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8573U - 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8573U
CN219848573U CN202321371491.1U CN202321371491U CN219848573U CN 219848573 U CN219848573 U CN 219848573U CN 202321371491 U CN202321371491 U CN 202321371491U CN 219848573 U CN219848573 U CN 219848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inner chamber
sludge discharge
mud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14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学龙
黎翠文
陆华臣
吴汉强
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nxing Construction No1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nxing Construction No1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nxing Construction No1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nxing Construction No1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14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8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8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8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在原有的三级沉淀池中增设次级过滤结构,次级过滤结构包括内室,内室内设有过滤网,内室上侧设有溢流间隙,经过过滤的泥水能溢出流入第二沉淀池内,在不改变原有沉淀池个数的情况下,通过增设次级过滤结构,增加了一次沉淀过滤过程,且次级过滤结构为装配式构件,能够拆装并重复利用,在不增加沉淀池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净水效率,且建造成本低,可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沉淀作用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净化水质,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传统的沉淀池结构较为复杂,占地面积大,导致沉淀池建造成本提升,且需要长时间的沉淀过程,不易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的侧面都设有排泥沟,排泥沟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靠近排泥沟的侧壁上都设有具有开关的排泥管道;
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上侧设有泥浆入口,所述第一沉淀池通过过滤通道与第二沉淀池连通,过滤通道的入口设置在第一沉淀池内,过滤通道的入口处设有过滤网;
所述第二沉淀池内设有次级过滤结构,所述次级过滤结构包括内室、内室顶盖和内室过滤网片,所述过滤通道的出口与内室连通,所述内室的下端与排泥管道连通,内室过滤网片设置在内室内部且与内室的侧壁连接,所述内室顶盖盖合在内室上方,内室顶盖与内室的侧壁之间留有溢流间隙;
所述第三沉淀池通过过水口与第二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沉淀池的上侧设有净化水出口,所述净化水出口设有开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高台,所述过滤通道的入口设置在高台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的底面靠近排泥沟的一端向下倾斜,倾斜坡度为3°。
优选地,所述排泥沟沿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的排列方向向下倾斜,倾斜坡度为3°。
优选地,内室过滤网片双层,所述内室过滤网片包括上层网片和下层网片,所述上层网片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下层网片的网孔直径,所述下层网片靠近排泥沟的一端设有排泥通口。
优选地,所述下层网片靠近排泥沟的一端向下倾斜,倾斜坡度为30°。
优选地,所述内室底部设有排泥槽,所述第二沉淀池所对应的排泥管道与排泥槽连通,所述排泥通口设置在第二沉淀池所对应的排泥管道的入口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靠近排泥沟的一侧底部都设有下沉槽,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对应的排泥管道的入口设置在下沉槽内。
优选地,所述内室的底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部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原有的三级沉淀池中增设次级过滤结构,次级过滤结构包括内室,内室内设有过滤网,内室上侧设有溢流间隙,经过过滤的泥水能溢出流入第二沉淀池内,在不改变原有沉淀池个数的情况下,通过增设次级过滤结构,增加了一次沉淀过滤过程,且次级过滤结构为装配式构件,能够拆装并重复利用,在不增加沉淀池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净水效率,且建造成本低,可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三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次级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沉淀池;11、泥浆入口;2、第二沉淀池;21、过水口;3、第三沉淀池;31、净化水出口;4、排泥沟;41、排泥管道;5、次级过滤结构;51、内室;52、内室顶盖;521、溢流间隙;53、内室过滤网片;531、上层网片;532、下层网片;533、排泥通口;54、排泥槽;6、高台;61、过滤通道;62、过滤网;7、下沉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包括混凝土浇筑而成基础沉淀池,基础沉淀池内平行设置有两块隔板,将基础沉淀池内分隔形成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和第三沉淀池3,沿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和第三沉淀池3的排列方向在基础沉淀池的侧面设有一条排泥沟4,每个沉淀池都设有排泥管道41与排泥沟4连通,并通过排泥管道41将大颗泥土、浑浊泥浆排入排泥沟4内。
第一沉淀池1的上侧设有泥浆入口11,用于输入需要过滤的泥浆,第一沉淀池1内设有一个高台6,高台6的内部设有过滤通道61,过滤通道61的入口设置在高台6顶部,高台6顶部设有过滤网62初步过滤泥浆,过滤通道61的出口与第二沉淀池2连通,初步过滤的泥浆通过过滤通道61导入第二沉淀池2内。
第二沉淀池2内设有可拆装的次级过滤结构5,次级过滤结构5包括内室51、内室顶盖52和内室过滤网片53,过滤通道61的出口设置在内室51的底部,初步过滤的泥浆先进入内室51,内室过滤网片53水平设置,泥浆进入后逐渐升高液面直至透过内室过滤网片53,颗粒泥土被阻挡在内室过滤网片53之下,而内室51底部与排泥管道41连通,能够将颗粒土排出至排泥沟4,内室顶盖52盖合在内室51上端,内室51与内室顶盖52之间留有溢流间隙521,泥浆继续升高液面后到达内室51顶部,再从溢流间隙521中溢出流入第二沉淀池2内,第二沉淀池2与第三沉淀池3之间的隔板上设有过水口21,第二沉淀池2内经过内室51过滤后的泥水在达到一定液面高度后从过水口21溢出流至第三沉淀池3内;
第三沉淀池3的上侧设有净化水出口31,第三沉淀池3内的泥水经过最后一次沉淀过滤,在确认上层水质达到所需标准后,打开净化水出口31的开关即可将其导入。
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会沉积泥土和粘稠的泥浆需要排出,所以两者的底部都设计为向下的倾斜面,令泥土能够自动滑落进入排泥沟4,第一沉淀池1和第三沉淀池3的底面靠近排泥沟4的一端向下倾斜,倾斜坡度为3°。
排泥沟4内的泥土同样需要靠自重排出,所以排泥沟4沿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的排列方向向下倾斜,倾斜坡度同样为3°,按泥土杂质的重量排序,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所以第一沉淀池1对应的排泥沟4高度较高,第二沉淀池2其次,第三沉淀池3最低。
内室过滤网片53分为上层网片531和下层网片532,上层网片531的网孔直径小于下层网片532的网孔直径,下层网片532在靠近排泥沟4的一端设有排泥通口533,颗粒状的泥土泥巴随液面上涨后穿过下层网片532但无法通过上层网片531,沉淀后这些泥土则从排泥通口533处下落至内室51的最底部,再通过排泥管道41排出至排泥沟4,下层网片532靠近排泥沟4的一端向下倾斜,倾斜坡度为30°,颗粒泥土受自重影响能够滑落至排泥通口533出,沉淀下落的速度更快。
内室51的底部设有排泥槽54,排泥槽54的一端与排泥管道41直接连通,排泥槽54高度较内室51底部更低,泥土能够集中至排泥槽54内再从排泥管道41处排出,下层网片532上具有的排泥通口533则设置在排泥槽54的正上方,泥土从排泥通口533处下落后能直接落入排泥槽54中。
第一沉淀池1和第三沉淀池3靠近排泥沟4的一侧底部都设有下沉槽7,第一沉淀池1和第三沉淀池3所对应的排泥管道41的入口设置在下沉槽7内,下沉槽7的作用与排泥槽54类似,都是便于泥土聚集再通过排泥管道41排出。
特别注意的是,第二沉淀池2内,内室51的底部高度要低于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高度,这样第一沉淀池1内的初步过滤的泥浆才能够顺利流入第二沉淀池2内,如内室51高度高于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高度,且泥浆较为粘稠时,泥浆容易积聚在第一沉淀池1的过滤通道61底部,直接堵塞过滤通道61,整个过滤流程无法正常进行。
工作原理:
需要过滤的泥浆由泥浆入口11导入第一沉淀池1内,第一沉淀池1底面倾斜,泥浆沉淀后顺倾斜面滑落至排泥管道41然后排出至排泥沟4中,泥浆上层的泥水穿过高台6顶部的过滤网62进入过滤通道61,完成第一次过滤沉淀;泥水沿过滤通道61进入第二沉淀池2的内室51中,内室51中设有内室过滤网片53,大颗的泥土被内室过滤网片53阻挡下落在内室51底部,内室51底部与排泥管道41连通,这些泥土则通过排泥管道41排出至排泥沟4中,内室51顶部有溢流间隙521,当内室51里的泥水液面高于内室51时则溢流至第二沉淀池2内,部分泥土沉淀在第二沉淀池2内,第二沉淀池2内液面高于过水口21时则溢出流入第三沉淀池3内,至此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过滤沉淀;三次过滤后的泥水相对杂质较少,在第三沉淀池3内进行简易沉淀后,打开净化水出口31开关,即可将经过经过四次沉淀过滤的净化水导出,第三沉淀池3底部的泥土则通过排泥管道41排出至排泥沟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和第三沉淀池(3),所述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和第三沉淀池(3)的侧面都设有排泥沟(4),排泥沟(4)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和第三沉淀池(3)靠近排泥沟(4)的侧壁上都设有排泥管道(41);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上侧设有泥浆入口(11),所述第一沉淀池(1)通过过滤通道(61)与第二沉淀池(2)连通,过滤通道(61)的入口设置在第一沉淀池(1)内,过滤通道(61)的入口处设有过滤网(62);所述第二沉淀池(2)内设有次级过滤结构(5),所述次级过滤结构(5)包括内室(51)、内室顶盖(52)和内室过滤网片(53),所述过滤通道(61)的出口与内室(51)连通,所述内室(51)的下端与排泥管道(41)连通,内室过滤网片(53)设置在内室(51)内部且与内室(51)的侧壁连接,所述内室顶盖(52)盖合在内室(51)上方,内室顶盖(52)与内室(51)的侧壁之间留有溢流间隙(521);所述第三沉淀池(3)通过过水口(21)与第二沉淀池(2)连通,所述第三沉淀池(3)的上侧设有净化水出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内设有高台(6),所述过滤通道(61)的入口设置在高台(6)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室(51)的底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和第三沉淀池(3)的底面靠近排泥沟(4)的一端向下倾斜,倾斜坡度为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沟(4)沿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的排列方向向下倾斜,倾斜坡度为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室过滤网片(53)包括上层网片(531)和下层网片(532),所述上层网片(531)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下层网片(532)的网孔直径,所述下层网片(532)靠近排泥沟(4)的一端设有排泥通口(5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网片(532)靠近排泥沟(4)的一端向下倾斜,倾斜坡度为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室(51)底部设有排泥槽(54),所述排泥管道(41)与排泥槽(54)连通,所述排泥通口(533)设置在排泥管道(41)的入口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和第三沉淀池(3)靠近排泥沟(4)的一侧底部都设有下沉槽(7),所述排泥管道(41)的入口设置在下沉槽(7)内。
CN202321371491.1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 Active CN219848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1491.1U CN219848573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1491.1U CN219848573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8573U true CN219848573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3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1491.1U Active CN219848573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85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1768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
CN21984857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多级沉淀池
CN108585153A (zh) 一种带气冲洗两层斜管或板混凝沉淀净水系统
CN218686603U (zh) 多级水平管沉淀装置
CN203971476U (zh) 一种高效全自动沉淀装置
CN207667208U (zh) 一种能够提升沉降效率的竖流式沉淀池
CN206288999U (zh) 一种锥底斜涵滤渣气浮机
CN215841760U (zh) 一种疏干水处理用曝气式斜板沉淀池
CN209752379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高效率三级沉淀池
CN205516881U (zh) 一种加强悬浮层螺旋竖流沉淀池
CN108939624A (zh) 一种陶瓷加工的连续式污水净化结构
CN209790954U (zh) 污水沉降处理装置
CN211435208U (zh) 一种固井实验室用沉淀系统
CN113522856A (zh) 一种pc智能建造车间废水、废料回收系统
CN208603793U (zh) 一种带气冲洗两层斜管或板混凝沉淀净水系统
CN208980533U (zh) 一种污泥与污水分质处理装置
CN214611838U (zh) 建筑工地污水回收再利用初级处理系统
CN213555837U (zh) 一种用于梁场养护水的水处理装置
CN210078927U (zh) 用于江、河、湖、库、海排污口的雨污水过滤沉淀总成
CN220976662U (zh) 一种斜板隔油池
CN103204604A (zh) 一种固液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7323612U (zh) 一种带清洁功能的组合式清洁池
CN213760879U (zh) 一种污水管道污垢沉降装置
CN216986713U (zh) 一种高效滤渣的移动式泥浆池
CN215275954U (zh) 一种雨污水处理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