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6362U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6362U
CN219846362U CN202320966533.XU CN202320966533U CN219846362U CN 219846362 U CN219846362 U CN 219846362U CN 202320966533 U CN202320966533 U CN 202320966533U CN 219846362 U CN219846362 U CN 219846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hell
main
exhaus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65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周伟
王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65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6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6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6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身、地刷、供液组件、集污组件、抽吸源组件,集污组件包括集污桶,机身包括主壳体、定位壳体、后壳体,主壳体的下端设有支撑部,主壳体的上部与定位壳体配合形成有上收容腔,主壳体的下部、定位壳体及支撑部配合形成有下收容腔,定位壳体包括定位上壳与定位下壳,定位上壳设有定位腔和延伸部,定位下壳设有通风孔,排风结构包括设于定位腔腔壁处的排风进口、设于延伸部处的排风出口、连通排风进口与排风出口的排风通道。合理设置定位壳体的具体结构,降低定位壳体结构难度的同时使定位壳体可以顺利形成供集污气流流经的排风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清洁设备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类清洁设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居住体验。现有的手持式表面清洁机一般包括机身、地刷、供水组件和集污组件,地刷设置由电机驱动的辊刷,供水组件用于向辊刷供水使辊刷可以吸水润湿后对待清洁面进行湿擦,集污组件用于将地刷底部的脏污和辊刷被刮板刮落的脏污吸入污水桶中。为了扩展手持式表面清洁机的功能用途,一些手持式表面清洁机将集污风机和电池单独设为一个可以提供吸力的抽吸源机构,抽吸源机构不仅可以安装在机身上用于提供吸力实现集污目的,还可以另接尘杯实现集尘目的。但是,目前机身上供抽吸源机构形成的气流流经的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保证气流的流动稳定性,从而不利于保证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和集污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合理设置机身上的排风结构,保证集污气流的流动稳定性,有利于保证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和集污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
机身;
地刷,枢接于机身的底端且设有进污口、清洁件和用于刮擦清洁件的刮条;
供液组件,用于向清洁件供液;
集污组件,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机身上且可连通于进污口的集污桶;
抽吸源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机身上且用于提供吸力以形成集污气流;
所述机身包括主壳体、固定于主壳体前侧的定位壳体、固定于主壳体后侧的后壳体,主壳体的下端设有向前凸出的支撑部,主壳体的上部与定位壳体配合形成有用于安装抽吸源组件的上收容腔,主壳体的下部、定位壳体及支撑部配合形成有用于安装集污桶的下收容腔;
定位壳体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定位上壳与定位下壳,定位上壳设有供抽吸源组件插入的定位腔和向下延伸超出于定位下壳的延伸部,定位下壳设有供集污气流流经的通风孔,排风结构包括设于定位腔腔壁处的排风进口、设于延伸部处的排风出口、设于定位壳体与主壳体之间且连通排风进口与排风出口的排风通道。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对应于下收容腔的局部设有向前凸出的凸台部,凸台部位于主壳体与安装于下收容腔处的集污桶之间使两者配合形成有与排风出口连通的排风间隙。
优选的,所述凸台部的宽度小于主壳体的宽度,以使凸台部的至少竖向一边与主壳体对应侧的竖向边沿之间具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的前侧设有位于凸台部下方的香片插槽。
优选的,所述凸台部的前表面位于香片插槽的竖向投影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对应于定位壳体的部位设有后凹的定位凹部,定位凹部与定位壳体配合形成排风通道。
优选的,所述抽吸源组件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部,主壳体设有供定位部插入且位于定位壳体后部上方的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竖向两侧槽壁上设有朝向定位槽中心凸出的凸块,凸块的顶端设有用于引导定位部插入定位槽的导向斜面。
优选的,所述机身的顶端设有把手,主壳体与后壳体配合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的顶端设有用于固定把手的管套,管套的顶端与后壳体的顶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机身的下端与地刷之间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可转动设于地刷上的下接头和设于机身下端的上接头,机身包括包覆于支撑部外侧的下壳盖,上接头与下壳盖之间、上接头与后壳体下端之间均设有定位配合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机身采用包括主壳体、定位壳体和后壳体在内的分体式结构,主壳体的上部与定位壳体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抽吸源组件的上收容腔,主壳体的下部、定位壳体及支撑部配合形成用于安装集污桶的下收容腔,合理设置机身的具体结构和上、下收容腔的形成结构,有利于合理降低机身的结构难度和相关构件的成型难度。抽吸源组件安装于下收容腔处时局部插入定位腔中,流经集污桶的集污气流可以经过通风孔流入抽吸源组件内,流经抽吸源组件的集污气流可以经过排风进口流入排风通道中然后自排风出口流出,通过与定位腔的配合保证抽吸源组件的结构稳定性,使集污气流可以经过排风结构顺利流出,有利于保证集污气流的流动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证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和集污效果。其中,通风孔由定位下壳形成,定位腔由定位上壳形成,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分别设于定位腔腔壁处和延伸部处,合理设置定位壳体的具体结构,降低定位壳体结构难度的同时使定位壳体可以顺利形成供集污气流流经的排风结构。
2、主壳体对应于下收容腔的局部设置向前凸出的凸台部,集污桶安装于下收容腔处时,凸台部位于主壳体和集污桶之间,通过凸台部使集污桶与主壳体之间可以形成结构稳定的排风间隙,避免集污桶在用户推拉装置时相对于机身前后晃动导致集污桶与主壳体完全贴合而不具有排风间隙的情况,使流经进污口、集污组件和抽吸源组件的集污气流可以经过排风结构和排风间隙顺利排出,保证集污气流的排风顺畅性,有利于提高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集污效果。
3、凸台部的宽度小于主壳体的宽度,使凸台部的至少竖向一边与主壳体对应侧的竖向边沿之间具有空隙,使集污桶与主壳体之间在集污桶与凸台部相互贴合时仍可以通过空隙形成有效的排风间隙。合理设置凸台部相对于主壳体的大小,使集污桶与主壳体之间能通过凸台部形成结构稳定的排风间隙。
4、香片插槽可以用于插放香片,集污气流经过排风间隙向下流动并向外排出时可以携带香片散发的香味,从而可以改善集污气流自装置排出时的气味,有利于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5、凸台部的前表面优选的位于香片插槽的竖向投影范围内,使经过排风间隙向下流动的集污气流可以流经香片的表面,从而使向外排出的集污气流可以有效携带香片散发的香味,有利于提高集污气流自装置排出时的气味改善效果。
6、主壳体对应于定位壳体设置定位凹部,定位壳体与定位凹部配合形成排风通道,合理设置排风通道的具体形成结构,降低主壳体和定位壳体结构难度的同时满足排风进口与排风出口之间的连通要求。
7、抽吸源组件的侧壁与主壳体的上部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部和定位槽,通过定位部与定位槽的配合使安装于上收容腔处的抽吸源组件受到周向限位,有利于提高抽吸源组件安装于上收容腔处时的结构稳定性,使流经抽吸源组件的集污气流可以通过排风进口稳定排出,有利于提高集污气流的排出顺畅性。
8、定位槽的竖向两侧槽壁上设置凸块,凸块的顶端设置导向斜面,用户将抽吸源组件自上向下安装于上收容腔处时,抽吸源组件侧壁上的定位部先与导向斜面抵触并沿着导向斜面向下插入定位槽中,通过导向斜面可以降低用户将抽吸源组件安装于上收容腔处时的操作难度,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9、把手通过与管套配合固定于机身的顶端,通过管套可以在降低把手与机身之间固定难度的同时保证两者之间的固定稳定性。管套的顶端与后壳体的顶壁之间设置密封件,避免外部的液体自管套与后壳体之间的缝隙处渗入机身内部导致机身内的电气元件受损的情况。
10、下壳盖包覆于支撑部的外侧,合理降低主壳体结构难度的同时保证机身的整体外观效果。上接头与下壳盖之间、上接头与后壳体的下端之间均设置定位配合结构,即上接头的前后两侧与机身的下端定位配合,可以提高上接头设于机身下端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机身与地刷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的整机图;
图2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抽吸源组件拆离于机身时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地刷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地刷的爆炸图;
图5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机身沿竖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机身的爆炸图;
图9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控制模块安装于凹腔内的局部结构图;
图10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控制模块安装于凹腔内的局部立体图;
图11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机身的立体图;
图12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机身的前视图;
图13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集污桶安装于下收容腔处时与机身的配合结构图;
图14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定位壳体的结构图;
图15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抽吸源组件的结构图;
图16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机身下端的结构图;
图17为实施例二表面清洁装置中控制模块安装于凹腔内的局部结构图。
图中,100-机身,110-主壳体,111-支撑部,112-凸台部,113-空隙,114-定位凹部,115-定位槽,116-凸块,117-导向斜面,118-凹腔,119-凸沿,120-定位壳体,121-定位上壳,122-定位下壳,123-通风孔,124-定位腔,125-延伸部,130-后壳体,131-避让口,132-台阶部,141-上收容腔,142-下收容腔,150-安装腔,151-卡扣,160-排风结构,161-排风进口,162-排风出口,163-排风通道,171-排风间隙,172-出风间隙,180-下壳盖,181-定位凸筋,191-管套,192-密封件,193-盖板,194-密封圈,195-香片插槽,196-香片,197-限位片,200-地刷,210-进污口,220-清洁件,230-地刷主体,240-前盖组件,250-辊刷腔,260-刮条,270-弹性地刮,310-集污桶,320-集污管道,400-抽吸源组件,410-定位部,500-把手,610-下接头,620-上接头,621-定位凹槽,700-控制模块,710-控制板,810-充电件,811-固定座,812-充电插针,820-插接单元,821-插接端子,830-弹性件,831-过线孔,910-分水件,920-净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
机身100;
地刷200,枢接于机身100的底端且设有进污口210、清洁件220和用于刮擦清洁件220的刮条260;
供液组件,用于向清洁件220供液;
集污组件,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机身100上且可连通于进污口210的集污桶310;
抽吸源组件400,可拆卸安装于机身100上且用于提供吸力以形成集污气流;
机身100包括主壳体110、固定于主壳体110前侧的定位壳体120、固定于主壳体110后侧的后壳体130,主壳体110的下端设有向前凸出的支撑部111,主壳体110的上部与定位壳体120配合形成有用于安装抽吸源组件400的上收容腔141,主壳体110的下部、定位壳体120及支撑部111配合形成有用于安装集污桶310的下收容腔142;
定位壳体120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定位上壳121与定位下壳122,定位上壳121设有供抽吸源组件400插入的定位腔124和向下延伸超出于定位下壳122的延伸部125,定位下壳122设有供集污气流流经的通风孔123,排风结构160包括设于定位腔124腔壁处的排风进口161、设于延伸部125处的排风出口162、设于定位壳体120与主壳体110之间且连通排风进口161与排风出口162的排风通道163。
抽吸源组件400安装于下收容腔142处时局部插入定位腔124中,流经集污桶310的集污气流可以经过通风孔123流入抽吸源组件400内,流经抽吸源组件400的集污气流可以经过排风进口161流入排风通道163中然后自排风出口162流出,通过与定位腔124的配合保证抽吸源组件400的结构稳定性,使集污气流可以经过排风结构160顺利流出,有利于保证集污气流的流动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证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和集污效果。其中,通风孔123由定位下壳122形成,定位腔124由定位上壳121形成,排风进口161和排风出口162分别设于定位腔124腔壁处和延伸部125处,合理设置定位壳体120的具体结构,降低定位壳体120结构难度的同时使定位壳体120可以顺利形成供集污气流流经的排风结构160。
结合图3、图4,本实施例中,地刷200包括地刷主体230和前盖组件240,前盖组件240可拆卸扣合安装于地刷主体230前侧的顶部。前盖组件240扣合安装于地刷主体230前侧的顶部时,前盖组件240与地刷主体230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清洁件220的辊刷腔250,清洁件220可拆卸安装于辊刷腔250处且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地刷主体230设有用于驱动清洁件220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清洁件220可以采用现有的单辊刷结构或双辊刷结构或履带式拖布结构。
结合图3,进污口210设于地刷主体230前侧的下部且位于辊刷腔250的后方,进污口210与辊刷腔250连通。刮条260设于进污口210的上方,刮条260的前端伸入辊刷腔250内与清洁件220的拖布过盈抵触。地刷主体230的前侧设有位于进污口210下方的弹性地刮270,弹性地刮270的底侧与待清洁面过盈接触。
供液组件包括净水箱920、供液管路、供液泵和分水件910,净水箱920可拆卸安装于机身100的后侧,分水件910设于地刷主体230的前侧且位于进污口210的上方,供液管路设于机身100和地刷主体230内且一端与净水箱920可拆卸对接配合、另一端与分水件910连接,供液泵设于供液管路上。净水箱920中的液体在供液泵的抽送作用下可以沿着供液管路流向分水件910,自分水件910流出的液体被清洁件220吸收使清洁件220可以吸液润湿。可以理解的是,分水件91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8,主壳体110对应于定位壳体120的部位设有后凹的定位凹部114,排风通道163由定位凹部114与定位壳体120配合形成。可以理解的是,抽吸源组件400与定位壳体120之间设有用于保持气密且避免漏风的密封配合结构。
结合图11、图12、图13,主壳体110对应于下收容腔142的局部设有向前凸出的凸台部112,凸台部112位于主壳体110和安装于下收容腔142处的集污桶310之间使两者配合形成有与排风结构160连通的排风间隙171。集污桶310安装于下收容腔142处时,通过凸台部112使集污桶310与主壳体110之间可以形成结构稳定的排风间隙171,避免集污桶310在用户推拉装置时相对于机身100前后晃动导致集污桶310与主壳体110完全贴合而不具有排风间隙171的情况,使流经进污口210、集污组件和抽吸源组件400的集污气流可以经过排风结构160和排风间隙171顺利排出,保证集污气流的排风顺畅性,有利于提高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集污效果。
结合图5,本实施例中,集污组件包括集污桶310和集污管道320,集污桶310可拆卸安装于机身100前侧的下收容腔142处,集污管道320采用多段式组合结构,集污管道320的一端伸入地刷主体230内与进污口210连通,集污管道320的另一端伸入支撑部111内并与集污桶310可拆卸对接配合。抽吸源组件400提供吸力形成的集污气流自进污口210流入,然后经过集污管道320流入集污桶310中,流入集污桶310的集污气流经过过滤后再流经抽吸源组件400,自抽吸源组件400排出的集污气流经过排风结构160流入排风间隙171,然后自排风间隙171向下流动并排出机身100。可以理解的是,抽吸源组件40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11、图12,为了保证排风间隙171的有效性,凸台部112的宽度小于主壳体110的宽度,以使凸台部112的至少竖向一边与主壳体110对应侧的竖向边沿之间具有空隙113。本实施例中,凸台部112的左边与主壳体110的左侧竖向边沿之间、凸台部112的右边与主壳体110的右侧竖向边沿之间均设有空隙113,即空隙113相对于凸台部112双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凸台部112的竖向一边也可以延伸至主壳体110对应侧的竖向边沿使空隙113相对于凸台部112单边设置。
本实施例中,主壳体110嵌装于后壳体130的前侧内,集污桶310安装于下收容腔142处时,集污桶310的后侧壁嵌入机身100内,即集污桶310与机身100的左右边沿之间不存在缝隙。结合图13,为了使集污气流能顺利排离装置,集污桶310安装于下收容腔142处时,集污桶310的底壁与支撑部111之间形成有与排风间隙171连通的出风间隙172,沿着排风间隙171向下流动的集污气流最后自出风间隙172排出装置。
结合图12、图15,为了提高抽吸源组件400安装于上收容腔141处时的结构稳定性,抽吸源组件400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部410,主壳体110设有供定位部410插入且位于定位壳体120后部上方的定位槽115。抽吸源组件400安装于上收容腔141处时,抽吸源组件400的下端插入定位腔124中使抽吸源组件400受到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定位部410插入定位槽115中使抽吸源组件400受到周向定位,使流经抽吸源组件400的集污气流可以经过排风结构160顺利排出。
为了降低用户将抽吸源组件400安装于上收容腔141处时的操作难度,定位槽115的竖向两侧槽壁上设有朝向定位槽115中心凸出的凸块116,凸块116的顶端设有用于引导定位部410插入定位槽115的导向斜面117。用户将抽吸源组件400自上向下安装于上收容腔141处时,抽吸源组件400侧壁上的定位部410先与导向斜面117抵触并沿着导向斜面117向下插入定位槽115中。
结合图6,主壳体110与后壳体130配合形成有安装腔150,安装腔150的上端内设有向前伸出主壳体110并对应于上收容腔141的上部设置的卡扣151,卡扣151位于定位槽115的上方,抽吸源组件400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扣151配合的卡槽。抽吸源组件400安装于上收容腔141处时,卡扣151插入卡槽中,通过卡扣151与卡槽的配合使抽吸源组件400进一步受到定位作用。
结合图1、图2、图6,机身100的顶端设有把手500,安装腔150的顶端设有用于固定把手500的管套191,管套191的顶端与后壳体130的顶壁之间设有密封件192,通过密封件192避免外部的液体自管套191与后壳体130之间的缝隙处渗入机身100内部导致机身100内的电气元件受损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管套191采用塑料件并通过螺钉固定于后壳体130的顶端,密封件192套设于管套191顶端的外部,密封件192顶侧的唇沿被夹紧于管套191的顶面与后壳体130的顶壁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192也可以采用密封垫等其他合理的结构。
结合图3、图5、图16,机身100的下端与地刷主体230的后侧枢接,机身100的下端与地刷主体230之间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可转动设于地刷主体230后侧的下接头610和设于机身100下端的上接头620,机身100包括包覆于支撑部111外侧的下壳盖180,上接头620与下壳盖180之间、上接头620与后壳体130下端之间均设有定位配合结构。本实施例中,下接头610通过轴孔配合可上下转动的设于地刷主体230的后侧,下壳盖180设于支撑部111的外侧且与后壳体130的下端相接使支撑部111被下壳盖180和后壳体130环绕。上接头620的上部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凹槽621,下壳盖180和后壳体130的下端设有与定位凹槽621配合的定位凸筋181,定位凸筋181嵌于定位凹槽621中使上接头620受到轴向定位。可以理解的是,定位配合结构并不局限于定位凹槽621与定位凸筋181配合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满足定位配合要求的结构。
结合图5、图8、图9,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设于安装腔150内的控制模块700,后壳体130对应于控制模块700设有避让口131,机身100还包括盖板193,盖板193固定于避让口131处用以将控制模块700封闭于安装腔150内。盖板193关闭避让口131时,将控制模块700封闭于安装腔150内,盖板193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可以保证控制模块700的性能稳定性。盖板193打开避让口131时,可以通过数据线向控制模块700烧写程序代码对控制模块700进行迭代升级。合理改进机身100的具体结构,通过盖板193与避让口131的配合在无需拆装机身100的前提下对实现控制模块700进行迭代升级,降低控制模块700升级难度的同时保证机身100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拆装机身100存在的升级工作量大、难度高、重装后的机身100结构性能无法得到保证等缺点,有利于降低用户的升级成本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图9、图10,主壳体110对应于凸台部112设有一圈向后凸出且围合形成凹腔118的凸沿119,控制模块700设于凹腔118内。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700包括控制板710和设于控制板710上的电气元件,为了避免控制板710上的电气元件受到挤压,凸沿119向后凸出的高度大于控制模块700的最大厚度。优选的,控制模块700的控制板710隔空架设于凹腔118内,即控制板710的前表面与凹腔118的底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可以减轻机身100震动向控制模块700传递的强度,有利于提高控制模块700的结构稳定性,也有利于控制模块700的散热。
结合图7,为了保证控制模块700的性能稳定性,盖板193的前侧定位设有密封圈194,凸沿119伸入避让口131中且与密封圈194抵触。通过凸沿119与密封圈194之间的抵触配合实现盖板193与凸沿119之间的周向密封配合,避免外部的液体自盖板193与凸沿119之间的缝隙渗入凹腔118内对控制模块700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盖板193的结构稳定性,后壳体130设有一圈位于避让口131外周且前凹的台阶部132,封闭避让口131的盖板193的周向边沿与台阶部132抵触。通过与台阶部132的配合使固定于避让口131处的盖板193受到前后定位和竖向定位,也能避免盖板193在固定后过度靠前而挤压到控制模块700。本实施例中,盖板19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主壳体110,盖板193的周向边沿处设有通孔,台阶部132处设有与通孔对应的避让孔,主壳体110设有向后凸出且中空的固定柱,用于固定盖板193的螺钉自后向前穿过通孔和避让孔并拧紧于固定柱中。
结合图8,安装腔150的下端设有电连接于控制模块700的充电件810,充电件810固定于后壳体130的下端。本实施例中,充电件810包括固定座811和通过模内注塑设于固定座811上的充电插针812,固定座811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后壳体130的下端。安装腔150的上端内设有与抽吸源组件400对接配合的插接单元820,插接单元820设有伸出机身100的插接端子821,充电件810可以通过插接单元820向抽吸源组件400内的电池进行充电,抽吸源组件400内的电池在装置工作时可以向装置的用电元件供电。优选的,固定座811先通过卡扣结构预定位于后壳体130的下端,然后通过螺钉锁紧。
本实施例中,定位壳体120的定位上壳121与定位下壳12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一起,定位壳体120与主壳体110通过卡扣结构进行预固定,主壳体110与后壳体130通过卡扣结构进行预固定,下壳盖180与主壳体110通过卡扣结构进行预固定,主壳体110与后壳体130通过螺钉锁紧,定位壳体120的两个竖向边沿和下壳盖180的两个竖向边沿被夹紧固定于主壳体110和后壳体130之间。
驱动组件的电机、供液组件的供液泵、充电件810、插接端子821等电气元件通过线束与控制模块700连接。结合图10,本实施例中,凸沿119上设有通口,通口处定位设有带过线孔831的弹性件830,与控制模块700连接的部分线束穿经弹性件830的过线孔831。通过与弹性件830上过线孔831的配合可以提高线束设置在机身100内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弹性件830也能避免线束直接与硬质的凸沿119接触,有利于降低凸沿119对线束造成的磨损。
装置工作时,供液组件向清洁件220供液使清洁件220吸液润湿,清洁件220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并擦拭待清洁面,刮条260对清洁件220进行刮擦,弹性地刮270对待清洁面进行刮扫,抽吸源组件400提供吸力形成集污气流,集污气流自进污口210流入后经过集污管道320流入集污桶310中,流经集污桶310的集污气流经过过滤后经过通风孔123流入抽吸源组件400,流经抽吸源组件400的集污气流经排风结构160流入排风间隙171,流入排风间隙171的集污气流向下流动并最终自出风间隙172排出。
实施例二
结合图17,为了改善集污气流排出时的气味,主壳体110的前侧设有位于凸台部112下方的香片插槽195,香片插槽195用于插放香片196,经过排风间隙171向下流动并向外排出的集污气流可以携带香片196散发的香味,可以改善集污气流自装置排出时的气味。本实施例中,主壳体110的前侧设有位于凸台部112下方的限位片197,香片插槽195由限位片197与主壳体110的前表面围合形成。
为了提高集污气流自装置排出时的气味改善效果,凸台部112的前表面位于香片插槽195的竖向投影范围内,从而使经过排风间隙171向下流动的集污气流可以流经香片196的表面,进而使向外排出的集污气流可以有效携带香片196散发的香味。
可以理解的是,凸台部112的前表面也可以与限位片197的前表面对齐设置,或者,凸台部112的前表面也可以位于限位片197前表面的前方。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
机身;
地刷,枢接于机身的底端且设有进污口、清洁件和用于刮擦清洁件的刮条;
供液组件,用于向清洁件供液;
集污组件,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机身上且可连通于进污口的集污桶;
抽吸源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机身上且用于提供吸力以形成集污气流;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主壳体、固定于主壳体前侧的定位壳体、固定于主壳体后侧的后壳体,主壳体的下端设有向前凸出的支撑部,主壳体的上部与定位壳体配合形成有用于安装抽吸源组件的上收容腔,主壳体的下部、定位壳体及支撑部配合形成有用于安装集污桶的下收容腔;
定位壳体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定位上壳与定位下壳,定位上壳设有供抽吸源组件插入的定位腔和向下延伸超出于定位下壳的延伸部,定位下壳设有供集污气流流经的通风孔,排风结构包括设于定位腔腔壁处的排风进口、设于延伸部处的排风出口、设于定位壳体与主壳体之间且连通排风进口与排风出口的排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对应于下收容腔的局部设有向前凸出的凸台部,凸台部位于主壳体与安装于下收容腔处的集污桶之间使两者配合形成有与排风出口连通的排风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的宽度小于主壳体的宽度,以使凸台部的至少竖向一边与主壳体对应侧的竖向边沿之间具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前侧设有位于凸台部下方的香片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的前表面位于香片插槽的竖向投影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对应于定位壳体的部位设有后凹的定位凹部,定位凹部与定位壳体配合形成排风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源组件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部,主壳体设有供定位部插入且位于定位壳体后部上方的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竖向两侧槽壁上设有朝向定位槽中心凸出的凸块,凸块的顶端设有用于引导定位部插入定位槽的导向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顶端设有把手,主壳体与后壳体配合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的顶端设有用于固定把手的管套,管套的顶端与后壳体的顶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下端与地刷之间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可转动设于地刷上的下接头和设于机身下端的上接头,机身包括包覆于支撑部外侧的下壳盖,上接头与下壳盖之间、上接头与后壳体下端之间均设有定位配合结构。
CN202320966533.XU 2023-04-22 2023-04-22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Active CN219846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6533.XU CN219846362U (zh) 2023-04-22 2023-04-22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6533.XU CN219846362U (zh) 2023-04-22 2023-04-22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6362U true CN219846362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6533.XU Active CN219846362U (zh) 2023-04-22 2023-04-22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6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99521A1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113749580A (zh) 一种组合洗地机
CN219846362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9846363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5687526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1408867U (zh) 一种二合一式真空吸尘器
CN210019197U (zh) 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清洁机器人
CN114287835A (zh) 自移动机器人
CN212404523U (zh) 超声波发生装置、洗衣盆、洗衣机
CN210008970U (zh) 地刷组件及具有其的尘气处理装置
CN218186671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8943193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693304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清洁头组件
CN217744260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7938122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8220081U (zh) 一种电池包拆装结构及表面清洁装置
CN219020998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6602726U (zh) 一种清洁地刷及清洁设备
CN217244110U (zh) 一种清洁基站
CN219962769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7244112U (zh) 一种清洁基站
CN218528605U (zh) 一种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CN215838820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7218916U (zh) 一种振动清洁组件及吸尘器
CN217365709U (zh) 一种工作噪音小的表面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