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1604U - 一种同轴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71604U CN219371604U CN202223033091.8U CN202223033091U CN219371604U CN 219371604 U CN219371604 U CN 219371604U CN 202223033091 U CN202223033091 U CN 202223033091U CN 219371604 U CN219371604 U CN 2193716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arm
- conductive terminal
- coaxial connector
-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用以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的端子臂,两个所述端子臂配合形成端子容纳槽,每个所述端子臂的两侧均具有接触点。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时,每个端子臂的两侧均具有两个接触点,一个导电端子共有四个接触点,增加了两个接触点,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端子与对接导电端子的电性连接更加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同轴连接器一般具有母端子(如图1a所示),对接连接器具有公端子(如图1b所示),母端子包括两个接触弹片,两个接触弹片形成用于容纳公端子的容纳槽,当公端子与母端子对接时,母端子与公端子的接触部位只有两个接触点,这就导致在多次插拔后容易产生间断性接触不良的情况,另外,母端子的端子臂易产生塑性变形,影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更加可靠的同轴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用以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的端子臂,两个所述端子臂配合形成端子容纳槽,每个所述端子臂的两侧均具有接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臂的两个接触点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端子臂的臂长。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端子臂均呈半圆环型。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端子臂上的所述接触点对称。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端子臂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斜面,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相向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端子臂上均设有第二导向斜面,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背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基座,两个所述端子臂分别设于所述基座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臂靠近所述基座的区域设有减薄槽。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臂与所述基座为一体式加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用以与一对接导电端子抵接的端子臂,每个所述端子臂的两侧均具有与所述对接导电端子抵触而形成的接触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时,每个端子臂的两侧均具有两个接触点,一个导电端子共有四个接触点,增加了两个接触点,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端子与对接导电端子的电性连接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同轴连接器的母端子与对接连接器的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同轴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同轴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同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绝缘本体;11、基座;12、外壳;
2、导电端子;21、端子臂;22、接触点;23、第一导向斜面;24、第二导向斜面;25、减薄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2至图4,一种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2,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用以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的端子臂21,两个所述端子臂21配合形成端子容纳槽,每个所述端子臂21的两侧均具有接触点22。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2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时,每个端子臂21的两侧均具有两个接触点22,一个导电端子2共有四个接触点22,增加了两个接触点22,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端子2与对接导电端子的电性连接更加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臂21的两个接触点22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端子臂21的臂长。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端子臂21呈弧形。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端子臂21均呈半圆环型。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端子臂21上的所述接触点22对称。
由上述描述可知,接触点22对称设置有利于使对接导电端子受力均匀,增强导电端子2与对接导电端子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端子臂21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斜面23,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斜面23相向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导向斜面23可对对接导电端子起到导向作用,能够使对接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2顺利抵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端子臂21上均设有第二导向斜面24,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斜面24背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2还包括基座11,两个所述端子臂21分别设于所述基座11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臂21靠近所述基座11的区域设有减薄槽25。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减薄槽25有利于提高端子臂21的弹性。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臂21与所述基座11为一体式加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端子臂21与基座11为一体式结构可减少开模费用,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同轴连接器,可用于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
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2,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用以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的端子臂21,两个所述端子臂21配合形成端子容纳槽,每个所述端子臂21的两侧均具有接触点22,当所述导电端子2与所述对接导电端子抵接时,所述导电端子2与所述对接导电端子之间只有接触点22接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同轴连接器还包括外壳12,所述绝缘本体1安装在所述外壳12内,当所述导电端子2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后,导电端子2通过接触点22为对接导电端子施加夹持力,并且,四个接触点22刚好分布于对接导电端子的四周,使得导电端子2与对接导电端子的连接更加可靠,另外,所述接触点22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整所述端子臂21的弧度以调节所述接触点22的位置。
请参照图3,所述端子臂21的两个接触点22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端子臂21的臂长,优选的,所述端子臂21呈半圆环型。本实施例中,半圆环型的所述端子臂21的臂长为弧长,两个所述端子臂21上的所述接触点22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臂21也可呈U字型等。
请参照图2,所述导电端子2还包括基座11,两个所述端子臂21分别设于所述基座11的两侧,所述端子臂21与所述基座11为一体式加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接触弹片(相当于本申请中的端子臂21),通常是由基座11的两侧向外延伸而形成的,这样设置虽然提高了接触弹片的弹性,但是接触弹片受力过大时有断裂的风险。本实施例中,端子臂21同时与基座11的侧面与上表面连接,增大了端子臂21与基座11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端子臂21与基座11连接处的强度,降低了端子臂21断裂的风险。
请参照图2和图3,每个所述端子臂21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斜面23和第二导向斜面24,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斜面23相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斜面24背离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斜面23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24的设置在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也对端子臂21顶端的厚度进行减薄,可进一步使导电端子2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地更加顺畅。
请参照图2,所述端子臂21靠近所述基座11的区域设有减薄槽25。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接触弹片,通常比较薄,结构强度低,使用时间长后易产生塑性变形,导致接触不良。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臂21较厚,结构强度高,不易产生塑性变形,而为了保证端子臂21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在端子臂21上靠近所述基座11的区域设置减薄槽25,并且,所述端子臂21因减薄而外露的表面为弧形面,受力时可使此处缓慢过渡,不易断裂,且不会产生突兀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连接器,相较于现有技术,导电端子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时,每个端子臂的两侧均具有两个接触点,一个导电端子共有四个接触点,增加了两个接触点,使得导电端子与对接导电端子的电性连接更加可靠,半圆环形的端子臂的结构强度更高,与基座连接的更加稳定,不易产生塑性变形,有利于提高同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用以与对接导电端子抵接的端子臂,两个所述端子臂配合形成端子容纳槽,每个所述端子臂的两侧均具有接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臂的两个接触点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端子臂的臂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子臂均呈半圆环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子臂上的所述接触点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子臂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斜面,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相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子臂上均设有第二导向斜面,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背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基座,两个所述端子臂分别设于所述基座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臂靠近所述基座的区域设有减薄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臂与所述基座为一体式加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10.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用以与一对接导电端子抵接的端子臂,每个所述端子臂的两侧均具有与所述对接导电端子抵触而形成的接触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33091.8U CN219371604U (zh) | 2022-11-14 | 2022-11-14 | 一种同轴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33091.8U CN219371604U (zh) | 2022-11-14 | 2022-11-14 | 一种同轴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71604U true CN219371604U (zh) | 2023-07-18 |
Family
ID=8714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33091.8U Active CN219371604U (zh) | 2022-11-14 | 2022-11-14 | 一种同轴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71604U (zh) |
-
2022
- 2022-11-14 CN CN202223033091.8U patent/CN2193716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94327B (zh) | 電連接器 | |
US11870188B2 (en) | Ground coupling structure in coaxial connector set | |
US7377822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KR101212716B1 (ko) | 동축 커넥터 | |
CN215600610U (zh) | 电连接组合 | |
CN219371604U (zh) | 一种同轴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US782860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facilitating low insertion force | |
WO2023021981A1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211829258U (zh) | 连接器总成及其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 | |
CN211929826U (zh) | 同轴连接器 | |
CN211789865U (zh) | 连接器 | |
CN216529705U (zh) |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 | |
JP3238810U (ja) | ボード間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及び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 |
CN219843171U (zh) |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 |
CN210142766U (zh) | 耳机座连接器 | |
CN217239793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 | |
CN107546516B (zh) | 连接器端子和端子连接结构 | |
JP7571096B2 (ja) | 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 |
CN221176696U (zh) | 双触点式公头连接器 | |
CN21738755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9917670U (zh) | 一种压接式连接器 | |
CN208674538U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111541069B (zh) | 一种全链路可靠屏蔽差分对结构 | |
CN219535012U (zh) | 同轴连接器 | |
CN219086339U (zh) | 一种智能电子一体化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