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1153U - 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1153U
CN219861153U CN202320388752.4U CN202320388752U CN219861153U CN 219861153 U CN219861153 U CN 219861153U CN 202320388752 U CN202320388752 U CN 202320388752U CN 219861153 U CN219861153 U CN 219861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battery
end surface
coating
adhesiv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87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晟
吴筱涛
戴永兴
王也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y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y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y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y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87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1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1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1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其包括PET层、设置于PET层上、下端面的上、下胶层和包覆上、下胶层的上、下保护膜,PET层包括A区和B区及位于A、B区之间的包裹折弯区,B区内还设有折线区,折线区一端越过包裹折弯区延伸至A区以形成手撕位;包裹折弯区和折线区的边线均为易断裂的折痕线;上胶层包括涂覆于A区上端面的第一上弱胶涂层、涂覆于手撕位上端面处的第一上点胶涂层、涂覆于折线区上端面内除手撕位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上强胶涂层、涂覆于B区上端面内除折线区外的位置上的第二上点胶涂层;下胶层包括有涂覆于B区下端面内除折线区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下强胶涂层及涂覆于折线区下端面内除手撕位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下点胶涂层。

Description

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手机厚度超薄的趋势要求,使得电池的厚度也需超薄,同时电池的制成成本也持续降低,因此如何在手机维修或更换电池时,更加有效的拆卸电池成为首要难题,同时超薄电池生产过程防护也越来越高要求。
传统的电池拆卸时难度高且成本贵,采用的贴合固定方式是将电池与手机底座(即电池仓)用双面胶(即易撕贴)固定,不方便拆卸,或拆卸时会导致电池的折弯或破损,电池无法再使用,增加工厂的维修成本,并且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电解液的流出,会对手机或人体造成危害。同时易撕贴需要在电池厂增加一个工艺进行贴合,影响电池的生产效率。
具体而言,以现有的电池易撕贴为例,结合图1所示,结构分为第一胶层101,PET层102,第二胶层103,其中,PET层102置于中间,第一胶层101为点状胶,并附在PET层102上端面,第二胶层103为两块高粘性胶,并附在PET层102下端面,在未使用时,第一胶层101被第一保护膜104贴合保护,第三胶层103被第二保护膜105贴合保护,其中,第一胶层101用于贴装固定于电池下表面,第二胶层103用于与电池仓贴合固定。电池完成加工,且在出厂时,电池已经自带此易撕贴,此时的状态为:第一保护膜104被撕离,且第一胶层101贴装固定于电池下表面,使易撕贴与电池固定;用户使用时,将第二保护膜105撕离以显露第二胶层103,在将电池水平放置到电池仓内,按压电池表面,使第二胶层103与电池仓贴合固定。
上述电池易撕贴设计简单,中间位置有开孔,因为设计时未考虑电池加工过程(例如检验测试)中,电池双面均要使用保护膜进行防护,而该易撕贴仅能贴合电池的一个表面,所以此易撕贴只能在电池加工完成后在贴到电池表面,即通过第一胶层101贴合电池的表面,导致不能很好地保护加工状态中的电池。同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反馈:因为此类型易撕贴粘性强,其整面与电池表面粘合,其不能将易撕贴拔起而拆卸电池,而仅能通过开孔将电池向上拉起来进行拆卸,此时,因易撕贴的第二胶层103与电池仓贴合固定,而第二胶层103的粘性大于第一胶层101的粘性,且电池表面的包裹铝箔与易撕贴的第二胶层103胶粘合过紧,以致在将电池拆卸后,易导致电池面的包裹铝箔出现褶皱,同时因为粘性过大导致电池拆卸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变形,致使内部电芯因变形受损,从而出现电池报废。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包括PET层、设置于PET层上端面的上胶层和设置于PET层下端面的下胶层、包覆上胶层上端面的上保护膜、包覆下胶层下端面的下保护膜,所述PET层包括有用于包覆电池正面的A区和用于包覆电池背面的B区以及位于A区和B区之间的包裹折弯区,该B区内还设置有折线区,该折线区一端越过包裹折弯区延伸至A区以形成手撕位;包裹折弯区和折线区的边线均为易断裂的折痕线;上胶层包括有涂覆于A区上端面的第一上弱胶涂层、涂覆于手撕位上端面处的第一上点胶涂层、涂覆于折线区上端面内除手撕位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上强胶涂层、涂覆于B区上端面内除折线区外的位置上的第二上点胶涂层;下胶层包括有涂覆于B区下端面内除折线区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下强胶涂层以及涂覆于折线区下端面内除手撕位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下点胶涂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折弯区为无胶区。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上强胶涂层的粘性大于第一上弱胶涂层、第一上点胶涂层的粘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下强胶涂层的粘性大于第一下点胶涂层的粘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裹折弯区两端延伸至PET层的两侧边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电池测试之前就可以包裹电池的正面和背面,以对加工过程中的电池进行保护,防止电池刮花和损坏。在电池测试完成后出厂前,撕掉PET层中A区部分,仅PET层中的手撕位贴装于电池的正面,其便于后期拆卸电池使用。在需要将电池相对电池仓拆卸时,将电池正面的PET层中手撕位刮起,并用手捏住手撕位并向上拔起,此时,由于折线区的边线易断裂,且折线区内第一下点胶涂层的粘性小于第一下强胶涂层的粘性,以致在拔起手撕位时,折线区会沿其边线相对B区进行断裂分离,此时,该PET层的折线区部分还是通过第一上强胶涂层贴装在电池的背面,而PET层的B区相对电池的背面分离并固定于电池仓内,作用不仅能够快速将电池拆离电池仓,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因为易撕贴粘性过强导致变形或褶皱,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易撕贴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2所示,为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其包括PET层1、设置于PET层1上端面的上胶层2和设置于PET层1下端面的下胶层3、包覆上胶层2上端面的上保护膜4、包覆下胶层3下端面的下保护膜5。
所述PET层1包括有用于包覆电池正面的A区11和用于包覆电池背面的B区12以及位于A区11和B区12之间的包裹折弯区13,该B区12内还设置有折线区14,该折线区14一端越过包裹折弯区13延伸至A区11以形成手撕位141;包裹折弯区13和折线区14的边线均为易断裂的折痕线;上胶层2包括有涂覆于A区11上端面的第一上弱胶涂层21、涂覆于手撕位141上端面处的第一上点胶涂层22、涂覆于折线区14上端面内除手撕位141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上强胶涂层23、涂覆于B区12上端面内除折线区14外的位置上的第二上点胶涂层24;下胶层3包括有涂覆于B区12下端面内除折线区14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下强胶涂层31以及涂覆于折线区14下端面内除手撕位141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下点胶涂层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电池加工过程(例如检验测试)前就贴装于电池表面以作为电池过程保护膜,以对加工过程中的电池进行保护;贴装时,撕掉上保护膜4,PET层1的B区12通过第二上点胶涂层24和第一上强胶涂层23包覆并固定于电池背面;然后沿包裹折弯区13绕过电池的侧面后,A区11上端面翻折180°后通过第一上弱胶涂层21和第一上点胶涂层22包覆并固定于电池正面,使本实用新型完全包覆于电池的正面和背面,进而达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电池刮花和损坏。当电池完成加工后并在出厂前,将PET层1的A区相对电池掀起来,由于第一上弱胶涂层21的粘性低,其不会使电池表面面的包裹铝箔出现褶皱,更不会出现变形现象,同时由于包裹折弯区13和折线区14的边线均为易断裂的折痕线,以致在PET层1的A区相对电池掀起来后,其沿着包裹折弯区13和折线区14的边线断开,并将断开后的PET层的A区部分回收,此时,手撕位141还可以通过第一上点胶涂层22黏贴固定于电池正面;后期再将电池固定于电池仓时,将下保护膜掀掉,电池通过PET层1下端面的第一下强胶涂层31和第一下点胶涂层32黏贴固定于电池仓内,当需要将电池相对电池仓拆卸时,将电池正面的PET层1中手撕位141刮起,并用手捏住手撕位141并向上拔起,此时,由于折线区14的边线易断裂,且折线区14内第一下点胶涂层32的粘性小于第一下强胶涂层31的粘性,以致在拔起手撕位141时,折线区14会沿其边线相对B区12进行断裂分离,此时,该PET层1的折线区14部分还是通过第一上强胶涂层贴装在电池的背面,而PET层1的B区12相对电池的背面分离并固定于电池仓内,作用不仅能够快速将电池拆离电池仓,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因为易撕贴粘性过强导致变形或褶皱,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
所述包裹折弯区13为无胶区,其不会黏住电池侧面,便于撕掉PET层1中A区部分。其中,所述包裹折弯区13两端延伸至PET层1的两侧边缘。
所述第一上强胶涂层23的粘性大于第一上弱胶涂层21、第一上点胶涂层22的粘性。所述第一下强胶涂层31的粘性大于第一下点胶涂层32的粘性。其中,第一上弱胶涂层21是粘性为1800kgf/in亚克力胶水涂层;第一上强胶涂层23和第一下强胶涂层31均为粘性是2500kgf/in亚克力胶水涂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电池测试之前就可以包裹电池的正面和背面,以对加工过程中的电池进行保护,防止电池刮花和损坏。在电池测试完成后出厂前,撕掉PET层1中A区部分,仅PET层1中的手撕位141贴装于电池的正面,其便于后期拆卸电池使用。在需要将电池相对电池仓拆卸时,将电池正面的PET层1中手撕位141刮起,并用手捏住手撕位141并向上拔起,此时,由于折线区14的边线易断裂,且折线区14内第一下点胶涂层32的粘性小于第一下强胶涂层31的粘性,以致在拔起手撕位141时,折线区14会沿其边线相对B区12进行断裂分离,此时,该PET层1的折线区14部分还是通过第一上强胶涂层贴装在电池的背面,而PET层1的B区12相对电池的背面分离并固定于电池仓内,作用不仅能够快速将电池拆离电池仓,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因为易撕贴粘性过强导致变形或褶皱,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其包括PET层(1)、设置于PET层(1)上端面的上胶层(2)和设置于PET层(1)下端面的下胶层(3)、包覆上胶层(2)上端面的上保护膜(4)、包覆下胶层(3)下端面的下保护膜(5),其特征在于:
所述PET层(1)包括有用于包覆电池正面的A区(11)和用于包覆电池背面的B区(12)以及位于A区(11)和B区(12)之间的包裹折弯区(13),该B区(12)内还设置有折线区(14),该折线区(14)一端越过包裹折弯区(13)延伸至A区(11)以形成手撕位(141);包裹折弯区(13)和折线区(14)的边线均为易断裂的折痕线;
上胶层(2)包括有涂覆于A区(11)上端面的第一上弱胶涂层(21)、涂覆于手撕位(141)上端面处的第一上点胶涂层(22)、涂覆于折线区(14)上端面内除手撕位(141)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上强胶涂层(23)、涂覆于B区(12)上端面内除折线区(14)外的位置上的第二上点胶涂层(24);
下胶层(3)包括有涂覆于B区(12)下端面内除折线区(14)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下强胶涂层(31)以及涂覆于折线区(14)下端面内除手撕位(141)外的位置上的第一下点胶涂层(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折弯区(13)为无胶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强胶涂层(23)的粘性大于第一上弱胶涂层(21)、第一上点胶涂层(22)的粘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强胶涂层(31)的粘性大于第一下点胶涂层(32)的粘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折弯区(13)两端延伸至PET层(1)的两侧边缘。
CN202320388752.4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 Active CN219861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8752.4U CN219861153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8752.4U CN219861153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1153U true CN219861153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3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8752.4U Active CN219861153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1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2667B (zh) 一种包覆膜、电池模块及移动终端
CN105070939B (zh) 一种易拆离的内置式电池及其拆离方法
CN205384821U (zh) 一种容易拆除的保护标签
CN219861153U (zh) 一种自带保护膜电池包裹易撕贴
CN206076338U (zh) 一种易拆卸的内置式电池
CN206969316U (zh) 一体式撕手保护膜
CN206201653U (zh) 一种pet保护膜的撕手结构
CN2933856Y (zh) 贴膜辅助粘贴结构
CN207227328U (zh) 具有防漏贴效果的连版双面胶
JP2001519962A (ja) 電池用の単一プライ感圧接着ラベル
CN207250589U (zh) 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5771319U (zh) 电池的易撕贴以及电池组件
JP2000098903A (ja) 表示ラベル体
CN212750991U (zh) 一种用于电池防护的全包裹胶纸及电池
CN211035784U (zh) 一种手机保护膜
CN220745764U (zh) 一种粘膜纸组件及设有粘膜纸组件的保护膜
CN217823153U (zh) 一种裸电芯绝缘结构及二次电池
CN218989140U (zh) 一种防护胶纸及电芯
CN220012529U (zh) 一种背面保护膜和匀光膜集成结构
CN212151071U (zh) 一种卷式易撕贴签胶带装置
CN219610597U (zh) 易撕贴及具有其的电池
CN219861154U (zh) 一种电芯离型胶纸
CN219269202U (zh) 一种掏空fpc绑定位区域的保护膜
CN217757313U (zh) 一种元器件绝缘保护膜与双面粘的组合结构及卷装带
CN216273901U (zh) 一种增光型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