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9393U - 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9393U
CN219859393U CN202321206442.2U CN202321206442U CN219859393U CN 219859393 U CN219859393 U CN 219859393U CN 202321206442 U CN202321206442 U CN 202321206442U CN 219859393 U CN219859393 U CN 219859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ody
sliding
shell
rail
transfer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64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会
郭延春
许德光
黄国平
李斌
蔡锐林
李佳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Jiangxin Micro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Jiangxin Micro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Jiangxin Micro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Jiangxin Micro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64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9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9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9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包括外壳三轴转移机构、运输机构,轨座的下方设有运输机构,运输机构上设有多个载具盘;其中,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包括轨座,轨座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滑行轨道,第一滑行轨道上滑动设有纵移滑体;纵移滑体上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滑行轨道,第二滑行轨道上滑动连接有横移滑体;横移滑体上设有竖移滑体,竖移滑体上沿竖向滑动连接有装卸结构;纵移滑体、横移滑体、竖移滑体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驱动纵移滑体、横移滑体、装卸结构进行纵移、横移、竖移的驱动单元;本申请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将批量外壳放置于载具盘的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圈马达外壳摆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即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音圈马达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少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于多类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机、手机、数码摄像机等)中的致动器;现有音圈马达通常具有外壳、底座、弹片、牵引件等部件。
音圈马达的各部件在实际组装之前,各部件首先需要在各个生产车间进行制造;其中,外壳生产车间会将制造完毕的外壳批量的放置于载具盘上,其一是方便本车间对外壳数量的统计,其二是方便组装车间对音圈马达的批量组装。目前,在小规模的外壳生产车间中,通常会采用人工方式将批量的外壳放置于载具盘上,参考图1,示出的是人工将批量外壳放置于载具盘的使用状态图;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在于采用人工操作,这将会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将批量外壳放置于载具盘的难题,以适应小规模的外壳生产车间。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包括轨座,轨座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滑行轨道,第一滑行轨道上滑动设有纵移滑体;纵移滑体上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滑行轨道,第二滑行轨道上滑动连接有横移滑体;横移滑体上设有竖移滑体,竖移滑体上沿竖向滑动连接有装卸结构;纵移滑体、横移滑体、竖移滑体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驱动纵移滑体、横移滑体、装卸结构进行纵移、横移、竖移的驱动单元。
作为对驱动单元的进一步限定,驱动单元为电机,电机用于推动纵移滑体、横移滑体、装卸结构进行可选择性的移动。
作为对装卸结构的进一步限定,装卸结构包括吊体,吊体与竖向滑道形成滑动连接;吊体上连接有支撑筋架,支撑筋架上横向并排、等距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夹持单体;支撑筋架上设有启动单元,启动单元与夹持单体联接,启动单元用于联动夹持单体对外壳进行夹持动作或松开动作。
作为对夹持单体的进一步限定,夹持单体包括左卡箍、右卡箍,左卡箍、右卡箍的开口相对而设,左卡箍、右卡箍组成的环形部件用于对外壳形成锁定;左卡箍、右卡箍上分别形成有拉筋,两拉筋的自由端形成滑动抱合;拉筋通过凸耳与启动单元形成联动,启动单元用于带动凸耳进行横向移动。
作为对启动单元的进一步限定,启动单元包括驱动螺轴,驱动螺轴上依次、等距形成有至少两组双向螺纹,每组双向螺纹由两螺向相反的螺纹构成;同组左卡箍、右卡箍上分别形成螺向相反的螺孔,该两螺孔分别与对应处的一组双向螺纹相适配;驱动螺轴的一端与电机形成传动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摆放组件,包括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运输机构,轨座的下方设有运输机构,运输机构上设有多个载具盘。
作为对运输机构的进一步限定,运输机构为皮带运输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本申请通过设置纵移滑体、横移滑体、竖移滑体共同实现装卸结构的纵、横、竖三向联动,确保装卸结构可以进行多方位调整以实现对外壳25的灵活转运及摆放;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人力方式批量摆放外壳,本申请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摆放,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人工将批量外壳放置于载具盘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外壳三轴转移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装卸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夹持单体用于外壳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驱动螺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接近开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摆放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轨座1、轨枕2、纵移滑体3、第二滑行轨道4、横移滑体5、竖移滑体6、吊体7、限位凸起8、支撑筋架9、夹持单体10、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拉筋1003、凸耳1004、启动单元11、驱动螺轴1101、双向螺纹1102、接近开关12、限位单片13、皮带运输机14、载具盘15、台阶16、拐角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的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以下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一个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参考图2,示出的是外壳三轴转移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包括轨座1,轨座1设为两组(当然,实际也可以为一组或多组),两组轨座1平行放置并间隔有空隙,每个轨座1上均布置有一条轨枕2,两条轨枕2共同构成纵向延伸的第一滑行轨道;第一滑行轨道上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两组纵移滑体3,两组纵移滑体3的一侧放置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可以直接选用电机或者使用与电机功能等同的其他设备,该驱动单元可以用于推动纵移滑体3在第一滑行轨道上进行可选择性的移动;两组纵移滑体3上连接有第二滑行轨道4,第二滑行轨道4沿横向延伸;第二滑行轨道4上滑动连接有一组横移滑体5,横移滑体5的一侧同样放置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推动横移滑体5在第二滑行轨道4上进行可选择性的移动;横移滑体5上连接有竖移滑体6,竖移滑体6的表面沿竖向形成有一条竖向滑道,该滑道上滑动连接有装卸结构,竖移滑体6上同样也安装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用于推动装卸结构在竖向滑道上进行可选择性的移动。
具体的,参考图3,示出的是装卸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装卸结构包括吊体7,吊体7的背部形成有限位凸起8,限位凸起8与竖向滑道形成滑动连接;吊体7的正向表面上螺栓连接有支撑筋架9,支撑筋架9的整体呈U型,在起到承载夹持单体10的同时,还能减轻本申请的整体重量,节省成本;在支撑筋架9的底部横向并排、等距滑动连接有5个夹持单体10(也可以为其他数量),支撑筋架9上设有启动单元11,启动单元11与5个夹持单体10联接,启动单元11用于联动夹持单体10对外壳进行夹持动作或松开动作。
更加具体的,参考图4,示出夹持单体10用于外壳的使用状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音圈马达外壳的四个边角形成有4个台阶16,音圈马达外壳的中部通孔处等距形成有4个拐角17,4个拐角17与4个台阶之间的间隙与外壳笔面、底面共同形成一个槽道;其中,夹持单体10包括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的开口相对布设,二者可以共同组成环形部件,环形部件用于适配在槽道中并对4个拐角17形成抱紧锁定;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上分别形成有拉筋1003,两根拉筋1003的自由端滑动抱合在一起;拉筋1003的顶部边角上形成有凸耳1004,凸耳1004与启动单元11形成联动,启动单元11用于带动凸耳1004进行横向移动。
更加具体的,启动单元11包括驱动螺轴1101,参考图5,示出驱动螺轴110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驱动螺轴1101上依次、等距形成有5组双向螺纹1102,每组双向螺纹1102由两螺向相反的螺纹构成,同一组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的凸耳1004上分别形成有螺向相反的螺孔,且该处两螺孔分别与相对应的该组双向螺纹1102相适配;驱动螺轴1101的一个自由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驱动螺轴1101发生转动,同组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在对应两螺纹以及支撑筋架9底部的共同限制作用下,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可以发生相向(对外壳进行夹持)或背向(对外壳松开)移动。
本申请通过设置纵移滑体3、横移滑体5、竖移滑体6共同实现装卸结构的纵、横、竖三向联动,确保装卸结构可以进行多方位调整以实现对外壳25的灵活转运及摆放;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人力方式批量摆放外壳,本申请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摆放,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高。
作为外壳三轴转移机构的优化方案,在夹持单体10下移对外壳进行夹持过程中,为了防止夹持单体10对外壳造成损伤;为此,如图6,示出接近开关12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竖移滑体6旁侧壁面的上、下部位分别安装有接近开关12(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现有产品,接近开关12与单片机连接,此处不再赘述),吊体7的侧壁上固定有限位单片13,限位单片13与两接近开关12形成配合,在限位单片13移动至接近开关12时停止移动并锁止,从而可以间接的对夹持单体10的移动起到限定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摆放组件,参考图7,示出摆放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摆放组件在实施例1中外壳三轴转移机构的基础上,还包括运输机构,运输机构设置在轨座1的下方,在运输机构的上方放置多个载具盘15,在前一载具盘15内的外壳装填完毕后,通过运输机构将前一载具盘15向前运输,并将后一载具盘15移动至指定位置,进一步实现外壳的批量摆放、运输。
具体的,参见图7,运输机构可以直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皮带运输机14,或者选择可以代替皮带运输机14的其他运输机构。

Claims (7)

1.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包括轨座(1),其特征在于:轨座(1)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滑行轨道,第一滑行轨道上滑动设有纵移滑体(3);纵移滑体(3)上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滑行轨道(4),第二滑行轨道(4)上滑动连接有横移滑体(5);横移滑体(5)上设有竖移滑体(6),竖移滑体(6)上沿竖向滑动连接有装卸结构;纵移滑体(3)、横移滑体(5)、竖移滑体(6)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驱动纵移滑体(3)、横移滑体(5)、装卸结构进行纵移、横移、竖移的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为电机,电机用于推动纵移滑体(3)、横移滑体(5)、装卸结构进行可选择性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装卸结构包括吊体(7),吊体(7)与竖向滑道形成滑动连接;吊体(7)上连接有支撑筋架(9),支撑筋架(9)上横向并排、等距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夹持单体(10);支撑筋架(9)上设有启动单元(11),启动单元(11)与夹持单体(10)联接,启动单元(11)用于联动夹持单体(10)对外壳进行夹持动作或松开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夹持单体(10)包括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的开口相对而设,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组成的环形部件用于对外壳形成锁定;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上分别形成有拉筋(1003),两拉筋(1003)的自由端形成滑动抱合;拉筋(1003)通过凸耳(1004)与启动单元(11)形成联动,启动单元(11)用于带动凸耳(1004)进行横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启动单元(11)包括驱动螺轴(1101),驱动螺轴(1101)上依次、等距形成有至少两组双向螺纹(1102),每组双向螺纹(1102)由两螺向相反的螺纹构成;同组左卡箍(1001)、右卡箍(1002)上分别形成螺向相反的螺孔,该两螺孔分别与对应处的一组双向螺纹(1102)相适配;驱动螺轴(1101)的一端与电机形成传动连接。
6.一种摆放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壳三轴转移机构,还包括运输机构,轨座(1)的下方设有运输机构,运输机构上设有多个载具盘(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摆放组件,其特征在于:运输机构为皮带运输机(14)。
CN202321206442.2U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 Active CN219859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6442.2U CN219859393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6442.2U CN219859393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9393U true CN219859393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7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6442.2U Active CN219859393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9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1113A (zh) 送料装置
CN204361178U (zh) 扣式电池放电机的上料系统
CN106364887A (zh) 流水线及采用该流水线的传送系统
CN219859393U (zh) 一种外壳三轴转移机构及摆放组件
CN214878355U (zh) 自动料盘送料装置
CN116133278B (zh) 贴片机用盘装物料供给装置
CN218753379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电注入设备
CN216302535U (zh) 一种自动化升降上下料机构
CN216104403U (zh) 一种自动衔接入料存储装置
CN215508469U (zh) 电池极耳折弯装置
CN213010613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110931407B (zh) 一种抱持晶圆盒的升降模组
CN211643676U (zh) 一种移载输送装置
CN108321110B (zh) 一种缓存升降装置
CN214977270U (zh) 送料机构及具有其的冲压装置
CN220427415U (zh) 一种液压油缸装缸设备
CN215923697U (zh) 移载结构及生产线
CN213010622U (zh) 一种全自动物料上料缓存装置
CN209434580U (zh) 一种用于type-c充电连接器母座的插装设备
CN220844477U (zh) 一种对称旋转摆臂升降机构
CN214298093U (zh) 一种可改变承载面积的可移动平台
CN217437190U (zh) 一种料盘上下料设备
CN211208410U (zh) 半导体用装片机的进料机构
CN217731894U (zh) 一种含CoreXY结构的微型化托盘供料器
CN216097326U (zh) 一种治具横向移载换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