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5217U - 无动力均化器 - Google Patents

无动力均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5217U
CN219855217U CN202320293900.4U CN202320293900U CN219855217U CN 219855217 U CN219855217 U CN 219855217U CN 202320293900 U CN202320293900 U CN 202320293900U CN 219855217 U CN219855217 U CN 219855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fan
shaped
baffle
homoge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39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登璐
胡宝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ohush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ohush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ohush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ohush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39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5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5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5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无动力均化器,包括混料罐体,混料罐体的上部设置进口,混料罐体的底部设置出口,混料罐体的内部安装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相结合,在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从进口进入到混料罐体后,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能够利用重力依次撞击第一个中封档均化板、中开口均化板第二个中封档均化板,从而加速让不同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混匀,不消耗电能,有利于企业节能降耗。

Description

无动力均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化器,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无动力均化器。
背景技术
在水泥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水泥和矿粉就已经混合好了,但是不够均匀,传统方式是采用电动搅拌装置对水泥和矿粉混合原料进行搅拌,使水泥和矿粉充分混合、均化,拌料过程较为消耗电能,因此,我们考虑设计一种利用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下落时的重力,辅助对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进行混匀的装置,不消耗电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均化器,能够通过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相结合,在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从进口进入到混料罐体后,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能够利用重力依次撞击第一个中封档均化板、中开口均化板第二个中封档均化板,从而加速让不同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混匀,不消耗电能,有利于企业节能降耗。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无动力均化器,包括混料罐体,混料罐体的上部设置进口,混料罐体的底部设置出口,混料罐体的内部安装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中开口均化板位于两套中封档均化板之间,中封档均化板包括第一环,第一环外部侧周与混料罐体的内壁侧周连接,第一环的内侧设置圆形挡板,圆形挡板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一扇形挡板,第一扇形挡板的一侧与第一环的内侧连接,四个第一扇形挡板均匀分布在圆形挡板的侧周,相邻的第一扇形挡板之间设置第一扇形透孔,所述中开口均化板包括第二环与第七环,第七环位于第二环的内侧,第七环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二扇形挡板,四个第二扇形挡板均匀分布在第七环的侧周,相邻两个第二扇形挡板之间设置第二扇形透孔。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扇形挡板的中部与第二扇形挡板的中部均开设透孔。
所述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中,从上往下数第一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中开口均化板的设置方式为:第二扇形挡板位于对应第一扇形透孔的正下方,第二扇形透孔位于对应第一扇形挡板的正下方。
所述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中,从下往上数第一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中开口均化板的设置方式为:第一扇形透孔位于对应第二扇形挡板的正下方,第一扇形挡板位于对应的第二扇形透孔正下方。
所述混料罐体中部设置双向透孔调节器,所述双向透孔调节器包括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所述上调节器包括第四环、第六环,第六环位于第四环的内侧,第六环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一扩展挡板,四个第一扩展挡板均匀分布在第六环的侧周,第一扩展挡板的一侧与第四环的内侧连接,每个第一扩展挡板与一个第二扇形透孔配合,第四环的外侧连接第一把手杆,混料罐体的中部一侧开设第一条形孔,第一把手杆能够穿过第一条形孔,第一把手杆能够在第一条形孔的内部滑动,第一把手杆的中部连接第一弧形挡板,第一弧形挡板能够对第一条形孔形成封档,第四环放置在第二环的上,第四环能够与第二环产生相对滑动,所述下调节器包括支撑环、第五环,支撑环的侧周与混料罐体的内壁侧周连接,第五环能够放置在支撑环上,第五环能够与支撑环相对滑动,第五环的内侧设置第三环,第三环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二扩展挡板,四个第二扩展挡板均匀分布在第三环的侧周,第二扩展挡板的一侧与第五环的内侧连接,每个第二扩展挡板能够与一个第二扇形透孔配合,第五环的外侧连接第二把手杆,混料罐体的中部一侧开设第二条型孔,第二把手杆穿过第二条型孔,第二把手杆能够在第二条型孔的内部滑动,第二把手杆的中部连接第二弧形挡板,第二弧形挡板能够将第二条型孔封档。
所述混料罐体的外侧连接两套定位器,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分别与一套定位器配合,所述定位器包括弧形杆,弧形杆的两端均与混料罐体的外侧连接,弧形杆上套有弧形管,弧形管能够在弧形杆上滑动,弧形管的侧部开设螺孔,弧形管通过螺孔螺纹连接螺栓,螺栓能够将弧形管与弧形杆锁定,弧形管的外侧与配合的第一把手杆或第二把手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相结合,在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从进口进入到混料罐体后,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能够利用重力依次撞击第一个中封档均化板、中开口均化板第二个中封档均化板,从而加速让不同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混匀,不消耗电能,有利于企业节能降耗。进入混料罐体内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会优先撞击到第一扇形挡板、圆形挡板,从而实现第一步撞击混匀,经过撞击的原料会通过透孔、第一扇形透孔进入中封档均化板上方区域,由于第二扇形挡板位于第一扇形透孔的下方,下落的原料会优先撞击第二扇形挡板,进行第二步混匀操作。第二步混匀之后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会撞击到下一级中封档均化板的第一扇形挡板、圆形挡板,实现混匀操作,然后混匀后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经过出口排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图5的D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E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图6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的F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无动力均化器,如图1-图10所示,包括混料罐体2,混料罐体2的上部设置进口1,混料罐体2的底部设置出口6,混料罐体2的内部安装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中开口均化板位于两套中封档均化板之间,中封档均化板包括第一环3,第一环3外部侧周与混料罐体2的内壁侧周连接,第一环3的内侧设置圆形挡板9,圆形挡板9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一扇形挡板7,第一扇形挡板7的一侧与第一环3的内侧连接,四个第一扇形挡板7均匀分布在圆形挡板9的侧周,相邻的第一扇形挡板7之间设置第一扇形透孔8,所述中开口均化板包括第二环4与第七环25,第七环25位于第二环4的内侧,第七环25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二扇形挡板12,四个第二扇形挡板12均匀分布在第七环25的侧周,相邻两个第二扇形挡板12之间设置第二扇形透孔13,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相结合,在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从进口1进入到混料罐体2后,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能够利用重力依次撞击第一个中封档均化板、中开口均化板第二个中封档均化板,从而加速让不同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混匀,不消耗电能,有利于企业节能降耗。进入混料罐体2内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会优先撞击到第一扇形挡板7、圆形挡板9,从而实现第一步撞击混匀,经过撞击的原料会通过透孔11、第一扇形透孔8进入中封档均化板上方区域,由于第二扇形挡板12位于第一扇形透孔8的下方,下落的原料会优先撞击第二扇形挡板12,进行第二步混匀操作。第二步混匀之后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会撞击到下一级中封档均化板的第一扇形挡板7、圆形挡板9,实现混匀操作,然后混匀后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经过出口6排出,整个过程不消耗电能,完全依靠原料的重力势能达到原料混匀效果,不消耗电能,有利于企业节能降耗。
具体实施的选材和可行性分析:我们实际制作的样品以说明书附图作为图纸,按照说明书附图中各个部件的比例和配合方式实施,所述的连接为强力胶黏剂连接、焊接、铆接、法兰连接一体成型式连接等常用的连接方式,实际制作时可以根据实际连接强度需要无需创造性的选择对应的连接方式连接点的厚度和强度。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相结合,在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从进口1进入到混料罐体2后,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能够利用重力依次撞击第一个中封档均化板、中开口均化板第二个中封档均化板,从而加速让不同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原料混匀,不消耗电能,有利于企业节能降耗。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于其它两种或多种粒状或粉状物料混合,只要生产设备的垂直高度满足安装条件即可。根据高度,挡板数量可成套增加,混料器越高、挡板越多、均化效果越好。
实施例2:
所述第一扇形挡板7的中部与第二扇形挡板12的中部均开设透孔11。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扇形挡板7的中部与第二扇形挡板12的中部均开设透孔11能够让第一扇形挡板7与第二扇形挡板12的中部有一定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透过性,从而一方面利用在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下落时撞击第一扇形挡板7与第二扇形挡板12,另一方面避免过多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积存在第一扇形挡板7与第二扇形挡板12上方。
实施例3:
所述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中,从上往下数第一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中开口均化板的设置方式为:第二扇形挡板12位于对应第一扇形透孔8的正下方,第二扇形透孔13位于对应第一扇形挡板7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扇形挡板12位于对应第一扇形透孔8的正下方,第二扇形透孔13位于对应第一扇形挡板7的正下方。能够方便经过第一扇形透孔8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直接撞击到第二扇形挡板12,从而利用撞击效果提高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的混匀效果。
实施例4:
所述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中,从下往上数第一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中开口均化板的设置方式为:第一扇形透孔8位于对应第二扇形挡板12的正下方,第一扇形挡板7位于对应的第二扇形透孔13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扇形透孔8位于对应第二扇形挡板12的正下方,第一扇形挡板7位于对应的第二扇形透孔13正下方能够方便经过第二扇形透孔13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直接撞击到第一扇形挡板7,从而利用撞击效果提高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的混匀效果。
实施例5:
所述混料罐体2中部设置双向透孔调节器,所述双向透孔调节器包括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所述上调节器包括第四环14、第六环20,第六环20位于第四环14的内侧,第六环20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一扩展挡板19,四个第一扩展挡板19均匀分布在第六环20的侧周,第一扩展挡板19的一侧与第四环14的内侧连接,每个第一扩展挡板19与一个第二扇形透孔13配合,第四环14的外侧连接第一把手杆16,混料罐体2的中部一侧开设第一条形孔18,第一把手杆16能够穿过第一条形孔18,第一把手杆16能够在第一条形孔18的内部滑动,第一把手杆16的中部连接第一弧形挡板17,第一弧形挡板17能够对第一条形孔18形成封档,第四环14放置在第二环4的上,第四环14能够与第二环4产生相对滑动,所述下调节器包括支撑环26、第五环15,支撑环26的侧周与混料罐体2的内壁侧周连接,第五环15能够放置在支撑环26上,第五环15能够与支撑环26相对滑动,第五环15的内侧设置第三环5,第三环5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二扩展挡板24,四个第二扩展挡板24均匀分布在第三环5的侧周,第二扩展挡板24的一侧与第五环15的内侧连接,每个第二扩展挡板24能够与一个第二扇形透孔13配合,第五环15的外侧连接第二把手杆21,混料罐体2的中部一侧开设第二条型孔23,第二把手杆21穿过第二条型孔23,第二把手杆21能够在第二条型孔23的内部滑动,第二把手杆21的中部连接第二弧形挡板22,第二弧形挡板22能够将第二条型孔23封档。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透孔调节器能够利用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的旋转调节第二扇形透孔13的大小,当需要对较大量的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进行混合时,第二扩展挡板24和第一扩展挡板19可以调节至不遮挡第二扇形透孔13的状态,此时能够方便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混合后快速通过,避免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在中开口均化板区域堆积。当对少量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进行混合时,第二扩展挡板24和第一扩展挡板19可以调节至图8中所示的对第二扇形透孔13的遮挡状态,从而缩小第二扇形透孔13的可通过面积,提高对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的混匀效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把手杆16控制上调节器转动,从而调节第一扩展挡板19对第二扇形透孔13的遮挡效果。人员可以通过第二把手杆21控制下调节器转动,从而调节第二扩展挡板24对第二扇形透孔13的遮挡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弧形挡板17能够在第一把手杆16调节的过程中对第一条形孔18保持封档,避免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轻易从第一弧形挡板17大量泄漏。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弧形挡板22能够在第二把手杆21调节的过程中对第二条型孔23保持封档从而避免混合后的水泥和矿粉轻易从第二条型孔23大量泄漏。
所述混料罐体2的外侧连接两套定位器,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分别与一套定位器配合,所述定位器包括弧形杆32,弧形杆32的两端均与混料罐体2的外侧连接,弧形杆32上套有弧形管31,弧形管31能够在弧形杆32上滑动,弧形管31的侧部开设螺孔,弧形管31通过螺孔螺纹连接螺栓30,螺栓30能够将弧形管31与弧形杆32锁定,弧形管31的外侧与配合的第一把手杆16或第二把手杆2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螺栓30能够将弧形管31与弧形杆32锁定,从而在对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调节完成后,对第一把手杆16或第二把手杆21与配合的弧形杆32锁定,避免第一把手杆16或第二把手杆21不受控滑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Claims (6)

1.无动力均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罐体(2),混料罐体(2)的上部设置进口(1),混料罐体(2)的底部设置出口(6),混料罐体(2)的内部安装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中开口均化板位于两套中封档均化板之间,中封档均化板包括第一环(3),第一环(3)外部侧周与混料罐体(2)的内壁侧周连接,第一环(3)的内侧设置圆形挡板(9),圆形挡板(9)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一扇形挡板(7),第一扇形挡板(7)的一侧与第一环(3)的内侧连接,四个第一扇形挡板(7)均匀分布在圆形挡板(9)的侧周,相邻的第一扇形挡板(7)之间设置第一扇形透孔(8),所述中开口均化板包括第二环(4)与第七环(25),第七环(25)位于第二环(4)的内侧,第七环(25)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二扇形挡板(12),四个第二扇形挡板(12)均匀分布在第七环(25)的侧周,相邻两个第二扇形挡板(12)之间设置第二扇形透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均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挡板(7)的中部与第二扇形挡板(12)的中部均开设透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均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中,从上往下数第一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中开口均化板的设置方式为:第二扇形挡板(12)位于对应第一扇形透孔(8)的正下方,第二扇形透孔(13)位于对应第一扇形挡板(7)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均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一套中开口均化板中,从下往上数第一套中封档均化板和中开口均化板的设置方式为:第一扇形透孔(8)位于对应第二扇形挡板(12)的正下方,第一扇形挡板(7)位于对应的第二扇形透孔(13)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均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体(2)中部设置双向透孔调节器,所述双向透孔调节器包括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所述上调节器包括第四环(14)、第六环(20),第六环(20)位于第四环(14)的内侧,第六环(20)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一扩展挡板(19),四个第一扩展挡板(19)均匀分布在第六环(20)的侧周,第一扩展挡板(19)的一侧与第四环(14)的内侧连接,每个第一扩展挡板(19)与一个第二扇形透孔(13)配合,第四环(14)的外侧连接第一把手杆(16),混料罐体(2)的中部一侧开设第一条形孔(18),第一把手杆(16)能够穿过第一条形孔(18),第一把手杆(16)能够在第一条形孔(18)的内部滑动,第一把手杆(16)的中部连接第一弧形挡板(17),第一弧形挡板(17)能够对第一条形孔(18)形成封档,第四环(14)放置在第二环(4)的上,第四环(14)能够与第二环(4)产生相对滑动,所述下调节器包括支撑环(26)、第五环(15),支撑环(26)的侧周与混料罐体(2)的内壁侧周连接,第五环(15)能够放置在支撑环(26)上,第五环(15)能够与支撑环(26)相对滑动,第五环(15)的内侧设置第三环(5),第三环(5)的侧周连接四个第二扩展挡板(24),四个第二扩展挡板(24)均匀分布在第三环(5)的侧周,第二扩展挡板(24)的一侧与第五环(15)的内侧连接,每个第二扩展挡板(24)能够与一个第二扇形透孔(13)配合,第五环(15)的外侧连接第二把手杆(21),混料罐体(2)的中部一侧开设第二条型孔(23),第二把手杆(21)穿过第二条型孔(23),第二把手杆(21)能够在第二条型孔(23)的内部滑动,第二把手杆(21)的中部连接第二弧形挡板(22),第二弧形挡板(22)能够将第二条型孔(23)封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动力均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体(2)的外侧连接两套定位器,上调节器和下调节器分别与一套定位器配合,所述定位器包括弧形杆(32),弧形杆(32)的两端均与混料罐体(2)的外侧连接,弧形杆(32)上套有弧形管(31),弧形管(31)能够在弧形杆(32)上滑动,弧形管(31)的侧部开设螺孔,弧形管(31)通过螺孔螺纹连接螺栓(30),螺栓(30)能够将弧形管(31)与弧形杆(32)锁定,弧形管(31)的外侧与配合的第一把手杆(16)或第二把手杆(21)连接。
CN202320293900.4U 2023-02-22 2023-02-22 无动力均化器 Active CN219855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900.4U CN219855217U (zh) 2023-02-22 2023-02-22 无动力均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900.4U CN219855217U (zh) 2023-02-22 2023-02-22 无动力均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5217U true CN219855217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2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3900.4U Active CN219855217U (zh) 2023-02-22 2023-02-22 无动力均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5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9615U (zh) 一种饲料筛选预混合装置
CN104841304A (zh) 肥料混合机
CN205586867U (zh) 一种搅拌式计量罐
CN219855217U (zh) 无动力均化器
CN111266038A (zh) 一种复合材料混合搅拌设备
CN205521953U (zh) 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机
CN107486945A (zh) 一种房屋施工用高效混料装置
CN205361217U (zh) 一种带粉碎装置的化肥搅拌机
CN206103765U (zh) 一种肥料电子配料装置
CN205164656U (zh) 一种化工配料用回转下料器
CN209530835U (zh) 一种加料均匀的玻璃反应釜
CN206123976U (zh)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机
CN205599047U (zh) 一种配肥机的配肥装置
CN208727444U (zh) 一种油墨生产用投料装置
CN210252076U (zh) 一种生产掺混肥的连续混料机
CN107486100A (zh) 一种冶金物料搅拌装置
CN209580018U (zh) 一种干粉砂浆生产线
CN210025780U (zh) 干混砂浆搅拌机
CN107348546B (zh) 一种新型饲料生产设备
CN207822916U (zh) 一种农药生产用混料机
CN202010526U (zh) 螺旋板剪切式润滑油脂搅拌器
CN206285738U (zh) 一种螺杆搅拌机
CN214020545U (zh) 一种高效均匀的调配釜
CN209349515U (zh) 一种粉末注射成型工艺用上料装置
CN206201247U (zh) 一种用于包装带生产的不间断原料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