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6184U -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6184U
CN219826184U CN202320878172.3U CN202320878172U CN219826184U CN 219826184 U CN219826184 U CN 219826184U CN 202320878172 U CN202320878172 U CN 202320878172U CN 219826184 U CN219826184 U CN 219826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concrete
chute section
section
rota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81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利
兰浩
王伟
尹鸿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81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6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6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6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包括:第一溜管段,所述第一溜管段用于混凝土的输送;第二溜管段,所述第二溜管段的上部端口与所述第一溜管段的下部端头构成间隙配合,其中,所述第二溜管段的下部呈现弯曲构造,所述第二溜管段能够旋转以使得混凝土从不同角度由弯曲构造流出;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形成装配口,所述第二溜管段置于所述装配口,且周向壁面搭接至所述支撑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旋转溜管,通过第二溜管段发生与第一溜管段的相对转动,能够实现360°的旋转,从而改变了混凝土的出料位置,保证混凝土能够均匀的撒布到施工部位的四周,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溜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面积深基坑底板混凝土浇筑中采用传统溜槽、溜管施工时,溜槽或溜管接长都是采用钢管固定连接,要么采用焊接、要么采用法兰连接,而这两种连接方式均无法满足下部溜槽出料口自由平转,导致布料时混凝土无法均匀撒布四周,因而传统的溜槽或溜管为了能将混凝土撒布到四周,需要布设多跟溜管或溜槽,且需要搭设多个支架,十分不方便,更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的施工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包括:
第一溜管段,所述第一溜管段用于混凝土的输送;
第二溜管段,所述第二溜管段的上部端口与所述第一溜管段的下部端头构成间隙配合,其中,所述第二溜管段的下部呈现弯曲构造,所述第二溜管段能够旋转以使得混凝土从不同角度由弯曲构造流出;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形成装配口,所述第二溜管段置于所述装配口,且周向壁面搭接至所述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第一溜管段和第二溜管段共同形成混凝土的输送通道,以使得混凝土被输送至浇筑工位,此外,第一溜管段和第二溜管段采用间隙配合,即第二溜管段能够转动360°,这就使得其弯曲构造的同步转动,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出料口位置变化,能够避免混凝土在同一浇筑位置堆积,加快混凝土浇筑的进度以及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保证第二溜管段的位置固定,即不会与第一溜管段脱落,本技术方案新增了支撑架,第二溜管段的周向壁面与支撑架构成搭接的结构,能够保证的第二溜管段不会因为受到混凝土的撞击而脱落,从而保持第二溜管段的稳定。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旋转溜管,通过第二溜管段发生与第一溜管段的相对转动,能够实现360°的旋转,从而改变了混凝土的出料位置,保证混凝土能够均匀的撒布到施工部位的四周,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施工成本低廉,节省了工程成本,适用大面积推广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溜管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溜管段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第二溜管段能够套接至所述第一溜管段。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溜管段的直径大于第一溜管段的直径,以保证两者能够形成间隙配合,进而保证第二溜管段能够相对于第一溜管段转动360°,实现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混凝土散布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溜管段的周向壁面设置有搭接件,所述搭接件搭接至所述支撑架。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溜管段通过搭接件搭接在支撑架。搭接件一方面能够固定第二溜管段的位置,避免其受到混凝土的冲击而脱落,另一方面还能够驱动第二溜管段转动,具体地,施工人员通过把持搭接件,来转动第二溜管段,操作过程更加方便且快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搭接件由多根搭接杆构成,所述搭接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溜管段的周向壁面,以及所述搭接杆的杆身搭接在所述支撑架。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搭接件进行了具体限定。其中,搭接件为搭接杆的结构,四根搭接杆均布在第二溜管段的周向壁面,其杆身搭接在支撑架上,一方面对第二溜管段提供支撑力,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可通过把持搭接件转动第二溜管段,保证同一结构实现两个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杆呈垂直状态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围合成所述装配口。
在本技术方案中,支撑架由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构成。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构成井字形构造,此外,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可连接在溜管的支架上,以保证自身的稳定。两者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形式,例如螺栓连接,以方便支撑架的拆卸和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搭接杆呈可伸缩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搭接杆可为伸缩结构,当支撑架的整体的尺寸较大时,通过伸长来实现搭接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溜管段和所述第二溜管段的连接处。
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混凝土的溢出,在第一溜管段和第二溜管段的连接处增加了套筒的结构,套筒转动连接在连接处,避免对第二溜管段的转动产生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溜管段的直径尺寸。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溜管段会发生转动,因此为了避免装配口由于尺寸过小而对第二溜管段的转动造成影响,对两者的尺寸进行了限定,以保证第二溜管段转动的正常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溜管段包括呈直线构造的直筒和呈弯曲构造的折弯筒,所述直筒和所述折弯筒一体成型。
在本技术方案中,直筒和折弯筒构成120°的倾斜角度,当混凝土进入到折弯筒时,弯曲构造能够保证对混凝土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混凝土过快的流出。此外,弯曲构造的折弯筒能够保证出料口跟随第二溜管段的转动而发生周向的位置变化,从而引导混凝土从不同的位置流出,进而避免混凝土在同一位置的堆积,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二溜管段装配至所述第一溜管段;
使得搭接杆搭接在支撑架上,以固定所述第二溜管段的位置;
混凝土由第一溜管段进入第二溜管段,并且从第二溜管段的折弯筒流出;
转动搭接杆,同步带动第二溜管段转动,使得第二溜管段的折弯筒的出口朝向不同的位置,使得混凝土的流出位置变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的施工工艺,具有上述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施工工艺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快速准确的改变混凝土的出料位置,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的俯视图。
其中,图1至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第一溜管段;2、第二溜管段;201、直筒;202、折弯筒;3、支撑架;301、装配口;302、第一支撑杆;303、第二支撑杆;4、搭接件;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包括:
第一溜管段1,所述第一溜管段1用于混凝土的输送;
第二溜管段2,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上部端口与所述第一溜管段1的下部端头构成间隙配合,其中,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下部呈现弯曲构造,所述第二溜管段2能够旋转以使得混凝土从不同角度由弯曲构造流出;
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中部形成装配口301,所述第二溜管段2置于所述装配口301,且周向壁面搭接至所述支撑架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第一溜管段1和第二溜管段2共同形成混凝土的输送通道,以使得混凝土被输送至浇筑工位,此外,第一溜管段1和第二溜管段2采用间隙配合,即第二溜管段2能够转动360°,这就使得其弯曲构造的同步转动,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出料口位置变化,能够避免混凝土在同一浇筑位置堆积,加快混凝土浇筑的进度以及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保证第二溜管段2的位置固定,即不会与第一溜管段1脱落,本技术方案新增了支撑架3,第二溜管段2的周向壁面与支撑架3构成搭接的结构,能够保证的第二溜管段2不会因为受到混凝土的撞击而脱落,从而保持第二溜管段2的稳定。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旋转溜管,通过第二溜管段2发生与第一溜管段1的相对转动,能够实现360°的旋转,从而改变了混凝土的出料位置,保证混凝土能够均匀的撒布到施工部位的四周,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施工成本低廉,节省了工程成本,适用大面积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且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溜管段1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第二溜管段2能够套接至所述第一溜管段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溜管段2的直径大于第一溜管段1的直径,以保证两者能够形成间隙配合,进而保证第二溜管段2能够相对于第一溜管段1转动360°,实现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混凝土散布过程。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周向壁面设置有搭接件4,所述搭接件4搭接至所述支撑架3。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溜管段2通过搭接件4搭接在支撑架3。搭接件4一方面能够固定第二溜管段2的位置,避免其受到混凝土的冲击而脱落,另一方面还能够驱动第二溜管段2转动,具体地,施工人员通过把持搭接件4,来转动第二溜管段2,操作过程更加方便且快捷。
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搭接件4由多根搭接杆构成,所述搭接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周向壁面,以及所述搭接杆的杆身搭接在所述支撑架3。
在本实施例中,对搭接件4进行了具体限定。其中,搭接件4为搭接杆的结构,四根搭接杆均布在第二溜管段2的周向壁面,其杆身搭接在支撑架3上,一方面对第二溜管段2提供支撑力,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可通过把持搭接件4转动第二溜管段2,保证同一结构实现两个功能。
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架3包括第一支撑杆302和第二支撑杆303,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杆302平行设置,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杆303呈垂直状态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杆302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30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03围合成所述装配口301。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由第一支撑杆302和第二支撑杆303构成。第一支撑杆302和第二支撑杆303构成井字形构造,此外,第一支撑杆302的两端可连接在溜管的支架上,以保证自身的稳定。两者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形式,例如螺栓连接,以方便支撑架3的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搭接杆呈可伸缩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搭接杆可为伸缩结构,当支撑架3的整体的尺寸较大时,通过伸长来实现搭接过程。
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套筒5,所述套筒5设置于所述第一溜管段1和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连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的溢出,在第一溜管段1和第二溜管段2的连接处增加了套筒5的结构,套筒5转动连接在连接处,避免对第二溜管段2的转动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配口30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直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溜管段2会发生转动,因此为了避免装配口301由于尺寸过小而对第二溜管段2的转动造成影响,对两者的尺寸进行了限定,以保证第二溜管段2转动的正常发生。
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溜管段2包括呈直线构造的直筒201和呈弯曲构造的折弯筒202,所述直筒201和所述折弯筒202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直筒201和折弯筒202构成120°的倾斜角度,当混凝土进入到折弯筒202时,弯曲构造能够保证对混凝土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混凝土过快的流出。此外,弯曲构造的折弯筒202能够保证出料口跟随第二溜管段2的转动而发生周向的位置变化,从而引导混凝土从不同的位置流出,进而避免混凝土在同一位置的堆积,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二溜管段装配至所述第一溜管段;
使得搭接杆搭接在支撑架上,以固定所述第二溜管段的位置;
混凝土由第一溜管段进入第二溜管段,并且从第二溜管段的折弯筒流出;
转动搭接杆,同步带动第二溜管段转动,使得第二溜管段的折弯筒的出口朝向不同的位置,使得混凝土的流出位置变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的施工工艺,具有上述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施工工艺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快速准确的改变混凝土的出料位置,进而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溜管段(1),所述第一溜管段(1)用于混凝土的输送;
第二溜管段(2),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上部端口与所述第一溜管段(1)的下部端头构成间隙配合,其中,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下部呈现弯曲构造,所述第二溜管段(2)能够旋转以使得混凝土从不同角度由弯曲构造流出;
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中部形成装配口(301),所述第二溜管段(2)置于所述装配口(301),且周向壁面搭接至所述支撑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溜管段(1)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第二溜管段(2)能够套接至所述第一溜管段(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周向壁面设置有搭接件(4),所述搭接件(4)搭接至所述支撑架(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件(4)由多根搭接杆构成,所述搭接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周向壁面,以及所述搭接杆的杆身搭接在所述支撑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第一支撑杆(302)和第二支撑杆(303),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杆(302)平行设置,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杆(303)呈垂直状态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杆(302)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30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03)围合成所述装配口(3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杆呈可伸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5),所述套筒(5)设置于所述第一溜管段(1)和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口(30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溜管段(2)的直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溜管段(2)包括呈直线构造的直筒(201)和呈弯曲构造的折弯筒(202),所述直筒(201)和所述折弯筒(202)一体成型。
CN202320878172.3U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Active CN219826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8172.3U CN219826184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8172.3U CN219826184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6184U true CN219826184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1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8172.3U Active CN219826184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6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08931U (zh) 一种混凝土的滚筒式混料装置
CN210564561U (zh) 一种应用隧道衬砌混凝土布料臂架机构的混凝土泵送系统
CN219826184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
CN112727099A (zh) 摇摆柱受限角度施工用的料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6464286A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可旋转溜管及其施工工艺
CN101881262B (zh) 一种泵送系统及具有该泵送系统的混凝土泵车
CN211736412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溜槽
CN20823441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块卸料装置
CN208668972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建筑施工用水泥浇灌机
CN211447813U (zh) 一种混凝土免泵送无间歇全范围溜管浇筑装置
CN210215425U (zh) 一种转炉炉底拼装地模用混凝土抹平装置
CN208213671U (zh) 一种物料筛选装置
CN209670358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浇筑头
CN102502230A (zh) 一种自移式转载机
CN210328799U (zh) 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设备
CN209958782U (zh) 一种混凝土泵送装置
CN209582770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混凝土用螺旋输送机
CN105690566A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搅拌机
CN210315231U (zh) 一种适用于土木桥梁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定点浇筑布料装置
CN214573962U (zh) 边坡的浇筑装置
CN211736405U (zh) 一种可调节式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
CN111549687A (zh) 一种市政桥梁水泥砂浆填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756582A (zh) 混凝土分层浇筑布料机
CN217997829U (zh) 一种市政路桥施工用注浆装置
CN216741549U (zh) 一种仰拱混凝土浇筑系统及仰拱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