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1270U -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1270U
CN219831270U CN202320962277.7U CN202320962277U CN219831270U CN 219831270 U CN219831270 U CN 219831270U CN 202320962277 U CN202320962277 U CN 202320962277U CN 219831270 U CN219831270 U CN 219831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rotection boxes
top wall
wire harness
cavi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22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顺卿
张晓艳
屈昌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hunyu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hun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hunyu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hun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22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1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1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1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第一检测槽共有三个,三个第一检测槽呈平行状态,三个第一检测槽腔内均呈镂空状态,底座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箱,第一防护箱共有六个。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槽,第一检测槽共有三个,三个第一检测槽腔内均呈镂空状态,当需要对汽车线束进行能否通电使用的检测时,通过第一检测槽能够同时对三根汽车线束进行检测,能够极大地增加检测的速度,防止出现一根一根对线束进行检测,导致检测的速率较慢,致使无法适应当前工厂的生产效率,减少汽车线束的检测时长,提高汽车线束检测结构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现有技术的汽车线束主要是通过人工对线束外侧的橡胶绝缘体进行观察是否出现破损的现象,而汽车线束是否能够正常进行使用通常不会进行检测,工厂出厂时对于生产的线束是默认为线束的功能是可以正常进行使用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线束的检测效率,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第一检测槽共有三个,三个第一检测槽呈平行状态,三个第一检测槽腔内均呈镂空状态,底座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箱,第一防护箱共有六个,六个第一防护箱呈平行状态,六个第一防护箱腔内均呈镂空状态,六个第一防护箱的位置与三个第一检测槽的位置相对应,六个第一防护箱分别分布在三个第一检测槽两端的顶部壁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六个所述第一防护箱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箱,第二防护箱共有三个,三个第二防护箱腔内呈镂空状态,三个第二防护箱呈平行状态且三个第二防护箱与对应第一检测槽呈水平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检测板,检测板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第二检测槽,第二检测槽呈U形,第二检测槽腔内呈镂空状态,检测板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表,检测表的位置与第二检测槽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检测表的两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检测笔,两个检测笔均活动安装在第二检测槽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六个所述第一防护箱腔内均固定安装有连接金属板,连接金属板共有十八个,十八个连接金属板均匀分布在对应第一防护箱腔内,十八个连接金属板均贯穿对应第一防护箱并伸入至对应第一检测槽腔内,十八个连接金属板的顶部和底部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金属块,连接金属块腔内呈镂空状态,十八个连接金属板顶部壁面上安装的连接金属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线,第一连接线共有六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六个所述第一防护箱其中靠近检测板一侧的三个第一防护箱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电源,六个第一连接线其中三个第一连接线固定连接在对应电源的负极上,三个电源的正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共有三个,三个第二连接线贯穿对应第一防护箱和第二防护箱,并伸入至远离对应电源一侧的第二防护箱腔内,三个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灯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三个所述灯座固定连接在远离检测板一侧的三个第一防护箱的内壁上,三个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灯座的正极上,三个灯座远离检测板的一侧壁面上活动安装有灯泡,三个灯泡贯穿对应第一防护箱并伸出至第一防护箱腔内,三个灯座的负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槽,第一检测槽共有三个,三个第一检测槽腔内均呈镂空状态,当需要对汽车线束进行能否通电使用的检测时,通过第一检测槽能够同时对三根汽车线束进行检测,能够极大地增加检测的速度,防止出现一根一根对线束进行检测,导致检测的速率较慢,致使无法适应当前工厂的生产效率,减少汽车线束的检测时长,提高汽车线束检测结构的检测效率。
(2)、该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通过设置检测表,检测表的位置与检测笔的位置相对应,当需要对汽车线束的外表橡胶绝缘体是否出现破损的情况进行检测时,将汽车线束的一端插入至第二检测槽腔内的插口中后,将检测笔分别连接在汽车线束中的火线和地线中,若检测表上显示电阻无穷大则汽车线束可正常使用不漏电,反正则漏电无法正常使用,提高汽车线束检测的检测精度。
(3)、该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通过设置灯泡,当需要对汽车线束的通电功能进行检测时,将线束放置在对应第一检测槽腔内并将线束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对应连接金属块腔内,连接完成后汽车线束与第一连接线、电源、灯座、第二连接线形成闭合的电路,通过电源进行供电,若灯泡能够照明则汽车线束可正常使用,如灯泡无法正常进行照明则汽车线束无法正常使用,提高汽车线束检测结构的使用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汽车线束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汽车线束检测结构零部件示意图。
图中:10、底座;11、第一检测槽;12、第一防护箱;13、连接金属板;14、连接金属块;15、第一连接线;16、电源;17、灯座;18、灯泡;19、第二连接线;20、第二防护箱;21、检测板;22、第二检测槽;23、检测表;24、检测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0,底座10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第一检测槽11共有三个,三个第一检测槽11呈平行状态,三个第一检测槽11腔内均呈镂空状态,底座10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箱12,第一防护箱12共有六个,六个第一防护箱12呈平行状态,六个第一防护箱12腔内均呈镂空状态,六个第一防护箱12的位置与三个第一检测槽11的位置相对应,六个第一防护箱12分别分布在三个第一检测槽11两端的顶部壁面上,六个第一防护箱12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箱20,第二防护箱20共有三个,三个第二防护箱20腔内呈镂空状态,三个第二防护箱20呈平行状态且三个第二防护箱20与对应第一检测槽11呈水平状态。
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槽11,第一检测槽11共有三个,三个第一检测槽11腔内均呈镂空状态,当需要对汽车线束进行能否通电使用的检测时,通过第一检测槽11能够同时对三根汽车线束进行检测,能够极大地增加检测的速度,防止出现一根一根对线束进行检测,导致检测的速率较慢,致使无法适应当前工厂的生产效率,减少汽车线束的检测时长,提高汽车线束检测结构的检测效率。
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底座10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检测板21,检测板21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第二检测槽22,第二检测槽22呈U形,第二检测槽22腔内呈镂空状态,检测板21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表23,检测表23的位置与第二检测槽22的位置相对应,检测表23的两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检测笔24,两个检测笔24均活动安装在第二检测槽22腔内。
通过设置检测表23,检测表23的位置与检测笔24的位置相对应,当需要对汽车线束的外表橡胶绝缘体是否出现破损的情况进行检测时,将汽车线束的一端插入至第二检测槽22腔内的插口中后,将检测笔24分别连接在汽车线束中的火线和地线中,若检测表23上显示电阻无穷大则汽车线束可正常使用不漏电,反正则漏电无法正常使用,提高汽车线束检测的检测精度。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六个第一防护箱12腔内均固定安装有连接金属板13,连接金属板13共有十八个,十八个连接金属板13均匀分布在对应第一防护箱12腔内,十八个连接金属板13均贯穿对应第一防护箱12并伸入至对应第一检测槽11腔内,十八个连接金属板13的顶部和底部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金属块14,连接金属块14腔内呈镂空状态,如图2所示,十八个连接金属板13顶部壁面上安装的连接金属块14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线15,第一连接线15共有六个,六个第一防护箱12其中靠近检测板21一侧的三个第一防护箱12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电源16,六个第一连接线15其中三个第一连接线15固定连接在对应电源16的负极上,三个电源16的正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线19,第二连接线19共有三个,三个第二连接线19贯穿对应第一防护箱12和第二防护箱20,并伸入至远离对应电源16一侧的第二防护箱20腔内,三个第二连接线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灯座17,三个灯座17固定连接在远离检测板21一侧的三个第一防护箱12的内壁上,三个第二连接线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灯座17的正极上,三个灯座17远离检测板21的一侧壁面上活动安装有灯泡18,三个灯泡18贯穿对应第一防护箱12并伸出至第一防护箱12腔内,三个灯座17的负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线15。
通过设置灯泡18,当需要对汽车线束的通电功能进行检测时,将线束放置在对应第一检测槽11腔内并将线束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对应连接金属块14腔内,连接完成后汽车线束与第一连接线15、电源16、灯座17、第二连接线19形成闭合的电路,通过电源16进行供电,若灯泡18能够照明则汽车线束可正常使用,如灯泡18无法正常进行照明则汽车线束无法正常使用,提高汽车线束检测结构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底座10,底座10安装在汽车线束检测车间内,将生产完成的汽车线束放置在第二检测槽22腔内,将汽车线束的一端插入至第二检测槽22腔内的插口中后,将检测笔24分别连接在汽车线束中的火线和地线中,通过检测表23对其进行检测,若检测表23上显示电阻无穷大则汽车线束未出现破损的现象,反正则出现破损的现象,将线束放置在对应第一检测槽11腔内并将线束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对应连接金属块14腔内,连接完成后汽车线束与第一连接线15、电源16、灯座17、第二连接线19形成闭合的电路,通过电源16进行供电,若灯泡18能够照明则汽车线束可正常使用,如灯泡18无法正常进行照明则汽车线束无法正常使用,通过第一防护箱12和第二防护箱20分别对检测的设备进行保护。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第一检测槽(11)共有三个,三个第一检测槽(11)呈平行状态,三个第一检测槽(11)腔内均呈镂空状态,底座(10)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箱(12),第一防护箱(12)共有六个,六个第一防护箱(12)呈平行状态,六个第一防护箱(12)腔内均呈镂空状态,六个第一防护箱(12)的位置与三个第一检测槽(11)的位置相对应,六个第一防护箱(12)分别分布在三个第一检测槽(11)两端的顶部壁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第一防护箱(12)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箱(20),第二防护箱(20)共有三个,三个第二防护箱(20)腔内呈镂空状态,三个第二防护箱(20)呈平行状态且三个第二防护箱(20)与对应第一检测槽(11)呈水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检测板(21),检测板(21)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第二检测槽(22),第二检测槽(22)呈U形,第二检测槽(22)腔内呈镂空状态,检测板(21)的顶部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表(23),检测表(23)的位置与第二检测槽(22)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表(23)的两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检测笔(24),两个检测笔(24)均活动安装在第二检测槽(22)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第一防护箱(12)腔内均固定安装有连接金属板(13),连接金属板(13)共有十八个,十八个连接金属板(13)均匀分布在对应第一防护箱(12)腔内,十八个连接金属板(13)均贯穿对应第一防护箱(12)并伸入至对应第一检测槽(11)腔内,十八个连接金属板(13)的顶部和底部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金属块(14),连接金属块(14)腔内呈镂空状态,十八个连接金属板(13)顶部壁面上安装的连接金属块(14)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线(15),第一连接线(15)共有六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第一防护箱(12)其中靠近检测板(21)一侧的三个第一防护箱(12)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电源(16),六个第一连接线(15)其中三个第一连接线(15)固定连接在对应电源(16)的负极上,三个电源(16)的正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线(19),第二连接线(19)共有三个,三个第二连接线(19)贯穿对应第一防护箱(12)和第二防护箱(20),并伸入至远离对应电源(16)一侧的第二防护箱(20)腔内,三个第二连接线(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灯座(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线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灯座(17)固定连接在远离检测板(21)一侧的三个第一防护箱(12)的内壁上,三个第二连接线(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灯座(17)的正极上,三个灯座(17)远离检测板(21)的一侧壁面上活动安装有灯泡(18),三个灯泡(18)贯穿对应第一防护箱(12)并伸出至第一防护箱(12)腔内,三个灯座(17)的负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线(15)。
CN202320962277.7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 Active CN219831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2277.7U CN21983127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2277.7U CN21983127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1270U true CN219831270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0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2277.7U Active CN21983127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1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70682U (zh) 具有壳体屏蔽、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
CN104779488A (zh) 弯式屏蔽mcu总线插头
CN21120875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电线插接件
CN204516985U (zh) 可接受插头连接器正反向插接的插座连接器
CN219831270U (zh)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结构
CN210669382U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装置
CN212828220U (zh) 一种汽车线束的接线结构
CN21032626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总成
CN109638487A (zh) 一种电线接头
CN218919325U (zh) 一种新型对插端子
CN213243046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电源线束
CN212811200U (zh) 一种汽车线束组装案板治具
CN210350261U (zh)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防松动插头
CN214957384U (zh) 一种端子一出二大电流连接器
CN214313615U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CN218732125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重卡汽车主线束
CN217158772U (zh) 一种汽车线束防水组件
CN21040416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总成用的连接器结构
CN218161650U (zh) 一种具有微动开关组件的线束
CN211351158U (zh) 线束转接装置及组合线束
CN219267978U (zh) 一种汽车用线束防水密封件
CN208674453U (zh) 一种横向夹线的电源插座
CN213846122U (zh) 一种用于固定保护汽车线束的线槽壳
CN213753369U (zh) 一种车载线束套件
CN217306148U (zh) 一种汽车照明灯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