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6425U - 一种单向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向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6425U
CN219866425U CN202321308960.5U CN202321308960U CN219866425U CN 219866425 U CN219866425 U CN 219866425U CN 202321308960 U CN202321308960 U CN 202321308960U CN 219866425 U CN219866425 U CN 219866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valve body
valve
outle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89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6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6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单向部件,本实施方式的配合部和导向部的其中一个位于阀芯部件,配合部和导向部的其中另一个位于阀体的侧部,导向部与配合部的壁滑动配合;在关阀状态下,沿阀体的轴向,导向部与出口齐平或相对出口靠近阀口,有利于缩短单向阀的轴向尺寸,或,在保证单向阀尺寸的基础上,增大单向部件容许流体通过的流量,有利于减小压降。

Description

一种单向部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部件。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单向阀是常用部件之一,安装在允许单向流通的通道内。能够用于空调系统中防止制冷剂反向流动,辅助其他阀类产品完成系统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等。
现有的单向阀,为了提高阀芯开关阀口的稳定性,阀芯会设置导向部,导向部与阀内壁滑动配合,但是导向部的设置占用了一部分腔内空间,导致阀芯完全打开阀口后流体能够通过的量有限,可能会存在压降过大的问题,如何减小压降,是一个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部件,有利于减小压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向部件,包括阀体和阀芯部件,所述阀体具有阀口,所述阀芯部件能够单向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口,所述单向部件具有出口,所述出口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体的侧部,且所述出口连通所述阀体的腔;
所述单向部件包括导向部和配合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阀芯部件,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阀体的侧部,沿所述阀芯部件的动作方向,所述导向部与所述配合部滑动配合或具有间隙;
所述单向部件包括关阀状态,所述阀体包括开口部,形成所述出口的壁包括所述开口部的壁,所述开口部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沿所述阀体的轴向,每个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壁相对所述第二壁远离所述阀口,在所述关阀状态下,沿所述阀体的轴向,所述导向部相对所述第一壁靠近所述阀口。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导向部位于阀芯部件,配合部位于阀体的侧部,导向部与配合部滑动配合;在关阀状态下,沿阀体的轴向,导向部相对开口部的第一壁靠近阀口,有利于增大阀芯部件的开阀行程,增大单向部件容许流体通过的流量,有利于减小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单向部件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单向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向部件一种实施方式在图2的A-A处剖切示意图;
图4是图3在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单向部件一种实施方式在图2的B-B处剖切示意图;
图6是第二阀体部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阀芯部件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阀芯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单向部件另一种实施方式在图2的A-A处剖切示意图;
图10是图9在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单向部件另一种实施方式在图2的B-B处剖切示意图;
图12是第二阀体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阀芯部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阀芯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单向部件;10、流通通道;20、出口;201、第一壁;202、第二壁;203、台阶;21、开口部;30、进口;40、阀体;401、腔;402、阀口部;402a、阀口;41、第一阀体部;411、上壁部;412、下壁部;413、连接部;414、孔部;42、第二阀体部;50、阀芯部件;501、阀芯;501a、侧壁;502、阀杆;60、配合部;60a、滑槽;601、第三壁;602、第四壁;70、导向部;71、上壁;80、凹部;90、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3,一种单向部件1,包括阀体40和阀芯部件50,阀体40具有腔401和阀口402a,阀芯部件50的至少部分位于腔401,阀芯部件50能够单向打开和关闭阀口402a。单向部件1具有出口20、进口30和流通通道10,出口20的至少部分位于阀体40的侧部,进口30的至少部分位于阀体40的端部,阀体40具有腔401,出口20连通腔401,进口30连通腔401,形成流通通道10的壁包括出口20、腔401和进口30的壁。
本实施方式的单向部件1为L型单向阀,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能够从进口30打开阀口402a并进入腔401,最后从出口20导出;从出口20进入则无法导通。
具体的,阀体40包括第一阀体部41和第二阀体部42,第一阀体部41与第二阀体部42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卡接,第一阀体部41和第二阀体部42包括塑料材质,具体的,第一阀体部41和第二阀体部42为热塑性工程塑料,例如PPS,PP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阀体部41和第二阀体部42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卡接属于常规的连接方式,这里对于连接的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阀体部41和第二阀体部42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
参照图3,阀芯部件50包括阀芯501和阀杆502,阀芯501和阀杆502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一体结构,第一阀体部41包括孔部414,孔部414具有沿阀体40轴向一侧贯通的导向孔,阀杆502的至少部分位于导向孔,沿阀体40的轴向,阀杆502能够相对第一阀体部41滑动。单向部件1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第一阀体部41相抵,弹性件另一端与阀芯501相抵,弹性件能够使阀芯501具有关闭阀口402a的作用力。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芯501和阀杆502为一体结构,阀芯501和阀杆502同样包括塑料材质,且两者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第二阀体部42包括阀口部402,沿阀芯501的关阀方向,阀口部402呈缩口设置,阀口402a位于阀口部402。沿阀体40的轴向,进口30相对阀口部402远离第一阀体部41,单向部件1包括关阀状态,关阀状态下,阀芯501与阀口部402的壁相互抵接,以阻止流体从进口30流至出口20。
参照图3和图4,第一阀体部41包括上壁部411、下壁部412和连接部413,沿阀体40的轴向,连接部413位于上壁部411和下壁部412间,沿阀体40的轴向,连接部413一端与上壁部411连接,连接部413另一端与下壁部412连接。阀体40包括开口部21,沿阀体40的周向,开口部21至少设有两个,连接部413位于相邻开口部21之间,即形成出口20的壁包括开口部21的壁,开口部21的壁包括连接部413的部分壁,连接部413将相邻出口20隔开。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13与上壁部411、下壁部412为一体结构,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连接部413起到连接上壁部411和下壁部412的作用。
参照图5、图6和图7,单向部件1包括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的其中一个位于阀芯部件50,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的其中另一个位于第二阀体部42。配合部60沿关阀方向延伸,导向部70的至少部分位于配合部60的滑槽60a,且导向部70与配合部60的壁滑动配合。在关阀状态下,沿阀体40的轴向,导向部70与出口20齐平或相对出口20靠近阀口402a。需要注意的是,配合部60或导向部70的至少部分位于连接部413,配合部60或导向部70沿关阀方向延伸,导向部70的至少部分位于配合部60的滑槽60a,且导向部70与配合部60的壁滑动配合。配合部60或导向部70的至少部分位于连接部413,即配合部60或导向部70避开了出口20,一方面,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不会遮蔽出口20,增大了单向部件1容许流体通过的流量,有利于减小压降,另一方面,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的其中一个位于阀芯部件50,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的其中另一个位于第二阀体部42,能够为阀芯部件50的动作导向,提高了阀芯部件50动作的稳定性。
具体的,参照图4、图7和图8,形成出口20的壁包括第一壁201和第二壁202,沿阀体40的轴向,第一壁201和第二壁202相对设置,第一壁201位于上壁部411,第二壁202位于下壁部412,第一壁201相对第二壁202远离阀口402a,沿阀芯501的轴向,连接部413一端连接第一壁201,连接部413另一端连接第二壁202。在关阀状态下,沿阀体40的轴向,导向部70相对第一壁201靠近阀口402a。阀芯501包括侧壁501a,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当导向部70位于阀芯部件50,配合部60位于第二阀体部42时,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滑槽60a在上壁部411具有开口,侧壁501a位于导向部70,且沿阀芯501的径向,侧壁501a位于阀芯501远离阀芯501轴线一侧,侧壁501a能够与配合部60的壁滑动配合。沿阀芯501的轴向,侧壁501a远离阀口402a一侧为远端,在关阀状态下,沿阀芯501的轴向,远端相对第一壁201靠近阀口402a;当导向部70位于第二阀体部42,配合部60位于阀芯部件50时,沿阀体40的轴向,导向部70延伸至与上壁部411的上壁齐平,侧壁501a位于配合部60,沿阀芯501的径向,配合部60相对阀芯501的外周壁内凹设置,侧壁501a能够与导向部70的壁滑动配合。沿阀芯501的轴向,侧壁501a远离阀口402a一侧为远端,在关阀状态下,沿阀芯501的轴向,远端相对第一壁201靠近阀口402a。
为了给阀芯501开关阀阀口402a的过程导向,导向部70与腔401壁抵接或具有间隙,沿阀芯501的轴向,定义阀芯501远离阀口402a一侧的壁为边壁,阀芯501相对阀体40动作的过程中,第一壁201与腔401壁形成有台阶203,为了避免边壁和台阶203撞击,造成阀芯501动作卡顿,导向部70需要在关阀状态下延伸至高于出口20所在位置,才能保证开阀时,导向部70不会与台阶203接触形成卡顿。但是延伸导向部70的长度或阀芯501的长度,虽然能够在保证压降的前提下解决卡顿问题,但是会导致阀体40的整体长度增大。
而本实施方式中,导向部70与配合部60滑动配合,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的其中一个位于阀芯部件50,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的其中另一个位于第二阀体部42。因此,即使阀芯501远端低于出口20所在位置的最高点,也能够避免了阀芯501开关阀口402a的过程中,与台阶203接触碰撞的情况。另外关阀状态下,侧壁501a的远端始终相对第一壁201靠近阀口402a,即远端低于出口20所在位置的最高点,该结构减小了阀芯501的轴向尺寸,有利于在不增大单向部件1尺寸的同时减小压降。
本实施方式中出现的高、低、上、下等词仅用于解释附图状态下部件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仅示出导向部70位于阀芯部件50,配合部60位于第二阀体部42的结构,实际包括但不限于该形式。
另外,参照图5和图6,绕阀体40的轴线,配合部60包括第三壁601和第四壁602,第三壁601具有两个且相对设置,第四壁602位于两个第三壁601之间,导向部70与第三壁601抵接或具有间隙,以限制导向部70绕阀体40的轴线转动。沿阀体40的径向,定义导向部70与第四壁602的间隙为L1,沿阀体40的径向,阀芯501与腔401壁的间隙为L1,L1<L2。即导向部70和第四壁602的间隙始终小于阀芯501和腔401壁的间隙,即使阀芯501偏移,导向部70也能先与阀芯501的其他部分与第二阀体部42抵接,实现纠偏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单向部件1定心的效果。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实施方式。单向部件1包括导向部70和配合部60,导向部70位于阀芯部件50,配合部60位于第二阀体部42。沿阀芯部件50的关阀方向,导向部70与配合部60滑动配合。单向部件1包括关阀状态和开阀状态,在关阀状态下,沿阀体40的轴向,导向部70与出口20齐平或相对出口20靠近阀口402a。导向部70与出口20齐平或相对出口20靠近阀口402a,可以增大阀芯部件50从关阀状态至开阀状态的开阀行程,增大单向部件1容许流体通过的流量,有利于减小压降。
需要注意的是,配合部60或导向部70的至少部分位于连接部413,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沿阀芯部件50的动作方向延伸。配合部60或导向部70的至少部分位于连接部413,即配合部60或导向部70避开了出口20,一方面,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不会遮蔽出口20,增大了单向部件1容许流体通过的流量,有利于减小压降,另一方面,导向部70位于阀芯部件50,配合部60位于第二阀体部42,导向部70和配合部60滑动配合,能够为阀芯部件50的动作导向,提高了阀芯部件50动作的稳定性。
具体的,参照图4、图7和图8,每个开口部21包括第一壁201和第二壁202,沿阀体40的轴向,第一壁201和第二壁202相对设置,第一壁201位于上壁部411,第二壁202位于下壁部412,第一壁201相对第二壁202远离阀口402a,沿阀芯501的轴向,连接部413一端连接第一壁201,连接部413另一端连接第二壁202。在关阀状态下,沿阀体40的轴向,导向部70相对第一壁201靠近阀口402a。
导向部70和配合部60的至少其中一个包括凹部80,导向部70和配合部60的至少其中另一个包括凸部90,凸部90的至少部分位于凹部80,沿阀芯部件50的动作方向,凸部90与凹部80滑动配合。结合附图可知,凹部80沿阀体40的轴向延伸,导向部70和配合部滑动配合或具有间隙,因此阀芯部件50的动作方向即是阀体40的轴向。另外,导向部70包括上壁71,沿阀体40的轴向,上壁71相对导向部70的其他部分远离阀口402a,在关阀状态下,沿阀体40的轴向,上壁71相对第一壁201靠近阀口402a。阀芯501包括侧壁501a,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当配合部60包括凹部80,凹部80具有滑槽60a,沿阀体40的轴向,滑槽60a在上壁部411具有开口,侧壁501a位于导向部70,且沿阀芯501的径向,侧壁501a位于阀芯501远离阀芯501轴线一侧,侧壁501a能够与配合部60的壁滑动配合。沿阀芯501的轴向,侧壁501a远离阀口402a一侧为远端,在关阀状态下,沿阀芯501的轴向,远端相对第一壁201靠近阀口402a;
当配合部60包括凸部90,沿阀体40的轴向,导向部70延伸至与上壁部411的上壁齐平,侧壁501a位于配合部60,沿阀芯501的径向,配合部60相对阀芯501的外周壁内凹设置,侧壁501a能够与导向部70的壁滑动配合。沿阀芯501的轴向,侧壁501a远离阀口402a一侧为远端,在关阀状态下,沿阀芯501的轴向,远端相对第一壁201靠近阀口402a。实际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两种实施方式。
为了给阀芯501开关阀阀口402a的过程导向,导向部70与腔401壁抵接或具有间隙,沿阀芯501的轴向,定义阀芯501远离阀口402a一侧的壁为边壁,阀芯501相对阀体40动作的过程中,第一壁201与腔401壁形成有台阶203,为了避免边壁和台阶203撞击,造成阀芯501动作卡顿,导向部70需要在关阀状态下延伸至高于出口20所在位置,才能保证开阀时,导向部70不会与台阶203接触形成卡顿。但是延伸导向部70的长度或阀芯501的长度,虽然能够在保证压降的前提下解决卡顿问题,但是会导致阀体40的整体长度增大。
而本实施方式中,导向部70与配合部60滑动配合,导向部70位于阀芯部件50,配合部60位于第二阀体部42。因此,即使阀芯501远端低于出口20所在位置的最高点,也能够避免了阀芯501开关阀口402a的过程中,与台阶203接触碰撞的情况。另外关阀状态下,侧壁501a的远端始终相对第一壁201靠近阀口402a,即远端低于出口20所在位置的最高点,该结构减小了阀芯501的轴向尺寸,有利于在不增大单向部件1尺寸的同时减小压降。
本实施方式中出现的高、低、上、下等词仅用于解释附图状态下部件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仅示出导向部70包括凸部90,配合部60包括凹部80的结构,实际包括但不限于该形式。
另外,参照图5和图6,绕阀体40的轴线,配合部60包括第三壁601和第四壁602,第三壁601具有两个且相对设置,第四壁602位于两个第三壁601之间,导向部70与第三壁601抵接或具有间隙,以限制导向部70绕阀体40的轴线转动。沿阀体40的径向,定义导向部70与第四壁602的间隙为L1,沿阀体40的径向,阀芯501与腔401壁的间隙为L2,L1<L2。即导向部70和第四壁602的间隙始终小于阀芯501和腔401壁的间隙,即使阀芯501偏移,导向部70也能先与阀芯501的其他部分与第二阀体部42抵接,实现纠偏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单向部件1定心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单向部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40)和阀芯部件(50),所述阀体(40)具有阀口(402a),所述阀芯部件(50)能够单向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口(402a),所述单向部件(1)具有出口(20),所述出口(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体(40)的侧部,且所述出口(20)连通所述阀体(40)的腔(401);
所述单向部件(1)包括配合部(60)和导向部(70),所述配合部(60)和所述导向部(70)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阀芯部件(50),所述配合部(60)和所述导向部(70)的其中另一个位于所述阀体(40)的侧部,所述配合部(60)沿所述阀芯部件(50)的动作方向延伸,所述导向部(7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配合部(60)的滑槽(60a),且所述导向部(70)与所述配合部(60)的壁滑动配合;
在关阀状态下,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所述导向部(70)与所述出口(20)齐平或相对所述出口(20)靠近所述阀口(40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0)包括连接部(413)和开口部(21),沿所述阀体(40)的周向,所述开口部(21)至少设有两个,形成所述出口(20)的壁包括所述开口部(21)的壁,所述连接部(413)位于相邻所述开口部(21)之间,且所述开口部(21)的壁包括所述连接部(413)的壁的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60)或所述导向部(7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连接部(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21)包括第一壁(201)和第二壁(202),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所述第一壁(201)和所述第二壁(20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壁(201)相对所述第二壁(202)远离所述阀口(402a),在所述关阀状态下,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所述导向部(70)相对所述第一壁(201)靠近所述阀口(402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0)包括上壁部(411)和下壁部(412),所述连接部(413)与所述上壁部(411)和所述下壁部(412)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壁(201)位于所述上壁部(411),所述第二壁(202)位于所述下壁部(412),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所述连接部(413)位于所述上壁部(411)和所述下壁部(412)间,所述连接部(41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壁(201),所述连接部(413)另一端连接第二壁(202)。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单向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0)包括第一阀体部(41)和第二阀体部(42),所述第一阀体部(41)与所述第二阀体部(42)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卡接,所述阀芯部件(50)包括阀杆(502),所述阀杆(502)与所述阀芯(50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或一体结构,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所述阀杆(502)与所述第一阀体部(41)滑动配合,所述连接部(413)和阀口(402a)位于所述第二阀体部(42);
所述单向部件(1)还包括进口(30),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所述进口(30)位于所述第二阀体部(42)远离所述第一阀体部(41)一侧,所述进口(30)连通所述阀体(40)的腔(401),所述单向部件(1)具有流通通道(10),形成所述流通通道(10)的壁包括所述出口(20)、所述腔(401)和所述进口(30)的壁。
6.一种单向部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40)和阀芯部件(50),所述阀体(40)具有阀口(402a),所述阀芯部件(50)能够单向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口(402a),所述单向部件(1)具有出口(20),所述出口(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体(40)的侧部,且所述出口(20)连通所述阀体(40)的腔(401);
所述单向部件(1)包括导向部(70)和配合部(60),所述导向部(70)位于所述阀芯部件(50),所述配合部(60)位于所述阀体(40)的侧部,沿所述阀芯部件(50)的动作方向,所述导向部(70)与所述配合部(60)滑动配合或具有间隙;
所述单向部件(1)包括关阀状态,所述阀体(40)包括开口部(21),形成所述出口(20)的壁包括所述开口部(21)的壁,所述开口部(21)包括第一壁(201)和第二壁(202),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每个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第一壁(201)和所述第二壁(20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壁(201)相对所述第二壁(202)远离所述阀口(402a),在所述关阀状态下,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所述导向部(70)相对所述第一壁(201)靠近所述阀口(402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0)包括连接部(413),沿所述阀体(40)的周向,所述开口部(21)至少设有两个,所述连接部(413)位于相邻所述开口部(21)之间,且所述开口部(21)的壁包括所述连接部(413)的壁的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6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连接部(4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向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部件(1)包括配合部(60),所述配合部(60)包括第三壁(601)和第四壁(602),沿所述阀体(40)的径向,所述第四壁(602)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壁(601)之间,沿所述阀体(40)的径向,定义所述导向部(70)与所述第四壁(602)的间隙为L1,沿所述阀体(40)的径向,所述阀芯(501)与所述阀体(40)的腔(401)壁的间隙为L2,L1<L2。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单向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70)和所述配合部(60)的至少其中一个包括凹部(80),所述导向部(70)和所述配合部(60)的至少其中另一个包括凸部(90),所述凸部(9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部(80),沿所述阀芯部件(50)的动作方向,所述凸部(90)与所述凹部(80)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向部件(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合部(60)包括所述凹部(80),所述凹部(80)具有滑槽(60a),所述阀体(40)包括上壁部(411),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所述滑槽(60a)在所述上壁部(411)具有开口;当所述配合部(60)包括所述凸部(90),沿所述阀体(40)的轴向,所述导向部(70)延伸至与所述上壁部(411)的上壁齐平。
CN202321308960.5U 2022-12-29 2023-05-24 一种单向部件 Active CN21986642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1199 2022-12-29
CN2022235411998 2022-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6425U true CN219866425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3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8960.5U Active CN219866425U (zh) 2022-12-29 2023-05-24 一种单向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6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6304B2 (en) Check valve
CN219866425U (zh) 一种单向部件
US5083749A (en) Plastic needle valve
EP3933238A1 (en) Gas relief valve
US20240060567A1 (en) Electric valve
EP0891851B1 (en) Valve nozzles
EP3792532A1 (en) Gate valve
CN112161090B (zh) 一种轴流式止回阀
CN112013134B (zh) 一种控制阀
CN216742867U (zh) 一种截止阀
KR100400579B1 (ko) 흡입밸브 조립체
CN219345595U (zh) 一种单向部件
CN212868598U (zh) 一种单向节流阀
CN113108073A (zh) 一种空气节流阀
CN220505885U (zh) 一种单向阀
CN218992454U (zh) 一种单向阀
CN220102183U (zh) 一种单向阀及流体控制组件
CN220185962U (zh) 排水阀
CN217381674U (zh) 一种流量控制阀
CN214789108U (zh) 一种空气节流阀
CN212804409U (zh) 一种伞型止回阀
CN220505806U (zh) 阀门
CN220816652U (zh) 止回阀
CN218992452U (zh) 一种单向阀
CN219529838U (zh) 一种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