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6970U - 一种减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6970U
CN219866970U CN202320209238.XU CN202320209238U CN219866970U CN 219866970 U CN219866970 U CN 219866970U CN 202320209238 U CN202320209238 U CN 202320209238U CN 219866970 U CN219866970 U CN 219866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od
damping
shock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92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利光
余丽丽
戴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ce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c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ce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c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92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6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6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6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支架,涉及减震支架的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包括放置架,放置架顶端相对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立杆,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设有柔性弧板,立杆的中心位置处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缓震弹簧,放置架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阻尼杆,阻尼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阻尼块,阻尼杆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缓震弹簧;滑杆在柔性弧板受到外力挤压时,在立杆内部滑动且第一缓震弹簧收缩,对柔性弧板受到的挤压力缓冲,阻尼块与阻尼杆的相互结合下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将冲击力转换成热量,再通过第二缓震弹簧进行更进一步的缓冲。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支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而发动机支架是用来连接和支撑发动机的重要结构。
如公开号为:CN214450240U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支架”提出的传统的一种减震支架只能对发动机进行纵向的缓震,虽然通过设置的减震橡胶垫和减震球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无法对发动机横向缓震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变化会产生一定的磨损逐渐老化,从而导致缓震橡胶垫的缓震效果逐渐变差,且部分采用橡胶垫进行缓震无法达到理想的缓震效果,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减震支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无法对发动机进行横向的缓震,使得减震支架的减震效果不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支架,包括放置架和缓冲架,所述放置架顶端相对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立杆,两个所述立杆相对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有柔性弧板,所述柔性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立杆的中心位置处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缓震弹簧,所述第一缓震弹簧的一侧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阻尼块,所述阻尼杆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缓震弹簧。
优选地,所述阻尼块的内部通过内外螺纹相配合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侧均与第二滑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阻尼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板。
优选地,所述缓冲架内部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缓冲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与放置架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架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筒,所述滑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阻尼套,所述滑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筒的表面套设有第三缓震弹簧,所述滑筒的表面开设有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放置架底端相对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架,两个所述缓冲架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顶端对称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之间转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第三滑槽内部远离第二连接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缓震弹簧,所述第四缓震弹簧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设置的滑杆在柔性弧板受到外力挤压时,在立杆的内部滑动且第一缓震弹簧逐渐收缩,对柔性弧板受到的挤压力缓冲,阻尼块与阻尼杆的相互结合下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将冲击力转换成热量,再通过第二缓震弹簧进行更进一步的缓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放置架;2、立杆;3、第一滑杆;4、第一滑槽;5、柔性弧板;6、第一缓震弹簧;7、连接块;8、夹板;9、第二滑槽;10、阻尼块;11、阻尼杆;12、第二缓震弹簧;13、螺纹杆;14、缓冲架;15、放置板;16、移动块;17、限位槽;18、滑筒;19、第三缓震弹簧;20、排气孔;21、第二滑杆;22、横杆;23、第一连接架;24、第三滑槽;25、第二连接架;26、缓冲杆;27、第四缓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支架,包括放置架1和缓冲架14,放置架1顶端相对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立杆2,两个立杆2相对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设有柔性弧板5,柔性弧板5砸死受到外界的挤压力时在滑块的作用下顺着第一滑槽4进行形状的改变,柔性弧板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连接块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板8,夹板8对放置板15表面的发动机进行固定,立杆2的中心位置处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3,第一滑杆3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缓震弹簧6,在柔性弧板5受到外界的挤压力时第一滑杆3顺着立杆2进行滑动,此时第一缓震弹簧6收缩对柔性弧板5受到的压力进行分散,第一缓震弹簧6的一侧与立杆2固定连接,放置架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9,第二滑槽9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阻尼杆11,阻尼杆1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阻尼块10,发动机产生横向的晃动时,阻尼块10在阻尼杆11的表面滑动而产生热量,将冲击力转化成热量,阻尼杆11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缓震弹簧12,通过设置的第二缓震弹簧12对发动机产生的惯性力进行分散缓冲。
阻尼块10的内部通过内外螺纹相配合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两侧均与第二滑槽9的内壁转动连接,阻尼块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板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块10滑动的过程中与螺纹杆13因相互作用力而进行转动,螺纹杆13的转动需要一定的外力,从而对发动机产生的惯性力进行分散缓冲。
缓冲架14内部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7,缓冲架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6,移动块16的一侧与放置架1的边角处固定连接,缓冲架14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筒18,滑筒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阻尼套,滑筒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21,第二滑杆21的顶端与移动块16固定连接,滑筒18的表面套设有第三缓震弹簧19,滑筒18的表面开设有排气孔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动机产生晃动时第二滑杆21通过阻尼套在滑筒18的内部进行上下的滑动,当第二滑杆21在滑筒18的内部进行急速的滑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伴随着较大的气体,气体和热量都通过排气孔20排出滑筒18的内部。
放置架1底端相对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架23,两个缓冲架14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杆22,横杆22的顶端对称开设有第三滑槽24,第三滑槽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25,第一连接架23和第二连接架25之间转动连接有缓冲杆26,第三滑槽24内部远离第二连接架2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缓震弹簧27,第四缓震弹簧27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架25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架1受到压力时,缓冲杆26在第一连接架23和第二连接架25的作用下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缓冲杆26倾斜的同时,第二连接架25在第三滑槽24的内部滑动,在第四缓震弹簧27的作用下对放置架1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再次的分散缓冲。
工作原理:当发动机产生横向的滑动时,柔性弧板5受到挤压力在滑块的作用下顺着第一滑槽4进行形状的改变,同时第一滑杆3在立杆2的内部进行滑动,第一缓震弹簧6收缩对柔性弧板5受到的压力进行分散缓冲,同时阻尼块10在阻尼杆11的表面进行滑动,因为阻尼块10在阻尼杆11表面滑动时具有较大的摩擦力而产生较高的温度,从而将一定的冲击力转化成热量,阻尼块10滑动的过程中与螺纹杆13因相互作用力而进行转动,螺纹杆13的转动需要一定的外力,从而对发动机产生的惯性力进行分散缓冲,当发动机产生晃动时第二滑杆21通过阻尼套在滑筒18的内部进行上下的滑动,当第二滑杆21在滑筒18的内部进行急速的滑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伴随着较大的气体,气体和热量都通过排气孔20排出滑筒18的内部,当放置架1受到压力时,缓冲杆26在第一连接架23和第二连接架25的作用下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缓冲杆26倾斜的同时,第二连接架25在第三滑槽24的内部滑动,在第四缓震弹簧27的作用下对放置架1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再次的分散缓冲。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减震支架,包括放置架(1)和缓冲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顶端相对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立杆(2),两个所述立杆(2)相对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有柔性弧板(5),所述柔性弧板(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板(8),所述立杆(2)的中心位置处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3),所述第一滑杆(3)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缓震弹簧(6),所述第一缓震弹簧(6)的一侧与立杆(2)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第二滑槽(9)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阻尼杆(11),所述阻尼杆(1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阻尼块(10),所述阻尼杆(11)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缓震弹簧(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块(10)的内部通过内外螺纹相配合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两侧均与第二滑槽(9)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阻尼块(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板(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14)内部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缓冲架(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6),所述移动块(16)的一侧与放置架(1)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架(14)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筒(18),所述滑筒(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阻尼套,所述滑筒(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21),所述第二滑杆(21)的顶端与移动块(16)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18)的表面套设有第三缓震弹簧(19),所述滑筒(18)的表面开设有排气孔(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底端相对两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架(23),两个所述缓冲架(14)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杆(22),所述横杆(22)的顶端对称开设有第三滑槽(24),所述第三滑槽(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25),所述第一连接架(23)和第二连接架(25)之间转动连接有缓冲杆(2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24)内部远离第二连接架(2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缓震弹簧(27),所述第四缓震弹簧(27)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架(25)固定连接。
CN202320209238.X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减震支架 Active CN219866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9238.XU CN219866970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减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9238.XU CN219866970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减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6970U true CN219866970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3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9238.XU Active CN219866970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减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6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06777U (zh)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护箱
CN206072692U (zh) 一种新闻传播用摄像机支架
CN219866970U (zh) 一种减震支架
CN215483749U (zh) 一种建筑抗震连接结构
CN210852969U (zh) 一种可外接挂架的无人机
CN110994871A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的减震装置
CN217977190U (zh) 一种高烈度地区用减震装置
CN214999008U (zh) 一种建筑机电用抗震件
CN208749904U (zh)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
CN214368537U (zh) 一种汽车加油管的减震装置
CN209385549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托架
CN214790335U (zh) 拍摄设备的减震支架和减震装置
CN208855345U (zh) 电动车后轮减震装置
CN208039776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设备用安装架
CN219035411U (zh) 一种新型摩托车可调节减震器
CN206190799U (zh) 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的减震装置
CN208595191U (zh) 外螺纹式减振器结构
CN111810584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泵组减震座
CN201949549U (zh) 避振机构及具有此避振机构的跑步机构造
CN220492785U (zh) 具有稳定机构的煤矿用电动机安装座
CN220227661U (zh) 一种减震柴油发电机
CN220500890U (zh) 一种电动车用电瓶固定架
CN215387317U (zh) 一种跑步机悬浮减震结构
CN219884121U (zh) 一种航测遥感用无人机减震支架
CN218228744U (zh) 用于无轨胶轮车座椅的减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