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3320U - 端子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端子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3320U
CN216413320U CN202122169400.3U CN202122169400U CN216413320U CN 216413320 U CN216413320 U CN 216413320U CN 202122169400 U CN202122169400 U CN 202122169400U CN 216413320 U CN216413320 U CN 216413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esilient arm
movable end
bottom wal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94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建
丁通豹
张文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94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3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3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3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公开了一种端子,其包括:底壁、一对侧壁以及第一弹性臂。其中,底壁设有通孔;一对侧壁分别设置于底壁的两侧;第一弹性臂从通孔的第一侧沿着背离底壁的方向延伸。具体地,在针端子插接入通孔后,一对侧壁以及第一弹性臂均与针端子配合接触,使得针端子与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端子中。所公开的端子能够增加针端子与端子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电流传输路径和接触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端子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电子连接配件领域,尤其涉及端子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a-1b所示,现有的端子(例如,Cluster Block系列端子)的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线缆的压接部110和用于插接针端子(pin)的插座部分120,其中,插座部分120具有底壁121和一对侧壁122,并且在底壁上设有通孔1211,在针端子通过通孔1211插入该插座部分120时,该对侧壁122施加压力并提供接触面,使得针端子在插入插座部分120后,针端子与插座部分120接触电耦合。然而,为了满足市场中产品不断小型化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需求,亟需对现有的端子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内容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端子,所述端子包括:
底壁,设有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用于插接针端子;
一对侧壁,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两侧;以及
第一弹性臂,其从所述通孔的第一侧沿着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针端子插接入所述通孔后,所述一对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弹性臂均与所述针端子配合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进一步包括压接部,位于所述底壁的一侧,用于压接线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进一步包括:
保持件,其从所述侧壁向着另一个所述侧壁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并且所述保持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移动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另一个侧壁设有安置孔,使得所述保持件从所述侧壁延伸到所述安置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
第一保持件,其从所述侧壁向着另一个所述侧壁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以及
第二保持件,其从所述另一个侧壁向着所述侧壁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保持件和所述第二保持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移动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保持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存在所述第一间隙,使得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相对设置,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的保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二间隙;
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首先移动接触所述第一保持件,随着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移动,所述第一保持件接触所述第二保持件;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一保持件的保持力以及所述第二保持件的保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
第二弹性臂,其从所述侧壁的、靠近所述压接部的顶部向着所述底壁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弹性臂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移动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
第三弹性臂,其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压接部的底部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其中,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一对侧壁、所述第一弹性臂、以及所述第三弹性臂与所述针端子接触配合,使得所述针端子与所述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所述端子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
第三弹性臂,其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压接部的底部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一对侧壁、所述第一弹性臂、以及所述第三弹性臂与所述针端子接触配合,使得所述针端子与所述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所述端子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保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一对第二弹性臂,每个所述第二弹性臂从相应的所述侧壁的、靠近所述压接部的顶部向着所述底壁延伸,并且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移动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使得一对所述第二弹性臂相对设置;
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一对第二弹性臂的保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
第二弹性臂,其从所述侧壁的、靠近所述压接部的顶部向着所述底壁延伸;以及
保持件,其从另一个所述侧壁向着所述侧壁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臂和所述保持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移动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保持件均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使得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保持件相对设置;
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保持件的保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臂或所述保持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所述保持件与所述第二弹性臂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二间隙;
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首先移动接触所述第二弹性臂或所述保持件,随着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移动,所述保持件与所述第二弹性臂相互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所述保持件的保持力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保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
第三弹性臂,其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压接部的底部向着所述侧壁的顶部延伸;
其中,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至少所述一对侧壁、所述第一弹性臂、以及所述第三弹性臂与所述针端子接触配合,使得所述针端子与所述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所述端子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间隙取决于所述针端子的截面直径。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内容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壳体,其上设有容纳腔以及可用于插接针端子的插口;以及
端子,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端子包括底壁、一对侧壁以及第一弹性臂,其中,所述底壁上设有通孔;所述一对侧壁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臂从所述通孔的第一侧沿着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针端子插接入所述插口后,所述针端子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一对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弹性臂配合接触。
在本公开内容的前述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与现有的端子相比,降低了端子的整体尺寸,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增加了针端子进入端子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电流传输路径,进一步提高了针端子与端子的接触稳定性。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及其他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此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a、图1b为现有技术中的端子的示意图;
图2a-图2d为依据本公开内容的端子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3a-图3c为依据本公开内容的端子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图4a-图4d为依据本公开内容的端子的第三示例的示意图;
图5a、图5b示出了依据本公开内容的端子的第四示例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依据本公开内容的端子的第五示例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依据本公开内容的端子的第六示例的示意图;
图8a-8c示出了依据本公开内容的端子的第七示例的示意图;
图9a-图9c为依据本公开内容的端子的第八示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10a、图10b示出了依据本公开内容的连接器的具体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及类似术语应该被理解为是开放性的术语,即“包括/包含但不限于”,表示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等等。
本实用新型主要关注以下技术问题:如何在降低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增加端子的电流传输路径以及接触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其包括:底壁、分别设置于底壁的两侧的一对侧壁以及第一弹性臂。底壁设有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用于插接针端子;第一弹性臂从通孔的第一侧沿着背离底壁的方向延伸;在针端子进入通孔后,一对侧壁以及第一弹性臂均与针端子接触配合,针端子。
实施例1
图2a-图2d公开了本公开内容的端子的第一示例,如图2a所示,端子包括压接部300和插座部分200。图2b示出了沿着B-B线方向截取图2a所示端子的局部示意图,根据图2b、图2c可知,插座部分200包括底壁210、一对侧壁220以及第一弹性臂230。具体地,底壁210的一端耦接到压接部300,并且底壁210设有通孔211;一对侧壁220分别设置于底壁210的两侧,第一弹性臂230从通孔211的第一侧沿着背离底壁210的方向延伸,其中,通孔211的第一侧靠近压接部300。
如图2d所示,在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该对侧壁220以及第一弹性臂230均与针端子10接触配合,使得针端子10与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端子中。
鉴于降低制造成本的要求(例如,端子的制造材料变薄),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端子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制造材料的变化导致端子的机械性能下降的问题出现。
实施例2
如图3a-图3c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端子的第二示例。在本实施例中,端子的插座部分200还包括第一保持件240和第二保持件250;具体地,第一保持件240从侧壁220向着另一个侧壁220延伸,并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第二保持件250从另一个侧壁220向着上述侧壁220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件240和第二保持件250被配置为限制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移动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件250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也存在第一间隙,使得第一保持件240与第二保持件250相对设置,在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第一间隙以及第一保持件240的保持力与第二保持件250的保持力。
相比于实施例1而言,本实施例能够进一步提高针端子10与端子之间电耦接的稳定性,并且提高端子自身的使用强度。
实施例3
如图4a-图4d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端子的第三示例。在本实施例中,端子的插座部分所包括的部件类似于实施例2,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件250与第一保持件240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二间隙。在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首先移动接触第一保持件240,随着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移动,第一保持件240接触第二保持件2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一保持件240的保持力以及第二保持件250的保持力。
相比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能够进一步减少端子的尺寸,并且在减少端子的尺寸的情况下保持针端子10与端子之间稳定的电耦接。
实施例4
如图5a、图5b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端子包括压接部300和插座部分200,相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端子的插座部分200还包括保持件280和安置孔221。具体地,保持件280从侧壁向着另一个侧壁220延伸,并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在本实施例中,保持件280被配置为限制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移动距离。安置孔221设置在另一个侧壁220中,使得保持件280从其中一个侧壁220延伸到另一个侧壁220的安置孔221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第一间隙以及保持件280的保持力。
相比于实施例2、实施例3而言,本实施例能够采用另一种方式提高针端子10与端子之间电耦接的稳定性,并且提高端子自身的使用强度。
实施例5
图6公开了端子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局部示意图。相比于实施例1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端子的插座部分200还包括第二弹性臂260。具体地,第二弹性臂260从侧壁220的、靠近压接部300的顶部向着底壁210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在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该对侧壁220以及第一弹性臂230均与针端子10接触配合,并且由第二弹性臂260限制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移动距离,使得针端子10与端子稳定地电耦合并且设置在端子中。
该第二弹性臂260的可移动端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在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该第一间隙以及第二弹性臂260的保持力。
本实施例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有效地防止由于制造材料的变化导致端子的机械性能下降的问题出现。
实施例6
图7示出了第六示例的端子的插座部分的局部示意图,相比于实施例1,在该示例中,插座部分还包括第三弹性臂270。具体地,第三弹性臂270从侧壁220的、远离压接部300的底部背离底壁210的方向延伸。
在针端子进入通孔211后,该对侧壁220、第一弹性臂230、以及第三弹性臂270与针端子接触配合,使得针端子与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端子中。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端子能够进一步提高针端子与端子的接触面积以及电耦接稳定性。
实施例7
图8a-图8c示出的第七示例的端子,相比于实施例1,插座部分还包括第二弹性臂260和第三弹性臂270。具体地,第二弹性臂260从侧壁220的、靠近压接部300的顶部向着底壁210延伸。第三弹性臂270从侧壁220的、远离压接部300的底部背离底壁210的方向延伸。
在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该对侧壁220、第一弹性臂230、以及第三弹性臂270与针端子10接触配合,并且第二弹性臂260限制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移动距离,使得针端子10与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端子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臂260的可移动端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第一间隙以及第二弹性臂260的保持力。
相比于实施例7,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端子具有更好的使用强度,提高了连接端子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8
图9a-图9c示出的第七示例的端子,相比于实施例1,插座部分还包括第二弹性臂260、保持件290以及第三弹性臂270。具体地,第二弹性臂260从侧壁220的、靠近压接部300的顶部向着底壁210延伸,保持件290从另一个侧壁220向着侧壁220延伸;第三弹性臂270从一侧壁220的、远离压接部300的底部向着侧壁220的顶部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臂260和保持件290被配置为限制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移动距离。在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至少一对侧壁220、第一弹性臂230、以及第三弹性臂270与针端子10接触配合,使得针端子10与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端子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臂260或保持件290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保持件290与第二弹性臂260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二间隙。
如图9a-图9c所示,保持件290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保持件290与第二弹性臂260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二间隙。当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首先移动接触保持件290,随着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移动,保持件290接触第二弹性臂260。
另外,在其他示例中,可选地,第二弹性臂260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保持件290与第二弹性臂260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二间隙。当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首先移动接触第二弹性臂260,随着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移动,第二弹性臂260接触保持件290。
替代地,第二弹性臂260、保持件290均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也即使得第二弹性臂260与保持件290相对设置。在这种配置中,当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第一间隙、第二弹性臂260的保持力以及保持件290的保持力。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端子可以根据使用需要灵活的设置第二弹性臂和保持件,进一步扩大端子的使用范围。
实施例9
相比于实施例1,本示例(未示出)所公开的端子连接的插座部分200还包括第二弹性臂260和保持件290。具体地,第二弹性臂260从侧壁220的、靠近压接部300的顶部向着底壁210延伸,保持件290从另一个侧壁220向着侧壁220延伸。第二弹性臂260和保持件290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移动距离。
可选地,第二弹性臂260和保持件290均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也即,使得第二弹性臂260与保持件290相对设置。在这种配置中,当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第一间隙、第二弹性臂260的保持力以及保持件290的保持力。
替代地,第二弹性臂260或保持件290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保持件290与第二弹性臂260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二间隙。当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首先移动接触第二弹性臂260或保持件290,随着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移动,第二弹性臂260与保持件290接触。在该种配置中,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保持件290的保持力以及第二弹性臂260的保持力。
实施例10
相比于实施例1,本示例(未示出)所公开的端子连接的插座部分200还包括一对第二弹性臂260,每个第二弹性臂260从相应的侧壁220的、靠近压接部300的顶部向着底壁210延伸,并且被配置为限制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移动距离。
具体地,该对第二弹性臂260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之间沿着插座部分200与压接部300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使得该对第二弹性臂260相对设置;在针端子10进入通孔211后,第一弹性臂230的可移动端231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第一间隙以及该对第二弹性臂260的保持力。
在实施例1-10中所述的第一间隙取决于针端子10的截面直径。
本文所公开的端子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在其制造材料成本下降的情况下保持甚至提高端子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并且还进一步提高了端子的使用寿命、使用灵活度。
实施例11
图10a、图10b示出了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的具体应用场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了壳体400以及设置在壳体400内的端子500,本实施例中的端子500为实施例1-10中任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端子。壳体400设有容纳腔410以及可用于插接针端子10的插口420,使得端子500设置于容纳腔410内,在端子500安装在壳体400内后,针端子10插接入插口420后,针端子10穿过端子500的通孔与一对侧壁以及第一弹性臂配合接触。由此,实现了连接器与相应针端子的插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的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设备的若干装置或子装置,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而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装置来具体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效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从而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9)

1.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
底壁,设有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用于插接针端子;
一对侧壁,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两侧;以及
第一弹性臂,其从所述通孔的第一侧沿着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针端子插接入所述通孔后,所述一对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弹性臂均与所述针端子配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进一步包括压接部,位于所述底壁的一侧,用于压接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持件,其从所述侧壁向着另一个所述侧壁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并且所述保持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移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侧壁设有安置孔,使得所述保持件从所述侧壁延伸到所述安置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保持件,其从所述侧壁向着另一个所述侧壁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以及
第二保持件,其从所述另一个侧壁向着所述侧壁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保持件和所述第二保持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移动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存在所述第一间隙,使得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相对设置,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的保持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二间隙;
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首先移动接触所述第一保持件,随着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移动,所述第一保持件接触所述第二保持件;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一保持件的保持力以及所述第二保持件的保持力。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弹性臂,其从所述侧壁的、靠近所述压接部的顶部向着所述底壁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弹性臂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移动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
第三弹性臂,其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压接部的底部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其中,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一对侧壁、所述第一弹性臂、以及所述第三弹性臂与所述针端子接触配合,使得所述针端子与所述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所述端子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弹性臂,其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压接部的底部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一对侧壁、所述第一弹性臂、以及所述第三弹性臂与所述针端子接触配合,使得所述针端子与所述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所述端子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保持力。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第二弹性臂,每个所述第二弹性臂从相应的所述侧壁的、靠近所述压接部的顶部向着所述底壁延伸,并且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移动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使得一对所述第二弹性臂相对设置;
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一对第二弹性臂的保持力。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弹性臂,其从所述侧壁的、靠近所述压接部的顶部向着所述底壁延伸;以及
保持件,其从另一个所述侧壁向着所述侧壁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臂和所述保持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移动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保持件均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使得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保持件相对设置;
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保持件的保持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或所述保持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一间隙,所述保持件与所述第二弹性臂之间沿着所述底壁与所述压接部耦接的方向存在第二间隙;
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首先移动接触所述第二弹性臂或所述保持件,随着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移动,所述保持件与所述第二弹性臂相互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可移动端的最大移动位移取决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所述保持件的保持力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保持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弹性臂,其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压接部的底部向着所述侧壁的顶部延伸;
其中,在所述针端子进入所述通孔后,至少所述一对侧壁、所述第一弹性臂、以及所述第三弹性臂与所述针端子接触配合,使得所述针端子与所述端子电耦合并且设置在所述端子中。
18.根据权利要求3-7、11、13、15以及16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取决于所述针端子的截面直径。
19.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上设有容纳腔以及可用于插接针端子的插口;以及
端子,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端子包括底壁、一对侧壁以及第一弹性臂,其中,所述底壁上设有通孔;所述一对侧壁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臂从所述通孔的第一侧沿着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针端子插接入所述插口后,所述针端子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一对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弹性臂配合接触。
CN202122169400.3U 2021-09-08 2021-09-08 端子及连接器 Active CN216413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9400.3U CN216413320U (zh) 2021-09-08 2021-09-08 端子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9400.3U CN216413320U (zh) 2021-09-08 2021-09-08 端子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3320U true CN216413320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9400.3U Active CN216413320U (zh) 2021-09-08 2021-09-08 端子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3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9429B2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US771775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EP1313176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EP1628365A1 (en)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EP3660985A1 (en) Connector
CN103329360A (zh) 插座端子
CN111564721B (zh) 电连接器
KR100966225B1 (ko) 접촉 안정부를 갖춘 전기 소켓 단자
US7318749B2 (en) Power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US10230185B2 (en) Connector device
JP5276678B2 (ja) コネクタ
EP3598585A1 (en) Non-arcing electrical coupling
CN110679041B (zh) 大电流用端子及连接器
CN216413320U (zh) 端子及连接器
CN115776002A (zh) 端子及连接器
CN211404810U (zh) 用于高压连接器的高压互锁机构
CN212085349U (zh) 一体式超薄连接器
CN219843171U (zh) 一种端子插接结构及电器件
CN112952482A (zh)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113517584A (zh) 连接端子和连接器
CN112952481A (zh) 电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112803187A (zh) 连接器
CN219371604U (zh) 一种同轴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11238608U (zh) 板对板连接器及其公座连接器
CN113285314B (zh) 一种线端连接端子和同轴线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