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3171U -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3171U
CN219843171U CN202321108469.8U CN202321108469U CN219843171U CN 219843171 U CN219843171 U CN 219843171U CN 202321108469 U CN202321108469 U CN 202321108469U CN 219843171 U CN219843171 U CN 219843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ontact
piece
arc
plu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84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84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3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3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3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用于具有电连接插拔功能的电器件上,包括相连接的电极插接体与接触插接体,所述电极插接体包括基座与自所述基座延伸形成的插片,所述插片用以插入电器件中,所述接触插接体包括:自所述基座一端的两侧延伸而出用以被外部端子插入的两个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一端接入电极插接体,所述接触片背离电极插接体的一端具有接触段;自所述基座的另一端延伸而出用以在接触片被外部端子插入弹性变形后可抵触在接触片外侧的抵触片,所述抵触片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抵触片另一端向对应的接触段方向延伸并形成抵触段,所述抵触段延伸至接近于所述接触段外侧。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简化生产与安装工艺,继而提高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子插接结构与具有该插接结构的电器件。
背景技术
电池包的端子插接结构是电池包与充电器跟整机交互的接口,再比如一些插座和电连接器等类似电器件需要进行电的插拔连接,这些电器件中的端子需要经常插拔,目前大部分电器件上的插接端子基本上是靠接触片材质(接触片材质如铍青铜QSn6.5-0.1,表面镀镍或者铍铜TBe1.9-0.1,表面镀镍),通过材质本身的弹力来防止接触片接触不良。
在长时间工作中,接触片材质容易因为温度高导致弹性疲劳,公插片插拔后开口增大回弹失效,在专利号为JP1976111088U、CN202121207375.7的两篇专利文献中提供了通过挤压弹片实现对接触弹片(电极片)的弹性低压靠拢的方案,来保证接触可靠,然而现有的解决方案为挤压弹片和接触弹片分别由两个件组合而成,制造过程复杂,装配工序多,装配难度大,装配精度难以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端子插接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便于生产与安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电极插接体与接触插接体,所述电极插接体包括基座与自所述基座延伸形成的插片,所述插片用以插入电器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插接体包括:
自所述基座一端的两侧延伸而出用以被外部端子插入的两个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一端接入电极插接体,所述接触片背离电极插接体的一端具有接触段;
自所述基座的另一端延伸而出用以在接触片被外部端子插入弹性变形后可抵触在接触片外侧的抵触片,所述抵触片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抵触片另一端向对应的接触段方向延伸并形成抵触段,所述抵触段延伸至接近于所述接触段外侧。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抵触段具有至少一个接触插接体的中心线方向凸出的弧状凸起,所述凸起贴合在接触段的至少一个凹陷位置。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抵触片还包括主体段与连接段,所述连接段接入基座,所述抵触段与连接段分别位于主体段的相对两侧。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抵触片大体贴合的设置在接触片的外侧。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片还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弧段一、弧段二、倾斜段与弯曲段,所述弧段一接入接触段,所述的弧段一与弧段二呈弧状且弧顶的凸出方向相反,所述倾斜段倾斜的设置在电极插接体内部,所述弯曲段弯曲设置并用以连接电极插接体。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弧段一向接触插接体的中心线方向凸起,所述弧段二向背离接触插接体的中心线方向凸起。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段从靠近弧段二一端往远离弧段二一端逐渐靠近接接触插接体的中心线。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抵触片接入基座,所述抵触段与弯曲段分别位于抵触片的相对两侧。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段与抵触段上均开设有切口,所述切口从背离电极插接体的方向向靠近电极插接体的方向延伸。
以及,一种采用了上述端子插接结构的电器件,所述电器件为电池包、插座、电连接器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插片、接触片和抵触片均自基座延伸而出形成一体,如此可以采用冲压工艺成型,简化生产工艺,便于进行生产加工,同时无需后续的复杂的装配环节,保证更高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弯折的双层接触结构,可以增加过流面积,增强过流能力,增大散热面积,同时可以保持弹性,防止回弹失效出现开口,延长使用寿命;通过接触片的结构可以提高其回弹夹持能力,通过抵触片的结构对接触片进行辅助加压,防止开口出现。
附图说明
本文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择实施例的阐述目的,而不代表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且不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
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实施例1中端子插接结构的立体结构;
图2示意性的示出了图1的俯视结构;
图3示意性的示出了图1的侧视结构;
图4示意性的示出了实施例2中端子插接结构的立体结构;
图5示意性的示出了图4的俯视结构;
图6示意性的示出了图4的侧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旨在解释实施例,并且不旨在限制和/或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端子插接结构,是结合在电池包、插座、电连接器等电器件中的一种上进行使用的,这些电器件均具有电连接插拔功能,现仅仅以在电池包上的应用进行是事例性说明,其主要是由一体成型的电极插接体10与接触插接体20所构成的,其中的电极插接体10为电极片结构,由基座11与自基座11延伸形成的插片12所构成,基座11在此大体呈U形结构,由两个插片12部位直接插接固定在电池包内进行电性连接,其中的接触插接体20用以供外部的公插片进行插接实现电性连接,可作用于充电或者电动工具之上。
具体的,接触插接体20是由一个接触部与一个抵触部所构成的,两者是一体成型的结构,通过弯折成型。
其中,接触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接触片210,两个接触片210之间供外部端子如公插片进行插入,两个接触片210是自基座11同一端的两侧位置分别延伸而出的,且在接触片210背离电极插接体10的一端具有波浪状的接触段211,如构成类似w的形状,且两个接触端211是相贴近的,在该位置供公插片插入并进行弹性夹持。
以及,抵触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抵触片220,所述抵触片220一端接入接触片210,所述抵触片220另一端向对应的接触段211方向延伸并形成抵触段221,所述抵触段221抵接在接触段211外侧。
其中的抵触片220还包括主体段222与连接段223,所述连接段223接入基座11,所述抵触段221与连接段223分别位于主体段222的相对两侧,即连接段223与接触片210是分别从基座11的两端位置延伸而出的。
其中的抵触段221具有至少一个向抵触部的中心线方向凸出的弧状凸起2211,所述凸起贴合在接触段211的至少一个凹陷位置,提供压力。
且,抵触片220是大体贴合接触片210外侧壁的,即两者的轨迹大体一致。
并且,在接触段211与抵触段221上均开设有切口300,所述切口300从背离电极插接体10的方向向靠近电极插接体10的方向水平的延伸的。
实施例2
如图4-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首先对接触片210的形状进行了改变,接触片210在此是由依次连接设置的接触端211、弧段一214、弧段二215、倾斜段216与弯曲段217所构成的,其中的弧段一214接入接触段211,所述的弧段一214与弧段二215呈弧状且弧顶的凸出方向相反,所述倾斜段216倾斜的设置在电极插接体10内部,所述弯曲段217弯曲设置并用以连接至基座11。
具体的,弧段一214是向接触插接体20的中心线方向凸起的,所述弧段二215向背离接触插接体20的中心线方向凸起的,且倾斜段216从靠近弧段二215一端往远离弧段二215一端逐渐靠近接触插接体20的中心线,由此,接触片210与抵触片220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间隙的,且弧段一214与抵触片220之间的间隙较大,弧段二215与抵触片220的间隙较小,倾斜段216从从靠近弧段二215一端往远离弧段二215一端,与抵触片220的间隙是逐渐增大的。
在此,抵触片220是直接自基座11的同一端的两侧延伸而出的,其与弯曲段217分别位于基座11的相对两端。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层的接触结构,在增加过流与散热面积的同时,提供更好弹性保持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示出的例子,表示的实施例和特殊的形式已经在附图和前述说明中详细示出和说明,同样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别的特征的说明不意味着那些特别的特征必需限制与那一个实施例。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被用于与其它实施例的特征组合使用,其可以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无论是否明确地如此说明。示例性的实施例已经得以示出和说明,所有的变化和改进落入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中且期望得以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端子插接结构,用于具有电连接插拔功能的电器件上,包括相连接的电极插接体(10)与接触插接体(20),所述电极插接体(10)包括基座(11)与自所述基座(11)延伸形成的插片(12),所述插片(12)用以插入电器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插接体(20)包括:
自所述基座(11)一端的两侧延伸而出用以被外部端子插入的两个接触片(210),所述接触片(210)一端接入电极插接体(10),所述接触片(210)背离电极插接体(10)的一端具有接触段(211);
自所述基座(11)的另一端延伸而出用以在接触片(210)被外部端子插入弹性变形后可抵触在接触片(210)外侧的抵触片(220),所述抵触片(220)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11),所述抵触片(220)另一端向对应的接触段(211)方向延伸并形成抵触段(221),所述抵触段(221)延伸至接近于所述接触段(21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段(221)具有至少一个沿接触插接体(20)的中心线方向凸出的弧状凸起(2211),所述凸起(2211)可贴合在接触段(211)的至少一个凹陷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片(220)还包括主体段(222)与连接段(223),所述连接段(223)接入基座(11),所述抵触段(221)与连接段(223)分别位于主体段(222)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222)设置在接触片(210)的外侧并至少部分形成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210)还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弧段一(214)、弧段二(215)、倾斜段(216)与弯曲段(217),所述弧段一(214)接入接触段(211),所述的弧段一(214)与弧段二(215)呈弧状且弧顶的凸出方向相反,所述倾斜段(216)倾斜的设置在电极插接体(10)内部,所述弯曲段(217)弯曲设置并用以连接电极插接体(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段一(214)向接触插接体(20)的中心线方向凸起,所述弧段二(215)向背离接触插接体(20)的中心线方向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216)从靠近弧段二(215)一端往远离弧段二(215)一端逐渐靠近接接触插接体(20)的中心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片(220)接入基座(11),所述抵触段(221)与弯曲段(217)分别位于抵触片(220)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段(211)与抵触段(221)上均开设有切口(300),所述切口(300)从背离电极插接体(10)的方向向靠近电极插接体(10)的方向延伸。
10.一种电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接结构,所述电器件为电池包、插座、电连接器中的一种。
CN202321108469.8U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Active CN219843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8469.8U CN219843171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8469.8U CN219843171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3171U true CN219843171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1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8469.8U Active CN219843171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3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0928B (zh) 电源连接器
JP4663636B2 (ja) 可撓側壁と平坦な傾斜接点を備えた雌型端子
CN113258372B (zh) 电性连接套件及电性连接器
CA2327868C (en) Self-aligning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CN219843171U (zh)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CN220066157U (zh) 一种弹片导电式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CN111653888A (zh) 一种片式插孔结构及连接器
CN211404810U (zh) 用于高压连接器的高压互锁机构
CN213278482U (zh) 一种电连接插件
CN210866692U (zh) 一种低高度连接器
CN211700667U (zh) 一种插簧端子及具有插簧端子的电池包
CN216413320U (zh) 端子及连接器
KR102067359B1 (ko) 전기 커넥터의 터미널
CN108879149B (zh) 易于装配的电连接器
CN213660768U (zh) 电连接器组、母端连接器及公端连接器
CN113517584A (zh) 连接端子和连接器
WO198600047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ocket
CN219371604U (zh) 一种同轴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16648649U (zh) 一种高电流连接器
CN218731917U (zh) 连接器端子以及连接器
CN220272783U (zh) 接插件套件及电子产品
CN220272694U (zh) 接插件及接插件套件及电子产品
CN115776002A (zh) 端子及连接器
CN218242453U (zh) 接插结构、公头接插件、母头接插件及接插装置
CN219937410U (zh) 一种电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