块15上升并支撑住压型阴模1,使压型阴模1不会因下一冲模具本体14的突然下降而产生向下的冲击,导致与第一导向柱7冲撞引起模具损坏偏移。在压型外上冲2和压型外下冲4保压2s后推进气缸17控制芯轴12、第一顶杆9和第三顶杆11下降,同时压型外上冲2也开始上升;接着由气缸驱动下三冲模具13上升,同时带动第二导向柱18上升,而位于第二导向柱18顶部的第二顶杆10也随之上升直至把柴油机链轮16从模具中顶出,同时限位块15也会把压型阴模1拖起,使其与第一导向柱7产生小间隔。取走柴油机链轮16后,下三冲模具13下降,接着循环以上过程。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12)、第一顶杆(9)、用于使柴油机链轮(16)脱模的第二顶杆(10)、第三顶杆(11)、压型外上冲(2)、位于压型外上冲(2)下方并与压型外上冲(2)同轴的压型外下冲(4)、套设在压型外下冲(4)外侧的压型阴模(1)、套设在压型阴模(1)外侧的下一冲模具(6)、固定设置于压型外下冲(4)下部的第一导向柱(7)、固定设置于第一导向柱(7)下部的下二冲模具(8)、设置于下二冲模具(8)下方的下三冲模具(13)、端部插接于下二冲模具(8)内底部固定设置于下三冲模具(13)上部的第二导向柱(18)和固定设置于压铸机上位于下三冲模具(13)中心孔位置的推进气缸(17),所述下一冲模具(6)包括套设在压型阴模(1)外侧的下一冲模具本体(14)和设置于下一冲模具本体(14)下方用于限制压型阴模(1)位移的限位块(15),所述芯轴(12)、第一顶杆(9)和第三顶杆(11)均穿过第二导向柱(18)、下二冲模具(8)、第一导向柱(7)和压型外下冲(4),所述第二顶杆(10)穿过下二冲模具(8)、第一导向柱(7)和压型外下冲(4),所述芯轴(12)、第一顶杆(9)和第三顶杆(11)底端均固定设置在推进气缸(17)上,所述第二顶杆(10)固定设置在第二导向柱(18)上部,所述柴油机链轮(16)为上凹下凸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外上冲(2)包括设置于压型外上冲(2)端部侧面的上齿腔(201)、开设于压型外上冲(2)中心位置的上芯轴孔(202)、开设于压型外上冲(2)内的上第三顶杆孔(203)和开设于压型外上冲(2)内的上第一顶杆孔(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外下冲(4)包括设置于压型外下冲(4)端部侧面的下齿腔(401)、开设于压型外下冲(4)中心位置的下芯轴孔(402)、开设于压型外下冲(4)内的下第二顶杆孔(403)、开设于压型外下冲(4)内的下第三顶杆孔(404)和开设于压型外下冲(4)内的下第一顶杆孔(405),所述下齿腔(401)与上齿腔(201)对接,所述下第三顶杆孔(404)与上第三顶杆孔(203)同轴,所述下第一顶杆孔(405)与上第一顶杆孔(204)同轴,所述下芯轴孔(402)与上芯轴孔(202)同轴,所述下齿腔(401)与上齿腔(201)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链轮(16)包括开设于柴油机链轮(16)中心位置的中心孔(1602)、固定设置于柴油机链轮(16)凹陷区域上的工艺凸柱(1601)、固定设置于柴油机链轮(16)凹陷区域上用于辅助柴油机链轮(16)脱模的脱模凸柱(1605)、开设于柴油机链轮(16)凹陷区域上的第一工艺孔(1603)和开设于柴油机链轮(16)齿圈上的第二工艺孔(1604),所述工艺凸柱(1601)和脱模凸柱(1605)均与柴油机链轮(16)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工艺凸柱(1601)数量为1个,所述脱模凸柱(1605)数量为2个且与工艺凸柱(1601)共同按圆周均匀分布,第一工艺孔(1603)数量均为3个且按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工艺孔(1604)数量为2个且对称分布于柴油机链轮(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9)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顶杆(10)和第三顶杆(11)数量均为3个。
CN202321437023.X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 Active CN219881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7023.XU CN219881306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7023.XU CN219881306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1306U true CN219881306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7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7023.XU Active CN219881306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1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1390A (zh) 一种汽车用套筒的冷镦成型方法及套筒成型的模具结构
CN104668416B (zh) 螺栓头部深孔的冷镦成形方法
CN219881306U (zh) 一种高稳定性柴油机链轮脱模装置
CN114029471A (zh) 一种浇铸模具及浇铸方法
CN205304518U (zh) 一种混合励磁爪极的分块式凹模整形装置
CN201394906Y (zh) 用于制备工程塑料离合器外罩的成型模具
CN111468659A (zh) 一种电机壳体成形模具
CN208116566U (zh) 一种收割机链轮模具
CN205929352U (zh) 一种自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0202752A (zh) 一种螺纹杯模具的顶出结构以及顶出流程
CN216329840U (zh) 一种斜齿轮产品注塑模具
CN220444955U (zh) 一种轴套锻件生产用闭式复合锻压模具
CN215550520U (zh) 一种带弹块机构的模具
CN217831755U (zh) 内环冷蜡芯成型模具
CN217098709U (zh) 一种轴向抽芯脱模式模具
CN210231246U (zh) 一种向心推力轴承外圈连续模具
CN210387408U (zh) 具有上下模顶出机构的锻造模具
CN219292754U (zh) 一种粉末冶金填料模具
CN114082947B (zh) 粉末成型装置及粉末成型方法
CN209664079U (zh) 锻造铝合金摩托车轮冲孔模具
CN220970757U (zh) 一种钼铼合金管材制备用模具
CN209753681U (zh) 一种反挤压凸模
CN212857662U (zh) 一种双排射砂装置
CN219650450U (zh) 一种注塑成型脱模装置
CN217617311U (zh) 一种波形链式插座端子制作的模具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