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7178U - 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7178U
CN219837178U CN202321152206.7U CN202321152206U CN219837178U CN 219837178 U CN219837178 U CN 219837178U CN 202321152206 U CN202321152206 U CN 202321152206U CN 219837178 U CN219837178 U CN 219837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articles
granulating
piece
conveying
met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22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曰荣
黎敏
徐小锋
贾源
崔沐
黄坤程
李盈
宋洪全
杨志勇
刘占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11522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7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7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7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包括打散装置、粒化装置和输送装置,打散装置包括打散件、支撑组件和调节组件,打散件通过调节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支撑组件,熔融金属直接落在打散件上形成熔融金属颗粒,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打散件的角度和方位,从而调整熔融金属颗粒的飞落角度,粒化装置包括喷射件和粒化池,喷射件用于对熔融金属颗粒进行喷射以将其固化和碎裂并形成金属颗粒,金属颗粒落入粒化池内,输送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粒化池内且位于开口下方,以将粒化池内的金属颗粒运出粒化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操作过程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颗粒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金属或合金(包括镍铁)冶炼工艺中,金属颗粒化是一种更具优势的工艺方法。从原理上来讲,通常有冲击飞溅式和水淬式两种。冲击飞溅式是将熔融金属倾倒或竖直落到粒化头上,熔融金属冲击粒化头并四散飞溅开来,落入到粒化头下方的水中,迅速冷却固化,形成固体颗粒。水淬式是在熔融金属倾倒下落的时候,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进行喷射,使熔融金属骤然冷却凝固并碎裂为细小的颗粒。
如CN103862056B一种铁合金熔液粒化方法,该方法采用粒化包装联合装置生产铁合金细颗粒,将1600℃-1630℃的铁合金溶液注入到中间铁水包内,再由中间铁水包底部开设的小孔将铁合金溶液整理成稳定的柱状熔液流,该柱状熔液流竖直落到水平粒化盘上,经过水淬处理形成铁合金细颗粒。然而,由于粒化作业是间断式操作,中间铁水包的底部小孔很容易被凝固的熔融铁合金堵塞,需要经常清理,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该系统操作过程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包括:
打散装置,所述打散装置包括打散件、支撑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打散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支撑组件,熔融金属直接落在所述打散件上形成熔融金属颗粒,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打散件的角度和方位,从而调整所述熔融金属颗粒的飞落角度;
粒化装置,所述粒化装置包括喷射件和粒化池,所述粒化池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喷射件设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喷射件用于对所述熔融金属颗粒进行喷射以将其固化和碎裂并形成金属颗粒,所述金属颗粒落入所述粒化池内,所述打散装置位于所述粒化池的顶部,通过调整所述打散件的角度和方位以使所述熔融金属颗粒可通过所述开口落入所述粒化池内;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粒化池内且位于所述开口下方,以将所述粒化池内的金属颗粒运出所述粒化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熔融金属直接落在打散装置上并呈散开状落下,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中间铁水包的步骤,从而节省了对中间铁水包进行清理的过程,也可有效地减少熔融金属在中间铁水包内凝固所造成的浪费,调节组件可调整打散件的角度和方位不仅可以使熔融金属在打散件上能够获得理想的打散效果,还使熔融金属颗粒可通过开口落入粒化池内,喷射件在开口处冲击熔融金属颗粒以进一步使熔融金属颗粒迅速固化和碎裂,形成金属颗粒,金属颗粒落入粒化池内冷却,再通过输送装置运出粒化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可实现对高、中、低品位的熔融金属的粒化,且操作过程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架体和拉件,所述架体设在所述粒化池的顶面,所述打散件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架体相连,所述拉件连接所述打散件和所述粒化池的顶面,所述拉件用于固定所述打散件的角度和方位,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夹持件、调整轮、轴承座和转轴,所述轴承座设在所述架体的顶面,所述转轴设在所述轴承座上且相对于所述轴承座可转动,所述调整轮设在所述转轴上,以通过转动所述调整轮使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夹持件设在所述转轴上且可随着所述转轴一起转动,所述打散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夹持件相连,所述拉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夹持件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输送面,所述输送面上具有网格,所述输送面邻近所述喷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粒化池内,所述输送面远离所述喷射件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倾斜布置且位于所述粒化池外,所述输送面用于输送所述粒化池内的金属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粒化装置还包括导料件,所述导料件位于所述喷射件的下方,所述导料件设在所述输送面的一端,所述输送面相对于所述导料件可移动,所述导料件用于对所述金属颗粒进行导向以使所述金属颗粒可落在所述输送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连通,所述干燥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上的金属颗粒进行干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滚筒筛,所述滚筒筛用于筛分所述金属颗粒,所述干燥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引风机、干燥筒和燃烧器,所述滚筒筛设在所述干燥筒和所述燃烧器之间,所述输送装置上的金属颗粒依次经过所述干燥筒和所述滚筒筛,所述引风机在所述干燥筒远离所述燃烧器的一侧产生负压,所述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风经过所述滚筒筛和所述干燥筒后从所述干燥筒远离所述燃烧器的一侧排出,所述热风流向与所述金属颗粒的流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滚筒筛,所述滚筒筛用于筛分所述金属颗粒,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运输机、烟罩和热风件,所述运输机连通所述输送装置和所述滚筒筛,所述输送装置上的金属颗粒可转运至所述运输机上,所述烟罩设在所述运输机上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热风件与所述密闭空间连通并向所述密闭空间内提供热风以对所述运输机上的金属颗粒进行干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倾翻装置,所述倾翻装置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打散件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内具有所述熔融金属,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熔融金属可通过所述打散件进行打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冶金炉,所述冶金炉用于对金属进行熔融,所述冶金炉与所述打散件连通,所述冶金炉内的熔融金属可通过所述打散件进行打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
初筛装置,所述初筛装置设在所述输送装置和所述干燥装置之间,所述初筛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上的金属颗粒进行筛分;
第一运输件和可逆配仓皮带,所述第一运输件连通所述滚筒筛和所述可逆配仓皮带,所述第一运输件用于将所述滚筒筛内的金属颗粒运输至所述可逆配仓皮带上,所述可逆配仓皮带可实现正反转;
料仓,所述料仓位于所述可逆配仓皮带下方,所述可逆配仓皮带用于将所述金属颗粒输送至所述料仓内;
第二运输件和打包装置,所述第二运输件连通所述料仓和所述打包装置,所述第二运输件用于将所述料仓内的金属颗粒运输至所述打包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的倾翻装置和第一种干燥装置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的冶金炉和第一种干燥装置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的倾翻装置和第二种干燥装置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的冶金炉和第二种干燥装置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的打散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的粒化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打散装置;11、打散件;12、支撑组件;121、架体;122、拉件;1221、第一部分;1222、第二部分;13、调节组件;131、夹持件;132、调整轮;133、轴承座;134、转轴;2、粒化装置;21、喷射件;211、喷头;22、粒化池;221、开口;222、溢流口;23、导料件;3、输送装置;31、输送面;4、干燥装置;41、引风机;42、干燥筒;43、燃烧器;44、输送件;45、烟罩;46、热风件;461、热风生成系统;462、喷气管;5、滚筒筛;6、倾翻装置;61、倾翻件;611、第一腔室;62、翻转架;63、固定架;7、冶金炉;71、第二腔室;81、初筛装置;82、第一运输件;83、可逆配仓皮带;84、料仓;85、第二运输件;86、打包装置;91、流槽装置;911、流槽;9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包括打散装置1、粒化装置2和输送装置3。打散装置1包括打散件11、支撑组件12和调节组件13,打散件11通过调节组件13可转动地设在支撑组件12,熔融金属落在打散件11上形成熔融金属颗粒,调节组件13用于调整打散件11的角度和方位,从而调整熔融金属颗粒的飞落角度。
粒化装置2包括喷射件21和粒化池22,粒化池22的顶部具有开口221,喷射件21设在开口221处,喷射件21用于对熔融金属颗粒进行喷射以将其固化和碎裂并形成金属颗粒,金属颗粒落入粒化池22内,打散装置1位于粒化池22的顶部,通过调整打散件11的角度和方位以使熔融金属颗粒可通过开口221落入粒化池22内。输送装置3的至少部分位于粒化池22内且位于开口221下方,以将粒化池22内的金属颗粒运出粒化池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熔融金属落在打散装置1上并呈散开状落下,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中间铁水包的步骤,从而节省了对中间铁水包进行清理的过程,也可有效地减少熔融金属在中间铁水包内凝固所造成的浪费。调节组件13可调整打散件11的角度和方位不仅可以使熔融金属在打散件11上能够获得理想的打散效果,还使熔融金属颗粒可通过开口221落入粒化池22内,喷射件21在开口221处冲击熔融金属颗粒以进一步使熔融金属颗粒迅速固化和碎裂,形成金属颗粒,金属颗粒落入粒化池22内冷却,再通过输送装置3运出粒化池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可实现对高、中、低品位的熔融金属的粒化,且操作过程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具体地,粒化池22内具有水,使得熔融金属进入粒化池22内的过程中能迅速冷却固化,保证生产安全和粒化系统运行稳定。
具体地,喷射件21具有喷头211,喷射件21将大流量、高压力的水经喷头211喷入粒化池22内,喷头211位于开口221处,以冲击落下来的熔融金属。熔融金属经喷射水冲击,迅速固化和碎裂,形成一定粒度范围的金属颗粒。金属颗粒在粒化池22中继续下落并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冷却水装置(未示出)和回水管路(未示出)。粒化池22还具有溢流口222,溢流口222和冷却水装置连通,以使粒化池22中的水可经溢流口222进入冷却水装置,以确保粒化池22中的水可以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不至因熔融金属在粒化过程中与粒化池22内的水进行换热而影响金属颗粒的冷却。回水管路连通冷却水装置和喷射件21,以使冷却后的水由回水管路送入粒化池2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221与溢流口222相对布置,在实现冷却水循环的同时,加速了金属颗粒的冷却换热,并控制金属颗粒的流动方向。
具体地,打散件11的头部用耐火材料制成,可为杆状、球冠状或者勺状,优选为杆状。熔融金属撞击到打散件11的头部,并飞散开来,呈散开状落入粒化池22内。打散件11的后部为钢质金属杆,以作为打散件11的夹持部分安装在支撑组件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2包括架体121和拉件122,架体121设在粒化池22的顶面,打散件11的至少部分通过调节组件13与架体121相连,拉件122连接打散件11和粒化池22的顶面,拉件122用于固定打散件11的角度和方位。
具体地,拉件122包括第一部分1221和第二部分1222,第一部分1221的一端与第二部分1222的一端铰接,第一部分1221的另一端与打散件11的后部相连,第二部分1222的另一端与粒化池22的顶面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222的长度可调节。
调节组件13包括夹持件131、调整轮132、轴承座133和转轴134,轴承座133设在架体121的顶面,转轴134设在轴承座133上且相对于轴承座133可转动,调整轮132设在转轴134上,以通过转动调整轮132使转轴134转动,夹持件131设在转轴134上且可随着转轴134一起转动,打散件11的至少部分与夹持件131相连,拉件122的至少部分与夹持件131铰接。
具体地,转轴134相对于轴承座133绕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方向正交于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
具体地,夹持件131为两个,两个夹持件131在转轴134上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打散件11的后部设在两个夹持件131之间且与两个夹持件131相连。调整轮132设在转轴134的一端,通过转动调整轮132以带动转轴134绕第二方向转动,夹持件131也随着转轴134绕第二方向转动,从而打散件11也绕第二方向转动。打散件11的转动角度为0°~90°。
具体地,第一部分1221的另一端设在两个夹持件131之间且与夹持件131铰接,以使第一部分1221的另一端相对于夹持件131可转动。
调节组件13的工作原理为:打散件11通过夹持件131安装在架体121上,通过旋动调整轮132,可以调节转轴134的角度,进而调节打散件11的角度和方位,拉杆则用于固定调节好的角度,以使打散件11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装置3具有输送面31,输送面31上具有网格(未示出),输送面31邻近喷射件21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输送面31的左端)位于粒化池22内,输送面31远离喷射件21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输送面31的右端)沿第一方向(如图所示的左右方向)倾斜布置且位于粒化池22外,输送面31用于输送粒化池22内的金属颗粒。
具体地,输送装置3的作用是承接粒化后下落的金属颗粒,并将其从粒化池22内的水中捞出。输送装置3设计为网带式输送机的形式,并呈一定的倾角倾斜布置,输送装置3的左端浸没在粒化池22内的水中,输送装置3的右端位于在粒化池22的水面以上。根据金属颗粒的动态安息角,将输送机倾角设置为<25度,以保证金属颗粒能平稳地输送。动态安息角是指松散物料堆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
具体地,输送面31设计为网格状结构,以使金属颗粒捞出输送时能充分沥水,有利于后续干燥处理。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的输送装置3在运输金属颗粒的过程中就可以对金属颗粒进行沥水,与现有技术中先要将金属颗粒运出粒化池22再对金属颗粒进行沥水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的设备组成简单,且过程也简单,节省时间和成本,便于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粒化装置2还包括导料件23,导料件23位于喷射件21的下方,导料件23设在输送面31的一端,输送面31相对于导料件23可移动,导料件23用于对金属颗粒进行导向以使金属颗粒可落在输送面31上。
具体地,导料件23设在输送面31的左端面上,以使通过开口221落入粒化池22内的金属颗粒可经导料件23落到输送面31上,从而使金属颗粒落入粒化池22内后尽可能多的落在输送面3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干燥装置4,干燥装置4与输送装置3连通,干燥装置4用于对输送装置3上的金属颗粒进行干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滚筒筛5,滚筒筛5用于筛分金属颗粒。干燥装置4包括依次连通的引风机41、干燥筒42和燃烧器43。滚筒筛5设在干燥筒42和燃烧器43之间,输送装置3上的金属颗粒依次经过干燥筒42和滚筒筛5,引风机41在干燥筒42远离燃烧器43的一侧产生负压,燃烧器43燃烧产生的热风经过滚筒筛5和干燥筒42后从干燥筒42远离燃烧器43的一侧排出,热风流向与金属颗粒的流向相反。
具体地,引风机41设置在干燥筒42的左侧,并在干燥筒42的左侧产生负压,将燃烧器43产生的热风经滚筒筛5、干燥筒42后引出。热风流向与金属颗粒的流向相反,具有良好的干燥效果。
具体地,干燥筒42内设有叶片(未示出)。主要作用是输送金属颗粒的同时将金属颗粒扬起,使金属颗粒可以与热风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干燥效率。
具体地,燃烧器43包括燃料(天然气或煤气)系统、助燃系统、烧嘴等。燃烧器43用于生成干燥热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滚筒筛5,滚筒筛5用于筛分金属颗粒。干燥装置4包括运输机、烟罩45和热风件46。运输机连通输送装置3和滚筒筛5,输送装置3上的金属颗粒可转运至运输机上,烟罩45设在运输机上形成密闭空间,热风件46与密闭空间连通并向密闭空间内提供热风以对运输机上的金属颗粒进行干燥。
具体地,运输机用于接收输送装置3输送来的金属颗粒并将金属颗粒输送至滚筒筛5。
具体地,烟罩45具有出烟口(未示出)。烟罩45用于将输送机整体罩住并形成密闭空间,出烟口与密闭空间连通。热风件46设在烟罩45的右端,热风件46将热风吹送到运输件上的金属颗粒时,形成富含水蒸气的烟气,烟气通过出烟口进入到烟气处理系统(未示出)以进行后续处理。
具体地,热风件46包括热风生成系统461和喷气管462。热风生成系统461用于生成热风,热风可以是由燃料燃烧产生热气或者采用处理后的工艺烟气等。喷气管462设置在运输机正上方,用于将热风直接吹在运输机上的金属颗粒上。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可以采用两种干燥装置4对金属颗粒进行干燥,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提供了多种组合排列,且配合灵活,适应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倾翻装置6,倾翻装置6具有第一腔室611,第一腔室611与打散件11连通,第一腔室611内具有熔融金属,第一腔室611内的熔融金属可通过打散件11进行打散。
具体地,倾翻装置6包括倾翻件61、翻转架62、倾翻液压缸(未示出)和固定架63。倾翻件61具有第一腔室611。翻转架62设在固定架63上,倾翻液压缸连接固定件和翻转架62,倾翻液压缸用于驱动翻转架62绕第二方向转动,倾翻件61设在翻转架62上,以使倾翻件61可随着翻转架62绕第二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腔室611内的熔融金属可从第一腔室611内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流槽911装置91,流槽911装置91包括流槽911和支架912。支架912设在固定架63上,流槽911设在支架912上,流槽911的左端与第一腔室611连通,流槽911的右端向右且倾斜向下延伸。流槽911的右端与打散件11的头部连通,以使第一腔室611内的熔融金属可通过流槽911落在打散件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冶金炉7,冶金炉7用于对金属进行熔融,冶金炉7与打散件11连通,冶金炉7内的熔融金属可通过打散件11进行打散。
具体地,冶金炉7具有第二腔室71,所述第二腔室71内具有熔融金属。流槽911装置91与冶金炉7相连,且流槽911的左端与第二腔室71连通,以使第二腔室71内的熔融金属可通过流槽911落在打散件11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采用溜槽直接从冶金炉7将熔融金属导进打散装置1和粒化装置2,为在线粒化操作,流程短,可实现连续生产,经济效益高。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可以采用倾翻装置6和冶金炉7两种方式将熔融金属排入打散件11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提供了多种组合排列,且配合灵活,适应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粒化装置2可分为在线粒化和离线粒化。在线粒化是指将熔融金属直接从冶金炉7中放出,并经溜槽倒在打散件11上。离线粒化是指将熔融金属由冶金炉7倒入倾翻件61中,再转运到翻转架62上,由倾翻件61将熔融金属倒出,并经溜槽倒在打散件11上。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中间铁水包的步骤,从而节省了对中间铁水包进行清理的过程,也可有效地减少熔融金属在中间铁水包内凝固所造成的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包括初筛装置81、第一运输件82、可逆配仓皮带83、料仓84、第二运输件85和打包装置86。具体地,料仓84为多个,多个料仓84沿第一方向布置。
初筛装置81设在输送装置3和干燥装置4之间,初筛装置81用于对输送装置3上的金属颗粒进行筛分。具体地,初筛溜槽包括导料溜槽(未示出)和顶部格栅(未示出)组成。顶部格栅将少量>50mm的金属颗粒筛出,并将筛出的金属颗粒返回电炉、冶金炉7等熔炼系统。导料溜槽将≤50mm的金属颗粒从输送面31导流到干燥装置4内。
第一运输件82连通滚筒筛5和可逆配仓皮带83,第一运输件82用于将滚筒筛5内的金属颗粒运输至可逆配仓皮带83上,可逆配仓皮带83可实现正反转。料仓84位于可逆配仓皮带83下方,可逆配仓皮带83用于将金属颗粒输送至料仓84内。
具体地,滚筒筛5上具有设置3mm的网孔,使得<3mm的少量金属颗粒被筛出,筛出的金属颗粒返回电炉、冶金炉7等冶炼系统,3mm~50mm的金属颗粒导入到第一运输件82上。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还可实现对高、中、低品位的熔融金属的粒化,且操作过程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具体地,第一运输件82为1#大倾角皮带机。第一运输件82将干燥的且粒度为3mm~50mm的金属颗粒输送到料仓84顶部的可逆配仓皮带83。
具体地,可逆配仓皮带83设置在料仓84顶部的轨道上。可逆配仓皮带83由电机(未示出)驱动行走,以使可逆配仓皮带83可实现正反转。根据各个料仓84的料位依次往各个料仓84加料。可逆配仓皮带83具有结构紧凑、加料灵活的特点。
第二运输件85连通料仓84和打包装置86,第二运输件85用于将料仓84内的金属颗粒运输至打包装置86。
具体地,第二运输件85的左端位于料仓84的底部且与料仓84连通,以将料仓84内的金属颗粒输送至打包装置86内进行打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散装置(1),所述打散装置(1)包括打散件(11)、支撑组件(12)和调节组件(13),所述打散件(11)通过所述调节组件(13)可转动地设在支撑组件(12),熔融金属直接落在所述打散件(11)上形成熔融金属颗粒,所述调节组件(13)用于调整所述打散件(11)的角度和方位,从而调整所述熔融金属颗粒的飞落角度;
粒化装置(2),所述粒化装置(2)包括喷射件(21)和粒化池(22),所述粒化池(22)的顶部具有开口(221),所述喷射件(21)设在所述开口(221)处,所述喷射件(21)用于对所述熔融金属颗粒进行喷射以将其固化和碎裂并形成金属颗粒,所述金属颗粒落入所述粒化池(22)内,所述打散装置(1)位于所述粒化池(22)的顶部,通过调整所述打散件(11)的角度和方位以使所述熔融金属颗粒可通过所述开口(221)落入所述粒化池(22)内;
输送装置(3),所述输送装置(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粒化池(22)内且位于所述开口(221)下方,以将所述粒化池(22)内的金属颗粒运出所述粒化池(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2)包括架体(121)和拉件(122),所述架体(121)设在所述粒化池(22)的顶面,所述打散件(11)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调节组件(13)与所述架体(121)相连,所述拉件(122)连接所述打散件(11)和所述粒化池(22)的顶面,所述拉件(122)用于固定所述打散件(11)的角度和方位,
所述调节组件(13)包括夹持件(131)、调整轮(132)、轴承座(133)和转轴(134),所述轴承座(133)设在所述架体(121)的顶面,所述转轴(134)设在所述轴承座(133)上且相对于所述轴承座(133)可转动,所述调整轮(132)设在所述转轴(134)上,以通过转动所述调整轮(132)使所述转轴(134)转动,所述夹持件(131)设在所述转轴(134)上且可随着所述转轴(134)一起转动,所述打散件(1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夹持件(131)相连,所述拉件(122)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夹持件(13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3)具有输送面(31),所述输送面(31)上具有网格,所述输送面(31)邻近所述喷射件(21)的一端位于所述粒化池(22)内,所述输送面(31)远离所述喷射件(21)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倾斜布置且位于所述粒化池(22)外,所述输送面(31)用于输送所述粒化池(22)内的金属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化装置(2)还包括导料件(23),所述导料件(23)位于所述喷射件(21)的下方,所述导料件(23)设在所述输送面(31)的一端,所述输送面(31)相对于所述导料件(23)可移动,所述导料件(23)用于对所述金属颗粒进行导向以使所述金属颗粒可落在所述输送面(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装置(4),所述干燥装置(4)与所述输送装置(3)连通,所述干燥装置(4)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3)上的金属颗粒进行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筒筛(5),所述滚筒筛(5)用于筛分所述金属颗粒,所述干燥装置(4)包括依次连通的引风机(41)、干燥筒(42)和燃烧器(43),所述滚筒筛(5)设在所述干燥筒(42)和所述燃烧器(43)之间,所述输送装置(3)上的金属颗粒依次经过所述干燥筒(42)和所述滚筒筛(5),所述引风机(41)在所述干燥筒(42)远离所述燃烧器(43)的一侧产生负压,所述燃烧器(43)燃烧产生的热风经过所述滚筒筛(5)和所述干燥筒(42)后从所述干燥筒(42)远离所述燃烧器(43)的一侧排出,所述热风流向与所述金属颗粒的流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筒筛(5),所述滚筒筛(5)用于筛分所述金属颗粒,所述干燥装置(4)包括运输机、烟罩(45)和热风件(46),所述运输机连通所述输送装置(3)和所述滚筒筛(5),所述输送装置(3)上的金属颗粒可转运至所述运输机上,所述烟罩(45)设在所述运输机上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热风件(46)与所述密闭空间连通并向所述密闭空间内提供热风以对所述运输机上的金属颗粒进行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倾翻装置(6),所述倾翻装置(6)具有第一腔室(611),所述第一腔室(611)与所述打散件(11)连通,所述第一腔室(611)内具有所述熔融金属,所述第一腔室(611)内的熔融金属可通过所述打散件(11)进行打散。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冶金炉(7),所述冶金炉(7)用于对金属进行熔融,所述冶金炉(7)与所述打散件(11)连通,所述冶金炉(7)内的熔融金属可通过所述打散件(11)进行打散。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初筛装置(81),所述初筛装置(81)设在所述输送装置(3)和所述干燥装置(4)之间,所述初筛装置(81)用于对所述输送装置(3)上的金属颗粒进行筛分;
第一运输件(82)和可逆配仓皮带(83),所述第一运输件(82)连通所述滚筒筛(5)和所述可逆配仓皮带(83),所述第一运输件(82)用于将所述滚筒筛(5)内的金属颗粒运输至所述可逆配仓皮带(83)上,所述可逆配仓皮带(83)可实现正反转;
料仓(84),所述料仓(84)位于所述可逆配仓皮带(83)下方,所述可逆配仓皮带(83)用于将所述金属颗粒输送至所述料仓(84)内;
第二运输件(85)和打包装置(86),所述第二运输件(85)连通所述料仓(84)和所述打包装置(86),所述第二运输件(85)用于将所述料仓(84)内的金属颗粒运输至所述打包装置(86)。
CN202321152206.7U 2023-05-12 2023-05-12 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 Active CN219837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2206.7U CN219837178U (zh) 2023-05-12 2023-05-12 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2206.7U CN219837178U (zh) 2023-05-12 2023-05-12 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7178U true CN219837178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4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2206.7U Active CN219837178U (zh) 2023-05-12 2023-05-12 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7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9110B2 (ja) 冶金スラグの造粒
CN219837178U (zh) 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
CN1123416C (zh) 生产金属块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43757B (zh) 一种热态铸余渣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
US20120195786A1 (en) Production of spheroidal metal particles
CN116604022A (zh) 用于金属和合金的粒化系统
JP6041044B2 (ja) ショット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S62501337A (ja) 冶金溶解物
JP7444147B2 (ja) 粒鉄製造装置および粒鉄製造方法
JP2008190017A (ja) 球状金属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KR100770405B1 (ko) 고로 용융 슬래그 입상화 처리장치
CS216663B2 (en) Facility for making the metal components
CN215864697U (zh) 一种烧结环冷机布料斗
CA2430436C (en) Method for introducing a granular ore into a roasting kiln
JP7124666B2 (ja) 焼結鉱冷却装置
SU1066956A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гранул ции расплава шлака
JP2024515323A (ja) 金属粉末の冷却および搬送プロセス
WO2001026793A1 (en)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a molten mixture
JP2002146412A (ja) 溶融スラグ用樋
SU667224A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гранул ции чугуна
SU1206245A1 (ru) Способ гранул ции расплав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KR20240024942A (ko) 가스 무화기
CN117222487A (zh) 气体雾化器
JP4123045B2 (ja) ロータリーキルンから排出される溶融物の回収方法および装置
RU2231560C1 (ru) Способ раскисления и модифицирования металл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