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3484U - 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3484U
CN219823484U CN202320622359.7U CN202320622359U CN219823484U CN 219823484 U CN219823484 U CN 219823484U CN 202320622359 U CN202320622359 U CN 202320622359U CN 219823484 U CN219823484 U CN 219823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crane
connecting rod
vertical
vertical member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23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涛
项开红
赵立
王栋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iangl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iangl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iangl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iangl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23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3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3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3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包括设于塔吊横梁上的底面骨架,所述底面骨架包含至少四根根纵向杆件一和至少三根横向连杆一,所述横向连杆一设于所述纵向杆件一的底面,左右两侧的所述纵向杆件一上设置有若干根竖向杆件一,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杆件一上连接有纵向扶手杆一,横向连杆一的两端连接有用于与塔吊固定的斜拉杆,纵向杆件一和横向连杆一间形成若干个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至少三根纵向杆件二,所述纵向杆件二上设置有若干根竖向杆件二,竖向杆件二上连接有纵向扶手杆二,纵向杆件二的前侧设置有横向连杆二,纵向杆件二的后侧设置有横向限位连杆;本实用新型有着安全稳定、使用方便、降低工作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塔吊人行通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塔吊是常用的起重设备。随着施工楼层的不断增高,为了方便塔吊司机进入塔吊操作室,通常,在建筑物与塔吊之间架设塔吊上人通道。这样,塔吊司机可以从建筑物,经过塔吊上人通道,再到达塔吊操作室,从而减少司机攀爬工作量。
现有工地的上人通道为临时搭建使用,通常为结构简单的脚手架结构,仅仅使用底部三根杆作为底板和左右两根扶手杆,安全风险较大。且上人通道的两端缺少固定物,通常仅仅使用竖向杆件进行简单的限位,上人通道的稳定性不足。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1、现有的上人通道结构简单,且稳定性不足,安全风险大;2、现有上人通道为临时搭建结构,随着塔吊吊顶节的升高,需要重新搭建,增加了工作量和出现安装失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稳定、使用方便、降低工作量的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包括设于塔吊横梁上的底面骨架,所述底面骨架包含至少四根根纵向杆件一和至少三根横向连杆一,所述横向连杆一设于所述纵向杆件一的底面,左右两侧的所述纵向杆件一上设置有若干根竖向杆件一,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杆件一上连接有纵向扶手杆一,至少一根所述横向连杆一的两端连接有用于与塔吊固定的斜拉杆,所述纵向杆件一和横向连杆一间形成若干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至少三根纵向杆件二,左右两侧的所述纵向杆件二上设置有若干根竖向杆件二,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杆件二上连接有纵向扶手杆二,所述纵向杆件二的前侧设置有横向连杆二,所述纵向杆件二的后侧底面设置有横向限位连杆。
上述方案中,通过塔吊横梁对底面骨架进行竖直方向的受力支撑,通过纵向杆件一配合横向连杆一来对行人进行支撑,通过在位于左右方向前侧的纵向杆件一上设置竖向杆件一和纵向扶手杆一形成左右的扶手护栏,对行人进行保护,通过与塔吊间设置斜拉杆,来对底面骨架的前端进行受力加固,提高人行通道的稳定性,通过在滑动槽内滑动连接纵向杆件二,进而连接竖向杆件二和纵向扶手杆二,设置横向连杆二和横向限位连杆对纵向杆件二之间进行连接,设置横向限位连杆可与横向连杆一配合来对纵向杆件二的伸出长度进行限制,保证结构安全性。纵向杆件二、竖向杆件二、纵向扶手杆二、横向连杆二和横向限位连杆构成滑动伸缩通道。
实施例中选择在底面骨架长度方向中部靠前的横向连杆一上连接斜拉杆。各个杆件优选为不锈钢管,根据需要杆件之间通过扣件连接、螺栓连接或者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连杆二的前侧铰接有爬梯。
通过铰接爬梯方便于在人行通道与建筑物间有高度差的情况下上下人行通道,保证安全。
横向连杆二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连接耳,爬梯的顶部左右侧设置于连接耳配合的转轴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三根所述横向连杆一包含后连杆、中连杆和前连杆,所述中连杆和前连杆间距不少于30cm,所述前连杆、中连杆设于塔吊横梁的前侧,所述后连杆设于塔吊横梁的后侧。
前连杆、后连杆分别设置在纵向杆件一的前后两侧,保证纵向杆件一连接稳定,中连杆用于与横向限位连杆配合限位,中连杆和前连杆保持一定间距保证底面骨架与纵向杆件二间的连接长度。
进一步的,至少两根所述竖向杆件一上设置有用于与塔吊横梁配合的限位段。
竖向杆件一的底端高度低于塔吊横梁作为限位段,限位段位于塔吊横梁的后侧,从而避免底面骨架向前侧滑出。
竖向杆件一的顶端高出上部的塔吊横梁也作为限位段。
进一步的,至少两根所述竖向杆件一与塔吊横梁间设置有固定卡箍。
设置固定卡箍来保证竖向杆件一与塔吊横梁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纵向杆件一的顶面设置有底板。
在纵向杆件一的顶面设置底板方向人员行走。
底板可以与纵向杆件一的顶面间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固定,同时可以起到对纵向杆件二的限位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斜拉杆、配合限位段、固定卡箍来保证塔吊人行通道悬挑侧的受力稳定性;塔吊人行通道结构稳定,保证了通道的使用安全;
(2)通过将人行通道安装在塔吊结构上,可以随着塔吊吊顶部分的升高而升高,无需反复的搭建人行通道,降低了通道搭建的工作量,使用方便,也降低了通道安装发生失误的风险;
(3)塔吊人行通道的前侧设置滑动伸缩通道,方便于根据塔吊与建筑间的距离调整通道的长度;在通道的前侧铰接设置爬梯,方便员工上下通道,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横向限位连杆的连接结构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立体图;
图中:1、塔吊;101、塔吊横梁;2、纵向杆件一;3、横向连杆一;4、竖向杆件一;401、限位段;5、纵向扶手杆一;6、斜拉杆;7、纵向杆件二;8、竖向杆件二;9、纵向扶手杆二;10、横向连杆二;11、横向限位连杆;12、爬梯;13、固定卡箍;14、底板;15、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包括设于塔吊横梁101上的底面骨架,所述底面骨架包含至少四根根纵向杆件一2和至少三根横向连杆一3,所述横向连杆一3设于所述纵向杆件一2的底面,左右两侧的所述纵向杆件一2上设置有若干根竖向杆件一4,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杆件一4上连接有纵向扶手杆一5,至少一根所述横向连杆一3的两端连接有用于与塔吊1固定的斜拉杆6,所述纵向杆件一2和横向连杆一3间形成若干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至少三根纵向杆件二7,左右两侧的所述纵向杆件二7上设置有若干根竖向杆件二8,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杆件二8上连接有纵向扶手杆二9,所述纵向杆件二7的前侧设置有横向连杆二10,所述纵向杆件二7的后侧底面设置有横向限位连杆11。
上述方案中,通过塔吊横梁101对底面骨架进行竖直方向的受力支撑,通过纵向杆件一2配合横向连杆一3来对行人进行支撑,通过在位于左右方向前侧的纵向杆件一2上设置竖向杆件一4和纵向扶手杆一5形成左右的扶手护栏,对行人进行保护,通过与塔吊1间设置斜拉杆6,来对底面骨架的前端进行受力加固,提高人行通道的稳定性,通过在滑动槽内滑动连接纵向杆件二7,进而连接竖向杆件二8和纵向扶手杆二9,设置横向连杆二10和横向限位连杆11对纵向杆件二7之间进行连接,设置横向限位连杆11可与横向连杆一3配合来对纵向杆件二7的伸出长度进行限制,保证结构安全性。纵向杆件二7、竖向杆件二8、纵向扶手杆二9、横向连杆二10和横向限位连杆11构成滑动伸缩通道。使用时,纵向杆件二7的前端贴合连接在建筑物上,如放在建筑外围的女儿墙上,从而保持滑动伸缩通道两端的稳定。
实施例中选择在底面骨架长度方向中部靠前的横向连杆一3上连接斜拉杆6。各个杆件优选为不锈钢管,根据需要杆件之间通过扣件连接、螺栓连接或者焊接。
进一步的,三根所述横向连杆一3包含后连杆、中连杆和前连杆,所述中连杆和前连杆间距不少于30cm,所述前连杆、中连杆设于塔吊横梁101的前侧,所述后连杆设于塔吊横梁101的后侧。
前连杆、后连杆分别设置在纵向杆件一2的前后两侧,保证纵向杆件一2连接稳定,中连杆用于与横向限位连杆11配合限位,中连杆和前连杆保持一定间距保证底面骨架与纵向杆件二7间的连接长度。
进一步的,至少两根所述竖向杆件一4上设置有用于与塔吊横梁101配合的限位段401。
竖向杆件一4的底端高度低于塔吊横梁101作为限位段401,限位段401位于塔吊横梁101的后侧,从而避免底面骨架向前侧滑出。
竖向杆件一4的顶端高出上部的塔吊横梁101也作为限位段401。限位段401与塔吊横梁101的后侧面贴合。
进一步的,至少两根所述竖向杆件一4与塔吊横梁101间设置有固定卡箍13。
设置固定卡箍13来保证竖向杆件一4与塔吊横梁101间的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连杆二10的前侧铰接有爬梯12。
通过铰接爬梯12方便于在人行通道与建筑物间有高度差的情况下上下人行通道,保证安全。
横向连杆二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连接耳15,爬梯12的顶部左右侧设置于连接耳15配合的转轴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纵向杆件一2的顶面设置有底板14。
在纵向杆件一2的顶面设置底板方向人员行走。
底板可以与纵向杆件一2的顶面间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固定,同时可以起到对纵向杆件二7的限位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塔吊横梁上的底面骨架,所述底面骨架包含至少四根纵向杆件一和至少三根横向连杆一,所述横向连杆一设于所述纵向杆件一的底面,左右两侧的所述纵向杆件一上设置有若干根竖向杆件一,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杆件一上连接有纵向扶手杆一,至少一根所述横向连杆一的两端连接有用于与塔吊固定的斜拉杆,所述纵向杆件一和横向连杆一间形成若干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至少三根纵向杆件二,左右两侧的所述纵向杆件二上设置有若干根竖向杆件二,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杆件二上连接有纵向扶手杆二,所述纵向杆件二的前侧设置有横向连杆二,所述纵向杆件二的后侧底面设置有横向限位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杆二的前侧铰接有爬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三根所述横向连杆一包含后连杆、中连杆和前连杆,所述中连杆和前连杆间距不少于30cm,所述前连杆、中连杆设于塔吊横梁的前侧,所述后连杆设于塔吊横梁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根所述竖向杆件一上设置有用于与塔吊横梁配合的限位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根所述竖向杆件一与塔吊横梁间设置有固定卡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纵向杆件一的顶面设置有底板。
CN202320622359.7U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 Active CN219823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2359.7U CN219823484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2359.7U CN219823484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3484U true CN219823484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1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2359.7U Active CN219823484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3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4586B (zh) 吊轨式电动吊船及其施工方法
CN100476076C (zh) 移动式整体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和专用吊具
CN202882378U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108625483B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结构顶升施工的设备
CN112502474B (zh) 一种室内大型钢构架的拆除装置及方法
CN111519767A (zh) 一种多道连体桁架整体提升逆作施工系统及方法
CN206707237U (zh) 用于电梯安装的斜拉式顶层施工平台
CN101215928B (zh) 附着升降脚手架滑轮式防倾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6157569U (zh) 移动式桥梁修建防护平台
CN213418443U (zh) 一种自爬式电梯井道作业平台
CN113062584A (zh) 一种多点位电梯井施工提升平台及施工方法
CN219823484U (zh) 一种附着式的塔吊人行通道
CN110886225A (zh) 索塔斜拉索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03257106U (zh) 多功能电动行走式行走系统
CN112502473B (zh) 支撑承载力转换装置及利用其拆除大型钢构架的方法
CN113404278B (zh) 自爬式防护架及其爬升方法
CN211817817U (zh) 一种雨棚维修平台
CN203846841U (zh) 一种输电线铁塔及其休息平台
CN112376947A (zh) 可升降调节的支撑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12502475A (zh) 支撑承载力转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079889U (zh) 一种天棚施工用的组装式移动施工平台
CN217461450U (zh) 一种电动爬模架
CN209722762U (zh) 一种悬吊滑移式脚手架
CN217145966U (zh) 便于转移人员的轨道基础及悬挂式轨道系统
CN215714661U (zh) 一种安装钢桁梁电缆搭载通道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